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2022-09-10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校的招生数连年递增, 扩招的本科生已于2 0 0 3年开始毕业。据教育部公布的一组数据: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 2004年280万, 2006年达到338万;每年的增量都在6 0万左右。今后几年, 还要以几十万的数量增加。用人单位对于录用应届本科生更是好中选优, 技能和素质要求并重, 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竞争越来越激烈, 就业越趋困难。就业的压力越大, 折射出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机制中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 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1 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1.1 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类为了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的需要, 产生了对于财富的需求;为了实现这种需求, 人们把各种类型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 使得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人作为创造财富最为主动的生产要素, 在劳动中创造客观财富的同时, 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生存的一种方式——就业。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就业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关乎到民生的根本利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取代了传统的计划分配, 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因此,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

1.2 就业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风问题是一个心理问题, 又是一个行为问题;既是存在于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又是一个反映在学习效果——就业上的问题。一方面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不佳, 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学风建设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方面。优良的学风建设不仅是每个学生成才的软环境和就业的基本保证, 更使得学生能以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走向社会。

1.3 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的不足

就业折射出的学风问题的成因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上进行归结。大学生的就业和学风建设就象两面镜子, 相互照射着, 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的情况导致了社会的问题, 反映了我们学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有的大学生平时学习缺乏远大理想, 精力投入不足, 懒散的作风, 造成其就业中好高骛远、盲目跳巢、工作无目标。有的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纪律松散, 不讲诚信, 在就业时形成了有专业有能力, 无信用的现象。有的学生严重缺乏自我管理、艰苦奋斗精神, 当毕业时, 反映出怕苦怕累, 依赖父母的“大小孩”现象。目前大学生中基本是独生子女, 不少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只顾自己,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刚踏上工作岗位形成了自我为中心, 盲目自大, 缺乏责任心的现象, 很久都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不能做到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上述学风问题牵制了优秀学生的培养, 反映了一定的校园学风建设问题。

2 加强学风建设, 提高综合素质, 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2.1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职业目标

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有责任运用“双棱镜”的效应, 加强学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促进大学生就业。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目标、对象、方法等都在发生变化, 对学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要统一思想, 把学风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常抓不懈。在学风建设中以制度建设为立足点, 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 以加强正面教育为平台, 以活泼多样的工作模式为方法, 坚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 制度建设和学风建设相结合,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 高度重视、重点突出学风建设的核心地位。在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近期、中期和远期的职业目标。同时鼓励学生为不同层面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这对学生自觉建设良好学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风可以磨砺人, 不畏困难, 耐久力等,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主动, 关键看其是否目标远大, 关键看其是否经得住磨练、投入全部的精力。而良好的学风能有助于其在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职业规划的推动下建立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和意志力, 从而走出一条有专业特色的成功之路。

2.2 从细节上着手开展诚信教育

良好的学风必须树立“言必信, 行必果”的思想行为准则。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剧增不少毕业生背离诚信, 为谋求职位而选择不诚信:

(1) 撰写就业简历和推荐材料弄虚作假的行为;

(2) 面试时夸大、虚伪的行为;

(3) 签定就业协议时乱签协议或随意毁约的行为;

(4) 毕业后拒不还清助学贷款的行为;

部分毕业生的诚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就业市场的混乱,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缺乏信任感。由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的负面作用, 使学生内心意志失缺, 诱发不诚信;由于就业环境和学校象牙塔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 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看到诚信教育是一种长效的德育规范, 为使大学生在通过加强学风中坚定不移的意志力、恪守诚信, 促使成功就业, 应“以学生的利益出发, 在教学引导的细节上塑造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形象, 重点做好:建立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校园氛围;以校训:勤奋、求实、创新、奉献等为任务, 打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结合大社会的信用体系, 建立校园内部的信用档案;从学生利益出发, 规范诚信教育, 建立“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信用监督机制。

2.3 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学风包括学生的自立、自理、自强不息等能力。大学生毕业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与发展, 必将职业分流, 走上各级岗位成为国家各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自我管理意识和日常文明行为的培养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和命运, 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都是在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在抓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利用这些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治学精神、学习纪律、学习方法、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从而建立大学生自立自强文明上进的良好学风。孟子曰:“故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由此我们从古训中得到启示, 培养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同步发展的, 重视两者的关系, 两手都要抓, 才能使当代大学生面对挫折困难, 不再依赖父母, 拥有高度的自制力和事业心, 爱岗敬业, 勤奋奉献, 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事业有成。

2.4 运用校园舞台, 增强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多数出生在八十年代以后, 独生子女的优势和弱点十分明显, 其中有不少学生“目标不明确、自以为是, 缺乏反思能力、缺乏进取心, 责任意识淡薄, 对社会漠不关心“两耳不闻窗外事”。因此运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建立素质拓展计划, 加强团队协作精神教育,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爱校荣校的思想教育, 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和二课堂的实践, 让学生在各类学术活动中、在自己喜欢的社团中、在不同的教学实践岗位中, 增强责任意识, 学会与教授、同学的沟通, 创建和谐校园。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引导、激发学习热情, 从而全面提高各项素质,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展现自我价值。

3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为动力, 切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理想, 端正学习目的, 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等, 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是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 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奋发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加强学风建设要从加强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两方面入手, 以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为突破口, 以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为重点, 以创新为切入点, 以文明素质的提高、学习计划的完成、学习纪律的好转、考试纪律的严明为观察点, 以就业为“反光镜”, 帮助学生提高其自理自律自立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而推进毕业生的就业。

学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对此学校全员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

(1) 规范制度, 明确责任, 用制度管理教学和学生工作;

(2) 以学生为本, 优化服务, 人性化管理, 创造良好的学风环境;

(3) 树立典型, 精品育人, 在人才培养中促学风建设。

(4) 提高教风, 以德治学,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学风发展。

4 结语

总之, 学风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学风的实质是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是学生形成“勤奋、求实、创新、奉献”的优秀品质的保障。通过大学生在就业中反映出的学风问题, 我们应建立学风的长效保障机制。让更多的学术带头人、学院领导、机关干部、政治教师等走下讲台, 走近学生, 走近学生工作, 以学生的导师、长者、朋友的独特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学生, 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良好的学风的形成必将在大学生们今后的就业中乃至终身的成长中受惠无穷;让学生充分发挥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勤奋求实, 一专多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使我们的高校在21世纪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学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从而折射出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机制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学风建设就象两面镜子, 相互折射着, 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劣。

关键词:大学,就业,学风建设,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郑军庆, 唐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 :259~260.

[2] 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 1996 (8) :8.

[3] 卫茹静.开展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的高校学生工作[J].高校学生工作要就与探索.

上一篇:试析油画中的情感色彩表现下一篇: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