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哲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体育哲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以村上春树对长跑的思考为线索,贯通了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萨特、加缪哲学的身体思想理路;以村上春树的意识升华为节点,解释了无重力愿望对人之意识影响、“当时在”的身体觉醒进程、体育社会拟态空间构建等。

第一篇:体育哲学论文范文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舍得哲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也改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把学校体育的功能明确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康发展

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中,学习前苏联的体育理论与实践形成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 “学科中心论”影响犹在。我们现在走出去看一看,依然会发现,在一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按成人的目光,把一项完整的运动分成若干个技术环节进行教学,教学实践紧紧地盯在运动技术的细节的传授上,出现了“用技术教技术”和“为技术教技术”,一叶障目,舍去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之本,而求传授运动技术之末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我们觉得,现在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省思。首先,要擦亮眼睛认清“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意。了解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四性”:①多向性,即丰富的想象能力;②变通性,即能根据问题的不同层面变换思维角度或思维路径的能力;③批判性,即敢于怀疑或批判约定俗成的东西的能力;④直觉性,即自由创造的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育者要结合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痛下决心舍弃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

其次,我们绝不可片面的理解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它有三个互相和谐联系共存共生的层面: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而且人是万物之灵不是机器,这三个层面的素质要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不是像机器零件一样一件件组合一层层叠放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存在的。

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一场意义深刻的教育革命,我们必须把许多背负在身上很久的、习惯了的包袱以及很久以来用习惯了的坛坛罐罐统统甩掉,轻装上阵。俗话说得好: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会舍弃才能获得。只有教育思想变革了,教育才能深入持久。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简单地改变学校体育的名称或改革教学授课形式,必须从改革体育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入手。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正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由“授技”、“育体”向 “育人”、“育心” 的全面彻底的转变,倡导“以人性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定位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确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不是教给学生单个的、用来组合的单调的运动技术。教学中要能够学會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让学生体验快乐;并在课堂上留有时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求异思维,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创新。

具体地说,通过教学内容选材的取舍、教学方法的改善,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着重发展学生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运动方法,认识运动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以篮球教学为例:采用创新教育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动起来,从整体学习开始,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先得到快乐、激情、汗水,然后便自然会得到健康、学到技术、学会技能。就是说先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给学生提供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只要求学生学会打篮球,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先进行运动。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接触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要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比赛方法以及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想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篮球知识,分析篮球技、战术的运用。把学生的积极的身体练习感知和主动思维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接触篮球,又带着探究的心理去思考“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深刻。这样,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过程,不仅是不断认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过程,更是进行创新思维实践的过程。

我们在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展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同时,广泛开展教材教法的舍得活动,但是我们在这里还要反对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取舍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即 “拿来主义”,盲目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的做法。自古云:教无定法。教法都是因人因地因时因材而异的。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健康水平、知识技能总是存在差异。如果一味地套用,再好的教法都难免不出现“淮南柑橘,淮北苦枳”。因此,当前的课程改革除了要痛苦的甩掉包袱以外,还要劳其心志,不断进行自我的教育创新,不能坐享其成,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模式。而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需要我们大家都学会在教学中创新和在创新中教学,需要我们大家具有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的能力,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舍得之路才会愈走愈宽,愈走愈亮。

作者:郑大勇 华庆松

第二篇:长跑、马拉松以及体育的哲学向往

摘要以村上春树对长跑的思考为线索,贯通了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萨特、加缪哲学的身体思想理路;以村上春树的意识升华为节点,解释了无重力愿望对人之意识影响、“当时在”的身体觉醒进程、体育社会拟态空间构建等。并认为:1)长跑、马拉松等体育方式是现代性的“禅”;2)体育哲学是“生于罅隙中的热情”,体育学的哲学奠基这一定位更有助于其学科的“灵魂转向”;3)通过体育运动“体悟”式地理解形而上问题,是哲学亲近普通人的重要桥梁。

