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人生哲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是对人生意义个性化的沉思。

第一篇:人生哲学论文范文

从苦情戏看中国人生哲学

[摘要]苦情戏是通俗剧的一种,体现的是—种中国式的“人生悲苦”。2009年在央视热播的68集台湾电视连续剧《我最爱的人》择了牺牲现实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为代价来突出道德教化意义。善与恶的绝对对立不但体现出了苦情残的本质特征,更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一种有意味的显露。

[关键词]苦情戏 道德教化 人生哲学

与西方的命运悲剧不同的是,苦情戏体现的是一种中国式的“人生的悲苦”,而苦难的来源则是诸多外在压力和迫害,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和道德批判性。2009年初,央视引进的台湾电视连续剧《我最爱的人》正是一部典型的苦情戏,故事的内容是围绕一对姐妹的爱恨纠葛展开的。

陈秋玉和陈秋美是一对以卖唱为生的姐妹。秋玉和秋美的妈妈在弥留之际,交代了她们去找一个旧皮箱,里面藏着她保存多年的秘密。秋美抢先一步发现了皮箱的秘密,原来姐姐秋玉并不是妈妈的亲生女儿,而是富豪陈百川的私生女。

秋美陷入了沉思,一旦姐姐认亲了。她将会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而自己呢?母亲将亡,自己势必仍然在歌舞团中讨生活,难道自己的一生将在观众淫邪的目光中宽衣解带吗?掌声又能维持多久?当她年老色衰之时,母亲的一生将是自己未来的写照。秋美毫不犹豫地把信上秋玉的名字改成了秋美。至此,一场现代版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上演了,一对姐妹起伏跌宕的命运也开始了……

具有道德教化意义的苦情戏往往以牺牲现实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为代价来突出善与恶的极端对立。所谓性格即命运,姐姐秋玉天性善良,面对生活的磨难,表现出一种传统女性特有的知足与安分。虽然从一开始,她就陷入了妹妹秋美设计的陷阱里面,父亲被抢走了,爱人被蒙骗了,工作没有了,健康失去了,女儿也没法照顾了,甚至面对失去自由。失去生命的状况,她依然爱着自己的妹妹。

秋美在篡夺了姐姐的身份后,为了实现她的上流社会梦,一步步走向疯狂,秋美这个形象几乎被恶魔化到了极致。因此,观众对这部连续剧的评价也形成了鲜明的两派。喜欢的人极力赞美秋玉的善良和隐忍,贬斥秋美的不择手段。不喜欢的人则认为秋玉的愚善是一切恶果的根源。正是秋玉的一味退让才导致了秋美一步步地走向毁灭。

从风格上说,苦情戏无疑是一种以“苦”见长的悲剧形式,它遵循的是苦难美学。这种“苦”能使观众体验到特别的快感,对于这种快感,朱光潜分析说:“痛苦在悲剧中被感觉到并得到表现,与此同时,它那郁积的能量就得到宣泄而缓和。这种郁积能量的缓和不仅意味着消除高强度的紧张,而且也是唤起一种生命力,于是这就引起快感。”

事实上,善与恶的绝对对立不但体现出了苦情戏的本质特征,更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一种有意味的显露。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提倡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这里要求的“修身”,修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比如要做到父慈子孝,那么,做儿子的,便不问父亲是否慈爱,我只先尽了儿子的孝心。同样,做父亲的,先不问儿子是否孝顺,只先尽了我傲父亲的慈爱之心。做儿子的要用自己的孝心来诱导出父亲的慈爱之心,做父亲的要用自己的慈爱引发出儿子的孝心来。也就是说,修身要从自身做起,要用自己的善去感化周围的人。

在电视连续剧《我最爱的人》中,秋玉就具备了这种具有道德感化意义的善良,这种始终如一的善良不仅获得了李明辉的友情、沈文华的爱情,陈百川的亲情,并且感染了周围所有的人。

秋玉的婆婆为了周家的遗产,将周氏企业的继承人秋美视为自己未来的儿媳妇,并极力阻挠儿子文华与一名不闻的秋玉相爱。可是后来当她看见失明的秋玉真心地祝福她的女儿与明辉婚姻幸福的时候,忍不住说:“秋玉,我不管秋美怎么想。你虽然是我有名无份的儿媳妇,但是我还是要说,你是我沈家真正的好媳妇!”

