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2022-09-10

1 防止教育类论与时间的节

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 国外诸多教育教学理论或学说纷纷涌入国内, 这些如潮水般的理论在启迪我们思维的同时, 也造成了国内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无所适从。突出表现在理论的“失语”现象, 即教育理论原创性却失;教育术语“西洋化”;教育实践浮躁化。整体突现了中国的学术研究表面上热闹繁华, 却鲜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理论出现。正是由于课程改革理论先天脱离中国教育的实际,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 就出现了很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2 防止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陷入误区

在学习方法中人民常提出两种学习方式, 即“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适合运用的不同情况。发现学习适合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具体材料;而接受学习适合已有定论的现代的理论材料, 在学习方式中, 人们普遍将发现学习认定为最好的学习方式, 是最能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实际上两种学习方式, 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 在中学阶段, 不可能任何只是都能让学生自己发现, 只有两种学习方式适当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真正的自主学习离中国的课堂教学似乎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是由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中也不乏民族特点的因素。首先, 中国根深蒂固的民族传统影响, 儒学教育思想压抑了“自我”, 限制了“独立人格”。其次, 现实中, 我们民族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中国青少年与西方青少年有着不同的自主期望和理想。第三, 现实教育中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所以真正的自主学习, 中国的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 需要由一个过程, 根据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学习方式转变首先应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机械接受学习为意义接受学习, 再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发现学习, 最终引导学生的综合各科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行研究型学习。

3 防止教材编制与教师教育偏离主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教材的能过分夸大, 看似十分重视教材和校本课程, 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去编制教材和改革教材;另一方面却忽视了教材和校本课程的严肃性、科学性和逻辑性, 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教材问题。在教材编写中应根据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学习特点、教育规律、时代要求明确编写原则, 应该研究怎样编写教材, 而不是仅仅考虑什么内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再好的教材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是教师是否能驾驭教材。作为教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智慧、心理学的修养和学科素养。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中学教师普遍缺乏创造性的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课程改革中只注重了教材的改革, 却忽视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 运用教材的人——教师, 始终都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解决教师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亟待培训和提高。

4 防止教育方式与教学艺术的却失

中学教育教学失一门特殊的艺术,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成为教学专家。然而目前从教学研究到教学实践, 人们对教学艺术好像失去了兴趣, 每当谈及教学现代似乎就是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无论什么课, 不用多媒体、投影仪、VCD就意味着落后。我认为, 教学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它既不是教学的主导, 也不应该成为教学评价中的主要部分, 而应该从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的如何去全面评价。当然我们并不排斥教学技术的应用, 而应反对过分以来教学技术, 以致形成“技术化”一统课堂的局面。技术只能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而不能代替教学艺术。只有教学技术为教学艺术服务, 才能取得锦上添花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只对教学技术过分以来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最终会走进教学技术化的死胡同。将导致教学艺术的却失。

再新的课程改革中, 我们提倡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愿望是好的, 但把搞课题变成一种时髦, 对教师的科研不切十几的要求, 却未必由真正的科研成果产生。对于评价模式的选择, 主要应取决于评价的背景与评价的目的。不同的评价模式, 还会有各自的优势与局限。在学业与成效的评价实践中, 任何将某种模式推向极端甚至异化为目的的做法, 都将极大地防碍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新一轮的教育改革, 对过去的相对封闭、单一、孤立、僵化的课程有了很大的改观, 改革确实给课堂教学和实践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然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 正视并对这些崔在的课改问题作较全面反思, 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提高很有必要。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艺术,教学技术

上一篇:助产工作如何处理新生儿窒息下一篇:流动资金需求量预测方法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