国际物流企业战略

2022-06-30

第一篇:国际物流企业战略

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管理作业要求

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管理作业(论文)标准与要求说明

1. 论文(作业)题目

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管理基本问题的研究(题目自拟)。

2. 基本要求

字数:3000字-5000字。

格式:题目(字数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学号),摘要(不超过150字),正文,参考文献。

内容:要合理运用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管理的部分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要清晰、简明,问题的分析要条理清楚、明确,问题解决方案(对策、措施等)的制定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写作认真。

3.评分标准

优秀(45~50分):

论文选题新颖,且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重要的实际意义;

能够结合实际清楚地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并能够灵活、准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提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

结构合理,语言简练、流畅、准确。

良好(40~44分):

论文选题适宜,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

能够清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或思路;

理论和方法运用比较恰当;

结构合理,思路比较清晰,并能够较好的结合实际;

写作认真。

中(35~39)分:

选题比较恰当,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能够合理地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问题做出比较准确地分析,制定的方案比较合理,且能够联系实际;

结构比较合理,思路比较清晰,文字比较流畅。

及格(30~34分):

选题符合课程要求,能够体现出一定实际意义;

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所制定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能够运用部分原理和方法,并与实际有所联系;

结构有一定的合理性,文字表述比较流畅。

不及格(30分以下):

选题不合理,没有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

理论知识与方法运用不正确,或者仅满足于简单的材料堆积;

没有联系实际的分析,没有清晰的观点,没有形成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 结构混乱,思路不清,字数不足3000字;

与他人雷同,或从网上直接下载。

第二篇:传统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传统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1.1传统物流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传统物流企业,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业、物资和 粮食等部门传统的仓储、运输及批发贸易企业,经过转轨变 型、改制后设立的物流企业。其主要特点:

传统物流企业运作大多基于职能部门的专业化模式,专

业化分工可以提高单个物流活动效率,但系统总效率不高;传统物流企业的组织机构是等级的层次结构,这种组织机构的

特点是多职能部门、多层次、严格的等级制度,已经大大落后 于经济发展;传统物流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应用不够,由于 员工素质偏低,许多业务部门仍采用手工操作,极其不适应客 户要求。

概括地讲,传统物流企业只提供简单的位移和被动服务,

无统一服务标准,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实行人工控制和 单一环节的管理。

1.2现代物流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现代物流企业实际上是一种集成的一体化的专门的物流

企业,它崩系统工程的理论、网络通讯手段、系统控制方法、现 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物流工程技术,整合流通加工、包装、装卸、 搬运、运输、储存、保管、信息、单证、结算等功能,在商家和用 户之|.日J架起一座门对门无缝连接服务的桥梁。北京工商大学 何明珂教授在区分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时,从物流系统论的高度提出了现代物流的九个本质特征:物流目标的系统化,物

流要素的集成化,物流组织的网络化,物流接口的无缝化,物

流信息的电子化,物流运作的规范化,物流经营的市场化,物流管理的现代化,物流服务的系列化。

一、现代蜘流与仓储业

现代物流与传统仓储不同,传统仓储主要集中于物流职能的仓储业务,其物流活动常常呈

现简单的存储、包装、装卸、保养等活动状态;而现代物流是对遍及供应链的整体物流过程的管

理,其物流活动除了有储存和运输外,还常常提供存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多种暂漉增值服

务。传统物流是受货主的委托,提供保管服务的被动式经营管理;而现代物流是使物流管理向

供应商和消费者两头延伸,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漉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

漉,再进入消费物流,物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消费着手中。由此可见,

现代物漉是系统化、社会化的物流、同时为保证采购、生产和销售物流过程的紧密衔接,它还必须是信息化的物流。

仓储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地,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l丛供应链的角度看待现

代物漉,仓储可以在时间上协调、缓冲和平街上游和下游闻的供需矛盾;可以在数量、规模、质

量上对物资进行整合,以更好地在降低物流成本豹同对,满足上游和下游的需要;更可l;l通过

对所产生信息的分析,服务于上游和下游。因此,仓储已成为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的一个关键性

二、我国传统仓储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仓储技术现代化程度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基本需求 根据中国仓储学会2000年3__4月份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物流供应状况调查”显示,被调

查的36个物流类型企业拥有的仓库中,简易仓库占20%、普通平房库房占2996,而高层货架

仓库、立体仓库、保温仓库、冷藏冷冻仓库、危险品仓库总共占2496;其仓库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的主要愿因依次为:数量不足、技术装置落后、库房老化。由此可以看出,藐国仓储业仓储技术