关键词村上春树;长跑;哲学;体育;哲学奠基

Key wordsharuki murakami; running; philosophy; sport;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1哲学及其现代性困境 古代世界至近代社会的哲学研究者,大多试图把意识与身体分离,仿佛肉体是思想的桎梏。卡尔·雅斯贝尔斯[1]、赵汀阳[2]曾批评这种研究旨趣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思想习惯,把哲学当做是仅仅为了摆弄问题而搬弄概念的专门知识。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是,哲学本质上是拥有自生长能力的知识丛,而不是被精神贵族把持的玩物,它存在的限定条件是且仅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体现于流动性上,一是时间上的持续,一是空间上的延展。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构成人之存在的坐标,无论是一个人的思想,还是一个人的行为,都在这个坐标内流动、积累,形成具体意义上的“某人”。而哲学的存在,更多是针对某人(或者某人群)所处的时间、空间,人所拥的思想、行为以及四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终极解释。 对哲学家而言,这里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即——对“终极解释”的解释必然走向苍白。在古代,知识贫乏,社会结构简单,处在同一阶层的人所处的时间、空间,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十分相似,诸如奴隶、佃户、工人等阶级名称就可以代替无数个个体,而且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界定的有效性。如今呢?“德先生”(民主,Democracy)与“赛先生”(科学,Science)把每一个现代人都培养成了自由主义的旗手,家庭、单位、社会等环环相扣的群体组织也成为现代人独特个性的培养皿。这些以几何级变量增加的维度相互作用,形成的“某人”的数量庞大到难以想象,而用一个(或者几个)终极解释去指导所有的“现代某人”,即便是真理,契合的效度又能有多高呢? “对灵魂所抱的雄心热望,使苏格拉底对自己的身体麻木不仁”[3],古典哲学通常都有这样的一个表征,就是对身体的拒绝,无论是古希腊的“哲人王”、中国儒家的“内圣外王”,还是古印度的“戒节以解脱灭苦”,它们的核心都是想要解决如何用道德的逻辑操练出最高、最善的普世思想,仿佛那才是知识的重点,至于“当时在”的身体多被漠视、被悬置。 我们不能批评“肉身、精神分离说”的后继研究者,他们其实更像是在守护古典哲学,因为带着进化论的观点去要求哲学研究,对于哲学本身是一种伤害——哲学不是一种商品,不会随着更新换代变得价值更高。错误地理解哲学进程并不会导致哲学的消逝,哲学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世界[4]。哲学只是一种智慧,一种从根本上来分析问题、说明问题的智慧[2][5],它的使命是去解释真理。 能够解释真理并不代表它能够决定真理,哲学的东西只能通过“人的实践”去影响实际,再通过大范围的新的实践描绘出真理的模样。这样的一个路径决定了哲学要与普通人相互亲近,去影响普通人。要达到亲近普通人这个目的,现代哲学的研究者首先需要认同雅斯贝尔斯的判断:“苏格拉底等早期的那些哲学家之所以崇高和伟大,在于(他们所面临的)哲学幼童时期问题的深刻朴素性,而今天的复杂现实,需要我们吸取一切时代的一切哲学里所呈现的内蕴,来解释‘当时在’。(而“当时在”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普通人都在期望‘生活’,盼望‘体验’,主张不要单单知道而要亲身经验。(这样,即便是)在最卑微的人身上,人们也能发现真实的和存在着的哲学的东西。”[6] 世界上每一部人权宣言、每一本宪法都主张保障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但如何才能把“外在的保障”化为“内在的驱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这些过分文明化的、富于自我意识的现代人的神经官能症恰恰根源于一种偏离现象,即只有意识中成长的东西,而没有给予产出“原始的思考和感情”的身体太多的关注。而要克服这种对“原始的热望”的鄙弃,形而上的研究者们需要运用哲学作为撬动意识的杠杆,对身体、身体活动、体育运动等一切进行谱系化[7]的考察。 责怪主流哲学研究者也显得太过苛刻,因为踏入“哲学不能面向具体生活”这一沼泽的初始并不来自于他们,而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先哲们的经典著述对于快节奏、浅阅读的现代人来讲,过于晦涩;而仅仅依靠名人传记、道德故事或者成功学读物更容易将人引入歧路。哲学需要寻找一种更加有效、富有灵性的方式,从“云端上”走下来。

