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1”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9-11

近年来, 黔江职业教育中心在实施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中, 积极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构建, 最终构建并实施了“4231”教学评价模式,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背景

(一) 我校传统的教学评价不适应现阶段学校发展的需求

我校传统的中职学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基本沿用了普通教育的做法, 考核与评价的方法和方式比较单一, 重分数轻能力, 重结果轻过程, 重统一轻差异, 重教材轻学材, 无法对中职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核, 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另外中职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和行为素养较差, 对他们的学业以传统方式进行评价, 其评价结果普遍偏低, 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甚至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二) 学校的转型发展需要合理的评价模式

我校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 既, 由规模发展转型为内涵发展, 由半现代中职学校转向现代中职学校。学校办学质量高低更多的体现在育人的质量水平, 为此需要一个合理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监测质量表和衡量标准。

(三)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之对应的评价模式

我校实行的是“四段二线”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文明规范+团结协作+结业忠诚+一技之长”。而“4231”评价模式中的4指的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四个阶段, 即, 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认知体验阶段、职业能力培养阶段、职业能力提升阶段;2指的是评价内容的两条主线, 即, 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3指的是评价者的3方评价, 即, 学生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 体现了评价者的多方;1指的是一个培养目标。

二、目标

(一) 提升评价模式合理科学性, 构建“多元式”评价模式

1. 转变评价主体, 实行多方评价。

从过去那种把教学评价当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鉴定和检查的评价模式, 转变为教师、学生、社会乃至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2. 转变评价内容, 实行多元评价。

从过去那种单纯重视对学科知识、技能考察的倾向, 转向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 (如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 和学习习惯的考察。3.转变评价工具, 实行多样评价。从过去那种主要偏重于量的评价 (分数多少) 的工具, 转变为现在的评价注重对学习的质的评价, 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反思, 学生的个性特长, 以及怎样通过反思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学习状况, 并找出问题, 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自信, 明确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在职业能力和基础能力全面发展。

(二) 创新评价结果应用, 用于班级、专业科室、学校质量诊断

传统评价结果应用单一, 本评价模式的评价结果将用于衡量学生毕业、学生评优评先、反馈教学及管理的质量等内容上, 甚至评价整体水平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参考依据。

(三) 提高育人质量, 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从过去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转变为强调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 评价的结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教师也能根据评价的反馈结果, 反思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 逐步地形成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为提高育人质量, 助推学校内涵发展提高真实的反馈资料, 和诊断依据。

三、工作过程

(一) 总体思路

1. 建设线路:

研讨→制定调研方案→调研培训→调研→分析研讨→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形成教学评价模式→研讨教学评价模式→专家论证→修改定稿→运用实施→反馈研讨→修改。

2. 建设模块:

调研模块→评价模式形成模块→评价模块评审→评价模式试行。

3. 建设内容。

探索构建与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模式。按照以学校为主体, 教育行政部门引导, 企业用人单位参与, 校内学习活动与企业实践活动考核相结合的要求, 健全社会、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制度, 学生、家长企业意见反馈制度, 学校教学各个环节质量的过程动态制度, 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有效评价模式。

以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为主要指标, 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对教学全过程实行节点、过程及评价。教学过程结束, 进行终结性评价和反馈, 最终形成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 为学校教学质量目标提供保障。

(二) 实施步骤

1. 评价调研。

主要通过调研收集社会、行业企业和学校教学全过程相关信息。评价调研具有搜索、归类、统计、动态反馈功能, 能满足中职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要求。

2. 评价形成。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的基地, 中等职业学校应有自己的教学评价模式, 以确保学生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上, 都有很大的提高, 职业教育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既要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也要满足家长和学生个人以及学校的利益需要。为此, 有效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 显得尤为重要。多元指的是的评价者的多元、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方法的多元。过程指的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这段时间学习成长的过程。

3. 评价模式评审。

评价模式形成后, 聘请有课程专家、企业行业实践专家、优秀专业教师等组成的评审专家组, 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4. 评价模式测试。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对教学全过程动态、分析和教学评价。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校满意 (五满意) 。协调各子模块有序运作, 使整个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具体如下图:

建设过程中, 我们采取了“理论研究引路, 建构体系总揽, 试点应用检验, 逐步修订完善”的策略。

从理论研究上讲, 我们重点进行了关于中职教学质量评估和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理论研究, 通过研究, 明确了评价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 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法。