现代化程度比较低,用户肘其的意见也比较明显,老式的库房和笨重的吊装设备等已远远不能

满足现代物流所要求的柔性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要求,急需予以改进。

现代化要求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由于我国长期重生产轻流通,重商流轻物流,

造成仓储业落后的局面。但是,重视对原有仓库的技术改造,加快实现仓储业技术的现代化,

绝不意味着要国家现在就拨出太笔资金去大量建新仓库,更不是都去建现代化的立体仓库,而

主要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一个地区、一千城市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耐原

有仓库进行技术改造,分不同情况改造成适合需要的普通的或专用的商品加工配送中心,在此

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引进国外先进的仓储管理经验与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有效地提高

仓储的储存、加工、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2.现有仓库功能单一,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现有仓库大都是平房库,其功能就是单纯为存芰=商品服务,重在货物的保管和保养,只能

满足用户物流需求的一部分,并且所提供的存贮商品服务也只是局限于一地、一库,不能镧足

现代物流为用户提供全范围覆盖、全过程服务的要求,更谈不上从用户角度出发主动确定仓储网点、制定存货战略、进行存货管理、节约存储费用从而实现仓储业自身的经济目的。

加快实现仓库功能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仓库增加服务功髓、提高服务

水平、增强竞争力、实现仓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仓库不应该再仅仅是储

存商品的场所.更要成为承担商品分类、挑选、整理、加工、包装、代理销售等职能,还应成为集 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身的商品配送中心、流通中心。现在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上

都是把原来的仓库改成商品的流通加工配送中心,我国也可以走这条道路。 3.仓储业社会化程度低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仓储业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自备仓库问相互封闭以及重复建设

的局面并未被打破,国内每个重要的经济地区都有许多隶属于不同部门的仓储企业,不同地区的

仓储企业也分别隶属于不厨的法人,同时还有大量的隶属并仅服务于某一生产企业的自备仓库

的存在,因此仓储业的社会化程度较低,难以为国民经济提供全方位、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应尽快成立由国家经济领域、物流领域的各方面专家组成的权威性物漉协调机构。由该

机构规范、管理和协调仓储企业的各方面工作,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各仓储单位相互封闭

的格局,使各类型的仓库从附属型仓储设施向经营型仓储企业转化,真正面向社会开展平等竞

争,为加快实现仓储业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刨造条件。 4.仓库业信息化与嘲培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仓储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仍以人工作业为主,有些处于计算机单机应用状态,少部分处于单位内部计算机网络化应用阶段,能够实现D唧N阻接人的信息化与网

络化应用仓储企业更是风毛蘑角。这极不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因此重视信息化工作,加强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建设,建立仓储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以使仓储企业和用户更清楚地了解 仓库、储存的静态和动态状况,及时掌握了解仓储市场信息,提高仓储的利用辜,加快实现我国

仓储业的社会化、现代化进程,以促进实现各生产企业的“零库存”,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的特点

!( ! 系统化。传统物流往往是从某一企业进行组织和管理,而现代物流则是从社会的角度实行系统化综合管理。可以

说,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即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控制整个商品的流

动,以达到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形成一个高效、通畅、

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可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 " 一体化。现代物流呈现出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一体化趋势。一方面,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使原来完整的生产过程逐步分化为许多个紧密相关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甚至在发达国家某些大型企业内部,不同车

间之间也形成了带有商品交换性质的物资流转,从而使物流逐步渗透到生产过程中去,形成物流的一体化。另一方面, 流通加工这一新兴行业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则是生产过程渗透到流通过程中的一种典型的经济形式。"# $ 社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企业与零售商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大

部分由专门的物流中心提供,以实现少库存或零库存。这种物流中心可以进行集约化物流,大量节约物流费用和社会流

动资金,实现资金流动的合理化。因而,物流中心正是物流社会化的一种体现。 "# % 信息网络化。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

术。物流的信息化可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现代物流在

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借助于储存和运输等系统、各种物流设施,共同完成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物流覆

盖面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日益显现,社会物流成本不断下降。 1我国仓储业的现状及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1.1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随着我们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物流业

也跟着进入了现代化。目前我国的仓储业也有了较大的规模,而且形 成了各种专业的门类齐全的仓储分工,在数量上已完全能满足我国 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服务质量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2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

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 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 全过程。现代物流不仅要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 且还要考虑到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 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 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这与传统物流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在当今电 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

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2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型

传统的仓储业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仓储成本远远超出了

现代物流控制的指标,从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企业越来越多。 在珠三角物流业中,天霖国际物流集团在向现代物流转型是一个典范。 2.1天霖国际物流集团转型的起源天霖国际物流集团是第三

