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论文范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科学创新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科学维权是指工会在维权过程中,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自觉地探索和认识维权规律,并按照维权规律进行维权。工会科学维权要坚持以职工为本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原则,还要正确处理科学维权与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的辩证关系。

第一篇:科学创新论文范文

科学实践:“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意蕴

摘要: 认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内涵与目标聚焦“科学实践”

是促进学生应然的化学学科知识、思想观念转化为实然核心素养的关键。

基于学科理解从哲学、具身认知、知识观和国际理科教育思想发展视角阐释了科学实践的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提出化学新课程教学应坚持科学实践取向。

关键词: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实践; 学科本质

文献标识码: B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基于学科本质凝练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表明了其构成成分,还从哲学层面揭示了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认识—再实践(应用)”的认知逻辑[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聚焦“科学实践”是促进学生应然的化学学科知识、思想观念转化为实然核心素养的关键。本文从课标理解、科学哲学、认知理论及知识观视角等对“科学实践”进行阐释以增进化学学科理解。

1 科学实践本质的课标理解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科学思维、科学实践、科学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化学学科的学科价值、整体育人价值和功能。“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对化学“科学实践”的表征,也从实践层面激励学生勇于创新[2],新课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本质。

1.1 科学探究与创新融于科学实践

科学探究是在创造动机与兴趣的引导下,采用探究的实践形式获取证据,在体验丰富创造情感的过程中发展对客观事实和现象合理解释的学科高级能力,其本质就是实践创新。根据认识论观点,科学探究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个阶段间都有认识的飞跃,其本质就是创新[3]。根据问题解决的观点,科学探究是一个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探究得以产生的前提和核心,探究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认知的心理机制就是创新,是基于问题解决实践活动的实践创新。

化学科学探究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实验,无论是从实验研究的对象、过程还是结果分析,创新都是化学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化学科学探究最能体现和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探究与创新正如硬币(科学探究)的两面而融于科学实践中。

1.2 聚焦科学探究“大概念”的核心认识

新课标对科学探究“大概念”提炼了三方面的核心认识: 首先是认识到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揭示了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本质和功能;其次是科學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和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从本体论界定了科学探究的核心要素和逻辑构成;第三是理解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研究目的、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等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既从科学探究方法论角度予以阐述,同时也表明了实现科学探究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的具体路径等。

1.3 揭示实验探究活动的内涵和独特价值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拓宽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新课标将一般科学探究能力与具体化学实验活动相融合,将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内涵划分为“基本认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经验”;提炼实验探究的独特价值在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启迪科学思维、训练科学方法等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5]。

1.4 强调科学实践的社会性活动

学科实践活动不仅关注个人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品格和科学精神,还关注学生善于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尤其强调科学探究共同体的交流、沟通、协商与辩论等社会性活动对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新课标对科学实践本质的阐释内涵丰富、表征形式多样,涉及探究与创新关系、科学探究大概念表征、实验探究内涵和独特价值刻画以及科学实践的社会性活动等[6]。

2 科学实践的哲学理解视角

古希腊哲学是现代科学和科学教育思想发展之源,其身心二元论哲学思想历经古风、古典时代延续到“文艺复兴”及近现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对传统科学和科学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科学实践是科学劳动者有目的地使用科学工具,作用于科学对象,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现实活动。科学实践主体在大多先贤们看来就是大脑的心智功能,而与身体和实践活动无关,这种认识传统普遍表现为“观察—思辨”的科学认识论,无论是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源”还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等,都是建基于“思辨”而非科学实验。

“观察—思辨”的科学认识论是“身心分离”的二元论哲学思想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表征。希腊三贤之首的苏格拉底认为: 死亡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身体的死亡可以让人获得本真的善,身体是灵魂得以净化自由的绊脚石[7]。其弟子柏拉图继承并发展了身心二元论思想: 身体是虚幻无意义的存在,是心灵的藩篱和墓场,它阻碍了心灵对智慧的追求[8]。近代科学始祖——笛卡尔延续了柏拉图“二元论”哲学思想,他认为: 心灵和身体是相互独立、毫无关联的两个实体,所以存在主客、身心的二元世界[9]。普遍重视科学实践地位的科学家应归功于“现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阿基米德的科学实践方法,明确提出“观察—实验”的科学实践路径和“实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的科学思想。化学学科的“观察—实验”认识传统则以波义耳的定性实验理论和拉瓦锡的定量实验理论研究为肇始。

反思科学教育观念,其植根于“身心、主客、心物”的二元论哲学观,从根本上阻隔了“科学实践”主体以“实践”方式发展心智和认知能力的通道。传统认知科学的“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都只将人的认知活动视为人脑独立的抽象符号运算过程,身体只是消极被动接受和投影各种外部信息[10],完全忽视了对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实践)设计,外显为在学科教学中忽视甚至拒绝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忽视“情境、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把学生简单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或是可以任意填涂的“白板”。

对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而言,传统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理论优先于科学实践,理论对实践有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实践只能为理论服务。新兴的科学实践哲学在批判“理论优位”的同时,提出以“科学实践”为核心,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重构[11]。

