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分析概念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税收分析概念范文

红色资源概念再分析

摘要:关于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研究,学术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可知:红色资源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在这一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

关键词: 红色资源;概念;分析

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形成判断、推理、新的判断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形成、发展的基础。红色资源这一概念是人们认识红色资源的起点,也是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形成、发展的基础,进而有利于红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对红色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至关重要,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广泛研究。而时至今日,关于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研究,学术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中,学界提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精神、载体、有价值及时间等关键词。笔者在对学界关于红色资源概念界定进行思考的基础,慎重地提出自己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并对其进行分析阐述,以与各位同仁交流讨论。笔者认为,红色资源这一概念可以表述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在这一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对这一概念,笔者分析阐述如下:

一、红色资源存在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之一在于人类实践活动实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属于一项人类实践活动,因此,必然受到意识的指导。理论是一种意识,是意识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结果,它将是红色资源存在的前提。然而在众多理论当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长存。

(一)马克思主义再认识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们基本都取得一致同意。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创立并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继承、发展的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三维一体,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三维分别指的是创造者维度,阶级属性维度,内容维度。从创造者维度看,又可以分为个人创造者和集体创造者,正面创造者和反面创造者。从个人创造者来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者,马克思、恩格斯是创造者,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是发展者,习近平是集大成者。从集体创造者来看,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等个人创立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集体进行的罢工、斗争等集体运动。即使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来源于中国人民共同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正面创造者指的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指向人类社会未来的创造者。简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以上所述的个人创造者及集体创造者都属于正面创造者。然而,人们在肯定正面人物的伟大功绩时,往往忽略反面人物的作用,往往认为要是没有反面人物的阻碍,正面人物的积极作用就难以很好的发挥。虽然这种认为是有道理的,也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但是缺少了辩证思维,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创立发展的。因此,反面人物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中起了客观的积极作用。从阶级属性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具有工人阶级属性,这是正确的。但马克思主义也可以看作是无阶级属性的,正如“无运动也是一种运动”一样,无阶级属性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到那时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之分。从内容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布局等等。

(二)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

笔者在自己提出的红色资源概念的表述中,提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意在突出马克思主义对红色资源这一事物的指导作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红色资源,这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新中国成立这段革命历史进程中得到证实。马克思主义自从创立开始就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在传入中国后同样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非难,使得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民接受的道路异常曲折,甚至差点断送了革命前程。例如,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 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使得红军损失惨重,被迫长征。这种“左”倾冒险主义表面上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不顾中国革命实际,推行“城市中心论”反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在这种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挫折是必然的。然而,毛泽东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建立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并发展了中国工农红军,并在根据地斗争期间,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资源也就从此诞生了,并呈燎原之势。 历史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成果之一的毛泽东思想是红色资源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前提。

二、红色资源的创造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资源一般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先于人类社会而客观存在的资源,而社会资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红色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与人类的创造有关系,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具体指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形成的资源。

(一)强调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

对于红色资源还念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应以红色资源产生、发展与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为前提” [1]20.因此,笔者在自己提出的有关红色资源概念表述中,表述为“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按照语法分析,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修饰词是“以毛泽东为领导”,说明在红色资源概念中提到的共产党既不是国外共产党,也不是邓小平为领导集体的共产党,更不是胡锦涛、江泽民、习近平为领导集体的中国共产党。这表明红色资源与毛泽东有着密切关系,毫不夸张地说红色资源就是毛泽东的专利。首先,从时间上看,红色资源存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从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到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新中国的诞生,都与红色资源时间上取得一致。接着,从毛泽东贡献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长征,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论著都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直接来源。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主导与主体分析

