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论文范文

2022-05-10

第一篇:专业硕士论文范文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课程设计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教育自从推出以来,与既有的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存在着交叉性,其培养方向一直处于争议之中。特别是学位标准尚未发布,工程管理硕士的培养机制上如何准确定位,才能找到自己定位的空间。本文利用物事人(WSR)的系统方法出发,结合厦门大学MEM的例子,以及国内外纵横向对比工程管理发展进行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分析。分析结果认为MEM不同于本科的职业化细分,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层面应该立足于广义的工程范畴进行培养。课程体系宜以管理类为主,解决面向对象/目标的管理问题,也解决面向过程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硕士;课程设计;物事人系统思想

一、引言

在各个工程行业中,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企业,无论是执行还是决策机构,都发现存在着难以获得高级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问题。我国工程院的研究发现,其直接原因在于我国的工程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出身于技术专业,这种现象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片面认识,认为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一段时期的管理实践就可自然而然地成为工程管理人员,严重误解了工程管理的实质内涵[1]。这样,需要积累了相当长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急切需求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将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基本完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使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指导文件中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管理领域知识,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新设立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2]。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开始之际,很多高校未能如期开展新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从2011年专业硕士招生目录中,北京大学、复旦、浙江大学等名校尚无此类专业;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召开的“工程管理概论”的课程研讨中可以发现招生情况不尽人意。经过两年的改进,纵观获得资格的院校的2013年招生简章,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基本上都列入了招生计划,而且数量不少,如清华大学招生网页上标注着120人的名额。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社会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需求,我们国家急需加大高级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幅度。正如中国工程院2006呼吁那样,无论具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中成长起来的,还从具有管理实践背景的管理人才中转化而来的工程管理人员,他们在管理技能和知识结构方面均有欠缺,建议其在职期间必须定期参加专业培训。

工程管理在我国常常被误认为单指对土木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这种狭隘的认识使广阔的工程管理领域未被纳入科学的轨道,也无法与国际惯例接轨[3]。美国不同工程组织联合成立了工程管理协会,该协会认为,工程管理是计划、组织、资源分配、指导和控制包含技术或系统组件活动的艺术和科学。承担管理职责工作的工程师因为需要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在这些原理方面获得专业知识和培训[4]。

由于工程管理涉及诸多行业领域,国务院学位办鼓励各个培养单位根据自己的优点开展相应的特色教育。学位办指出,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

工程硕士这几年培养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课程体系的设置排在问题的首位,影响着工程硕士培养质量[5]。在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开展之初,对制定具体的培养体系或者培养模式研究,显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充分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将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决策者及系统内有关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的总体分析、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总体协调[6]。该方法成功地运用和评价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高校教育和航天安全性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二、WSR方法及框架

WSR方法论的工作流程包括理解意图、制定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实现构想六个方面的循环以及协调关系的行为措施。

1.理解意图:领导是谁?学位办、教指委、学校、学院、系设置如何?不同高校其培养单位设置不同,有的在系这级,有的是属院直管。面对拥有不同的“物理知识”、一定任期的领导时,不妨通过对学院的长期规划进行分析。理解领导意图的办法之一是从已经制定了的愿景、目标和目的进行分析。

2.制定培养体系目标,也是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与管理相近的一个词语是领导,结合工程特点,工程领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升抽象的领导力,而是培养实实在在的领导者。

3.调查分析。对国内外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国际上工程管理硕士专业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也是在美国,特别是几所著名的高校组成了工程管理教育联盟。在国内,工程管理专业也经过若干年在清华、西交大等院校试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另外,专业型管理类的MBA和MPM也成为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横向标杆。

