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2024-04-29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共9篇)

篇1: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21世纪悄然来临,展望未来,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恩惠,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民族战略主动地位。”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的核心。正在这时新的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为教育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把我们引入教育教学的一个新时代。教师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异化。

一、合作学习应避免走形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交流。没有合作交流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教师对小组合作的目的、过程没有设计,未把握好时机。对于问题的设计不论难易、不论有无讨论价值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而在汇报讨论结果时,优秀者的意见河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差的学生变成了陪衬、听众。在小组学习中被忽视、轻视。因此,合作学习注意:

1、强调每位学生的平等参与、共同分享学习观点,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公平和责任。接受不同层面同学的观点,使其 和谐的发展。

2、问题的设计要要有针对性考虑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可能产生的不同观点,加以引导,以利于学生的相互了解、合作。

3、重视小组长的培养,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布置一下任务就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则闲置过看“风景”而学生 则“群龙无首”或“谈笑”或“嬉戏”这种“防羊式”教学,如果离开一个优秀小组长的组织,没有组内的合理分工、合作学习无从谈起。

4、师生在合作中结成同盟,老师既是指导者,同时又公享学生的学习成果,要与学生共同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合理运用“口语交际”。

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让学生在模拟的具体交际情景中,实现学生的听说互动,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表现力。

1、口语交际的语境应尊重生活、尊重事实。

在口语交际中,常常会有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尴尬的局面,而且学生回答生涩无力。一切来源于生活。如果能在课前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体验、鉴别的基础上进行交际练习,才能保证交际情景的现实性、客观性,避免不切实际的随口编造。

2、口语交际中重视思想教育的培养。

由于儿童的鉴别能力较差,受社会及其它环境的影响,认识事物缺乏判断,盲目效仿,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认识观、价值观。

三、设计让学生心动的作业。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欠作业、抄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欠做、抄袭作业的往往是成绩差的学生将绚丽多彩,生动有趣的文章变成一个个呆板的生字回家抄写。甚至使学生受到不必要的挫折,这些教学中的弊端,不能不让我们沉思反省,布置怎样的作业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呢?教师怎样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设计作业呢?

1、设计趣味性作业。小学生对新事物特别喜爱,一种新格式、新题型,甚至于一本新作业本,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设计作业时,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经常将作业的题型推陈出新,就能引起学生的新奇感,使学生想做。

例如《找春天》一课,我给学生布置了有关春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观察大自然,去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谚语、诗歌、文章、故事、图画等等。经过自己的加工改造,每人编一份图文并茂的文章,让学生亲手去绘画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景。这样能充分运用学生的感官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去学习,去思考,学生学习的个性得到发展,思维的潜力得到挖掘,使学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2、经济发展战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等不同,那么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作业也不能一刀切,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一、二、三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例如《日月潭》一课,作业可以设计为:

一、背诵《日月潭》,抄写课后绳子词语;

二、背诵《日月潭》摘抄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并可画出日月潭的美景;

三、背诵《日月潭》,根据作者描绘日月潭美景的方法,写一篇小练笔,介绍你熟悉的家乡美景给大家认识。

以上几点是我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浅见,希望我们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学习与研究,在不断地体验与反思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语文新课改不能忘“本”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小学 程绪峰

[内容摘要]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从三个课堂教学中的典型现象入手,发表见解,剖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形式主义的弊端。以期纠正语文教师为图新而抛弃传统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告诫小学语文老师在实施新课改时

不要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

[关 键 字]

课改、“本”、独立思考、写字教学、主宰课堂等。

[正 文]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这几年期间,从教材到教法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也都从课改中收获颇多。各地也都纷纷开展反映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比赛。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也都在课改中积极探索新方法,贯彻课改新理念。的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课改的推动下,面貌变得焕然一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都得到了很大的展示。原先落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但是,就像人们对待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我认为,许多教师在将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他们刻意求新,为了课改而“课改”,完全抛弃了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的教学方法,而一味追求课堂上的一些形式化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课改”精神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则不然,我认为,那样只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浮躁,学生的基本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也是没有认真领会到新课程改革的精要,而只是徒具其表而已。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合作学习固然重要,但独立思考亦不可少。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会给学生提出来出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且现得也很积极,几人一小组,热烈地讨论着,甚至激烈地辩论,老师也会参于其中讨论。有的时候学生们还会离开座位去别的小组参于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将合作教学演绎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合作教学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我同时也注意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频繁合作,甚至在有的公开课教学中,老师干脆就像做实验一般,直接将学生编成小组,为后面的合作做准备。一节课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合作中让学生完成的。好像一堂课没有“充分”的合作就称不上是一节课了。这其实是一个不了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让孩

