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2024-04-21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精选6篇)

篇1: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贾利华

项目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具体的投资承载体,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缰绳”,是提高产业集聚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基石,也是增加财税、解决就业、惠及民生最有效的途径。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都落实到每个具体的项目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项目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日益凸现,尤其是对兴文这样边远欠发达地区而言,更需要投资规模巨大、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化项目拉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优势,科学统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我县重大产业化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先后有攀钢集团、湖北洋丰集团等重点企业入驻兴文,华福、锦巍、五星、鸿源化工等企业自主投资项目顺利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成功落地,为实现我县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增长、财税增收、扩大就业、优化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县重大产业化项目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并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产业化项目比重加大。2009年,产业化项目占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45%以上。攀钢集团总投资达14亿元的硫铁矿综合开发项目为我县硫化工产业奠定了基础;瑞兴公司总投资达8.6亿元的4000T/D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落户,改变了兴文工业经济增长无大型地面企业作支撑的现状;聚源粉业、赵氏泡菜和金鹅粉业亦成为引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龙头企业。产业化项目的大量增加,摆脱了我县重点建设项目长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被动局面,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县工业产业结构,为今后大型地面企业成功落户兴文起到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项目投资规模巨大。2009年,我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达20亿元,同比增加90%;攀钢硫铁矿开发、4000T/D新型干法水泥、湖北洋丰硫铁矿采洗等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总投资上亿元项目多达10个以上。

(三)项目构成更加多元。2009年,我县各类产业化项目共计23个,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重大项目构成更加多元化和合理化。

二、剖析问题找差距,理清思路谋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我县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总的看来,我县产业化项目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布局不合理,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仍然存在。

(一)资源就地转移和产业延伸不足。目前,我县煤、硫资源开采的项目比例大,实现煤、硫资源就地精深加工、资源就地转移、产业链就地延伸的项目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足,“飞地经济”的利益分享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足够提升,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未充分显现。

(二)产业要素匹配不健全。攀钢、瑞兴、洋丰、中鼎煤业等大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出境运输量大,而我县物流体系不完善,运输承载能力有限,将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的运输需要。加之电力、通讯、邮电、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滞后,也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县大型项目发展的因素。

(三)人才和资金瓶颈仍未破解。项目建设看企业,企业发展靠人才。由于我县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长远计划,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发展资金不足,金融市场不完善,为企业后续发展和上档升级造成瓶颈制约。

三、对策与措施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为。今年,我县“确保20亿元,力争23亿元”的投资目标已锁定,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前所未有,为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止滑提速”目标,我们必须以重大项目为载体,超前思考,提前谋划,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我县优势资源及产业要素,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项目跟着资源走”的发展思路和国家发改委近期下发的产业化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结合我县列为四川省民族待遇比照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历史性机遇,科学统筹,积极谋划,逐步启动和完善我县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现我县优势资源的就地利用和产业延伸,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形成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重点发展煤化工和硫化工,形成产业集群,构筑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二)加强对资源型企业的指导,特别是对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大中型企业,要督促其认真履约,并按国家新一轮产业政策,努力实现规模达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有效推进产业的就地延伸,为地方经济发展、财税增收、解决就业、优化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监管,深入项目和企业调研,准确掌握和了解分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四)作好重大项目包装和储备工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重点做好20万吨/年林纸一体化、2x30万KW煤矸石发电、地奥集团120万吨/年煤制甲醇等

重大项目的核准立项等前期工作。同时,要突出重点,对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重大项目进行分类管理。

(五)为有效应对全球性金融风暴,化危为机,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重大项目巨大的撬动作用,确保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县应重点抓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项目库建设及相关产业规划,以精深、成熟项目搭建招商平台;二是利用好我县列为四川省民族比照县和扩权强县的政策机遇,抓好重大项目的争取工作;三是做好民生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工作;四是加快产业链较长及劳动密集型项目建设;五是抓实在建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和新建项目的落地。

当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扩大延伸,机遇与挑战并存,停滞与发展相依。非常之时,需非常之策,行非常之举。在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急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之时,兴文如何“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拟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共约4万亿元”的重大决策中,抓获和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是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投资拉动为“引擎”,坚定信心,倾力作为,才能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篇2: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今年以来,延吉市立足图们江区域合作、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延龙图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总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建设“五大工程”,全力推动投资拉动,确保了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截止9月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9。54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49。59亿元,同比增长2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0亿元,同比增长42%;一般预赛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7。15亿元,同比增长14。5%。

一. 突出重大项目,提升投资实力

以“030后劲工程”为重点,全力推进年产100万吨还原铁、年产110万吨高速线材、2台20万千瓦延吉热电厂等30个重点工业项目;以“050基础工程”为重点,全力推进北出口、延吉河水利枢纽、西部新区改造、河南热网、延吉数字城管等50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020惠民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饮水工程等惠民工程项目建设。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扩总量、保增长起到有力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截止9月末,全市投资规模3千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共计190个,其中亿

