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腐的几点认识

2024-04-16

对反腐的几点认识(通用8篇)

篇1:对反腐的几点认识

关于现代社会腐败现象

腐败,在中国根深蒂固,滋长了几千年,令老百姓切齿痛恨。据网上调查显示,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在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反腐倡廉”居首位。网上调查的结果中显示,占半数以上的网民认为,惩处力度不够,一些腐败分子得不到有效惩处,体制、机制不健全和监督不力也是重要的原因。71%网友认为,县处级干部的腐败问题被认为最严重。同时也有网友留言说,目前反腐败的盲区在基层,希望从基层反腐败,对腐败实行零容忍制度。

腐败产生的原因

1、社会坏境。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渴望非常强烈。大力发展经济,这就造成了资源的相对缺乏;再加上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一些人为了争夺这些资源变的不择手段,所以政府权力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权钱交易也由此增加。再加上法制法规滞后,某些人就会不正当地运用权力以谋取私利。比如贷款、经营特经营特许证、项目审批等等。这些都成为了推动腐败的重要力量。

2、权力失控。腐败是权力和贪欲结合的产物。权力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力量,是可以带来利益的力量。因此用权来谋取私利,即权力被滥用也就见怪不怪了。滥用权力首先是思想支配的结果,而滥用权力成为现实,则是因为权力缺乏规范。

3、监督不力。正因为权力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所以需要制约和监控。在我国监督主体是多元的,监督机构是完备的,但发挥作用并不完全到位,因而使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监督。

4、惩处不力。惩处是对己经发现的腐败行为进行的处罚,它是制约滥用权力的最后一道防线。惩处虽然在反腐败的整个过程中是结果性的一步,但是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惩罚作用,也有警示作用;既有遏制作用,也有预防作用。有腐必惩就能杀一儆百;若惩治不严,甚至有罪不惩,会使更多人加入腐败行列。反过来,会成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如何反腐倡廉

第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夺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反腐败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形成的反腐败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下建立的,本质

1上是政党主导型的反腐败模式。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须

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第二,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形势,是深入开

展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必须

看到两个方面:一是成效比较明显,必须坚定信心。通过这些年来反

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员违纪案件有所

减少,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提高,要继续坚定反腐败必胜的信心。二

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仍然严峻,必须坚定信心。我国正处在并将

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建

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

杂性、艰巨性,既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又要坚定信心,树

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第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科学发展观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一是反腐倡廉必须始终为促进发展服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

关于科学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影响和干扰

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

保障。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纪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反腐倡廉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坚

决查处违纪案件。三是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要全面贯彻标本

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真正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使反腐倡廉建设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

党的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思想观念要更

新。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审视、判断和分析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反腐倡

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尤其是在促进权

力阳光运行上要有新突破,在加强**监督上有新举措,在查办案件上

有新动作。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

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找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对策和办法,不断取得反腐倡

廉建设的新成果。

篇2:对反腐的几点认识

李保刚

一、腐败的表象及本质

腐败的本质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腐败和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行使不当都容易产生腐败。而腐败就其表象来看,又表现为多种形式,概而括之,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方式上。若细分起来,政治上腐败又可以分为用人的腐败、用权的腐败,腐败者信奉任人唯亲的选拔原则,滥用职权,欺上压下,离间党群关系,放弃共产主义信念,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蜕化变质。经济上的腐败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新兴的有利用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如在奖券,信用卡上大做文章,也有麻将桌上送礼等等。经济犯罪目前猛烈之势在于团伙犯罪,许多大案要案所涉及的并非三、五人,一网就是一帮、一伙,这种形势更令人心惊胆寒。生活方式上的腐败表现在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买别墅、养情妇,完全丧失起码的生活道德。不难看出,这三方面的腐败是相联的,政治信念丧失不可避免地转向经济上的腐化,生活方式也会随之变得奢侈靡烂,因此,腐败现象也就有增无减。

