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学情境总结

2022-09-05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优秀的教学情境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优秀的教学情境总结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准备阶段总结报告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研究

准备阶段工作总结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很好的完成了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计划,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主要工作

1、组建课题,确定研究对象;2011年3月开始准备并认真做好了实验的开题工作。学习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2、认真学习收集有关研究课堂情境教学的理论专著,做好实验调查研究工作。实验前,我们对全体学生的外语课堂进行分析并了解现状。摸清楚了他们的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寻找有关理论专著进行分析和学习,为进行英语教学情境创设与情景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3、广泛收集他人对英语课堂情境创设与情景教学模式研究的优秀成果。教师可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学习相关理论,寻找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优秀课程进行学习。并分析和掌握这种教学方式,为课题的实施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4、教师按课题方案撰写实施计划。组织实验教师根据总课题方案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实验研究,使教师选准了实验的突破口,也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实验成果

1、多渠道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教师通过英语故事、趣味英语及英语专题讲座、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使用多媒体等多渠道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通过办英语手抄报、黑板报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通过了解文章故事情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提高英语课题的境界,也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育人目的。

2、同学们形成了不同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口语和笔头(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得到了加强,并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语感。

3、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更深刻的学习理解了《新课程标准》。领导点滴的肯定坚定了我们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篇:《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古希腊教育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他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十分重视问题情境教学,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的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对问题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实践和开拓。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他在长达9年的“暗示教学法”的尝试,取得了惊人的轰动效应的教学成果。“暗示教学”的根由就是问题情境教学。就是利用一定的情境,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问题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并取得了效益。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的。迄今,情境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方面,李吉林著有《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诗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合著),马樟根、吕达主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李庆明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等;在推广运用方面,广泛开展实验,建立情境教学研究所,出版《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与《小学情境语文》、开设情境教学网、出版不定期杂志《中国情境教育》等。应该说,情境教学研究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认识的直观原理;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惰感活动)统一的过程。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三、预期目标

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 23

鉴优秀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成员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调查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有效策略和行动。

3、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有关论文。

4、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反复行动、观察、反思从实践中得出有效情景创设的最佳方法,提高科研水平。

(二)实施步骤

2012年4月——2012年9月,启动阶段。确定子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规划子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工作初步展开

2012年10月——2014年5月,子课题深入阶段。深入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研究,于2014 年5月左右初步完成子课题结题报告,组织中期成果交流会。

2014年6月——2015年1月,总结结题阶段。子课题研究成果汇总,于2014年11月之前完成结题报告。

六、预期研究成果及推广价值预测

1、探求构建本校各学科开放、创新的快乐教育的情境创设方法、模式。

2、积淀文化,培植滋养教师发展肥沃土壤和生态环境。做到教师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

- 5

第三篇: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

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 句容市行香中学糜森奇

教学情境是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氛围,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它能对教学过程起引导、定向、调节和控制作用。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匹配;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构,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学数学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含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教学情境。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故事化情境

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适合学生的路子。例:在学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第二课时,可以对学生讲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吗?” 司祭长告诉他“没有,古代书本中没有告诉这个,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使我们不可能大概地判定这金字塔有多高。” 泰勒斯说“可是,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出塔的高度。”众人感到惊讶,说完,泰勒斯随即从白长

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助手的帮助下,很快测得塔高131米。(讲故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故事讲完后,学生们都产生疑惑的眼光,这时教师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吗?”,学生们面面相视,回答不出,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下面将学的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一问题„„,等学完新课后,师生回过头来思考泰勒斯是采用了一个什么原理测量金字塔的„„,这样一个自然延伸的教学情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活动化情境

适宜的情境往往是跟实际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开展活动化的教学情境,便于展开研究、协作和问题解决等研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适用的设置情境的有效方式。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有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的依赖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例: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可事先让学生准备五根长度分别为

3、

4、

5、

7、8的木棒。提出任务:①取出三根木棒,拼成三角形,请你描述如何拼?②任意三根小棒是否能拼成三角形?③有几组三根小棒能拼成三角形?④能拼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⑤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你的猜想。