元以上项目24个,完成投资额99亿元,占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3.3%。

二. 突出项目谋划,增强投资后劲

以“230储备工程”为重点,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重大项目。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园区建设,谋划了年产万辆客车生产基地、韩国中小企业示范公团等工业项目;围绕环境改善、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谋划了延吉供水管网改扩建、西出口绿化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围绕公共交通、河流治理、农田水利,谋划了中环路三期、布尔哈通河朝阳川段河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围绕新农村建设、文化医疗、创业就业、生态保护,谋划了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园、延边中医院移地改造等民生项目。为经济后续发展积蓄了力量。目前,全市储备项目230个,其中超亿元以上的项目110个。

三.突出项目融资,突破投资瓶颈

坚持多渠道、多途径、多方面融资,突破项目建设中的融资瓶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采取集团招商、政策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大招商、快发展。截止9月末,引进项目210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6亿元。抢抓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积极包装项目。今年9月,与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签订了延吉市重点项目规划及项目包装技术咨询合同。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目前,在我市辖区内成立了延吉市投资公司等9个投资公司,政府主导企业成立了延吉兴达、通利2个小额贷款公司和延边州中小企业、延边丰圆2个州属信用担保公司,为解决项目资金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四.突出平台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篇3: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本文首先对支撑淮安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状况做出调查与分析, 从中发现问题, 并从引才、留才等方面构建一套科学而又实用的人才支撑体系, 为淮安县域经济人才工作的开展提供战略依据, 并为其他县域经济人才支撑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而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3~4]。

一、淮安县域经济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 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近年来, 淮安把“依靠开放、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实施了533英才工程和高端人才集聚工程。先后出台了《淮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淮安市“十二五”人才规划纲要》和《淮安市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 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出台了“淮上英才计划”实施意见, 改进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意见, 领导结对支持创新创业重点人才意见, 淮安市“人才强企”示范企业考评办法 (试行) 以及面向海内外高端创业人才提供“三个10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初步建立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和服务一整套的制度体系。

(二) 人才投入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 淮安市人才投入水平稳步提升。2011年, 全市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从100万元直接提升到900万元, 到2013年, 市级人才工作经费近1.2亿元, 超过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 其中, 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等专项经费达到3 800万元, 超过苏北平均水平。

(三) 人才载体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 全市累计建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留创园、软件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等5个国家级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载体, 企业研究院两个、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7个, 建成院士工作站17个、国家和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 累计建成“两站三中心”420个, 其中, 建成国家级、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6个,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400个, 拥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两个, 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 各县 (区) 均建有人才项目孵化器。

(四) 人才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012年, 淮安新引进硕士或副高以上人才794人, 同比增长56%。新引进“千人计划”专家6人;省双创计划专家39人;入选市双创计划28人;省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421人;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人才12人;省产业教授2人;全年资助30万元以上的省、市创新创业人才95人, 超过以往的总和。入选省“333工程”二、三层次人才95人, 市“533英才工程”培养领军人才30人、拔尖人才236人、骨干人才2 037人。

截至2012年底, 淮安大学专科学历以上人才34.2万人, 硕士以上人才6 068人, 高级职称人才9 774人, 其中“千人计划”专家7人, 省“双创计划”人才47人, 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初具规模的人才队伍。

二、淮安县域经济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人才总量偏少

调查发现, 与周边地区相比, 淮安人才总量偏少。目前, 淮安总就业人口为259 823人, 但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只有19743人, 仅占总就业人口的7.59%。而同属苏北地区, 连云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口的8.3%。

(二)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发现, 淮安人才资源的配置结构不尽合理, 不同程度上存在偏离现象。

1. 高层次人才比例较低, 自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显得更少

目前, 淮安现有人才总量偏少, 高层次人才比例也偏低。例如, 淮安研究生学历人员只占1.4%;在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中, 高级职称人数占11.33%, 研究生人数只占到1.61%;在非公有制企业 (单位) 中, 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4.93%;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只占到0.5%。在就业人才中情况也是如此。例如, 在大专以上就业人才中, 淮安研究生学历人才只占2.09%, 而连云港则占2.3%, 徐州占2.62%。

与苏北兄弟市比, 淮安自主创新人才数量不多, 层次不高。全市企业研发人员数只有连云港的75%, 远低于徐州、盐城。全市高层次人才及“千人计划”专家数量仅高于宿迁市, 省“双创计划”人才、省博士集聚计划、省科技企业家数量等3项指标, 在苏北最少。

