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王亚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教育家。

第一篇: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利用学科会聚机制促进高校学科建设

摘要:学科会聚会带动和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学科会聚可以促进新兴学科的形成,能促进重大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探讨促进学科会聚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今教育战线的重要议题。本文从NBIC会聚技术理念出发,为推动学科会聚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策略建议。

关键词:会聚技术;创新;学科会聚

1.学科会聚的思想

学科会聚按会聚的程度可分为4 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基本形式是知识会聚(浅层会聚),即为了形成新知识和解决问题,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会聚组合,K=fk1,k2,k3,k4 ;第二种基本形式是组织交叉(中层会聚),也就是通过打破组织间的界限壁垒或组织间的联盟与合并,实现人才的互相流通,O=fo1,o2,o3,o4;第三种基本形式是交叉的思维方式(深层会聚),生产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观念,T=ft1,t2,t3,t4;第四种基本形式是价值观会聚(完全会聚),也就是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价值即通过不同学科的信念、价值导向和追求等聚融合,形成新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从事科学活动的研究人员的活动方式,实现学科的完全会聚,V=fv1,v2,v3,v4。除了这四种基本形式外,还有这四种基本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的学科会聚[1]。

下面我们将探讨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方法、策略。

2.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策略

本文将探索构筑创新平台促进学科会聚的一些有效途径,并为促进学科会聚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

2.1以非传统知识生产方式为平台,推动学科的知识会聚

知识的会聚是各种知识相互的融合、渗透、交叉和集成。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知识生产体现了划“科”而治的观念,学科之间互相“沟通”较少,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存在着清晰的界限和特定的分工。因此,学科之间牢固的壁垒日益受到来自科教界内部与外部的挑战,使得以单一学科为基础架构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越来越渐不适应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社会问题的复杂化趋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需要。

因此,我们要有效地利用产业、大学和政府的三螺旋结构体系所提供的平台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打开知识生产的“孤岛性”壁垒,为学科会聚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发展空间[2],促进我国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和三螺旋战略联盟,这样可以促进技术会聚与学科会聚之间的协同创新、良性互动。这种以技术会聚与学科会聚协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推动知识会聚和交流,迅速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

2.2利用组织交叉,增强学科会聚

学科的会聚也是各个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的会聚。世界领先的综合型大学,经常是世界性的人才会聚交流的中心。这就要求各个大学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要建立开放性的国际化人才互相流通的渠道,打破组织间的界限壁垒,实现科技合作、构建人才相互流通的平台,集成国内外各个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优势,从而有效推动多学科会聚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在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落实、贯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过程中,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速交叉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利用组织交叉实现组织间的联盟与合并,实现人才的互相流通,从战略高度上合理配置各个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的科技力量,从而形成多学科群和学科会聚,促进我国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发展[3]。

2.3发展交叉思维能力,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

交叉思维方式,是指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信息,对其进行新的知识生产的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或改进了的思维方式,用以解决问题。交叉思维的最大特点是突破原有思维方式的限制,突破了线性思维方式的限制效应,产生非线性效应,从而有效地成为创新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叉思维产生的非线性创新机会,将导致系统整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4]。

2.4 整合价值观,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指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关于价值现象和价值关系的总评价和根本看法。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将成为人们价值评价、价值追求的评价标准,将支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模式。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价值观对人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产生强烈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各个学科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构建起特定的价值观体系,并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处于学科组织之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实践活动。

不同学科的团队成员之间很难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因此,当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存在有不同意见时,人们就会在研究对象、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发生分歧。这就需要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价值观即通过不同学科的信念、价值导向和追求等,形成新的价值观,从而会聚新的目标并影响从事科学活动的研究人员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科的完全会聚[5]。

3.结语

高校要鼓励学科间的会聚、交叉融合,积极地促进推进学科融合、会聚,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发展。要坚持大科学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积极鼓励学科渗透和学科会聚,强强联合,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打破条条款款和部门界限的制约,在促进新兴学科形成与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适应社会科技发展变化的需求,使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与和学科建设相融合,不断拓展拓新的研究领域,促进跨学科团队的学科间交叉融合,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地进行知识生产和创新,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6]。(作者单位:1.重庆理工大学;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金融资产相依结构模型”(批号:71271227);重庆文理学院重点科技项目“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绩效评价与机理研究”(批号:Z20012SC23)资助。

参考文献

[1]柳洲,陈士俊.从学科会聚机制看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165-168.

