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有所敬畏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人得有所敬畏范文

有所敬畏美文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对于那些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来说,是不存在人格上的自我反省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无赖相和残忍相。只要能够不受惩罚,他们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干任何恶事,欺负、迫害乃至残杀无辜的弱者。盗匪之中,多这种

愚昧兼无所敬畏之徒。一种消极的表现则是对他人生命的极端冷漠、见死不救,如今这类事既频频发生在众多路人旁观歹徒行凶的现场,也频频发生在号称治病救人实则草菅人命的某些医院里。类似行为每每使善良的人们不解,因为善良的人们无法相信,世上竟然真的会有这样丧失起码人性的人。在一个正常社会里,这种人总是极少数,并且会受到法律或正义力量的制裁。可是,当一个民族普遍丧失对神圣价值的信念时,这种人便可能相当多地滋生出来,成为触目惊心的颓败征兆。

赤裸裸的凶蛮和冷漠只是不知耻的粗糙形式,不知耻还有稍微精致一些的形式。有的人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仍然可能毫无敬畏之心。他可以玩弄真心爱他的女人,背叛诚恳待他的朋友,然后装出一副无辜的面孔。他的足迹所到之处,再神圣的东西也敢践踏,再美好的东西也敢毁坏,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不论他的头脑里有多少知识,他的心是蒙昧的,真理之光到不了那里。这样的人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我对此深信不疑: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第二篇:作文:敬畏天地,有所怕

敬畏天地,有所怕 陈经纶中学 高三年级 高毕轩

在天地之中,地球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我们唯有心中时刻怀有对天地的敬畏,方能在这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立身于天地之间。

老子《道德经》有云:“大衍之数五十,而大道独取其四十九。”我曾在心中揣想,若说大道无缺,可这大衍之一又究竟为何物?如今,再次回想起彼时的疑惑,心中不禁平添了几分感触:我们身处在这天地之中,唯有秉承对天地的敬畏,方能立身其间;而这大衍之一,或便是那大道之外的“天道”了。

千万年来,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繁衍发展到了食物链的顶端。然而,人类似乎并不知足,竟妄图征服天地,唯我独尊。以秦二世为代表的封建帝王,尽管名为“天子”,但实为无法无天,以为皇权就是天权。视生命如草芥,尊一己为至圣。暴政暴行,逆天而动。当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哪怕他是帝王,又有谁能长久立身于天地之间呢?

作为这苍穹之中不过尔尔的我们,应该有所怕。这里的“怕”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胆怯和害怕,而是对世间万物都怀揣一份敬畏之心。

曾几何时,人类常常以万物之灵而自居,以为“人定胜天”,总想去改造自然,打破定律。解放之初,“敢叫天地换新颜”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移山填海,大炼钢铁,超英赶美„„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做法数见不鲜,换来的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形态的畸形发展。

我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但我同样也不是有神论者。我不相信有主宰人类的上帝之流的存在,我更认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自然之道。有人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所以,人类不要妄图用水滴来代替大海,只能将人类这滴水融入自然的大海之中,才能与天地共生存。

现如今,人们不但没有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似乎对天地的敬畏更加淡化了。掌握着高科技的人们,上天,入地,被无尽的贪欲裹挟着,乱砍乱伐,滥挖滥建,为追求GDP而大量生产,罔顾其对环境的危害,对天地的损伤。于是,我们呼吸着PM2.5,喝着超标的饮用水,„„这都是天地对我们的惩罚。

倘若你自认为天不怕地不怕,那才是最可怕的。生活在这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我们就犹如一粒尘埃在这世间飘荡,唯有心怀对天地的敬畏,有所怕,方能于大道上有所体悟,立身于世间。那些自诩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你们可知何为大衍之其一吗?

点评:

定位准确,定义清晰,定论确凿。

本文作者没有纠缠在“怕”的多义性中,而是十分明确地将“怕”定义为“敬畏”,并且又限定为对“天地”的敬畏,这是一个很有时代性和时效性的话题,它直接指向了当下社会流行的“狂妄症”。

写作要合题。不仅要合乎命题,而且还要合乎作者自定的主题。本文在谈论古今之人与天地之关系时,抓住了人的“妄念”和“贪欲”等本质性的问题,列其行状,数其罪过,从反面证明“有所怕”之必要,话题紧凑,主题突出。

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将自己平时的学习和阅读,化作写作的亮点。源自《易经》《道德经》的“大衍之数”的典论,的确是引发“敬畏天地”的好素材。尽管后文几处例举略显简单,但作者竟没忘在文末以“你们可知何为大衍之其一吗”一句来个前呼后应,这也是于“扣题”大可圈点的。

立一面明镜何妨 北京九中 高三年级 贾博宇

面对韩剧风潮之“星星”热,有的人欣然接受,有的人强烈抵制。莫言说,外来文化冲击亦有其价值,我十分认同。我认为,无论何事都是有对照才有进步,我们不妨将这个热潮看作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需的一面镜子。

立一面明镜又何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看自己有时未免不够客观,且总有一些看不到的地方。而立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则更容易发现问题,更益于改正与进步。大到国家文化也如是,同样需要明镜来帮助修正。这次的“星星”热作为一面镜子,反射出了中国年轻人、乃至大众的审美情趣与追求,这便是它的价值之一。民众的审美追求点燃了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确定了其工作方向,使我们的文化工作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或更佳的社会效果,真正准确有效地实现文化工作的意义。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星星热”这面“明镜”的另一个价值,便是呈现出中韩文化作品的差异与差距。王岐山同志为此对国内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多思考”的建议,想必也意在让他们看到这面明镜反射出的国内同类文艺作品在想象和技巧上的一些不足。对镜自照方得清明。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反射,中国作品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许没有那么容易找到,那么又谈何改正、发展呢?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星星”剧中呈现的一些我们没有的设计智慧和表现技巧,为我们的国内作品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生机。这样一面镜子,使我们不再盲目、主观,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可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这面明镜的重要意义。

于文化事业如此,于人生也是这样。当遇到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事物,不要急于抵触,而应将它看作一面自己身前的明镜,助你寻不足、正衣冠,从而变得更加优秀。

立一面明镜——何妨?