3、生活化情境

从教学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入手,设计教学情境。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跟其形式、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境结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中再应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现代课程改革与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以及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内容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方式。知识技能和情感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把知识、技能情感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情境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①4.5cm;②6.5cm.③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事实上是一道常规题,在教学中,我们将这个问题改为一道贴近生活的问题:比如说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直径是60km在某城市正南50km处,以北偏东30º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被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了数学的适用性。 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朝纵深方向发展。如该城市遭受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4、问题化情境

适宜的情境一般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利用问题探究方式来设计教学情境便于为数学课程设计适宜的学习情境。在数学发展历史、数学学习中都可以找到生动的问题的素材。模拟数学家进行数学发展的探索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有着巨大的智力价值和非智力价值。利用认知的矛盾问题创设情境。新知识、旧知识的矛盾问题,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问题,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问题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识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积极的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例: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先提问:A、举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B、一元一次方程中最关键的项是什么?然后在学生举的例子上添加一个二次项,问:这还是一元一次方程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方程呢?这时,原有的“旧知”与教材的“新知”在学生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学生渴望知道答案,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你想知道吗?这样处理,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为今后学习一元高次方程的概念做好了准备。

当然创设情境的方式远不至这些,随着教学手段的提升我们可利用的资源也在不断扩大以前讲“全等三角形”时,过去只能拿两张纸片做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告诉学生“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现在可以用《几何画板》方便地通过“平移”、“旋转”、

“翻折”的手段演示两个三角形重合,而且可以组合一些常见的全等形,使学生直观认识图形,抓住图形的内在联系;又例如:“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都是教学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但计算机却能让几何图形都“动”起来。

第四篇:利用情境美术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为了帮助大家,小编特此搜集了利用情境美术教学反思。人的思维活动不能凭空产生,适宜的环境,对思维活动的产生有着明显的刺激作用,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二年级美术教材——19课《过春节》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我以“过年了”为主题,进行情境创设。课前,我在教室中贴上对联、年画、窗花,黑板左右贴上对联,上方挂上挂签,中间倒着贴两个“福”字,正中间为课题——“过春节”。整个教室充满了喜庆的气息。

一、利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们走进教室,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惊叹:“真漂亮”。这样简单的布置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带着丰富的、激动的感情色彩感受节日喜庆的气氛。我及时引导:“过年了,你的心情怎么样?”“让我们互相拜年问候吧!”简单的谈话和活动,使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他们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了个性的形成。

二、利用情境,加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不同的地区过春节有不同的风俗。结合录像欣赏,充分利用教室布置,引导、感受北方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色彩鲜艳、寓意丰富的年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倒贴的“福”字寓意“福气、福运已到”;红色的对联、窗花、灯笼表示吉祥、富贵。使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激发表达自己美好祝愿的强烈愿望。

三、利用情境,激发表现欲望

学生用自绘的年画,自制的灯笼、拉花等将教师布置的五彩缤纷。在他们自我赏析的同时,我播放了一段人们用不同形式欢庆春节的录像。孩子们置身这样的环境中,也不自觉的跟着节奏哼着、扭着。我及时的建议:同学们在音乐中拿起道具扭起来。孩子们兴奋极了,有的拿扇子、有的拿彩带,尽情的扭了起来,充分的感受过年的喜庆与热闹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完整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发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五篇: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诱思探究教学论论述到:教学情境是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应坚持“触景生情”。创设情境,就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它包括形象情境,愤悱情境,实验情境,体验情境,迁移情境,尝试情境等等。每个学科都有其本身的特点,情境的创设有共性也有个性。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本人在这里谈谈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形象情境。