秋玉从来不去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而是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的善良与坚韧。秋玉千辛万苦地生下女儿,可是失去记忆的沈文华却被妈妈蒙骗,将要娶秋美为妻子。绝望中的秋玉背着女儿投海自尽了。她的绝笔信中写道:“人生总有现实与梦想之分。然而,大多数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走向的是现实。沈文华的事情,是我人生所有梦想的破灭……”煽情的叙述,在这里达到了一个顶点。编剧没有让秋玉真的消失。也并没有让沈文华和秋美的婚礼及时得到阻止,而是让文华和秋美同样也生了一个女儿,秋玉和秋美的命运波折又在她们的女儿身上延续着。

中国的文学是人生的文学,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仅仅是对男性而言的,对女性同样具有约束力。修身齐家,对古代女性来说就是要恪守做人的道理,把自己的感情充分发挥出来,使人群相和相安。满足快乐。传统戏曲中就有大量以女性为主角宣扬道德教化意义的剧目,比如《王宝钏》、《韩玉娘》、《琵琶记》、《三娘教子》、《李陵碑》等等。

苦情戏承袭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传奇叙事。它的特点是大悲大喜,表现夸张和善恶分明,这种美学手法是将是非、黑白、褒贬高度戏剧化,用来表现基于道德或教化意义上的尖锐冲突,其结局往往是善终胜恶的煽情式“大团圆”结局。

这些既是苦情戏的鲜明特征,同时又带来了剧情模式化的流弊。比如,当一切真相大白,秋美遭到所有人的唾弃,变得一无所有时,秋玉依然不肯与文华完婚。因为秋玉对秋美还没有真正实现道德意义上的感化。剧情一直发展到姐妹两个在江金泉面前忘我地挣扎。极力想保全对方。当秋玉大声哭喊着求江金泉不要杀秋美的时候,秋玉第一次讲出了自己一味退让的原因“不要杀她,因为她是我妹妹,我爱她,我爱她,所以才一次一次的包容她。”秋美终于在秋玉的大爱前幡然醒悟,勇敢承认自己的罪恶。最后。秋玉在秋美的祝福下,在亲朋好友的注视下,终于和爱人沈文华完成了迟来的结婚仪式。全剧也在完成道德救赎的任务后终止于大团圆的结局中。

按照钱穆先生的观点,中国文化,乃是教人做一个好人。即做天地间的一个完人,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这里所谓的好人的好,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善”,孔子所谓的“仁”。而此种精神,今天的人则称为“道德精神”。换言之,即是一种伦理精神。

抛开台湾电视连续剧《我最爱的人》在艺术上的缺陷不谈,客观而论,这其中的确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人生哲学与独特的人生意味,是中国人情感人生的悲喜剧。

作者:花宏艳

第二篇:哲学的人生 哲学的电影

[摘要]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是对人生意义个性化的沉思。把哲学的命题作为影片的主题,这一直是伯格曼影片的标签,他的一生都是用电影的语言来思考和演绎哲学问题,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是一连串的反思与怀疑,否定和批判成为他的电影的基本精神特质,伯格曼通过电影打通了电影与哲学的关系,成为了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

[关键词] 伯格曼 电影 哲学 思考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4.005

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年来电影本身出现的哲理化倾向,使得哲学这一命题在电影中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2007年7月30日,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悄然离去,从此电影界又失去了一位以电影为生命并为之做出杰出贡献的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一生共拍攝了56部电影,他的电影是对人生意义个性化的沉思,显示了欧洲人对于人生哲学、生命意义探索的喜好,把哲学的命题作为影片的主题,这一直是伯格曼影片的标签。因此,伯格曼的影片是电影中的哲学,将伯格曼称为电影界的哲学家,也并不过分。

