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4-04-13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共8篇)

篇1: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筠连县政府副县长胡波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涉及层面较复杂、建设历程较曲折的系统工程,其涉及产业偏向、城市功能定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等一系列政策、体制层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单纯从环境建设的角度来看待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城乡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以创建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目标,通过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是能够有力促进城镇又好又快发展的。

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所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即以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为先导,以道路街巷、重点区域、违规建设、城市村居、交通秩序、生态环保、交通沿线及村居容貌等为内容,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以显着改善城乡面貌、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的协调各行政职能部门联合执法的综合性行动。

城镇化,则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考验政府行政能力的过程。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人多了,城镇变大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村居容貌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管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话,城镇化建设也就仅仅是个口号而已。这是摆在执政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许多问题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管理者通过全面统筹、综合协调进行治理就比

单方面“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更为有力。因此,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这一有效载体,统筹协调各部门行政职能,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城乡面貌根本改观,生态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确立,城乡群众文明素质明显增强,才能确保新型城镇化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抓紧编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农贸市场、停车场等专项规划,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园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范城乡街巷摊点摆设,治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行为。坚持疏导与便民利民的原则,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合理设置夜宵摊点和临时市场,加强综合管理,引摊进场并保持环境整洁。三是规范街道车辆停放,治理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严格停放秩序。四是规范城乡街道垃圾收运,治理卫生死角。五是规范城乡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设置,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六是规范建筑工地管理,治理噪音挠民、扬尘污染及建筑弃土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问题。七是规范规划建设行为,治理违法违规建设。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改造,治理城镇居民出行难、居住环境差问题。

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的思考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一个结构合理的管理体制或者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这样的结果要么虎头蛇尾,治标不治本,要么就是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增大管理成本。笔者结合多年来在县政府分管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经验,认为顺利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性工作。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施“大城管”城市管理新模式。所谓“大城管”,就是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城市管理由过去城管办一家“独唱”变为“一家领唱、大家合唱”,从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担负起城市管理的目标、责任和任务。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有效整合各种行政资源,形成管理拳头,提高管理效率。这涉及到各行政职能部门之间块管关系的协调和县上与各个乡镇条管关系的协调。

从块管的角度,以前的行政执法,由于城市管理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和真空,出现问题常常互相推诿扯皮,城市管理效率低下。通过实施“大城管”,整合城管、规建、公安、交通、环保、工商、卫生、环保、林业等部门行政职能,形成管理合力,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从条管的角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县—乡(镇)—村”的体制。县城城市管理由县政府负责,所需经费和相关管理由县财政划拨;乡(镇)村一级则按照乡(镇)政府的统一组织实行村民自治,县上根据各乡(镇)开展工作的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乡(镇)一定支持。通过块管与条管的有机结合,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工作体制,实现重心下移,形成“县城有城管、乡镇有城管、村上有城管”覆盖全县的“大城管”格局,有力推进城乡环境的治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长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单位参与,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城管、规建、公安、交通、环保、工商、卫生、宣传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城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和部门间的协调。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二是建立举报公示制度。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举报电话和信箱,在有关媒体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的“脏、乱、差”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进行梳理,责成相关单位限期整改,达不到整改要求的,由媒体予以曝光。三是建立监督评价机制。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加入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队伍,对“脏、乱、差”问题及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劝导、纠正,并将有关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规定进行宣传、讲解、示范。同时,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内容细化形成考核指标,义务监督员队伍的意见将作为县政府对各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一方面保障经费。县、乡(镇)两级财政逐步加大投入和改善装备,确保必要的城市管理经费开支,提高管理和执法能力。同时可以考虑开展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方式,吸引社会、个人闲散资金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保证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是保障队伍。科学核定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人数,充实管理力量,保证管理需要。强化城管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严格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反应快速的城管执法队伍。五是建立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和移交机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规划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沟通与反馈,克服建设“后遗症”现象,做到标本兼治。凡是规划建设部门建设完工的市政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工程移交时,都必须有城管部门的参与,这样可以确保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六是建立宣传动员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宣传栏、发放资料、举办市民学校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广泛参与氛围,发动城乡广大居民自觉投入到活动中来,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将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使干净、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文明、有序、和谐的人文环境得到经常性保持。

(三)加强立法,确保城市管理有法可依。从法律层面,我国在城市管理方面立法相对滞后,造成城管执法难,甚至有时会出现“师出无名”的窘迫,因此建议立法机关尽快立法,确保城管部门执法的合法性。从管理层面,县政府也要加快研究城市管理办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统筹协调部门、乡镇条块管理,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篇2: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杨志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

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镇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会议精神,制定并印发了《大场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拆除违章建筑活动月”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坚持高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城镇建设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的理念,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316万元进行50年排污管网规划,安装钢筋混凝土管道4300米、检查井220处等;投资570万元建自来水厂(一期)一处,日处理水能力2400吨,自来水管道130公里;2013年计划投资7200万元新建自来水厂(二期),日供水能力8000吨,铺设管道480公里,涵盖全镇87个村;投资890多万元铺设地下管道6100多米、路沿石1.3万米、人行道板3.4万多平方米,硬化道路5000多平方米;新上垃圾筒160个,安装路灯40盏、花坛护栏6000多米。投资3500万元对全镇87个村全部实行路面硬化亮化,安装路灯1242盏,硬化大街小巷795条,硬化总面积127万平方米。

二是坚持高标准规划,点线面综合立体开发。将镇驻地划分 为景观、居住、文教、商贸、工业五大功能区。景观区:主要有投资600余万元凤凰广场提升工程,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建设6000平方米露天广场,将该广场提升为中等规模健身场所,打造成黄岛区镇级最大“健身休闲区”; 对丰产河、跃进河的改造工程,将排污河改造成景观河。居住区:主要有投资1.17亿元的前园社区建设、14400㎡的鑫鑫家园三期项目。文教区:主要有投资740.32万元新建中心中学教学楼和教学辅助用房项目、投资37.69万元的中心幼儿园新建教学辅助用房项目。商贸区: 主要有计划投资10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青岛西海岸蔬菜贸易中心项目、沿334省道路居改造项目、供销商贸楼项目、投资1600万元的振业商业综合楼项目。工业区:规划面积700亩,目前已有青橡橡胶、和福记食品、绿之洲等22家中外合资企业入驻园区,威尔驰项目、普阳机械项目正在施工中。