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者,但是仅仅靠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重任的,还要靠广大人民群众,正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2]355这表明“汇聚起人民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力量是推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前提。”[3]41在红色资源的创造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起主导作用,中国人民是主体地位,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发展着红色资源。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红色资源的创造中起主导作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从中国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领导的起义、先进地主领导的社会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不能胜利完成历史交给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历史任务。究其原因,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农民、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在当时行不通。农民的小农意识,“无人不均匀、无人保暖”的大同思想,决定了农民起义只起改朝换代的工具而已,开明绅士、地主及资产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没有根本动摇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成人员,如毛泽东、陈独秀及邓小平等,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比封建制度统治制度下的农民先进。接着,中国人民在红色资源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是理论与实际的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当然也是红色资源的创造者,并在创造中处于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一是中国封建制度存在时间漫长,制度严酷,封建制度下的农民人口数量多,受剥削压迫重,因此革命性最强。二是由于封建等级森严,广大农民没有条件接受教育,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接受先进思想,因而不能像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一样觉悟高,也就不能处于主导地位。最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红色资源的创造中互相推动。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正确方针政策推动中国人民进行红色资源的创造,同时中国人民在红色资源的创造中形成的经验,反过来被中国共产党加以消化吸收,使中国共产党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

三、红色资源的表现形式: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

红色资源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人们所开发及利用,它不同于水、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自然资源,可以不经过人们的实践而客观存在于自然中。红色资源一定是在新民主主义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并通过对这一革命的实践进行总结、升华,从而提炼为这一时期的革命精神。

(一)革命实践本身是一种红色资源

有学者认为“‘红色资源’ 即指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4]44或者“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遗址、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和文献,以及承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的载体等。”[5]23又或者“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 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 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 [6]74从目前学界对红色资源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学界都把红色资源界定为人文景观、革命遗址、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等物质的东西和精神魁宝、民族精神等精神上的东西,是一种静态分析。如果从革命实践动态分析,可以把红色资源界定为一种实践活动,或者说革命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红色资源。从这一角度看,红色资源包括根据地建设实践、军事斗争实践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这种根据地建设包含了政治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例如井冈山根据地建设、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都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这种红色资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军事斗争中,毛泽东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及游击战、地雷战等战术,对当今军队建设都有积极意义,是军队建设的红色资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军队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实事求是、科学世界观等等。关于是否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视为红色资源这一点,有学者认为红色资源可以概括为“对教育客体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7]97可见,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视为红色资源是合情合理的。

(二)革命精神是红色资源的本质表现

革命精神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之一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产生的精神面貌。从纵向看,革命精神具体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探索创新、实干兴邦的西柏坡精神。从横向看,革命精神具体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8]133从笔者对红色资源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红色资源表现为实践活动、精神及精神载体。革命实践活动、革命精神及精神载体三者相互联系,革命实践实践活动是在意识、革命精神指导下进行的活动,革命精神是抽象的,只有附着在革命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历史文献等红色物质载体上,才能使这些红色物质资源具有教育、开发利用价值。由此可见,革命精神是一条主线,连接着革命实践活动和精神载体,是红色资源的本质表现,红色资源是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的统一。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笔者是按照“谁”依据“什么”“干什么”这一即简单又朴素的逻辑思路来对自己提出的红色资源概念的进行分析阐述的。其中,“谁”指的就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什么”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干什么”指的就是革命。

参考文献:

[1]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355. [3]高扬,杨宁.政治动员的治理价值——理解中国特色治理模式的新视角 [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41.

[4] 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J].老区建设,2002(7):44.

[5] 徐艳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5):23.

[6]胡 松, 杨宇光, 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74.

[7] 王姣艳,李振东.浅论革命老区高校的红色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97.

[8]陈世润,熊标.革命道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J] .《科学社会主义》.2013(3):133.

Re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Red Resources

Xiong Fei Cheng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330031, China) Abstract:Aboat study on the red resources concept,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different thoughts according to their light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we know that the red resources refers to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its carrier formed in the Chinese people revolu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h Mao Zedong as the lead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Key words: red resources; concept; analysis

第二篇:税收分析

**地税2010年第三季度税收分析

今年第三季度,**地税分局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大局,全力以赴抓好财产税收入工作,加强税源税种管理,加大征管稽查力度,堵漏清收,坚持一手抓税收保健,一手抓税收征管,确保财产税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一、第三季度“六税”收入入库情况

全市财产“六税”入库****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入库***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房产税入库****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印花税入库***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5%;土地增值税入库***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车船税入库****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城建税入库****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