(1)国外(美国)。工程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初期的德法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就是技术,把工程教育牢牢束缚在技术教育的范围之内;发展阶段的工程教育则以为工程只是应用科学的分支;工程管理脱胎于工程教育出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商业发展需求,人文内容也作为工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胡佛(Herbert Hoover)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采矿工程师和管理者,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对工程师们的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了美国工程管理者的重要性来自西部采矿、冶金和运输的急剧发展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职业需求增加一种管理职业导向,即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商业经理。1979年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成立,1997年,美国国家工程技术课程认可机构ABET,正式将工程管理列为一个可独立授予学位的学科。

同时工程界的发展也渴望更高级管理人才——硕士层次的培养,由西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六所大学组成工程管理联盟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①。专业设在工学院,但由工学院和商学院一起合作开始课程。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如果是在职学习的,一般只学习管理类知识。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要求选修一定量的工程学科。管理类课程(包括核心课程)有30学分。

(2)国内(其他高校)。通过各高校网络搜索,可以考察到国内高校在培养单位设置上不同,主要在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也与美国高校相似。大部分传统的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设置在工业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设置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设置在土木与交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设置在土木与力学学院,另有北京大学设置在工学院(50名)。而一部分学校,特别是综合型大学中,由于历史的缘故和学科归并,具有“管理”的学科一般都设置在管理学院内,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也设置在管理学院②。

在国内应用性研究生学位中,MBA和MPM有比较接近之处,商学院/管理学院早早将触角伸近工程管理,开设了技术管理或者运作管理模块,通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系统运作,加强对工商企业家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能力的培养。项目管理的精髓来自于工程实践,培养目标和模式当然更贴近工程领域的应用。

4.构造策略:形成初步思路之后,调研用人单位和潜在学员的看法。

5.选择方案: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及生源特点选择培养模式,例如是否从区域、行业方面采取细分的策略,或者采用综合加上模块化的方案。

6.实现方案:寻找师资,建立课程体系。在课程实现方案,根据所选择进行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组合,尽量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出发点。在考虑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考虑授课方式。就在职教育方案中,为解决“工学”矛盾,有些学校采用集中方式,每过一段时间集中授课。而有些则根据学校制度,利用周末或晚上正常工作时间之余进行授课。

7.协调关系:工程管理专业的潜在学员大多经过在职培训,熟悉喜欢培训教师的轻松学习氛围,愿望当然多学点经济管理类、故事性的课程。学院派教师和教育机构却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果学生请假误过几次课程后就难以学好后续内容。课程组织者必须要协调好双方的目标,让学生端正学位课程学习的态度,同时激励课程的组织和讲授方式的转变。

三、厦门大学MEM的培养体系设计

1.学院使命: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管理文化,致力社会进步。学院愿景:成为中国商学院中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最具特色的南方之强。学院已提出MBA是培养商界领导者。新设立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也要朝着把握工程建设、成为工程企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2.实实在在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坚持“立地”,树立工程观或工程哲学的理念,建立以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

3.本学院的MBA从1987年设立以来,培养方位已经多样化,声誉很高,在全国排名前列。后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这同时也给工程管理的培养奠定了一根坚实的桩基。因此,在MEM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瞄准国内一流的,利用学院财会优势,侧重对工程财务和资金优化、效用最大化。

4.针对2010年招生情况及市场反馈意见制定了初步思路。(1)全日制改为在职。(2)知识+能力。(3)国际+广义。

5.根据地方的企业分布情况,没有哪个行业独占鳌头,而且也没有一家专业性极强的大型企业,开展单一方向的培养体系是不现实的。通用型的工程管理横跨诸多专业与行业,与所在学院是相容的。

6.部分课程由“企业实践教授”担任。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实践教授”。同时也聘请企业讲座教授与学院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开设“企业实践”讲座课程,共同授课和指导学生。

入学考试的复试以工程管理经历为主。教学标准,严格按照教指委的方针,参照工程硕士和MBA的执行,包括评价体系的实施。教学内容参照国际认证,如IPMA项目经理认证。内容体系遵循EMCI,准备将来可以参加相关认证。