二、对反腐败的几点建议

1.把住用人关口。反腐的关键在“用人”上,以“任人唯亲,任人唯近,任人唯明、任人唯庸”为用人原则,非但腐败不能除,还有丧民心、殃政权的可能。中纪委委员、江西省纪委书记马世昌在总结反腐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要知道,提拔一个好干部,能激励一批干部,树立正气;反之,提拔一个坏干部,便打击一批干部,带坏风气。”可见,从严治党首先还是要搞好干部选调。在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过程中真正贯彻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以及四化”的方针,干部队伍纯洁了,腐败之风也就会渐小渐消。

2.划定权力界限。腐败与权力是休戚相关的,腐败多表现在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因此对于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一定的规范限制是很有必要的。中纪委书记尉建行同志尖锐地分析道:从陈希同,王宝森问题来看,一是对领导班子成员授权不能太大,更不能形成一个人大权独揽,„„二是个人行使权力,要严格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不得越权,不得擅权,更不能侵权。”在日常政务活动中,要十分注意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将权力界限划分清楚,才能保证干部执行职权时的合法合理。

3.发挥合力作用。许多学者在提出反腐败对策上都强调监督机制及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合力”作用,亦即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监督与自我监督是监督机制中两个重要方面。监督主要指民主监督,主指人民群众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在同黄炎培先生谈话时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可见,民主监督意义深远。如何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呢?第一,要建立健全监督体制,要赋予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力,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动员群众勇敢检举揭发腐败分子,要同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这同时也要健全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地发挥。第二,领导干部也要为民主监督开道,要真诚主动地接受群众监督,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要建立健全以公开化”为主要特征的公共权力运行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过程,公开办事结果,以此来更好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谈及自我监督,当然是指领导干部依靠其内在的、主观自身的力量对其道德品质和行为的监督。自我监督的标准只能有一条,即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以此标准作为自我监督的衡量尺度,才能使自我监督实现其真正意义。对于广大干部来说,坚持自我监督,不断地自省自律,是能够起到拒腐防变的作用的。

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也绝不容忽视。邓小平同志指出,对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教育在这里主要指对党员干部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其核心问题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拒腐防变。努力使领导干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教育和自我教育,我认为自我教育作用尤为重要,这正如同外因和内因这两个要素,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是自省自律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应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断地进行对比检查,与先进找差距,深入持久地学习马列理论,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在内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力争自己成为先进、典型。由此,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作用才算真正地发挥出来。因此也可以看出,中纪委所提出的要不失时机地通过我们的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的要求,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4.适度提高收入。就目前中国国情而言,对于领导干部尚无法做到高薪养廉。但在我国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公务员的收入,使其能以合法收入满足其正常消费。另外,对于国家公务员,应大力增强其收入的透明度,将他们享受的待遇公之于众,使其隐性收入明朗化,而一旦他们牟取暴

利或其他非法收入,就应将其免职。因此,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也是反腐败的一计良策。

篇3:对当前网络反腐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网络反腐的价值所在

网络反腐, “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 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 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 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 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这是2009年《中共党建词典》中对网络反腐概念的界定。这标志着网络反腐得到了中国执政者的认可, 体现出国家对网络反腐这一新形式的高度重视。加强网络反腐, 已经是基于中国世情、党情、国情的大势所趋, 是不容置疑的必然选择。

(一) 网络反腐的兴起、发展是政治社会化的表现

政治社会化, “是政治体系利用多种渠道传播与创新主流政治文化以培养政治人的过程” (1) 。其中这一过程隐含着合格政治人的养成,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网络反腐是人们出于对核心政治价值的追求, 运用互联网对国家官员、政府领导、党政干部等腐败行为进行监督、追查、谴责, 以便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平、正义。这是我国国民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和政治人格等提高的一种具体体现, 即合格政治人的一种体现, 也就是政治社会化的体现。另外, 网络反腐的兴起和发展, 也促进了我国政治社会化的进程。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参与行为, 它充分调动了人们参政议政的主动意识, 使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实现, 从而有益于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网络反腐具有安全隐蔽、公开透明、运作高效的优点。网民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表评论, 引起公众的关注, 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进而引起有关部门及时做出反应, 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从而有益于公众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心理。