点评:

能将认识转为形象,能用形象表明认识,说明对主题的把握已游刃有余。

本文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引发的“星星热”谈起,就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发表自己的认识,提出在文化竞争中应该多学习、多借鉴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文章符合题目要求。

作为一篇说理文,本文在立意上可圈点。作者选择莫言对外来文化的看法,从而得出自己的认识“无论何事都是有对照才有进步”,“镜子”的比喻由此产生。文章主体部分,便从“镜子”的两个功能——照出大众需求和照出作品差距——切入,正面论及“星星热”给我国文化创作带来的思考与启示,眼光较为独到。文章结尾,作者又由文化事业上升到人生问题,将对镜自照的道理普适化,拓宽了文章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切题分明,说理清楚,有独立思想认识的文章。

承担,何须害怕

北京第九十四中学 高三年级 闫帅

害怕,人类最原始的感情,甚至说是一种反射。我们遇见困难会害怕,面对黑暗会害怕,但害怕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无声的承担。

爷爷、奶奶叮嘱我说,要想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一定要学会承担。小时候的我无法理解这句话蕴含的意义,暗自纳闷着:承担是什么?凭什么要我去做这个?老人们说等你长大了,终有一天会明白的。由此,我害怕长大,害怕肩膀上的担子变重了,压得我喘不过气。

一件事儿唤醒了我内心中对承担的渴望。老爸喝多了,踉跄地走进屋中,妈妈让我回到自己的屋里睡觉,脸上流露出一丝无奈和不安。躺在床上的我睡不着,老爸的吼叫,还有舌头都没捋直就说出来的话,让我害怕,我不敢去听,也害怕看见这一幕。我用被字蒙住了我的脑袋,掩饰着我的不安,眼泪不争气地下来了,枕头被润湿了。年龄还小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哭,难道这就是害怕?是怕父亲生气的模样,还是害怕加重死寂一般的气氛?这些问题充斥着我的脑袋,就像一幅幅鬼脸一样吓唬着天真的我。不知过了多久,争吵停息了,我只记得当我走出房门时,看见妈妈哭了,她不愿意被我看见转过了身去。这一瞬间,我感觉很无力,心中责怪自己,因为我的害怕而没有守护住妈妈的眼泪。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应该去承担。

一天晚上,在学校的我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声调中略带一丝哭腔:“姥爷要走了,他想见见你”。我能感觉到妈妈说出这几个字时的痛苦和无助,我放下电话用我最快的速度跑去医院,因为我知道在这个声音背后是妈妈令人心疼的表情。当我到达病床前,姥爷已经再一次昏迷过去,我不知所措地握着他粗糙的大手,告诉他我会保护好妈妈。这时妈妈的眼泪下来了,这其中包含了太多,没有人不害怕失去家人的呵护,我搂住了她,用我最大的力气支撑着她,她哭得很伤心,就像个孩子,也就是这一瞬间,我体会到了包裹在她坚强的外表下的脆弱,体会到家能够给予她的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不再害怕,因为我还要守护我的家人,守护住妈妈的泪水,承担起我在家中那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今的我,终于明白了爷爷、奶奶当初说的那句话。在我的一生之中会害怕许多东西,因为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感情。但当我站在我爱的人面前,让他们依靠着我坚实的背膀时,一切的害怕都化为了我应尽的责任。这就是属于我的承担,何须害怕!

点评:

先“怕”,后不“怕”,“承担”使由之。

立意鲜明,切合题意,感情真挚是本文的突出优点。文题中的四个“有人说”都围绕一个“怕”字展开。作者选择“不怕”的角度,并赋予其“承担”的内涵,化虚为实,立意十分鲜明;全文紧紧围绕“承担,何须害怕”叙说,由孩提时的“怕”,到长大后的“不怕”,即敢于承担——切题非常老练。

不得不说切题是考场写作的第一要素。写作若与题目若即若离会让读者产生判断的困惑。本文选取生活中两件有代表性的触动心灵的小事,从幼时看到老爸喝多了后自己的害怕,到长大后姥爷去世时主动安慰妈妈的承担,写出了一个孩子真实的成长过程与内心感悟,朴实真挚,打动人心。叙述、感悟始终不离题意;布局、构思更见立意匠心,堪称考场佳作。

时间都去哪儿了

北京第171中学 高三年级 彭乃大

早晨醒来,一边洗漱,一边听着电视里的新闻;上班途中,坐着拥挤的电车,仍不忘用手机玩玩小游戏;工作间歇,打开浏览器闲逛门户网站、各大论坛„„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迈着最匆忙的步子,用着最琐碎的时间,做着最休闲的事情。当我们感慨我们多么抓紧时间时,我们突然懊恼地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当我们迈进信息时代,享用着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我们以为有了科技便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便可以过闲适自由的生活。是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交流,可以畅通无阻地了解这个世界,但我们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了吗?没有。

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有科学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意味着高效,意味着花更少的时间换来更多的成果。因此,我们有理由减少工作时间,更何况《劳动法》中有明确的条文保障我们的休息时间。然而,我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了吗?没有。

当人们在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时,这往往会演变为对时代、对现代文明的痛斥。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最优越的条件,为我们增加休闲时间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当你在空余时间玩手机游戏,逛门户网站时,你怎能怪罪科技抢走了你的时间?当你本可以依照劳动合同在家休息时,你却依然去加班夜战,你又怎能痛斥现代社会抢走了你的时间?当你把“杀死时间”的罪名推给科技、社会时,为什么深夜里商业大厦彻夜不熄的灯光还如此刺眼?这不就是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又在痛斥着现代文明吗?