2从长跑谈起2.1从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谈起 体育运动(长跑)尝试提供一种新的对哲学的理解方式:体悟。 这种“现代性的顿悟”不是通过语言、词汇,而是通过身体感受到的——或者说是通过有规律的身体运动感受到的,亦或是说,身体是思维的“触发器”。村上春树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长期坚持马拉松运动。在2009年村上春树出版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感性、详细地记录了自己对长跑、马拉松运动的思考。阿尔贝·加缪认为伟大的文学家必是哲学家,因为文学家对哲学问题有着先天性的敏感。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长跑、马拉松体验者的“体悟”,后文中多次引述了村上春树先生对自己状态的描写。首先观察到[8][9]:“不论在何处,跑长跑的人望上去都是相似的。人人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也许什么都没有想,却似乎聚精会神……跑步几乎达到了形而上学的领域,仿佛先有了我的行为,然后附带性地有了我的存在。”这是一个类似“你在跑,便与众不同”的说法,而“感觉与众不同”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思想、意识甚至身体被放逐到虚怀若谷的“空明”状态的人,毋庸置疑是处在一个哲学中“有我”这个认识起点上的。 “有我”两个字本身就十分有力量,它将单独的“我”作为了认识坐标的原点,并企图把世界等同于我的世界,把我的视野、我的思想等同于所有的视野、所有的思想。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企图如同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宣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一样,只表示出某种寻找某物的自信,而不带有过度的狂妄。2.2长跑的暗喻:神→英雄→人 在东西方的古代社会中,神与人是两个主客体二分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冲突、分歧、妥协以及合作形成了整个世界以及整个世界史。随着社会进入工业时代,神权的衰落以及经院哲学的被消解,促使“神与人”这两个社会主概念逐渐转化为“精英与大众”,或者说“精英领导“领导”本身不仅包括合作,也蕴含了一种潜在的对抗,即“被征服、被驯服”的大众。大众”。而全球经济的腾飞、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化解了这种关系,成为“精英通过‘服务’大众来‘管理’大众”。为了更好地通过普罗米修斯、夸父、斐里庇得斯这三个神话式的人物来解读这种群体哲学的演化,我们赋予“精英”以神性称之为“英雄”,强调“大众”的无力感称之为“普通人”。 高贵地位是英雄境界之普遍重要性的条件:它们既是公众的,也是形而上的[10]。这在早期体现为所有英雄都是神性的,例如夸父和普罗米修斯[11][12],一个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水神共工的曾孙、土地之神后土的孙子、巨人族的部落领袖;一个是全知全能之神宙斯的后裔、智慧之神雅典娜的朋友。这样的背景使得他们即便不表现出任何帮助弱者的意愿或者行动,也会被人铭记。然而,夸父、普罗米修斯的存在符号存在,是现象学中“是”(be)的问题,即夸父为什么会是夸父,普罗米修斯为何是普罗米修斯;而其奔跑、以及帮助人类则涉及如何是(to be)这一问题,可以参见阿尔弗雷德·许茨的《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商务印书馆2012年游淙祺译本)125至180页,这里不再做过多引申。必然驱动他们去做一些“从神的视角看上去荒唐的事情”:那就是做人类的辩护人,帮助人类。 夸父追日是长跑寓意的东方哲学解读,为了“让太阳永远照耀,让人类不再有黑暗”这一个具有奉献性、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而不断奔跑,夸父的英雄意识主要表现在他奔跑的主动性。而普罗米修斯的长跑寓意,则体现在被动型上:宙斯命令火神赫淮斯托斯给其最严厉的惩罚,用铁链将其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使其“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忍受着饥饿、日晒与风吹雨打”。 接下来就是英雄性的人,从战场上长途跋涉而归的菲迪皮茨——据说他还在战斗中受了伤。这个来自于马拉松平原的士兵(注意是一位士兵,而非将军之类经常被附比为英雄的人——在战争年代的社会,再也没有比士兵普通的普通人了)带着胜利的消息、以胜利的姿态痛苦地奔跑了四十二公里,完成了从人到英雄的转变。 上述叙事体现了一个有趣的逻辑,是关于英雄(神)与普通人(人)之间关系的。通过奔跑,完成了神到人的过渡——神在奔跑中演变成英雄,英雄又在奔跑中演变成普通人,普通人又通过长跑体悟到英雄意志。之所以说是“演变”而非“演进”,是因为不涉及任何有效度的意识进化论论调。2.3抗拒重力 “时刻忍受苦难、日晒和风吹雨打,永远不能休息,无论如何疲惫,双膝也不能弯曲”,普罗米修斯经历的这些都是长跑必然的体验。枯燥的、机械式的迈动双腿向前运动,则构成了从起点出发后身体的流动性。这里需要炫耀式的肯定一种关于身体运动的美学理念的进步:哲学对人受到重力牵引的承认。其实,摆脱重力这一绝对物理存在,拥有一个“失重”的身体,一直是人类的主要愿望。这一点可以从无论是东方的诸神还是西方的圣灵,都处在一个不受重力约束的语境中可以看出来如同德国哲学家奥托·泽曼描述的那样:“(古希腊罗马)神都做些什么?答案是舒适地无所事事……即便是战争,也像极了一场有规则的游戏……无碍于他们各自的尊严”。参见奥托·泽曼的著作《希腊罗马神话》(周惠译本)前言第四页;195~197页。。到了近代,随着以基督教信仰为代表的经院哲学被消解,人类开始接受重力的存在并赋予其美感。这种认可首先是赋予某些神灵的动作以“着地”的形式出现的[13]: “(精灵)需要立足点,这就好像精灵为了‘掠过’立足点而需要立足点一样,而且就像为了通过瞬间阻力焕发其四肢的活力而需要立足点一样。我们之所以需要立足点是为了借此休息,从疲劳中得到恢复。” 即便是“蜻蜓点水”式的“立足点”,也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因为它使得神灵像人一样需要(至少表现出需要)得到休息,而疲惫来自于跟重力存在的对抗——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身体的客观存在。此外,动作的艺术性来源于肌肉活动的自记忆特点,“掠过”这一寻找立足点的动作,也为身体运动发展出精确性、机械性优雅的美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掠过”还有一个含义,那就是对重力的蔑视——或者说是挑战。与精灵(木偶)的动作突出灵动这一艺术性不同,在现实世界中,重力是人类进行一切身体运动的反牵引力,是时时刻刻都存在且坚实的。真正的身体动作,每一个变化都应该沉重无比,因为沉重才能带来存在的坚实感。而持续运动中的身体,应该是一直在跟重力做斗争的。这种斗争不总是在思维层面,但在思维层面是最多被认可的,也通常被认为是运动的意义:“每一步都似乎要用极大的勇气、力量来支撑”。从美学的“对立共生”这一特征上看,这种持续的与重力的抗争,符合人类及人类身体的现实境况,使得人的情绪在痛苦与愉悦这两个元情绪之间来回波动,为所有的其他感情的衍生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而对于持续对抗重力的身体来讲,“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14]。