1918年7月14日,伯格曼出生在瑞典的布萨拉,瑞典是富裕的北欧国家,它的社会现实,决定了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基调。瑞典生活富裕而稳定,每一个人无需对金钱有太强烈的欲望,使得人们有较多的精力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感受。伯格曼的电影,经常表现富裕生活背后人性的不完满,人性的缺陷被充分暴露。在物质生活不再给人压力的状态下,幸福、快乐、满足依然是浮光掠影,内心深处总是难以捕获最简单而持久的满足。伯格曼的电影表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感悟,对应了欧洲社会很多人的共同感。

伯格曼由于其独特的生活背景和个人性格,使得他对生活本质意义的思考显得敏锐、准确和细腻。然而,这也是他痛苦的原因。伯格曼晚年孤身一人居住在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波罗的海小岛上,他的一生一共有5次婚姻或同居,共有9个孩子,但是,没有一个孩子留在身边。他在晚年承认自己是个胆小鬼,害怕人群,内心的孤独无法排遣,他还说自己是一个永远记恨的小心眼,因为他有一次挥拳打了批评他作品的评论家。中国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英格玛·伯格曼在晚年袒露自己的内心,一方面是他诚实面对生活、诚实面对自己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他试图为自己的一生的不快乐寻找答案。他一直在思考,思考人存在的困惑等许多常常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伯格曼的一生没有和哲学分开过,无论是在光怪陆离的电影当中,还是在寂静的小岛上,伯格曼一直干着一项工作——用电影来演绎哲学,用哲学来解释存在。

一、对个人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伯格曼一直在思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点点滴滴,在他的大多数影片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复杂的、敏感的、紧张的。他们中有的拒绝交流,有的却戴着面具交流,有的虚伪自私,有的难以抗拒诱惑,伯格曼自始至终都在试图揭示人在现实当中的隔阂和疏离。

以《假面》①为例,伊丽莎白不愿说话,表明她放弃社会角色,希望摘下面具找回自己,单纯的艾尔玛为了尽职,也为了解闷,却什么都说,但说着说着却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自己,最要命的是自己想的和做的不一样。在伊丽莎白面前,艾尔玛起初并不愿意满足于向一位明星倾诉常人的悲喜。她说自己26岁,已订婚,热爱护士职业,而这些都是角色,也就是假面。

真实从性开始,有一天她讲了自己野合的故事。故事就在这里巧妙地转折,艾尔玛看到伊丽莎白在写给别人的信中透露了她的野合故事后愤怒无比,也就是说她接受不了自我被真实的曝光。交流的难以实现在这里就展开了,艾尔玛开始想方设法折磨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依然选择沉默,巨大的交流阻力在这里爆发。

艾尔玛以为伊丽莎白是病人是弱者,而伊丽莎白则把她当成了研究对象,其实本来没有那么复杂的关系在这里就变得敏感而一触即发,即使最后把她们归结为一个人,伊丽莎白和艾尔玛之间的交流还是难以实现的。她们都把思维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于是总觉得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其实抛开了所有,你苦苦追求的那些若有若无的东西的价值又值多少呢?

“电影的特写镜头是突出细节描写的艺术。它无声地展现了重要的、本质的事物:不仅描写,而且评价。”②伯格曼镜头下的演员,每一张脸都是一个故事。他认为“特写”可以直触情感的世界,在伯格曼摄影机的描绘下,大多数人活得没有尊严,内心充满蒙羞、郁闷、愤懑。他的主人公总是试图克服个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痛苦和困惑中寻求超脱,但往往又是徒劳的。很显然,他的电影基调仍然是强调人的悲观,在伯格曼看来,他的主人公的命运就是这样让人费解,都在痛苦中挣扎,却又彼此不理解,于是冷漠,隔阂就在现实当中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对两性情感关系的思考