三是坚持产业化支撑。城镇发展需要产业支撑,我们除了规划了700亩的工业区,还在镇驻地东侧规划了万亩青岛西海岸生态农业核心区,依托青岛盛客隆现代农业项目、青岛华杰生态农业项目、徐安集团食用菌项目和光伏生态农业大棚等项目的签约落地和集聚建设,建成以保子埠和蔡家村为中心的、总规划15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以“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为主要运行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园区将提供岗位1200余个。在镇南部规划了万亩青岛西海岸高新渔业区,以设施渔业、滩涂养殖业、海产品精深加工以 及休闲渔业等综合开发产业为支柱产业,累计投资9760余万元用于园区建设,其中投资2000余万元高标准配套建设水、电、路、气、绿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渔业区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引进优势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助推蓝色经济发展。已引进水产企业126家,2013年新引进总投资2亿元的壬海集团海水养殖项目。目前,正在争创省级规范化示范园区,将实现由镇级渔业区向青岛市园区、省级园区的转化。园区提供岗位2000余个。

四是对镇驻地及重点路域进行整治绿化。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资金500多万元,以驻地凤凰广场为亮点,栽植樱花、玉兰树、百日红等2.3万多株,广场绿化面积20多亩。沿吉利河、大营路、吉湄路等主干道栽植龙柏蜀桧、雪松等苗木3.9万多株,绿化里程16.9公里。投资1500多万元对334省道、黄大路、204国道、同三高速沿线及两侧统一整治,拆除非法广告牌120多个,清除卫生死角600多处,清运垃圾6000余方。实施高标准围挡式绿化,栽种雪松、蜀桧、冬青球等苗木11.2万多株,绿化总里程25.6公里。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对87个村庄实行绿化提升,栽植雪松、龙柏、百日红等苗木1.2万多株,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良好局面。

二、存在问题

一是村庄“三大堆”难清理,影响村容村貌; 二是城镇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了镇驻地基础设施配套,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配套有难度;

三是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三、下步打算

一是深入宣传、加大考核,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以“大干300天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契机,召开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并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纳入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完善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前园社区建设、自来水厂(二期)建设、青岛西海岸蔬菜贸易中心项目建设、沿334省道路居改造项目建设和供销商贸楼项目建设等,同时继续加大对镇驻地绿化、美化、亮化,对沿334省道路段重点绿化,进一步提升镇驻地整体形象。

三是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重点加强道路、供排水、供电、管网、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完善城镇管理、绿化维护等工作人员配备,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解决“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的制度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篇3: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以规划为龙头,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体系

强化区域整体意识, 实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的转变, 着眼于完善城乡结构布局, 科学安排城乡建设、基本农田、产业集聚、生活居住、生态保护等功能区划分, 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目前, 镇江市已基本形成1个中心市区、3个辖市城区副中心、15个新市镇和101个新社区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格局。特别是在试点启动之初, 镇江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镇江市新市镇规划编制导则》:注重新市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机衔接;明确新市镇规划建成区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5万人以上、集聚全域人口50%以上, 有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并具备“三个中心、十个一”的基本功能。首批试点的11个新市镇的规划成果, 以电视汇报片和展板的形式在该市市委常委会和全委会上展示, 全市上下反响热烈。新增的4个试点镇, 新市镇规划修编工作也已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 各试点镇开展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 有条件的镇还结合地域文化及空间构成等要素, 对重要地段进行了城市设计。

二、以园区为载体,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在选择试点单位时, 优先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中心镇;在试点过程中, 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 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 着力增强试点镇经济产业支撑能力。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工作思路, 各试点镇依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本地实际,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在这过程中, 该市还特别注重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集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建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达到726万平方米, 新增入园企业847家, 彻底改变了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 有效实现了企业集中、资源节约和土地集约。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工作思路, 各试点镇加快土地流转, 通过加强农田水系以及小型桥、闸、涵等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园区土地生产能力, 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 全市已建成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个市级园区, 建设农业园区核心面积27.54万亩。已基本形成“园区推动、项目带动”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有的试点镇还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 培育、改造和提升一批大型专业市场。

三、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收入增长体系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高, 许多试点镇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为确保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水平不下降, 试点镇通过多渠道、多方位, 协调联动、整体推进, 着力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特别是在增加农民的土地流转金、合作社股金、就业薪金、物业租金和各类保障金等“五金”上作了许多努力。一是壮大产业, 增加岗位。重点扶持和培植了一批销售超5亿和10亿的工业强村、超50亿和100亿的工业强镇, 增强园区吸纳能力,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使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非农产业。二是分类指导, 促进就业。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就业技能,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大对特殊人员的就业安置力度, 镇江新区平昌新城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 安置家庭困难和残疾人员。建立劳务合作社, 实现了5060人员灵活就业, 季节性安置, 有效保证每户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三是创造条件, 鼓励创业。积极为农民创业打造平台, 提供条件。句容后白镇福源社区通过农民入股的方式组建了管理公司, 扬中新坝镇优先把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的配套设施出租、出让给农民, 镇江新区丁岗镇为农民创业建设标准化厂房, 丹阳界牌镇积极发展家庭手工作坊。四是多措并举, 提高保障。一方面减轻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生活负担, 一方面加强失地离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丹阳云阳镇在安置小区边上, 专门辟出一块耕地作为集体居住农民的自留菜地, 基本满足了农民的蔬菜需求。界牌镇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九道保障, 保证农民失地不失利, 失房不失居, 既有就业又有保障, 更能创业。同时, 该市还制定了“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见”, 把历次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养老保障范围, 8万多被征地农民已享受到了新的保险政策。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创新发展体系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 镇江市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的意见》和土地、金融、户籍制度改革等“1+8”政策文件, 从政策层面保障试点的顺利推进, 促进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一方面, 在土地利用上, 通过村庄整理, 特别是抓住江苏省国土厅开展“万顷良田”建设试点的契机, 积极开展“双置换”试点, 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资金和房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股份和农村社会保障或城镇社会保障, 加快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农民宅基地集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实现形式, 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基础上, 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市场, 基本形成了三级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目前, 新增土地整理复垦面积达2.21万亩, 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达32万亩。另一方面, 在资金使用上,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引导资金, 用于“三新”建设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投入和现代园区建设的奖励补助, 各辖市 (区) 按比例配套到位;积极搭建“三新”建设融资平台, 专门组织了“三新”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活动, 已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自主增加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近三年来, “三新”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533亿元。