7.确立沟通行动体。完善的教学管理构架和负责人员,使学生有反馈渠道,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内容和方法,提高质量。负责人承担长传下达和协调角色,积极参与学院活动和教指委的各种会议,领会领导精神,做好与学院的协调,并与校友会、各班委会定期沟通;厦门大学MEM的第一版课程体系设置如表3所示。依据物理、事理和人理分为三个模块,具体科目有些与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交叉。

在表3的课程设计中,暂时参照工程管理教指委的课程体系指导意见中,要求的学分为30学分。然而公共基础课较多,有8个学分,管理类的课程大于18个学分。我国工程领域管理人员大部分成长于工程技术背景,在各自工程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专长,而且对工程经济、管理、法规等各方面都有所接触。但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够系统,与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知识、素质和能力未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因此,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事理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也符合国际工程管理认证的知识框架,如在该知识指南中明确表示,作为工程管理者都同样承担三大基本的职能和任务:(1)应用坚实的工程管理知识、技能和工具来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2)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工程方案并进行系统整合;(3)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现项目[8]。

与第一批学生入学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工程管理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分布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低层的工程管理侧重技术素质,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对于公司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从理论到实际的人才,能用理论解决工程管理中复杂问题的人才。不同于本科,在专业硕士层面上,课程体系以管理知识为中心,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四、结论与讨论

工程活动跨越物性和人性两大维度。工程产品和构建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科学的、技术的要素,自然的、生态的要素,经济的、社会的要素,还有人为的、伦理的和管理的要素。工程技术以及相关人员不断地游走于自然物质技术和社会组织技术两大领域,肩负科学技术研究及设计和组织管理三大重任。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在美国,工程师于20世纪初首创大型公司的体制,至今仍有不少名列企业总裁或首席执行官,国家领导人中理工出身的也不在少数,这现象绝非偶然[9]。

MBA和工程硕士等成熟的学科对在职的工程管理教育形成了偌大的压力。与其他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地位和范畴,需要各个培养单位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体系上来看,基于工程活动的管理脱离不了系统思想,因此,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为出发点,能够为学科体系的设计奠定基础。

同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专业硕士教育的经验,能够给予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方案良好的借鉴。如学习MBA的案例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再一味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学生旁边的指导者和纠错者。教学方式从课堂内教学向实验室演练、案例学习、技能培训等多样化转变,充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体做法上,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课程可以参照职业资格(IMPM)认证的培训方法,制定一个结合实践问题的综合性训练,特点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问题的选择主要直接来自学生所在组织的现实问题或者来自对其现实问题的加工提炼,例如我们通过学生自己提出一个典型的项目,提出者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充分案例背景介绍,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重新认识该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的技术方法的应用。这样,团队的、沙盘式的研究和操作训练,使得学生面对复杂的、未知、技术性很强的环境,能够结合不同行业、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之间互相交流、补充,促进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的形成。

最后,对工程管理招生条件提出异议。工程管理领导者的不能只拘于理工教育背景的学生。社会化的大融合,职业的转变,还有工程复杂性导致管理上的再分工,敦促所有涉及工程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工程管理教育。工程管理的系统思想在其他的人文管理或者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上是独特的。有一名学员本科为英文专业,入职岗位为Fluor Diannel在中国某工程的翻译,下一份岗位为设备制造厂的采购师,目前负责公司的厂房和设备建设工作,对工程管理知识的急切需求成为该生进入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习的动力。在2012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项目管理大会,陈育芳就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国际工程项目中,项目经理的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本科来源于小语种、国际贸易等文科性的背景[10]。补充应有的物理和事理知识,使得他们也能胜任工程项目经理的职务。职业生涯的多渠道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工程管理应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视学生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不能形而上学地局限规定理工科教育背景。

中国工程教育的全球战略应该采取一种全新的战略——“包融”战略,其含义是:构建中国模式,“包融”世界体系,加入全球互认[11]。美国工程管理ACME推出知识体系(类似于PMI),并实施全美高校的认证,获得其承认的高校89所(2013年的数据)呼吁我国的工程/技术管理相关的学会/协会,如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联合起来,如果不能将工程管理纳入到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目录中,也希望能够如美国ASEM一样,建立资质认证体系,共同促进工程管理的发展。

致谢:感谢“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费用支持。

注释:

①联盟成员增加南加州大学。

②西安交通大学的2013年招生目录中,工程管理也设置在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教育问题研究(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2-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34号[EB].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A22/.