科学实践哲学明确提出实践第一(即“实践优位”),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只有作为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科学实践不仅具有物质性和话语性,还突出表现了动态性和开放性[12]。科学实践的哲学功能投射到学科教育中的学习行为表征就是: 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生成和建构等。这也为我们理解“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科学实践”本质提供了哲学方法论支撑。

正是由于“科学实践”对于世界观与方法论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科学教育思想的方向性影响,无论是经典哲学还是科学哲学研究都是无法避开对科学实践这一关键的本原问题的关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科学实践之于科学学习的重要地位和功能。

3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科学实践

“科学实践”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学科实践”,二元论哲学指导下的传统认知科学强调符号和表征,强调内部的心理机制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学科实践和身心联系,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显露出学习主体兴趣降低、动机弱化,效率低下等各种弊端。

具身认知理论(Embodied Cognition Theory)研究认为: 大脑并不能独立完成高级认知功能,需要通过身体与外部世界互动促进对高级认知过程的理解。认知是一个特殊、具体身体的认知,是大脑、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认知。学习过程不仅是大脑进行符号加工的过程,也是大脑与身体以及身体的构造、功能、感觉运动系统交织在一起的过程,这一过程就表现为学科实践活动。具身认知理论指出: 心智、大脑、身体是一种嵌入式关系,即心智嵌入大脑中,大脑嵌入身体中,身体嵌入环境中,也就是说环境、身体、大脑是认知系统的组成部分,共同决定了认知方式身心合一的实践本质[13]。

具身认知即使在动物本能的实践活动中也具有理论指导的强大生命力。如蝙蝠在环境中依靠回声定位规划运动路线避让障碍物,其本能的认知特点就是基于蝙蝠的身体构造和功能;蜜蜂可以利用太阳偏振光导航,并在飞行时腹部收缩分泌香气形成“香气走廊”找到蜂巢。不同动物的这些不同本能和特殊能力与自身的身体构造和功能高度相关和一致,简单换成人类的身体经由人类的大脑心智是永远无法实现“偏振导航”和“香气找路”的,这更进一步体现了具身认知理论的精髓,即身体、心智必需统一在实践活动的具体环境中。化学是以科学实践为基础起源发展的学科,其研究和学习过程都必需让“身心”置于本原性的“实践”现场,才能真正形成深刻的学科理解,否则就可能陷入“观察—思辨”的认知泥潭。

例如,初中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如果不让学生的身体“沉浸”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亲自动手动脑,感觉知觉,反思体验,而是采取“讲实验、画实验”的方式,学生就不会产生水槽中的水变成紫色的“好奇”,做完实验的手出现棕色斑点的那种“担忧”,也就没有用黄瓜汁液洗去手上斑点的那种“愉悦”。再如,不让学生亲身经历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实验就无法体会到固体溶解“居然”有气泡冒出的那种“惊讶”;学生没有做稀硫酸与铁片反应的实验也不可能会“意外发现”其速率要比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慢很多等。这些“科学实践”主体的“好奇、担忧、愉悦、惊讶”只有在具体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才能产生,也才会对实践主体的认知方式、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继而影响到学生认知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形成。

可见,学生不亲身经历大量真实的实验(学科实践),就无法体会到化学实验中出现与教材描述不同的“异常”现象是“正常”的,而出现“正常”的实验现象是要“严格控制条件”的化学学科观念。不如此,学生是无法真正形成只属于自己身体能理解的实验技能,也无法形成深刻的学科思维。“科学实践”的学习本質要求学习者“提供”自己的身体和全部的感官,“沉浸”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促使学习者的感知觉、情感意志、心智功能一起协调配合,进而完成只有学习者本人身体能领会的“独一无二”的学习体验,形成“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学习结果。从这个意义而言,“科学实践”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更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本质意蕴。

4 知识观视角下的科学实践

4.1 基于知识观转变视角的科学实践

我国自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2001~2014年为第一阶段,旨在构建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1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旨在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并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14]。课程改革第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基础教育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实现由“工具主义”的应试教育观转向“人本主义”的素质教育观,第二阶段是基础教育“知识论转向”阶段,即由“事实本位的学科知识观”转变为“理解本位的学科知识观”[15]。

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个性化的学科理解与学科思维,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张华认为: 知识的本质是观念,观念的本质是实践,学科实践是理解学科核心观念的内在要求,一切学科知识或观念都是学科实践要验证的假设或指导学科实践的手段[16]。离开学科观念,学科实践就是盲目的;脱离学科实践,学科观念就是空洞与虚妄的。学科观念的形成要求在真实情境下通过学科思维解决关键问题得以实现,这一过程必然要求学生开展真实探究,解决真实问题,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形成对学科知识观念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本原性和结构化的理解。

如高中分散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溶液、胶体、浊液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形成了“尺度与结构”科学大概念的理解框架。学生探寻知识本原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如下疑问: 现实物质世界基本上都是混合物,为何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纯净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呢?混合物的组成、性质及其表征形式也千差万别,为何化学重点研究分散系这种混合物?分散系可有各种分散剂,为何重点研究水作为分散剂的微粒行为和宏观性质呢……学生对上述逼近学科本原问题的解释只有通过学科实践和学科思维才能从具体外显的学科事实上升到抽象内隐的学科思想。

