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0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电工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职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以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技能提高。

第一篇:电工专业论文范文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专业的教学策略

[摘 要] 中职学校教学是我国目前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教学,中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实用型人才。我国的中职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能型、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可以说,中职学校是培养一线人才的摇篮。因为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数都是直接奔赴生产一线的,是要尽快走向生产岗位的人才,所以中职教学就要更专注于应用方面,教师在进行中职电工技术课堂设计的时候要多以应用为主,尽可能加强对学生的实训和实习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实践和教学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不仅仅是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中职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的。

[关 键 词] 中职教学;电工技术;教学方法;实践分析

在实际的中职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较难做到让学生更好地将实践和教学结合起来。所以针对现实问题,要实现教育创新和改革,我们需要重视目前所面临的困难。电工教学是中职教学中的难点,因为电工教学需要大量的實际教学和实习时间,而我国目前的中职教学最缺的就是实习教学,因此本文在大量研究中职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中职电工技术专业的教学策略,希望为我国中职教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一、重视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中职教育体系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来支撑的,但是实践也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所以想要实现良好的教学,理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很多中职学生其实是缺乏一些基础知识的,他们的电工知识基础水平一般。因为一些中职学校的生源薄弱,所以老师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学,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是全面的。老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让学生易于接受,可以自制教具配合电工章节知识,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如: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电阻而引起的分流、分压现象,在学习本课前学生是没有印象的,学生往往把它们看作理想电表,为了把这一现象形象化,教师可以采取用箭头分叉表示电流的分流,箭头的粗细表示电流的大小。在电压表的分压中,用箭头的长短表示电压的大小,同时箭头又设计成有伸缩性的,可形象地表示电流表内阻越小,分压就越小的现象,这一教具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电工教学的效率。

二、重视实践教学,提升中职电工基础技术

(一)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中职电工的基础技术教学要求分成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来进行,例如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就能够形成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下文就对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做一个简单规划和分析。在第一学期,主要是给学生介绍一些基础的电子电工基础知识理论,然后让学生对基础的知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在基础知识中渗透一些企业文化知识。第二学期就要让学生参与实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应用在实践中,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学期就要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训,让学生切实掌握专业操作的技能。最后就是要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这样的规划对学生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建立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中职教学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极为关键的部分,只有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想要提升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过长久的研究和论证发现,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具体方式就是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主要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找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整理和总结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只有知道如何自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中职电工基础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所重视。

如图:电路问题,滑动变阻器触头P由a向b滑动过程中,V、A表的变化情况怎样?

这里可以分析出:P把R分成两部分电阻RaP与RbP并联。此时不应把R1、表A的电路看作与RaP或RbP的串联,而应把R1、表A的电路看作与RaP、RbP的并联电路为串联,而R并先增大后减小,A表读数先减小后增大。

用“串反并同法”判断电路动态变化简洁明快,应让学生重点练习。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方法有以下条件的要求:(1)这种串、并联是不严密的,是与实际的串、并联有区别的。(2)当电源内阻忽略不计时,因为路端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相等,看作不变的量。故此不能用“串反并同法”判定此时的路端电压。若不强调这两点,则对学生正确分析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和正确运用“串反并同法”就造成负面影响。此法虽操作简单,但无助于学生对全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无助于正确分析电路中各物理量间的依赖关系;无助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而用分析法判定电路的动态变化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

(三)开发满足企业要求的教材

中职学校在进行电工技术的教学时,主要问题就是很多中职院校使用的教材都是老旧的,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或者已经和目前电工技术有所脱节,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过程是无意的,教学也就失去了应用价值。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具,所以目前中职院校要开发一些满足企业现实要求的教材。首先,中职院校应该有自己的教材研发和管理部门,安排一些人在工厂,让有经验的工人参与教材研发,让教材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教师在教材研发和课程的讲述中要时刻关注目前企业的技术水平,知道企业目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情况实时关注,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最后就是要做到教材结合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改善教材情况,满足电工教学需求。

(四)采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方式

中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最终都是要进入企业的,我们目前已经发现的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脱节。所以现在应该尽快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让更多学生进入企业,拥有实际操作的机会,这样才是对教学模式的良好改善。中职院校是以为企业培养人才为基础的,企业应该增加对学习的帮助,同样学习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企业最后通过面试和选拔得到想要的人才资源。这种模式下学校和企业是互惠的,学生也能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还能得到一线工人的科学指导。最终让学生能够提前熟悉工作,尽快适应工作节奏,对于以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一)开发课程教材

学习教材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材往往不能更好地实现优化和开发,教材过于偏向理论或者在很大程度上过于倾向于实践,总之就是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在教材中良好结合起来。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主导的,所以理论和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样教师也要立足于教材,再兼顾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提炼,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老师将知识尽可能传授给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大量使用在教学中,所以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學工具,尽最大可能让课堂教学更丰富,更加形象和具体,从而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点就是老师要多引入一些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电路动态变化”中的分析法是利用电路中总电阻随某一电阻增加而增加,减小而减小的规律,和电源的电动势及内电阻不变的特点,遵循从局部到全局,再到局部的顺序,依据所掌握的物理知识,经过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可以分析电路的动态变化。

(三)整合课程内容,实行项目教学

目前出现的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就是项目化教学。所谓的项目教学就是通过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处理,这既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也是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只有实现教学的全面改革,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革新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但这同样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境,其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想要在现实中实现对电子电工技术课程的改革,就一定要重视教学评价的过程。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中职教学评价情况不容乐观,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往往都是以考试作为评价基础的,所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一定要尽可能改革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点是极为关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实现中职电工技术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就一定要立足于现实需求和学校教学的时间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桂敏.课程理念下对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设疑技巧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5).