二、上半年财产税工作回顾

(一)加大力度,巩固管理基础,确保城镇土地使用税“****条例”全面执行到位。

1、精心筹划,周密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483号)和《**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做好土地使用税新税额标准执行和征管工作。一是通过“广泛宣传、摸清税源、确定标准、部门联动”四措施,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质量效率。二是查找政策落实和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影响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的变化因素,找准切入点,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增添举措,做到了“三不让”,即是不让问题遗留,不让问题影响征管,不让问题减少收入。三是规范征管,建安房地产业申报营业税和所得税时同步征收土地使用税,促进均衡入库。四是加强土地税源信息比对及征缴欠税工作,对纳税人去年应补征的土地使用税税款进行补征入库,提高了入库率。五是加大对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企事业单位占用地的土地使用税征管,清收和监控同步实施,实现应收尽收。

2、加强车船税征管,“五抓”实现实现税款征收率100%,不超双限。“五抓”:一抓政策宣传。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电子显示屏、宣传资料、宣传栏和提醒牌等形式,加大车船税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了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和依法纳税的意识。二抓检查分析。为规范代收代缴征管秩序,在9月中旬对陈村机动车辆检测站进行票证检查以及工作指导,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与陈村镇机动车辆检测站负责人和以及征收员进行约谈,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和指出存在的问题。三抓规范程序。规范代征单位车船税操作程序和办法,对税源范围和管理、税款划解、资料的传递审核、减免税程序、工作流程等进行了规范,并对代征人员加强教育培训。四抓协作配合。创建了地税机关与代征单位的车船税工作协调联系机制和共享信息平台,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及时解决,抓好征管资料收集、归类、整理、规范。五抓责任追究。对征管人员不作为造成后果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加强印花税征管。

(二)加强单项税种征管,突出重点,狠抓税种税源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优化举措,提升质量水平,壮大收入规模。

1、夯实税源基础。一是加强财产税重点税种、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税源监管,分析、规范、考核,强化源泉控管。二是落实建安房地产业********。三是巡查巡管,细查新增税源,找到了新的税收增长点。四是加强对现有税源的监控,将税源管理与税种管理有效结合,提高了管理工作整体质效。

2、与房管、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配合,采集房地产立项、开发、预(销)售等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征管信息等进行比对,跟踪监控,查漏补缺,完善土地增值税征管档案,严密掌控土地增值税重点税源,严格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核定征收管理,加强土地增值税、建安营业税等税种清算和欠税征收工作。

3、克服人手紧,工作量大,以及同时准备社保上线,前台征收一窗式服务等困难,集思广益,千方百计,做好了2010年第三季度*****工作,通过分类分项疏理比对,逐户逐一核查,动态多面分析,查找指标异常原因,找出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管户,形成了比对后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可靠的数据,信息比对成功率达到了100%,查出漏征漏管户7户,查补税款2.5万元,对漏征、少缴户采取措施,重点跟踪,限期清缴入库,增加了城建税、“两项”教育附加入库量。

(三)加强调研分析,做好财产税收入预测和考核。

1、第三季度,我们对财产税收入情况进行了深刻的多维分析,科学判断税收增减因素,找出工作成绩和经验,发现了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征管建议,每季收入分析报告及时向分局领导报送。

2、加强征管责任考核,找出各地财产税征管中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对全镇财产税收入质量、总量、均衡入库的考核,促进了收入进度目标的实现和均衡入库。

3、结合税收保健计划,深入企业调查了解税源情况,帮助纳税人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财产税政策,维护纳税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四)精心运作,加强领导,强化财产税管理和服务。

1、认真贯彻落实好财产税政策,做好政策指导、监督、执行、规范工作,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财产税征管方式办法,增强了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对各地财产税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准确解释回复纳税人及本部门的政策咨询,提高了政策的执行力和准确度,确保各项税收政策落实到位。

2、加强财产税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参加省局地税网络学院举办的培训班所获得的财产税业务培训资料,利用内部网络和各种税政会议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来加强税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3、优质按时向分局领导以及区局报送各类报表、分析、总结。

三、存在问题

1、征收管理征管不到位, 财产税税源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税源不清、信息不全。

2、各地财产税收入入库不均衡,收入同期相比变化较大,反映在地区之间收入入库差距,收入与税源不对应。

3、税种分类管理不精细,不规范,管理办法措施需进一步加以细化完善,征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四、第四季度财产税工作思路和重点