五、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标,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

在试点过程中, 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引导试点单位率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农村和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城建下乡、生态进城”战略, 清淤农村河道、塘坝, 水环境明显改观;推进农村区域供水、供气、电网改造、信息化建设, 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程, 试点单位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 村庄环境实现了从净化到美化、从局部到整体、从短期突击向长效管理的有效提升。以丹阳界牌镇、镇江新区平昌新城、句容宝华镇等地的农村面貌为标志, 镇江农村面貌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农民集中居住后, 该市又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制定新社区管理规定, 建立财产管理制度、社区股份合作方式、新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 指导新社区根据自身实际, 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物业经济, 全面提升新社区服务水平。镇江新区平昌新城创新建立了“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的管理新模式, 丹阳界牌新村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 形成了“万人大社区、千人小网格”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镇、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鼓励农民积极争当时代新人。

“三新”建设不是以往单纯的小集镇建设, 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拆旧房建新房”, 更不是简单的农民集中居住, 其本质内涵是要实现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 镇江市的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建设, 是以新市镇建设为龙头, “三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从而实现“造农村新城、造城乡新景、造农民之福,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在镇江市各级各部门的合力推进下, “三新”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城乡一体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是农民得实惠。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新建的集中安置区, 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齐全, 商贸、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完善, 搬迁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农民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 以人均不少于4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安置, 很多农户都能获得两套或两套以上安置房, 不仅永久性财产收入成倍增加, 还可获得稳定的租赁性收入。保障性收入明显增加, 农民土地流转金、合作社股金、就业薪金、物业租金和保障金等五金收入普遍增加。2012年, 界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00元, 新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400元, 均高于全市水平1万多元。二是资源得节约。“三新”建设使居住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大大提高了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 有效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三新”建设, 全市置换出土地超2万亩, 其中镇江新区整合5.6万亩土地, 置换出了8542亩建设用地;丹阳市界牌镇置换土地6500亩。三是党委、政府得威信。事实证明, “三新”建设让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 也赢得了民心, 群众对党委、政府更加信赖和支持, 干群、党群关系更加和谐。四是科学发展上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全市新增高效农业40万亩, 其中设施农业9.7万亩, 占耕地比重全省领先;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455家、入社农户数9.31万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85家, 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48.46万户, 占全市农户数的54.4%;农业大项目建设势头强劲, 全年共实施农业大项目63个, 实现年度投资32.9亿元, 17个农业重点竞争立项项目推进顺利。推动了特色工作, 金山湖景区基本建成, 古运河整治顺利推进, 城市水利的经验做法得到水利部领导的肯定, 成为全国典型;农村河道疏浚在全省率先以县为单位通过整体考核验收;农产品出口、农业农村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受到省及省以上表彰。推进了“三农”转型升级, 城乡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经济结构得以调整, 工业集中区功能更加完善, 农业园区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全市乡镇工业企业增加值、销售额分别达825亿元和3080亿元, 分别增长26.1%、27.3%, 全市百亿镇达12个。

篇4: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美丽城镇建设为载体,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增后劲,奋力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青海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针对新形势下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高端统筹、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青海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导意见》,决定从2014年起利用5年时间,安排4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作为引导资金,与既有渠道资金、社会资金统筹使用,形成聚集效益,重点打造80个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美丽城镇,每年支持16个美丽城镇建设,每个城镇安排3000—6000万元投资。工作开展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已安排下达32个美丽城镇建省级专项资金16亿元,实施项目191个,项目总投资66.57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1.3亿元。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打造了门源县青石嘴镇、共和县龙羊峡镇等一批美丽城镇,城镇环境进一步美化,市政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生态环保、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高原美丽城镇初具规模,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积极打造湟中县拦隆口镇、乐都区瞿昙镇、互助县加定镇、祁连县峨堡镇等16个美丽城镇,计划安排省级专项资金8亿元,从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综合整治城镇环境、打造城镇特色风貌、提高城镇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8个方面部署开展工作,加大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篇5: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温州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直接表现是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温州发展相对缓慢的直接原因是投入不足,投资不足的关键原因是投资环境不佳。环境作为最大的公共品,所有的环境都依托于城市这个大平台。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是城市化的发展提升过程。从发展的纵向历程看,我市农业在GDP中仅占3%,农业户籍人口却占70%以上,这些农村人口大部分都从事非农产业,而生活方式还处在农村的层面,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转化为真正的市民,说明温州的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同时我们的城市化也是不彻底的半城市化,存在着中心城市能级不高,村镇离散度大,城市化过渡性地域大量存在,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背离等现象,城市化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没有城市化的发展,就很难有现代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转型发展。只有城市让人一见钟情,才能集聚流动的高端要素、吸引各种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才能让人日久生情、凝心聚力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

造成城市化不足最关键的原因是体制机制的制约。温州市场经济起步早,市场微观层面的体制机制比较灵活,这是

温州过去发展的最大优势。但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没有及时跟上来,公共制度供给不足是现阶段温州发展的根本制约。从总的发展进程看,目前对温州发展制约最大的还是城乡二元的制度障碍。长期以来,农村土地、产权、户籍等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将农民束缚在农村,生产要素没能真正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起来,而是固化沉淀在农村,导致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小而散的乡镇布局,使各个乡镇都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造成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财富的巨大浪费,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对周围农村的组织协调作用也难以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缺乏有力的战略节点支撑。必须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打造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强化投入,推进转型发展。

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以乡镇撤扩并为突破口,切实推进大都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建设,构建网络型组团式的城镇体系。要着力建设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和50个区域性中心镇,构建“1650”网络型组团式的城镇体系。实施乡镇撤扩并,在大都市主中心、副中心地区,实施撤乡镇建街道,规划建设若干个区镇合一、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大都市功能区;同时各县(市、区)全面实施乡镇撤扩并,建设若干个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区域性中心镇。扎实推进扩权强镇,做大做强中心镇。