方物流公司,是从事进出口快递,空海运为主的一家国际货代公司。 1997年是在深圳皇岗口岸广深高速公路桥下的一个小房间,公司当

时只有个人,只有过境中转业务。当时在装卸搬运、公司制度、人员管 理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仓储设施设备落后。仓库只能靠一两个门面支撑,全部实 行人工操作,导致货物破损、丢失现象严重。

2.1.2公司体制不完善。天霖仓储在计划体制下,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实现市场整合,在人员考评、激励、待遇等方面还做不到与市 场接轨,难以形成高效的反应机制。

2.1.3人力资源不足。在计划经济下运行多年,员工观念落后, 普遍年龄较大,受教育能力偏低(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占7.5%)这一 水平远低于其他行业,系统的物流知识缺乏、市场意识及服务观念淡 薄,导致作业效率低下,运作成本过高,资源浪费严重。

2.1.4信息化管理欠缺。传统仓储用着传统的运作模式,信息技 术的重要性尚未足够重视。普遍存在对信息获取、处理、运行能力不 强不问题。

2.1.5市场难以开拓。天霖开拓能力不够,在其业务部门人员配 置上,在市场开发、广告宣传等方面力量薄弱,许多客户都是通过熟 人介绍,并不是通过市场获取,过分依赖于少数大客户。 2.2天霖国际物流集团转型的战略天霖国际物流为了适应社

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现代化的需求,对自身存在的以上不足提供了向 现代物流转型的策略,并对以上方面做了调整。

2.2.1改善了仓储运输设施。投入了大量叉车托盘等设备机械

化、自动化代替之前的纯人工操作,加快了公司的运作效率,减少了工作误差。在仓储管理中购买了X光机和辑私犬,还用有了全天候

监控系统,防止违禁品进入,管理仓库货物避免偷窃行为的产生,降 低了以外的风险。在天霖一般都是快递货物,所以仓库只是起到一个 暂时储存的作用,货物运转速度极快。

2.2.2网络信息化。有完善的IT体系,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FW8 快递操作系统,为公司各分公司各部门协同运作提供全面支持。Fi一nance8快递财务系统,可以支持公司财务运作、分析和决算。巴枪扫

描和FW2系统可以清楚知道仓库货物的状况。有没装车等记录,在汽 车或航班运转,货物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可以在网站立刻显示。 2.2.3增加了人力资源力度。公司在大力拓展业务,因此增添了

加工配送、货代、报关等服务。在广东省已开发了很多卫星站点。员工 也随之增加,学历至少是高中以上。这样一来公司员工文化素养,物 流专业知识,市场竞争意识都有所上升。

2.2.4公司体制日益健全。制定了合理的行政方针。以人为本,

服务优先:利润反馈争取最大利润,以便反馈员工:汰弱留强,公司分 明等。增加了竞争体制,促使员工提高警惕,积极上进。公司还制定绩 效考核,奖罚分明。 3转型后企业的发展

3.1天霖转型后的业务发展天霖从事国际货代,也是另一种形式

的物流企业。大部分是实行门到门的快递配送的服务。是现主要拥有 九大业务:国际快件、FWG专线、国内至香港快件、香港至国内快件、 国际空海运、普货及多元报关服务等。公司转型后业务增加了,然而员 工也随着增多。根据业务需求天霖的制度也在不停的修改和落实。 天霖物流因为业务的拓展已在全国建立了十二个物流联盟区

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卫星站点,方便各区域客户上门交货。公司是从卫星站点开始实施门到门服务。且主打产品是出口,能成为四大

家的独家代理,这是天霖很好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天霖物流集团还研 制了只属于自己的国际通道(FWG),无论是价格还是时效都会吸引 客户。进口是辅助性的业务,由于天霖物流集团在香港也有公司,所 以暂时只做香港进口。公司的清关能力较强,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都 比其他公司要有优势。尽管进口高货值的价格会比较高一点。 3.2天霖收货出货的作业流程天霖物流拥有庞大的物流体系, 在作业流程中体现出了精确性和准时性。

3.2.1业务员至客户处揽收货物,客户可以是直接的工厂,也可 以是公司的同行物流或快递公司。

3.2.2货物通过天霖自己的车队转运到区域分拨中心(深圳总 部),进行快速卸车电子过磅称重,确定其重量。

3.2.3查验部通过×光机,辑私犬等多元化查验,对物品进行全面 考核。如有违禁品,公司会拒收,包装不合理的公司会进行二次包装。 3.2.4货物通过查验输送到中心操作部进行货物分类国际件, 香港件等都会通过理货员精确的分类放置相应的理货区。财会部会 凭货物交货资料进行开单,确定快递等费用。