从向往无重力、到认可承认重力的绝对存在,是一个从“向往神”到“认可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意识寄宿所”的身体逐渐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尊重。2.4“有我”、“有力”的身体 对抗地心引力(Force of Gravity)的力、身体以及身体运动是类似于基督教“三位一体”式“神的三位一体”在别尔嘉耶夫看来,它不但是基督教义的精确表述,还有着深刻的生存意义,因为三是神圣的数字,它意味着完成,克服一切双重性和分裂。别尔嘉耶夫还认为,黑格尔关于逻辑、认识论和本体论“三位一体”,也来源于基督教宗教体验之中,只不过是获得了哲学上的表达。在论述中,笔者也尝试借用这个说法,即:“体育”是身体活动、游戏、体育和竞技运动等体育学概念的“一体”式表达,来摆脱对词汇符号的训诂式辨析,将文章的核心放在去追寻长跑、马拉松的哲学向往之上。的存在[15]。如果一个人凝神专注于独一无二的情绪之中,那么这种情绪就变成热情(Leidenshaft)。所有情绪活动都穿过我们的身体,这种活力来自心脏,它也可称作“心理之血”。与感受、表象不同,在一切情绪中都蕴含着某种内在的温度,所以我们也就感觉到这种温度本身。令人情绪振奋的全部有机素质……这种气质可以超出单纯的情绪状态,一直延伸到没有对象的情绪活动之中。[16] 从长跑谈起,其实更多的需要从身体谈起。在尼采的道德哲学之中,身体是在意识之上的。所谓沉思冥想者不过是些没有欲望和胃口的弱者,一些患病痛者和忧郁者,一些乏力的悲观主义者。只有(也仅有)这些人才能成为思想家和预言家[17]。相比较于沉思,尼采更愿意将身体作为来源的处所,在身体上可以发现过去所有事件、历史的烙印。这些烙印不是通过语言、摧毁和观念刻写上去的,而是通过身体本身的连接、倾轧、分离、斗争、冲突等雕嵌进去的。在尼采的谱系学里,身体就是所有事件本身,身体和历史连接在一起,是一切来源的处所[18]。如何从这个寓所中,梳理出所有人的身体意识成长谱系,亦是一个新的哲学进路。或者笼统地说,这条进路上已经被踩出了两道模糊的路痕,即生命哲学与身体哲学。3关于长跑过程的思考 让我们回到对一个人的长跑过程的考察当中来。 对普通人来讲,跑步是一项极其简单、无技术含量的身体运动。当脑海中闪过“跑起来”的念头,身体就可以像“跑步”这个词汇所拥有的含义一样运动起来。虽然有一个“我要进行长跑”的念头支持双脚进行周期性摆动,在身体的行进过程就不再需要太多的意识,或者意识是在别处的。但与第欧根尼、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芝诺、黑格尔以及维特根斯坦所讨论的“为什么该动物从A运动到B?”[19]这一问题的轻盈、理性不同的是:如果肉体要在较长时间持续地承受着非受迫性的压力,人的生理上会分泌让神经系统产生排斥、拒绝的物质,艰难、痛苦感的沉重直觉在长跑开始几小时之后大幅叠加。即便是长期坚持长跑的人,在这个痛苦感面前也经常会出现罢跑的心理诉求。 这样的一个前期过程像极了叔本华钟摆(Schopenhauer’s Pendulum)式的认识:生命是一团欲望,而欲望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满足,进而产生痛苦,痛苦便无聊——人生就是如此荒诞,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如果说萨特还有一种承认存在的态度(尽管这种态度是悲观的),那么虚无主义则尝试把存在及一切归于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否定。这种否定是纯粹主观的,所有的质疑、反驳都被用“他者感受”拒于千里之外,以至于产生了一个类似濠梁之辩的不可知论。现代有学者试图从进化论[20]、逻辑[21]乃至美学[22]等多个角度出发,来解读甚至批判“濠梁之辩”中庄子的言论,但是依旧只能认定庄子没有用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知道“鱼乐或不乐”的真实情况,却不能认定庄子不知道——如同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周濂,2012)一样,由于虚无主义者并没有将这种否定以否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将“存在”悬置在一种消极的语境中,不进不退、否进否退。因此,即便虚无主义者们是诡辩,我们也无法绝对肯定地知晓他们的精神态度。就这样,虚无主义者通过自己所主张的“绝对意义上的否定”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完全真空的哲学空间里,让人无法依照客观或他人观点与其进行交流、或者展开探讨。 但是村上春树的意识逻辑进程并没有像萨特那样走入“对存在感到恶心”悲观主义结论,或者把自己封闭起来成为虚无主义者,而是寻找到了另一条道路:“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可以经历这痛苦,我才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整个思维进程在这里构成了一个“存在→痛苦→肯定存在”的螺旋上升式的循环,而“活着的感觉”明显是一个积极意义上的发现,这个发现寄生于痛苦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依旧无聊——但跑步者却是坦然的。3.1跑者蓝调 积极地认识痛苦、无聊与荒诞,让村上春树有了新的认识:“跑过七十五公里,疲劳感突然销声匿迹后,那段意识的空白之中,甚至存在某种哲学或宗教的妙趣。”在长跑中后期,由于长时间的机械运动,身体(传导给意识)的疲惫感已经开始被意识所接受,通过代入“某种哲学的妙趣”,替换掉肉体的疼痛感。这种妙趣以生物学媒介为基础,通过运动心理学的触酶化,然后完成一种神秘的转换。长跑运动所带来的痛苦、带来的“超量恢复”,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理与意志层面。那种身体和心灵融为一体的畅快感、愉悦感[23],也会给我们带来“沉静我在”的日常生活之外的“激情我在”体验。 这是村上春树的一个重要的“体悟”:跑者蓝调——“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通过无效率的身体重复方才能够获得”——恰恰是利用“认可人及人之身体存在的悲剧性”,在避开关于存在是否荒谬这一问题的讨论之后,对“含着微笑的悲歌”的英雄西西弗斯(Sisyphus)的幸福感进行了肯定[24]。在这里,文学家的破题是以退为进的:“意识之类并非多么重要的东西。”村上春树体悟式地回忆长跑时自己意识的状态是:“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这当然不是在说意识是不存在的,而是说意识是在别处的。人生的过程是在寻找意义,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所有的答案仍旧指向类似虚无主义者所表现出的“无意义”这个结果(当然这并不一定是虚无主义者的真实主张)。然而在长跑过程中,意识是奴役肉体的,尤其是前进的精神(这种主矢量为横向的精神是一种折衷,因为重力是不可用精神克服的,人不会飞)。人的进取精神不会衰老,它比体力更有生命力,而且精神力量也同自然力一样,有着无限空间和潜力,但是没有精神的力量仅仅是一种动能。生命存在是人的基本,身体的健康就是人的生存热忱,而人生的梦想是生命的最高体现,放弃不得。没有了这个逻辑、这种追求,人的生存价值就彻底坍塌了。3.2生命热情——要对现在答‘是’,对未来说‘不’! 和许多类似于东方苦禅式当然,可能无须用“类似”来做形容,依照有“东方三圣人”之誉加身的慧能法师在《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所解:“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即如李英华所释:禅不排斥守定,但也不拘于“定”,其关键在于任心自运,而无执著。这样,如果在行住坐卧之中能念念无著,皆可谓禅。