思路: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坚持经济税收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强基础、重基层、抓规范、促和谐”的工作思路,树立四个理念:“创新征管”理念、树立“科技征管”理念、树立“精细征管”理念、树立“和谐征管”理念,深化落实“三项改革”,强化财产税基础建设管理,严格执行财产税政策,加强调研分析,改进优化征管手段,促进2010年我局财产税收入总量和增幅提高。

重点:

1、按照****城镇土地使用税清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部门配合,深入开展土地使用税税源清查工作,加强征管,严格按照新税额标准和征税范围执行,堵漏清收,严管细征,力争全市土地使用税实现快速高幅增长。

2、加强财产税税源管理,结合税源清查、税源登记、税源比对等工作,建立健全财产“六税”税源数据库。加强与国土、公安、房管、保险、国税等部门的联系,信息共享,全方位、多渠道采集税源信息,数据分析,归纳梳理。抓好纳税人户籍管理,提高财产税税源监管刚性,力争将税源及时转化为收入。

3、强化财产税收入分析,提高收入预测水平,及时发现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及时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征管的措施、办法。

4、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税制宜,认真进行总结,创新征管方式、方法和手段,进一步规范土地增值税预征,深入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扫除清算工作盲点;认真落实机车船税代收代缴的各项规定,及时研究解决代收代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车船税应收尽收。规范印花税核定征收,抓好第三季度收入进度较慢一些税种的管理,如房产税、印花税等。

5、继续按照信息比对协调配合的思路加强城建税管理,接收*****下传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信息,做好城建税、“两项”教育附加的比对分析工作。

6、加大对建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管理力度,通过从房地产交易环节取得、占有税源信息,开展信息比对和纳税评估,加强房地产开发和保有两个环节各税种的管理。

第三篇:煤炭税收分析

**地方税务局

**年上半年煤炭企业税收情况分析

**地税局:

根据省、市、县税务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县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对企业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增强税收征管的执行力,努力实现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双过半”。半年来,我局在省、市局领导下,增强信心,围绕工作目标,加强煤炭企业税收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153号]的精神,按照市局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执定《**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通知》,全力以赴,切实抓好煤炭企业征收管理工作,现将**年上半年煤炭企业税收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煤炭企业的现状

我县现有**户煤炭企业,都是属于极薄煤层矿,其中批准生产矿井**户,在建矿井**户,未进入基建程序矿井**户。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属地税管理的有**户,所得税属国税管理有**户,查帐征收的企业为**户,核定征收企业有**户。

**年上半年,从荣县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运行管理中心提供的监控数据看,我县现有**户煤炭企业正常生产,**户企业因为政策性原因停产或半停产(技改、安全隐患等原因)。截止**月,我县煤炭产量**万吨,其中原煤产量**万吨,申报销售数量**万吨,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其中有利润企业**户,亏损企业**户,有欠税企业**户。

二、 年上半年税收情况

**年上半年我局煤炭行业共实现各项税收**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增幅较为明显,税收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其中企业所得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个人所得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资源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城建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印花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其他基金附加**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从各税种的入库情况来看,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已逐步达到市局的工作要求。

三、煤炭业税收增长原因

今年我局根据省市局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强煤炭企业税收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153号]的精神,按照市局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执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通知》,切实抓好煤炭企业征收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向周边地区学习煤炭企业的管理经验,制定适用于我县的管理办法,积极督促企业申报纳税,并结合 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对煤炭企业进行纳税辅导工作。

四、煤炭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从我局**年的征收管理情况和数据统计情况看,虽然已逐步达到市局的要求,但在征收管理中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应该重点监管的企业。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重点监管的方面谈一点看法。

1、我局在对煤炭的征管中,部分正常生产的查账征收煤炭企业账面利润率较低或根本就没有反映利润。我局将在下月组织专项纳税评估小组对煤炭企业全面进行纳税辅导和监控并进行纳税评估,对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应移交稽查。

2、有部分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企业生产不正常亏损严重。对这部分企业主要由征收管理单位重点进行纳税辅导和监控,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解决,特别要对企业的财务核算进行指导和监控。