[2]宋爽,姜越,惠晓丽.解读“协同创新”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J].中国校外教育,2012,33:19-20.

[3]傅秀兰.学科会聚过程中学科结构关系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21(1):120-123.

[4]孙曰瑶.知识经济中的创新模型与企业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5:30-31.

[5]柳洲,陈士俊.从学科会聚机制看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165-168.

[6]孙毅,潘海天,钱晓峰,曹耀艳.积极推进学科会聚,努力提升高水平研究基地的创新能力[J].高教与经济,2009,22(3):9-13.

作者:赵清俊 陈桂兰

第二篇:王亚南的学科建设思想及对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摘要:王亚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办学治校中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建设思想:强调大学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态势,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进行谋篇布局,调整学科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凝练研究方向;主张发挥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按照重点突破的原则,培育、打造鲜明的学科特色;坚持“以用为本”的人才观,发掘和提拔重用学术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团队;提倡发挥理论研究的优良传统和比较优势,形成富有特色和影响的学派,并以学派繁荣拓展学科发展空间,打造学科特色和品牌。以王亚南的学科建设思想启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凝练学科特色,造就领军人物,打破学科壁垒。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思想;王亚南

王亚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多年执教和大学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建设思想。王亚南的学科建设思想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根精神支柱。总结归纳王亚南的学科建设思想与实践经验,理解其丰富内涵,领会其时代价值,对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调整学科与专业结构

合理的学科结构是建立良好学科生态的基本前提,是促进学科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创造社会所需成果、传承社会所需文化的坚强柱石。只有当学科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时,学科组织才能高效地承担相应职能,履行相应使命。因此,加快推进学科建设,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结构调整,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王亚南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态势,根据学校发展历史、现实条件和未来走向,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进行谋篇布局,调整学科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凝练研究方向,将学科建设引上了一条协调发展、生态发展的道路。

(一)统筹兼顾,以重点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事关学校事业发展大局,其合理布局事关每个学科、每个院系、每个专业的发展大计。学科是和专业、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以知识为纽带而联系在一起。学科是知识存在的基本形态,专业是基于知识分工的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学科建设以知识为载体,专业建设以知识的传承、传播和发现来实现,研究方向则是知识探索与发现的基本单元,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具体化;学科与专业、研究方向密不可分,学科是专业的存在之基,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体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通过研究方向的发展来实现。

学科建设是“一盘棋”,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统筹考虑的战略眼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提高建设成效。王亚南从大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强调一定社会的形态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他认为,如果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话,那么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应是大学发展第一位的选择[1]。他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后,把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强调优先发展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相适应的学科,并基于此调整学科与专业的布局结构,统筹推进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与非重点专业、重点研究方向与非重点研究方向的协调发展,使学科建设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始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一是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师资设备、发展历史、地理位置等本身条件,确定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八个学科为重点发展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打造学术高原上的学科高峰;二是依托重点发展学科,确定中文、英语、俄语、历史、数学、动物、植物、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物理、财经、国民经济计划、统计学等13个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重点专业建设,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机制;三是围绕重点学科与专业,凝练海洋动物研究、鱼类生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研究、南洋史及华侨活动史研究等重点研究领域与方向[2](P93-96),形成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研究领域及方向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协调共进的发展机制。

(二)循序渐进,以院系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学科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立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稳步进行结构调整。1953年10月9日,王亚南在传达全国综合大学会议精神时明确提出,厦门大学的学科建设总方针是“稳步前进,既反对盲目冒進,也反对保守不进,应当结合具体条件,适当发展理科,以应客观的建设需要,文科则应加以整顿、巩固和改造,以便为将来的发展准备条件”[3]。他坚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学科建设思路,主张学科发展要一步一个脚印,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他看来,学科建设和上层建筑一样,其形成是一个逐步的、漫长的过程[4],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要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完善学科类型结构,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院系调整,因为院系是大学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大学的基础学术单位,是学科建设的主要载体。