的领悟方法[25]殊途同归的是,在坚持到最后的阶段,长跑者往往会迎来了意识上的“豁然开朗”:“我非无机、无用的机器,不过是一介洞察了自身的局限,却尽力长期保持自己的能力与活力的(动物)”,还会认识到,“如欲处理不健康的东西,人们就必须尽量健康”,甚至会认为“连不健全的灵魂也需要健全的肉体”。人总是直觉地为一件事情、或者一种行为寻找意义,村上春树更是明显地带有一个俯视自我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这些无意义的奔跑,可以说,阿尔贝·加缪有关于荒诞哲学的内核——“要对现在(生活)答‘是’,对未来说‘不’”[26]的热情虽然1987年杜小真翻译的中文版《西西弗的神话》对这种热情的概括——“要对现在(生活)答‘是’,对未来说‘不’”——显得十分精辟,但2009年刘琼歌翻译的译文版本更加容易传递出加缪的态度:“因此我从荒漠里得到了三个结果:那就是我的反叛,我的自由和我的热情。通过意识活动,我把‘对死亡的邀请的拒绝’转化成一种生活规律——我拒绝自杀。我确定知道在这些日子震动的无聊的回声。但是我要说:那是必要的!当尼采写到:‘似乎很清楚,在天上地下首要的事情就是长久地单向地‘服从’。从长远来说,产生了在这个地球上值得努力生活的东西,例如,美德、艺术、音乐、舞蹈、理性和心智——一些美化的、脆弱的、疯狂的或者神圣的东西’。他说明了一种真正显著的道德准则的规律。但是他也指出了荒谬者的路。服从热情既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事。”参见阿尔贝·加缪著,刘琼歌译《西西弗的神话》之《荒谬的自由》一章第58页。,在村上春树的长跑哲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同加缪通过西西弗斯的借喻所表达的,完全形而上的去追求完全理性、追求至美至善并不是发展人之意志的惟一理路,反而会更容易陷入茫然。而生理机制对人的认知、情绪和思想也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身体上所感受的种种被压抑的以及不快乐的经验,让我们更能对自身所处的世界有所感觉[27],但不是巴塔耶所坚持的感觉——巴塔耶用非传统意义上的视角,去解释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他认为西方现代史的主体哲学,是以爱欲、放纵被驱逐为代价而确立的。西方现代性和理性演进的历史,就是爱欲狂欢堙没的历史。因此,巴塔耶[28]诉诸于现代性和理性之前的远古经验,诉诸于反基督教的酒神精神——在那里,反理性的要素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4马拉松:现代社会群体哲学的一种映现 以上对于长跑的阐释,更多的只是针对于独立个体的类似于“苦禅”的思考。而对于群体来讲,长跑也可以表现为一种融合社会视角的群体行为概观,那就是马拉松运动(Marathon)。其实,不用长篇累牍地解释马拉松赛事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普及程度,以及参赛运动员们是以何种类似于“朝圣”或者“有意义的旅行”的心态去参与马拉松运动的。单单从长跑与马拉松的对比上看,就非常有效地反映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生存哲学的区别。4.1不封闭的马拉松赛场:社会空间的拟态 的确,“马拉松于人,大多带着跑步以外的意义”。跑步可以被解读成独立个人以身体探索意志的斗争,是用人的生物性的积极一面来对抗人的文明性的消极一面。这种对抗方式,被李力研[29]努力糅合成一种具有克里斯玛(Charismatic)精神、非常深刻的“野蛮的文明”。但马拉松运动则更加富有历史、社会变迁带来的凝重感,考察古希腊时期运动的起源、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发展以及现代城市休闲式竞赛热潮中的兴起,都反映了它不仅是特定社会文明的精神凝结,更是一种社会交往的符号。 马拉松是竞技运动中的异类,它的场地是完全开放式的,它的规则是简单到不言自明的,仅仅要求参赛者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终点。从现象学的符号理论上讲,参加马拉松的意识源自于长跑的经验,是运动空间客观结构本身进阶的产物。马拉松赛使长跑运动获得一个主观意义,也就是赋予了跑步这一运动另外的一种意谓和一个存在理由。并且,对参与马拉松赛并因此而承认马拉松运动的人来讲,它还使长跑运动具有了一个方向,一种倾向,一种将要到来[30]。这种开放性促使了跑步者从“参加长跑”到“参加马拉松”的进阶转换。 当运动在进行时,“场域”(Champ)——也就是运动空间、运动规则等等所扮演的角色明显地是其所是:一种任意的和认为的社会构成,它按其所是地再现于对其自主地位做出规定的一切——明晰的特殊的规则、非一般的和有严格界限的空间和时间;例如,大部分的马拉松运动比赛开场均呈现为一种准契约,该契约有时候被明示于公众(兴奋剂的检验、被戒严的赛道、对公平竞赛的呼吁,尤其是裁判员的在场),以便将参与者都纳入到一个虚构的、众意的“社会苍穹之下”。这样的一个社会学解释显然更加符合现代人对运动的观感,因为至少一个人的多重身份、多重情绪可以通过参加比赛、观看比赛得到正式的演绎。例如,平日里正经严肃的董事长可以通过“球迷”这个身份,表达出痴迷、狂热的身体语言,而无需承担社会一般伦理的指责。 一个固定、针对部分群体的“运动场域”是漫长和缓慢的自主化过程的产物,可以说是一些自在而非自为的游戏,因此在社会场情况下,人们不是通过有意识行为参与运动的,而是“生于游戏,随游戏而生”[30],回过头来,可以考察一下维特根斯坦所称为“游戏”的运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不要说“他们一定有某种共同之处,否则他们不会叫做‘游戏’”——而要看看所有这些究竟有没有共同之处,——因为你睁着眼睛看,看不到所有这些活动有什么共同之处,但你会看到相似之处、亲缘关系,看到一整系列这样的东西。像上面说的:不要想,而要看!”这样考察的结果是,我们看到了相似之处盘根错节的复杂网络——粗略精微的各种相似[31],即一种模拟的生活,一段虚拟的经历和一个拟态的社会空间。4.2群体“洪流”之源:竞争、悲剧与孤独感 群体在于突出英雄,这注定了英雄的悲剧,因为可能成为英雄的普通人本来就是稀少的;而另一方面,剔除了英雄的群体只剩下普通人,这一构成的同质性又造成了群体的孤独感。尽管社会或群体欢腾,以及某种以仪式性的英雄壮举的形式出现的集体记忆,并在诗人和诗歌——如今则是电视和报纸——中得到纪念……并保持鲜活[32]。能够使群体日常生活时期之间的明显空白被抹去,并依靠事实上是由集体记忆填充和维持着的。但是仍旧有因同质性引起的“行为合流”等不稳定的因素引起暴乱。为了避免社会群体失控并演变为由残暴狂热、行为疯癫的原始人组成的乌合之众[33],我们需要将公众不断地放入某一个特定的场域——例如职业竞技运动的赛场进行演练,来防止群体热情、群体英雄(英雄崇拜)主义之合流冲塌文明意识的“堤坝”。 享受英雄的赞誉,或者感受英雄的痛苦,是体验尼采所赞扬的“主人道德”的两种方式。大部分道德哲学的研究者都强调类似“人人英雄”的要求,即通过成为英雄来拥有英雄的功绩。这使得每当个体“被别的人重重包围时,即使你不想这么做,不由得也会发力……不知不觉地露出锋芒来……表现出某种攻击性、挑战性的东西。” 这只是体验“主人道德”的浅层面的认识,因为英雄的风度总是暂时的,而承担苦难、继而享受苦难,或者说是既怀有意志,又在承受孤独与苦难的同时等待时机的“一个勇士在命运的风暴中奋斗”[10]才是英雄大部分时间里的体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遭受这一切则是自己选择的(Pain is inevitable,suffer is optional);但在马拉松竞赛时,由于荣誉感及其它莫可名状的东西的作用下,连遭受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Pain is inevitable,suffer is inevitable)。 