二要以要素市场化“三分三改”为核心,切实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各类要素向城镇集聚。“三分三改”,就是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和股改、地改、户改。政经分开,指把村“两委”组织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开。资地分开,指把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分开,使得非土地资产能够正常自由流动。户产分开,指把户口与产权关系分开,使农民在农村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不因户口转换而改变。股改,指对村级集体经济中的非土地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地改,指农用地“三不变”流转,宅基地助农民进城,建用地同国有入市。户改,指户籍制度改革,即户口以实有人口、实有住所为依据,按居住地登记,还原户口本来的社会管理功能。

三要以农房改造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抓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引导农民进镇入城。要按照“一镇一试点、一镇一规划、一镇一政策、一镇一平台”的要求,以中心镇为单位,从推进农房改造建设入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依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及时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村向社区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要以全面深化其他改革为配套,切实加强城乡公共服

务一体化建设,保障农民进城后安居乐业。全面深化其他配套改革,切实完善进城农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配套,建立健全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真正使农民和市民拥有平等的公民待遇和地位。

在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改革过程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要集中精力、亲自挂帅抓好这项工作,务求抓出成效。要强化机制建设,把统筹城乡作为责任目标考核的重点之一,努力形成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要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开展培训,努力营造浓厚的改革发展氛围。

谢子康

篇6: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香城镇总面积1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辖100个行政村、123个自然村,8.5万人。近年来,香城镇在总结近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突出“抓基础建设,抓综合整治,抓长效机制”三个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一、抓基础建设,提升环境档次

一是镇驻地提升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的原则,实施了镇驻地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硬化道路5万平方米,设置绿化盆栽160个,立体绿化8800平方米,沿街门头房立面改造13000平方米,建成了占地40亩镇中心人和广场,镇驻地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正在实施镇龙山路至小山阴村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二是王村驻地道路改造。投资360万元,实施了王村驻地道路提升工程,硬化路面2万平方米,铺设路沿石5000米,栽植绿化树1000余棵,新安装路灯80盏,铺设地下管道5000米,将王村驻地打造成为香城东部经济、文化中心。三是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各村抓住“村级文化大院”、“文明村庄”创建机遇,扎实开展了道路硬化、“一路两壕”、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了龙水村、小山阴村等高标准文化大院48个,村级文化广场36个,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抓综合整治,打造优美环境

我镇在整治中突出重点部位,坚持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点线面结合,分层次整体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了综合整治活动。

一是抓“点”,即集中抓好镇驻地、王村驻地两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消除“脏乱差”现象,抓好日常保洁管理工作。二是抓“线”,即重点抓好邹王公路、泉张公路、娄木公路三条主要干线和村村通道路沿线的环境整治,全面清除沿线“三堆”,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三是抓“面”,即全面整治镇村环境。结合“清洁家园”、“一池三改”、环境绿化等活动,广泛发动,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四是抓“育”。即培育群众的环卫意识。各村结合实际,将环境保护写入村规民约,靠制度、靠教育、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革除陋习、转变生活方式,养成崇尚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逐步建立起一道有力的环境意识防线。

三、抓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易反弹,需要常抓不懈。为此,香城镇从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入手,着力解决抓而不实、抓抓停停的问题。一是考核奖惩机制。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村两委”年度工作考核责任制中,年初与各村签订了责任状。大力推行环卫体制改革,建立了保洁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二是日常管理机制。镇成立了管理工作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打分,检查结果与村支部书记“评先树优”和保洁员的工资直接挂钩,调动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资金保障机制。为确保经费到位,在市财政专项补贴的基础上,我镇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奖励补助资金,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篇7: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平发„2011‟9号

———————— ★ ————————

中共平度市委平度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

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打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全新城市风貌,根据全市第二轮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大会战“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推进以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管理优化为重点的城乡环 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整治,切实加快现代山水田园秀美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贴近群众。坚定不移地把服务、方便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要,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合理确定建设档次、整治标准和投资规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讲求科学实用,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坚持以属地管理为主、分级负责方式开展工作,条块结合、综合治理。

(四)依法查处,文明执法。各执法部门既要依法从严治理,加大查处力度,同时也要坚持文明执法,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三、主要目标任务

从6月份起至年底,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评价体系标准,坚持全面整治、重点突破、长效管理,加快提升城市形象。

(一)城区整治目标任务:

开展环境卫生、“视觉污染”、经营秩序、违法停车、机动车排气污染、违法建筑查处、道路维修、文明行为普及等2

各类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主要突出城区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实现“七好”(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管理好、卫生习惯培养好)、“七无”(无乱设置广告、无乱挂招牌、无“牛皮癣”、无垃圾污水、无乱摆乱放、无乱停乱放、无乱搭乱建)的目标,着力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区环境。

(二)镇村整治目标任务:

在全市1788个村庄大力开展以“五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行分类推进,一类村庄占30%,二类村庄占40%,三类村庄占30%,三个类别村庄标准要求从高到低,循序渐进,有层次开展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综合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1年全市30%的村庄实现“四有”(有专业管护队伍、有专用设施设备、有专项保障资金、有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四好”(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村庄美化好),“四清”(清理垃圾污水、清理乱堆乱放、清理乱搭乱建、清理乱采乱挖)的目标。其他村庄利用二到三年时间逐步建立起以“四有、四好、四清”为标准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市级成立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韶功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姜乃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锡友,市政府副市长王福考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明办,办公室从相关责任单位抽调部分人员强化督查指导。各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园区)“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及时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团结协作,务求实效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多个部门。各责任单位要团结协作,齐心合力,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各项整治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在充分独立发挥职能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有效解决各自为政和相互推诿的问题,及时处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执法工作的疑难问题。

(三)严格标准,加强调度

市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和考核。考核工作实行半月一通报,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评比。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采取动态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由市4

文明办、市城乡建设局、市农工办制定,考核结果列入各镇(街道、园区)和市直各单位目标绩效考核。

(四)加大投入,落实资金

要积极实施“对上争取一点、市里补一点、镇村筹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各镇(街道、园区)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经费开支,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平度电视台、电台、《今日平度》、平度政务网要开辟专栏,加大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的宣传力度。要加强对环境整治进展及成果的报道,市民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要进行舆论监督。要加大对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宣传,对动作迟缓、整治不力的单位要进行曝光,督促整改,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