王亚南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高素质人才匮缺的实际情况,本着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着手开展院系改制工作,改组分散的、守旧的、低效的高校内部组织结构,以此推进学科组织结构改革。在院系结构优化方面,他采取“瘦身法”,将原有的法学院法律系和政治系合并,组建政治系,继而将法学院与文学院合并组建文法学院;撤销原来的商学院,与法学院经济系合并,组建经济学院,设财政金融系、贸易系、会计与工商管理系、统计系;将福建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归并到厦门大学。在系科设置方面,他一方面按照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采取“分离法”将部分学科与专业调整给兄弟院校,支持兄弟院校的发展,如将海洋系的物理教研组调整到山东大学,将工科三系及土木专修科五个专业分别调整到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学院及华东水利学院,将法律系的法律学专业调整到华东政法学院[2](P90-97);另一方面,他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实际,采取“增补法”,增设经济系、外文系、地矿系、俄文组,促进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

(三)长计远虑,以专业优先发展促进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性质、任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学科建设必须依据不同的蓝图与行动纲领,才能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生态结构。王亚南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在关系出发,结合厦门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发展实际,遵循知识探索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要分清轻重缓急、按照“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有序推进学科与专业发展。他主张按照“需要與可能相结合”,但以学校长远发展需要为主导的原则来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反对好大喜功的想法和做法,强调先尽力之所能,把专业搞好[3],然后再逐步凝练研究方向,形成研究特色。在王亚南看来,没有无学科的专业,也没有无专业的学科,要有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科建设的成效,必先搞好专业建设。他主张先设置一批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如中国经济史专业、工业统计专业、工业会计专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以此带动相关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发展,从而形成急需学科与专业优先发展、传统学科与专业依次发展的机制。王亚南的这种思路,使厦门大学能够根据其历史特点和现实条件开展学科建设,少走弯路,提高建设成效。

王亚南坚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自身实际情况来调整学科结构,主张在社会服务中求得多方支持,走的是一条“外适”与“内适”相结合的道路,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既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

二、彰显独树一帜办学优势,打造人无我有的学科特色

学科优势是保持学科竞争力的内核,学科特色是形成学科品牌的标识。发现学科的比较优势,凝练学科特色,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跨越,是建设高水平学科的重要途径。王亚南在办学中秉持“发挥优势、办出特色、重点突破”的原则,提出“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与华侨,为千百万华侨服务”的办学定位和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的发展战略,并加强与南洋、台湾、海洋及与本区域特点有关的问题的研究[5],培育以海洋动物研究为主打的海洋科学特色和以南洋史及华侨活动史为核心的历史学特色。

(一)借助地理优势,培育海洋科学的学科特色

以自身优势学科为基础,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充分依托其他学科方向的优质学术资源和科研力量,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群,是王亚南学科建设的重要思想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厦门大学生物系有动物、植物专业,其中动物学以海洋动物为主。厦门大学从建校到解放的几十年间一直重视海洋动物研究,在海洋研究方面有很好的历史积淀和学科基础。更重要的是,厦门大学地处海边,具有地理环境方面的优越条件,可以形成“人无我有”的海洋动物研究特色。其一,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海岸线曲折,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开展海洋实践与实验的有利场所;其二,厦门属于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温、热带动物出产甚多,新鲜海洋研究材料极易搜集;其三,厦门海域受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海洋动物丰富多样,特别是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动物密度高,厦门大学搜集的海洋动物标本琳琅满目,为国内其他高校所罕见。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厦门大学开展海洋动物研究提供了便利。王亚南基于这样的地理条件,主张加快发展海洋科学[6],并在理科各系开设有关海洋的专业或方向,如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以此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构建有特色、有实力的学科群。王亚南的这种学科建设思想被其后继者们发扬光大,现已收到显著成效。2007年,厦门大学海洋科学成为全国重点学科;2009年,厦门大学海洋科学在我国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排名中居第2位[7];2016年,厦门大学海洋科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结果[8],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一流学科,已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底气。