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超越传统的“双基论”,将知识和技能从静态、孤立碎片化的“惰性知识”和“机械技能”转变为动态联系的创造性、建构性知识;从事实覆盖型的知识体系转变为理解本位或观念为本的内容体系,就必须坚持基于学科实践的“学科理解”教学,坚持提炼学科大概念(Big Idea)和核心观念,如吴俊明主张的化学教学中的化学思维、原子思维、分子思维、活性思维、绿色思维就是学科理解本位的知识观的具体体现[17]。因此,知识观转变的视角,其本质就是“实践转向”视角,是应然要求“学科实践”深度介入学科学习过程的教学诉求。

4.2 基于知识类型理论视角的科学实践

20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提出的“焦点意识”和“附属意识”理论[18]以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19]认为,科学实践活动既包含有“明确知识”,也有“缄默知识”的成分。“明确知识”具有理性、批判性等特点,可以通过言语传授的方式获得,能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进行表述和传递。“缄默知识”具有“非理性、非意识、非言语、非公共性”特点,无法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也不能与不同人分享,只能通过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经历和感悟形成,是学习者个人“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是学习者个人才能理解的“私人知识(Private knowledge)”。这也正是“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的理论基础,其与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心智和环境”融合于学习过程的主张是一致的。

在化学科学实践活动中蕴含有大量的“缄默知识”,如对实验异常现象的敏感、对实验结果的直觉、实验问题解决的顿悟等。这些“缄默知识”也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和途径,也只能由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过程获得而别无他法。

如高中化学苯酚和水的分离实验,如果简单以苯酚溶解性(微溶于水)、熔点数据(43℃,常温下固体)进行思辨,其结论是: 苯酚溶于水形成浊液可采用过滤方法分离苯酚和水。真实实验显示: 未溶于水的苯酚并不是以固体的形式析出而是以液体的形式与水分层,分离苯酚的水溶液只能分液。这种“异常”认知结果只有在学科实践活动中才能被揭示。

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活动又能多层面引发学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缄默知识”的形成。例如对物质熔点与溶解性关系的认知冲突: 为什么43℃的固体会在常温下会变为液态?再如,真实情境实验中学生个性化的感知觉导致的认知冲突(如表1所示)。

表1显示: 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产生的认知冲突依靠传统的“语言”或“思辨”方法是无法产生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到异常现象的兴奋、惊奇,在教室环境下闻到苯酚气味的“快乐”或“厌恶”等情绪、情感体验,也是缄默知识的组成成分。

学生在“缄默知识”的作用下,依据观察体验的实验事实,通过反思质疑可将学科学习逐步引向学科本原。如,常温下不易溶于水的苯酚固体与水混合后转变为了液体,是水的加入降低了该物质的熔点吗?加入水后是否是因为水分子削弱了苯酚分子间作用力从而使得苯酚转化为液态?类比氯化钠固体的溶解是否是因为水分子对氯化钠固体结构粒子产生影响,使得钠离子和氯离子化学键削弱从而在水溶液体系内自由移动,其本质是否可以视为“水降低了氯化钠固体的熔点呢”?如果这样的反思成立,那么钠离子和氯离子是否也会削弱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降低水的熔点”呢?学生产生的这些疑问和反思,恰恰又能激发新一轮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科实践活动在知识学习中呈现出“链式反应”,并在不断“实践”和“追问”中深化对学科本质的理解。

5 国际科学教育视角下的科学实践

国际科学教育改革随着对科学本质观的演进而不断深化,科学本质观经历了“科学作为知识”到“科学作为探究”,再到“科学作为实践”的过程[20]。传统的科学教育将科学作为知识或结论,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科学教育普遍认同将探究作为科学本质,我国2001年、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及2003年实验稿的高中化學课程标准均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1996年发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明确提出了“作为探究的科学”。

然而,我国近年来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改革以及国际理科教学在课堂实践中都凸显出一个共性问题,即师生对科学探究机械化理解导致科学探究被“异化”为固定化、步骤化的科学方法。美国2011年公布的《K12科学教育框架: 实践、跨学科概念与核心概念》(以下简称《新框架》)将科学教育的首位关键词由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更换为“科学实践”。这一重大调整也更突显了科学探究的实践本质。

《新框架》认为,科学探究的实践本质是以用“动脑”驱动“动手”的理论性探究为主导的活动过程,同时又包含着“动手”服务与完善“动脑”的反馈机制。科学实践中,不会或不习惯“动脑”的学生,“动手”能力再强也难以提升科学素养;只注重“动脑”而不及时“客观物质化”为“动手”的实践形态,即使构建的理论和模型再严谨也无法外显和验证。其次,科学探究的实践本质还体现在科学探究的社会性过程,具体呈现方式就是“动嘴和动笔”。“动嘴”是科学辩论形态、“动笔”则是书面形式的科学论证,关注的焦点都是基于科学实践证据和推理的科学理性[2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中“实践”本质,绝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动手操作”,而是“知行合一”的创新实践,科学不仅是理解世界的知识体系,也是建立、拓展和精炼知识的一系列创新实践[22],创新实践的重要特征是不仅包括动脑思维的“智慧技能”(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假设、类比等科学方法与思想),还包括了科学的社会化活动,提倡科学探究从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转化,强调交流、辩论、表达等交往性的创新实践能力。