(二) 网络反腐的兴起、发展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

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与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目前来看, 以网络为途径的反腐, 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 都极大地扩大了社会监督主体的范围, 使之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形式, 为社会公众行使知情、表达、参与、监督四大民主权利提供了新的路径。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针对某些腐败现象、腐败问题和各种公权力自由地、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评论, 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 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自己的民主权利, 给公众提供一个参政议政的快捷通道。另外, 网络反腐的兴起和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网络反腐极大地保证了公众的政治参与、参政议政的权利。正是在这种政治参与中, 公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其政治素质也不断得到提高, 这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主体保障。网络反腐丰富了我国民主监督的形式, 拓宽了民主监督的渠道, 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推动了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进而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

二、网络反腐的不足之处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网络反腐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弊端。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来达到反腐倡廉的初衷, 推动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

(一) 网民思维的非理性

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 这就可能导致有些掺杂个人情绪的网民在网上故意夸大、歪曲事实, 打着反腐的旗号, 进行恶意诽谤、人身攻击等。另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 截止2010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 普及率达到31.8%, 其中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的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 这些学历较低的大多数人缺乏基本的政治认知和法律常识, 从表面出发对一些政治问题进行非理性思考, 进而有可能发表一些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言论等。还有, 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 而大部分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 对社会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所以当他们遇到不好或有一点瑕疵的事情时, 比较容易偏激, 缺乏理智地进行网上追踪、跟帖, 甚至歪曲和夸大事件使其变得路人皆知。

(二) 网络信息的非确定性

网络在提供真实、有效信息的同时, 还会掺杂许多虚假、无效、甚至恶意的信息, 所以网络信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 网络传播往往也会带来信息的不对称, 网民对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情况未必很清楚, 很可能因为信息不真实、不全面而导致网民做出错误的判断, 误导网络舆论, 影响司法公正。

(三) 网络世界的非规范性

网络世界具有极其的开放性, 这就使它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和约束, 所以网络世界具有很大的非规范性。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手段, 网络反腐还缺乏系统的法规和条例来规范。如关于隐私权和知情权、人肉搜索是合法还是违法、造谣诽谤他人、人身攻击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缺乏法律规范已经成为网络反腐的一块最大硬伤。

三、对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

“网络反腐的实质, 是民间的反腐力量得到制度的认可, 并形成新的监督载体, 从而使反腐形成官、民有机互动的良好局面。” (2) 因此, 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价值之所在, 并且对其不足要提出相应对策加以规范, 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 对网民进行“网德”教育、提高网民素质, 培养理性网民

网络反腐离不开网民, 参与网络反腐的网民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如何, 都会直接影响到网络反腐的实际效果。所以, 我们要对网民进行“网德”教育, 规范网民行为, 提高网民素质, 培养理性的网民。首先, 网民自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对待网络腐败事件, 保持清醒、公正的态度, 努力做到不夸大、不歪曲、如实地反映事件真实的发展动态, 自觉地、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网德和法律素养。其次, 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责任、有义务地对网民进行有关网络反腐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网民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使广大网民清醒地认识到, 网络反腐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更不能出于宣泄、诽谤等不良动机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 确保网络反腐朝着有序、民主、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收集、处理、快速反馈机制

网络只是反腐倡廉的一种工具和载体, 本身无法辨别是非曲直、正确与否, 更不能甄别出网络信息的真伪, 并且一旦腐败事件进入公众视野, 会迅速得到传播, 马上变得家喻户晓、人所共知。所以, 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的收集、处理、快速反馈机制。首先, 必须严肃认真地收集、整理网络反腐信息, 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信息的真伪, 切忌被网络上的一些极端、偏激、情绪化的观点左右。要善于归纳网络上各种不同的、带有倾向性的认识,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具有典型性和有代表性的观点, 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更好地为司法和检察机关服务。其次, 要对重大案件或经查证属实的案件予以迅速处理和回应, 准确、及时、详细地在网上依法公开能够公开的第一手资料, 确保让公众“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并做出理性的评论, 从而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

(三) 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确保网络反腐规范运行

网络反腐作用的发挥, 归根到底要靠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律制度建设, 要将网络反腐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首先, 要尽快为网络反腐立法。对网络反腐涉及的一些行为和环节进行规范, 使网络反腐中网民的评价、讨论、传播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促进网络反腐的有序发展。其次, 健全网络反腐的相关制度, 在正确认识现有的有关规范互联网和网络反腐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科学价值、实际效力和缺陷不足的基础上, 保证新旧法律制度效力的有机衔接, 进而保护举报人、跟帖人、发帖人等的合法权益, 为公众参与反腐提供一个畅通、健康的渠道, 将网络反腐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孔杰.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 (9) .[1]孔杰.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 (9) .