(二)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历史学的学科品牌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抢占学术研究高地,形成“人有我优”的品牌,是提升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王亚南根据厦门大学在历史研究上的资源占有优势和历史学的学科特点,主张加强历史研究,打造以南洋史及华侨活动史为核心的历史学品牌。他从历史学的特点着手,强调在占有原始性、体系化史料的基础上,从繁茂芜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中寻找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他在批判德国西南学派诸子的历史观时指出,以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科学,尽管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从其恒常性的、不绝对的研究对象中得出一般的法则,但可以从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所逐渐积累的成果中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9]。

王亚南之所以重视厦门大学的历史学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厦门是华侨之乡,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他们在推动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及对外交流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第一手史料,是宝贵的学术资源。厦门大学于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南洋研究室,专门搜集有丰富的南洋史研究资料。1951年,厦门大学奉准设立的人类博物馆,亦藏有很多有关南洋史地风俗人文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源上的优势可以使学者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事实,深入分析历史现象,寻找历史发展规律。王亚南根据厦门大学在史料占有上的便利条件,主张有效利用地理优势加强南洋史及华侨活动史研究,并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动力,形成历史学的独特学科品牌。为更深入地开展南洋史及华侨活动史研究,王亚南大力支持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1956年,厦门大学成立南洋研究所,专门从事南洋华侨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工作;设立“华侨函授部”,专门培养海外华侨函授生,至1961年,“华侨函授部”所收的侨生已遍及东南亚各地,并已向东南亚国家以外发展,累计有函授生1 594名;在人文社会学科、财经类学科各系开设有关东南亚方面的专业或方向,如东南亚文学、东南亚经济、东南亚历史等[10],将学科建设融入人才培养之中,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

王亚南对生物学、历史学的重视,使厦门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不再是经济学的一枝独秀,而是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表明他不仅是一个有战略思维的大学校长,更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这种不囿于学术本位、学科本位的学科建设思想,不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官僚主义思想严重的大学里难能可贵,即使在今天的大学里依然屈指可数。

三、选拔任用学术领军人才,建设卓尔不群的学科团队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要素和第一资源,人才队伍的学术水平决定着学科水平的高低。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特别是高水平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团队。王亚南坚持“以用为本”的人才觀,在办学治校中积极发掘和提拔重用学术领军人才,充分发挥学术领军人才的带头作用和凝聚力,让领军人才成为优秀人才群体的领头雁,凝聚一批优秀的高水平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学术团队,筑牢学科建设的根基。王亚南重视并善于任用学术领军人才的价值观,可以从厦门大学化学学科的建设中窥见一斑。

(一)进贤达能,培育杰出的学科团队

发现和汇聚优秀学术领军人才是培育学科团队的关键。厦门大学化学学科有着久远的历史,在厦门大学建校初期就曾经汇集一批学术精英。但抗战期间不少教授离校而去,尤其是随着萨本栋校长辞职,当时任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的傅鹰教授及蔡镏生教授等人相继离校,化学系师资日渐单薄,学科水平日渐下滑[11]。解放初期,厦门大学化学系有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两个专业,其中物理化学专业基础好,历史悠久,特别是在物质结构研究方面成果较多,但缺乏领军人才。我国结构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第一代杰出的晶体学家——卢嘉锡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被聘为化学系的教授。1946年春,卢嘉锡在母校厦门大学的邀请下,怀着科学救国的满腔热情,应聘到厦大化学系工作,兼任系主任。卢嘉锡不知疲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但受到化学系同事的尊重,也得到王亚南的高度认同;卢嘉锡生动活泼、见解独到的讲授使其课堂常常座无虚席,这和王亚南的课堂有异曲同工之妙;卢嘉锡在结构化学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更让教师们愿意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这也是王亚南后来重用他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青年卢嘉锡在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就已在国际科学界崭露头角,他设计的“等倾向魏森堡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被国际X射线结晶学界广泛采用,并被收入《国际晶体数学用表》,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卢氏图表”[12]。卢嘉锡的到来,对于王亚南后来的大学管理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不仅使厦大化学学科的实力大增、名声大震,而且使青年教师们看到成长的希望,迸发了成才的动力。