为什么我们打着利用时间的旗号,实质上却把时间消耗于无用之处?为什么我们要在休息时仍需为名利奔波?因为我们要得太多,我们太贪婪了:我们既想要休闲,又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两者往往不能兼得。为了满足我们的贪婪,我们只好挤占休闲时间去实现我们的欲望。殊不知,人的贪欲是无法满足的,所以自然进入恶性循环中,自然会发出“时间都去哪儿了”之问。

像嵇康,放弃仕途的争斗,过弹琴打铁的生活;像好利来总裁罗红,放弃商业帝国,搞热爱的摄影。放弃对名利的追逐,把追逐名利的时间分给自己热爱的生活,时间便回来了。懂得放弃,不再贪婪,我们就拥有了时间。

时间都去哪儿了?放弃贪心,寻回时间。

点评:

最合适的方法即是最能表现主题的方法。

摆现象,析原因——这是文章合题、中心突出的有效方法。

文章围绕着“时间都去哪儿了”,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了三个方面,用三个段落写出现代人的生活现状:一是人们忙里偷闲“做着最休闲的事”时,才意识到时间不知都去哪儿了;二是科技高度发展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人们却发现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健全,但人们却用休闲时间加班。

这三种现象代表着现代人普遍的生活状态,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如何生活的思考:是想过休闲的生活,还是想过追名逐利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文章第四段自然转入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分析。在分析时作者用了驳论:先树了一个靶子,批的仍然是前三段写的生活现象,并用“当你„„时,你怎能„„”这种第二人称反问句,把读者带入作者提出的问题中,引起读者反观自身有无此类现象的思考。

第五段作者用“为什么”明确告诉读者,他对“时间都去哪儿了”有自己的看法,而“为什么”的内容仍然是前三段提出的生活现象。作者从人性角度分析出原因,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考深度。

第六段作者列举出两个例子告诉人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最后一段用设问,写出自己的观点:“放弃贪心,寻回时间”。

文章合题,中心突出。全文思路严谨,结构清晰:摆现象、析原因、怎么办、最后以自己的观点点题。

时间都去哪了

汇文中学 高三年级 董佳裕

东城区东花市大街52号,有一座静静的古代建筑,掩映在清明节后刚刚吐出嫩芽的新绿之中。灰色的墙宛若肃穆不愿开口的老人,矮了身子,在周围早已是高楼居民区的现代环境中,静静地吐纳呼吸。

建筑的大门上,挂了一方铁牌子,上面写着:袁崇焕祠。

袁崇焕当年被崇祯下令施以磔刑,支离破碎的身躯染红了明朝史册。袁崇焕的佘姓部下将袁崇焕的头颅埋在这座袁崇焕祠中,并下令自己的子孙要世代为这名披肝沥胆的英雄守墓。

风风雨雨,如今已经四百年。

你若问时间都去哪了,佘家最后一任守墓人佘幼之以75岁的高龄告诉这个世界,时间就在这一代又一代佘姓子孙坚守诺言的传承之中。战争年代,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时间的流逝;和平年代,他们用赤诚之心守护英雄长眠。四百个春夏秋冬,漫长如同古今,但是因为有了这份坚守与传承,便显得沉重而丰厚,把时间充实得满满的,再难容下其他东西。

佘幼之如今已有75岁,作为第18代守墓人,她最担心的是这传承要断了——她的独生儿子在40岁为守墓事业奔走时,出了车祸,佘幼之将儿子的骨灰埋在广州袁崇焕的衣冠冢旁,如今也过去了10余年。

你若问时间都去哪了,佘幼之儿子的亡灵会告诉这个世界,时间在母亲失去独子的痛苦中,在自己作为魂灵也要继续守墓的坚守中。就这样,时光悄悄地流逝,却又响彻古今。

如今,面对时光流逝,生命的空耗,我们或是慨叹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或是慨叹度日如年,漫长修远。但在这里,四百年的时光如一条长河,满载着坚定顽强的信念,滔滔不绝,长流不断!世世代代佘姓子孙,用精神的顽强,抵挡着时光的消逝。

如今,当我们在为生命的空疏而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是不是除了感叹时间流逝的力量,还要想想那种抵抗时间流逝的精神力量?

匆匆而过时,请悄悄停下脚步,看看周围有没有踽踽独行的“守墓人”。向他们流逝的时间,鞠个躬。

点评:

妙取素材,以独到视角,宣示文章的主题。

这篇作文,题目大家都熟悉。现代社会,时间紧,节奏快,因此人人都在发问:“时间都去哪里了?”其实,这是现代人对生命主体丧失的无奈,是对把握不住时光的慨叹。然而本文作者却在这样的无奈与慨叹中,通过佘姓子孙四百年如一日坚守承诺,为民族英雄袁崇焕守墓的故事,看到了对这一发问的另一种回答:用精神的力量抵御时间的消逝,充实自己的生命——对大家熟知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这便是本文的独到之处。从对袁祠的描写看,作者似乎做过细致的观察,用心感受过袁祠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样,对这个守墓的故事才会有更深刻的见解。文章结尾,作者呼吁人们看看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守墓人”,“向他们流逝的时间,鞠个躬”。这就使文章主题由对佘姓子孙的赞颂,升华为引导人们思考怎样把握、度过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形象、委婉而又深刻。

对材料不轻易放过,也不轻易使用,而是在经过一番咀嚼、思考、消化之后,提炼出更深刻的主题,不仅看到大家都看到的,更能够看到大家没看到的,这样才能写出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的文章。

时间都去哪儿了 北京二中 高三年级 吴蓁

今年春晚之后,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红遍大江南北。人们在歌声中感叹时间流逝,也纷纷扪心自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是啊,来无影去无踪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小时候,时间就蕴藏在我们不断变化的身高中。每长高一厘米,都是时间带来的惊喜。而长大后,当身高不再变化,时间就成为了我们思想的奠基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人生的境界也在不断提高——时间融到了我们的头脑,在思维之路上绽放朵朵鲜花。

赫尔岑说过:“时间是铺就思维之路的石板。”的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时间成为了我们成长的沉淀,化作了我们脚下的砖石,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时光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并未消逝,也没有流向什么人类无法探知的地方,它常常转化为生活里实实在在的历练,使人生境界不断“更上一层楼”。

