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具体物质为载体,带动化学知识“大串联”

2022-09-12

高三化学复习时间紧, 任务重, 教师要做的工作又千头万绪。怎样进行最有效的复习是我们高三化学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以一些常见物质为载体、为线索, 带动化学知识的总复习, “大串联”能弥补其他复习方法带来的知识的脱节, 故此失彼, 从而使知识前后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复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 要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充分调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全部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至使学生复习单调、枯燥,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

不防以“水”为研究对象,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复习。

1 复习涉及水的化学原理, 带动有关知识的复习

化学原理是化学的灵魂, 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原理是使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例如, 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有水参与的化学反应有哪些, 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有哪些, 从而带动知识温习。

1.1 无机化学部分的反应

通过学生回忆、讨论, 教师可以总结。以水作反应物为例, 教师可作如下总结: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诸如以下问题:

(1) 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不是?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水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或两者都不是;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从而带动相关概念的复习。

(2) 哪些反应是离子反应?如果是, 请写出离子方程式。在此我们可以复习什么叫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哪些反应是盐的水解反应?我们应不失时机的复习盐水解的条件、程度、结果以及盐水解的应用, 强化盐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同时, 盐的水解有的是可逆的, 有的是彻底的, 是可逆的就要建立平衡, 中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平衡有哪些呢?它们又遵循什么原理?通过复习, 这些知识很自然得到了强化和巩固。

(4) 哪些反应是电解反应?要注意复习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电极反应式和总方程式的书写。另外, 还可带动其他电化学知识的复习, 如原电池、电镀池等。

1.2 有机化学部分的反应

同样通过学生回忆、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以水为例, 总结如下:

如乙烯、乙炔水化, 卤化烃水解, 酯的水解, 糖类水解, 多肽及蛋白质水解等等, 要求同学们会熟练书写它们的反应式, 并注意反应条件, 会判断哪些是加成反应, 哪些是取代反应。通过复习, 对这些有机反应知识得到了掌握和加强。

2 由水的电子式, 结构式带动物质结构相关知识的复习

通过让学生书写水的电子式、结构式, 复习化学键的概念、类型及形成的条件;复习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与键的极性的关系;复习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复习晶体类型及性质。水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 而含羟基的物质有含氧酸、醇、酚、羧酸等。要分析它们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 由水的电离平衡, 带动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复习

水的电离是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石。水是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H++O H-。由此, 我们可总结以下规律:

(1) 中和反应是水电离反应的逆反应, 由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因此,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因而水的离子积kw=CH+、CO H-, 与温度有关。

(2) 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如常温水电离出的CH+或COH-<10-7mol/L时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有利于讨论溶液中离子共存的问题。

(3) 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如常温时水电离出的CH+或COH->10-7mol/L, 所以溶液显酸性不一定是酸溶液, 还可能是盐溶液。

(4) 溶液中电荷守恒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都要考虑水的电离平衡及水电离出的这两种离子。

(5) 类似的电离平衡也存在于液氨中, 要求同学们复习要具有发散性思维, 将知识很好的迁移。

4 利用水的性质, 丰富实验方法和思路

电石与水反应制乙炔, 这是同学们熟悉的实验。那么要制取和收集H2、O2、C l2等气体除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外, 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如用钠和水反应制H2, 也可用电解法制H2, 用Na2O2与H2O反应制O2, 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Cl2。这些新的制取方法的制取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让同学们自己讨论, 得出答案, 进行研究性学习。另外, 对于难溶于水的气体, 可用排水法收集和用排水来量气体体积。

总之, 在平时复习中, 多以典型物质为导线, 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在对物质结构性质的探索中, 将知识进行“大串联”, 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种“大串联”方法不失为对知识复习模式的一种创新。

摘要:怎样进行最有效的复习是我们高三化学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以一些常见物质为载体、为线索, 带动化学知识的总复习, “大串联”能弥补其他复习方法带来的知识的脱节, 故此失彼, 从而使知识前后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关键词:高三,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燕镜.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上一篇: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探析下一篇:《吉米今夜秀》的会话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