人们把两性关系比同两个大国的关系,可见男女关系是多么难以处理。在伯格曼的影片中两性之间的关系同样表现得左右为难,主人公常常在痛苦当中徘徊。就像影片《狼之时刻》里的主人公艾尔玛对着镜头发出的疑问一样:在爱的世界里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约翰虽然得到了妻子艾尔玛的真爱,可是这份既存的感情还是与后来他和情妇维罗尼卡之间新生的感情相冲突。于是极度的兴奋与烦恼不时袭来,难以平息,而蜕变成一种感伤、空虚、孤寂和不安的心境。在这时候人心和人性都成了无根的浮萍,开始在欲海里沉落,约翰最终没有抵挡住色魔的诱惑。当他背叛发妻去和城堡里的旧情人维罗尼卡幽会时,他的灵魂就被心魔所控制,色欲让他忘乎所以,不计后果,最终将生命引向悲剧。约翰最终没有向神靠拢,而是投向了魔鬼的怀抱,这是人性的软弱和人性堕落的表现,也让他自食其果,留下孤独的妻子艾尔玛承担由他的过错造成的结局。

伯格曼通过他们的故事告诉观众,情感危机、错位对一个人生活的影响和人们将为之付出的代价。在两性情感的交往中,真爱被许多东西所粉饰,不是人不够真诚,而是爱成了伤害,主人公都成了感情的奴隶。

三、对女性之间关系的思考

对于女性的面孔,伯格曼有着足够的迷恋和尊重,他总是让镜头离演员的面孔更近些,用眼神和面部肌肉的风暴,带给人们心灵巨大的震撼。诚然,伯格曼对女性有着他异于常人的洞察力,但和其他关怀女性的导演相比,如阿尔莫多和沟口健二,伯格曼没有将女性奉若神明的胸怀,连关心也谈不上,他只是冷冷地注视着女性内心深层的切口。活在伯格曼光影里的女性形象并无太多的性别特征和感召力,她们和伯格曼电影中的男人一样模式思考着的,痛苦着的,外加一份女性特有的忧郁,也更加具备了言不及义和冷漠的风范。在伯格曼的影片中女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诡异的色彩。

像影片《假面》中艾尔玛和伊丽莎白一样,起初艾尔玛很悉心的照顾伊丽莎白给她讲自己生活的点滴,从自己的社会身份到第一次性经历,艾尔玛都滔滔不绝地讲给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看似在听,实际上是听之任之的态度,并且把艾尔玛当成心理研究的对象,而当艾尔玛得知自己被伊丽莎白当成研究对象而不是朋友时,她几乎崩溃,她开始折磨伊丽莎白。但风波过后艾尔玛重又恢复温柔本色,她让伊丽莎白靠在自己的胸前,她仿佛看清了自己。伊丽莎白也是一样。人们最爱的是自己,最恨的也是自己。無论爱恨都成了一桩身不由己的极端“自私”的行径。在影片的表现中,伊丽莎白代表了女性暗哑的一面,艾尔玛则是女性明快的一面,实际上却殊途同归,共同步入交流无望的困境,变得更加虚无。在伯格曼冰冷的影像背后,洞穿的是人类对个体自身的虚妄的排解。也就是说,不管是演员还是护士,她们实际上是一体的,她们是一个人。

像艾尔玛和伊丽莎白这样的重叠影像,其实也表现在影片《安娜的激情》里面爱娃和安娜身上,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爱娃和安娜是两个不同的人,但她们的情感经历着同样的危机与错位。所幸的是她们俩之间没有发生正面的冲突,而是在各自的情感世界里挣扎,在挣扎的同时,她们实际上走上来了同一条没有未来的情感旅途,完成了在事实上角色和身份的融合。