子们进行独立思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心理的成熟与发育离不开他所依赖的环境,每时每刻他们都要思索,只有不断地思索,才能有所获得。不错,儿童的许多能力都要在他们的独立思考中进行养成。合作能力的培养固然很得要,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无关紧要了吗?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安排上,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合作,也应该适当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不能由“学生围着老师转”变成了“学生围着小组转”。这样会抹杀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在过多过滥的合作学习下,会造就一部学生的惰性。小组讨论不讨论,完全滥竽充数,依赖组内其他同学。那样,情况就更加不妙了。

二、“阅读”和“写字”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一个过程。是“语”和“文”的综合体现。教育家斯霞老师在总结她的教学经验时,就反复提到过小学语文中“读”和“写”的重要性。她认为汉字输入法的书写、记忆绝大部分都是在基础教育中完成的。电脑的普及,让汉字的书写已经弱化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现在对有些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而言,别说书法艺术,就是让他们去工整、流利地去写汉字,也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些情况的出现与他们“写字”基本功的不扎实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写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

性。

在语文课改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过分推崇阅读教学。课堂上读的形式各种各样,感情激荡。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的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可惜,我们很少看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写一写,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前不久,我听了好几位年轻老师的课,发现大部分课堂上,学生连一个字都没写过。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只是让学生开火车去认读生字。有些学生甚至连笔都没带。

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写字的机会。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也忘了语文课堂要“写字”这个“本”。在课堂上很少去板书,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屏幕的展示或在黑板上贴上现成的字词、图片。也许他们是认为课堂板书太费时间,特别是在教学比赛上,会打乱教学步骤。实则谬之。老师的示范书写,可以很好地纠正学生书写中的一些不正确的方法和不良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语文课堂教学继续这样不重视“写字”,还如何指望我们的下一代

能将汉字艺术发扬光大呢?

三、不能让电脑去主宰课堂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就成了课改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于是,我们越来越注意到,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中,大家都以充分利用电脑资源为荣,在有的教学比赛上,是否利用多媒体还成了一项评分的依据。电脑、多媒体似乎也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有着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往往能从视觉、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被眼前不断闪现的画面深深所吸引,教师只需轻点鼠标,生字展示、动漫表演便一一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娱乐了学生。

然而我个人认为,“凡课就有多媒体”、“电脑主宰课堂”的现象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当课件展示代替了老师的板演,当电脑发音代替了老师的情境范读时。我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师,你在学生面前将如何体现你的示范引领作用?当学生被电脑里的精彩动漫所吸引,陶醉在电子信号模拟的虚拟画面中时,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你们在观看的时候,是否有过认真的思索,而对课文理解得更深?还是只是在感受着视觉的冲击,享受着肤浅的愉悦?你们是否知道,现实中的世界会更精彩?这些虚构的情节会不会固化你的思维,约束你丰富的想象力呢?当由于突然停电、电脑发生故障,而让老师在课堂上手足无措、满头大汗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语文老师的“本”到底是什么?电脑只是也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不能主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主宰课堂的永远只能是学生和老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完善。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标准》,领会她的精神实质。以教学为重,以学生为重,抛弃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做秀,不虚浮,牢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们就一定能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绩,在新课程改革这

片蓝天下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文化教育出版社

2)斯霞 《我的教学生涯》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年

3)《新课程改革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05-22

篇2: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濮阳县户部寨乡一中侯明阳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余地,从而得到锻炼,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每个新老教师苦苦思索、探索、甚至头疼的事情。通过历史教学,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所以缺少学习兴趣。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把‘犯人’的身体贴在铜柱上,‘犯人’刚贴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身体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几乎都是被活活的烫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明朝君权的加强”时给学生讲述“露马脚”故事的由来,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如在学习“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讲到戚继光抗倭时,给学生讲述体育课的口号“稍息、立正”的由来及光头饼的由来等等,使学生听了以后非常感兴趣,由此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科举制的创立”这个内容,先由教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选举呢?而引出话题,再结合本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古代的封建帝王该如何选拨官吏呢?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