[3]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教育问题研究(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9,63.

[4]美国工程管理协会[EB/OL]2013-12-20.

http://asem.org/asemweb-about.html.

[5]夏天娟,杜朝辉,吴世华,谢咏絮.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43-148.

[6]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7]王雪青,杨秋波,高若云.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140-143.

[8]国际工程管理认证中心EMCI.工程管理认证知识体系指南[M].黄采金,等,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9]欧阳莹之.工程学——无尽的前沿[M].李啸虎,吴新忠,闫宏秀,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10]陈育芳(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化与环境因素对境外总承包工程项目的影响,第十一界中国项目管理大会演讲稿[Z].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2-11-17,2012-11-18.

[11]李茂国.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6):1-12.

作者:李兵

第二篇:英国课程硕士教育对我国专业硕士教育的借鉴

摘 要:借鉴英国课程硕士教育中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以提升建筑类专业型硕士的设计创新能力、工程执业能力和国际化能力为突破口,以紧密结合建筑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为目标,以学科竞赛为触媒,通过能力训练、教学内容、实践基地、教学方法、地域文化等方面搭建不同层次的训练体系,提出基于研究性教学的专业硕士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构建起建筑类高校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

关键词:英国课程硕士;专业型硕士;学科竞赛;研究性教学

作者简介:戚欣(195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吕静(196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建筑专业教育;谢宇轩(1984-),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研究生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学与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地方建筑类高校专业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编号:06JHQYB0026),主持人:戚欣;2016年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设计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创新能力提升训练研究”(编号:201602),主持人:吕静。

建筑类高校是培养和建筑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的学科人才的应用类型大学,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学科和专业。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从1990年开始设置和试办,现有200多个领域的39种类专业学位,其中涉及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包括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和艺术硕士等专业(见图1)。

专业型硕士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培养模式,具有职业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获得执业技能的培训,强化专业知识与训练的执业能力的训练,更多强调的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需要大批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建筑类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建筑类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紧密结合建筑类执业技术资格认证体系,以提高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为目标,构建出新的适合于培养和发掘创造性思维人才的框架,并有助于实现职业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的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建筑类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既要求培养有理工科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又具有艺术院校的美学素养,体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特征,需要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以培养知行合一的建设领域设计编制和管理领域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类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尤其是各种生源背景的考生的涌入,导致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与手段错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单一和基本功较弱等方面的缺陷也逐渐暴露。面对建筑类专业型硕士培养中忽视创新能力与执业培养相结合的问题,高素质的专业型硕士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如何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力求以规范、高效的培养过程控制来保证项目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人才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

二、我国建筑类专业型硕士教育的现状

目前,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教育培养是一种“师徒式”培养方式,学生从一入学就选定固定导师,大部分时间随特定导师进行工程项目、纵向课题的设计和研究,这种封闭式教学体系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衔接方面,缺乏在教学中把传统设计教学、建筑技术、研究目标进行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训练。因此,如何缓解专业型硕士教育面临机制问题,如何在学位攻读期限内将庞杂的知识科学地进行融合训练?这些问题都影响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以学科设计竞赛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对建筑类专业型硕士培养成为突破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关键。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标准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借鉴西方成熟的专业型硕士教育模式,使国内的专业型硕士教育在本质上提高执业教育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筑类学科设计竞赛作为高等院校研究性教育理念实施成果评价与检验途径,研究性教学是学科竞赛的前提和基础,学科竞赛是研究性教学的表现形式和实施途径,改进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运用的重要平台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英国课程硕士教育的目标及能力培养特点