3.2.5财会部开完单后,单证部录入报关资料,然后进行贴单, 安排操作人员分类装车。录入的资料需存档记录。

3.2.6天霖外务部根据货物所走的渠道截止时间及报关资料齐全

的情况下发车至机场快件中心、皇岗口岸,报关员进行报关及保检3.2_7通过海关清关后,天霖直通车(ABCD类)发至香港分拨

中心。香港件则及时配送,国际件送至四大家代理。国际空运及时安 排机场空运仓。

312.8货物抵达及完成派送后,POD签收单反馈发货人。

在天霖作业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注意事项都已拟订成本,实际

操作中员工都会按规定来进行操作,如易碎、易腐烂等物品公司会贴 上特殊标记免于装卸搬运时货物受损。

一、传统仓储的地位 1.传统仓储的内涵。我国传统的仓储业, 也称储运业,主要包括商业仓储业、物资仓储 业、外贸仓储业、军队仓储业和近年新兴的乡 镇仓储业五大系统.这五大系统都是以仓储管 理为主要业务,同时包括少量的汽车运输业

务,其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提货、送货、运输、托 运代理等服务。

2.我国仓储业的重要性。我国物流业从起 步至今。经历了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三个发展阶段。1993年.我国经济 界开始把物流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 加大力度提高对仓储企业的改革和重组,使其 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随着我国经济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物流的活动开始按 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也更多地和信息 技术结合使用,其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同时, 物流活动也开始体现出其真正的本质内

容——服务。而仓储业作为物流业重要的一 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住更是不言而喻。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公共仓储企业多家,2005年全国仓储业增加值迭517亿元,

同比增长12.7%。仓储业增加值在GDP的比 重近10年来一直保持在o.3%。在第三产业增 加值中的比重近10年来保持在O.7%卸.8%。 显示了仓储业在国民经济中稳定的基础地位。

第三篇: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联想的国际化战略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的企业集团必须从战术营销向战略营销转移,并高度重视新经济所引发的超级竞争。在超级竞争中,企业集团开始从一般的策略竞争转向战略竞争。战略营销成为大集团、大公司面向市场、面向新经济的关键问题。我国的大集团、大公司应拓宽视野,并高度重视大市场营销战略,才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字:企业战略国际化发展市场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企业寻求发展,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当前,全球已经形成一个大的社会化生产网络,传统的企业生产格局已经被逐渐打破,现在的局势就是“国内市场逐渐国际化,国际市场逐渐国内化”。全球化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国际化发展道路,这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避免的。要么企业被跨国公司占领,要么企业勇敢迎接挑战。如果选择迎接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企业成为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不能成为“狼”,就要被吃掉,所以,联想国际化经营刻不容缓。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企业发展的结果。国内市场有限,目前很多行业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市场价格较低,而且发展机会较少,但是企业发展需要资本的积累,需要不断扩大市场,所以,跨国公司的发展就成为企业发展创新的首选,企业选择了跨国公司,就会开拓出新的市场,在市场的刺激下,企业会不断更新管理水平和产品的科技水平,为企业发展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国际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必须要遵守国际市场的基本原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时代已经来临,于是联想也跨入到了国际。

二、我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问题

随着联想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逐渐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但是国际化的道路并不顺畅。

1.管理问题。联想走向国际,就需要遵守国际市场的原则,但是国际市场的原则并不由某些国家制定,而是由国际市场发展规律决定的,联想要想进行国际化发展,就必须适应这样的原则。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渡而来,很多传统的管理方式还存留在现在的管理当中,而这些管理方式根本就不能适应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只能不断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

2.技术问题。联想能够占领国内外市场,关键是产品质量能否过关。我国大多数企业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只能以低价占领市场。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一味以低价取胜,企业的国际化道路势必会发展缓慢,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潮流。

3.人才问题。企业竞争,人才是关键。企业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技术生产需要人才,企业管理需要人才,国际化发展更加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但是很多企业受到多方面原因影响,没能聘请到优秀的人才,而且企业没有进行人才的管理培训,人才的知识的技能始终保持不变。人才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只有抓住大量人才联想才能更快的发展。

三、企业国际化发展思考

1.在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增加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改革开放多年来,联想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跨国经营活动的地域市场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地区,并且有了一定的投资基础和经验。鉴于目前的状况,从投资区位上看,除了保持在亚洲地区投资的优势外,应逐步扩大对拉美和非洲地区的投资。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这是由于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它们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悠久的海外投资历史,这些都是可供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2.重视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着力培育联想的世界形象。拥有自己的品牌,一个企业才拥有进入世界市场的通行证。联想在国际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因此,如何建立中国品牌的高品质形象,快速扭转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已经成为联想改革创新的主要工作。