除此之外我还采用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教学法,让学生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篇3:有关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几点见解

一、诱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主动学习, 快乐学习的效果会更好。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 而在压力下学习是做不到“乐学”的。所以, 为师者应做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多考虑一些有趣的授课方式, 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体会、去感悟, 效果会更好。我在教《狼和小羊》这课时, 就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 使课堂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 非常适合七年级学生学习。但这篇课文所体现的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情形。如何在轻松的课堂中让学生又明白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因为孩子们心地善良, 纯洁。我们不能生硬的告诉他们狼为什么要吃羊。所以, 上课时我干脆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分别扮演狼和小羊, 分角色朗读。然后提问:狼是什么样的狼?小羊又是怎么样的?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加上他们又扮演了狼和小羊的角色, 所以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各自发表了对狼和小羊的看法, 先前的疑惑, 也就解决了。这节课, 我给很多时间给学生掌握, 自己不过是恰当的点拨而已, 但效果好得出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二、创设情境, 使学生如亲临其境

对于写景散文, 讲起来教师往往是拙于言词, 因为百闻不如一见。写景散文所写的大多是学生从来没见过的景色, 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仍可能是一头雾水。所以, 讲不如看。看, 就是通过看多媒体的手段来解决。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在上这节课时, 我在课堂上播放有关日月潭的影音材料, 让学生听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 边看边听边用优美的语言来渲染 (当然是要先有准备) 。引导他们看:天有多蓝, 水有多清, 草有多绿, 人们多么纯朴, 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感受日月潭的美。这对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很有好处, 可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喜爱之情。读书不求甚解, 学生多读几遍便会有所体会, 所以, 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 把握好了效果会很明显, 我曾多次采用。如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 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情境教学法是手段,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目的,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的起点。学习的优劣在于内部的动机, 而兴趣是内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三、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性和独立性

在课堂教学中, 往往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比如:在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时候, 有这么一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于是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是生明月而不是升明月?按照常理, 月亮是升起来的而不是生起来的。遇到这样的情况, 老师切不可一棒子打死, 这样的情况体现了学生的不唯书、不唯师的独立思考性。对于提这样问题的学生, 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理解:这会不会是错别字, 或是通假字?让学生积极踊跃发言, 说出他们的理解, 教师才加以引导。学生能有这样的发现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的教育向来提倡尊师重道, 这本身没错, 但过分了的话, 教师就会禁锢学生的个性发展。现行教育制度下, 一不小心就会把学生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 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个性。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我们应去引导:原文就是:海上生明月而不是升明月, 至于为什么是生明月而不是升明月?肯定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这是作者的原因, 我们应以尊重, 是生还是升的问题, 希望大家长大后积极探索, 或许将来会有同学破解这个问题呢。在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是极为重要的, 否则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并非是错别字的问题。区别于街头广告牌上的那些噱头。如:眼镜店的广告是:一明惊人, 洗衣机的广告是闲妻良母, 蚊香的广告是默默无蚊。这些会造成学生的错觉。但这和生和升的问题是两回事。为师者当注意引导学生明白这一点, 只要做到真正的让学生个性发挥, 或许就会改变许多, 想想中国这么大, 这么多人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而台湾还有一个李远哲, 希望为师当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篇4: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3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变革,在探索中也带来了不少争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困惑中不断地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呢?本文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确定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的三维目标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的内容来确定,突出主干、消减细节。

教学时教师要把课程标准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转换教学观念,将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做以转换,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努力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熟知学情、知识目标,能对教材、学情、教学理念等做一个系统分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和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在熟知课程标准后,对本节教学的知识点要有一个清楚明确的梳理,找出教学中应该重点探讨的内容,制定出学科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章节,每一课。在教学中教师要把需要学生掌握的认知目标,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实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教学目标。

二、创设和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交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

1、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认为某某孩子太差。外国从不分好坏孩子,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无能。

2、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荣幸,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学不谋而合。""你的某某看法很有创意""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独特。"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有道理。""你能解释一下吗?"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质量,应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

3、"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三、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再加工,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适时地引导学会合作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需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享的荣誉。这样,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和加强。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它与其他技能一样离不开后天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与实践。

五、多角度评价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并且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教师的评价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我们广大教师应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多实践,多总结,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探寻出实现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法之路,以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愿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江.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金色年华(下),2010.(11)

[2] 刘庆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2.