运动竞赛带来的人群中部分个体的英雄道德体验,使得他们形成了洪流之中的“砥柱”,能够缓和群体意志的暴躁程度,而这又回到了我们在(3.2)一节中所讨论的苦难体验上,柳红柳红,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是著名哲学学者吴国盛前妻,其子为英年早逝的少年作家吴子尤。央视曾经专门报道过她为了给儿子治病为医生查找英文文献的感人故事。柳红所表现出的坚强、韧性的中国母亲形象,受到了社会及舆论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她仍然坚持更新子尤博客,参见blog.sina.com.cn/ziyou。(2011)曾经感慨式地认为人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跑过马拉松的人;一类是没跑过马拉松的人——他们属于不同的世界。[34]的确,苦难的甜味在长跑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散发。正是那些身体上所感受的种种被压抑的以及不快乐的经验,让我们更能对自身所处的世界有所感觉,让我们感到类似成就感的东西、认定自己能力的自我安全感、以及体验着最“可能生活”的幸福。从群体的范围上看,马拉松不仅是对自制力的一种锻炼,更是英雄主义和隐儒主义的完美结合。或者说,跑步其实最能彰显东西方哲学的融合。5体育哲学的未来:觉醒,以及用何种方式觉醒?5.1困境中的哲学以及罅隙中的体育哲学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曾经箴言:“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侧面反映了哲学影响着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这从当今的学术发展就可以看出——哲学研究的许多方向都被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所演绎,分裂为一种综合性的科学门类。当然,尽管面临着许多现代性的困境,哲学的表现从来都是大度的——大度到所有的客观、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被包容;所有的子学科知识的耦合、分裂以及独立都可以被阐释。惟一的危险是,脱离实际!一方面,把先哲们的著述从他们所生活的和思想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将柏拉图、休谟、密尔和我们视为同时代的人,也把他们彼此视为同时代的人。这种虚假的独立性[35],反而会损害哲学的神圣性。另一方面,哲学研究的专门化、精细化、碎片化会导致本来由形而上学研究者把持的“智慧威权”之杖旁落到没有力量去控制它的人的手里,那样,不仅会伤害哲学,还将伤害民众,伤害社会有许多学者在分析欧洲、尤其是德国近代哲学史的演进后,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政治哲学走入歧路的结果,是哲学对世界造成的最大伤害。。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讲究的是在传承之下的创新[36],所有的后来者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说,它不同于自然科学所表现出的对“工具性标准”的崇拜,而更多的是对存在这一属性的尊重——即一种学说依赖于它及它的研究者所撰写的文本及其本人的传承、学识、洞见、表达能力、思想等学术修养之内。 对于体育学来讲,我们也可以将前辈们在认识体育现象和解释体育社会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说明、阐释、抉择、批判以及预见等能力综合性地称为“体育学的学科意识”。这些经过近半个世纪传承所积累起来的学术成果与学术素养,包括学者们的知识分子气概以及强烈的社会关怀情愫,正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根”和“灵魂”。可以说,虽然生在罅隙之中,体育哲学一直有两个宏大的抱负,一是要指导人以及社会本身,第二个是要说出关于身体、运动的大智慧。但是这两个命题的解决,是建立在对整个人类的、哲学主学科进程的完全认识之上的。 就像罅隙中生长出来的苗子一样,体育哲学虽然可以从古希腊哲学中去考据其根源,但按照学科体系性这一主流判别标准,它不过是近几十年才成长起来的。现在的体育哲学研究中,有两个明显的形而上学进路,一个是依照哲学范式——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样本,来“仿造”出一门体育哲学来。这样的方式从符号解释学上来讲,并非没有价值——谬误也是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许弯路更容易达到目的地。但是,通过套用已有的其它哲学学科体系,牵强附会地确立“体育哲学”这一门“新式”学科,很容易引起母学科以及姊妹学科的鄙夷。另一个体育哲学的进路则显得更加令人欣慰,那就是从马约翰(John MO)先生算起,体育学人依靠自己对体育的热情、对体育的思考而完成的哲学层面内的研究,虽然十分零散,没有聚力点,但这条进路体现一个更要紧的任务,那就是,保持体育哲学本身的自生长性!作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并不需要急于规范地规制出一门不合时宜的、形式化的体育哲学,但是却迫切需要像马克思·韦伯、阿尔弗雷德·许茨、埃里希·弗洛姆等社会学的先驱们对“社会学构建”所作出的贡献一样,完成“对体育学的哲学奠基”。5.2回归运动体验,回归形而上地认识运动体验 追寻生命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对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谈起。我们也可以从和谐的另一面——从冲突上去找,寻找由反抗力量构成的谱系。如果说尼采、福柯对死亡、疯癫;加缪、马克思·韦伯对自杀等的考察促使了新的社会科学的革命式发展。那么,体育哲学完全可以学着追随,利用我们体育学学科普及性、以及”对规范的逾越,对理性的抗争,对超验性的拒斥,对诗意的渴望,对极端体验的迷恋“[37]式的真理,来完成体育哲学的新生。 体育哲学想要消除“自建庙堂”的尴尬,首先要思考的是,自己怎样出现在哲学的殿堂之内。回顾身体哲学、生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哲学也在将其闭塞、苛刻的进路打开,开始接纳更多的现代性学科作为其“座上宾朋”。参照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体悟,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坚持体育运动(长跑)的人,即使没有真正地理解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等传统哲学的内涵,没有读懂先哲们的典籍,也能够有机缘完成“一悟入魂”的哲学体验的——这也是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背景下,体育运动亲近哲学、亦或是体育哲学成长的一个绝对优势。 我们的体育哲学研究,在把握优势的同时,也必须顺应开放、独立的趋势,一方面将运动精神、竞赛伦理、奥林匹克学等作为体育哲学的核心进行挖掘,进行深刻剖析;另一方面,要从宏观上把握体育哲学的定位,把“体育学的哲学奠基”作为相关研究的基准,去分析其与社会宏观背景的关联。这样,才能在不损害主干学科(包括哲学、体育学)权威性的情况下,把体育哲学逐渐完善,使其“挺直了腰杆”,进入到两者的大殿之上。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 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71-192.