四、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战略,识别竞争者确立集团竞争目标

在当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联想仅仅了解顾客是不够的,还必须识别竞争者,做到知己知彼,明确竞争目标,才能取得竞争优势。竞争者一般是指那些与本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相类似,并且有相似目标顾客和相似价格的企业。尽管一个企业集团有一定的实力,但仍可能被潜在的竞争者吃掉。因此,识别竞争者,主动调整自己的竞争目标及其战略就显得非常重要。识别竞争者可以从产业和市场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从产业角度看,提供同一类产品或可相互替代产品的企业,构成一种产业,如钢铁产业、计算机产业等。从市场角度看,竞争者是那些满足相同市场需要或服务于同一目标市场的企业。一个企业集团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了解竞争者,弄清竞争者所追求的目标,而且还应掌握竞争者所采取的营销方式。一般说来,每个竞争者都有侧重点不同的目标组合,如获利能力、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技术领先和服务领先等。竞争者目标的差异会影响到经营模式上的差异。如美国企业一般侧重以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模式,而日本的企业则侧重市场占有率最大化模式。

五、企业集团竞争战略选择

一个企业集团在明确自己的竞争者之后,必须选择有效的竞争战略。这是企业集团开拓、占领市场,实现集团获利的关键。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根据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把企业分为四种类型:市场领先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和市场补缺者。一般说来,企业集团,尤其是大集团在市场上往往占据领先者或挑战者地位。

市场领先者是指在相关产品的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如美国电脑软件

市场的微软公司。市场领先者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面临众多竞争者无情的挑战。市场领先者为了维护自己的优势,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可以采取三种策略:扩大市场需求量;保护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跟随者是指那些在市场上处于次要地位的企业。这些处于次要地位的企业可是争取市场领先者地位,向竞争者挑战,即市场挑战者;也可以安于次要地位,在“共处”的状态下求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即市场跟随者。市场竞争地位与特定的市场环境有关,在区域市场或国内市场上是领先者,而在国际市场上或全球性大市场上就可能是跟随者。联想尽管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大集团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一味地去挑战未必明智;然简单地模仿或跟随也不是长策。所以,联想应在管理、技术、市场诸方面加强创新,尤其要切实提高人的素质,并以人为本,长期修炼素质功,以达到提高综合实力的目的。一旦条件成熟,就应毫不犹豫地对国际领先者进行挑战,形成联想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优势。

六、企业集团的国际市场战略,组建跨国集团开拓国际市场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地位的加强,主要靠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实力,靠的就是有一批在世界各个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甚至垄断地位的大企业集团;连一些中小国家或地区也有一些在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的大企业。企业集团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微观组织,担负着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重任。联想要成功地制定并实施国际经营战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组建和发展跨国集团公司。跨国企业集团往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股子公司,形成生产、销售、研究与发展的网状组织,采取集中与分散的全球战略,从事国际生产与其它业务经营。组建和发展联想跨国集团,有利于联想的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缓冲国内集团矛盾;有利于联想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从根本上提高联想的整体素质。

七、重视转移价格策略

在联想跨国经营中,转移价格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关键问题。转移价格又称为划拨价格、内部价格或会议价格。它是企业集团内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贸易使用的一种价格,也是集团交易内部化的集中体现。转移价格是联想全球战略的重要策略。联想以全球性大市场为目标,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和资源,而是突破了国家或民族的限制,以世界性市场和世界性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手段,在全世界大市场上进行竞争。转移价格为联想实现全球战略,集中计划控制,在多国范围内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财力,适应新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八、重视产品生命周期

联想集团组建和发展跨国企业除了重视转移价格外,还应高度重视产品生命周期。也就是说,联想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保持利润最大化。一般说来,产品在发达国家处于产品“投入期”,即技术创新阶段,集团的最佳决策应在本国生产以供应当地的市场需要,另一部分产品出口外销到其它发达国家。当产品处于成长期以及成熟期时,联想需要迅速地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并抵制其它企业的模仿。这时,联想非常有效的策略是到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创立分公司或子公司,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垄断市场,抵制模仿者。当产品处于衰退期时,联想应把这种产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策划下一代新产品的市场投放。

参考文献:

[1]文丽颜.华为的企业战略[M].海天出版社,2007.[2]薛求知,朱吉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战略与绩效——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与例证[J].上海管理科学,2008(1).

[3]王宏新,毛中根.企业国际化阶段的理论发展评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7

[4]谭斌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5]李婧.华为的蜕变——构建跨国营销、研发战略[J].经营与管理,2005

[6]Volkswagen.Chronicle[M].Wolfsburg,2008.