民国著名学者辜鸿铭,正是让无形的时间转化为高效的积淀。他精通六门外语,成为将《左传》等国学经典译成外文的第一人。他翻译的文章“信、达、雅”,极富有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幽默。他的语言学习,正是在时间积累中不断获得提升。他学英语,花了两年时间,背诵、研读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他学德语,又花了两年时间,背诵、研读歌德的《浮士德》„„其他语种的学习也大都如此。在这里,分分秒秒的时间成为他品读每一门外语的切身体验,从而给予他丰厚的文化积淀,使他学贯中西,卓然成为一代语言大师。时间走进了他的知识库,成为他知识融合发酵的催化剂。

遥想西晋时期,两位热血青年祖逖、刘琨,更是让宝贵的时间跑去长久地陪伴闻鸡起舞的英姿,报效国家的壮举„„

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惜时如金,成为鞭策我们后人的楷模。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格言,我们从小听到大,却很难真正让寸寸光阴转化为坚持不解的行动。对于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把它累积成进步的足迹。

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要去丰富我们的知识库,铺就我们的人生路。

点评:

抛得出去,收得回来,源于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内容集中,符合题意,这是一篇正常文章的基本要求。

针对“时间都去哪儿了”这种疑问式作文题,要写成一篇议论文,审题难度不大,任何应对问题、合乎常情、言之成理的回答都可以作论点,然后围绕论点选材论证、布局谋篇就可以了。本文由春晚同名歌曲领起,略表感叹中回答了题目的问题:时间就蕴藏在身体和精神的成长中。然后引用赫尔岑名言,把议论重点放在“精神成长”方面,并顺手由近而远地拈来两则事例予以作证:辜鸿铭让时间化为高效积淀;祖逖、刘琨让时间陪伴闻鸡起舞。随后又巧借惜时格言,带出文末铿锵有力的回答:我们要把时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把它累积成进步的足迹;去丰富我们的知识库,铺就我们的人生路!

本文重点突出,论证有力,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时间都去哪了

景山学校 高三年级 张梦烜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似乎是人类从古至今永恒的话题。已记不清曾有多少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也不记得有多少人对着这个问题发出过叹息。我想,按照守恒定律来看,假如时间也有质量或能量,那么消逝了的时间究竟去了哪儿呢?虽然不清楚第四维度的时间是否也要遵守第三维度的法则,但如果按照能量守恒定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公式,时间是不是也会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而存在呢?如果可以如此假设,那时间又变成了什么东西呢?“记忆”,这便是我唯一能想到的“时间”存在形式了。

中国古人似乎很喜欢回顾历史,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就是人们对于过往时间的记录。或许我可以说,“历史”是时间的转变形式,这也许可以解释“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一疑惑。而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姑且认为这一论断是正确的——那无论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感叹,还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无奈,亦或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追忆,与其说是中国古人在回顾历史,不如说是他们对逝去时间的缅怀与回忆。

如果说“历史”是“集体记忆”的话,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否也将转化为每个人的个体记忆?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如果你还在为“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到困惑时,就去寻找自己的记忆吧。在那里,你将得到答案。你会发现,曾经欢乐的童年时光,充满朝气的青年时光,沉稳的成年时光,安逸的老年时光,都在那里以一个个的片段或连贯的序列存在着。于是,我们可以高声宣告:时间就在这里!

正如时间本身是抽象的一样,其转化而来的记忆也同样是抽象的。时间不仅属于人类,它也是世界万物乃至宇宙群星的普遍规则。所以,记忆也同样不仅属于人类,所有事物所经历的时间最终都会转化为其自身所拥有的记忆,这便是“世界记忆”!

于是,对于“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一问题,我终于有了一个浅薄的认识——原来,时间哪儿也没有去,它始终在我们身边,只是换了一个另外的形式而已。

点评:

寻一条别样的思路,得一种独到的认识。

读这篇文章,就好像是看作者在解决一道数学题。作者先做假设,推测时间是否会“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存在”。顺着这个思路,作者认为“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就是人们对于过往时间的记录”,而古人那些优美的诗句就是对“逝去时间的缅怀与回忆”。而对于个体的人,“时间”也化作了个人的“历史”,在每个人的记忆里,保留了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至此,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时间哪儿也没有去,它始终在我们身边,只是换了一个另外的形式而已。”

作者巧妙地把“时间”与“记忆”联系在一起,还把“记忆”分成了“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两类。在限定的写作时间内有这样清晰的思路确实难得。作者对“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样一个颇具思辨意味的命题,能够紧扣文题,层层深入,得出答案,显示出精于立意,善于破题的作文能力。

登山者的选择

北京八中 高三年级 甘达华

写作如登山。

多少登山者,他们踩着前人的脚步,流连于山中如火如荼的红叶胜景,臆想着坐拥广阔的市场,最后却于错综的红叶林中,于如织的游人中,迷失了自我,葬送了前程。然而,也还有一些登山者,他们拨开红叶林前的喧嚣与纷扰,向着心中的信仰之峰执着进发。

依我看,前者不过是为了活着而写作;而后者,将写作真正融入了生活。而恰恰是将写作真正融入生活,才遵从了写作的本意,才有价值成为登山者的选择。

要知道,写作的本意并不在于迎合,随流。一部作品的价值,区别于一件普通商品的价值,在于无需满足所谓的市场效应——何为所需,则所供为何。迎合与随流意识下的“前行者”,其“功绩”不止于在写作目的功利化、写作成果商品化上的推波助澜,甚至于会让一些初出茅庐的登山者误以为“生产”即“创作”,以至于让他们在内在涵养以及思考力度上面临可能无以复加的重创。

然而,有太多的写作者,面对文坛的种种所谓成功趋之若鹜。在这里,郭敬明和韩寒屡屡问鼎青春文学销量榜榜首,一批批“后起之秀”却在模仿中将自己原本多样鲜活的创作力丧失殆尽;在那里,莫言刚刚登顶世界文坛勇捧诺奖,一群群写作者就在“莫言培训班”里学的如痴如醉,忙的不亦乐乎。不管其中的“前行者”如何,这样的“后起之秀”与“莫言培训班”,都只能是红叶林中的一场场闹剧。究其实,冰也好、火也好,不在于欣赏者之多,而在于内心之炽烈,而在于其本身的意蕴与内涵。

