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与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制改革

2022-09-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由于就业压力增大, 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搞好高校学风建设, 客观全面评价大学生的学业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1 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的一些问题

顾名思义, 学风应该是一个人学习知识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风格, 对于由许多人组成的群体, 学风就成了一种风气。优良的学习风气对一所高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关系到她的生存和发展。

根据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的经验,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调查和与在其他高校工作的同行之间的交流, 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普遍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课纪律松懈, 多数学生对老师的讲解缺少积极的回应。不少学生在上课时说话、做小动作、写课后作业或者写实验报告, 或者是阅读其它书籍。上课迟到甚至逃课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学生在被通知老师要点名时才匆匆赶到教室, 个别学生只有当任课教师找到辅导员时才勉强前来上课。

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老师每次留作业, 交上来的作业基本上不超过两个版本, 所有作业题目的对错几乎一样, 任课教师无法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试作弊状况严重, 可以说是“只要监考松一松, 学生的成绩就冲一冲;如果监考严一严, 考生的心里凉半截”。这里的监考松并不是指监考老师不负责任, 而是考生的作弊手段花样翻新, 防不胜防。随着无线通讯电子产品的不断进步和普及, 它们甚至已经被个别考生用在了普通考试中。只有监考老师具有锐利的眼神和较强的侦查能力, 这样的考场才算是监考严格的。由于有些课程不是实行完全意义上的教考分离, 或者是考题库的规模有限, 有许多学生选择在考试前突击背题的方法应付考试, 有的学生可以背诵多达四十道以上的计算题, 其实对那些题目的含义并不知晓。

由于做班主任的原因, 笔者经常和一些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们学习目标缺失的根本原因就是担心就业前景, 他们不相信正在学的知识对其将来找工作会有所帮助, 或者是能学有所用。就业前景不明朗, 或者求学期间的经济付出与毕业后的回报不协调是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最主要因素。一个外在的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学生热衷于电脑游戏, 或者沉溺于网吧而不能自拔。处于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叛逆情绪则是影响高校教学秩序的重要因素。

2 加强教风建设, 促进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的主导是教师, 教风可以带动学风。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主导者, 而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严谨规范的教风必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提高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 激发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热情, 以教促学, 沈阳化工学院制定了“沈阳化工学院课程教学效果考评工作实施方案”, 其核心内容是教学效果考评参数P的确定, 根据考评参数的高低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写成公式的形式如下:

式中KB为考评课程平均成绩, KP为考评课程全校平均成绩, XB为先修课程平均成绩, XP为先修课程全校平均成绩。

考评课P值既考虑了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 又考虑了学生成绩的变化, 并且计算简便。当然, 为了对任课教师进行客观公正地考评, 还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各个教学组态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平均水平接近;其次是各个组态的学习风气基本相同;再次是期末考试时各个班级所处的监考力度 (考场纪律) 相同;最后是实行完全的教考分离。从总体上看, 上述方案的实施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义, 改善了教风,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沈阳化工学院的学风建设。

3 改革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制探讨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六十分万岁”是在高校学生中很流行的一句话。现在的许多学生把考试不“挂科”作为最基本的奋斗目标, 其实质与“六十分万岁”一样。

目前的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制承袭了高考以及研考的“一卷定终身”的传统, 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注重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积累, 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通过考试和拿到学分上。表现在很多学生平时不用功学习, 而是在考试前突击背题和押题, 或者是打小抄准备作弊, 这就是“有教无养”。还有一些学生通过不断的补考获得学分, 甚至能够得到高的分数。这些情况都伤害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立, 也不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当前大众化高等教育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新入学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的差距扩大化, 尤其是在二批本科及以下院校里更为明显。对于这样的大学生群体, 再用统一的固定标准去考核他们的学业质量就会有失偏颇。因此, 有必要用一个可以浮动的考试标准来考核大学生们的学业质量, 其中要求工作量较少并且容易实现的一个办法就是对及格分数线进行浮动管理。

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以是否达到所谓的六十分及格线为依据, 也就是不规定固定的及格线, 而是规定具体科目的及格率或者不及格率, 把所有参考学生的成绩进行高低排序, 再根据预定的及格率确定哪些学生通过了考试。在学生的学籍表中直接记录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同时注明相应课程考试合格的最低分数线。这样做不但可以在学生中间引入竞争意识, 为将来进入竞争的社会准备思想, 而且可以明确告知用人单位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其所在群体中的位置。

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招生体制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韩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其做法就是高考成绩不计算总分并且提高高中生活记录簿考核的比重。这是评价考生学业质量的向前追溯法, 在我们的高等教育中可以采取包括期末考试在内的全面考核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考核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平时表现, 由任课教师给出平时成绩, 并按照事先确定的权重计算出学生在某一门课程中的总成绩。

任课教师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 包括出勤成绩、作业成绩和课堂表现成绩, 其中出勤成绩是最主要的, 因为目前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教学。只有学生参加课堂学习活动, 才能感受到一种学习的气氛, 而不至于游离到学习的氛围以外。另外, 任课教师考查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拥有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总之, 必须对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制进行改革, 这样做才能既符合大众化教育的现状, 又客观地反映我们的教学成果。

摘要:从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实践出发, 指出了当前高校学生学习风气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分析了影响高校学习风气的内在因素。阐述了高等学校教学风气和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制对学风建设的影响。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特点, 提出了改革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制的建议。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等教育,学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西北大学学生工作部 (处) .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EB/OL].红帆网, http://hongfan.nwu.edu.cn/cms/data/2007/0606/article_7264.php, 2007-06-06.

[2] 肖美良, 曹火群.韩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及其启示[J].招生·考试·就业, 2007 (5) :76~78.

上一篇:关于高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改革的思考下一篇:关于南昌安义古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