[2]张政军.中职升学系列1:电子电工类专业综合知识考纲及真题解读(二)[J].电子报,2020(7).

[3]易云霞.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3).

[4]谢锐彪.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中职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6).

[5]赵春梅.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9(5).

编辑 武生智

作者:葛芳婷

第二篇: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探析

摘 要: 职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以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技能提高。

关键词: 电工电子 专业教学 改革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各种高技能人才出现了短缺现象,相应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电气电工行业的发展异军突起,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这给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变目前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困境,尽快培育出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改变电工电子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加快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的改革步伐,笔者对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与企业发展和需求有一定差距。

一是由于电工电子专业的部分课程内容理论性很强,所以教材内容比现行的企业运营软硬件要求相对滞后,及时要求教材不断改革更新换代,但是相对于企业的发展与产品的更新换代相比还是不够及时,这就显示出专业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过时;学生在书本中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从事的实际工作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实习内容和实习模式陈旧,实习教学方法落后。专业实习一般仍以理论讲授为主,造成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实际操作技能严重脱节,学生电工电子操作技能不高,甚至有时学到的知识到企业后用不上,影响就业及就业后的实际工作。三是学生实习内容与用工单位的要求不一致,导致部分实习教学中存在误导。

2.电工电子专业师资的实践能力不足。

随着电器产品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与企业对电工电子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之不相适应的电工电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发展缓慢了,如专业技术培训滞后,对课程进修、实践进修重视不够,教学研究的力度不足,跟不上技术更新的发展要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专业理论知识过时,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电工电子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影响着师资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

3.电工电子实训设备条件差,数量严重不足。

电工电子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术,没有实践体验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受实训经费和实训场地条件的限制,分配到每个学生的实习时间少,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机会也很少,达不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不能提高动手能力,实训效果并不好。这与教师本身实践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到理论和实际的差别,教授过程中只重视知识而忽略电工电子技能的讲解有很大关系。

二、改革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的措施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倡导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遵循教育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为每个学生都提供适合的教育模式,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仿真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理论教学,更要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技能训练时应手把手地教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操作训练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反复操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在实习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多地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扎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一是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即学生在校时间是三年,其中前两年为校内理论与实训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二是“订单式”培养模式,即学校根据企业对电工电子专业的需求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开设对应的专业,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在该企业定向就业。三是专业建设模式,就是根据电工电子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模式,共同拟定教学模式,制订培养方案,联合进行专业培训,共同开发教材,组织教学,开展实习与实训。四是半工半读模式,即职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学生在学习一段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后,半工半读交替在企业与学校学习和实践。

4.加强电工电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职校用人制度改革,改变选拔和招聘电工电子专业教师的机制,吸收高校研究生专业毕业生和从企业招聘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二是完善师资队伍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现有在职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模式,培训、进修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三是加强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多种新途径。倡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改革与创新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构建一套专业教学新模式,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专业教师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就业率。

5.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以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技能提高。

实习基地建设的规模及是否规范和标准是影响形势实习实践的基础工程,实行教学实训和生产顶岗制度,有助于学生电工电子专业技能的提高。搞好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广泛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促进专业创新设计与创新发展,展示专业教学成果,促进职校专业化教学的创新提高。技能大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人才的选拔,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跨越式的发展。

总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使他们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文清.电工电子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教育[M].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康敏红.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02.

作者:贾巧云

第三篇: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摘要:本文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实验教学、开设拓展提升课程三方面分析了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培养 电子电工 学生 创新能力 方法

中职学校开设电子电工专业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创造型的中等技术人才,使学生能熟练地从事电子电工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所以,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氛围越民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强、兴趣越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越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正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营造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和谐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相信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做《直流稳压电源》实验时,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会有误差,怎样才能减小误差?”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测量仪表本身有误差,有的学生认为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测量多组数据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对于上述这些观点,笔者都及时给予了肯定,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又如在学习《放大器的偏置电路》时,笔者先搭好电路,再用电吹风加热三极管,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变化情况。实验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笔者趁机提出问题:“电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才能畅所欲言,才能充分发挥出潜能。

二、强化实验教学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采用独特和新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品质,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联系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为学生创造参与实验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受科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在《电工基础》电位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电源、万用表、已知电阻R、电键等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一个电路,测量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实验的具体要求是: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并画出电路图;②说明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③根据记录数据,计算结果。根据以前学过的欧姆定律,大部分学生会选地为参考电位,直接测该点就能计算出结果。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笔者启发学生另外选择一点作为参考电位,或要求学生测量绕行路径上的各段电压。在采用不同方法测量时,会出现测量误差和电位值不同的现象,笔者及时归纳出“电位与所选择的参考点有关,与绕行的路径无关”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足的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有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独创性。

三、开设拓展提升课程

对于电子电工行业这种口径较宽的专业来说,教师可以在第三学年安排拓展提升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把拓展课程分为几个模块,采用讲授、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拓展提升课程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强化在各阶段中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从而夯实基础,有利于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二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拓展提升,使知识系统化,努力把学生打造成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电工电子组)

作者:陈燕

上一篇:诗歌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提问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