[2]刘序明.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J].岭南学刊, 2010 (4) .[2]刘序明.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J].岭南学刊, 2010 (4) .

[3]李永洪.新时期增强我国网络反腐实效的对策分析[J].兰州学刊, 2010 (1) .[3]李永洪.新时期增强我国网络反腐实效的对策分析[J].兰州学刊, 2010 (1) .

[4]孙琦, 龙志飞.浅谈网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舆论监督作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5) .[4]孙琦, 龙志飞.浅谈网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舆论监督作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5) .

[5]时伟, 孙丽丽.规范网络反腐创新倡廉渠道[J].理论月刊, 2011[5]时伟, 孙丽丽.规范网络反腐创新倡廉渠道[J].理论月刊, 2011

篇4:对我国当前反腐败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28-02

一、当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第一,法律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市场经营活动的运行,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障,就使得一部分人投机取巧,进而成为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完善的过程中,因而目前还未能形成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制约机制,从而为权力和金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蔓延的温床。

第二,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是产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些领导在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工作上顾此失彼,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致使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

第三,分配不合理引起的心理不平衡。由于收入分配主要向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职工和部分特殊群体倾斜,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因而使一部分干部产生了不平衡心态。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的收入只能处于较低的水平,当其对社会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不对等,尤其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出现明显反差时,自然产生不平衡心态。

第四,对腐败分子惩处力度不够。近年来,虽然惩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但相对全国腐败现象的普遍性,对腐败分子惩处力度仍然不够大,被查处的机率低,造成腐败成本低。

二、正确处理反腐败斗争的几个关系

第一,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一是要正确把握两者关系,是搞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一方面,反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要有长远的观点和长期持续作战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反腐败斗争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必须分阶段抓紧抓实,步步深入。长期性寓于各个前后相接的一系列的阶段任务中。应按照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积小胜为大胜,逐渐达到长期性的目标。

第二,治本与治标的关系。反腐败斗争应当标本兼治,相互促进。鉴于一个时期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泛滥,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必须着力于治标,毫不犹豫地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惩治和遏制腐败现象。同时,又要十分注意总结治标的经验,加大治本力度,从思想上、体制上、法律制度上、管理上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和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

第三,外部监督与内部制约的关系。当前,反腐败斗争必须通过两个基本途径来进行:一是加强外部的有效监督,二是强化内部制约机制。党的十八大把“四个公开、四个监督”明确提出来,让人眼前一亮。以“四个公开”来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以“四个监督”对权力运行制约和规范,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巨大跨越。

第四,廉政与勤政的关系。考核和判断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忠实地履行职责,主要有两条:其一,是否廉洁奉公;其二,是否勤政为民。勤者,并非廉也;廉者,未必勤也。腐败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与行政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管理混乱、纪律松弛、失职渎职等问题相互交织。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把廉政方面的监督与勤政方面的监督结合起来,既要查出已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又要严肃处理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和重大责任事故等问题。

三、筑牢反腐败斗争的四道防线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重点抓好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一个人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人民应该做什么,这种规范和调节,就是严于律己的自觉性,是由思想道德所决定的。

第二,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筑牢法制防线。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健全事关反腐倡廉工作全局的重要法规。我们是法制的国家,要充分发挥法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目前,我国的法律日趋完善,对党员干部的行为,光靠制度规范显然不够,还应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思之有则,行之有规,动之有距。

第三,筑牢制约权力的防线,遏制权力异化。缺乏制约监督的权力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是权利异化的表现形式。然而,在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政府的一些行政职能部门,掌握着一定的管理权力,存在着管理过细,环节太多。对新上的项目,多一次审批,就多一层权力“寻租”的可能,特别是带有“含金量”大的事情,就更易出现问题。因此,解决权力异化问题,要认真抓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问题,加大对权力监督制约力度。