形象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表现就是利用与课文有关的视频、图片而创设的教学氛围及把课文文本演绎成课本剧。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播放朱自清游荷塘的情景,展示月下荷塘的景色。又如教学唐鼗的《琐亿》,当说到鲁迅教育青年的片段时,播放有关的视频录像,把鲁迅的语气和神态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至于课本剧,如在曹禺的话剧《雷雨》的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教学综合利用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表格等媒体进行教学,显得形象直观,能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氛围可以一扫过去课堂的沉闷,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但要注意,语文阅读终究是文本的阅读,阅读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学生要通过文字产生再造想象,切不可以视频和图片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如有一个教师教学鲁迅的《阿Q正传》,竟然抛开课文,让学生欣赏《阿Q正传》的电影,学生自然是兴趣勃勃,全神贯注了。接着就进行人物的分析,还美其名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位老师上的其实不是基于文本的语文课,而是电影鉴赏课。文学是用语言符号表现生活的,而电影则用动作语言,鉴赏的方式前者靠的是思维想象,后者靠的是视觉冲击。我们一定要记住,阅读归根到底是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在学生已经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辅之以视觉冲击,可以弥补学生想象的不足,增进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无可厚非。然而,要注意,“夫缀文者以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的语言符号中理解其精神内核,阅读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能力。至于分角色表演,有利也有弊。如果学生的表演水准了得,而又能悟透原作的精髓,那么表演效果肯定好。但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本没有表演的才能,那么文本课本剧的演绎就很可能是不伦不类,至多只能引发哄堂的大笑。我们知道,表演是需要培训的,就是简单的对话也都需要排练。所以,分角色表演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可滥用。总之,在小说和戏剧的教学中,我们要分清主次,恰当利用视频图片等文件,恰当利用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切不可喧宾夺主。 愤悱情境。愤悱也指“悱愤”。《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里的“愤”,就是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状态;“悱”,就是嘴巴想说但又不知怎样表达的情境。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营造“愤悱”的情境。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要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善于把学生的思考的频率调谐到“愤悱”的情景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心理上的内化与生理上的消化一致。”(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教师应该吃透教材,针对难点重点设置导向性信息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能力状况,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点。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张涣庭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6页)。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现状,我们在课堂上才不会急于提问或总结,我们才不会违背可接受性的教学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发现,很多的老师也是设计了许多导向性的信息,可是却没有真正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以为学生已经理解了,悟透了,于是一个劲地提问,还美其名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实学生还未达到“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境界,教师当然是问了也白问,学生就是回答不出。“哎呀,我不是不启发呀,学生就是苯,启而不发呀!”像这样的牢骚我们听得不少。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该教师上的是青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上要求学生用五分钟快速阅读课文,并且思考四个问题:一是本文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二是断臂维纳斯到底美在哪里,三是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复原维纳斯雕像的各种方案是倒人胃口的,四是维纳斯失去的为什么只能是双臂而不是鼻子眼睛耳朵什么的。五分钟过了,一些学生看完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看完,可是教师便迫不及待地发问了,请甲同学又请乙同学再请丙同学等等,学生此时一疲于应付老师的提问。笔者发现,这节课学生看课文的时间也就是那五分钟的时间,其他时间绝大多都空耗在教师的提问之中了,学生其实没有真正深入体验和感悟。其实,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学生在几分钟里根本解决不了这么多问题!要知道,看完课文之后,学生还需要时间针对设计的问题回视,筛选信息,而筛选信息必须花相当多的时间,而本为是美的鉴赏方面的文章,学生有关美的理论和心理积淀就很有限!当然,也许学生课前有预习,但就是预习,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这么多问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理解速度毕竟还是有限的。这位教师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了解学生要解决这么四个问题到底要花多少时间,他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很明显,这位教师备课时只备教材,没备学生。当然,他也就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有给足(相对问题的难度而言的)思考的时间,学生才能达到“悱愤”的境界,而这时候,教师才可以相机诱导启发,总结归纳。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摸准问题的难易,在巡视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的程度,及时把握“悱愤”的时机。时机未成熟,教师不要“轻举妄问”。当然,悱愤也要注意克服另一个极端,即学生已经达到“悱愤”的境界了,而教师还在那里发呆。高明的教师始终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做到环环相扣,教与学默契配合。

所谓的体验情境,就是创设一种使学生全身心活动的情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谓之活动。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放整个学习活动,而获得的对周围事物的自我感悟,谓之体验。真正的学习行为,应该用整个身体去活动,用全部心灵去体验。体验是发展之源,发展是体验之果。”(张熊飞教授)创设体验情境,就是要在学习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眼睛看,动耳听,动情朗读,动口议论,动笔写,开动脑筋思考。这七个“动”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有联系的,没有谁重要谁不重要之分,也没有谁先谁后之分,完全按需要采用。

