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论文

2022-04-26

摘要:班风在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性、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班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等方面作了论述,以期为高级技工学校新生班级班风建设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论文 篇1:

论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

学风从广义上来讲,它包含了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关于从事学术和学习活动的管理制度和精神风貌;从狭义上来讲,我们可称之为大学生学风,它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内在思想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1]。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与班级优良学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其所在班级优良学习风气的形成,而一个班级优良的学习风气将会为大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以点带面形成校园整体优良的学习风气。对于新生班级来讲,建设优良的学风尤为重要,可以促进大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快速、顺利的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法。

大学一年级是学风教育的关键期。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一年级是他们大学学习生活的起点,是大学学习生活等习惯的塑造期,大学新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直接影响他们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他们毕业后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对将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影响。因此,在新生入学后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帮助新生正确认知大学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确立大学四年的学涯目标,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一大学新生存在的学风问题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学风建设的必要性。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学校、专业认识不够深入,对大学生活不适应以及受到其他舆论的影响,存在许多学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目标定位错误,缺乏学习动力

由于刚刚摆脱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压力,许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尽情的放松,不用把学习作为重点,大学的学习生活主线发生了偏离。有些学生也由此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而耽误学业;有些学生把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作为大学期间的主要目标,长期做兼职,有时一人担任两份兼职,甚至会耽误上课时间;有些学生热衷于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中而忽略学习。

2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中学阶段的目标是考上大学,而踏入大学校门后,许多学生不明确大学阶段乃至今后人生的主要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于是表现出无纪律的散漫状态。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上课听音乐、睡觉、玩手机。大量的课余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安排,多数学生看看小说、电影、玩玩游戏、逛逛街时间就过去了,半个学期后感觉到了大学的空虚、迷茫,个别学生甚至会厌学,产生退学的想法。

3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

与高中的应试教育相比,大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大学教师每节课上授课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讲授的许多前沿知识在课本上难以找到。如果学生还是按照高中的方法完全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是跟不上节奏的,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记录重点,课下自主对感兴趣的知识拓宽学习。新生入学后,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在学期末“挂科”的现象。

二建设新生班级优良学风的对策

班级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两个参与主体,其中学生是学习风气的直接创造者。而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工作者,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最直接、最频繁,也最全面,是班级学风建设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进行班级规章制度学习与管理、学业生涯规划、优秀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班会及团日活动创新等对策,促进新生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

1开展班级规章制度学习加强班级管理

对新生班级进行学风建设首先要强调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明确的规章制度能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引导学生学习《XX大学学生管理文件》,明确自己所在高校的奖惩制度,包括期末综合测评要求,评奖评优细则,考试作弊处分,迟到旷课的处罚等。学习后要求每位同学撰写学习体会,并适时地随机抽查学生进行《XX大学学生管理文件》知识竞赛,使学生能够将学校规章制度熟记于心,同时要在学期末考试前加强考风考纪教育。除了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外,建立班级管理条例,如在班里推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及评选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时要参照平时上课出勤、课堂表现、期末成绩等,奖惩分明,使表现优秀的学生有积极向上的目标,同时对一些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能够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保证整个班级良性运转,形成优良班风。

2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所谓学业生涯是指个人对影响自我开发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辩证分析,根据分析、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及事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从而对各类目标进行具体策划、安排和实施的过程。学业生涯规划则是针对学生本体而言,认识自我,了解熟悉社会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在校期间的各层次目标,并且拟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对学风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一个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科学理念的指导、合理方法的实施、健全机制的保障。学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自己,正确的认知自己,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改善漫无目的、沉迷网络游戏、旷课等问题的现状,使新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找准生活的重心和奋斗目标。

新生入学后,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入学教育环节主管领导和老师对专业培养计划和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内容等方面的介绍,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点、自己的学习兴趣及家庭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需要等确立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且设立大学四年不同时间段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另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涉猎所讲课程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后,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大学生成才教育模式。

