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下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现代化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实践就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知識,进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此,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实践进行研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创新意识下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意识下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篇1: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摘 要: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与探讨了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先进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旨在用合适的方法、科学的理念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其获得进步与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  言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都应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符合学科实际的素养及能力,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施教,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推动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笔者仅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这一主题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一、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体系提倡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1]。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再单纯地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经历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知道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应如何去做。

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便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观点。例如,在教学“2的倍数特征”这一节知识时,没有直接将已经形成与总结好的数学规律告诉学生,而是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数: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随后,笔者告诉学生这组数都是2的倍数,然后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这组数,并尝试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后,学生会发现这些数的最后一位数是2、4、6、8、0之一。对学生的这一发现,教师首先给予学生肯定,肯定学生的发现。以此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发现的规律灵活迁移到2的倍数的特征上,以此加深学生对2的倍数特征的认知与理解。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是单纯地听教师讲,而是充分参与其中,去思考、去发现。此时,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会更加深刻,还提高了日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自主学习能力。这便是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正确发展之路。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以致用

核心素养理念提倡我们所学的知识都要为生活服务,这便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辅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迸发数学学习热情、深化数学学习认知的同时,能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2]。

例如,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有两名学生进行登山比赛,从山下到山頂,A学生用了个小时,B学生用了0.6个小时,你知道哪名学生登山用时短吗?比较快慢的问题是小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实际问题之一。因此,这一问题情境就很好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分数相关知识紧密联系了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这一学以致用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有更多运用所学分数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在深入分析分数知识的同时,具备了灵活迁移、灵活运用知识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直截了当地向我们表明了创新对一个民族、国家进步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现代社会提倡创新,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体系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到较高的位置上来,鼓励教师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运用多种策略去引导学生创新,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具备创新能力,敢于打破常规,以创新性的视角看待事物[3]。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的知识时,笔者向学生讲述了“假设法”,即假设笼子里的都是鸡的情况下,当知道了鸡的数量,自然便能得出兔的数量。在笔者讲解完后,班上一名学生举手示意,在得到笔者的同意后,他说道:“老师,刚才这种方法是假设整个笼子里都是鸡,那么,我可不可以假设笼子里都是兔呢?”听到这名学生的问题,笔者首先肯定了他不局限于他人思路的创新意识,其次鼓励学生根据刚才所讲的假设都是鸡的情况去尝试假设都是兔,该如何一步步解答。如此一来,学生从“假设法”这一解决方法入手,得到了“假设都是鸡”及“假设都是兔子”两种虽然方法相同,但又有些区别的不同解题思路。这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其学识与见识的同时,也让学生以一种创新的视角去分析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创新发展,这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

核心素养体系强调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发展素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锻炼与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4]。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观点。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这一知识时,笔者便鼓励学生从家中找出废旧的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等包装盒,带到数学课堂上;然后,鼓励学生尝试动手将这些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包装盒展开与折叠,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等的抽象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而且知道了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加以应对与解决。核心素养视野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结  语

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学生日后持续性的进步[5]。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立足核心素养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更加有效的、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打牢数学知识基础的同时,切实培养满足日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与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杨顺利.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61.

孙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4):174.

季茜.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文理导航,2018(15):29.

徐林年.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05):39-40.

蔡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63):48-50.

作者简介:陈月珍(1979.5-),女,福建泉州人,一级教师。

作者:陈月珍

创新意识下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篇2: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实践探究

摘 要:现代化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实践就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知識,进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此,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创新意识 科学素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4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激活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教育领域也开始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科学教育就是一门专门针对学生创新意识与科学素养进行培育的学科,其中蕴含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开拓学生的视野。然而小学科学教学要切实做好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培育工作,具有较大难度,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无疑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就结合自身思考与实践展开相关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科学作为我国教育学科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和其他的科目有所不同,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形成对科学的认同和理解,进而获取科学知识,增强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养成。首先,小学科学教学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思想去构建学习框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将自身原有的认知和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实践当中。其次,科学教学作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每个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1.小学科学教学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指导

科学虽然作为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但是一些学校却没有提高对科学教学的重视,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小学科学教师往往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缺乏对科学内容的知识掌握,虽然对科学资源进行了整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不能为科学教学提供专业性的教学指导。其次,任何教学都需要资金投入,没有资金支持的小学科学教学就不能有效运作。目前,一些学校相关的科学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对科学教学的资金投入,不能为科学教学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教学工具和材料,无法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指导,缺乏一个良好的科学环境。