3、对因进行技改工程和因其它原因停产和半停产的亏损严重的企业进行核定征收,征收管理单位要对其生产成本重点进行审查,看是否有应由维检费、安检费列支的费用挤进了生产成本和费用中,是否有应在在建工程核算的挤进了生产成本和费用中,对这部分企业要进行跟综调查,随时了解和掌握其情况。

4、对耗电量大和雷管、炸药消耗量大而生产和销售数量又不很相近的企业,征收管理单位要对这部分企业与其它相似耗电量和雷管、炸药消耗量的企业进行比对分析,追究其生产和销售数量少的原因。

5、对有洗煤厂的煤碳关联企业,征收管理单位要对其销售价格与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比对,对价差较大的要向企业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重新进行合理的定价。

6、欠税问题

近两年来,通过加强征管,欠税的户数和金额有了明显的减少,截止**月,我局共有**户欠税煤炭企业,共欠缴地方各税**万元,我局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笔清理,积极压欠。

第四篇:税收分析

关于对税收分析工作相关问题的认识

税收分析是我们基层分局最常用的一种文体,也是最贴近基层实际、最受领导重视的一种文体,因此,写税收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实际情况怎么样?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什么原因形成这种现状?也就是为什么的问题:下一步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也就是做什么的问题"。由此可引导出税收分析的几个问题::

一、当前税收分析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特点

从形势看,

1、领导重视。分析是为决策服务的,随着领导认识上的提高,分析要求越高。总局、省局非常重视,总局定期召开分析会,各地区单税种超过30%都要分析原因。省局专门制订了税负分析制度,以后分季召开计统、税政、征管等部门召开的专题分析会,以后全市各区局都要开展。

2、社会关注。关注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发展,关注税收负担是否过重。

3、政府关心。对税收工作要求很高,对税务部门的工作能力非常信任。今年提出增长25%的新目标,而且上半年要硬过半。

4、征管需要。征管质量已经达到90%以上,是否还有通过加强征管增收的余地,需要拿出有力的分析来。

5、自身提高。不断完善分析体系与方法。

从特点看,

1、从简单化向复杂化发展。以前是简单的增减收因素的分析,每一个增减变动都是以重点企业的增减变化来代替。目前已经进入了经济、政策、征管三因素综合分析阶段,运用的方法从简单的加减法转变为加减乘除平方开方全部上阵的综合数理分析方法。

2、由总量分析向结构性分析深入。GDP从总量到结构,税收从总量到分量,包括分税种、分行业、分企业。

3、相关性分析与税负分析成为重点。相关性分析,就是将税收与经济紧密结合,将相关指标一一对应进行分析。税负分析就是对宏观与微观税收负担率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与税负分析最能够解释,税收的来源,增长的原因和税源税收及征管中的问题。

二、税收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分析指标:总量与增长、结构与周期(时间结构)、税负与弹性。

总量:年度总量、一段时期总量,注意省考核、市目标与各项收入之间的口径。

增长:绝对数(增收额),相对数(增长率,注意两年之间的计算与一段时间年均增长计算方法的区别)

结构:分税种、分经济类型、分产业(行业)、分地区、分重点户与面上

周期:主要是看发展规律与趋势。

弹性:是增幅与增幅的对比,反映增长速度之比,注意计算方法,第

一、税收与GDP的对比,GDP主要用可比价增幅。第

二、要用增幅比增幅。第

三、关于GDP水分问题。假定GDP的基数有水分,在执行期中,水分的部分和真实的部分同比例增长(正常情况下可能性较大),这时候是不影响弹性关系的,只有当水分的部分增速大于真实部分增速时(受到特殊因素影响),才会产生执行期弹性关系上的水分。但如果每一年水分增长的速度都要快于真实部分的增速,且快于的速度还不小(否则影响也不大),那么GDP中的水分将随着时序越来越高,比重越来越大,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也不排除。因此,水分只能是保持同速增长或是以微弱的高于真实部分的增速进行统计,而不可能以大幅度的虚假水平进行统计。以这个逻辑来推理,只要把弹性关系做好了,用弹性关系来分析税收增长是否合理是有据可依的。

税负:分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分应交税负与实交税负,宏观税负其中分总量税负、工业税负、商业税负、行业税负。分子很清楚,关键是分母的确定,总量税负是税收/GDP总量,工业税负和商业税负则口径不一,一是用总的工业税收/工业总产值,商业税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但目前主流的运用方法是工业增值税/工业增加值 ,其中工业增加值来源于统计局(有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但可以推算),商业增值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二)分析的过程及方法