3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发挥模范作用

学生干部是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左膀右臂,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班级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优秀的学生干部既要社会工作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学生基础,同时学习成绩也要优秀。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学生基础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必要条件,能够带动班级成员的学习积极性,组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秀的学习成绩对班级学生起到模范作用,是班级学生的领头羊,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中坚力量,要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对学风建设等学生工作开展才能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2]。因此新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对班级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新生干部不是选拔出来就能熟练开展工作的,必须加强重点培养。由于高中学生干部与大学里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方法和形式是明显不同的,因此,辅导员老师要对新生干部进行引导,组织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开阔思维,同时要对某些学生干部认为组织活动重要而学习成绩不重要加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时间管理观念,引导学生干部全面发展,从而为班级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发挥模范作用。对新生干部的培训和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培养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学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己既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第二,时间管理。培养学生干部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做到科学管理,使学习和工作协调开展。第三,建立与学生干部的心理契约,激发学习动力。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通过与学生干部谈话、座谈、班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传达学风建设的信息,运用情感的激励,文化的营造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心理契约,与直接明确表达学风建设的信息相互补充,使学生干部与高校教师共同形成学风建设目标的期望,促进学生干部的学风从被动的参与转为主动的行为。第四,制订学生干部学风建设监测和激励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学生干部学习成绩预警监测,对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滑、厌学、逃课和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给予重点关注。

4创新班会及团活,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主题班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具有主题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情景的互动性等特征[3]。因此,主题班会是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开展班级学风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班会理念、班会内容和班会形式,推进学风教育主题班会的系列创新,提高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班级学风建设的实效性。高校主题团日活动作为团组织生活的主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4]。因此,要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有效载体的作用,善于创新,以促进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

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的组织实施必须以学风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兴趣为目标,实现班级学生全员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的有效作用。另外,新生班级的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彼此比较陌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及团日活动,可以促进班级同学的相互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于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也有一定意义。如组织学业生涯指导的主题班会,改变以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讲解为主的班会形式,以学生参与为主,班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体验,意识到自己需要确定学习目标,以及如何确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再如,组织专业知识竞赛的主题团日活动,可以按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站到底”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谢凤汁,等.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兼议学风建设中辅导员角色作用的发挥[J].教育管理,2014(3).

[2]侯玉新.高校学风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的关联思考—以广西某高校学生干部学风情况调研为例[J].学园,2014(2).

[3]张筱荣.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

[4]汪治国.浅谈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创新和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

作者:杜召辉

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论文 篇2:

对高级技工学校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思考

摘 要: 班风在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性、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班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等方面作了论述,以期为高级技工学校新生班级班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级技工学校 新生班级班风建设 重要性 问题 策略与途径

班风是在院校校园环境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集体精神面貌现象,它以所在院校的校园文化为根基,而又具有其个性特征,在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风是在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研究和分析新生班级班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找寻出对策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只要在一年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就会对全班同学产生直接的约束力和内驱力,使群体压力直接作用于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使之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进而保证集体中成员在学习、生活、工作、纪律等方面能够顺从集体利益的要求。同时在一年级形成的良好班风,将对学生此后几年的大学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性

1.新生的特点

心理适应方面,作为通过中考而进入高级技工学校的新生,他们在入学时就带有一定的自我中心感和优越感,但是由于进入高级技工学校后,比较对象范围扩大、评价标准提高,本身又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就可能存在自我认识不准确、自我评价失真,在与周围同学的对比中容易出现妒忌感增强而自信心降低的心理状态。

学习适应方面,由于学习由中学阶段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自学为辅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讲授为辅的模式,因此对新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自修内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往往由于学习环境的宽松、专业课程的陌生、教师讲授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弱等原因,新生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挂科现象。

思想适应方面,现在的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出生在八十年代后期,或九十年代初期,他们成长的政治形势稳定、经济条件宽裕、社会环境良好,所以他们对大好形势的体会并不是很深刻,对社会的认知和感悟也很浅薄,但是他们思想比较单纯,而且个人的爱憎好恶分明,思想可塑性很强。

生活适应方面,他们第一次离开亲友的庇护,在新的学校、新的集体、新的朋友、新的生活模式、新的学习方法中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上由父母包办较多的学生必然在生活适应上出现严重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反差,那些家庭物质条件差而地处偏僻的学生,又可能会因为家庭经济的困难产生自卑的情绪。环境和角色的突然改变,打破了他们原先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会使他们产生一些孤独、怀旧、紧张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会伴随他们整个一年级的生活。

2.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班风作为班级成员精神风貌的总和,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影响性,而且对集体以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根据新生各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班风建设工作,才能抓住班级的长期发展和建设的黄金时期。通过对新生的班风建设教育来确立他们的集体观念、成长目标、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以为将来二、三年级的学业、专业教育,就业、毕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目前新生班级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非正式团体的影响