2. 人才行业分布不平衡

在淮安就业人口中, 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只有19 743人, 且行业分布不平衡。具体情况如下:农业人才为275人, 占比1.4%;工业和建筑业人才为4 378人, 占比22.2%;三产服务业共有15 090人, 占比76.4%。其中, 流通部门人才为3 541人, 占人才总量的17.94%;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共有人才1 955人, 占人才总量的12.96%;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人才为6423人, 占人才总量的42.56%;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的人才有3 171人, 占人才总量的21%。

在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中, 人才分布不平衡现象更为严重。例如, 在淮安专业技术干部中,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干部占97.37%, 而企业单位专业技术干部只占2.63%。

可见, 目前淮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主要分布于第三产业, 且集中于科教文卫及政府机关等行业, 而农业和工业等生产部门人才占比太低, 人才行业分布不平衡。

(三) 县 (区) 人才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 市级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已超过了苏北平均水平, 但与周边相比, 县 (区) 人才专项资金明显偏少。目前, 在淮安创新创业的“千人计划”有7人, 县 (区) 中仅金湖县有1人;列入省统计的自主资助30万元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指标, 2012年以前各县 (区) 均为零, 2012年虽有所突破, 但从省域层面上看, 差距还很大。

(四) 作为用人主体单位的企业引才积极性不高

相对于发达地区, 淮安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作为用人主体单位的企业引才积极性不高, 对人才投入明显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其实力还不够强, 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企业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 他们关注成本、风险、短期收益比较多, 缺乏长远眼光。2012年, 省委组织部在美国和加拿大组织的人才交流峰会中, 经过广泛动员, 全市也只有两家企业参加。在2013年市里组织的高端人才招聘活动中, 只收到58份人才需求。

(五) 与大产业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体系尚未形成

“十二五”时期, 淮安市提出了工业发展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 以“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产业集聚、特色彰显”为目标, 坚持又好又快、量质并举, 主攻重大项目, 培育优势产业, 打造特色基地, 壮大企业规模, 着力打造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快构建富有淮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出重点发展壮大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五大主导产业, 每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0个, 力争2015年五大主导产业销售分别超千亿元, 着力改造提升机械、纺织、轻工、建材四大传统产业。根据这一总体目标和思路, 淮安市的支柱产业经济总量、企业数量、内在质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倍增, 与人才数量、质量的前瞻性需求相比, 淮安目前的支柱产业的人才队伍尚有差距, 而与此相配套的支柱产业人才建设体系尚未形成。

(六) 人才载体建设尚需加强

尽管淮安的人才载体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与周边地区相比,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 淮安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累计90家, 占全省2.3%, 是徐州的38.6%、盐城的51.1%、连云港的70.8%。淮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只有1个, 但盐城有6个, 连云港有3个。在科技企业方面, 淮安目前尚无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 但盐城有两个, 连云港有7个, 徐州则有3个;淮安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5家, 而盐城有66家;淮安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0家, 而盐城则有136家, 徐州有139家;淮安拥有民营科技企业2 275家, 而盐城则有2 750家。可见, 淮安的人才载体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

(七) 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淮安目前人才总量偏少, 尤其是一、二产业人才占比偏低, 且存在人才流失现象。目前淮安行政事业单位人才流失较少, 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主要是企业。

企业单位引进的人才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 而流失的却多是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挑大梁的骨干人才, 尤其是机械、医药等支柱产业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单位人才外流较多, 且中青年人才流失比例相对较多。例如, 图1是淮安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在被调查的348户企业中, 174户企业反映专业技术型人员流失, 105户企业反映中高技术人员流失, 43户企业反映经营管理人员流失, 分别占总数的50%、30.17%和12.36%。调查发现, 薪酬水平低、晋升机会少以及发展空间不大是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八) 人才管理的工作机制尚存在不足

在人才引进实施过程中, 企业需求和宏观政策对人才的标准出现错位, 现有人才优惠政策把判定人才标准主要局限于学历和职称, 但用人单位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这种错位就导致了企业真正的需求难以通过正常的人才引进得到满足。

另外, 与周边地区相比, 淮安对人才工作相关政策研究还不够深入, 主要领导拍板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而县 (区) 、部门接触的大量高层次人才, 一般都有很长的汇报请示过程, 容易错失良机。在2012年赴西北招才引智活动中, 宿迁市拿出100多个事业编制直接招引人才, 引来后先放在企业使用, 抢占发展先机, 淮安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九) 人才政策覆盖面不均匀

目前淮安的一些政策法规不能与时俱进, 覆盖面不均匀。笔者通过对各行业人员满意度的调查, 结果发现,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各项政策的满意度最高, 其次是国有企业, 最后是非公企业, 说明了人才政策覆盖不均匀, 行政事业单位享受较多, 因此满意度较高。而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 享受较少, 因此满意度最低。