美国学者彼得森(K.D.Peterson)指出: 科学探究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特点是采用有秩序和可重复的过程,简化调查研究对象的规模和形式,运用逻辑框架作解释和预测,探究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况、表达、运用及其他活动。《新框架》为阐释“科学实践”在认知、行为、社会三个维度上的特点,还着力建构了科学实践活动的概念图[23],清晰描述了“科学实践”活动不仅包括以实验为主的“调查研究”,还包括“构建科学解释”和“评价”(即理论性探究和科学的社会性过程)等三个维度。

我国学者据此提出了“探究”向“实践”转向的教学模式包括“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论证教学和“基于社会需求”的科学研究案例教学,以发展学生对实践取向的科学本质理解[24]。王祖浩等也积极主张科学论证教学要把探究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真正的科学实践,体验和经历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化学课堂要从“观察导向”和“结果定向”的探究走向“论证驱动”的探究[25],才能培育学生适应未来多元异质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品格和关键能力。当然,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并非理念的颠覆而是对课堂僵化的科学探究的改进,是用“科学实践”更好为“科学探究”正名[26]。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就是坚持“实践导向”的科学探究教学,科学实践在化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正是“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追寻的意义,更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本质意蕴。

参考文献:

[1]郑长龙.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9): 41~47.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陈耀亭. 化学教学法的指导理论需要发展[J]. 化学教育, 1986, (3): 25~28.

[4]吴星. 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 化学教学, 2017, (5): 3~7.

[6]房喻, 徐端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7]柏拉图, 著. 杨绛, 译. 斐多[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26.

[8]王瑞鸿. 身体社会学——当代社会学的理论转向[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1~7.

[9]冒从虎等. 欧洲哲学通史[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 401.

[10]王会亭. 从“离身”到“具身”——课堂有效教学的“身体”转向[J]. 课程·教材·教法, 2015, 35(12): 57~63.

[11]吴彤.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实践——兼评劳斯等人的科学实践观[J]. 哲学研究, 2006, (6): 85~91+129.

[12]李笑春, 马天宝. 科学实践:“行动中的科学”的科学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 31(1): 91~96.

[13]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4): 153~160.

[14]张华.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1): 7~9.

[15][16]张华. 论学科核心素养——兼论信息时代的学科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1): 55~65, 166~167.

[17]吴俊明, 吴敏. 化学的人本思维、 绿色思维及其教学[J]. 化学教学, 2019, (12): 8~14, 92.

[18]Polany M.. The Study of Man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2013.

[19]吴庆麟主编.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0]林静. 作为实践的科学——美国科学教育实践转向的内涵、 依据及启示[J]. 教育科学, 2014, (1): 79~83.

[21]唐小为, 丁邦平. “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解读美国科学教育框架理念的首位关键词之变[J]. 教育研究, 2012, 33(11): 141~145.

[22]周玉芝. 美国新版K12科学教育框架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6): 120~124.

[2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s,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 [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2.

[24]万东升, 魏冰. 以当代科学实践为情境的科学教学模式初探[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12): 85~90.

[25]宋歌, 王祖浩. 实践转向的科学论证教学——国际研究新进展[J]. 比较教育研究, 2018, 40(7): 59~67.

[26]卢姗姗, 毕华林. 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科学教育的观念转变[J]. 教育科學研究, 2015, (1): 65~70.

作者:黄恭福 邹海龙

第二篇:科学维权:科学发展时代的工会维权理论创新

摘 要:科学维权是指工会在维权过程中,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自觉地探索和认识维权规律,并按照维权规律进行维权。工会科学维权要坚持以职工为本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原则,还要正确处理科学维权与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工会;维权观;科学维权

在中华全总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王兆国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权观的基本内容时,明确提出工会要以职工为本,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在维权观的理论表述中,这三种维权方式既是对各级工会在具体维权工作中逐步积累的维权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又是工会开展维权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工会维权观的提出,适应了新形势下我国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维护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新的条件下各级工会组织为什么维权和怎样维权的重大问题,为深入推进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中国工会在维权方略、维权机制、维权方式上的重大飞跃。其中,科学维权为中国工会切实维权注入了鲜明的理性精神,紧扣现实中国科学发展时代的脉搏,对进一步作好维权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维权的本质规定

在主动维权、依法维权和科学维权的三种维权形式中,科学维权所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是工会维权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本质意义上,所谓工会的科学维权,主要是指工会在维权过程中,必须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自觉地探寻、认识维权规律,按照维权工作规律进行维权,从中体现出尊重维权客观实际的精神,尊重维权规律的精神;所谓科学维权,就是摈弃经验式维权的传统工作套路,通过对维权必然性的积极认识,达到维权的自由境界;所谓科学维权,就是通过对具体维权经验的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的理论反思,形成具有科学精神的维权方式和理性原则。