1、收集数据。分年甚至分月总量与分税种情况,主要经济指标(GDP,可比价增幅等等,很多),分类型、分行业数据(会统报表),重点企业相关数据,税源户变动数据、横向对比用数据。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准确性。可用会统数据,注意总量与分量相吻合;二是口径问题,便于同比。税收分析调查样本要具有可比性和代表性。我们一般多采用抽样调查。样本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决定税收分析发挥效能范围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我们分析时,经常以某所、某分局、某户纳税人、某段时期的情况来说明问题,数量少、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比较窄,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缺乏代表性和可借鉴意义。

2、进行数据分析。总量、增幅、弹性、税负,结构比重、增长贡献率、发展等,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趋势性分析(曲线)、对比性分析(柱形)、结构性分析(饼状),找到特点和规律。税收分析资料来源要具有客观真实性。税收分析的生命力来自于其客观真实性,越客观越真实,其生命力越强,可信度越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气怎样才能客观真实呢?一是调查报告必须来自于实践,必须深入。不能主观捏造、不能东拼西凑,不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不宜采用过多的评论、表扬与自我表扬、揭露与批判的写作方法。所以税收分析的用语较为平淡,应着重于陈述一种事实、表述一种历程。最好采用"自描"的写作方法,是非功过最好交给读者去完成。二是分析必须全面。我们有些税收分析确实来源于实践,但只强调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比较片面。因此写作税收分析必须掌握"两点论"、"重点论",文章忌偏激。

3、分析数据变动的原因。一是直接找到原因,二是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找到原因。所有的原因最好能够从经济、政策、征管等方面量化解释,并使分量等于总量(最高境界)。对问题的分析要具有逻辑性。税收分析不是感性或事件的汇集,必须围绕一定的目的

展开,必须按照事理、逻辑而展开,必须揭示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规律。税收分析的深度主要来源于此,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运用材料,税收分析的价值不同。关键就在于对问题的分析不同。如:我们基层很多同志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素材,但现象罗列多、问题罗列多,深层分析少、逻辑展开少,对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材料运用少,因此分析不全面、不透彻的现象比比皆是。

4、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对策、建议。

〈1〉税收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分析主要是为了反映情况、解决某一类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因此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我们在写作税收分析时,定位要准,目的要明确。切忌不明白分析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东一块、西一块,字数很多,建议很多、很好,也很广,但是得不到重视。因此一份税收分析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的问题是否新颖,是否得到别人的关注,是否是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只有在税收分析反映这些问题,才能引起重视,才具有现实的价值。如:税源分析各个分局都有,如果角度不变、影响因素不变,文章就没有借鉴意义,文章的价值就不高。

(2)建议或措施要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税收分析更注重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必须明确,不能虚、不能"空对空",比如:我们在分析税收负担时,措施就是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然后就是好处优点一罗列,至于如何改、改了以后的操作问题、管理问题、对收入的影响问题等都略而不谈,通篇文章洋洋洒洒,具体操作却无从下手,或者说,按照文章的措施实施后心中无数,后患无穷。因而这种文章一般得不到领导同志或上级机关的认同,自然文章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五、做好税收分析的体会

1、勤动脑。主要是要勤学习,勤思考。一要学习税收业务。懂税收、懂口径、懂政策。要了解税收产生变化的全过程。同口径才能对比,税负、弹性、占比等。二要学习经济知识。三要懂生产经营常识。畅销、滞销。

2、勤动脚。多下户,最好的分析报告是跑出来的,是从征管一线来的,不是闭门造车写出来的。分析报告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真实情况,不是华丽的词藻。

3、勤动手。当然要真正写好税源税收分析报告,还要自己亲自动笔,通过亲自撰写,掌握报告的体例,掌握分析的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去提高。最好是先写一篇综合性的分析,提高能力。

4、多用心。做有心人。一是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二是日常交流。另外一定要长期积累,定期分析,功夫在平常,心中有数,到时就信手拈来。