[2]赵汀阳.一个或所有问题[J].哲学研究.1997(01):70-78.

[3][美]玛莎·娜斯鲍姆.善的脆弱性[M].徐向东,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2007:268.

[4][奥]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译.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序1-5.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161.

[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前言p2;2-11.

[7]马德浩.身体的谱系——基于西方哲学的构建[J].体育科学.2010,30(3):83-90.

[8]HARUKI MURAKAMI.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M].NewYork:Alfred.A·knopf,2008:1-192.

[9]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M].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1-198.

[10][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M].丁尔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3,85.

[11]萧兵.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东西方英雄神话比较研究之一[C].活页文史丛刊.1984,09:198.

[12]萧兵.古神话新说二则[J].枣庄师专学报.1986.01:8-9.

[13]Heinrich von Kleist:On the Marionette Theatre.[EB/OL].http://www.southern rossreview .org/9/kleist.htm, 2013-09-18(2013-09-25).

[14 ][德]菲里德里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七卷:旧榜和新榜之二十三[M].钱春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249.

[15][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别尔嘉耶夫文集第二卷之论人的使命神与人的生存辩证法[M].张百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33-337.

[16]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M].梦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61.

[17][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论道德的谱系[M].周红,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2:1-138.

[18]汪民安.福柯的界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1.

[19][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M]//[美]玛莎·娜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徐向东,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7:364.

[20]黄有光.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用进化生物经济学反击不可知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02):70-73.

[21]文学锋,何杨.濠梁之辩、摩尔悖论与唯我论[J].现代哲学,2011(02):124-128.

[22]彭峰.事实与事件——从濠梁之辩看哲学之本[J].天津社会科学.2013(01):37-43.

[23]易剑东,熊东萍.体育娱乐的哲学理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01):4-8.

[24][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刘琼歌,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58,89-117.

[25]李英华.国学复兴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85.

[26]杜小真,含着微笑的悲歌——《西西弗的神话》译后记[A].见: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163-169.

[27][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黄熠文,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2.

[28]卞崇道编.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之巴塔耶:消尽[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09-286.

[29]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97-427.

[30][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1

[31][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7.

[3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界出版集团上海出版社,2003:41-42.

[33][法]古斯塔夫·勒旁.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戴光年,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17-19.

[34]柳红. 跑步对我意味着什么[EB/OL].http://liuhongfuture.blog.163.com,2012-11-03(2013-09-25)

[35][美]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137-207.