依照上述规定,科学维权的外延便逻辑地体现在四个具体层面:

第一,工会要始终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具体维权工作实践。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实践证明,工会工作尤其是维权工作,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凡是维权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的工会,一般都非常重视工会理论建设,重视学习科学理论,并以此指导维权工作。因此,针对工会工作中存在不重视理论建设的倾向,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重要关系:一是科学理论与工会工作实践之间的关系,二是科学理论与工会政策之间的关系,三是工会政策与工会实践的关系。在这三重关系中,科学理论居于指导地位,是灵魂,统摄全局;工会实践是全部工会工作的基础,是理论的来源,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又是理论的目的;工会政策居于科学理论与工会实践之间,作为中间环节,它同理论或工会实践直接发生作用,即工会政策的制定首先是根据工会实践的内在要求,来源于工会工作实践,而工会政策的制定必须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完成,科学理论正是通过工会政策制定这个中间环节,同工会工作实践发生关系的,这种关系就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可见,理论指导是工会实现科学维权的基本保证。

当前,用科学理论指导维权,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的工运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工会维权观的提出,实际上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表明了工会维权对象——职工群众及其切身利益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工会进行科学维权,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开展维权实践,这是实现维权科学须臾不可背离的理论保障。

第二,工会要形成维权的科学机制,积极探索维权规律。在维权实践过程中,工会由于自身性质的规定——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因此不具备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权力,又由于劳动关系复杂化等特点的影响,工会维权实质上处于弱势维权的境地,维权效果不理想,不仅工会自己不满意,职工也产生不信任感。这样,做好工会维权工作,必须破解维权难题,根据工会自身的特点,努力寻求新的、有效的维权路径,创新维权的对策与主张。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总工会实行社会化维权等活动,具有实践拓荒的重大意义,工会成为科学维权的积极推动者。工会要实现科学维权,认识并按照科学维权的规律办事是第一要务。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就是尊重客观事物,按照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去认识和处理事物。从这个意义而言,对工会维权工作的透彻认识和本质上的把握,认识蕴涵于其间的客观规律性,就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维权态度。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探索工会维权机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工会维权的科学规律的过程。形成对工会维权规律的认识,表明工会工作者在维权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认识和把握维权科学规律的同时,还需要处理一个重要关系,即维权规律的把握与工会工作者维权活动中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关系问题。一方面,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更好地按照科学维权的规律办事是高度一致的,两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在按照维权规律进行科学维权的过程中,必须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就是要为遵循维权规律创造条件,进而实现科学维权。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同样体现出一种科学务实的理性精神。

第三,工会要摈弃经验维权的老套路,改变工会工作的思维方式,实现科学维权。依靠经验维权,其结果是:经验型实践空间无视维权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维权模式制约了工会工作的开拓性。应该说,经验的积累本来就是应对变动不居的实践而得到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传统维权的经验化思维方式却背离了维权经验习得的固有特征,丧失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理性特征,必然要陷入自我束缚的尴尬维权境地。因此,工会维权首先要在思维方式上摈弃经验化的模式,从自我封闭走向开放,做到“身在工会干工会,跳出工会看工会”,不断开阔眼界,不断拓宽思路,这是做到科学维权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凡是维权工作富有成效的工会,思维方式都是开放式的。比如,在对工会社会化维权机制的探索中,如果只是把思路置于自己的狭小天地里,不能以开阔的视野去观察与工会维权相联系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那么,发现并形成工会维权机制无异于天方夜谭。大连开发区实行“八联手”社会化维权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工会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必须面向整个社会,在诸多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源上寻找工会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为实现科学维权的目标服务。

第四,工会要不断探索科学维权的新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科学的维权方法,在维权工作中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工会要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维权的方法,不断提高工会维权的有效性。工会科学维权常常体现在维权方法的科学性上,科学维权方法首先是一种高明的维权艺术,要求工会工作者洞悉复杂的劳动关系矛盾,根据矛盾的特点、双方利益博弈的态势,确定应当采取的维权方法。也就是说,工会工作者要善于正确判断维权形势,以决定采用科学的维权手段。在这里,维权方法的科学性重在切合实际,而不是主观相悖,只要有利于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就是科学的方法。因此,科学的维权方法应当体现出鲜明的灵活性。

二、坚持科学维权的基本原则

维权实现科学化,是对工会传统维权方式的彻底变革,是工会维权的发展方向。在实行科学维权过程中,工会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要坚持以职工为本的原则。“以职工为本”是工会维权观的出发点,也是工会维权观的落脚点。工会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天职,这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工会必须始终围绕维护职工权益这个核心来开展工作。因此,实现科学维权是“以职工为本”的内在要求,这是工会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中,始终秉承“以职工为本”,并以此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最高理念,工会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工会维权实践中的真实体现,是实现工会科学维权的最重要前提。