从体系建构讲, 我们建构了包括学生四个培养阶段, 基础能力、专业能力“4231”评价框架体系, 并开发了系列评价工具, 全部涵盖了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和各专业有关评价模式改革的任务。

(三) 开展的方法

1. 查阅文献走访调查, 获取信息和数据。

检索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 职业能力, 基础能力, 学生学业评价, 社会分工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人才资源管理等。检索语种:主要是汉语、英语。主要检索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 手工检索为辅。专题数据库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1979-2013) 、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1979-2013) 、万方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 (1977-2013) 、超星数字图书馆等、EBSCO数据库 (-2013) , 主要收集涉及研究主题的相关学术论文。互联网检索使用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 进行关键词搜索和主题搜索, 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图书馆藏书目录查询, 主要利用黔江区公共图书馆馆藏书目进行查询。手工检索主要是通过人工逐篇翻阅有关文献和计算机检索未收录的出版物、相关工具书等。

并对市内外中职106名教师及部份企业实习指导人员的学业评价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

2. 专家培训顶层设计, 把握方向和要点。

在评价模式调研、评价模式撰写前, 聘请了专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对口培训, 尤其是在评价模式结构框架上重难点把握上, 同时聘请了同行三位知名专家共商评价模式的框架结构, 指出并破解重难点。专家的顶层设计, 为我校构建评价模式指准了方向, 抓住了要点, 破解了重难点。

3. 分工统筹反复研讨, 遵循逻辑和科学。

在构建评价模式过程中, 对各个模块进行分工合作, 教务科、示范办统筹模式的整体编写和理论研究, 各重点项目组负责本专业的课程评价手册, 公共文化基础课程教研组负责各自科目的评价手册, 学生科负责学生德育评价工具, 就业科负责见习实习阶段在企业表现的评价工具。同时每一周集中研讨, 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了的难题, 并互相沟通衔接, 做到了分工统筹结合, 遵循内在逻辑, 保证了内容的对接、连贯, 做到了评价模式科学合理性。

4. 结合校情专家把关, 做到适用和有效。

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贴近企业人才规格需求, 结合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 克服原有评价方式中存在不足;多次咨询专家排忧解难;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 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 确保评价实用和有效。

四、成效

(一) 构建了“4231”评价模式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 “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等文件要求, 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相关理论, 遵循现代中职发展教育规律和特征, 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模式, 为更科学、合理、客观评价学生学业, 构建了“4231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二) 编写了评价模式数据分析报告和调研报告

我们选取了重庆市区部分中职学校及部分企业为研究样本, 对其中106名教师及部份企业实习指导人员的学业评价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编写了《学生学业评价模式调研数据分析报告》和《学生学业评价模式调研报告》。

(三) 编写了56门专业课程的评价手册

通过专家指导和分工合作形成了《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评价手册》《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评价手册》《服装生产与管理专业评价手册》《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评价手册》《数字没技术与应用专业评价手册》。丰富了学生学业评价工具。

(四) 编写了六门文化基础课程评价手册

在文化基础课程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形成了《语文评价手册》《数学评价手册》《英语评价手册》《德育评价手册》等六门文化基础课的评价手册。

(五) 提高了学生学业评价的有效性, 促进了学生学业更好发展

“4321”评价模式, 转变了评价目的, 立足促进学校和学生良性发展;转变了评价主体, 实行多方评价;转变了评价内容, 实行多元评价;优化了评价工具, 实行多样评价。从而做到了:从过去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转变为强调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 评价的结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教师也能根据评价的反馈结果, 反思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 逐步地形成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从过去那种把教学评价当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鉴定和检查的评价模式, 转变为教师、学生、社会乃至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从过去那种单纯重视对学科知识、技能考察的倾向, 转向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 (如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 和学习习惯的考察;从过去那种主要偏重于量的评价 (分数多少) 的工具, 转变为现在的评价注重对学习的质的评价, 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反思, 学生的个性特长, 以及怎样通过反思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学习状况, 并找出问题, 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自信, 明确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在职业能力和基础能力全面发展。

五、体会与思考

“4231”评价模式模式强调评价者的多方, 评价内容的多元, 评价方式的多样, 引入教师、企业、同学、学生本人和其它社会组织参与人才培养评价, 评价过程始终贯穿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两条主线, 最大限度地做到多元、全面、客观、公正、公平。但是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对学生个性特长摄入不足, 和对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不够等不足。在往后的建设完善过程中, 我们讲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完善评价模式的全面性和合理实操性。

上一篇:《科技创新导报》稿件要求及投稿说明下一篇:论行政赔偿的处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