四、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思考

伯格曼在后来的回忆中,一再流露他童年时对父母之爱的渴求和得不到这种爱的怨恨。在他的影片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总是显得有点紧张,伯格曼对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表达是残忍的,尤其对母亲,伯格曼更是毫不留情。在影片《假面》中,伊丽莎白撕掉了丈夫寄来的儿子的照片,并且试图几次打胎,憎恨责任、害怕痛苦、厌烦自己的孩子、放弃说话权利的伊丽莎白这时开始让人痛恨。其实在影片刚开始伯格曼就用伊丽莎白冷冷的面孔面对裸体的儿童,在影片的最后他终于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给了观众,在这里伯格曼对母性的攻击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宣泄。 不过,对伯格曼而言,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所以他在《秋日奏鸣曲》③里对母性做了依次剖析:艾玛一直生活在母亲强大的阴影下,她极其谦卑地生活,很压抑地爱着,但当她有了孩子后,她再也压抑不了自己,蕴积多年的爱爆发了,但不幸的是她的孩子夭折了,心灵的残缺再也没有弥补的空缺了,所以她把一切的恨都迁怒于母亲,借着酒劲她开始发泄对母亲多年的怨恨,而夏洛特自己却用烟来保护自己,在烟和酒制造的气氛中,女儿的爱恨交织和母亲的麻木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在影片《芬尼与亚历山大》中,妈妈变成了孩子的保护者,她们伟大而强悍,为了孩子,她们开始和外界抗争,至此可以看出伯格曼对母亲的怨恨彻底的释放,一切变得阳光灿烂起来。

五、对宗教的思考

在伯格曼的所有作品中,最令人振奋的无疑是《第七封印》了。伯格曼正是凭借这部长片而获得了国际影坛的尊敬。影片通过男主角参加十字军东征的游历过程,大胆地提出了几个咄咄逼人的主题。首先,伯格曼肯定生存的痛苦、个人的孤立无援,接下来他大声质问生与死的问题,大声质问人与上帝的问题,质疑一种生存状态,却找不到可以归去的精神家园,这一直是伯格曼的痛苦所在,也是伯格曼影片的特质之一。

伯格曼的父亲是瑞典国教的高僧,他的家乡布萨拉是瑞典闻名的欧洲小城,这里古老的大学和教会以及中世纪遗物和装饰,都是构成他好多作品的题材。同时宗教家庭和家乡浓厚的宗教气息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被称为农民的壁画特别多,这构成他以后《第七封印》的题材。另外海盗时代也为他《处女之泉》提供了背景。但他的宗教家庭对他影响最大,当时宗教生活的刻板伪善,使他对僧侣、律师、医师等职业产生怀疑。在70年代接受瑞典电视台采访时,伯格曼说:“一种巨大的怨恨建立在我和父亲之间。有一天,他打了我”。这种难解的心理情结一直贯穿着伯格曼的电影生涯。在伯格曼自己看来,他的世界中,所谓的上帝是不存在的,但在事实上伯格曼眼中的上帝和父亲是一体的。因为对父亲的反抗,他也和上帝开始决裂,所以在他的许多影片当中伯格曼总是让主人公去探讨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并且对上帝存在的问题也安排了追问和争论。

结语

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伯格曼从1940年踏进电影界开始,他每年的电影产量是一部,而且多数都成了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影片,做到这些是很了不起的,可伯格曼要做的不仅是这些,英格玛·伯格曼终其一生的电影都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从来没有故意要迎合观众。但是,由于他在深层问题上的思考具有哲学的普遍意义,因而,他的思考方向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很多人通过伯格曼的电影发现,许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原来充满了矛盾。无论是《野草莓》、《假面》、《狼之时刻》、《安娜的激情》、《沉默》,或者是他后期的《呼喊与耳语》、《芬妮与亚历山大》,他都在用电影的语言来思考和演绎着哲学问题,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是一连串的反思与怀疑。否定和批判成为他的电影的基本精神特质。伯格曼通过电影打通了电影与哲学的关系,或者说,他把电影的精神品格提升到与哲学可以并驾齐驱的高度,从而使电影完全汇入到了人类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之中去了。

注释

①关于《假面》:影片讲述了著名女星在舞台上突然失声,从此拒绝说话。为帮助她康复,女护士陪同她去乡间疗养。两个女人回来时,女演员已恢复正常,护士却发疯了。《假面》探索女性的内心世界,堪称伯格曼最神秘、最晦涩难懂的影片,阴冷的摄影营造强烈的视觉感官,两大演技派女星戏内戏外都激烈争斗。