[3] 程万福.新课改视阈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课外阅读:中下.2012(03)

篇5: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摘要:一张试卷评价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模式让高中语文教学伤痕累累,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为了研究高考试卷,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语文教学中最本质的听、读与说的能力的培养,而转向极端功利化的应试教学,使语文的教学陷入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只有改变评价方式,高中语文教学才能迎来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 课改 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

目前高中语文以“一张试卷”的评价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三年教学中付出的心血大多化为泡影,使学生在长期语文课堂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许多能力得不到肯定,高三的语文教学导向了忽略人的成长只重视枯燥机械的技术训练,形成“加强训练――成绩下滑――再加强训练”的恶性循环教学模式。正是这种看似公正客观操作简单的考试评价方式,让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和考试制度之间希望并失望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这种以一张简单的语文试卷来测评学生的语文能力,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评价方式,其结果扼杀了活泼生动的语文教学过程,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的评价必须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必须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态度习惯方法,必须注重考察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必须完全打破原有单一的评价思路和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改革语文教学评价制度:

1、必须把听说能力考察纳入评价体系。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说来进行语文学习的,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但是试卷却忽略了语文听说能力的考试,学生缺乏倾听他人的态度和习惯、不会听话、听不清听不懂,胡乱猜测,任意曲解等现象,使他们失去了许多了解他人、学习知识经验、交流思想的机会,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学生说话常常声音含混、语无伦次、冗长拖沓、词不达意,影响了学习交流的效果。更严重的后果是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成长。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正是忧心这一状况,想方设法为学生训练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条件,积极指导和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活动,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是现实是高考试卷中根本没有听力测试,说话能力测试,这些能力的培养在评价机制中得不到体现。

2、必须把朗诵能力考察纳入评价体系。教师在课堂上常常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力求通过朗读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规范学生书面语和口语表达、增强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经常开展朗诵比赛,展示学生朗诵能力。谁都知道,试卷中仅有几道诗文默写填空题和诗歌鉴赏题根本测不出学生实际朗诵能力,反映不出朗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花费的心血以及学生所达到的程度。

3、重视对语文实践活动的考察。学生在班级、学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与语文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也应该纳入语文教学质量指标之中。实际上在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班团队活动、各类语文竞赛、校园文学社、校园广播电台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始终活跃着相当一部分语文素质过硬的的学生。我们知道一张语文试卷很可能就会把这些学生考得惨不忍睹,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些孩子让活动耽搁了!你这些孩子不会考试!这些孩子不重视课堂学习!当然语文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一张高考试卷.4、作文教学评价要客观,标准要灵活.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在程度很大上是围绕着高考作文展开,每一年高考结束后,人们总是把目光集中到这十几道作文题中,而忽视了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现状,一切功利的目的导致作文教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笔者处于教学的第一线,面对理想和现实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为之深深担忧,长此以往,作文教学将走入一个死胡同中.要改变现状,首先:

(1).高中阶段作文应该准确定位为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也就是写实的文章。写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且能够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或叙述经历事件,或者描写人物风景,或者说明介绍情况,或者一事一议。不能写文学作品的学生不要求写,能写文学作品的学生鼓励写。

(2)修订考场作文评价的标准,降低要求和一些不必要的束缚限制。

A、最低标准:①书写正确规范工整,文面整洁,格式规范;②语句通顺连贯,标点停顿较正确;③内容有生活有感情有思想;④结构完整,层次清楚;⑤文题相符。

B、最高标准:①立意新颖或深刻;②选材新颖;③语言表达有较明显的个性风格;④用词准确,语句优美;⑤文体明确。

根据城乡差别、校级差别的实际,可以提高或者降低标准。总之作文评价要很好地激励奖赏学生勇于表达、乐于表达、快乐表达、自由表达、个性表达、真情表达。

(3)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现状要改变

写作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生活化的写作能力,应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高考应试的背景下,在获得一个好分数的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学生用一种缺失真情的文人调子,用花哨的语言,用到处滥用的文学感情“作”成了一篇篇“小文人”式的作文,获取了不少好分数。作文本应该反映真实的生活,但这种能获得好分数的“小文人”式的作文,客观上造成了学生都向他们看齐和学习,扭曲了写作本应该具有的反映真实生活的功能。写作与生活严重背离,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价值,写作文也就仅仅是完成功课而已。于是,教师被逼一边指责学生作文单一化、模式化,指责学生写作无病呻吟、缺乏真情,一边却在不断地用好分数来诱导学生向同一模式看齐。