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彻底摈除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要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时候都动起来。以文言文教学荀子的《劝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情地朗读,然后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注解疏通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再次朗自由朗读几遍。在朗读疏通字句之后,接着就让学生深入研究课文,进行鉴赏性阅读,并质疑,与同学进行交流辩论。教师收集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全班归纳总结。最后让学生结合现在的学习实际,谈谈我们从文中应该得到什么思想上的启迪。这样的过程,基本体现阅读的基本规律:感知——理解——评价——鉴赏——积累——迁移——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学生的个体的文本体验应该是有个性的,我们要以后现代的观点指导教学,倡导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具个性的见解,摒弃机械呆板和权威。

迁移情境,也就是营造一个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特例示范,教师点拨,学生互激,教师讲析以掌握新的知识的氛围。这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原来的认知结构,即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并以此为基点,设计新颖生动的的例子(特例),进行点拨讲析,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比如教学孙犁的散文《黄鹂》,我们可以联系初中学过的有类次写法的文章,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高尔基的《海燕》、袁鹰的《井冈翠竹》等,进而通过作者对黄鹂的四次描写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分析,深入探讨《黄鹂》是怎样托物言志的。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所谓的“物”就是黄鹂,黄鹂象征着美的事物,象征着美的化身,象征着艺术的化身。我们只有在江南那湖光山色的美丽的环境里才能“看到黄鹂的美丽的全部”,这是一种极致。黄鹂只有在这样的美好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它的全部的美丽,这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志”,那就是:艺术乃至一切事物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它的极致。分析了文章之后,我们又要总结出其中的规律,那就是象征手法的特点:以具体的事物来表现一种抽象的意义,他们必须有相似点。到此,可以设计让学生自由发言,举一个象征的例子,要求说出象征义。接着让学生以“小草”为题,写一偏托物言志的文章。通过这样的训练,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方法发现规律,并在特例的训练中教会学生迁移应用,达到学于致用的目的。 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思维火花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操作的,而人的思维发展水平取决于思维操作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熟悉的生活实例或直观形象的实验演示引出疑问,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把知识创设成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有梯度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基本的做法。设置问题注意要命中要害,体现重点难点,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太难不好,太易更不好,因为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如教学青冈卓行的《米骆斯的维纳斯》,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多媒体展示断臂维纳斯的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感觉(一定要说实话),感觉美不美,肯定了学生不同的看法之后,接着话题一转,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人们对美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日本作家青冈卓行的观点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明了作者观点的中心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便集中到问题上来了。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们教师要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大胆质疑。所谓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有人说中国今天的教育是千人一面的教育,话虽偏激,却也言中我们教育的致命弱点。我们的教育缺乏创新,缺乏个性!是的,中国由于受到封建宗法桎梏的束缚和传统文化的制约,人对自我的追求往往是扭曲的,人最终得到的不是自我的独立性,而恰恰是自我的消解。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大多个性不明,思维缺乏创新,缺乏独立的人格力量。看看我们的课堂,有多少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我们的教师习惯进行的是印证式的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然后让学生寻找答案,而且答案要和“标准答案”一致,否则就是错的。可以说,我们的学生的创造性在一次一次的印证中被残忍地扼杀了。为此,我们的教学要开放化多元化,让我们的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权威,大胆提出疑问。比如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面对作者的“它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甚至可以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我们就给予肯定。这样做,其实就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的精神。

幽默情境。

教师可通过生动幽默、富有情感表现力的语言来描绘生动的学习情景。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的就是幽默。”教学幽默是一名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经验、教学机智、教学风格等的集中体现,是成功的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事实上,充满情感色彩、幽默风趣的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发展。马卡连柯说:“一个教师,如能用二十五种语调,说出同一句„请你过来‟,用不同的手势、姿态说这么一句话,还愁学生有什么样的情感世界不能把握呢?还担心有什么情感奥秘不能够了解呢?”今天的素质教育,更是呼唤具有人文、情感素质的教师。

合作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使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这种情境具体体现讨论式的学习和研究性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设置具有思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机械教条的,不仅仅是以上所谈的几点。“教学情境是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 教学情意场 ‟。应坚持 触景生情 ‟”。(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创设不同的情境,全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语文三维目标怎么写下一篇:银行爱岗敬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