1、平度市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关于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3、关于以“五化”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中共平度市委

平度市人民政府

2011年6月1日 附件1:

平度市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徐韶功副组长:姜乃鹏成员:艾6 许锡友王福考

辉倪

平路英彬刘

冰荆会平史洪杰生

辉刘安平刘金文刘成爱王永佐葛学斋刘书伟

市农工办主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市政府副市长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市城乡建设局局长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人大办公室主任

市公安局局长

市财政局局长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

市环保局局长

市文广新局局长

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局长

市卫生局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市公路局局长

白世杰

市林业局局长 李显嵩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肖洪亮

市水利水产局局长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广播电视台台长 陈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中心主任

市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艾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路英彬、张书明、金振礼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附件2:

关于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根据全市第二轮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大会战“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的要求,为全力做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当前我市城区环境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1、开展垃圾桶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城区道路不见垃圾桶,垃圾桶标准统一,“无缝隙对接”作业,果皮箱统一规划设置。

整治任务:①按照“隐蔽、方便、安全”的原则,实施垃圾桶退路,车行道、人行道不得摆放垃圾桶。②环卫、小区、餐饮、社会单位等管理的垃圾桶规格、型号、标识、颜色等均应统一;实行“无缝隙对接”作业,采取“桶车对接”垃圾收运作业方式的,做到“定点定时、车到桶出、车走桶退、地盘干净”;强化日常管理,更新所有破损的垃圾桶。③规划设置果皮箱,及时更换、补充缺失破损果皮箱,每天擦洗,及时清掏,保持整洁。

完成时限:7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各街道、开发区

2、开展卫生死角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城区村庄、小街小巷、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无卫生死角,做到无烟头、烟盒、纸屑、塑料袋、水果皮、树枝、冰棍等垃圾。

整治任务:清除城中村、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清除集贸市场卫生死角;清除居民小区卫生死角;清除建筑工地、闲置地卫生死角。

完成时限:6月底

责任单位:各街道、开发区,市城乡建设局、市工商局、市市场管理局

3、开展生活垃圾收运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生活垃圾收运作业密闭化,无二次污染,日产日清;收运设施功能完善;无私拉乱运乱倒生活垃圾现象。

整治任务:①实施垃圾收运密闭化作业,取缔露天垃圾点、垃圾大箱,严禁垃圾落地二次倒运和敞开式收运作业,杜绝二次污染等行为。②实施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做到日产日清,无积存。③杜绝私拉乱运乱倒生活垃圾现象,对清运垃圾撒漏带泥上路的车辆严查严究,清理无资质的垃圾运输车辆,加强对市区单位、小区、市场、村庄、沿路门店产生的垃圾乱堆乱倒的监管力度。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公安局、市药监局,各街道、开发区

4、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城区无建筑垃圾。

整治任务:①整治存量建筑垃圾,运输至指定区域,综合利用和就地封堆绿化,消除裸露建筑垃圾。②实施建筑垃圾源头整治,完善建筑垃圾处置审批程序,实行审批前置;对产生单位和需求单位进行联单管理,签订处置合同。③实施建筑垃圾运输环节整治,实行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资质管理。④实施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场建设,年内落实项目规划选址。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公安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各街道、开发区

5、开展环境卫生保洁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城区主干道、重点区域机械化清扫率100%;按人均道路保洁面积不高于6000平方米的标准,配齐保洁人员。严格落实一日两普扫、全天候巡回保洁制度,重点解决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人行道、门店前、城中村等清扫保洁不彻底或无人清扫等问题,确保不留卫生死角。

整治任务:①道路机械化清扫,城区主干道及重点区域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②实行规范化保洁,按照“六净六不”(路面净,路牙石净,人行道、墙基净,绿化带、花坛、10

公共绿地、树坑净,雨水斗净,果皮箱净;不见积水,不见杂物,不见人畜粪便,不漏收堆,不往雨水斗、明沟、绿化带、花坛扫倒垃圾污物,不焚烧树叶、杂草和废纸)的标准,主次干道早7时前完成第一遍普扫,下午3时前完成第二遍普扫,全日巡回保洁;每日对绿化带内卫生进行清理,做到无烟头、烟盒、纸屑、塑料袋、水果皮、树枝、冰棍等杂物。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各街道、开发区,市城乡建设局

6、开展环卫车辆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性能先进,配备齐全;车况良好,车容整洁;资质齐备,停放有序。

整治任务:①配备先进的环卫车辆,配备机械化清扫车(垃圾箱容积4.5立方以上)、洒水车、高压冲洗车、垃圾压缩车、小型电动运输车;淘汰洒漏、扬尘等密封性能差的扫路车和人力三轮收集车及无储水箱、密封性差的压缩车、敞篷自卸车。②加强环卫车辆管理,定期检修维护,保持车况良好,杜绝洒漏;每天清洗,保持车容车貌整洁;垃圾运输车、清扫车、洒水车加装GPS装置,实行即时监控;规范环卫车辆停放,减少扰民。

完成时限:10月底 责任单位:各街道、开发区

7、开展公共厕所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公厕数量达部颁标准;设施水平达一类标准;保洁服务质量达“六无、四净、二通”(无尿垢、无积水、无蛆蝇、无蛛网、无粪便、无异味;地面蹲台净、蹲坑净、门窗玻璃净、公厕五米区净;上水通、下水通)标准。

整治任务:①实施公厕规划建设,按照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的数量标准、新建公厕全部达到一类公厕(三星级以上)标准、利用3年时间完成公厕建设数量要求的原则,制定公厕规划建设方案,落实投资计划。②实施公厕升级改造,按国家标准,对现有公厕全部进行维修改造,使其达到一类公厕标准,并保证无障碍设施达标使用;整治期间有拆迁计划的,进行设施维修、墙体粉刷。③规范公厕标志、标识,免费并按规定时间(6:30一21:30)开放,不得关闭或挪作他用;规范公厕维修时限,易损件不超过两天,保持功能完好;规范公厕管理人员着装,挂牌服务。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各街道、开发区、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城乡建设局