[36]苏国勋.社会学名著译丛总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

[37]汪民安.福柯的界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收稿日期:2014-08-21

作者:易剑东 任慧涛

第三篇:从中外哲学视角看休闲体育发展的必然

摘要:21世纪休闲体育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依据外国经典哲学理论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阐明了休闲体育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

关键词:休闲体育;哲学

据有关专家估计, 到 2015 年发达国家将全面进入“休闲社会”, 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当今, 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生活内容。那么休闲体育蓬勃发展的现象背后是否有某种深层次的哲学根源?本文将运用中外哲学理论,对此进行分析阐释。

一、休闲体育的内涵

何谓休闲?英文“leisure”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意为休闲和教育, 主要指的是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在我们中国文化里,“休”兼有“欢乐、吉庆”之意, 从字面来看, 是人倚木而休, 人与自然浑然一体, 使精神的修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进行。“闲”通“娴”, 有宁静和思想纯洁之意, 休闲一词充分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托马斯•古德尔和杰夫瑞•戈比在《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一书中,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有创见地把休闲理解为“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它使个体能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的行为,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休闲体育是休闲的一个种类, 所谓休闲体育就是以体育为目的的一切形式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是休闲的重要内容,从休闲层面上讲,不是以追求运动成绩、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功利性目的, 而是健身乐心的一种运动参与方式, 强调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娱乐性。从休闲体育的活动过程考察, 其本质特征在于体力与智力、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的统一。人们从事休闲体育活动时, 表现出直接参与性, 自主选择休闲运动项目, 重在参与, 重在过程, 不刻意追求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 而是在休闲运动过程中寻找运动休闲的快乐体验。

二、西方哲学中休闲体育发展的依据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按轻重层次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的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另一层的需要就会相继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要层次也越来越高,自我实现的欲望几乎在任何现代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真正高层次自我实现谈何容易。于是,休闲体育为人们自我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滑翔、攀岩、滑板、滑水、漂流、蹦极、冲浪、水上摩托等项目,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挑战自然、挑战对手、挑战自我,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人们通过获得这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有利于增强自信心,有利于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消费社会的形成是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消费需求从结构看已从生存需求向享受型发展,城镇居民用在吃,尤其是食品类的消费在下降,恩格尔系数也明显下降,而用在医疗、娱乐、健身上的消费在上升,并随着西方商业文化涌入,使中国大众的消费观念正由延续了几千年的“生存——实用”转换成为当代的“生存——享受(娱乐)”模式,休闲娱乐被当作人们“生活质量”的社会象征,体现在体育上,即把体育看作是一种消费品,一种提供快乐的手段。从全社会来说,闲暇的时间量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享受闲暇的人的分布则决定于社会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享有闲暇时间的人的分布越来越广。自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及每年三次长假后,我们已经有1/3的时间可供休闲之用,体育成为假日休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

3.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基本生命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和创造客观物质世界,以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活材料,即物质生活;二是改造或塑造主观世界,以达到从精神到肉体与对象世界的和谐

共存,即精神生活。休闲体育无疑属于第二个方面的生活形态。“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而对于人的生命意义来说,它是一种精神态度”(马惠娣2004)。休闲主要指一种精神生活或精神游戏,所以我们说,休闲体育是人为了改造或塑造主观世界,追求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与自由所进行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这就是休闲体育的本质。休闲体育的这一本质功能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是唯一有精神的存在物。

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休闲体育发展的依据

1 .“天人合一”思想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说: “中国哲学有一个基本观点, 即天人合一, 认为天人本来合一, 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物我本属一体, 内外原无判隔。”“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统一的关系。简言之, 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一方面将自然人化, 把客体嵌入主体之中, 赋予客体以人的特性——道德性; 另一方面又人化自然, 将主体融入到客体之中, 赋予主体以物的特性——自然性。

休闲是内心的感受,不依附于外在的时间,而是存在于能达到休闲境界的时间。当代最积极的休闲方式就是使工作时得不到活动的身体部位得到锻炼,休闲的基本设定是做真正想做的事,回头去工作,享受到的愉悦或许胜于其它方法来填补休闲。这是因为科技文明带来的异化,人异化为工作的奴隶,要靠回归自然的休闲才能得到解脱。古今中外都认为休闲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人文特性,它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工具与技术,而是构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因此,传统的生活方式使许多人根本没有休闲的概念,而今天,休闲的意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注重休闲已成为新生活方式的文明标志。体育结合休闲,成为回归自然的新生活方式。

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思想是追溯“生命根源”, 崇尚“仁义礼乐”, 提倡“中庸之道”, 重视“道德修养”。在今天,当伴随着现代西方体育的发展而带来的体育社会问题愈演愈烈之时,当西方经济体育在异化的沼泽中越陷越深之时,主张“和为贵”的休闲体育更加绽放出人本主义的璀璨光芒,其追求和谐、崇尚道义等种种理念都在不同方面形成了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某种修正。如中国传统体育注重人的身体与精神、人的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统一,这种整体锻炼的做法,可以很好地避免犹如高度专业化而带来的因长期从事某项竞技运动项目所导致的片面发展和各种伤病。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看做自然界的一部分,主张按照自然界的变化去调整人体内外的环境,使之达到平衡。讲求顺应自然,顺势而为,这些都可以很好地缓解竞技体育单纯注重发掘潜力、超越自我所带来的精神焦虑和紧张。

四、 小结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体育的功能和目的在发生转变,体育休闲的作用和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作为21世纪体育发展趋势的体育休闲,在新时代人们的关注与参与下,必将走向娱乐与健康,必将使人与自然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邬凤,《从哲学的视角下看休闲体育的发展.福建体育科技》[J],2008,(12)

[2]窦卉平、陶克祥,《文化哲学视角中的休闲体育透视.池州学院学报》[J],2008,(6)

[3]李湘远,《论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

[4]王北江,《从哲学的角度论体育休闲时代到来的必然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1)

作者:王 远

上一篇:外国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应急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