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敬畏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成为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意义重大。

第一篇:敬畏文化论文范文

心存敬畏,去除骄泰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有两项内容最为核心、最为关键:一是仁爱精神,一是敬畏观念。这与基督教的神圣观念与博爱精神有些相似。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说就是人应当心存敬畏。

仁爱的重要性似乎尽人皆知,人要有敬畏却未必如此。人之不知,由于难知,孔子尚且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人要敬畏天命就不是容易理解的。天命,即天道运行的规律,也指事物的法则、社会人生的规则。大人,指有德有位的人。圣人,则既仁且智,“德合于天地”“穷万事之终始”。君子与小人对天命、大人、圣人之言态度不同,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天命,往往不知道敬重尊贵的人,还轻侮圣人之言。

“畏”也是“敬”,《广雅》曰“畏,敬也”,二字可以互训。皇侃《义疏》曰“心服曰畏”。心服,即心里折服,心里敬服。《大学》曰:“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人懂敬畏,才能忠信。所谓“天命不可违”,敬畏天命,就会自觉尊重天地法则;“大人”凝聚着经验与智慧,敬畏大人,就能循理而动,进退有据;“圣人之言”代表着道德与价值,心存敬畏,就不会迷失自我。人缺乏敬畏,就会骄恣放纵,淫泆不节,从而背离大道,后果严重。

孔子格外强调“敬”,认为“敬畏”不可离身。弟子子张希望自己走到哪里都能通达,于是向孔子问“行”。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人应当时刻牢记,将“忠信” “笃敬”装在心中,说话忠诚守信,行事庄重严肃。做到这一点,走到哪里都能顺畅通达。人们言之“忠信”、行之“笃敬”,都源于内心深处的“敬”。

孔子儒家提倡的敬畏观念由来已久。在孔子整理的《尚书》各篇中,处处可见关于“敬”的说法。孔子“崇周” “敬德保民”是西周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政治伦理原则。当年,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至道之言”,以教育当时太子,并“明传之子孙”。太公回答中,有“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一语,格外强调“敬”。后来,太公辅佐武王,也特别以同样的话相告诫,武王惕若恐惧,以“安乐必敬” “无行可悔” “一反一侧,亦不可以忘” “皇皇惟敬”等为戒书。

中国礼学经典《礼记》的开篇就有“毋不敬”三字,这正是对礼学精神的高度概括。孔子说:“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与这种思想完全一致。“恭敬”一词包涵两层意思,一是外在的恭敬之行,一是内在的敬畏之心。“恭在貌,敬在心”,外在的恭敬以内在的敬畏为根基。既然敬由心生,那么敬畏就是由敬重而生发的“惶恐” “怵惕”之感。人类社会生活这种“惶恐” “怵惕”的敬畏不可或缺,有了敬畏,才自觉己身微渺而生谦卑心,自觉德业重大而有使命感。人知谦卑而能自尊尊人,知使命方自弘弘道。《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万物生灵都一样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人之贵是因为人有“敬”心,可以导出谦、让、谨、勤之德,进入真、诚、和、美之境。对于人之修身,敬之义内涵丰富!

敬畏是一种心态与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和信仰。古人“以祀礼教敬”,中国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传统,目的在于教化人心,培养敬畏观念。中国关于“敬”的文化内涵丰富,也影响深远。清朝乾隆时期的河南巡抚叶存仁,甘于淡泊,毫不苟取。他做官三十余年,离任时,手下部属执意送行话别,但送行的船迟迟不发,叶存仁心里纳闷,等到明月高挂时,来了一叶小舟,原来是部属临别赠礼,等至夜里避人耳目。但他知荣辱,讲自爱,自尊自信,不做有损于自己名誉、形象的事,将礼物全部送还。人们常说“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典故就来自叶存仁。这是敬畏观念在历代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一个代表或缩影。

当下,面对泛科学主义和伪自由主义的盛行,中国传统的敬畏观念、诚敬理念更有特别的意义与价值。只有敬畏天地自然法则,敬畏个人道德使命,心存对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才能保持理性与信仰的平衡,才不会敬畏缺失、骄泰泛滥。宋儒说:“‘敬’之一字,聪明睿智皆由此出。”缺少“敬”,“无知而无畏”的荒诞与罪恶就层出不穷;有了“敬”,才会有更多的真、善、美!