第四,要筑牢“惩处”这最后一道防线。“惩处”是反腐败斗争的最后一道关口,这一关口如果把握不住,反腐败斗争将功亏一篑。所以,要用最大的决心筑牢这一道防线,查出案件是反腐倡廉的突破口,也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主要表现,也是群众评价反腐败成果的重要依据。对查出案件,一是认真,二是坚决,三是依法办事。对腐败分子决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放纵。90年代以来,大案要案查出力度持续加大,突破了刘铁男、倪发科、蒋洁敏等一批职级高、金额大、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坚决依纪依法惩治腐败的决心,纯洁了党的队伍,密切了干群关系。

篇5:对反腐的几点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大建设之一,将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到一个显著的地位。在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精神中,如何紧密结合企业工作实际,积极围绕构建思想道德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我谈几点认识。

一、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

形成教育长效机制,就要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始终保持一个有影响度的反腐倡廉宣传声势。

1、内容上突出主题。以科学发展、企业和谐为中心,加强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廉洁勤政教育。利用上廉政党课、党员培训、专题教育等方式,让党员、干部能够和风细雨地经常听到反腐倡廉的声音,增强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面向广大党员,而重点对象是党员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的党员。要以定期上党课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要岗位的党员进行廉洁勤政的专题培训,重点开展对新任领导干部廉政专题教育。

2、形式上灵活多变。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反腐倡廉教育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有吸引力,更具震撼力。注重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先进典型开展正面教育。综合运用社会上的案件通报、案例剖析、反面典型警示 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派驻纪检组在处理信访案件中对所反映出的具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以及干部容易犯错的环节,采取个别谈话、任前廉政谈话等措施,帮助干部构建思想道德防线,增强干部内在的约束力和教育的有效性。

3、载体上丰富多彩。进一步拓宽教育的覆盖面,让勤廉理念深入人心。把党风廉政教育同建设和谐企业安全文化,营造健康向上、廉洁从业、“廉荣贪耻”的企业廉洁文化氛围结合起来。广泛依靠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活动。利用广播、工作通讯、内网等形式和载体, 发动党员、干部共同探讨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促进互动交流,入耳入脑。以勤洁文化为重点,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筑防线,在行动上廉洁自律。

二、形成反腐倡廉教育企业特色

按照反腐倡廉的要求,在制度建设上,贯彻执行党风廉政的各项规章制度,如:礼品登记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收入申报制度;廉洁自律情况自查报告制度;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廉洁自律承诺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加强了对干部廉政勤政的监督,规范了领导人员的从业行为。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明确要求,应建立一套具有企业特色的制度体系。

建立“三重一大”集体议事制度。以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为重点,把廉洁从业要求寓于企业管理制度和流程中,实行对事权、财权、物权、人权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用权行为的约束,突出对权力规范运作的监督制衡。对于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问题,坚持集体研究讨论,避免与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擅自决定,确保重大决策不失误、重要人事任免不偏袒、重要项目安排无疏漏、大额度资金使用无风险;建立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环节,制定集体决策操作规程,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细化管理规定,力争做到职权、事权明确,并按照制度流程操作。

完善廉洁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结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与企业自身工作实际,建立简明、清晰、便于记忆、针对性强,又便于操作的《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规定管理人员廉洁承诺、职务消费、业务招待费使用及管理、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同时把执行“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的情况作为考察、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内容,列入班子民主生活会必须对照检查的重要议题。对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各种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责任追究。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优势。企业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建,各职能部门负责,纪委组织协调,工会发挥优势,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培育“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理念,营造反腐倡廉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和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高度,提高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制度建设,扩展廉洁文化成果。

进一步推进企业厂(矿)务公开制度。推进厂(矿)务公开,必须坚持依法公开与体现监管规律相一致,坚持有利于群众监督与便于资产监管相一致,坚持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与构建和谐企业相一致,坚持维护企业利益与维护职工利益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手段,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重温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并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用实际行动树立在职工中的廉洁形象。