三、促进淮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一) 树立新的人才观,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刻理解构建淮安县域经济跨域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 在政策上要更新人才观念, 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 打破学历=人才以及职称=人才的选拔模式[5], 改变宏观政策与各单位尤其是企业在人才标准上的认识错位,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的人才标准, 该人才标准不能仅仅考虑学历、职称等因素, 更要兼顾专业、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以及与各种岗位的适应性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政策。另外, 针对淮安人才行业结构的不平衡现状, 人才政策要适当向第一、二产业倾斜, 实现人才政策的全面覆盖。

(二) 明确企业吸引人才的主体地位

企业是用人单位主体, 企业人才的集聚水平将直接影响淮安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水平。但是, 淮安目前许多企业人才意识不强, 缺乏长远眼光, 在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上投入力度不够。政府可以在税收、补贴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措施, 增强企业引进人才的积极性, 逐步确立企业在引才方面的主体地位。

(三)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针对淮安目前人才总量少, 行业分布不平衡的实际情况, 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直接引进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市政府还可以创新人才引进模式, 学习宿迁等地区的做法, 拿出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 吸引一些重点企业所急需的人才, 先放到企业中使用, 抢占发展先机。

另外, 还可以避开传统的人才引进中户籍、档案、身份等条条框框的限制, 采取“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引才策略, 建立柔性人才流动机制,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是用项目带动人才集聚。建议市政府在引进项目的时候, 能够结合淮安的产业现状, 尽量引进那些能与淮安钢铁、盐化工、凹土、新能源等产业形成配套, 行成合力的项目, 以促进淮安产业集群的发展, 从而带动淮安人才的集聚。

二是建立专家负责制, 以智联才, 改善和提高人才和智力相结合的程度。市委市政府可以请省委省政府出面牵头, 筹建江苏人才信息库, 把江苏三大区域的人才共同安置到共有的信息平台, 保持互动, 通过智力的集聚效应, 联系更多的专家, 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淮安人才急缺现象, 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不断扩展工作新领域, 建立脉络广泛的人才智能库。

三是积极与淮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由于目前淮安的人才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 尤其是科教文卫等部门。因此, 淮安在发展第一、二产业过程中, 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充分利用其雄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 以弥补淮安农业和工业等行业的人才先天性不足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淮安人才行业结构不平衡状况。

四是扩展各种合作方式, 鼓励人才“以智入股”。从淮安的实际出发, 允许人才用自身的知识、技术、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 实现智力的资本化、产权化。

五是用好科技挂职和选聘服务的渠道。可以从科技院校、经济发达地区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比如说教授团、博士团等来挂职锻炼, 在相关单位配合支持下, 利用专业特长, 为淮安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各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六是建立对口帮扶工程。利用别的相关地区的培训和智力因素, 通过长期的帮扶以及对口支持, 利用“请进来, 走出去”这种方式和顾问团建立稳定的经常性的对口联系。

(四) 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人才虚拟团队

虚拟团队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进行人员组合和资源配置的动态、柔性、高效协作的人力资源组织模式, 是团队成员跨边界 (时间、地点、组织) 的互动。建立虚拟团队, 可以有效缓解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效应不能明显体现等问题, 是间接引进人才智力的一种方式。在淮安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政府可以积极引导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虚拟团队, 以缓解企业发展中人才资源不足以及人才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五) 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以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人才集聚

2006年以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转型阶段, 逐渐把传统的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的产业向周边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从而向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 各地普遍采取的都是一种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培育产业集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战略, 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淮安可以围绕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机械、纺织、烟草食品、建材等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以带动专业人才的集聚, 从而实现淮安县域经济的跨域式发展。

(六) 吸引猎头公司落户淮安

猎头公司是专门从事中高级人才中介公司, 目前主要分布在国内的一线大城市, 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五大城市是国内绝大部分猎头公司的总部所在地。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猎头产业的逐渐成熟, 猎头公司的服务范围辐射到全国的多个城市。淮安可以在调查了解国内猎头公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针对淮安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以吸引国内知名的猎头公司落户淮安, 这样既可以通过猎头公司提高淮安的知名度, 也可以通过猎头公司为淮安找到与其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

(七) 省委省政府要针对苏北实际情况制定有别于苏中、苏南的人才引进政策

目前, 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制约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瓶颈就是人才。因此, 省委省政府要针对苏北实际情况制定有别于苏中、苏南的人才引进政策, 例如, 引进人才的标准可以适当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引进人才所投入的资金可以适当高于苏中、苏南地区。

(八) 加快人才载体建设

以事业留人、用事业成就人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此淮安要加快各类人才载体建设。一是孵化器建设。各县 (区) 要进一步从运行机制、服务功能、配套政策等方面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 尽快发挥孵化器的应有作用。淮安留创园和国家级创新中心要进一步拓展服务业态, 加快推进“千人计划研究院”建设, 为高端人才入驻创造条件。二是抓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研发机构是科技人才创新的主阵地。要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研发经费、有研发计划、有激励机制”, 为科技人才创新提供必要条件、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抓好研发机构集聚区建设。科研院所来淮建设研发机构, 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有效途径。各县 (区) 要积极创造条件, 围绕当地特色产业, 大力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前来建设研发机构。四是建设人才示范区。