第二篇:怀敬畏之心,行传统文化复兴之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成为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意义重大。

作为旅居世界的跨文化教育学者,康长运博士曾特意把在加拿大出生的两个儿子送回国学习传统文化,参与创办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学校品牌管理》杂志本期推出康长运博士专栏(二),对传统文化进校园以及中小学校的落实与操作等层面进行详细解读。

教师更有责任找到教育的原点

其实大家都知道,即便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连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集会时都提到要向2500年前的孔子学习,学习孔子的智慧,包括教育的智慧,那么我们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更有責任更有条件汲取先贤的智慧,来找到教育的原点,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类和教育的未来,用中国传统文化植入教育的内容,植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品格。

另一方面,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西方现代科学的成果,不能忽视现代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发生的变化。其实我们现在所倡导的诸如西方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等,这些好的学习方式,实际上也是和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不矛盾的。我们学习西方的一些教学手段,比方说利用信息技术让孩子们获得知识,运用到学习当中,其实不是为了让他们做知识的奴隶,而是让他们更好的去驾驭知识,去变成有思考力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样,我们才可能避免走西方社会已经走过的弯路。因为我们有先人留下来的文化这种先进的教育智慧,我们更应该有条件走过教育的陷阱,去建立一套中国人的教育体系。所谓的中国模式,也只有建立好中国模式,我们才能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始终讲我们中国最大的智慧是中庸智慧,是《易经》的智慧。在易经智慧里,这个“易”字,它至少有三层含义,一层含义,“易”本身就是变化,易经又成为变经;但是易经里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不易。不易是什么,不易的是我们教育的目标,我们要易是为了不易,就是守住我们的原点,守住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是阴阳的两极。

中庸智慧也是说我们要不偏不倚,走中道,这是中国教育的智慧,我们今天来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复古,而是为了创新,为了更好的弘扬文化,能够与时俱进,让我们的文化能够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随着技术革新的变化,能够适应变化,能够更好的守住教育最本质的原则,这就是易的第三层含义。

说到我们今天教育的现实,虽然近一百年来我们的主旋律是向西方学习,当然学习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也确实建立了现代的教育体系,建立了现在的学校制度,这一切毕竟还是人类的进步。那么,今天我们解决的是现代教育的弊端,解决的是现代教育的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人类面临的挑战,我们要创立更好的教育,我们比任何国家都更有条件从我们中国的传统中汲取智慧,建立更好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切切实实地用行动,在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去改善我们的教育,所以,我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行动,就是切切实实地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形式。

有一大批人坚持“戴着镣铐跳舞”

时下,无论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有一大批教师、校长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戴着镣铐跳舞”,在应试教育的有限空间里面,真正去做一些非常宝贵的探索。比方说在山东曲阜,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孔府家学,就是今天的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学校校长叫李成泉,他就带领着老师和孩子们,在10年之前就提出要“办一所体现孔子思想的学校”,把培养新时代少年君子作为学校培养目标。进行了10多年的摸索,他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所建立的君子教育体系,就是吸取了传统智慧又继承了君子教育的道德内涵,同时又赋予它新的时代含义,和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李校长提出,中国人就是少年君子,是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君子就是有修养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充满智慧和品味的人。所以他在学校就倡导:“你做君子,我做君子,大家都做君子;今天做君子,明天做君子,我们永远做君子”。他从这样的君子概念把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行动都一一落实,是对我们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很具象地让老百姓更容易理解的标准,你说他是复古吗?我更觉得他是一个传承中的创新。所以,现在他们提出要建设一个让经典浸润的校园生活,他们把《论语》作为教育的圣经,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读《论语》,背《论语》,更重要的是用《论语》,讲《论语》故事,演《论语》戏剧等等,像这样把《论语》作为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材料,作为一个很鲜活的创造。他们建立了孩子们的晨诵、午读、暮省的制度,让经典浸润校园生活,我觉得这就是真正意义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因为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或者是一本书,而是倡导一种充满文化的教育,他们继承了周公旦让孔子心驰神往的礼乐教育。

在民办学校,像南怀瑾先生创办的太湖大学堂现在依然书声琅琅,我的儿子也曾在那里学习。当年曾仕强先生率他的弟子们(也包括我在内)在罗浮山创办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事实上就是想在一个特殊环境当中来传承文化,而且提出了“先做人,为家国”的办学目标,真正把中国的这种家国文化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在罗浮山国学院,把《易经》、《道德经》和《论语》很自然的用万物关联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有机地、自然地融入各学科。我的小儿子5岁多就入学,现在才6岁多一点,就已经能把《易经》背诵大半部,有些易经的成语张口就来,而且能够坚持写毛笔字,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爱好。我觉得,这样真正的把传统文化植入到课程当中,变成中国独有的学问,把中国独有的思维方式变成孩子们学习和研究的方式,中国的国学和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扎下根。只有把中国的文化变成浸润孩子们的土壤,让学校里的文化始终有浓浓的中国文化的味道,充满文化的气息,真正地“润物细无声”,让有经典浸润的生活变成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变成自然的生活方式,才能融入他们的血肉,才能真正的变成他们的精神底色。