尽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即都有自己的群体规范,这种规范是不成文的、无形的,但其约束力很大,成员间的从众行为较为明显。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有两重性,当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时,它会起积极作用,成为班集体的辅助力量;当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发展目标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使整个班集体出现不团结不和谐的氛围。在高级技工学校里,非正式群体主要由来自同一个地方组成的老乡团体以及由共同爱好组成的团体,比如共同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往往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2.社会和家庭文化的价值观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和一定的社会地域,都带有自身的个性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中的一些错误价值观念,如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重功利轻名节、拜金主义、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攀比心理严重,常常成为制约班级班风建设的关键因素。在班级里,某些家庭富裕的学生看不起家庭困难的学生,而有些贫困生也往往自惭形秽,存在严重自卑心理,甚至连接受学校和社会爱心帮助的勇气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班级风气也不会是健康的。

3.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些高级技工学校的班主任认为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没有必要进行规范和管理,给他们自由越多越好,有的班主任则忙于搞科研、进修、本职专业等,很少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殊不知,高级技校学生本身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就不强,还存在着依赖心理。班级在缺乏班主任正确的规范和引导下所形成的班级文化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不良的环境和风气。在这种环境下班级成员时常感到压抑、失落、缺乏归属感,因而学习、工作积极性较低,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1.学校、系部层面

对作为校风基础工程的班风建设,学校应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为班风建设提供和创造有利的政策和物质条件,建立一整套考核、评估、督促、指导班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使班风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可以采取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例如让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的班级在全校做公开展示等。

2.班主任层面

首先班主任要具备不可动摇的教育理想,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虔诚,以完美的人格魅力、较高的道德水准、高雅的志趣风度和严格的工作作风来影响学生、感召学生,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其次,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制度建设,要有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再次,要注意班级中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对于一些积极的团体,如一起自修、一起参加有益的社团等,要进行鼓励;但对于一些一起沉溺于网络、一起逃课、一起吃吃喝喝等的小团体要加强教育,一方面促使他们与更多的同学友好相处,广泛地与同学交往,增加彼此的了解,在班级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交往水平,向交往的深度发展,通过高水平的交往,使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得到良好的发展。

3.学生干部层面

学生干部是班级的正式团体,优秀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可以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学生干部要有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和对班级负责的精神,在学习上争先、言行上正派、思想上纯洁,同时要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开展班级工作。

4.家庭教育层面

新生教育是高级技工教育与高中教育相衔接过渡的重要阶段,更是家庭教育逐步向学校、社会教育转变的关键过程。对学生存在和发生的不良苗头和行为,我们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寻求配合、努力沟通,一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风建设是高级技工学校新生班级学生工作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部分,只有抓住了班风建设这条主线,我们才可以扎实地做好新生班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龚萍.论高校班风建设.现代企业教育,2007,(17).

[2]张玲.学风建设要从班风抓起.江西教育,2006,(17).

[3]陈新开.论高职新生的特点及始业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作者:唐国忠

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论文 篇3:

后疫情时代理工科新生学风建设工作路径探析

摘  要:从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学习回归到后疫情时代的课程学习,学习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理工科新生学风建设出现了学习模式不适应、自我管理能力差、专业认同感低、学习目标模糊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管理、服务出发,开展线上线下专业教育,采用网络社群与朋辈帮扶联动的朋辈教育,实施全面化覆盖和精准化指导相结合的服务方式,采取大数据精准化研判学情,强化学风建设管理,助力理工科新生的学风建设。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理工科;新生;学风建设

后疫情时代,是指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社会逐渐回归正常状态,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后的阶段。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2020年4月29日后,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取代了面对面授课,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边界,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学生返校复学,学校教育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教育的形态发生新的变化,学习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后疫情时代学习的变革

(一)学习空间的变化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网络教学迅速发展,学习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完全被打通[1]。之前学习发生在教室物理空间里,极少数的课程需要在线学习,现在,信息的传递瞬息万里,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组成了新的学习空间,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预言已成为事实,人们的交流越来越方便,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打破,人们的沟通从面对面的物理空间的交流转变为虚拟空间的交流和互动。疫情期间,出现了各种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学科线上集体教研、学科教师团队协作教学等形式,各地大中小学利用腾讯会议、zoom、钉钉等网络平台开展教学、讲座和会议,通过远程交流沟通,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后疫情时代,各种讲座、线上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

(二)学习方式的变化

根据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后疫情时代,网络和手机呈现出普遍化的使用趋势,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成为可能,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设备访问网络进行学习[2],学习者可以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需求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方式从过去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学习者不再是根据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查找和阅读各种专业资料,自定步调进行个性化学习,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资源的变化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习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还包括各种网络资源。印刷时代,知识是通过书籍纸质媒体储存和传播的。电子媒介时代,知识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传播和传递。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知识和信息出现在网络上,网络上的信息和知识包罗万象,数字化资源突破了传统纸质书本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网络中不仅有教科书中的文字内容,还有视频、音频、图像、虚拟现实等内容[3],网络中各学科各专业的学习资源比教科书上的内容更多、更全面,形式也更多样。疫情期间人们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授课和学习,后疫情时代人们可利用的网络学习资源愈加丰富。