(二)拔犀擢象,打造卓越的学科团队

提拔和重用卓越学术领军人才是打造学科团队的核心。王亚南欣赏卢嘉锡的才华,赞赏他的工作作风,在与卢嘉锡的接触中,他发现卢嘉锡不但学识渊博,学术水平卓越,具有非凡的教学才能,而且思想进步,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是卓越的学术领军人物、难得的学科领军人才。1950年,王亚南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后,遂提议卢嘉锡升任厦门大学副教务长,同时兼任理学院和工学院院长,领衔化学学科建设。同年,卢嘉锡创办以物质结构为主的化学研究所(后改称化学一所),这是我国第一个化学研究所,他亲自担任所长,并于当年招收郑作光、胡玉才两名研究生。卢嘉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先行者之一,两名研究生也是厦门大学理科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11]。1951年春,为防止逃到台湾的蒋介石派兵来袭扰,厦门大学奉命疏散,卢嘉锡带领理学院和工学院疏散到龙岩,王亚南专门到龙岩检查工作并探望卢嘉锡,对卢嘉锡井然有序地组织内迁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回到厦门后,卢嘉锡被进一步提拔重用,分别担任研究部副部长、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卢嘉锡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后,十分重视师资力量和学术梯队建设,千方百计网罗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团队,他本人及他领衔的学术团队所从事的结构化学领域的研究,不仅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大大提高了厦门大学化学学科的实力和水平,增强了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在高教界和学术界的影响,为厦门大学跻身全国重点大学之列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类学科[8]。

王亚南充分发挥像卢嘉锡那样的学术领军人才在学科团队建设中的带头作用,不断激励和带领年轻优秀人才成长进步,进而形成人才发展的示范效应、追赶效应和集群效应,使学科建设既有薪火相传又有吐故纳新,既有捷足先登又有后来居上,既有旗帜引领又有群英荟萃。王亚南积极引才、善于用才的学科建设思想,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个睿智而富有远见卓识的大学领导。

四、继承发扬理论研究传统与优势,形成广阔的学科空间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其历史积淀及理论逻辑发展延续的结果。继承与发扬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聚合传统学科的研究资源,拓宽学科发展的空间,形成融合发展的机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路径。厦门大学经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为依托,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科梯队。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王亚南,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形成了“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传统与特色。这种传统的本质,用王亚南的话来讲,“那就是,我们要由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逐渐努力创造一种专为中国人攻读的政治经济学”[13]。王亚南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优良传统和比较优势,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富有特色和影响的学派,并以学派繁荣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优势发展、优质发展,提升经济学的学科影响力和社会引领力,拓展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空间,打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和品牌。

(一)立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派

学派是学术研究传统之继承发扬和学术研究优势之积累的结果,是支撑学科发展的话语体系。学派的形成,应当珍视前人所留下来的学术思想遗产[14]。厦大经济学科有很好的历史传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21年建校伊始的商学部。20世纪40年代,王亚南、郭大力到厦大任教后,逐步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站在中国人立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厦大学派[15]。王亚南倡导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派,显见的目的就是摒弃盲目媚外的学术价值观。他说,“我们研究政治经济学,是为了要对中国社会经济改造有所贡献,我们尤须认清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面目……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16]。王亚南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多年主持经济系的系务工作。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他不但始终坚持中国人的研究立场,而且带领经济系师生孜孜不倦地追求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经济问题,形成了研究进步理论的传统和风气。王亚南的合作伙伴郭大力在国内讲学多年,对资产阶级庸俗反动经济理论的批判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曾做出极大努力,两人的合作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了很好的传统,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上,自1931年郭大力和王亚南翻译出版《国富论》开始,他们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衷,几十年都没有变过,一直持续到王亚南去世。王亚南、郭大力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卓著研究,不仅拓展了经济学发展的空间,也为中国特色经济学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同志曾读过两人合译的《资本论》中文本,并进行高度评价及做出重要指示,向党内其他同志荐书[17],号召党员同志用《资本论》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科学地树立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建构中国特色的学科