三、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约束体系 发挥企业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党组织的监督主要通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如企业生产经营、基本建设投资、干部任免奖惩、奖金分配、职工生活福利等,广泛征求意见,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后实施,避免决策失误。

充分发挥工会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企业的重大事项,参与有关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度,检查监督企业有关方面贯彻执行职代会有关决议的情况;坚持对企业管理层干部进行年终工作考核制度。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民主评议与工作考核相结合。加强群众监督,应进一步深化厂(矿)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着重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发挥企业派驻纪检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把效能监察作为纪检监察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切入点。通过效能监察实现企业管理和监督的结合,督促加强安全管理,改善经营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派驻纪检组要认真履行效能监察职能,为派驻厂矿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加强对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篇6:对反腐败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腐败现象出现了新动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我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成果,但其中的腐败问题不容小视,在新的时代里腐败现象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动向,从“单兵作战”的个体腐败现象到“利益均沾”的集体式“集体腐败”。从直接的“吃、喝、卡、拿、要”到用“合法程序”掩藏其不法问题,从省部级高官到基层的“村官”„„。可谓是“前腐后继”。这说明我们的反腐机制和反腐体制及工作方式还存在着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腐败形式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查。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性质,有时可能会综合交叉。

1、贪财型。经济案件占腐败案件的多数,贪污腐败分子将自己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化为攫取个人财富的资本,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此种现象大多发生于“政商”家庭,如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案;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案;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案等大案要案。也有的采取集体收入不入帐方式,私设“小金库”侵吞集体资金,甚至编制假帐,制作或买假发票套取现金作案方式无奇不有。

2、失职渎职型。少数贪污腐败分子,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任其职而不尽其职,在工作中,不管不问,甚至弄虚作假,对财务管理混乱、失控,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任不法行为发生,一些政商家庭无视中央的三令五申,纵容亲属去经商,为其保驾护航,充当保护伞,甚至不惜违法乱纪,最终身败名裂,教训十分深刻。

3、侵权和无理取闹称王称霸型。少数的贪污腐败分子,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自以为是这里一亩三分地上的“土皇帝”,工作中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群体利益,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自恃位高权重,插手干涉行政事务,可以变着法子把省纪委书记刘善祥搞下台;可以调动司法力量,将对他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的郭光允同志送进劳教所劳教两年。

4、腐化享乐型。随着我国的经济稳步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贪污腐败分子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和各种诱惑,一味追求低级刺激和享乐,生活作风腐化败坏,出入灯红酒绿场所,嫖娼宿妓与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关系,甚至强奸妇女,利用公款满足私欲,造成极坏影响。如原江西省长倪献策的蜕化变质就是从贪恋女色开始的,在给情妇郭晓红的信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什么省长不省长,我就是为了你和我才出去干的”。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与情妇郑四妹;原四川省乐山市副市长李玉书包养16岁的情妇刘雅丽等等。

篇7:对反腐的几点认识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想结合行业特点、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工作中一些粗浅认识,谈一谈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我个人认为新形势下商务行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机制,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整体性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是建立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科室各负其责,职能科室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科学制定教育计划。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行业形象、促进自身发展的总体部署之中,综合各个方面规定要求,科学制定好实施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计划,明确活动内容,落实具体措施,保证制定计划内容丰富,切实可行,达到

效果,做到共同谋划,共同部署,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二、突出重点,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工作岗位、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重点突出。一是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俗话说:“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由于身份地位特殊,在廉洁自律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对本部门或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着领导责任,他们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本部门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因此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突出领导干部重点,并加以区别对待。二是抓好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对行业内的重点岗位、部门内的重点职位的党员干部教育要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抓好,特别是有权、管钱、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三是抓好重点时期反腐倡廉教育。重点抓好节假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高发时期的反腐倡廉教育,要早打预防针,勤注防腐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三、统筹兼顾,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系统性

在反腐倡廉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统筹兼顾,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教育学习的内容上要抓住重点,学习的内容要有连续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要将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贯穿整个过程,就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作为其重点内容。一是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信心,抵制一切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决心。三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增强责任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永远保持先进性。四是进行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为所欲为,超越法律特权,就违背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走向衰亡。