二、后疫情时代理工科新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认同感低,学习目标模糊

外界对传统理工科专业有一定的偏见,特别是机械工程这类传统理工科专业,普遍被认为未来的就业岗位多处于工厂、车间等环境,工作待遇较低,精工实习等课程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动手操作磨具、机床等看似粗、笨、繁重的体力活。对未来需要学习的专业,理工科新生单方面认为未来的工作环境恶劣,就业前景暗淡,不认同所学专业,学习时失去目标和方向,特别时高考第二、三志愿调剂录取的同学,由于学非所愿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此外,理工科新生学习目标模糊,学习规划不合理,缺乏学习热情。在高中,学习目标明确,努力考上好的大学是最终目标。进入大学后,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任务相对轻松,部分理工科新生抱着及格万岁、毕业万岁的心态,缺乏自我规划,学习动机微弱,学习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容易产生颓废的情绪。

(二)学习模式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

新环境给理工科新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带来了新挑战,从在家学习到重返校园,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存在不适应现象。与文科课程不同,理工科的课程以数理公式、数据演算为主要内容,高中时期,老师会提醒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课后老师会督促学生进行课后的巩固练习,学习方式是灌输性的。加之疫情期间,学生经历了长时间的在家复习,学习的规律性被打乱,学习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受疫情影响,新生开学时间晚,课程时间被压缩,课程进度快,理工科课程涉及到高等数学、制图、力学、物理、计算机等各方面专业知识[4],知识点多,知识连贯性强,覆盖范围广,理论性和抽象性非常强,新环境下大学老师教学不局限于纸质的课程资源这些传统的教学要素[5],还包括线上资源、教学平台、软件工具等,部分课程教学和互动会通过网络进行,网络教学互动有限,面授讲课速度快,理解难度大,新生上课精神难集中,消化时间少,较难适应快节奏、范围广、容量大的学习模式,跟不上教师讲课节奏,学业受阻容易失去信心,进而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情绪。

(三)自我管理能力弱,自律性差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再次回到学校,理工科新生的学习从居家学习变成校园学习,从分散学习变为集中学习,从紧张学习到自主安排,理工科新生的生理、心理乃至行为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相关研究中表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节奏的阶段一般需要 1 到 3 个月,或者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6]。大学和高中在学习环境上存在很大的不同,理工科新生学习环境从紧张模式转变为轻松模式,高中时期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大量做题,大学阶段高数、英语等课程较为枯燥,课堂上难集中精神,容易打瞌睡和玩手机,课程结束后有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外,相对于高中时期枯燥单调的题海模式,大学有各种社团和活动比赛等,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面对充足的时间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理工科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难以平衡学习、生活、社团之间的关系,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獨立性和自律性较差,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导致学习上产生倦怠。

三、后疫情时代理工科新生学风建设的工作路径

(一)专业认同教育:线上与线下融合

网络技术的新发展打破了教学活动的时空界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互动不仅可以发生于物理空间,亦可以发生于虚拟空间。针对理工科新生专业认知的不足和家长外界的偏见,通过线上线下教育结合的方式,加强理工科专业教育,引导理工科新生正确认识专业,带着兴趣进课堂,进而扭转学风。一方面,运用新技术开启“云交流”,通过线上举办交流会,邀请杰出校友、优秀毕业生云端分享个人成长经历,指导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利用榜样把职业的意义变成鲜活的形象,用榜样的成长成功去教育引导新生,增加新生对专业的认可对前景的信心。另一方面,开展专业欢迎会、本专业学术社团宣讲、新生见面会、企业参观、企业家讲座等多种线下活动,增强理工科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开学初,开展专业欢迎会,介绍专业师资力量、实验室、学科比赛获奖、优秀学长学姐等,树立学习信心。邀请本专业的学术社团进行宣讲,讲解社团性质及科研竞赛,促进经验交流,增强新生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邀请专业教师、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新生见面会,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历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发展方向及就业前景[7],引导新生重新认知专业。组织新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工作环境和用人要求,激发新生的学习兴趣。邀请企业家开展讲座,讲解专业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学生关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前沿动态与热点,提升专业认知。