学科的发展基础,只有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才会牢不可摧。王亚南、郭大力始终立足中国人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与传播,不仅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纵观王亚南的学术人生,其最鲜明的主张和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极力倡导建立“中国经济学”,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加以活学活用,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这是贯穿于王亚南学术理论中一根最鲜明的红线,既是他一生治学立论的根本特点,也是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最重要的特色[18]。王亚南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逻辑是,“社会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跟着变;时代变了,理论也随着改变”[19]。在他看来,虽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只要我们知道灵活运用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与策略,我们就不难在它那有关社会正常发展规律的指示中,体认到社会特殊发展的必要途径”[20]。王亚南所倡导的“中国经济学”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可以被理解为中国流派的经济学,即具有中国理论特色的经济学;第二层含义就是要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21],形成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学。在建构“中国经济学”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王亚南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与经济系的发展融为一体,将“中国式”的《资本论》转化为“中国化”的成果[22],在大学的殿堂里熠熠发光,不仅使厦门大学经济系因此而闻名遐迩,也使厦门大学成为东南民主学术运动的堡垒。1946年秋,王亚南邀请郭大力到厦门大学任教,讲授政治经济学。郭大力的到来进一步增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力量,其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不同凡响的学术贡献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王亚南、郭大力的“双剑合璧”,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也使研究优势更加突出,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品牌,迄今为止仍然是经济学界的一面旗帜。

(三)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后发优势,打造持续发展的学科

一个学科要形成持续发展的后劲,既要保持传统优势,又要立足学术前沿,不断拓展研究对象,扩大研究范畴,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王亚南主张在文理交融、学科交叉中形成经济研究的后发优势。他说:“对于现代的中国经济的研究,必须把研究的范围,延扩到社会史方面去,至少,必须延扩到封建经济研究中去。”[23]新中国成立后,王亚南接任厦门大学校长,于1950年创办经济系,以发挥理论研究的传统优势,培养高级理论研究人才,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稳固的力量和持续的后劲。1953年,为进一步增强经济学的实力,筑牢学科根基,拓展研究领域,学校将财经、统计、贸易、会计四个系并入经济系,四十余名教师加入到经济学的研究队伍中,研究力量大大增强,研究水平大大提高,六十余人中有近一半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知识[2](P95),形成了经济研究的极大优势,厦门大学因为经济学的学科声誉而迅速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学。几十年来,厦大经济学院一直坚持发扬站在中国人立场研究经济的优良传统,经济学科持续保持全国领先优势。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原经济系升格为经济学院后(国内重点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所经济学院),经济学科发展迅速、特色鲜明,已成为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15]。2017年,厦大统计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经济学科积极参与“双一流”学科建设;应用经济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获评B+类学科[24]。

王亚南坚持发挥学科建设的比较优势,主张在学术交融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中国品牌的经济学,所秉持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建设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是适宜的,在今天也仍然受用。

五、王亚南学科建设思想对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石。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核心所在,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之举。王亚南倡导的学科建设思想与时下我国推行的“双一流”建设战略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以之启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需要从调整学科结构、凝练学科特色、造就领军人物、实现学科交叉等方面入手。

(一)遵循发展规律,调整学科结构

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既是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一流学科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王亚南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外规律,坚持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求得学科发展空间,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迪。加快建设一流学科,高校需要体现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诉求,按照服务需求、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调整学科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首先应按照“扶优扶特扶强”的原则,对一批水平高、底子好、潜力大的学科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打造一批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的发展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各学科协调发展的态势;其次要理清学科发展内部矛盾和问题,使各学科特别是传统优势学科找准自己在学校、区域、国内、国际的坐标,科学设定发展方向和目标,依此进行学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通过师资、成果、资源整合与组织结构优化,使研究方向更加聚焦,研究力量更加集中,以保持自身在相关领域或方向的领先地位,为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扬长避短,凝练学科特色