②《可见的人·电影精神》第52页 【匈】巴拉兹·贝拉 中国电影出版社

③《秋日奏鸣曲》:1978年,英格玛·伯格曼和同样来自瑞典的巨星英格丽·褒曼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合作,拍摄了这部影片。本片为两人赢得了极大的赞誉,并囊括了包括奥斯卡和金球奖在内的很多奖项。

参考文献

1、《可见的人·电影精神》 【匈】巴拉兹·贝拉 中国电影出版社

2、《电影哲学概说》【苏】魏茨曼 中国电影出版社

3、《导演视野》 【英】安德鲁 江苏教育出版社

4、《电影艺术家手册》 周海峰 中国民艺出版社

5、《世界影片年表》 周海峰 中国民艺出版社

6、《世界电影思潮》 范志忠 浙江大雪出版社

作者简介

范小玲(1979.05—),女,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工作单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影视编导专业。

作者:范小玲

第三篇:浅析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的非理性唯意志主义哲学家,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国内外学术界的很多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批评理论家都受到他悲观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他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系统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仅是沧海一粟。下文将从构成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本体论、人生观、解脱途径三方面简要介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内涵。

关键词:叔本华 德国 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在提倡和赞扬乐观主义人生价值观的主流社会,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似乎无立锥之地。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曾经影响过至今还在影响着许多有着自觉意识的人。这样一个事实恰好说明了人们对于生命本质的看法跟叔本华人生哲学产生了共鸣,共鸣点在哪里呢?就在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种族的人们所共同经历过或共同经历着的悲剧人生。这样的悲剧人生潜藏着人性共通的恐惧、挣扎、渴望、失望、哀伤、逃避、自怜与嫉恨。文学家以其细腻而敏锐的觉知将悲剧人生的实相诉诸笔端,叔本华则以其深邃的极富穿透力的哲学思辨能力揭示了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内涵。姑且不论这样的论断和看法是对是错、是积极还是消极,单就其对世人的影响力足可证明其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体系对于解释现实人生的合理性。其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本质上来讲揭示了人生的实相,人生的实相本就是充满痛苦与哀伤,但凡自称为“人”的都不可避免地要与痛苦与忧愁斡旋。只是世人往往喜欢自欺欺人,习惯性地逃避各种痛苦与挣扎的折磨和煎熬,要么通过药物,要么沉溺于娱乐和交际,然而终场熄灯时面对的,仍然是孤独的自我以及试图自圆其说的挣扎罢了。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内涵

哲学家对哲学问题的探讨离不开思辨主体对人生本质问题的探索与洞察。阿图尔·叔本华作为十九世纪德国著名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其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贤哲对于人生本质问题的追问和探讨。叔本华人生哲学体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冠以“悲观”二字,因为他是彻底的非理性唯意志悲观主义哲学家,他的整个人生哲学体系都围绕着人生本质是“痛苦”这个论点展开。他的“意志说”着眼于不受人控制的“意志驱动力”;他的“钟摆理论”聚焦于人类无可摆脱的痛苦和无聊;他的“解脱途径论”更是强调意志的绝对否定。这样一套人生哲学体系冠以“悲观”二字是对它最贴切的诠释。

二.叔本华人生哲学本体论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两个核心命题是“意志”和“表象”。在他的哲学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就直接说道:“‘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知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自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1982:25)。叔本华以一句“世界是我的表象”开宗明义地宣示自己是个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对自己的人生哲学本体论有这么一段描述:“因此,人類会了解,当自己认知太阳和大地时,所认知的并非太阳和大地本身,而是见到太阳的眼睛和触摸大地的手而已;他周围的世界只是表象,只是意识和意识有关的东西,只是和人类有关的东西。假如世上有所谓先天真理的话,这就是先天真理:因为它表现的是一切可能的和可以想像的经验的最普遍形式”(2003:344-345)

