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探

2023-01-02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矛盾更尖锐, 内心的冲突更激烈,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是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作, 党和国家给予高度重视。200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为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 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指导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社会要求, 提高心理素质, 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需要关心、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 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总大学生人数的1/4以上, 最高时期竟达3 4%, 特别是近几年, 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现在的大学校园里, 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越来越严重地危及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 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性和不稳定性, 较低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等固有的惯性使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面对复杂社会的心理准备, 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缺乏磊落的公平竞争手段, 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挫折意识, 甚至缺乏从环境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更缺乏保持个性的独特性与完整性的能力等等。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大学生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之中, 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添置了必须的设备, 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等等, 应该说工作有了基础,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这刚刚是开始,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尤其在工作方式方法上, 更需要探索、总结和提高。

一些发达国家 (如美国) 的高校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中去, 更多的是从心理健康有关知识的教育着手, 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而不是把主要力量放在预防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上。也就是说, 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些学校中, 强调的是把大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进行培养。这一点, 对中国高校开展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的启迪意义。这里, 笔者只就具体方法上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据调查,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致有情感类的失恋、失去亲人;经济类的生活困难;压力类的学习成绩差、就业难;社交类的人际关系不好等。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都应该采取心理健康教育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即一方面进行心理辅导, 另一方面想办法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及时铲除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病因, 积极防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如对生活困难的大学生进行“自主、自强, 成就自我”为主题的个别心理辅导或者团体心理辅导, 引导贫困生直面生活, 将贫困用心包容, 乐观向上, 在困境中磨砺自己, 消除因贫困而产生的如敏感、自卑、封闭等心理障碍的同时, 尽可能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使这些贫困生不因生活困难出现心理障碍, 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德育的载体, 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 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如建筑物的色彩要和谐温馨, 绿化美化要赏心悦目, 标语口号要催人奋进, 人文景观要意境深厚, 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潜移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广播、橱窗、报刊等传媒, 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调节方法, 使大学生懂得如何防止心理问题, 有了心理问题如何去摆脱和消除。有的学校通过组织大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来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 大学生通过表演心理情景剧, 既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 又能增长心理健康知识, 可谓一举多得。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目前, 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事实上,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 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 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此外, 除了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挚爱和对大学生成长的精力倾注外, 也需要全体教职工的支持和配合。实践证明, 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 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 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 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唯有形成全员性的教育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进一步深入开展。

3 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 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 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为此, 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者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 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 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 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 更新观念, 突破时空, 超越自我。唯有如此, 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是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作, 党和国家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应提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三结合”, 唯有形成全员性的教育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进一步深入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谈高校帮困育人形式的拓展与创新下一篇:寻找有利时机开展实践教学——浅析《安全评价技术与实践》课程的现场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