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管理论文

2022-04-21

一、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名称:《注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较好课题研究的时限:2017年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语文课堂提问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课堂提问管理论文 篇1: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管理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   要]“有效提问”是建立在提问和提问者关联上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具体实践过程是学生阅读文本时主动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管理,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点式向联系式、由单项联系式向多项联系式递进的序列化管理,逐渐使学生敢问、能问和善问,从而使学生达到深入理解文本和善于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提问;提问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倡问题教学。而现实教学如何?据调查,上课遇到问题当场举手提问的小学生有13.8 %,初中生有5.7%,高中生有2.9%。而对高中语文课堂进行调查的结果仅为3.1%。教师通过提问评价控制全部课堂对话,由此认为在进行“生本”教学,而这种貌似“生本”的课堂模式,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顽疾和发展瓶颈。

教师之所以不让学生问,是因为学生不会问。而教师的问题,又常常问不到学生的心里,即缺少马赫穆托夫等人所认为的要让学生主体参与的那种“问题情境”。比较可靠的办法,就是教基于学,教基于问。为此,有必要對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进行研究。

二、实践研究的过程

笔者从学生角度思考当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症结,以研究学生提问为切入点,以如何管理学生提问为主线,形成了一套基于提问和提问者关联理念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1.设计出让学生提问的机制

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出问题。马赫穆托夫等人的问题教学理论认为,问题教学核心要求即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还处于“被问”的局面。从“被问”转为“主动问”,再到“能问”和“善问”,需要一个由外到内的情境转化过程。

(1)努力使问题情境具有唤醒效果

设置问题情境要富有情趣和谐趣。提问源于一定的情境,马赫穆托夫等人认为,问题情境一定要基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要激活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知识。高中阶段学生容易动感情,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则避而远之,所以创造情境尤为重要。如通过扮演课文人物角色将学生提问自动分类作答,通过找朋友进行交互作答,通过“专案侦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等。

(2)努力使问题情境具有探究功效

设置问题情境要追求智趣和理趣。马赫穆托夫等人认为,问题情境的核心成分是新的未知的东西。但对新的未知的东西的探索,要建立在被唤醒的已有知识基础之上。正是学生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才能激发其认识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微观上对具体文本中的某个问题的探究;二是宏观上对所有文本共同提问点的开发。后者是语文阅读提问管理教学的特质所在,是基于提问和提问者关联理念的一种“新”思考。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提问点的提问技能,才能提升阅读水平。

2.设计出让学生有效提问的机制

有效提问主要是建立在提问和提问者关联上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学生的阅读水平难以提升,是因为缺少不断改善的提问视角的图式。一些作品之所以常读常新,往往需要新的思考角度,即新的提问视角。

(1)确立提问视角

提问视角,即提问的方向,是如何确立一篇课文的学习主题。确立方向的依据包括文章体式(文章体裁)与知人论世(作者风格、时代背景等)。依据前者的提问可称之为竖式提问,以求问的准,相应的阅读叫竖式阅读,以求读的深;依据后者的提问可称之为横式提问,以求问的宽,相应的阅读叫横式阅读,以求读得透。一般的阅读只要能深读即可,而若想读透,非得宽读不可。

譬如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围绕文本作者的情感展开提问,就要找到体现作者情感的载体提问,找到了情感载体,就能找到合宜的提问视角,也就找到了合适的读法和学法。如竖式散文提问视角的图式为:散文提问—作者情感—抒写对象。其他文体的提问图式还有:小说提问—社会现实—人物塑造;诗歌提问—作者情感—描述意象;剧本提问—社会现实—矛盾冲突。以上都还是提问的主要方向,要把提问技能落到实处,还要在这些方向下挖掘提问点。

(2)细化提问视角

要让学生的提问进一步“广化”“细化”和“深化”,还必须要细化提问视角。即在提问视角下,再挖提问点。提问点是文章能够挖掘出有质量的问题之处。编制提问点,相当于要在文章中开发一个普适的提问框架。提问序列的建构可参照斯金纳程序教学,采用小步子专项提问:先从文章外显关键处入手,即从“标题、开头、过渡和结尾”等小步子切入;再到具体的“词语、句子、标点和段落”等小步子的提问;再从实到虚,到训练学生对文本“写法”的提问。小步子专项提问的本质就是要掌握不同步子之间联系的“节点”,掌握围绕某个步子的大量“节点”,也就等于掌握了有关这个步子的阅读经验。