(九) 建立并完善留住人才的机制

淮安要采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多种方式留用本地人才。可采用以下措施:建立人才开发机制, 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和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建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以业绩为依据, 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制度, 让内部晋升不再论资排辈;根据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

(十) 建立企业与淮安高校之间的人才对接体系

由上文可知, 目前淮安一、二产业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数量占全市就业人才总量的比例只有23.6%, 且高技能人才数量偏少。而淮安在外地就读的高校毕业生回淮安工作的人数很少, 淮安高校毕业生留在淮安工作的毕业生也是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 市政府可以出面牵头, 建立企业与淮安高校之间的人才对接体系。一方面, 可以进行校企合作, 在企业建立学生的实训基地, 高校每年可以安排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去实习锻炼, 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另一方面, 企业也可以定期安排部分职工到高校来接受技能培训, 从而实现共赢。

四、结束语

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才是关键因素。本文在对淮安县域经济人才支撑体系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而构建了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本文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普适性, 可以为其他县域经济人才支撑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人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更加凸显。介绍淮安县域经济在人才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 从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资金投入、人才载体建设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从引才、留才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以实现淮安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对其他县域经济的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县域经济,人才,淮安

参考文献

[1]左蕾蕾, 等.县域经济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4) .

[2]李强, 胡仪元.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 2012, (9) :123-125.

[3]傅为忠, 唐国跃, 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07, (4) :23-27.

[4]蒋苏娅.江苏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与财政的创新[J].江苏商论, 2008, (10) :156-158.

篇4: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摘要: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特色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本研究立足于河北,通过对司马庄特色蔬菜的研究,力图总结出其发展的成功经验,期望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县域经济 特色农业 品牌 创新

我国城乡的交点在县域,反过来县域又联动着城乡。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二元结构”的结合部。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举措[1]。特色农业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特色农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羁绊。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寻求转型发展之路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1 河北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县域涵盖“三农”,连接城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河北县域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但是与一些沿海经济强省县域相比,差距仍明显。2011年河北农业实现产值4895.88亿元,其中种植业2775.27亿元,占到总比重的56.69%,从农牧渔业分项产值来看,谷物及其他作物占到了21.44%,蔬菜食用菌占25.18%,水果坚果饮料香料作物占9.46%。农作物播种总面积8773.7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6286.11千公顷,经济作物1135.1千公顷。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7119.69元[2],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在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上明显落后。

2 特色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首先,种植业结构极度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偏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河北省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中又主要依赖于种植收入。尽管河北许多县域的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农户固守传统的种植结构(如小麦、玉米、棉花、西瓜等传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害怕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加之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引导及帮助,致使全省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优质生物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低。以年纯收入为例,小麦为(650元/亩)、玉米为(500元/亩)、棉花为(1500元/亩)。其次,土地流转速度缓慢,流转规模较小,流转率偏低(有些地区甚至不到耕地面积的1%)。再次,现代农业的特色不突出,在高附加值特色农业上没有做足文章,产业结构同质性强,竞争优势不明显,更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3 青县司马庄的成功案例

青县毗邻京津,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优越,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盘古、曹寺、清州等乡镇为代表的蔬菜主产区。其中以司马庄的“大司马”商标为代表的有机精品蔬菜成为蔬菜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在河北乃至全国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该村通过种植特色蔬菜、发展科技园区,已经与20多个商家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年经营特色蔬菜5万多箱,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同时带动农户340户,带动蔬菜种植面积近400亩,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拉动就业130人,拉动相关行业产值200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成果显著。

4 从司马庄特色蔬菜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4.1 村域经济发展,好的带头人是关键

过去几十年我国各地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村域经济发展,农村带头人起了举足轻重作用。在我国大部分农民不论从心理上还是从经济能力上,承担风险的能力都较弱,在没有眼见为实的成功范例与较大把握前,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地投入他们手中有限的资源(资金、土地、生产资料等)进行尝试。效仿乡里、讨教他人,是中国农民最直接、最有效、最实用的学习方式。因此,农村致富能手、带头人常常是他们学习并实践新技术、新品种最先效仿的榜样。他们一般头脑灵活、善于学习、敢于冒险,有能力率先接受并消费新产品,是新技术、新品种的最先尝试者和传授者,因而成为农村新的生活方式的示范者和传播者;他们具有精打细算、吃苦耐劳、一心为公的优秀品质,为村域经济的发展谋划、思考并实践。司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司马庄蔬菜基地的创建者刘继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方面带领村民在村里开展特菜种植,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跑销路、探市场,研究新品种的种植。