其次,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实现科学维权,必须认识维权的客观规律,这是必要条件。认识维权的客观规律,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维权工作开展的本质要求正确认识维权实践的矛盾域,不仅包括对维权的环境、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对比以及双方矛盾发展态势的认识,以及对维护对象——职工群众现实状况与自身利益诉求、工会与党政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而且包括相关社会资源分布与配置状况、工会对自身维权能力、维权策略的客观认识与评价。如果没有对工会周围上述关系的认识与把握,就不可能做到认识内容上的客观性,也就无法据此作出正确判断,积极建构科学维权的格局。只要工会组织做到对相关关系的客观认识与准确把握,就能在维权方面处于非常主动的态势,妥当处理各类维权难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维权要求。

最后,坚持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原则。由于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特征,因而所形成的劳资双方矛盾就常常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同时,工会维护的对象——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合理的利益诉求与不合理的利益要求参差互现、层出不穷。因此,企望以一种不变的维权模式应对瞬息万变的劳资矛盾,只能是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如果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完整的科学维权机制,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以及劳资矛盾所带有的突发性与不可控制性等特点,工会还必须灵活地运用科学维权机制进行维权。这里,切忌不要将维权机制绝对化、固定化,甚至是模式化,否则科学维权就失去应有的客观性,从而也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可见,在科学维权问题上,工会所应采取的策略必须是坚持科学维权的原则,按照维权机制合规律性地进行维权,同时在维权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地对科学维权机制进行调整,正确处理好科学维权的坚持与发展创新的辩证关系,避免在维权工作中出现机械、僵化地理解和运行维权机制的错误。

三、科学维权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实行科学维权,决不是孤立的“战斗唯物主义”方法论,而是同其他维权方式紧密相连的“总体性”方法论。任何孤立地看待科学维权都是错误的。因此,有必要厘清主动维权、依法维权与科学维权三者关系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科学维权与主动维权的关系。主动维权对于工会而言,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是工会的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当工会面临职工权益受损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态度,或者千方百计逃避工会应负有的维权职责,或者在面对维权的复杂局面时,表现出无可奈何、无计可施,不论上述哪一种,都是工会责任的缺失,或者工会不作为,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在广大职工群众中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种就是工会以极端负责的精神,竭尽全力为职工利益而奔走呼号,这是工会主动性的具体表现。工会的主动维权与科学维权是一种交互关系,也就是说,工会的主动维权就体现出工会维权的科学精神,因为主动维权证明了这种维权方式与实际相符合,尤其是符合维权的客观规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主动维权也是一种科学维权,两者具有一种相互交融的联系;科学维权必然要求工会要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维权实践之中,缺乏主动维权精神与责任感的维权方式,根本不可能体现科学维权的精神。

第二,要正确认识科学维权与依法维权的相互关系。当前,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矛盾的实践中,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依法维权。工会实行依法维权,所依据的是《劳动法》、《工会法》和刚刚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等若干法律法规及各种劳动标准。依法维权本身就含有科学维权的成分和因素,工会能不能实行科学维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依法维权,毕竟依据法律进行维权是我国当前所能够采取的主要维权手段,也是最直接有效的维权方式,其他的维权方式都是依法维权的必要补充。但是,在依法维权实践中,能不能真正依据法律达到切实维权的目的,这也是检验工会维权是否具有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和尺度。因此,宏观意义上,科学维权的实现要依靠法律的手段,而依法维权所能够体现的科学性也就逻辑地包含于科学维权之中了。

第三,要正确处理工会科学维权与工会自身建设的关系。工会能否实行科学维权,向作为维权主体的工会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说,在实现工会科学维权方面,其必要的主体条件之一,就是全面要求工会干部队伍素质有一个整体的提高。这些素质主要包括维权责任感的提升,维权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的提高,维权工作艺术的掌握,以及维权科学性的判定等。在具体目标上,应当按照王兆国提出的工会干部要成为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协调劳动关系专家的总要求,实现工会工作者的素质主体化提升。对于基层工会干部而言,一是要有政治意识,要在头脑中树立大局意识、大工会意识、大维护意识和“以职工为本”的意识,形成全心全意为职工维护权益的强烈责任感。二是工会干部要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善于争取社会资源为科学维权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三是工会干部要想实现科学维权,还必须掌握必要的业务知识和各种维护权益的能力,主要应当包括:代表职工群众与资方沟通和谈判能力;果断处理劳资矛盾中的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劳资关系的工作能力;源头参与的业务能力等等。工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加强理论建设,工会要拥有自己的理论家,这样就能够对取得的科学维权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与提高,并以科学的理论及其成果对科学维权的实践进行深入地指导,彻底摆脱经验维权的窠臼。

综上所述,科学维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权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的指导思想上生动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价值理念,在微观的维权实践中又切实地体现为必须始终坚持的灵活性原则和具体的维权方式。因此,对科学维权的理解,不能以传统经验性的总结方式将其固定化、模式化,而应当从科学维权的关系网络当中去理解、去实践,这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态度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河涛.工会领袖们的困惑: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

[2]孙德强.正确处理工会的任务和基本职责的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3).

[3]陈 豪.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 进一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权观[J].工会理论研究,2007,(3).

[4]马云海.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权观[J].工会论坛,2007,(3).