(一)英国课程硕士教育的目标

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伴随英国二战后经济衰退的特定历史背景而来。经济的复苏需要人才的支撑,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促使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超过了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规模。在20世纪60年代《斯万报告》与《罗宾斯报告》中強调的教育向课程硕士为主的重心转移的观点一致[1]。

英国课程硕士教育培养的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与研究型硕士生完全不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课程硕士的体制(包括制度、政策、法规等)建立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之上。

(二)英国课程硕士教育的能力培养特点

1.为了避免人才培养的流失,英国课程硕士招生资格考核的门槛设置中,对学生本科学历的硬性要求相对较低,各院校对硕士录取条件的把握具有独立主动性。除了取得学士学位可以入学的条件外,甚至某些学校对本科学位没有要求,而是更为重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样的招考机制为扩大研究生教育的受众面积,保证人才培养的数量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有侧重性和倾向性的选择对应的课程以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的核心在于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质量的保障则融会在日常的教学评估过程中,而不是一刀切式的论文写作过程[2]。

3.课程硕士具有明确的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过程和相应的教育体系。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职业领域从事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注重多层次的实习训练并开设了大量的实用课程,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推动研究生从授课式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转变。企业人员或工程师以第二导师的身份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3]。

四、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英国课程硕士教育对我国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借鉴,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工程执业能力和国际化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针对不同阶段导向和目的,强调知识传授的启发价值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新视点,注重多学科的渗透以及前沿理论的发展,通过思考方式的转变来启迪学生的灵感构建培养学生创新力。基于学科设计竞赛为导向,依托科研进行实践创新,提倡产学研结合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构建主干突出,构架清晰,级配分明,学科协同的专业型硕士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见图2)。

(一)以学科竞赛为目标导向,构建具有各自学科特点、突出研究特色和模块组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本研究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以提高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突出特征为职业导向性,应用技能多样化、实践性强、内容庞杂是职业培训的主要特征。结合理论课内容扩展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课程设计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以竞赛检验培训结果,进而选取不同竞赛鼓励学生进行实践。

(二)以学科竞赛作为教学载体,融合“朴实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专业型硕士教学理念,强化实现职业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的培养目标

本研究根据学科特点以及专业特色,建立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创新能力培训计划满足社会实践的要求,并且以学科竞赛作为检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能力培训,强调教学体系强调整体性优化,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并重的培养模式,并有助于实现职业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的培养目标。

(三)以学科竞赛作为实施主体,强化以设计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职业发展潜力

培养出新的适合于培养和发掘创造性思维人才的模式,构建起建筑类高校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模式。注重的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教育,建立机制监督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导师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设计和科研实践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在教学内容组织中建立起包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方面的改革迫在眉睫,特别注重训练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平衡问题[4]。

(四)以学科竞赛作为检验方式,注重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强化执业技能的“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

本研究以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质量为目标,注重专业型硕士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文化素质、理论基础、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全面培养[5]。从专业知识、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将实践教学手段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从社会实践层面弥补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同时在过程中规范兼职教师遴选、聘任、认证、监督的有序化,提升兼职教师的层次,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和科研。

五、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对专业型硕士创新能力训练

本研究注重研究性创新能力的训练框架的建立,针对专业型硕士教学中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创新训练等方面的主要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方面的改革[6]。重点考核整个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创新性培养,通过思考方式的转变来启迪学生的灵感构建培养学生创造力,特别强调利用竞赛平台进行设计实践,将实践过程与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起以下五个方面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提升训练研究。