四、丰富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多样性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从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烟草行业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手段,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一要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既要善于运用“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手段,又要充分利用并发挥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作用,做到“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栏、网络有页”。可以综合运用廉政谈话、任前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反腐倡廉成果展、重大纪念日、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影视资料、反腐倡廉文艺作品、编发手机短信、家庭内助、公益广告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二要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载体。要善于从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抓载体、找载体、建载体,切实把反腐倡廉教育寓于其中。如在推进政务、企务公开中,可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可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中,采取民主评议行风,主动找问题,开门纳谏,请人挑刺,把思想教育、作

风教育、宗旨教育融入其中。三要综合运用各种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善于把面向全党教育与面向全社会教育、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传统手段教育与现代手段教育、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理论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宗旨观念教育与纪律法律教育、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开展主题教育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党员干部及其群众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廉洁从政意识更加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律理念更加强化,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更加提高。

五、协调配合,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

篇8:对预习的几点认识

一、预习中的“忧”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习是课堂精彩、高效的前提。尽管预习已成为多年的教学熟语, 多数教师一提再提, 但预习效果并不理想。其实, 从一年级开始, 教师就应该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意识, 逐渐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再者, 预习作业布置了一定要检查。通过检查, 教师才能知道学生掌握了什么, 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加强学习, 才能为做到“三个精讲”和“三个不讲”打基础 (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不讲也会的内容不讲) 。因此, 教师应做的不光是提倡学生预习, 还要确实落实预习,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授课, 实现高效课堂。

二、预习中的“思”

问题的出现就是我们思考的切入点。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时刻关注学生的预习动态, 专门抽时间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要根据预习模块反复指导, 反复梳理, 反复练习, 不断尝试, 不断反思, 不断提高, 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要帮助、指导、督促他们, 使他们也能产生预习的欲望。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一方面要上好预习指导课, 教给学生基本的预习方法;另一方面在平时的课堂上渗透学法指导。教学时要有计划、有步骤,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使预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预习中的“做”

高年级有专门的预习作业模块, 分四个步骤:一是查找资料;二是掌握字词;三是你读懂了什么;四是还有什么问题。目的是为了配合高年级教材每篇课文前安排的“预习”环节, 其内容可归纳为“导语、引题、介绍作者或文中人物、事件发生的背景、提出简单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预习让学生读、析, 明确其中的内容和提出的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悬念去预习课文。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 还能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 便于有的放矢。

一二年级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期、关键期, 此阶段的预习指导必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展开。教师应召开专门的家长见面会, 与家长共同商讨抓好这个关键期的策略, 展示给家长第一步预习的方法, 让家长做好协助工作。具体预习方法应采用“六字法”:一是读 (最少借助拼音读课文两遍) 。二是找 (找出文中要认的字, 想找要写的字也可以) 。三是圈 (用圆圈从文中圈出这个字) 。四是戴 (给这个生字戴上帽子———拼音) 。五是读 (再读这些生字, 可以总读, 可以单个读, 可以直呼, 也可以拼读) 。六是组 (给这字组词, 最少组两个词, 万一不会, 可以组一个词) 。如果在具体尝试过程中有较大的困难, 教师可适时灵活处理预习内容, 再进行下一阶段的预习方法指导。

四、预习中的“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 因此, 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 预习首当其冲就是要让学生去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钟情于预习, 并在反复阅读中读懂文章大意, 实现“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同样, 在流利读文时,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识字的指导,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总结识字的方法。在课堂中有意地引导, 会开启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主动在预习过程中想办法记住所学生字,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 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才能做到“三个不讲”, 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五、预习中的“升”

预习达到一定的定位模式之后, 教师就要考虑提升层次的问题, 它是一个具有长远性的基石策略。教师应从二年级开始, 引导学生读课外书, 有计划地设立“阅读签字本”, 并且加强与家长的配合。教师应要求学生每晚读完文章后, 家长都要签字, 并写上日期, 天天坚持, 以此提升预习的层次。

上一篇:大学敬老院活动策划书下一篇:益力多公司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