。由此可见,在叔本华眼中,外在事物并非客观地独立存在,而是人类认知的影射而已。

叔本华是个典型的唯意志哲学家,在他眼中,“人类的意志是人类存在现象的真正内在本质,而存在现象则以表象形式表现于他的种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永久基础即身体中”(2003:358)。对意志与表象世界的关系进一步解释道:“表象世界完全是意志的反映,在表象世界中,意志的自觉一步一步地趋向明显和完整,其最高阶段则是人类”(2003:371)。由此可知,叔本华人生哲学坚决主张人类是受意志驱动的动物,人类所有的追求、奋斗、欲望皆是受意志驱动的结果而已。

三.叔本华人生哲学认识论

如上所述,人类受意志的驱动而产生种种欲求,因之叔本华得出了他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观的根本论断:“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忙碌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1982:234)。这就是他著名的揭示人生本质的钟摆理论。在他看来,人生就是痛苦的,人类因受意志的驱动而产生种种欲望,进而为了欲望的满足不断进行挣扎、奋斗与追求。在追求满足欲望的道路上,因种种现实因素的阻碍,人类不断陷入各种忧虑、痛苦、绝望和悲伤当中。当欲求不满时,人类滑落痛苦一端苟延残喘;当欲求得到满足时,人类又陷入极端的无聊之中。所以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在痛苦和无聊两端来回摆荡。按叔本华自己的话说:“整个人生完全在欲望和满足欲求之间。从本质上看,希望就是痛苦,希望的达到立刻带来满足之感:这个结局只是表面的,占有使被占有的东西失去引诱力,希望、需要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若希望、需要不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么,接着来的便是绝望、空虚、厌烦,对抗这些东西的争斗和对抗困乏的争斗是一样的困苦”(2003:408)。即使这样,人类也无法使这个人生之钟停止摆荡,因为人的本质就是意志,他的种种行为是受意志驱动的。因此,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主张痛苦是生命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这一事实,相反,人为的否认和改变只会导向另一种痛苦当中。既然,人生本质是痛苦,那么人们不禁会问,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生存方式能使人类免遭人生痛苦的折磨和煎熬。对此,叔本华也做了探讨。

四.叔本华人生哲学解脱途径

结合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他也提出了人类摆脱痛苦和无聊的解脱途径。在他看来,人类因欲望和现实的冲突不断陷入痛苦之中,而这欲望则受意志驱动。所以,要想根本摆脱人生的痛苦和无聊,人就必须过上绝对否定意志的生活。这个主张来源于古印度佛教。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体系除了受到柏拉图、康德等人的影响之外,印度佛教理论也是他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之一。因此,在如何摆脱痛苦的途径上,他认为佛教的禁欲主义是有效的良方。他觉得人应该过上一种绝对否定意志的生活,在行、住、坐、卧、思中断除一切欲念,清心寡欲,直至达到一种清宁平和的境界。这样自可免遭痛苦和无聊的折磨。

五.结语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与其个人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但更多的烙上了当时他所处时代的印记。叔本华处在封建社会晚期充满斗争和分裂的德国,这才是他形成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最根本原因。他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境况进行哲学式思考,进而得出人生本质是痛苦和无聊的论断。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对生命本真的探索与追求,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各自特殊而不可替代和改变的人生体验,因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揭示生命实相的旅途中人们对生命本真有着相同的看法,可见,对个人生命体验有着觉醒意识的人们似乎更能接近人生实相。那么,是否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能够超越这充满痛苦与挣扎的人生实相呢?显然,叔本华的禁欲主义和绝对否定意志并非彻底的解脱之道。在刻意的禁欲主义和绝对否定意志的意念中仍然攒动着对欲望的渴求,受限的心灵仍然无法摆脱身体对各种能带来快感的东西的依赖和眷恋。那渴望解脱的人们该何去何从?其实,看到人生实相是一回事,能够毫无批判、拣择、比较、压抑地面对人生实相才是解脱痛苦之道,解脱痛苦并非漠视痛苦的存在或者将痛苦连根拔除,而是在看着痛苦的同时超越它而求得解脱。

参考文献

叔本华著.李成铭译.叔本华人生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371, 344, 358, 408。

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4,25。

(作者介绍:闵瑞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闵瑞华

上一篇:围手术期护理论文下一篇:环保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