[5]赵健杰.公平与正义: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伦理维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责任编辑:李 放

作者:赵健杰

第三篇:严谨科学 稳定创新

摘 要:中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在这次大型考试中,河北省的中考历史命题很好地把握了严谨科学稳定创新的精神。题目在考查素养的同时紧跟时事,在考查基础的同时能有创新。

关键词:河北中考历史题;历史核心素养;稳定创新

202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和《河北省202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为命题依据,涉及《课标》和《说明》规定的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一共包括15个学习主题,总计80余个考点,覆盖知识面到位。题目在考查素养的同时紧跟时事,在考查基础的同时能有创新,对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了综合的评价。

试题在创新和紧跟时事中,引導初中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要求历史教师充分利用好史料史实,突出历史学科的教学特色;指导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史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史料进行有意义的解释。试题在考查历史素养的同时,也发挥了历史学科应有的以史为鉴的功能。所以重新剖析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既可以帮助老师们总结备考经验,又能够展望命题的趋势。

一、通过核心素养考察,体现立德树人要求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是社会人文学科,它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为研究对象,寻找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同时历史还具有鼓舞、教育的作用,能够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说明》要求“历史学科考试对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而非浅层次的识记能力考查。”这些课程的规定都要求教师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重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对于史料和史实的正确认识,并最终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点。学科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通过学习该学科形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五大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国家情怀五个大的方面。其中唯物史观是核心素养的理论保证,是学生历史观形成的关键;时空观念是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体现,是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主要思维过程;史料实证是学科素养的必要途径,是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主要手段;历史解释是核心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学生历史思维的外在体现;而家国情怀则是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目标,是为国育人的根本保证。所以,简单的识记历史知识早已经不是历史学习的目标,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而2021年的河北省中考试题就体现了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查学生,让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民对待历史的根本观点、整体看法,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在“教学建议”一节中指出:“以唯物史观作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地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对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地解释和评述;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这些都说明河北省的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是一套完整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点体系,也为学生提供了完整的思维方式。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科学规律。初中学生最经常接触的有以下几个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同时人民群众会受到历史阶段政治、文化等的制约。这些历史观点的培养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河北省历史中考的钥匙,也是学生们以后看待历史事实的立场和观点,只有掌握了这些观点才能对历史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才能摆脱历史虚无主义。

第一,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客观全面地阐述历史。这也是《课标》的基本指导思想,更是202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史料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如2021年的第26题,该题以美苏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为主线。根据材料一:二战期间美苏军队的易北河会师“预示纳粹政权的最终失败”和白宫称“美英战胜了纳粹”,设置问题:“指出使纳粹德国陷入苏军与美、英盟军东西两个战场夹击的重大事件。”该材料和设问首先肯定了英美在二战时候的贡献。但同时在材料二用了更加详细的数据和材料:“苏联在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至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有2700万人牺牲,物资损失高达6790亿卢布。”然后再设置问题:“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依据是什么?”后面又举出:“1939年9月苏联打着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旗号侵入波兰。1940年春,苏联在卡廷森林制造了‘卡廷惨案’。”和“苏联对民国政府提供支持,先后三次向中国提供2.5亿美元贷款、出口军事装备并派军事顾问和航空志愿队参与指挥和作战。但苏联也对中国构成一些伤害”并以此提出了“苏联给其他国家人民造成伤害的依据”等史实。全面看待苏联在二战中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通过苏联所做贡献的相关数据一方面彻底否定了西方的历史虚无主义,即使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依旧承认它曾经为二战做出的贡献。同时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史料更好地说明苏联对其他国家造成的伤害,从而客观全面地看待苏联的贡献和问题。该题旨在引领学生从历史史实看待历史问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遵循了“论从史出”的原则。

第二,结合历史结论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事件的结果和影响是学习历史的关键因素,也是形成历史价值观的重要过程。所以注重历史影响的考查是唯物史观形成的关键因素。例如第17题这样进行阐述:这场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社会政治革命,是当时欧洲的趋势,它最终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旧政府,同时要废除旧的社会制度。通过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学习,同学们可知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历史事件对于人民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人民史观的重要立场。

因此2021年河北省历史中考题通过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过程,在充分研读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探索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紧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二)突出时空考查,突出历史的学科特征

时空观念是指对处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的历史事件进行考查和分析的思维模式。历史其实就是在这个特定时间、特定空间下发生的特定事件。所以理解特定时间的背景,明白特定空间的复杂性才能完整地明白特定事件。《课标》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规定:“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查,从历史的发展和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课标》在这里也强调了历史时序的重要性,因此学习历史必须要掌握时代的大背景,同时要对具体的小空间有基本的认识,这也是2021年河北中考历史试题的一个重要考查方向。

例如2021年河北省历史中考题第14题,材料指出: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气壮山河的号召,中国革命的高潮到来了。提出的问题是《宣言》发表的时期。分析该题不难发现:由材料中的时间“1947年10月10日”并结合所学知,《宣言》发布于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期间。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所以可知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