4.2 破解土地流转瓶颈

现代的高效农业往往和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分不开。而零星种植与养殖无力承担广告宣传、市场开拓、技术指导、产品运输等交易成本,只有形成规模才能把这些成本消化在规模收益中[3]。而积极有效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会有效的将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种粮能手手中,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种植,从而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2013年2月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的尤其缓慢。破解土地流转瓶颈,关键是以市场为主导,以农户为主体,加以正确的宣传和引导,同时政府应做好相应服务工作,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加以保障,逐渐消除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二是搭建便捷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如土地流转合作社、土地流转信息中心、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为土地流转保驾护航。三是探索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定价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为土地流转的健康有序推进提供良好的环境。

4.3 品牌为先,“特”字为本,创新为动力

品牌承载了现代特色农业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品质和生产者的信誉,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标志,更是帮助生产者在竞争中以个性化、差异化胜出,把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助推器。司马庄精品蔬菜以“大司马”为商标,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品牌建设,“大司马”商标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如2007年获“绿色环保知名品牌”,2008年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河北省著名商标,成长为京、津、冀市场中重要的蔬菜品牌之一,其旗下的产品先后荣获大司马精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国家权威检测质量合格产品证书、第九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普博览会优秀产品等荣誉称号。

要办好特色农业,就要立足当地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种植结构,围绕“特”字做好文章、做足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突出区域品牌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司马庄的特色蔬菜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了“新、奇、特、精”的产品特色,先后引进白玉水果黄瓜、飞碟、五彩甜椒、礼品小西瓜、金丝搅瓜、航天英雄系列甜瓜、紫苏系列叶菜、绿宝石系列番茄等100余个瓜菜新品种。创新,是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司马庄通过建立科技园区,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园区“孵化器”的作用,在有效吸收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不断研发新产品,推进蔬菜产品向高科技、高品质、高营养转变。

4.4 科技为支撑,制胜的另一大法宝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现代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使特色农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在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良种的升级研发等多个环节,提高科技对特色农产品的贡献率,提高产品的质量。

科技可以说渗透进了司马庄特菜生产、研发的方方面面。从蔬菜温室建设到育苗的生产、销售均实行标准化管理,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规程操作。如利用“室内太阳能杀虫灯和室外太阳能电板”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子。室外的太阳能电板吸收太阳能,给室内的杀虫灯提供电能,既节能环保无公害又起到良好的杀虫的效果。正是这一个个科学技术的引入,使生产的每一个产品达具有“绿色、有机、无公害”的高品质,从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4.5 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合作模式

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有多种,科技示范带动型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从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科技园区在资金投入、技术投人、智力资源、样板示范和优惠政策等各方面的特殊优势,注重挖掘、研发、提升,孵化特色农业产业[4]。

依托“大司马”的特菜优势、品牌优势和对农民的辐射带动效应,司马庄创办了自己的科技示范园区。它的优势是把投入科技园区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进行种苗繁育、技术推广及培训、示范生产。同时利用“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产品统一回收”等手段,探索了“园区连农户,共同闯市场”的运作模式,从而实现了蔬菜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有力的促进了当地有机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宇梅,宋秀英.找准县域经济的落脚点 促进河北县域经济发展[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2]河北经济年鉴,2012.

[3]田安国.大别山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3(5).

[4]金莲,王永平,刘希.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建设和谐河北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Q123003。

篇5: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张社教

2011年第5期 ——经济建设

“十一五”以来,武穴市把握武汉城市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9亿元,财政收入12.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27.7%、13.4%和14.1%。

目标凝聚转型共识

发展县域经济是县市工作的第一要务。早在2006年,中共武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就提出“两争一建促跨越”的奋斗目标,即“在黄冈争第一、在全省争一流,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五年来,武穴市围绕这个目标,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树立五个理念,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科学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市发展实践,重点探索发展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龙型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路径,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开放发展理念。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来抓,坚持大开放、真开放、全开放,始终做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三是创新发展理念。把改革创新、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依靠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产品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和谐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发展与环保、强市与富民的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生态良好的发展环境。五是率先发展理念。坚持自我加压,自强进取,强化“争先”意识、“领军”意识,树牢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几年,我市经济发展一路领先,各项工作全面进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位由2005年全省第34位,上升到2010年第22位。