[7][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 [8]孙新雷.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9][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10]肖祖铤.挑战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M].金城出版社,2001.

第四篇:第一章物流和物流企业概述

一、判断题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2、掌握了物流信息技术,就掌握了改善物流状况的关键。()

3、物流使企业的第一利润源。()

4、物流企业合理化就是指物流企业在人事安排上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思想。()

5、准时化生产模式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起于日本。()

6、现代物流以成本为一个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概念。()

二、单选题

1、下面哪项不属于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A物流作业系统B物理信息系统C物流考评系统D物流保证系统

2、按物品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流通业物流和( )

A国内物流B宏观物流C区域物流D制造业物流

3、下列哪项不属于物流企业的微观职能( )

A交换职能B销售职能C购买职能D信息流通职能

4、物流企业的基本智能是组织生产资料和( )

A促进生产B繁荣市场C资料流动D满足生产

5、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二发生,使物流的( )的系统。

A成本降低B流通效率提高C库存减少D收益增多

6、物流的种类很多,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将物流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就是按( )不同划分的。

A活动的空间范围B生产经营阶段C系统性质D企业所有制性质

7、现代物流体系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一个物流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的推动力。具体来讲,现代物流体系要实现以下几个发展目标:( )。

A布局合理,政策法规完善;快速、及时和便捷的服务;坚持“顾客导向”观念

B快速、及时和便捷的服务;规模优化,总成本节约;坚持信息化、自动化

C布局合理,政策法规完善;规模优化,总成本节约;坚持自动化、标准化

D布局合理,政策法规完善;快速、及时和便捷的服务;规模优化,总成本节约

三、多选题

1、物流及其管理活动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A物流及其管理活动的萌芽和初级阶段

B物流及其管理活动的快速发展阶段

C物流管理活动合理化阶段

D现代物流管理活动阶段

2、按运输的空间不同划分可以分为()

A铁道运输B汽车运输C船舶运输D航空运输E管道运输

3、企业物流系统合理化能起到的作用有()

A降低物流费用

B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

C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D大规模的网络覆盖

E改善企业管理水平

4、物流企业的具体任务有()

A促进、引导生产,积极组织进货

B搞好销售工作,满足市场需要

C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D实现商品实物上的节约

5、物流信息系统垂直方向划分有()

A销售层B管理层C作业层D控制层E流通层

四、案例分析题

海尔的物流改革

海尔的物流改革是一种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对观念的再造与机制的再造,构筑起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

海尔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一流三网”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

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2 336家优化至840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达到74%,从而建立起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世界500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供应商,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海尔通过实施并行工程,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使开发的速度大大加快。另外,海尔对外实施日付款制度,对供货商付款及时率达到100%,这在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从而杜绝了“三角债”的出现。

JIT的速度实现同步流程

由于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

目前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使下达订单的周期从原来的7天以上缩短为l小时内,而且准确率达100%。除下达订单外,供应商还能通过网上查询库存、配额、价格等信息,实现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

计算机网络连接新经济速度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

问题:

(1)什么是物流信息系统?对海尔物流的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

(2)从材料中海尔应用了哪些先进的物流企业管理经验?

第五篇: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指导老师:彭艳

班级:市销901

姓名:张雨薇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在与本国不同的各种环境条件下,本国总公司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对经营资源的基本流动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活动,在国际化经营活动中采取的相应战略措施,即为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企业国际化

(一)、企业国际化含义

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

就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

就所有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内含国际化和外延国际化。所谓企业的内含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技术、人才、服务等非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所谓企业的外延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就企业活动的方向来说,企业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企业内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进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进口贸易、三来一补、合资合营、购买技术专利、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企业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出口贸易、国外合资合营、技术转让、国外合同签定、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二)、企业国际化内容

企业国际化包括管理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六个方面:

1、管理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管理具有国际视角,符合国际惯例和发展趋势,能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

2、生产国际化,是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采购、运输和生产,利用海外资源提高生产绩效的方法。

3、销售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国内外的销售网络,根据不同地区和产品,有选择地进行销售活动,使自己利润最大化。

4、融资国际化,是指企业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成本低、风险小的融资机会。

5、服务国际化,是指企业能根据实际范围内不同的地区提供从售前到售后并且符合当地文化习俗、法律规章的服务。

6、人才国际化,是指企业拥有的人才不仅要熟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相关知识,而且懂经营、会管理。

(三)、企业国际化特点

企业国际化的特点企业国际化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企业在确定经营方向、制定经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国际市场的需要,并自觉遵循世界经济规律,按国际贸易规范和国际惯例办事。