第五篇:税收分析内容

(一)深化税收分析,全面发挥“四个服务”职能作用 税收分析是准确判断税收经济形势、正确指导组织收入工作、客观把握税收经济政策效应、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做好税收分析工作,对于发挥税收组织收入、调控经济和调节分配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收入规划核算部门发挥“四个服务”职能最为集中的体现。各级税务机关领导要充分认识税收分析在税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收入规划核算部门要把税收分析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税收分析来带动和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要加强经济税源分析。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要真正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跟踪税源的发展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增强经济税源分析的敏锐性和主动性,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经济税源分析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开展:宏观上,要密切关注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宏观经济指标,关注国内外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分析其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加强税收与GDP、增值税与增加值、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相关分析,开展消费税、营业税各税目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推进各个地方税种与对应税基的对比分析,掌握总体税源底数及其变动趋势。微观上,要密切关注区域开发、重大项目投资、重点行业景气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对于税收收入的影响;同时要利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纳税申报数据、企业生产经营及其财务数据,分析企业销售、利润、成本、物耗等生产和财务指标的变动,把握企业税源总量、质量及其结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两相结合,力求全面地反映经济税源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二要加强政策效应分析。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宏观调控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反映宏观调控效果、把握税收收入影响、及时发现经济和税收运行中的问题,是税收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要加强经济政策效应分析。既要在全面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内容和目标以及经济运行状态的基础上,剖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全国、地区或行业经济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税收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又要从税收的角度折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调控职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二,要加强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效应分析。既要密切关注、认真测算某项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对于税收收入总量与结构的影响,为组织收入服务;又要高度重视、研究分析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对于全国或地区经济的影响,包括对于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居民收入分配、物价和就业的影响,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税制、优化税收政策提供具体依据。

三要加强税收管理风险分析。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以提高征管质量与效率为主要目标,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着力开展税收管理风险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是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收入规划核算部门为加强征管服务的集中体现。要从三方面开展风险分析:一是开展税收与经济指标对比分析。要区分不同税种,从地区、行业、企业等不同层面入手,面、线、点结合,综合查找税收流失风险。从地区入手,就是要区别不同的税种、税目开展地区税负、弹性分析,在“面”上发现税收与经济增长明显不协调的地区;从行业入手,就是要针对行业生产经营特征,运用行业历史数据,把握

行业税收经济变动规律,在“线”上发现税收经济指标异常的行业;从企业入手,就是要分析测算同业税负率、利润率、投入产出率等行业指标预警值,综合依据纳税申报数据、生产经营数据、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关联分析,在“点”上发现异常现象,筛选疑点企业,为采取征管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二是开展税收征管质量分析。一方面,要开展应征、欠税、减免、缓征、退税等不同形态的税收资金分析,特别是通过测算税款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欠税清缴率、缓税增减率等关键指标,分析监控税收征管质量,保证税款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另一方面,要发挥税收会计监督职能,开展相关账户资金监控分析,防止和制止违规调库、混库以及滞压、挪用、转引税款等非法行为的发生,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提高税款缴库质量。三是开展税收征收率分析。要测算在既定的税收制度之下,在一定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之下潜在的税收收入,即税收收入能力,并与实际征收的税收收入进行比较,客观地评价税收征收率,衡量税收征管努力程度,推进税收管理效能不断提高。

四要加强预测预警分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税收分析不仅要分析过去和现在,而且要预测未来,把握经济与税收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因此,加强经济税收预测预警分析,切实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要深化税收收入预测。要在继续做好月度、季度、年度税收预测,健全上下互动预测机制的基础上,注重应用数理统计等现代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类税收与相关经济数据,分税种、分重点行业构建税收收入预测模型,测算和掌握税收收入能力,提高税收收入预测的科学性;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宏观和微观两个

层面构建税收预测模型,既从总体上把握税收收入变化趋势,又从结构上把握不同层面的变化格局。第二,要开展税收经济预警。要在深刻把握税收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基础上,选择能够反映税收经济互动状态和发展趋势的指标,根据历史规律和阶段特征,科学确定预警区间,从总体税收、分税种、分行业、分地区等不同角度反映税收运行态势,及时发现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变化不一致、不协调的苗头,预见可能的变化,做出准确的预警,以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上一篇:时尚经典语录范文下一篇:商铺租赁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