项目筑牢转型根基

县市发展出路在项目。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建立完善市级领导、责任单位、服务专班、业主单位“四位一体”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解决重点问题的政府协调机制,定期检查通报的督办机制,使项目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一是全面技改上项目。五年来,全市共实施大型技改项目76个,技改总投入105亿元。广药推进三次创业,核黄素生产能力实现了翻番;祥云集团每年一次大技改,工业产值从2003年改制时1亿多元,增至去年的32亿元。其他33家重点工业企业都在不断做大做强。二是全力招商引项目。实行领导带头招商、企业主体招商、专班专业招商、政策激励招商和营造环境招商,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载体,把产业集群作为招商引资的主导向,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近四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3.3亿元,成功引进了华新、亚东、武昌造船和玉柴多菱等重大项目,成为武穴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全力以赴争项目。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实施中型水库整险加固、主干公路建设、件杂货码头建设、城镇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112个,完成境内铁路电气化改造、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危机催生转型路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武穴经济发展一度出现困难。面对危机,我们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抢抓市场低谷和企业重新“洗牌”机遇,加速推进工业企业规模扩张。推进“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企业”建设。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扩规模,全市医药等6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成为武穴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2010年,广药核黄素产量突破3000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之一;集中兴办3个市办园区和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入园规模企业130多家,创造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深化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7年的111家发展到现在的200家,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成倍增长。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全面促进企业和产品升级。一方面,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主要是新建多处环保设施,关停59家污染企业等,拒绝了20多个新污染项目落户;启动田镇“两型”社会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新上磷石膏、余热发电等15个循环经济项目,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产学研合作,共研发科技项目65个,申报高新产品32个,建设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湖北名牌11个,湖北著名商标7件。三是用工业化理念,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发展地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8家,实现加工产值46.3亿元;坚持种植业抓板块、养殖业抓小区、水产业抓片带,大力发展油菜、生猪、水产、生姜、山药等特色产业,其中“双低”油菜面积发展到40万亩;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全市获“三品”认证企业35家、产品56个;新增农民合作社47家。此外,出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民办公助和新农村建设奖励扶助等政策措施,创新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目前,武穴城市建成区面积26.6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345公顷;坚持城乡统筹,重点建设梅川、花桥两个副中心,龙坪、石佛寺等6个重点镇及2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农村沼气池1.9万户,解决了2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作风决定转型绩效

在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全市各级干部强化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大力转变作风,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一是市级领导带头,“领衔”主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34名市级领导每人主抓一项工程、负责一个项目、联系一家企业、引进一笔资金,并实行月报季核年终结账兑现。对于重大项目,要求相关负责人每月督办一次,现场解决相关问题。二是相关部门配合,搭建平台提供生产要素服务。为解决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市里注册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募集资本金2.5亿元,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7.5亿元;成立城投公司和农业担保公司,保障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先后安排2.4万农民就近就业,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解决用地问题方面,积极修编用地规划,采取迁村腾地、收储存量土地、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和提高园区土地利用强度等措施保障企业发展,近3年全市新增工业用地4500亩,为120家民营企业入驻扩张提供了便利。三是全社会协调联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点营造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发展的意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严格干部发展业绩考核,凭实绩选用干部等等,有力推动了转型发展。■

篇6: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古浪县委党校

王有志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古浪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制约全县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全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古浪产业基本情况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是省市面临新形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按照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决策部署,围绕古浪跨越式发展这一主线,全面实施“强工富农、生态立县、核心带动、人力资源开发”四大战略,大力发展化工建材、精细果蔬、舍饲养殖、旱作马铃薯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新兴建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移民示范基地,为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全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省市产业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布局,已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特色农业产业齐头并进,新型产业起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立足比较优势和产业调整,初步形成了电石、水泥为主导,精细果蔬、舍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补充的产业体系。2011年,全县国民经济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县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9.5:40.9:29.6调整为27.6:42.9:29.5。石化、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0.5%。

(二)化工建材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依托化工建材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坚持“引强入古”、项目带动、园区引领,2011年,全县深入实施“强工富农”战略,围绕建园区、引项目、强服务、扩规模、增效益,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工业经济扩张提升。园区1.9亿元信贷资金全部落实到位,有力地支撑了基础设施建设。祁连山集团年产400万吨干法水泥、鑫淼公司年产60万吨电石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海纳塑业年产10万吨管材生产线、伊僖堂年产1万吨手工挂面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为工业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层次奠定了基础。

(三)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1年,以节水增收为核心,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谋划争取各类支农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和支农信贷投放力度,扶持培育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旱作农业为主的优势增收产业。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大移民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既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区农业产业、生态移民、村镇建设、田间配套及乡村道路建设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激活了市场需求,带动了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房地产、金融、物流、旅游产业提速发展。文化产业起步发展,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围绕民间刺绣、根雕、香包、画册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产品企业,发展餐饮、演艺、娱乐业,打造特色品牌,古浪旅游的文化内涵明显提升。

(五)产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围绕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支撑保障产业发展。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采取大户承包、龙头带动等有效方式,促进了精细果蔬、舍饲养殖等产业规模经营。积极推行财政奖补激励政策,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推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

二、全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干部作风不实、能力偏弱,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产业规模小、尚未形成生产要素聚集核心、要素制约严重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缓慢 以电石、水泥为主的化工建材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其他如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型特征明显。经济总量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产业大多处在原材料生产和初级简单加工阶段,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高耗能高污染和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大。