2.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教育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有利于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现阶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缺乏对课本教材的教学设计和应用,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第二,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却忽略了对教育过程的关注,一些小学教师没有真正了解科学教学的理念,只是盲目对其进行开发和应用,影响了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第三,很多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结合科学的特点开展教学,缺乏系统性,只是对单个的科学知识点进行讲解,缺乏对科学内容和体系的串联,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无法引导学生建立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策略

1.立足课堂,以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科学课本教材内容丰富,与生活联系密切,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学科,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通过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而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大气压力》这节实验课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大气是有压力的,教师可以在桌子上面放一盆水,然后请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用吸管去吸水喝。然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位同学用吸管吸水体现的是什么原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见解,有学生说是靠自己的力气吸出来的,也有一部分回答说是大气压力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学生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体现,增强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随后,教师可以在吸管上扎几个孔,再让学生尝试吸水,自然而然就得出了实验结论:“大气压力将水压入吸管,水才被吸入口中。”由此可见,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能激发他们获得知识的动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学习、实践中培养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2.结合生活中的科学案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具有促进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自然科学的探求欲也是很高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科学自然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科学教材和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接受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就地取材,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框架。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植物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周期,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和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观察周边植物的生长过程,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这样”“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等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引导学生学习种子萌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死亡这个生长过程。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植物生长的动态视频,向学生介绍植物各个生长周期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种植一种植物,做好相关的生长记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加大教育投入,创设科学探究学习氛围

小学科学和生活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课本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要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大对该项工作的教育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教育设备和教学资源,招聘专业的小学科学教师,为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优秀的师资队伍。其次,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科学的教育资源和材料,创设一个有趣的科学教育环境,增强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体验,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广泛引进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科学作品,鼓励学生利用所现有的材料进行科学作品的创造,对于一些优秀的科学作品教师可以进行表扬,将其放在科学探究教室内,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创造的动力。

现代化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宗旨,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要求教师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对科学教学知识的认知,实现培养小学科学创新意识学科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文轩《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科学 素养实践策略》,《考试周刊》2017年第2期。

[2] 刘琦《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科学素养实 践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10期。

[3] 范眉云《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23期。

[4] 李晶《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S2期。

[5] 袁娜《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6] 付向春《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7] 赵美玲《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年第10期。

作者:郑中欢

创新意识下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篇3:

教育游戏在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人才在经济社会领域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更加多元化,显现出了更为广阔的格局。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小学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此,笔者以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为切入点,就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在我国上千年的教育传统中,游戏教学法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先进,网络游戏与教育理论的结合,迎来了教育游戏的诞生。这样的游戏形式不仅包含了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训练等多项内容,还可以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一、教育游戏的意义

(一)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爱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新鲜感与兴趣,同时非常乐于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些特性,并借助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发现,游戏虽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自主性、社会性、实践性,但仍然需要与游戏者的兴趣、爱好、需求、能力、游戏方法相融合,才能充分体现出游戏为游戏者带来的愉快体验。教育游戏是与实际教学内容同时发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因此,游戏也是学习的过程,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实施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力能够保持持久性,从而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成为学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合理的游戏在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育游戏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丰富的游戏形式及内容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启动器,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认知水平的主要途径。而小学生都非常喜欢游戏,且十分兴奋,这样积极热情的情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大脑神经活跃度。在教育游戏中,包含的动作、情节、材料、道具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去感知游戏,体验及思考游戏中的内容。此外,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思维一直处于不断活跃的状态,继而促进学生智力的提升。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渗透科学知识

将教育游戏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充分的把握;同时要与科学教材中具有较强趣味性的知识结合,合理设置教育游戏。此外,教师在进行教育游戏设置中需要明确其任务目标,游戏形式、环节要简单易懂;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确保游戏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游戏多元化

教育游戏多元化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游戏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而小组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也非常重要。小组间的互相学习,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包含了多门课程的基础内容,其中自然科学知识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团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育游戏活动开展中,可通过小组对垒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競争意识,如在游戏中加入角色扮演,通过对游戏人物及内容的体验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要点。将小组教学与教育游戏融合,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游戏生活化

生活与科学息息相关。小学科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恰恰能给予学生更切实的生活体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思考并解决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了知识视野。此外,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主动去探寻生活中的秘密,充分感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走进自然”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界中捡拾各种各样的树叶,并带回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成树叶书签,并评比哪位学生的作品更加新颖、更有创意;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下制作,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语

小学科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运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不仅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还可以实现创新学习方式的目的,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快乐、自由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教育游戏教学完全迎合了当今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明确教育游戏的重要性,并不断将其完善与提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教学质量。

作者:马忠

上一篇:大学听话式教育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