写作是源于生活的,学生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写作的。新课程标准倡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现代的高中写作教学怎样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写作需求的能力,怎样才能通过写作来滋养学生的德性,启迪他们的智慧,培育他们的美感,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摈弃传统模式的糟粕,克服功利倾向,坚定的贯彻新课标理念。

只有改变语文评测制度和现在的评测工具,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还语文教学一个晴朗的明天。

篇6: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各位同仁:

上午好!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有关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学的十几年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反思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下面我从课前准备,课的导入,教与学的方法,评价几方面说说我的一些想法.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1.教师自身的准备:丰富全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艺术感悟的灵敏性,美术技巧的熟稔,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2.有形的课堂资源:图片,范画,音像资料,教师范作,生活实物,音乐,歌曲,多媒体课件等.3.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思考二:课的导入

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导入新课效果如何是关键。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导入新课也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

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入的方法有很多: 1.语言导入,利用热情洋溢的导语或凭借多媒体设备用声音刺激他们的感官(这里包括故事导入)2.谜语导入,这是一种投其所好的方法。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悬念导入:悬念可以引发好奇心,而好奇心可以引发人去探究,引发人去思维。好奇心是学生对那些新异的、有趣的事物的探究反映。创造一个具有悬念的环境,让学生能从中获得新奇的感觉,使他们对美术课充满好奇的向往。

4.描诉导入: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的方法,运用了心理学中的再现思维转化成创造思维的原理。一旦过去的记忆和别人的创造性思维发生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欣赏世界名画抽象画:米罗画的《星空》、毕加索画的《保尔和木马》、马蒂斯的《国王的悲哀》等等。在欣赏这些画的时候,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描述。”画面描述完了以后,让学生们把书打开,看看和自己脑海里的有什么不一样,当书上的画面和学生们脑海里的写实的画面互相撞击时,学生们都惊讶不已。从而打破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固定模式,启发学生了解绘画大师的构思。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将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5.观察导入:视觉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丰富同学们感官,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的智力活动的门户是观察 6.活动导入:学生实验,讨论,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师生互动导入入.这几种导入方法,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来交替使用。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定。同样一堂课,各人着眼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就是好方法。思考三:教与学的方法和方式

1.个性化的教学:要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不拘泥于教参.要有超前意识,做到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

予新意.教师的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的设计教学思路.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每一节课,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同时,让学生说有个性的话,做有个性的作品,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2.情感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沟通,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用朋友之心去关心,鼓励,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把自己当作学生当中的一份子,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让他们的艺术个性体现出来。

3.情景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紧扣教学目标,为学生制造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场所,避免将教学过程变成枯燥的讲诉和硬性的灌输,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以满腔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其形式可以是:1)以实物和图片为主,设置情景.2)带学生走出教室,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设置教学情景.3)以游戏或表演的形式设计教学情景.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影像资料为主设置教学情景.5)背景音乐的播送6)利用语言创设教学情景。

4.体验性学习: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体验性学习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

5.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合作氛围,让学生有效的开展互动的合作学习,真正体验合作的益处,共享合作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进入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已成为小学美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使课堂讨论甚热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但如果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一些偏差,影响合作学习品质的提升。思考四:评价

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

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课堂作业作全面评价。可将整一堂课划分三个阶段,多次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反馈。

现代教育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时代的儿童,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将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去不断探索,创设一切条件为培养赋有创造能力的祖国下一代而努力。