(二)农业特色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

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的精细果蔬、舍饲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由于种养殖规模不大,建办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产品档次和管理水平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农业特色产业效益较低。

(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在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发展、新能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产业、信息技术、生物农业等产业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条件不足、难度很大。

(四)现代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突出

旅游业投入偏少,道路、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尚未显著改善,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县内缺乏带动能力强的物流企业,城乡居民本地消费意识淡薄,商品销售缺乏活力,物流业增长较慢。金融保险服务业支持县域经济能力偏弱,县内存、贷款比接近2:1,农业和大宗农产品参保面小,抗风险能力弱。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县域文化建设欠账较大,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没有彻底扭转;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意识淡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五)产业发展保障能力不足

古浪全县40万人口55%的贫困率脱贫与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大靖、土门、双塔和县城非农产业布局分散,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服务于工业的非农产业难度加大,每个成功的工业园区附近必然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城市支撑,古浪投资软硬环境差,保障能力不足,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守旧,作风不实、能力偏弱,古浪民风特殊,部分群众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农民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培养难,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农村综合改革、土地使用权、林权改革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进入了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新阶段,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县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倾力打造富民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牢固树立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的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要以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发展。认真研究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发展和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扶贫规划等重大政策,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围绕国家和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准确把握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突出化工建材、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新能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治理等关键产业,努力争取到位一批支撑作用强、带动作用大的项目。

(二)大力实施强工富农战略,培育壮大战略新型产业。按照新兴工业化发展思路,立足我县石灰石矿产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强工富农战略,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逐步形成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兴产业格局。着力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和要素集聚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加快道路、电力、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培育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围绕打造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和新兴建材基地,按照循环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电石、水泥等为主的化工建材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产业。实施人才支撑计划,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和技术提升。提升工业对农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切实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增加财政税收,从而促进更多财力用于惠农补贴、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装备和产业化水平提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不断扩大其他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化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抓住工业集中区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走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道路。

(三)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坚持把“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模式,灌区按照“221”(即户均2座棚、2亩经济林、人均1亩节水高效田),山区按照“121”(即人均1亩梯田、2亩旱作马铃薯、户均输转1个劳动力)模式,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井河灌区和黄灌区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精细果蔬业和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舍饲养殖业,五年新增设施农业7.5万亩,努力把古浪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和牛羊产业大县;中部川区大力发展以枸杞、葡萄和红枣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南部山区推广以全膜垄作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努力将古浪打造成河西最大的旱作农业样板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在加工流通环节增收,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名优品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四)全面实施核心带动战略,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规划建设古浪“一轴一心两组团”北部重点经济区,以金色大道为轴线,充分发挥营双高速、省道308线、干武铁路等过境公铁密集并行的带动优势,建设核心区副中心大靖城、打造以黄花滩和土门为基本单元的土门组团、将泗水和双塔工业园融入黄羊组团,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城镇及新农村、现代农业、新兴工业、商贸物流区,形成要素集聚、产业带动、公共配套、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古浪北部新经济板块。加快建设核心区大靖副中心。充分发挥大靖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新城区和大靖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以商贸物流、装备制造、建材加工、小商品制造为主的优势产业,将大靖建成核心区东部工业商贸中心、武威市连接“兰白经济圈”的东南门户和重要节点城镇,逐步承担核心区副中心城镇功能。着力打造土门组团。以土门和黄花滩为核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人口、资源和环境要素,实现组团发展。土门核心依托土门镇区和化工建材工业园,发展以电石为母体的精细化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黄花滩核心依托黄花滩乡、马路滩林场、有机蔬菜基地和移民区,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沙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积极融入黄羊组团。充分借助黄羊河集团、黄羊工业园、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等产业发展和良好交通优势,将泗水镇和双塔工业园融入黄羊组团,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产业,实现借势发展,融合发展。

(五)以提升竞争力为重点,加快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旅游业是带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持续产业,是拉动消费市场和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一要提升古浪旅游产业竞争力。适应大众化、多样化旅游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围绕打造“绿色古浪•生态养生”旅游品牌,突出重点、组团发展,谋划大项目,打造大景区,融入大旅游圈,全方位提升古浪旅游产业竞争力,加快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二要加快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依托丝绸之路和西路军红色旅游线,谋划省内外精品旅游项目;以旅游大发展带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三要大力发展旅游骨干企业。围绕“吃、住、行、娱、购、游”等旅游要素市场,加大投入、打造精品、重点支持,加快培育旅游骨干企业。严格依据旅游产业规划,加快道路、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景点项目,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四要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依托大集团统筹谋划,采取节会推介、网络推介、上门推介等手段,集中宣传、重点促销,不断扩大古浪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把古浪建成省内外新型旅游目的地。

上一篇:军兵种知识复习题下一篇:去爬山的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