原来,写作的本意就在于自我完善。如此看来,登山者只需追问自己的本心,不断寻找写作的本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满足。应该说,这是一种苦行僧似的试炼,其过程必然艰辛,其姿态必然孤孑。“布拉格之春”中囚于阴冷监狱的哈维尔,于无人的寂静中苦苦冥想,最终将自己对家国破败的感慨与哀愁,融入了话剧创作的血液;“十年流亡”、生死难卜的雨果,在破旧的木屋中独自一人,却能将对现实黑暗的批判,倾注于一行行墨迹。《狱中书简》所蕴含的文化积淀与现实意义,《惩罚集》所抱有的批判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无一不在表明它们已然成为了那样一个时代的高峰。

这样一些登山者,成全了自己,亦影响了其后的每一个时代。

只是有时,作品在云端,人们难以留意罢了。但他们,已经满足。

面对当初的选择以及所有为选择而作的付出,以情怀而论,他们当是无怨无悔。

惟其如此,我心以为——山巅,风景独好。

点评:

主题在“铺垫”和“勾连”中得以凸显。

命题方面给了简短的几句对话:

记者:如果将写作比作一种运动的话,你觉得它与哪个项目最相像?

作家:登山吧。不过有的登山者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的,那里游人如织;有的登山者则要一睹险峻的冰峰,那里人迹罕至。

记者:这二者谁更可贵呢?你自己又属于哪一类?

作家: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我属于后一类人,也许各行各业都有像我这样的人。

写作要求是:表达考生自己的思考、想象。就命题材料来说,语境是开阔的,就像对话中的作家所言: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以此而言,“可贵”之处其实就在文章写作者的心里,是写作者内心思维品质的一种外显。

本文以“写作如登山”简洁铺垫,以对登山中所谓“前者”与“后者”的想象、描述紧相承接,并以其前的铺垫为基础来明确陈述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从阅读效果而言,这其中既有对文章写作语境的必要关照,又有以文字跟进从而正面深入立意的显著功效。

本文的可贵,还在于其能够注意到在对比中立意,不忘对所关涉双方的分析或批判。其中“这样的‘后起之秀’与‘莫言培训班’,都只能是红叶林中的一场场闹剧”的概括与分析,在尽显凌厉与深入的针砭风格的同时,也使正面引入哈维尔、雨果成为一种水到渠成的生发。不仅如此,“登山”中的误区多反观自现实,而出路恰蕴藉于历史经典。这表明文章在例举的策略以及价值彰显的路径方面都有相当的考虑。在切题的背景之下,有效选择并运用材料,显示出作者在主旨表达上的驾驭与控制。

当然,在肯定之余,如果文章给予“冰”与“火”的观照和分析能够稍微明确、深入一些,其立意的整体效果会更加突出。

第三篇:高中生演讲稿:有所敬畏有所成功

高中生演讲稿:有所敬畏有所成功

20xx年寒假,我校同学们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切实培养生活能力,高度注意寒假安全,度过了一个充实、健康、愉快、安全的寒假,按时返校开学。

寒假里,我也读了几本书。比如习总书记推荐的金一南将军的著作《苦难辉煌》。我读了郑x校长的著作《给教师的100个建议》尤有感受。在这本书里,郑x校长认为“人要敬畏,才能得救”。我想作为教师应该“敬畏知识、敬畏学生、敬畏工作”,只有这样职业才能成功。由此,我联想到,作为学生,应该敬畏什么,学业才能成功,人生才能幸福。

上个学期,学校政教处继续认真贯彻学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办学宗旨,认真贯彻“人文引领、个性发展、创新实践、承担责任”的教育哲学,认真贯彻“砺志励学立德立人”的校训,充分尊重同学们的主体地位,依托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以及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通过开展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等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珍爱生命感知幸福;培养同学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激扬生命创造幸福;培养同学们目标责任意识,成就生命享受幸福。同学们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阳光文明、创新自信,在20xx年11月中旬召开的省德育年会上,受到专家领导的好评。

这些都值得肯定。但是,有一些事情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这些问题,可以概括成4个典型事件和6个平时表现:

1、12月初,学校决定加强白色垃圾管理,要求同学们不要将校外的白色垃圾带入校内。少数同学无视学校规定,依然我行我素,不但和政教处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而且在网站贴吧等媒体歪曲事实侮辱学校老师。高二某班学生硬是强行带白色垃圾闯入;高三某班女生甚至大骂老师,无视学校纪律无视老师教诲。

2、12月下旬,市教育督导室到我校进行省示范高中复评。市教育督导室专家领导进入教室听课,同学们不知道起立欢迎打招呼;下课后不知道礼让专家领导先走,甚至在市教育督导室专家领导背后推搡抢行。三个年级20名优秀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有的同学翘着二郎腿,显得非常傲慢自负。

3、12月中下旬,一些同学不断和门卫发生冲突,高三某班男生甚至破口大骂门卫。

4、元旦高三补课,有的同学越级打电话到市行评办反映情况,居然对接电话的领导破口大骂,展现了该同学恶劣的个人品质,严重破坏了学校形象。

5、平时虽然学校一再强调要保持校园卫生,但是校园地上到处是同学们随地乱扔的揩完鼻涕嘴巴的卫生纸,还有吃完烧烤后的竹签。

6、平时虽然学校一再强调要爱惜身体健康,但是还是有少数同学仍然抽烟。

7、平时虽然学校一再强调要晚上要按时作息,但是仍然有少数同学晚上很晚还在玩手机,有的很晚还在校外逗留闲逛,有的甚至夜不归宿。

8、平时虽然学校一再强调要注意安全,不要坐摩的赶时间上学,但是这样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9、平时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用沟通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但是上学期高二好几个班级还是发生了纠结校外人员参与打群架的事情。

