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2-10-20

2 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渗透性强的一门边缘学科, 特别是在医护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 生物化学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1]。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 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2]。因此, 生物化学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这一战略决策时, 各高校先后开展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高职课程改革中, 要求在保证必需和够用的前提下, 重点向综合化方向衔接[3], 课时也在大量裁减。因此, 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单方面由教师采用应试模式给学生打分定成绩, 而要加大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力度, 要突出课程特点, 突出隐性因素的影响, 要客观、公正的反映生物化学教学过程。

1 现有的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职业教育的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评价往往与文化理论课的评价用同一模式进行, 没有体现生物化学教学的特点, 评价的内涵和评价标准模糊。生物化学是一门注重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生物化学代谢途径和各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时, 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 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当前高职医护专业招生文理兼收的特殊背景下, 在评价中只注重课堂评价, 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习生物化学时的很多隐性因素和来自学生评价的不确定因素。同时评价数据的计算和统计方法单一, 信息来源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 不能区别对待不同教学因素 (即评价指标) 在评价中的不同权重。这样使得现有的生物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基本上不能科学、合理的反映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和课程本身的特点。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生物化学教学评价状况, 建立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的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 建立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2.1 符合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原则

多年来在学生中流传着“生化、生化, 生而难化”的顺口溜, 并视生物化学为“天书”。文理科学生对待生物化学的态度更是天壤之别, 学习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应充分考虑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学生对待生物化学课程的态度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与学习中的特点等方面。质量评价体系关键在于精炼, 要从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精神的体现开始考核, 要适应国家发展变化的要求[4]。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改变过去只注重表面的“显形指标”如难度、深度、广度, 要重视“隐性指标”如基础、兴趣、能力等。评价体系中要体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突出与医护专业后续课程的联系, 尤其是与临床学科应用的联系。要反映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教学效果,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问题。

2.2 具备科学性、便于实施的原则

生物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应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规范性原则。能全面反映整个生物化学教学过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行为等。资料信息来源应客观、真实, 信息采集方法科学, 做到多样性、多渠道。评价指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便于操作。要多层次反映显性与隐性因素, 尽量做到合理并重。评价结果尽可能量化, 避免定性过多, 造成无法操作。评价结果的计算要简易可行。

3 构建新的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1 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由三个评价表构成, 即教师理论课评价表、教师实验课评价表和学生评教表。在理论课评价与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中分别由四个一级指标和多个二级指标构成。而实验课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五个一级指标和多个二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能够从课程教学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实验课评价含教学管理, 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自主、独立实验能力相对较差) 上进行较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二级指标则是对各一级指标的细化和丰富 (可根据不同专业或职业能力进行分类与细化, 以实现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互动[5]) , 每个指标体系分别给出了评价的内涵、权重, 在二级指标中的评价标准为打分栏。评分为A 9 5分、B 8 5分、C 7 5分、D 6 0分、E不及格, 通过计算, 就能得出评价总分。计算公式如下:

(1) 一级指标P的计算:

Hi表示各项二级指标分值, λHi表示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

(2) 总评成绩的计算:

总评成绩=ΣPi×λPi

ΣPi表示各项一级指标分值, λPi表示对应的一级指标权重。

3.2 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建立学院、系 (部) 两级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系 (部) 负责平时的评价、汇总以及初步综合评定, 学院进行汇总、平衡, 督查各系 (部) 在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的不均衡现象。系 (部) 评价人员应由各教研室专业教师组成, 充分体现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教师比例均衡的原则。在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医护专业教师, 避免“外行评内行”的现象。

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教两种方式。教师评教由理论课评价和实验课评价两部分组成。教师评价主要是以评价人员随机听课 (3次以上) 后填写教师评价表的方式获取评价信息。学生评教是评价人员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获得信息。评教学生人数应文理相当、学生成绩优劣均衡。

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上不能简单的采用其他理论课或实践课的评价模式。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整授课教师等措施, 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于评价结果, 要做到奖优罚劣.使教学与评价工作相互促进, 实现良性循环, 促进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摘要:根据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要求, 文章通过对高职医护专业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并根据该课程的特点, 构建了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用以指导教学质量评价活动。

关键词:质量工程,生物化学,评价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 田余祥, 王冬梅.中国医学教育技术[J].2004, 18 (6) :355~356.

[2] 周爱儒.生物化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

[3] 程志军.高职护理课程改革之管见[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6) :136.

[4] 唐景莉, 杨晨光.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 1, 28 (第一版) .

[5] 唐景莉, 杨晨光等.中央财政25亿实施高教“质量工程”[N].中国教育报2007, 1, 26 (第一版) .

上一篇: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下一篇:浅谈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办公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