特别能够突出时空观念的还有第18题,该题以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引入:“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最后设问英国在这一时期进入了什么时代。分析来看: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工业革命使用英国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进入“蒸汽时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代表开始使用机器生产。步入“电气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到答案。综合来看这两题都是通过对特定的史实进行描述,要求考生确定具体的时间和时代。这既考查了《课标》和《说明》规定的知识重点,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又重视历史发展的时序,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序观念。

(三)注重史料实证,提高历史学习的要求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分析判断,利用存在的史料重现历史过程的方法。因为历史过程本身不可逆,所以认识历史只能通过对现存的史料进行分析。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全面的认识,就必须在史料上下功夫。《说明》中规定:“考查在多种呈现方式下对历史资料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历史情境的想象能力;考查从历史材料中发现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重证据的历史意识能力”等。这就需要在平时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材料进行观察和思辨,提高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这也是2021年河北省中考题最大的特点,保证每题都是论从史出。

第一,一手史料多,保证史料运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例如第13题就特别好地运用了一手史料。通过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和新四军战士程雄的书信,印证了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因此两封书信一起印证了的史实是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再比如第19题,直接运用照片史料。展现出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而且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也因此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导致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这些都导致了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这些题目主要考查的就是辨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第二,通过历史史料指导现代的发展。例如第27题关于我军现代化历程。材料通过三个时期有特点的武器装备即“小米加步枪” “飞机坦克加大炮” 和“两弹一星”引出国防工业发展的过程来反映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国防的发展历程。最后提出:“材料表述了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经历过两次历史性跨越,跨越各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材料中来,又到现实中去,很好地让学生们看到了现代化的历程,同时也让学生们思考下次发展的可能性。整道题主题鲜明、难度适中,为广大教师和同学们展示了依据史料,运用历史思维的例子,契合了《课标》中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的目标要求。

(四)考查历史解释,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判和理性分析。英国学者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指出:“历史意味着解释,解释是历史的生命必需的血液”。可以这样说:任何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于历史的解释,所有的记录也往往不自觉就加入了解释的成分。人们也通过这些解释不断确定因果关系,更好地理解了历史。202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对解释能力的考查集中在解释材料本意上面。例如第16题:“当欧洲人来到时,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武力使印第安人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而他们的种种机诈欺骗、巧取豪夺和暴力压迫使印第安人的权益很快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他们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减少,”分析这则材料不难看出,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给印第安人带来的灾难。还有第20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跟据题干关键信息“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说明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而这种“调控”使资本主义继续获得发展。例如第21题:“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间的差异和隔膜终究不能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国家永久地分割开来。无论是各自发展的需要,还是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两国早晚会在相互接触、彼此合作中寻求各自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点,这已经在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和现实中得到了验证。”分析可知: 1971年4月,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材料中的“两国”应是中国、美国。

(五)考查家国情怀,保证正确价值引导

家国情怀体现了学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正确的价值引导就是在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所以中学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人文关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为己任。《课标》在前言中就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考查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建议”的章节中也指出:“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这些观念都在2021年的河北省历史中考题中,得到了普遍体现。

例如在13题中,我们看到了张自忠将军,爱家更爱国,抱定必死决心的抗日精神;看到了新四軍抗日战士程雄家国两难全,为家更为国的舍生忘死的奋斗。在第28题中,我们看到了袁隆平院士为了国计民生在田间观察水稻。这些实现了试题“情感教育,秒在无痕”的初衷。

总之202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对于整个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形成。

二、题目形式多样、材料内容丰富,河北省中考考题稳定创新

纵观五年的河北省历史中考命题,从来不回避重点,从来不回避热点,题目在知识之中,考查方式和材料呈现又在意料之外,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一)知识都涉及,题目有创新

从2013年到2021年,历史中考的试题分数没有变化,题目都是15个单元模块,80个左右的考点。中考题以《课标》为依据,立足河北省历史课本知识点,参考《说明》的主要要求,重点突出主干知识,不进行零敲碎问。2013年到2017年的河北省历史中考题中,有四种类型的题目每年都有,分别是:材料阅读、学以致用、探究问题和综合运用。

但是更大的变化在于2021年河北省历史中考的创新点,比如新情景新材料。例如,13题从抗日书信出发,展开问题。第18题以英国工业革命史料为主题展开。图片、折线表格、地图、漫画、思维导图的题目年年都出,而且变化多样,比如第15题,我国“三大改造”时期的折线图;比如第19题,直接展示英国殖民统治图片。这些都体现了题目和题型上的创新点。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主干知识为教学重点,以时间为脉络,以核心素养为教育方向,给学生受益的历史教育。

(二)热点不回避,稳定出创新。

热点是时事政治和历史中考知识的连接点,通过这些连接点,热点变成了考点。近10年的河北省中考题年年都涉及热点问题。以2021年中考历史命题为例,第12题是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而2021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第28题是袁隆平和粮食问题。而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去世,举国哀悼。所以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不应该去回避这些热点,反而更要注重对于热点的追踪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202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学科试题,设计严谨、材料科学、布局精密,在继承往年风格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彰显了初中历史的价值与风采,对河北省初中历史教学尤其是2022年历史备考具有导向性。

【责任编辑 张雅璇】

作者:牛犇 杜文星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论文范文下一篇:语言哲学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