10、平时虽然学校一再强调要注意仪容仪表,但是仍然有极少数男同学发型怪异,部分女生披头散发。

这些极少数同学的表现,就是无所畏惧——不畏惧生命的珍贵,不畏惧师长的教诲,不畏惧法规的严厉。

诚然,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无所畏惧的历史。

人类正是因为不畏惧大自然的水火野兽,雷电风雨,并利用水火野兽雷电风雨,人类由此能吃熟的食物,穿温暖的兽皮,借风行船,发电照明,人类才能不断走向高度的物质文明。

人类正是因为不畏惧达官权势,监狱酷刑,人类社会才能从独裁专制不断走向自由民主,不断走向高度的精神文明。

我们也经常听到看到自古英雄出少年、挑战权威等正面的语言和事例。

但是,真理和谬误往往只有一线的距离。当我们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出一个结论:人必须有所敬畏。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人定胜天的理念。于是人类毫无约束、肆无忌惮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过度开荒、滥砍森林,遭到自然无情的报复。

我们也经常听到一句古训“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狂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目空一切。历史上著名的一些暴君比如夏桀王、商纣王、周厉王、隋炀帝等,可谓狂妄至极,但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被淹死的大部分是不怕水会游泳的;出车祸的大部分是会开车开得快的;坐牢的大部分是不怕法律胆子大的„„

人生无所畏惧实在很危险。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最智慧的人,他可以知道什么是危险,能小心地避开;一种是最愚蠢的人,他是因为无知才无畏,不知道什么是怕什么是危险。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我们可以理解为君子应该敬畏规律,敬畏父母、师长、道德高尚的人,敬畏古训。古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明代政治家吕坤在著作《呻吟语》中有“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箴言,老子也有“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良训。

人只有有所敬畏,才能有所恐惧,才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敬畏之心能够外化为道德力量,促使人修身养性。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其有所畏惧。而平凡之人,有了敬畏之心,就不易浮躁也不易轻忽,会让我们内心清澄而庄严。

有问题并不可怕。我们正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就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将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继续以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等三大主题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培养阳光文明、创新自信的东高好学生。

接着敬畏的话题,对同学们而言,应该有所敬畏,改掉前面总结的一些问题,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我们同学们的学业才能成功,人生才能幸福。

1、敬畏生命:爱惜身体不抽烟,珍爱生命不坐摩的;珍视同学友谊,不打群架。

2、敬畏父母师长:尊敬父母师长,接受父母师长教诲;自强不自傲,自信不自负。

3、敬畏法规:培养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4、敬畏自然:做好班级卫生,保持校园卫生,防止流行疾病;保护环境,节能降耗。

有所敬畏,是科学合理的人生态度,是理智成熟的处世方式,是人生成功的智慧捷径。

同学们,生命是一切的基础!让我们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感知幸福;敬畏生命,激扬生命,创造幸福;敬畏生命,成就生命,享受幸福!

一句话:有所敬畏有所成功。

第四篇: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我不知题目这句话的出处,在看李嘉诚访谈录电视的时候,他办公室墙壁上挂的就是这条幅。当时看了就非常有感觉,话虽白浅,但立意高远,落脚稳实,能够给人启迪甚至是警醒的东西。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那时代摧毁了许多原本人们敬仰和畏惧的东西,比如对信仰的自觉坚守,对行事规则的顶真。

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本身就乏缺那种灵魂里生根的真正敬畏,西方文化里的原罪意识,对上帝的敬仰,真实到能够触摸的地步;而我们则是实用主义的,需要的时候才会那么急切的喊佛主保佑。

“天大地大不如俺的胆子大,爹亲娘亲不如领导亲,千好万好不如钞票好”,世俗得可以蔑视一切的现实法则似乎是具有天然的无法抗拒的力量。

从随地吐痰、乱插队这样的细节里,也许你仅仅感觉的是文明素养的缺乏,在我看,就是没有基本的规则感,没有任何可以敬畏的东西。

李嘉诚是个有着极其复杂背景与经历的大老板,他的商业王国庞大得可以运作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他的金钱力量和人脉关系,使其能够肆意的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他能够看重这句话,实在是很有意味的。

进入投资一个多亿、年收支上千万的分校主政以后,面临大量采购和财务签批,这些都是我极不熟悉而又极讨厌的事务,尽管请了专家恶补,加了透明、规范及审计诸多环节,但面对自己必须去做的不喜欢的事情,我第一感觉深深的沮丧。我有空就往教师办公室和教室里跑,一进自己办公室头就大。

我跟我们干部和老师讲,我大半辈子都在离悬崖很远的平地里呆着,现在感觉自己离这危险的地方非常近了,推吃请、拒礼品让人不厌其烦。我把采购、维修、基建等事情都推给了别人,并拒绝和一切大大小小的老板打交道。推的时候我跟他们讲,现在你们在悬崖边站着,所以我给你们建了护栏,有制度、审计、监督,你们保重吧。

而且明确了一条:有贪污、受贿行为的不论数额大小一律开除。

我知道自己不是敬畏,而是害怕有些东西,这么多年很朴素、很平淡的活着不是自己练就了钢筋铁骨,能够非常潇洒的抵挡住诱惑,而是离它很远;你看着诱惑和亲手摸它是两个概念,两种感觉。现在离它近了,我仍旧只能按老方法尽可能逃避而不是抵挡。

市书协赵主席来看我,说这办公室墙壁空荡荡的得挂点东西,我说你给我写幅字吧,我脑子里立刻跳出了“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这句话。

这字写好了,就挂在我办公桌对面的墙上,我能够时时注视

到它。

我搬进办公室其实就挂

了幅字,是宋代郑思肖的<画菊>,邻近县里一位80多岁老先生封笔前的墨迹。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我想这就是我的敬畏,“独立疏篱”,“枝头抱香”,万千俗务之中,我当有所止,静止于此。

敬畏生命,拒绝外界信息一小时——5.12震后两周年追思

5月12日,半夏,微热的天气,08年的那天,大地撼动,于每个人都是一段分界线,是关乎生与死的界线。

恐惧,不安,惶然,怯懦。

我们努力在忘却那日,希望通过这样的忘却不去直面死亡。于是从那天起,太多的痛彻心扉慢慢淡化,留给我们的是对未来岁月的沉思,对如初年华的憧憬,以及对生命无限的渴望。两年过去了,又快到这空气凝固,让我们祭奠的日子。时至今日,我们除了缅怀灾区那些无处安放的亡灵之外,仿佛已然淡忘死亡就在明日的感受。

而你可曾有泪噙在眼里,你可曾有痛滞在胸中,你可曾想起那么多关于5.12带给我们对于生命的追思,关于人生的记忆?