8、开展环卫工人生活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逐步提高工资待遇,参加社会保险,改善工作条件,提高队伍素质。

整治任务:①提高环卫工人待遇,落实工资标准,按时发放;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按劳动防护 12

标准配发劳动用品。②因地制宜建设环卫工人休息间。③加强环卫工人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做到作业规范、爱岗敬业、着装整洁、形象良好。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各街道、开发区,市人社局、市城乡建设局

9、开展园林绿化水平提升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注重造景艺术,通过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园艺植绿、全市增绿、全民护绿,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城市景观。

整治任务:①道路两侧及节点、广场绿地绿化景观提升,根据具体道路两侧及节点、广场绿地绿化计划,按标准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单体规划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绿地建设、植物配置等有关园林绿化地方标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期植树成活率达到95%以上,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时达到100%。选用常绿植物要达到70%,突出推广使用市树(雪松)市花(月季)。②拆墙透绿及单位绿化整治,根据具体拆墙透绿及单位综合整治计划,按标准规范作出可行单体规划设计方案(绿化方案、围栏方案、基础面层方案等),组织实施。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垂直绿化、植物配置等有关园林绿化地方标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期植树成活率达到95%以上,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时达到100%。完成时限:11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各街道、开发区

10、开展“视觉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集中清理规范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设置广告和乱贴乱画顽症,重点治理规范红旗路、人民路、青岛路、平营路(常州路)、杭州路、苏州路、福州路、郑州路等骨干道路。

整治任务:①户外广告清理。6月30日前自行整改,对已超过批准期限或未经许可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可以采取改正措施的,责令其于6月15日前报批新的审批手续,对不符合设置要求的,责令其于6月30日前自行组织拆除。7月1日至10月15日强制拆除,对8条主要道路破损、无主和无任何设置手续,造成“视觉污染”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采取自行拆除与强制拆除相结合的办法,开展集中拆除活动。10月16日至11月底检查验收,对8条主要道路户外广告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查漏补缺,确保“视觉污染”整治效果。②乱贴乱画清理。对城区30余条主要道路的乱贴乱画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组织清理,背街小巷、居民社区、村庄内的乱贴乱画由各街道(开发区)组织清理,车站、广场、公园、河岸、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及市直单位区域内乱贴乱画由有关部门、各单位组织清理。

完成时限:11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各街道、开发区

11、开展经营秩序整治专项行动

整治标准:规范摊点摆设,定期治理乱设乱摆、占路经营;规范交易行为,坚决取缔河头、福安农贸、永州路、姜家疃等专业市场“暴市”现象。

整治任务:①开展市场“暴市”集中整治,突出早中晚“三头”管理,每周至少组织1次集中执法行动,对河头、福安农贸、永州路、姜家疃等专业市场“暴市”现象进行集中整治。②落实经营秩序日常管理和执法巡查责任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抓好占路经营、流动摊点、占路宣传促销、乱堆乱放等经营秩序日常管理工作;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难点问题,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清理执法行动,确保主要道路无乱摆乱放现象。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工商局,各街道、开发区

12、开展违法停车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规范车辆停放,治理占路停车、阻碍交通等行为。

整治任务: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开展违法停车专项执法活动,重点对红旗路、人民路、青岛路、平营路(常州路)、杭州路、苏州路、福州路、郑州路等骨干道路停放秩序进行治理。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交通运输局

13、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机动车排气检测率达到80%以上,全面销售国Ⅲ标准车用燃油,严禁冒黑烟和无环保合格标志车辆上路行驶,开展环境友好车队创建活动。

整治任务:严肃查处无环保合格标志上路行驶车辆;对全市加油站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强国Ⅲ标准车用燃油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管;加大对公交、出租、客运、物流公司等行业的车辆抽查频次和力度;在公交、出租、客运、物流等行业组织开展环境友好车队创建活动。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

14、开展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取缔一切未经批准的露天烧烤等违章占道经营,使其退路进店、合法经营。严禁在店外摆放烧烤炉具,不得占用人行道摆放桌椅。

整治任务:开展露天烧烤集中清理。每周至少组织1次夜间集中执法行动,确保不让露天烧烤形成气候。

完成时限:10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

15、开展占路修洗车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任务:无占道修理、占道洗车,门前无乱堆乱摆物品、无污水横流、无污损路面。

整治任务:开展占路修洗车专项治理。对平营路、人民路、青岛路等主要路段占路修车、洗车行为进行专项治理。

完成时限:10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环保局、市水利水产局、市工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

16、开展商业网点和施工现场噪音扰民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商业网点和施工现场噪音低于国家《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规定。

整治任务:开展噪音扰民专项治理。开展中高考期间噪音扰民专项治理,重点加强校园周边噪声污染源及建设工地噪音扰民管理;开展商业网点噪音扰民专项治理,重点治理商业网点巡回播放高音喇叭招揽顾客行为;抓好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音扰民日常治理。

完成时限:10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

17、开展网吧违法经营治理专项行动

整治标准:证件齐全,亮证经营,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建立网吧实名上网登记核查制度,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不得入内”标志,不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落实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达到100%。

整治任务: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无证经营、超时经营、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等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网吧经营秩序,铲除“黑网吧”。

完成时限:8月底

责任单位: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

18、开展违法建筑查处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加大违法违章建筑查处力度,依法查处村庄乱建小产权房问题,年内坚决杜绝新增违法违章建筑。

整治任务:①配合生态商务区建设,对相关区域内的违法建设进行依法查处,组织集中拆除。②对大官庄、李家河崖、西潘家疃等规划村庄内的小产权房,做好防控和排查摸底工作。③配合城建重点工程、旧城拆迁改造、土地卫片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延伸四个方面,对前期完成调查取证的违法建设,组织大规模集中拆违活动,对影响工程进度、阻碍项目落地、影响和谐稳定的违法建设进行依法拆除。④对居民小区内乱搭乱建加大执法力度。

完成时限:11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各街道、开发区

19、开展道路维修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车行道无坑洼,人行道、路边石、坡道口等无坑洼、无破损,雨水井、污水井无缺失、无破损。

整治任务: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道路维修专项活动,对市区道路及其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维修。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各街道、开发区 20、开展文明行为普及行动

