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留学生文化教学新探

2022-09-11

1 文化的涵义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 它是一个社会中知识、艺术、宗教、信仰、道德、习俗、哲学等的集中表现, 或是“人们为了在一个特殊社会里发挥作用所必须知道的一切”。目前人们普遍将文化定义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高雅文化, 这一类主要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科学技术和哲学等;第二类是习俗文化, 这一类主要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相互关系、社会团体等。文化的根本属性就是文化的独一无二性或民族性。

2 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授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化的含义很广, 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 它有两方面意思:一是狭义文化,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广义文化, 包括交际习惯、社会习俗、生活惯例等。吉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中精确指出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 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因此, 如果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只有了解目的语的文化, 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那种语言。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中提出:“语言和社会生活的结合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现象, 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语言运用的社会规则, 不掌握它们, 语法规则便毫无用处。”所以, 美国外语教师协会提出的外语教学大纲指出:交际能力应包括五种要素, 即四种语言能力 (听、说、读、写) 加上社会文化能力 (能够与另一文化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 。我国语言学者也认为, 人们的交际能力至少是由语言内容、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构成的, 它们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教学内容, 忽视文化背景知识或传授不够, 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掌握汉语。同时, 留学生学习汉语时既存在着母语的干扰, 也存在着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种族渊源、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 形成各不相同的文化, 这种文化障碍会不自觉地影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由此可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加强文化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导入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不同的文化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 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 表现为语言差异, 分析和研究俄、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 可以大大提高文化教学的效果。

3.1 汉字文化, 这是由汉字的象形表意的构造特点所决定的

在汉字教学上适当地说明汉族人造字用字的心理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有助于学生有效地习得汉字。如教月亮、太阳、山川等汉字时, 结合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河、流、池、泽、汽、浴、游泳、清、洗、油等字的时候, 如利用这些字的形旁表意, 声旁表读音的造字特点, 抓住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 析字解理定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汉字。

3.2 数字文化, 俄汉两种语言对数字的表达差异, 是指由数字组成的词语在两种文化里表现出的差异现象

据对比研究表明, 世界上大概没有哪种语言有像汉语那么多的以数字开头的词语, 如“一刀两断”、“一箭双雕”、“一了百了”、“一目了然”、“二者必居其一”、“三心二意”、“三句话不离本行”、“四通八达”、“五脏六腑”、“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九不离十”、“八抬大轿”、“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等等。如果将这些词语一一直译成学生的母语, 那就势必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难以被其文化接受了, 因此一般都只译意。

3.3 汉语词汇文化, 词汇的文化内涵反映民族生活、地理、价值观的不同

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词的概念意义还要讲解其内涵意义 (褒义和贬义) 、联想意义 (禁忌、委婉) 、情感意义、比喻意义、搭配意义、风格意义 (正式与非正式、礼貌与熟捻、书面语与口语) 。在翻译时要注意俄汉空缺和不等值现象。如动植物名词、颜色词、地名、三餐以及表时间、身分、社科、人文科学。中国人用竹和梅来赞美人的品格, 而欧美人则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对这些没有意义的动植物会如此喜爱, 这是由于生活环境和宇宙观不同造成的。在教学中必须详细介绍, 以便于学生形成一种联想, 牢固掌握和深刻理解词义。

3.4 思维文化

由思维方式所形成的文化, 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大到小的特点, 讲时间按年、月、日、钟点为次, 说地址则以国家、省市、县区、街道、楼门、室号为序, 又如计数称量、方位坐标、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等等的语言表现, 这些特点与语言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就是表现于外的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思维文化对于语言的词语构造、句法结构有着潜在的内在支配力。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要把这种潜在的支配规则从无意识层面拉到有意识层面, 并加以审视和教学。这也正是汉文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3.5 非语言形式的文化

汉文化教学的内容, 还包括常常伴随着语言交际的非语言交际的内容, 如汉族人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转圈表示动脑筋, 而美国人则表示发疯。汉族人在见面打招呼时可以一边说你好, 一边与对方握手, 除了女性一般要主动伸手外, 没什么忌讳。而与阿拉伯人交往时与其女性握手则视为非礼行为。康登将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人们注意的非语言交际内容归纳为2 4种:手势、面部表情、姿势、服装和发式、行走姿势、体距、接触、颜色交流、建筑及室内设计、装饰用品 (如胸针、手杖、珠宝首饰) 、标示图、艺术和修饰形式 (包括婚礼舞会和政治游行) 、体型、气味、副语言、颜色象征、言语与动作的配合、口味嗜好、气温适应、化妆用品 (香粉、口红、纹身) 、各种信号 (如鼓声、烟雾、工厂汽笛、警用警报器) 、时间观念、语言行为中的时间调节和停顿、沉默。对于非语言交际方面的文化, 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须以语言为本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文化教学必须融人到语言教学中去, 以培养留学生对汉文化的洞察力。我们不仅要交给学生语言知识, 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们了中国文化。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既有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又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用人才。

摘要:语言和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学生如只学语言而不学其文化, 将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也无法正确运用。文化差异决定语言差异, 导致语用差异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因此, 在语言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教学。

关键词:文化,语言,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宝贵, 高玉娟.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5.

[2] 王福祥, 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与挖掘中彝族弦子舞发展现状探究——以砚山县为例下一篇:涡阳县检察院查办不捕退查案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