如果你也为这些而心有悸动,那就让我们在2010年5月12日晚八点至晚上九点的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关掉电视,关掉电脑,关掉手机,放下手中的琐事,让我们一起阻断所有能和外界对接的桥梁,站在只属于自己的岛上,和自己说说话,和那个正陪伴在你身边的亲人、朋友或爱人说说话,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们说说话,一起去冥思那些点点滴滴感动我们的一切。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归存在的意义。

也许文字不再作为最真实留下的依据,记忆才成为最有力的永恒载体。 这一刻,请手秉挚诚,心怀感恩。

感恩造物主用一次靠近死亡的瞬间唤回你我的珍惜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

有所敬畏

母亲到一佛寺拜佛去,路过一座山神庙,就拐了进去烧了三炷香拜了拜。出来后,姐姐问母亲:我们去拜佛,您为何进了山神庙?母亲答:神也是佛,佛也是神。在母亲眼里,只要坐在寺庙观里的,都是神佛,都要拜。

这就是敬畏。

天空闪电雷鸣,孩子很害怕。母亲就把他揽在怀里,温柔地说:“孩子,不用怕,我们是好人!”

这就是敬畏。

在西藏的雪域,朝圣的人们,张开手臂拜倒在巍峨的群山脚下,映着神圣明净的山顶的雪峰,表情虔诚而肃穆,那情形让人看了禁不住要双手合十。

这就是敬畏。

这些都是民间最质朴本能的敬畏,若剔去其中的迷信成分,它不失为一种神圣的力量,可以约束或者矫正我们

参差不一的心灵。

可是,

你说今天的社会,还有多少人存在敬畏感?

这年头,就像段子说的: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医生见死不救,草菅人命,越来越像杀手;杀手出手麻利,不留后患,越来越像医生。明星卖弄风骚,给钱就上,越来越像妓女;妓女楚楚动人,明码标价,越来越像明星;官员、警察橫行霸道,欺软怕硬,越来越像地痞;地痞各霸一方,敢做敢当,越来越像警察。

挥霍浪费,骄奢淫逸,有之;为眼前利益,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有之;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天害理,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有之。

你说,他们的敬畏感何在?

《论语·尧曰》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小人“不知命”,所以“无忌惮”,肆无忌惮而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

当一个人没有敬畏感,他就可能做缺德事;当一个人没有敬畏感,他就可能违法;当一个人没有敬畏感,他就会贪婪攫取。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敬畏感,老子敬畏自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菜根谭》说得更明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大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有敬畏感。天津教案发生后,一国之大,无人敢负责任,曾国藩去处理了,仅以此而言,其大勇足以自慰。然而他对自己处理后的评价是:“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而张作霖,在孔子诞辰的时候,总会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各个学校去,向老师们打躬作揖。

这就是朱熹所说的“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没有敬畏感,人也许就不再是人,至少非君子。《杂文月刊》的主编吴营洲说,“文革”中,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妈对儿子说:“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事,我不清楚;现在你都在外面干了些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有一句话我要说给你听,就是你出去后无论做什么,做之前都要摸着心口想一想,所做的这些,十年后能不能见人,百年后敢不敢见鬼?如果不能,不敢,我劝你就不要去做了,头上三尺有神明,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

大妈这话多么朴素,却是做人的根本。

因为,有所敬畏的人,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有所敬畏,才能有所坚守;有所敬畏,才能让自己在物质诱惑下,葆有纯净的心灵。

敬畏是源自信仰的执著

2010年02月12日 12:06:48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查看评 论手机看新闻字体:大中小

温州手机报,移动发送wzsjb到10658000 联通发送821到106557877

敬畏,意为既敬重又畏惧。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许多敬畏的至理名言,还能读到许许多多敬畏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封建帝王,在统治的23年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怕”字当头。他曾对侍臣说过:“人言作天子则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对于一个拥有万乘之尊、操生杀大权的君王,又有什么可惧、可怕的呢?唐太宗如是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深怀畏惧,使得唐太宗深自警戒,纳谏如流,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创造出“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菜根谭》里说得明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人一旦失去敬畏,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这一点,古时公仪休是深知其利害的。他是鲁穆公的大臣,嗜鱼如命,许多人争相前来送鱼,他坚决不要,并且说,我不是不爱吃鱼,是怕多吃这样的鱼,早晚要被革职查办,那时他们也不会再送鱼给我吃,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当然,公仪休的“畏惧”属于“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一类,而我们所崇尚的“畏惧”,则是建立在共产主义信仰基础之上的自觉节制,是严格的自律精神的表现。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毛泽东在同他谈话时说,只有实行民主,让人们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说的就是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应对人民群众有敬畏之心。邓小平同志早在1957年就告诫全党:“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2008年9月5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

到后悔。

由此可见,敬畏源于崇高的政治信仰,源于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源于对

自己真正的爱护。“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契机,把敬畏融入学习、工作、生活全过程,时时事事有所敬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耐得住艰苦,抗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牢牢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是敬畏理论学习,做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胡总书记对学习问题高度重视,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他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敬畏理论学习,就是时刻都不能放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一些党员干部违法乱纪,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不注重学习。久而久之,思想“懒”了,理想“淡”了,行为“散”了,脚下的路也就“偏”了。当前,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结合履行职责的需要,抓紧学习现代军事知识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新知识,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