2、企业一般根据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确定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3、企业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投资领域,配置生产要素。

4、企业一般利用国内外资源,尤其是国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5、企业既可以从某一局部或某些个别产业出发,也可以在多个领域进行多种经营,通过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完整的企业国际化目标。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

(四)、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不同的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驱使。但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从根本上说都是出于整体战略的考虑,即为了寻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优势。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包括三个:

1、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

企业从事国际化活动最直接的动因是开发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上有趋同的倾向,这使得企业有可能将产品和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2、寻找低成本的资源。

企业在海外市场寻找更优质和更低廉的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低成本优势。可以带来低成本优势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技术。

3、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根本性的原因。企业将经营活动领域从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新的技术、管理经验,积累对顾客需求的认识,由此打造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是本事军事术语,用于企业管理也只是近代的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刻画了战略对最终战事结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句话,套用到商战上,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尽管没有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但商界的竞争同样残酷无情。尤其是在竞争与日俱增的今天,全球化的浪潮和日进千里的技术创新,使企业稍有闪失,便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企业经营战略,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立业不败之地的关键。

“企业战略取决于一个企业选择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由不同价值组合构成的、独特的地位。”当今学术界公认的企业战略研究专家、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2000年出版的《日本还能竞争吗?》专著中指出。从广义上讲,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达到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针以及支配和运用资源的总体规划。战略是规划和计划的灵魂,规划和计划必须体现既定的战略。因此,战略是规划的基础,规划又是计划的基础,应当先有战略,再有规划,再订计划,使其成为可以布置、可检查的具体行动方案。

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下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根据企业的宗旨和使命,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规划。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远比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变。国际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而成的,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须对环境变量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要在深入考察各环境变量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应对之策。

1、政治法律因素。

国际化经营中涉及的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包含: a.政治制度;

b.国家安全;

c.商品检验法规;

d.劳工法案;

e.知识产品保护。

2、经济因素。

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经济因素包括:

a.经济体制;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稳定性;

d.汇率变化;

e.税收政策;

f.通货膨胀率。

3、社会文化因素。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居民共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塑造了国民的行为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哪一个对员工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深入地了解东道国当地的文化,并以尊重、包容的态度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不同国家的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国际化战略。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本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二是选择适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1、国际化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分为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三种。

a.本国中心战略。在母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判断下做出的经营战略,其目的在于以高度一体化的形象和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得竞争优势。这一战略的特点是母公司集中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协调,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经营决策权由母公司控制。这种战略的优点是集中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缺点是产品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差。

b.多国中心战略。在统一的经营原则和目标的指导下,按照各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和经营。母公司主要承担总体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目标分解,对海外子公司实施目标控制和财务监督;海外的子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决策权,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这种战略的优点是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好,市场反应速度快,缺点是增加了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协调难度。

c.全球中心战略。全球中心战略是将全球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的资源并在全世界销售产品。采用全球中心战略的企业通过全球决策系统把各个子公司连接起来,通过全球商务网络实现资源获取和产品销售。这种战略既考虑到东道国的具体需求差异,又可以顾及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战略也有缺陷,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高,管理资金投入大。

2、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以通过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并购、合资以及建立新的全资子公司。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对于公司能否达成预定的国际化经营目标至关重要。

三、国际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种类

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从初始阶段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阶段,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产品出口战略;契约协议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国际战略联盟。这四种战略表现了国际企业的纵向成长轨迹,但四者又不是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产品出口战略

产品出口战略不仅为试探国际市场行情的中小企业所广为采用,对于大企业,这一战略也是国际经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化战略的起点,为更深层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对于大多数国际企业而言,通过出口直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依然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然而维持国内生产基地,大力推动出口的本质特征已发生变化。比如从本土出口越来越少,而从建在其它国家的工厂的出口却在增加。这证明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出口战略的日趋复杂性以及这一战略与其它战略之间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产品出口战略优缺点 优点:

a、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了国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b、通过将国内产品直销海外,企业可保持对研究、设计和生产决策的很高程度的控制;而若生产设施分建在世界几个地区,或企业与国外公司有某种形式的经营瓜葛,这种宏观控制关系就不分有这样牢固。维持对研究与生产决策的紧密控制,对企业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利于保护关键性技术,并促进产品快速更新换代。

c、 出口战略使企业能够保持国内生产规模,继续利用国内生产资源。

缺点:

a、企业必须对付外国市场的各种障碍,如关税及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等。

b、汇率方面的不定期波动也使得国内企业在出口贸易上面临风险。

c、国外进口商保持成功的合作关系比较困难或代价高昂。

d、出口所需支付的各种名目的开支也会加重企业的负担。

(二)、契约协议战略

通过签订合作性契约协议这一贸易关系形式可以使企业无须在外国领土上进行大规模资金、技术投入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分获一杯羹,成为国际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选择。这种战略在用来避开外国政府设置的进口限制或投资障碍等方面成效卓然,同样也是国际企业建立更高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前奏曲。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合作性契约协议主要有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和分包这三种形式。