特色发展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出路。一个学科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异军突起,出奇制胜,必须找准方向,形成特色,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求跨越。王亚南坚持扬己所长,致力于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其以特色学科发展推动大学发展的思路,对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高校要积极参与学科发展的全球性竞争,以“双一流”建設为契机,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扬长避短的思路,在突出优势、办出特色、提升水平上下功夫,既要根据国家、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发现学科特色,又要把学科发展的历史传统、研究基础、自身特长、区位优势、服务面向等因素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以服务寻求国家和社会对学科的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提升特色学科的建设成效。

(三)落实人才战略,造就领军人物

学科领军人才是建设学科团队的灵魂,是建设一流学科的核心。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王亚南把培育和造就卓越学科领头人作为打造学科团队的抓手,以之凝聚优秀的高水平人才,增强学科建设实力,对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要把遴选和培育领军人才作为当务之急,竭力实施人才强校策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创新型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干的学术环境;改革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以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选拔凝聚尖端人才为重点,培养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强化落实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充分发挥学科领军人物在团队建设、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和关键作用,助其引领学科快速发展,在产出一流成果、形成一流影响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四)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融合创新

学科交叉是打破单一学术领域疆界的重要途径,是形成新思想、解决新问题、产生新理论、创造新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一流学科的根本方法。王亚南注重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主张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破除不同学科门类、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壁垒,既突出传统强势学科的优势,又彰显新兴学科的特色,使不同学科在融合中实现创新,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经验。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需要充分利用传统优势学科良好的研究资源,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一流社会服务为导向,以一流管理为保障,从学科交叉角度统筹研究资源,打破学科界限与壁垒,促进各学科群之间的对话与交叉,鼓励跨学科门类、跨领域、跨院系的交叉研究与合作,构筑高水平的综合优势平台,形成学科融合创新机制,建设一流支柱学科,并以一流支柱学科的发展为支撑形成强势学科群,以学科群的发展带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纪平.王亚南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3):159-167.

[2] 林祖谋,沈敬蘩,刘珍馨.厦门大学校史资料(1949-1966)[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93-96.

[3] 王亚南校长传达全国综合大学会议精神[EB/OL].(2006-12-11)[2020-9-18].http://www.wise.xmu.edu.cn/memorial/view.asp@id=784.html.

[4] 王亚南.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N].新厦大,1952-06-20.

[5] 李枭鹰,邬大光.王亚南教育思想述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85-91.

[6] 张继平.王亚南的大学之道及对“双一流”建设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3):184-192.

[7] 李果,郑卫东.高校海洋学科发展要素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0(02):29-32.

[8]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EB/OL].(2017-12-29)[2020-7-19].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9] 王亚南.论文化与经济[A].//夏明方,杨双利.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亚南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435.

[10] 王亚南.王亚南文集(第五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351-352.

[11] 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发展简史(上)(1921-1976)[EB/OL].(2013-3-1)[2020-7-18].https://chem.xmu.edu.cn/info/1149/1025.htm.

[12] 冯晓蔚.卢嘉锡的科学拓荒之路[J].红岩春秋,2015(10):53-57.

[13] 王亚南.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当作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发端[A].//夏明方,杨双利.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亚南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18-122.

[14] 谈敏.中国经济学的过去与未来——从王亚南先生的“中国经济学”主张所想到的[J].经济研究,2000(04):57-65.

[15] 2018厦门大学经济学科优秀中学生冬令营招生简章[EB/OL].(2018-1-12)[2020-7-16].https://www.liuxue86.com/k_经济学科/.

[16] 王亚南.王亚南经济思想史论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42.

[17] 白晓宁,阮李全.郭大力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贡献摭谈[J].兰台世界,2014(34):17-18.

[18] 甘民重.历史观·实践观·系统观(上)——王亚南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浅识[J].中国经济问题,1986(06):2-8.

[19] 王亚南.《资本论》的学与用 [A].//夏明方,杨双利.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亚南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46.

[20] 王亚南.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到新民主主义经济[A].//夏明方,杨双利.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亚南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27.

[21] 陈克俭.王亚南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启示——纪念王亚南100周年诞辰[J].东南学术,2002(01):93-99.