(一)强化以设计师执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能力训练,强调各级别学科竞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原则,从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研究性和创新能力入手,以培养和提高学科竞赛参与度为目标,减少教师规定性指导内容,而提倡引导性指导模式。研究生阶段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灵活的“Studio”模式及多种形式的研究性设计训练和组织[7],教学过程倡导“研讨式+体验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强调设计教学的全过程的训练,最终形成“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自主型科研探索方式,注重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研究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更新适应学科动态发展,构建团队协作为主导的研究学习模式

进一步凸显建筑类高院的办学特點,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环节得以体系化呈现,以团队为单位建立论文讨论及设计竞赛研究小组,对同一课题中的不同研究方向,形成自主讨论、自主探索的科研方式及论文协作方式,灵活的团队协作模式有效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体验了未来职业中的工作模式。

在研究生低年级阶段,建立机制监督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导师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组织上推行“三实”教学框架,即为“实验”(理论验证)、“实训”(专业技能的强化模拟训练)和“实践”(结合项目真实条件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综合应用)[8]。

在研究生高年级阶段,注重建立研究性创新能力的训练框架,重视分析与思考的设计过程,以“STUDIO”为核心的研究型课程从接轨到并轨的最大突破口,注重技术综合与创新强能力和艺术思维创新高素质,将专业型硕士培养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能力提升训练研究。特别提倡研究方向结合地域环境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各地建设发展出发,训练学生对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经济条件、施工工艺等技术条件的探索。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以“实践应用和职业导向”为特征的實践基地

以工程实践技术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通过综合性、复杂性、现实性的工程项目锻炼,逐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性与创造性、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相协调统一的多维能力。注重设计训练和科研实践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进一步培养专业硕士的设计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创新能力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践实习本着“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提升学生学习研究能力的专项实习基地和集中实习实践基地,强化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构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课题与教学手段,对实践基地参与的职业设计师所参与教学的课时要求、工作模式等作出相对明确的界定。

(四)注重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深化专业研究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本研究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来进一步梳理实施的方法和思路,强调创建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培养课程计划,在强调高水平实践能力的职业性要求上,一方面增加不同科目、类别和数量的实践类课程,调整与实际工程联系性较高的内容比例,另一方面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多样型的考核形式,对实践类课程增加考核力度,特别是在科研学习中鼓励学生对自身的科研结论与成果进行应用性检验。

通过综合性工程项目以及各种类型的学科设计竞赛锻炼,分阶段展开研究型设计,挖掘培养专业型硕士的思维,提升他们活跃的设计思维、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灵活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设计竞赛和不定期的设计工作坊设计的全过程参与,逐步训练学生执业性与创造性、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独立能力与合作能力相协调统一的多维复合性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创新设计的实施性。

(五)整合素质教育支撑平台,探索地域文化融入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教育框架

目前国内建筑教育注重工程技术能力训练而较少文化意识熏陶,尤其缺少传统环境伦理和审美意识指导下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本研究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专业型硕士职业技能提升为目标,提倡文化传承自觉意识与技术创新主动精神相结合,关注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支撑,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支撑平台,从职业实践、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和地域文化传承性四个方面建构开放式课题+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全方位人才培养的框架。

具体从两方面强化专业型硕士培养的技术措施与手段,一方面是强化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审美意识、文化空间和建筑伦理五方面的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制度规范、评价体系、生态技术、实地调研、IBM协同设计和参数化设计的技能培训,把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学成果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中体现(见图3)。

通过对英国课程硕士教育对我国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借鉴和启示,增强提出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创新能力提升训练研究为目标,加强对专业型硕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技能、思维模式和执业能力四方面的培养,系统性的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作用发挥、实践基地的构建等方面加强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强化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研究能力,以学科竞赛为触媒,搭建不同层次的科研体系平台,符合国家对建筑业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起建筑类高校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栾锦红,梁红蕾.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的定位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74-77.

[2]陶劲松,张淑娟.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6):13-15.

[3]蒋春洋.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91-95.

[4]杨青娟,沈中伟.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8-112.

[5]吕静.“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6):93-96.

[6]蒋家琼.研究生体验调查:英国研究生参与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4(6):105-109.