整治任务:①开展文明行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标语口号,电视台播放宣传片,《今日平度》刊登文明礼仪知识,电信部门群发文明短信,召开座谈会,举办文明礼仪宣讲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宣传文明行为,引导市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卫生习惯,摒弃不良行为。②落实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沿街两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超市等单位,要负责搞好各自门前的卫生保洁、绿化和秩序。即负责清扫门前垃圾和清除痰迹等污物,制止他人在门前乱吐、乱丢、乱倒,保持门前及责任范围内的垃圾箱、护栏、窨井等设施的清洁卫生;负责管理责任范围内的花草树木,清扫树圈草 坪绿地,不许任何人破坏、占用公共绿地;负责不在门前乱堆乱放物品、乱摆摊点、乱停放车辆、乱贴、乱挂,不出现有碍市容观瞻和交通的现象。

完成时限:12月底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卫生局(爱卫办)

附件3:

关于以“五化”为重点推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按照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大会战“八大战役”要求,全面打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战役,以深入实施“五化”工程为载体,以“治脏、治乱、治污、治林、治水、治路”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促进全市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建设内容

(一)农村“五化”扫尾工程

全市前三年未实施“五化”工程的200个村庄纳入今年实施范围,以“硬化”工程为重点,到今年年底,实现我市所有村庄“五化”工程全覆盖。同时改善提升180个村庄的“五化”成果,主要是扩大硬化规模。今年农村 “五化”扫尾工程的村庄以硬化工程为主,同步推进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建设。

(二)农村造林绿化工程

1、村庄绿化建设。在全市已实施“五化”工程的村庄中选择需要改善提升的村庄800个,着力提升绿化建设标准。要按照因村制宜、适地适树、乔灌结合的原则,搞好村庄“四 旁”绿化。村内所有大街全部绿化,以栽植乔木树种为主,乔灌结合。同时,要建设围村林和村内公共绿地。

2、农村“绿网”建设。今冬明春完成对平南粮食、平东蔬菜示范方实施治理,新建完善农田林网70万亩。

3、农村“绿廊”建设。今冬明春对国省干线、农村公路进行绿化美化,由市镇(街道、园区)统一规划、统一树种、统一标准、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确保绿化效果。

(三)农村村容整洁工程

1、队伍建设。镇(街道、园区)驻地按人口数3名/千人的标准,村庄按每100户设1名的标准分别设立专业环卫队伍,由镇级统一安排管理,负责镇驻地和所辖村庄的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村庄环卫专业队伍,环卫保洁人员由村庄推荐选拔,选配村庄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心的农民参与,保洁工作效果与工资挂钩。

2、垃圾收集。按照城乡和谐、环境优美的总体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全市农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镇驻地按每200户建1座密闭式垃圾集中收集房,村庄按15—20户设置1个密闭式垃圾桶(池)的要求,配足设施。各家农户负责房屋周边环境的保洁,将垃圾投放到设定的垃圾桶(池)中。村庄保洁员负责定时清扫村庄街道、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定时清运垃圾桶(池)中的垃圾。

3、垃圾处理。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市镇处理”的 22

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蓼兰、田庄、明村、白埠、马戈庄、张舍、门村、崔家集等8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开发区驻地及其所辖村庄的生活垃圾,今年要集中运往田庄固体废弃物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18个镇今年全部建成过渡性垃圾处理场,并对过渡性垃圾处理场进行防渗漏、残液无害化处理等改造升级,实现镇域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同时,选择1—2个镇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利用二到三年时间,最终实现全部农村垃圾运往固体废弃物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4、治理乱搭乱建。清理村庄主要街道和穿越村庄国省干线公路两侧的乱搭乱建、违章建筑和占道经营,主要街道两侧统一进行粉刷,及时清理村内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四)农村环境保护工程

扎实开展农村环境保护,严格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镇(街道、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定期监测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治理农村污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湿地(复合湿地)、氧化塘等方式建设低成本、无动力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运行机制,逐步解决农村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和排放问题,年内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20%。选择有条件的村庄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治理农村水域污染,主要清理农村湾、塘、河道,保持河道附近没有垃圾堆 放,没有漂浮物,保持河塘整洁。治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大力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支持和开展畜牧业“退户进区”,支持养殖场(户)建设沼气池,鼓励开展秸秆青贮。充分利用秸秆还田、饲畜等方式,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倡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广环保节能技术,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药技术、农膜回收技术,减少单位农田化肥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危害和土壤污染等。继续推广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等新能源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促进农村新能源建设。

(五)农村文明行为普及工程

着力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普及农村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使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民参与的工程和村民的自觉行动。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意侵占公共财物等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卫生习惯。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

二、建设标准

(一)一类村庄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村内大街小巷无“三大 24

堆”。村庄有长期固定环卫队伍,每100户设1名环卫人员。村内实行干部包区、党员包街,农户负责门前的“三包”责任制。配备较为齐全的环卫用具,每10—15户设置密闭式垃圾桶(池),垃圾收集清运系统运转良好。

2、完善排污管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充分利用秸秆还田、饲畜等方式,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3、村庄所有主要街道、小巷全部绿化,村庄“四旁”进行绿化、建有围村林和公共绿地。村庄的农田林网、国省干线穿越区域及农村公路两侧进行绿化。管护好已栽植的绿化苗木,无缺损现象。

4、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无破损现象。完成主要街道的亮化并管护好。

5、所有主街道两侧统一进行外墙粉刷,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6、建立健全各项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并实现制度上墙;村庄环境整治档案齐全、规范存放。

(二)二类村庄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村内所有主要街道无“三大堆”。村庄建有环卫队伍。村内实行干部包区、党员包街,农户负责门前的“三包” 责任制。配备配齐环卫用具。

2、有条件的村庄要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充分利用秸秆还田、饲畜等方式,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

3、村内至少一条主要街道绿化,并管护好已栽植的苗木,无缺损现象。农田林网、国省干线穿越区域及农村公路两侧要进行绿化。

4、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无破损现象。完成主要街道的亮化并管护好。

5、村庄至少一条主街道两侧统一进行外墙粉刷,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6、建立健全各项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村庄环境整治档案齐全,定点集中存放。

(三)三类村庄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村庄有环卫管理人员,并配备基本环卫用具,能及时清除生活垃圾。村庄至少一条主要街道实现无“三大堆”。