譬如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提到“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就虚词“也”可做文章,指导学生联系整句、独段、结构、内容、语调、风格等进行提问,即所谓“多项联系式”提问。

(3)整合提问视角

整合细化的提问视角,需要培养学生一种更高级的文体阅读智慧。前两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根据文章体式确定提问视角,然后学生从某个视角具体展开;教师再根据提问视角,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而到巩固阶段的提问管理教学,学生要逐渐参与制定提问视角,并且根据自定的提问视角筛选整合自提的问题,一般要求学生筛选整合成由4至5个问题组成的“问题串”。筛选整合的过程也是阅读深入的过程。

从前面对学生提问的点式管理、步式管理,逐渐到这一阶段的串式管理,也就是学生提问从简单到复杂、由单点式向联系式、由单项联系式向多项联系式递进的序列化管理过程。

3.形成“问学”式阅读方式和教学形态

管理的目的是使“问学”一体,做到以问带学、以问促学,做到在问中学。提问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问学”式的阅读方式和教学形态。

(1)培养学生“问学”式阅读方式

实践证明,同一个问题,自己提出和别人提出,对文本理解的深度明显不同。自己提问,经由自主参与,自然具备了马赫穆托夫等人所谓的“问题情境”(或“问题性”),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更深了一层。根据这一思想,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课本内提问,还要在课外阅读中提问,目的是以问带读,以问促读。

(2)形成“问学”一体化的教学形态

本实践研究形成了一种高中语文课堂“问学”一体化的教学形态。可简单描述为:教师展示提问视角—学生课前提问—教师提问抽樣—课堂解决学生的问题,有时也解决教师补充的问题。其中,教师引导学生“问学”,主要体现在提问视角的确定,包括后期学生自定提问视角和设计问题串,提问视角最终的筛选或确定由教师完成;提问抽样主要是了解学生问得怎样、学得怎样,以及筛选确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课堂最后的“读解师问”环节,是学生对文本的补充学习区间,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更好地学。

学生主体“问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课前提问的学生,问由己出,就自然具备了“问题情境”,具备了学的功能;二是课堂“被问”的其他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课前提问学生的问题情境进行迁移。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解决“问”,还要把问题的内含情态进行互相传递。

三、实践成效与创新

开展有效提问的教学符合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在趋向。提问管理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文本的多维解读,关注阅读的生成性,已初步形成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践证明,通过序列化“联系”式提问能够提高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课前提问能带动和推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课堂解问能落实学生提问时形成的“预构知识”, 而且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强,学习效果良好。以笔者近年任教的两个实验班为例,科任教师都反映学生的提问意识非常好,学习也更积极主动。此外,有效提问实践研究有以下两方面的创新。

一是发展了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理论。马赫穆托夫等人认为,问题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性”问题。这种“问题性”也就是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提问管理教学是以“联系”为主线指导学生进行提问。但马赫穆托夫等人的问题教学侧重点是如何在问题探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对问题本身、对问题和提问者的关联研究得不够。本实践研究更深入地探究了问题本身及其与提问者的关联,并基于这种关联而不断推进。

二是发掘学生提问本身的内涵。学生提问本身,就是学生主体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主体造就问题情境,问由己出,定是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由于学生的年龄与知识水平相仿,因此其提问会更具连接“已知”和“未知”的功能。这也是在提问管理教学中,学生能最大发挥主体积极性的根本原因。

从尝试阶段的“粗放型”提问到发展阶段的“达标型”提问,再到巩固阶段的“集约型”提问,提问管理教学走的是一条“精问”路线。“精问”是提问管理教学继续拓进的基调和方向。总之,通过联系式的管理达成“精问”,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是提问管理教学的要义所在。

(责任编辑   郭向和)

作者:程永超

语文课堂提问管理论文 篇2:

注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注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较 好

课题研究的时限:2017年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教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为此我们几个教师以这个为题进行了研究课题,进一步带动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它是实现师生互动、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有效的或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夠将一堂数学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全面认识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探索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2、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3、教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技巧及策略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措施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语文教师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切入,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1、成立课题小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及研究计划,成员进行分工。