[7]沈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8]吴晓,王建国,徐小东.建筑学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况及建议——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J].建筑学报,2014(12):7-11.

责任编辑 吴学仕

作者:戚欣 吕静 谢宇轩

第三篇: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 小学教育专业硕士是一个新兴的专业领域,教育硕士自1997年开始招生至今刚刚经历24个年头,小学教育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属于年轻的专业,在专业培养与学习方式方面还存有很大的发展及改进的空间。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习方式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在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教育管理三方面加以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育管理;学习方式

1902年我国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确立了研究生教育是高级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从1978年之后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相继建立了完整的学位制度。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含义

“培养模式”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做出不同的释义。1998年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对培养模式做出的解释: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规定着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胡玲琳从培养模式内涵角度对其进行阐述:所谓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由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过程中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胡玲琳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由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种总体性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胡玲琳是从模式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界定、解释研究生培养模式。她指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二者相互联系、互相作用,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效机制,一贯而终的目标是培养出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者刘鸿同样从内涵与外延对其做出不同释义,他解释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按一定方向运行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还进一步说明“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简约地反映研究生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它是这些基本要素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的统一体”更强调“缺乏其中任何要素便是对培养模式的不完整的表述”

综上,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目标明确、过程规范并按教育部统一标准,朝同一个方向运行的反复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培养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专项技能,是学习发展各种理论研究的方式,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形态存在的一种方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制定培养目标、执行培养方式和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管理三方面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过程,目的是培养出高质量、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明确化与专业化

培养目标是指依据国家教育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则是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相对于小学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来说,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更高、更加明确、更加专业。

培养目标的制定是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培养目标与教育目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制定的有计划、有目的,利用一切教育手段而實现的教育目的,具有规范性与政策性。教育目标是培养目标的核心、指引方向,也是主要依据,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另外,教育目标可根据当时当地政治、经济的现状制定方向,可以是一个中长期的计划,培养目标主要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来制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调整,不同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甚至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不同年级都会出现培养目标不相同的现象,相对而言培养目标更具有灵活性与适时性,对研究生的要求更加明确化与专业化。

培养目标的明确化与专业化直接作用于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体现在入学形式、课程设置、实践内容及毕业论文质量四个方面。

(一)入学形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研究生个体在入学前应明确即将研究的方向,甚至在笔试之前就应考虑好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生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作为录取的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规划要目标清晰,环节细致,方向一致,在研究生入学后培养单位向其讲述具体内容。

研究生的入学形式体现在招生制度方面,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本科中推荐优秀毕业生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另一种是经过初试、复试(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主要是实践教学,考察应试者的教学技能)、体检三个主要环节选拔、筛选合格人才,旨在考察学生政治表现的同时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二)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具有独特性与专业性,具体体现在教师身份的专业性和受教育群体的独特性。师范类院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未来教师,对研究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都有较高要求。研究生在传道解惑前要先求道、存惑。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求道中提升专业性,存惑中发展综合性。作为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研究生应注重坚定求道的信念与存惑的态度。

小学教育研究生毕业后面对的是接受初等教育的儿童,具有独特性,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和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在不断变化,他们的世界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小学教育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应由课内的专业知识向课外的综合知识发展,课程设置上强调综合性与专业性结合,实现传道解惑目的的同时把研究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移动的百科全书。

(三)实践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大致分为理论学习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前者是指学习本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发展、教育现状、教育心理学、教育前沿等。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的目的是提升研究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校外实践则要求研究生到实习基地把在校内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校内实践技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实习基地不断参与教学实践,在发挥校内专业性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在实践教学中总结校内学习的不足,从而使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完美结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应用性和实用价值两方面。学位论文既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程度及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综合分析能力,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内容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这类论文必须体现本专业特点,理论结合实践,独到、专业又具有创新性。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融合,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突出其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的有效结合。