1.许可证贸易

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Licensing Contract),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国际许可证贸易最初是在不同国家中的垄断企业之间进行,互换许可证以避免二者在竞争中形成直接冲突。最近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许可证贸易成为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优点:

(1)不必耗费大量投资即可从现有的产品或技术中获利。

(2)它是穿透国外市场障碍的有力武器。

缺点:

(1)控制程度低

(2)培育竞争对手

2.特许经营(Franchising)

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Franchising fee)。

在美国,特许经营正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优点:

(1)它是不需大规模资金投入即可打入国际市场的十分快捷的方法。

(2)通过出售一揽子特种经营权,提高了特许专业公司的知名度。

(3)特许经营使用费往往被记入到企业所收到的“预付款”中,可以说这是企业所获得的一笔十分可观的额外营业基金收入。

缺点:

(1)特许经营主要适用于那些服务行业,而对于高技术产业或一般制造业则不适宜,也很难推而广之。

(2)与许可证贸易相似,一旦特许经营协议签字生效后,管理上也易于出现失控现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干预经济或政局不稳等给监控当地经营活动带来困难。再则,文化和语言障碍也有可能抑制特许经营在国外的有效发展。

3.分包(Sub-letting)

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企业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 优点:

(1)精悍主业

(2)降低成本

(3)获得技术竞争优势。

缺点:

(1)自身生产能力的弱化,以及引致辞的将来企业整体运营的灵活性和管理控制能力的下降。

(2)生产经营的空洞化。

(三)、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其最大特点是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经营控制权,即投资者在所投资的国外企业中拥有控股权,能够行使表决权,并在经营管理中享有发言权。

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信息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只要这一趋势不变,国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将作为全球化的引擎,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国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新建(Greenfield)的办法;另一是兼并和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的办法。

1.新建企业(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

即独资企业,其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优点:

有效克服进口限制,比出口能更深入地打入目标国市场,营利机会要比使用许可证贸易更多。并且可以更深入地熟悉当地的销售网络和经营方法。

缺点:

创建新企业耗资大、速度慢、周期长、不确定性大。

特别是在许多国家实施各种吸引外资政策的影响下,新建企业成为国际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的日益显现,新建企业在FDI中的主体地位已为另一种形式--合并与收购所取代。 2.跨国并购(M&A)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是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

目前国际企业的跨国并购领域广泛、规模巨大。这种空前的并购规模将有可能导致一个行业、一个区域甚至全球经济模式的重大转变。

优点:

(1)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市场。

(2)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

(3)并购与“当地化”战略相辅相成。

(4)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

缺点:

(1)并购过程中价值评估困难。

(2)各国企业在地理、传统、文化、企业形象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购很难使两个企业间的差异很快得到大的改善,并购后往往会出现貌合神离的局面,导致企业面临经营控制不灵的风险。

(3)企业并购使企业出现两极分化,会造成“太少的企业、太少的竞争和太高的价格”的格局,从而形成产品市场价格上涨,要素市场失业者众多,而企业则会出现惰性滋生,创新动机减弱,以及因规模过大而产生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出口总值达到10245.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5464.2亿美元,增长31.3%,进口4780.8亿美元,增长16.0%;累计贸易顺差683.4亿美元。对外贸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5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海外并购活动进入活跃期。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虽然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国际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成熟,同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包括以下方面:

1.资金障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障碍,导致发展速度低,投资规模小,生产经营不成规模,海外并购对象质量不高等情况长期存在。

2.人才障碍。国际化企业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国际化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国内企业现有人才不能适应海外市场,这是目前最令企业头疼的问题。由于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营销人才、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法律人才,金融人才,严重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3.管理障碍。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跨国管理的经验,组织现有的管理能力很难适应企业国际化的需要。管理障碍突出表现在:一没有全球化的组织架构;二缺乏跨文化整合能力;三不具备全球化思维模式。

4.品牌障碍。品牌价值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是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必须跨越的障碍。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中国企业国际化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2.建立全球组织架构。

3.进行跨文化整合。

4.从事国际品牌推广。

5.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小结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是获取更大利益空间的需要,手机获得战略要素优化配置的需要,是规避经营风险的需要。所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共建美丽校园结尾下一篇:工建监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