(二)朋辈教育:网络社群与朋辈帮扶联动

朋辈群体生活环境相似,拥有近似的思想观念,彼此更能理解对方,更容易产生共鸣[8],朋辈教育呈现出更多的是吸引力、示范性,而不是简单的说教,通过网络社群和朋辈帮扶联动的方式引导理工科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和掌握学习方法。针对理工科挂科率高、课程难度大的课程,开展朋辈帮扶,开设学霸讲堂,选拔专业知识扎实和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长学姐给理工科新生讲授课程,为所学课程提供指导和帮助,传授学习经验,解答学习上的困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告知新生理工科课程的学习重点,分享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适应理工科课程内容、上课进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学习、社交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带来了泛在式的碎片化学习。新环境下,利用钉钉、微信、QQ 等社交软件组建网络学习社群,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相互学习,营造学习氛围。比如开展“每日英语打卡”活动,同学们利用百词斩、星火英语、英语四级君等APP软件进行英语学习和学习社区的打卡。

(三)学业服务:全面化覆盖和精准化指导结合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使得学生变的更加实时化、多元化、个性化,学生分散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针对理工科新生的情况,采取全面化覆盖策略和精准化指导的方式,做到点面结合。一方面,针对理工科新生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采取全面化覆盖策略,针对理工科新生开展课堂笔记大赛,通过优秀的课堂笔记,展示优秀学子的学习方法,培养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新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专门的指导,实施精准化指导,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分类培养。针对学业受阻学习困难的学生,了解其学习情况,建立学业档案,剖析成因,找准根源,及时进行相关课程辅导,提出应对性举措,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针对优秀学生,指导其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引导帮助其掌握课程学习之外的职业所需的能力。

(四)学情研判:大数据精准化研判

针对理工科特点,综合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用信息化工具强化管理,用数据精准化研判。利用大数据对理工科新生学情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以客观数据方式呈现学风情况,找准学风建设的着力点,为学风建设提供决策[9]。高校学生系统存储了大量的数据,理工科新生个体的学情数据既包括高考成绩、录取分数、高考语种、志愿填报、学期选课、迟到旷课、课堂参与、平时测试成绩、考试成绩等数据。学期初,掌握新生既往学情数据(包括数学、英语成绩),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在管理时有的放矢。学期中,对高数、制图等理工科课程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时跟踪每个班每位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业状态、短板弱项,反映优生、学困生等学生比例,实现学业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对制定各类帮扶策略提供有效帮助。基于学情数据剖析,精准查找理工科新生的短板弱项,第一时刻采取有效措施;基于学情数据变化,进一步清晰帮扶的着力点;基于学情数据研判,引导任课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业动态,与任课老师合力促进学风建设。

(五)学风管理:有界管理的强化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指出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规范学生学习方式行为。理工科新生自我管理能力弱,自律性差,因此养成学习习惯和规范学习行为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强化学生纪律意识。按照规章制度来开展学风教育,讲解学校的校规校训、学生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学生考试的相关规定等,强化新生的规矩意识[10]。第二,切实抓牢课堂学习阵地,首先,紧抓学生考勤,实施学委、班长负责制,课前开展点到,上课手机入袋,严肃课堂纪律。深入班级,考察学生的日常出勤情况,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堂纪律、自习情况、作业上交情况、平时测试成绩等,在班群对班级每周上课情况进行总结,对迟到、旷课早退情况进行班级公示,对迟到、 旷课、早退等人员进行教育引导,采取一对一谈心谈话,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表现,纠正其态度和行为。其次,推行早读晚自习活动。通过日常的早操、晚自习等活动,帮助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超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带来了学习的多样化,也给理工科新生学风建设和学风管理增加了难度。在后疫情时代,理工科新生学风建设要与时俱进,顺势而新,从教育、管理、服务出发,把线上的优势和线下的优势更好地融合,做好线上、线下的监督,加强理工科新生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出高质量的理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凌鹤.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學样态的展望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20(15):49-52.

[2]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3-20.

[3]朱林.后疫情时代的学习突围[N].中国教师报,2020:4-29.

[4]谭维智.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知识教学变革?[J].现代教育技术,2020(05):6-10.

[5]周芳.高校辅导员理工科专业学风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1-13.

[6]代俊,袁晓艳大学生心理健康实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88.

[7]杨柳惠.基于理工科新生适应性学习的学风建设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5(6):142-144.

[8]王伦刚.推行辅导员助理制度,发挥朋辈教育作用[J].潍坊学院学报,2015(6):109-110.

[9]王瑜晗,王乙如,刘超富,秦晓博,张子康,宋莹.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与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189-191.

[10]李玉明.高校初级辅导员开展新生学业指导工作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1):104-106.

责任编辑  朱芊

作者:游立雪 凌伯雄 陈琳

上一篇:我国车险营销模式分析论文下一篇:工程接地系统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