2、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3、对照方案,落实课题的实施措施

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充分地结合起来,健全研究机构,制定了课题组管理制度。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个典型的案例、每月提出一个有针对性、见解性的问题。课题的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者必须对课题的思想进行领会,具体落实、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课堂就是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检验我们研究效果的主途径。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出现的问题,理论学习中的体会,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澄清,在教师之间互相互交流讨论。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上课老师更感觉自身上课水平的提高。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整理收集教师所写的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教学随笔等课题活动相关材料;形成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根据研究目标,有序地开展了研究和实验,并及时做好反思与经验的交流、累积。问题是语文的灵魂,好的语文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里品质的重要源泉。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如可以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实践证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大量可以选择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信息,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充满挑战,学生的智慧被激活,解决的欲望被提到十分强烈的程度,更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

九、课题研究的思考

在课题实践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只有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才能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题实施中,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预定的计划,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初中语文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还有学生的提问能力如何提高等,囿于教育理论及精力有限,仅靠课题阶段性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今后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加强本课题专业知识的学习;二是要加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三是不断积累课堂有效提问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课题组也将把课题研究转化为校本研究,进一步拓宽、加深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研究,更好地促进教师、学生的成长。

作者:王利利 王海厂

语文课堂提问管理论文 篇3:

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析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疑问,来引发学生思考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提问设计和运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及产生效果的好坏。本文针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一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问题设计缺乏深层次研究,质量不高

当下一些教师提问走向了“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课上,教师多次提问,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如“你不认为祥林嫂的死与封建礼教有关吗?”等,且几乎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缺乏质疑和认知冲突。这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有的教师所提问题太深奥,超出了学生的经验和水平,只有基础较好的同学才能回答出来,长此以往必然会令其他同学失去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提问方式存在的问题

当下的课堂,虽然新课改理念推行,教师允许学生有多角度的回答,但是教师潜意识中的标准答案会不断影响学生的思考,反复提示,使学生囿于教师的思维圈里无法跳出,最终得出答案,这实际上是变相的“标准答案”。教师所提问题封闭、呆板,答案唯一,不仅反映出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上的问题,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当前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的缺陷。

3.课堂上以教师提问为主

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往往是一手包办。语文课上,教师只要求课堂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而不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不给学生机会,永远是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慢慢地学生也养成了接收的习惯,不再自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永远是被动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语文素养将很难提高。

二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个人语文素养导致其对文本解读不到位,设计问题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与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紧密相关,而课前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其重点就是对文本的研读。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有的还需要管理班级的日常工作。琐事杂事太多,使他们在备课时很难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文本。精力有限的教师就会翻阅手头各种各样的资料,照搬网络中现成的解读。课堂提问的低效,最终将导致学生理解的肤浅。

2.语文教学评价方式落后,唯考分至上的教育思想导致教育者的升学压力依然存在

虽然课程改革已开始实施,但是教育评价方式仍然落后。如考试中记忆型、理解型问题所占的比例依旧很高。教师大都依照考试的指挥棒来走,依旧侧重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正是这种唯考分至上的教育思想,使得教师在问题设计、文本解读的导向上都趋向死板、保守。平时的教学仍然强调教材里现成的知识。

三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建议

1.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找准切入点,确保问题的高质量

首先,教师在备课、备问题时要抓住文本的重点处提问。例如讲授《六国论》时,文章的论证结构分析就是文本分析的重点。其次,教师还要抓住文本的难点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再次,教师还要抓住文本的细节处设问。如《祝福》一文中对祥林嫂有三次肖像描写,其中眼睛的变化最突出,可以针对她的眼睛的变化设问和提问,这样,文章的主旨也凸显了出来。

2.要准确掌握有效提问的“度”,简繁结合,难易适中

首先,应从不同角度设计课堂提问巧妙切入,同时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所提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及生活实际。所提问题需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回答。再次,课堂提问应适度,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设计的问题应让多数学生能够应答得上。最后,要合理搭配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且高质量的提问。

3.提问时要把握好提问细节,保证提问有效进行

首先,要营造有效提问的氛围。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平等对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文本内容,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把握学生情绪的变化,找准提问的时机,如在学生有疑问或注意力分散时,及时、果断地提出问题,达到最佳的提问效果。再次,要把握好提问的语态。教师提问时应该保持饱满的情绪,提问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目标明确。

4.要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提问的能力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要求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自我学习体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5.提升语文素养

一方面,教師要消除学生的疑虑情绪,让学生有“疑”敢“问”,最终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自觉地去探索自己未知的知识世界;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质疑,大胆创新;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并质疑“善”问,提高其提问的能力,培养其反思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锦雯〕

作者:江亲华

上一篇:项目投资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化下农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