二是敬畏理想信念,做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实践证明,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内还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始终坚持把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义与利、苦与乐、成功与失败、奉献与索取等现实问题,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三是敬畏革命意志,做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衰退。坚强的革命意志是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共产党员建功立业的必备条件。当前,一些干部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不高,个别的思想堕落,走上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革命意志衰退的集中表现。

敬畏革命意志,就会对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知所止,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为此,广大党 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有一种对党和军队建设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使命感、责任感,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做到无论在什么岗位、在什么时候,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靠不懈的奋斗精神去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事业的辉煌。

四是敬畏党纪国法,做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违犯。《明史杂俎》记载,一天,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的说功高盖世者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均不满意。这时,一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顿时大悦,夸赞万钢“见解甚独”。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胡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强调:“要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广大党员干部要视党纪国法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经常用党员标准衡量自己,用党的政治纪律规范自己,用违纪违法案件警示自己,做到心生敬畏,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敬畏是源自信仰的执著

2010年02月12日 12:06:48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字体:大中小 温州手机报,移动发送wzsjb到10658000 联通发送821到106557877

敬畏,意为既敬重又畏惧。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许多敬畏的至理名言,还能读到许许多多敬畏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封建帝王,在统治的23年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怕”字当头。他曾对侍臣说过:“人言作天子则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对于一个拥有万乘之尊、操生杀大权的君王,又有什么可惧、可怕的呢?唐太宗如是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深怀畏惧,使得唐太宗深自警戒,纳谏如流,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创造出“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菜根谭》里说得明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自觉严格要求

自己,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人一旦失去敬畏,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这一点,古时公仪休是深知其

利害的。他是鲁穆公的大臣,嗜鱼如命,许多人争相前来送鱼,他坚决不要,并且说,我不是不爱吃鱼,是怕多吃这样的鱼,早晚要被革职查办,那时他们也不会再送鱼给我吃,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当然,公仪休的“畏惧”属于“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一类,而我们所崇尚的“畏惧”,则是建立在共产主义信仰基础之上的自觉节制,是严格的自律精神的表现。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毛泽东在同他谈话时说,只有实行民主,让人们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说的就是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应对人民群众有敬畏之心。邓小平同志早在1957年就告诫全党:“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2008年9月5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由此可见,敬畏源于崇高的政治信仰,源于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源于对自己真正的爱护。“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契机,把敬畏融入学习、工作、生活全过程,时时事事有所敬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耐得住艰苦,抗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牢牢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是敬畏理论学习,做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胡总书记对学习问题高度重视,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他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敬畏理论学习,就是时刻都不能放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一些党员干部违法乱纪,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不注重学习。久而久之,思想“懒”了,理想“淡”了,行为“散”了,脚下的路也就“偏”了。当前,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思想理

论水平和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结合履行职责的需要,抓紧学习现代军事知识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新知识,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

二是敬畏理想信念,做到什么

时候都不能动摇。实践证明,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内还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始终坚持把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义与利、苦与乐、成功与失败、奉献与索取等现实问题,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三是敬畏革命意志,做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衰退。坚强的革命意志是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共产党员建功立业的必备条件。当前,一些干部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不高,个别的思想堕落,走上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革命意志衰退的集中表现。敬畏革命意志,就会对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知所止,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有一种对党和军队建设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使命感、责任感,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做到无论在什么岗位、在什么时候,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靠不懈的奋斗精神去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事业的辉煌。

四是敬畏党纪国法,做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违犯。《明史杂俎》记载,一天,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的说功高盖世者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均不满意。这时,一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顿时大悦,夸赞万钢“见解甚独”。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胡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强调:“要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广大党员干部要视党纪国法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经

常用党员标准衡量自己,用党的政治纪律规范自己,用违纪违法案件警示自己,做到心生敬畏,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第五篇:演讲: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初中国旗下演讲

心有敬畏 行有所止

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敬畏之心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是不能没有敬畏之心的,做人应该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身份,是社会赋予某群人集体归属感的依据所在。身为中学生,我们是到学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不是乡野村夫,市井泼妇。所以就应该说话文明,行为礼貌。因为你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亵渎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徽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纪律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也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是规范,是秩序,是行为规则。有些人不遵守纪律,时间长了,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班级也被这些人拖得松松垮垮。班级没有良好班风,就会败坏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律心存敬畏。有句古话:“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乐地生活。只要我们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但是,有同学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学习时间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也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然而, “昨日骑竹马,今日白头翁”。等我们感觉到时不我待的时候,蓦然回首,就已经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敬畏同学。古人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而所谓同学,更是指在一起学习并为相同或相近的学习目标奋斗的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人。实际上,敬畏同学就是尊重同学,就是互相学习。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间大有卧虎藏龙的英才,或在功课学习上高人一等,或在电脑操作上高人一筹,或在学习生活中创意不断;他们或性情豁达,或行事谨慎,或感恩孝顺,总之,身边的同学总有一样或多样的品质优秀于自己、超越于自己。与之相处就要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敬畏别人的长处。所以说,不管我们身边的同学如何,只要找准了自己和他交往的相同志趣,与人为善地包容别人的不足,放大别人的长处,我们就能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敬畏师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口耳相传的千年祖训总有它的道理。不管人情如何淡薄,相亲相爱的家长老师不会把你往火坑里推。敬畏家长,把父母的嘱咐放在心上,你会少犯许多错误,少走许多弯路。敬畏老师,把谆谆教诲记在心上,你会明白更多道理,得到更多收益。敬仰高人,会滋生见贤思齐的力量。敬人者,人恒敬之;畏人者,人亦畏之。

当然,对青少年而言,我们正处于成长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敬畏的也还有很多,比如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真实,敬畏规律,敬畏知识等等。不论对象是什么,常怀敬畏之心,才会诚恳做人,踏实做事。常言道,人无羞耻无恶不作。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他墓碑上刻上“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来表达自己的敬畏;孟子则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警句来表明自己的敬畏。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平凡的我们,特别是中学生,常怀敬畏之心,才不会狂妄、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股正气、庄严与崇高。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心怀敬畏,做个快乐无忧的人! 谢谢大家!

上一篇:绕口令顺嘴溜范文下一篇:如果我能帮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