三、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习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多元化发展是为了避免单一模式枯燥、固化、保守的现象,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综合化发展,多方相互合作。多元化发展在研究生学习体系中引起学习质量的突破性提升,且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总体目标之一,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多集中于其学习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小学教育研究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概括为能力和态度两个方面: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能力和对小学生态度和教学态度的学习。

(一)研究生对教师职业理解的转变

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担任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责,特别是作为小学教师,更应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有透彻了解。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与可塑性,教师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小学生的行为,对学生个性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性。对教师职业所持有的态度将会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将教育教学态度列为重点考察内容。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中应对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树立明确的态度。

教师不仅是关心学生各方面变化发展的观察员,是解决学生生活问题的帮助者,是倾听学生心声的知心人,而且教师还是解决学生之间矛盾的和平者,教师更是班级各种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应认识到现阶段教师职业的多元化、综合化发展趋势,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兴趣的发现者和培养者,师生是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不论是教师职业功能的转变还是角色转换,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对教师职业要有全新的理解、认识,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全新职能。对小学教师职业态度的明确化有利于研究生制定适合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二)研究生对小学生态度的转变

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持有的态度,因此师生关系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应学习的一项课程内容。“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到教育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信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相处模式,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學教育研究生在新型师生关系理念下,转变传统学习观念,去糟取精,坚持尊重学生,遵循理解原则,基于此小学教育研究生有必要深入透彻学习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树立新型师生观念的同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工作能力。

(三)研究生教学态度的转变

教师从备课到课后反思都真实显示其教学态度,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改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结合实践活动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做好备课到课后反思的教学工作就是小学教育研究生学习方式方法改变的基础。备课不只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学生的学习经验、接受能力、课堂表现,也就是备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切可能性。组织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更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失败的教学活动。一名优秀教师,一节生动的教学活动课堂不是教案写的多么生动,教师举止多么得体,声音多么吸引学生得来的,而是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出来的。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对小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研究生应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在反思中发现问题,确立解决方案,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思路与教学经验,所以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态度至关重要。

四、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需要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

小学教育专业硕士领域是专门培养具有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的小学教师,社会快速发展促进教育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对人才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地基”环节,小学教育研究生肩负基础教育之重任。

合格的小学教师不仅需要研究生自身的努力学习,还需要培养院校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在小学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的教育环节中,硕士研究生处于承上启下阶段,本身具有特殊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始终坚持追求卓越教育的理念,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尽可能追求更高水平。小学教育专业在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运行下培养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教育管理模式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本质区别,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并制定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的评价方式,最终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准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

布鲁贝克提出的“格雷欣”法则指出在市场价值导向下教育领域出现“术”盛行、“学”衰落的现象。不论精英教育或是大众教育,“学”与“术”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是“术”的延伸、发展,“术”在实践基础上为“学”提供第一手实践资料,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系统。每一次循环都向前推进发展,并非原地静止循环而是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学”是导师制度下教学机制,“术”是研究生在恰当的学习方法中研究学习,卓越的教育理念要通过优质的教学得以展现。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学过程是在卓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导师授课制将教学理论与技能传递给研究生的过程,同时鼓励研究生积极主动探究新课题,导师加以协助、指导,研究生把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归纳、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与研究方式。

从教育层面讲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思维和探究方式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是质的飞跃,在自我管理方面也优于本科生。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系统,学校应为研究生创新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下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特长。

谈教育千言万语,看教育千差万别,办教育千辛万苦,办好教育要千方百计。教育是强国之基,初等教育是基础之基础,发展初等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中之重,初等教育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千秋万代。研究生培养模式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种,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同样多元化,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一定要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6,27,29,220.

[2]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

[3]教育部.小學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教师[2012]1号.

[4]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8.

[5]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3.

[6]王中华.大学生学习方法与指导[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7:23.

[7]韩延伦.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83.

(责任编辑:张宏玉)

作者:赵彦宏 赵聪

上一篇:财务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