2、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50%。充分利用秸秆还田、饲畜等方式,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50%。

3、村庄至少一条主要街道绿化,管护好已栽植的苗木,无缺损现象。

4、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无破损现象。对已硬化的街道两侧实施亮化。

5、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6、村庄建立起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建立起村庄环境整治档案。

三、具体措施

以“五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全市各级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强大合力。

(一)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工作开展。“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将新增财力的5%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形成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今年青岛市财政安排4960万元,市本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对农村“五化”扫尾工程进行补助。同时,安排一定资金对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和农村垃圾清理及农村绿化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适当补助。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和农村垃圾清理奖励资金,经考核验收合格后,按照每户每年6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补助(市镇两级财政各负担50%)。农村绿化奖励资金,经考核验收合格且树木成活保存率达到85%以上,按每新栽一棵树苗奖 励4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市镇两级财政各负担50%)。同时,大力倡导“一事一议”,鼓励引导村庄积极自筹资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市农工办、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做好资金的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二)突出整治重点,典型示范带动。全市设施农业基地、规模农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出口四大基地区域内村庄;全市粮食、蔬菜、花生三大示范方区域内村庄;开发区、生态商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三大园区区域内村庄;全市所有镇驻地村庄;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村庄率先开展以“五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充分发挥重点区域村庄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开展清洁行动,集中清理整治。从6月份开始,大干200天,在镇驻地和村庄开展清洁行动。镇驻地清洁行动主要任务是清理街巷、居民区、集贸市场、公路、河塘的垃圾和杂物,配备专人日常清扫;规范镇驻地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管理,清理乱贴乱画广告;清理街巷摊点乱设乱摆,规范设置摊点或交易市场;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和占路停车;清理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主要任务是“四清”、“三完善”、“两建立”。“四清”即清理垃圾污水、清理乱堆乱放、清理乱搭乱建、清理乱采乱挖。“三完善”即完善农村绿化,主要包括村庄绿化(街道植树、四旁植树、公共绿地、围村 28

林建设)、农田林网绿化、农村公路路域绿化、河道湾塘等水域绿化;完善村内照明设备,村内主要街道配齐路灯;完善村内保洁设施,村内建好垃圾池,配齐垃圾桶,确保保洁设施完备。“两建立”即建立村庄环境保洁队伍;建立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一系列规章制度。

(四)鼓励社会参与,形成工作合力。以“五化”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广,工程量大,任务艰巨。要坚持整合全市涉农资金及农村环保、农村垃圾处理等资金向重点区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倾斜。要坚持社会参与,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共同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队要把以“五化”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帮助抓好环境综合整治。鼓励全市内外资企业采取直接参与建设、资金帮扶、物资捐助等多种形式,与村庄结对,帮助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鼓励机关干部回原籍村庄参与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年底对以“五化”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突出的镇(街道、园区)村,支持力度大,贡献突出的单位、企业、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平度电视台、《今日平度》、平度政务网等媒体进行宣传。

主题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

实施意见

中共平度市委办公室 2011年6月1日印

篇8: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于传统城镇化的概念, 国内许多学者给出不同的解释。辜胜阻认为, 城镇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陈锡文认为,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姜爱林认为,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 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他认为, 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 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新型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在市场化、信息化的基础上, 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居住等方面, 由传统农村文明转变成为现代城镇文明的自然历史过程, 也是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社会过程。新型城镇化它也包括社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 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的过程。按照辜胜阻的观点, 新型城镇化应该具备五个主要特征:一是城镇化的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城镇化偏重于发展第三产业, 而非发展第二产业即工业化;三是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镇居民主要以小城镇居住为主, 但是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服务。

二、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现状及比较分析

2006年, 根据新的“一圈两翼”发展战略, 城镇化进程又得到新的发展。2006年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城镇化率为59.7%, “两翼”的平均城镇化率为27.4%, 低于全市19.3个百分点。“一小时经济圈”的城镇化率比“两翼”的城镇化率高32.3个百分点, 比全市城镇化率高13个百分点。从1996年到2006年, 全市城镇化水平共提高了17.2个百分点。特别是2000年到2006年间, 城镇化率的发展速度加快, 年均增长达到了1.9个百分点, 比1996年到2000年年均增速快0.2个百分点。但是重庆主要区县的城镇化率水平也呈现较大差距, 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严重。由表1可以看出, 2006年, 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六个区, 其城镇化率达到了1 0 0%, 而最低是酉阳县和巫溪县, 城镇化率仅为17.2%。城镇化率较低的地方, 都是属于老少边穷和交通不便的山区, 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其经济发展滞后, 二三产业比重过低, 城市辐射能力不强, 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注:城镇化率为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

从全国来看, 从1996年到2006年, 全国城镇化率增长了13.4个百分点, 而同期重庆市增长了17.2个百分点, 但是与东部相比较仍然存在差距, 见表2。与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 重庆市的城镇化率要低7.8个百分点,

三、统筹城乡过程中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1. 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与传统工业化相比, 以工业和以工业生产方式、工艺技术、生产技术渗透的服务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对整个就业的带动效应, 同时从“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看, 传统工业吸引就业的空间已经较小,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快速上升应主要依靠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的迅速扩张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因此,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2.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的就业体制, 大力推进农民工待遇的平等化。

目前在农民工待遇问题上, 农民工承受着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不公待遇。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积极推进农民工企业待遇和社会待遇的平等化, 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的就业体制, 变农民为市民。

3. 加强职业教育。

一是以多种形式、机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提高知识、技能和创造力;二是突出培训重点, 把新生农村劳动力作为培训重点, 在其自愿转为城市户籍的条件下, 实行学费全额资助培训扶持政策, 鼓励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就业能力。

4. 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实行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 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保体系, 并针对农民进城后流动性大的特点, 探索社会保障基金和待遇可承接转移的办法, 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首先就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和重庆市及各个区县的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 分析结果显示, 直辖以来, 从纵向比较来看, 重庆市及其各个区县城镇化水平上升较快, 但是与东部横向相比较, 绝大多数区县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最后, 结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城乡统筹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 2004, (3) :1-3

上一篇:以倾听话题的作文600字下一篇:班主任开学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