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坐落在道家圣地,是葛洪先师修道的地方。道家所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我们探求中国真正的教育的追求,去物与欲,克服外界纷扰,寻找个人内心的宁静。像诸葛亮所提出来的“大道至简”,《易经》中的“天行健”,坤卦所提倡的厚德载物,道家所提倡的宁静致远,这样无比丰富的、相互补充的、浑然一体的中国文化元素,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载体,结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样丰富的形式,能伴随着孩子们成长,能把它变成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当时孔子时代的君子教育和今天我们倡导的有品质、有创造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那是我们真正的中国教育的希望,真正的重新塑造中国的模式,叫世界教育中国模式的希望。

康长运,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山东曲阜辅仁书院理事长。山东曲阜人,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2005至2007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中国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项目特别顾问,LDC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国际合作项目、“档案袋伴我学”项目中方发起人。曾担任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新世纪版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总编委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等。在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期和中期任组织者和协调人,国家2049全民科学素质标准项目协调人,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联络人。曾独立承担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作者:康长运

第三篇: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刍议

摘要:“非洲圣人”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敬畏生命”是施韦泽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论理发展的转折点。施韦泽认为,要敬畏一切生命,承认自然界包括动物、植物在内的生命,否认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高级和低级区分生命,这就体现了伦理的关怀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生命,是一种真正的伦理。

关键词:敬畏生命;伦理学;生命

一、施韦泽环境伦理思想历史地位

环境哲学起源于当代生态危机,美国学者、环境哲学家戴斯.贾斯丁认为,“敬畏生命”是施韦泽环境伦理思想的核心。他所著的《环境伦理学》[1]重点阐述了施韦泽的思想,对“敬畏一切生命”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认可。

在世界范围内,施韦泽“敬畏生命”理念是当今世界生态思潮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在宣扬生态核心理念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世界发展的文明走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普及了“生命互相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引起了世界很多国家专家学者认可,各国纷纷成立机构对其进行研究和推广。如国际施韦泽协会,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知名度。一些地方,还成立了“施韦泽研究会”,为进一步宣传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一方面,在各国的高等学府,一些知名学者开始对《敬畏生命》中倡导的人与万物和平共处的理念,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查普曼大学建立有专门的研究所,在克尼皮尔克大学,敬畏生命的理念受到高度的宣扬,同样组建了研究机构等。

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3]中,指出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野生动物大量失去生命,呼吁生命平等,人类应该健康的发展,该书是献给施韦泽最好的礼物。卡逊指出,《敬畏生命》可以让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出自我,可以使更多的人关注除自己之外的外部生命存在的意义,增强保护生命的意识。在《动物机器》的前言中,她提到,通过关心动物的生命,关心动物福利运动。可以看出施韦泽生态伦理思想的最大意义在于,广泛的引起了生态运动,保护环境的行动。

二、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缘起

施韦泽自幼就受到父亲为社区和人类服务的深刻影响,善良天性加上家庭力量的熏陶,使少年时期的他道德心异乎常人地敏锐,心灵脆弱易感。身边可怜的朋友与不幸境遇里的人们使他难过,动物、植物,一切有有生之物的不幸,都会使他感到悲哀。青年時代,施韦泽反复告诫自己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已有的幸福生活,要多想想世界上受苦的人们,直接为他们做些事情。施韦泽自幼就具有这种特殊的道德敏感,使他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萌芽的基础。

19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迅猛发展,物质文明过分地超过了精神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人们的精神生活非常的匮乏,整个西方都处于一个精神衰落、模仿的时代。人们的精神危机促使青年时代的施韦泽思考当代的文化是否真正具有不可缺少的伦理动能,当代的文化是进步还是倒退。一战的爆发使得施韦泽相信西方文化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从而努力探索、创建一种深刻的、有活力的伦理文化。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浩劫,无数无辜的生命在战乱中遭到毁灭和践踏。第一次世界大战,身兼德法两国身份的施韦泽在非洲行医的工作遭到阻碍。也就是在这一刻,施韦泽开始了他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的思考。夕阳黄昏,几只河马在河里畅游的情景,与无视人生命的残酷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施韦泽感悟到了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敬畏生命”的思想由此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惨绝人寰,尤其是对于核武器的使用,使得无数鲜活的生命在瞬间烟消云散。这些再次坚定了施韦泽的信念。这个世界确实需要用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来拯救众生。与此同时,二战中核武器的制造和使用,也促使施韦泽把他的道德活动和思考的重点从个人行为转移到了当代人类命运的最重大问题:战争与和平。