[22] 王岱平,蔣夷牧.王亚南与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13.

[23] 王亚南.关于中国经济学之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问题[A].//夏明方,杨双利.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亚南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54.

[24] 崔庆炜,邓晶晶.厦门大学经济学科2017年发展报告[J].经济资料译丛,2017(04):93-98.

作者:董泽芳 张继平

第三篇:学科范式转型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年以来,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转型在各大高校之间开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具体而言,学科范式转型就是指在某一具体时期特定学科的所有共同体成员所共同分享的所以元素的集合。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在面临着知识形态的重大改变,就是指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事实上,社会的更迭使得学科范式转型不可避免,但是由于我国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比较大,快速形成学科范式教育在我国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本文立足于目前对高校学科认识的现状,结合学科范式教育所面对的困境,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向学科范式转型。

关键词:学科范式转型;高等教育;现状;困境;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范式尚未形成,这需要高等教育学研究者要坚定信念,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转型一直是众多高等教育着十分关注的重点,但是我们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面临着难以逃避的困惑。高等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学科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化。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高度教育转型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就当下正面临的困境,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学科范式作为最新出现的新型理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难以达成共识,对其的研究也一直面临着比较大的困境。一方面,学科的外延非常丰富,另一方面,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飘渺。

一、学科范式转型

事实上,至今国内外对于学科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那么究竟学科是什么呢,学科作为一种基本的知识体系,是一项具体的内容。范式的概念最早是由哲学家库恩提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第一,编制作用;学科范式对于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必然会在学科发展方面起到编制作用,帮助学科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科范式能够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对具体学科进行编制,从而达到一种比较统一的理念。每一门学科都需要一定的学科范式才能进行发展,否则的话,学科本身就会毫无意义。[1]第二,共同标准;学科范式并不仅仅针对与某种具体学科而言,它是众多学科中共同认可的一种标准,某一时期中所以不同的学科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所以学科仅仅只会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认可。如果出现不同的学科范式,就意味着学科范式正在发生转型。第三,积累过程;学科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社会更迭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二、高等教育学与学科范式转型方式

(一)坚持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向学科范式转型,首先需要的就是要坚持问题研究。自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以来,虽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众多高等教育学者也一直在为高等教育学知识的建设尽力,但是很多却与当下的价值体系并不相符。[2]很多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作用就是解决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教育研究的实际时代需求,很多时期并不能解决这两者的问题,更加遑论给每一个教育问题找出迅捷的解决办法。因此,在进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时候,必需考虑到学科范式的转型问题;而且要考虑到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价值所在,与学科范式的目标相结合。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量问题凸显的时期,高等教育学必须要面向社会转型,坚持问题研究。

(二)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学科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在研究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一种研究方法,要能够取众学之长,采用多种方法帮助高等教育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它相较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有显著的不同。自然其学科的特性也存在的差异。只有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才能帮助高等教育建立完善的学科教育。其次,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十分迅疾的,采取单一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全面的进行学科范式的研究。这是由教育的必然需求所造成的。从多学科的认识方法和角度出发,可以使得高等教育研究的视野更宽,最大限度的避免主观所带来了的问题。另外,各个学科之间高度交叉,学科之间是存在共性的,利用其他学科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能够帮助研究者带来更多的思路。

(三)全面深入研究

一般来说,高校教育的学科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各种专业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而高校教育学学科研究要深入进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事实上,所有的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必要的内在关联。高等教育学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需要综合的进行分析研究。[3]借用其他学科把高等教育学学科分解成几个领域,将复杂的工程分解成几个小的部分,使研究更加顺利。学科范式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观念,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进行具体的认知,高等教育学学科要实现学科范式转型任重道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范式转型与高等教育学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科范式转型的问题,利用理论和实践知识更好的帮助高等教育进行调整。虽然目前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只要坚持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就能够找到更好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车如山,王彦雷.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取向——基于现代学科范式的视角[J].高等理科教育,2016(4):9-15.

[2]佚名.学科范式转型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11):16.

[3]張萍.学科范式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8.

作者:马青 张南

上一篇:写作训练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