“敬畏生命”中的生命,不仅指人类生命,更加强调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其基本含义是: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植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施韦泽认为不仅人有生命意志、感受痛苦的能力,所有的生物都有生命意志和痛苦的感觉;不仅人类有生存的权利,所有的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人要像敬畏人的生命一样敬畏有生命意志的所有生物。施韦泽把是否保存和促进生命作为评价善恶的标准。他说:“善事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行。”[5]施韦泽认为,伦理思想并不对世界做出伦理的解释。伦理思想是宇宙论和神秘主义的。伦理思想认为奉献是对世界的内在的、精神关系的体现。伦理思想不沉溺于抽象思维,而是把献身于世界看作人类生命献身于所有与其有关系的生命,并由此依然是基本的。伦理必须处于神秘主义,而神秘主义绝不可以认为只是为自身而存在。神秘主义不是花朵而是花萼。花朵是伦理。[6]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出于敬畏生命的对生命的奉献。敬畏生命伦理是思想始终能够意识到的,全面渗透在人的观察、考虑和决定之中。施韦泽比喻为就像在滴入了染料之后,水就会染上颜色一样,人也会受到敬畏生命的影响。

敬畏生命伦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生命的敬畏,把每一个生命视为一种巨大而神秘的力量,在面对这样的力量时会产生敬畏和谦卑的意识。对生命的敬畏的基本含义就是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得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是消灭生命、伤害生命,压抑生命的发展;其次,对生命的敬畏以生命意志为基础,每一个生命都要求自我生存,并且我们都要感受到必须满怀同情地对待其他生命意志。尽管有时保存生存要通过毁灭其他生命才能达到和完成,但我们仍需要将生命视为神圣的、平等的;最后,对生命的敬畏,它的伦理范围必须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一切生物及所有生命。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存包括人及所有生命。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存包括人及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伦理。[7]

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现实启示

施韦泽在他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中,是一直反对战争的,尤其是大规模的反人道的战争。在他的一生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也对他的思想影响深刻。施韦泽认为战争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灾难,所以我们不能放弃任何组织它的努力,尤其是发自内心的伦理的努力。在世界大战中,人类犯下了可怕的非人道主义的罪行,如果以后继续发生战争,必然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精神的力量在施韦泽看来是不可低估的,其在人类历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精神会产生人道的信念,一切出自人道信念的进步都将导致更高的人类存在方式。[8]而在人道的信念中,人类忠实于自己本身;在人道的信念中,人类也拥有了创造力。但在非人道信念中,人类则不忠实自身并且会服从错误的选择。所以,精神的力量能使人们避免战争。人类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平,可怕的战争经历也会必然唤醒人类,去争取和开创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这种愿望和希望的目的只能是在于:“通过一种新的精神,我们达到更高的理性,它使我们不会灾难性地使用我们所有的力量。”

在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看来,生命就是伦理的基础,无论什么都不能成为伤害别人或是自身生命的理由。从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中,我们不仅读出要学会珍爱生命,还能感悟到施韦泽那奉献人类的高尚情怀。到了今天,奉献人类的人生观同样值得我们提倡,虽然我们所处于一个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时代,各种利己主义的思想被不断的宣扬,但奉献主义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通过弘扬奉献主义精神,能够遏制各种不道德现象的发生,能够减少利己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腐蚀。当今,我们国家提倡的是发展和谐社会,奉献人类的精神能积极地促进创建和谐社会,奉献精神可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和谐,克服跟人利己主义导致的“个人孤立化”。奉献人类的精神能够增强人们的人道主义情怀,积极地改善社会的精神风貌,从而逐渐实现整个社会的真正和谐。

参考文献

[1]戴斯.贾斯丁 环境伦理学(第三版)[M]林官明,杨爱民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004

[2]奥尔多.利奥波德 沙乡年鉴[M]. 侯文蕙译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雷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M]. 吕瑞兰,李长生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朱林. 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韋泽传[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5]阿尔贝特.施韦泽 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6]阿尔贝特.施韦泽 文化哲学[M]. 陈泽环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曾建平 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阿尔贝特.施韦泽 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陈泽环译 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云,女(1992—),汉族,重庆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重庆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6)

作者:王云

上一篇:医生副高论文范文下一篇:学前科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