讲 座

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通河县第三小学

篇7: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从突出主体性、强调合作性、重视体验性这三个方面强调了新课改的新理念,这对初中物理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新课改谈谈课堂教学的几点教学体会。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实验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作为物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新课改的方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有效的组织教学,努力适应并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演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新的教学思想,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的活动转化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幅提高。比如在电阻的教学中,便可以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演”的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导问”,提出问题:导线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对学生进行“导思”,学生讨论问题,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与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材料等有关。其次,由教师“导法”,确定设计方案,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最后,教师“导练”,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根据画出的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读取并记录数据,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强调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技能。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面对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育的教学策略,按照分层教育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发展。并在实践中有效地达到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物理教育应该促进个性和特长充分发展的要求。一)、针对学生情况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的分层是为了区分不同学生的差异,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对学生的分层必须以深入了解学生为前提。首先观察每个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特长、及心里发展水平等;其次分析学生的物理学力及对物理学习目标接近状况;然后把学生按照心理发展状况、特征特长和学力状况结合起来,综合进行分析,分成几个不同层次,即按照(1)心理素质较差、学力状况较好;(2)心理素质较好、学力状况较差;(3)心理素质优、学力状况好;(4)特征特长明显、思维敏锐等四种类型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层次,组成四个学习小组进行教学。二)、针对不同组别执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分层教学能较好地实现物理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两种形式中构筑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为思维倾向、知识层次、能力结构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其发展特点灵活的教学活动环境。为了合理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教师必需精细的、合理的、形式多样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编写预习提纲,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合理的、由易到难的、递进型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地创设宽松的、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乐于思考问题和积极协作解决问题,让学生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指导中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研究给予点拨和鼓励,并不断挖掘学生潜力。比如,有些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喜欢动手探究的学生可能选择“试一试”、“做一做”;有些对物理与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的学生可能选择“论一论”;有些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感兴趣,喜欢逻辑性和理性思考与探索的会选择“想一想”、“议一议”。这样可以让每个小组获取应该掌握的物理规律,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进步。三)、根据不同分层情况布置作业 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实际需要布置不同需求的作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即布置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判断推理题;布置一些利用身边资源就能进行的实验题;还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题供不同学生选择完成中心。例如,在关于摩擦力测量方法,我设计了一组分层练习题。作业的分层旨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注程度和探究分析的兴趣,并让学生逐步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素养,使他们的思想能紧跟世界科学发展形势,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建立模型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其认识从感性层面逐步上升到理性层面,逐渐加深不同层次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认识理解程度。四)、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评价

发展性的评价观念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方面的功能,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情况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现场笔记——主要适用于参观、考察、探究活动。请学生代表如实记录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和事例。调查和访谈——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访谈,了解每一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情况,并真实地记录下来。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也是必然趋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试题,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物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三、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由单一型实验向开放型实验转变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一个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一定要手与脑结成大同盟,然后,可以创造,可以发明,可以建设国家。陶行知强调手脑结合,其实就是既要让学生用脑去想,又要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动手去做,从而达到手脑相长,学以致用的目的。科学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做第一要务,时时想着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为学生的动手实践提供机会。在《光的反射》一课中,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中安排了“制作简易潜望镜”这个动手操作题来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动脑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注重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作为引入的实验是关键。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将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灶,这种兴奋会使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处于最佳状态,并从中激励出创造性的火花。抓住学生生性好奇的心理,巧妙地设计、表演新奇有趣的实验,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探讨问题,接受知识。在用漏斗吹小球实验时,先问学生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可以应学生思维做一次失败的,看到学生的反映。不要急于做成功的实验,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这个实验就做完了?产生质疑。再做一次成功的,或学生来做,分析两次原由。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结论,印象更深刻。还可将实验设计为斜向下吹,平吹,向上吹(与引课实验相扣,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兴趣昂然。

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落实,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方法,明白其中的道理。如在浮力教学中,同学们对于阿基米德原理用其应用觉得特别难于掌握,难于理解,从而也对相应的应用产生了畏难情绪,许多同学想对此打退堂鼓了。针对此,我特意号召他们回家后自制一些相应的简单教具,来辅助知识学习,提起兴趣,这其中有溢水杯,透明盛液筒,简易小弹簧称,一些小石子小铁块等等。其中周冠杰同学制作的溢水杯最突出,他就用一只普通的塑料饮料瓶子,剪下一部分,然后又另剪取了一个小缺口,同时用另一块再剪一个小漏斗形状,再附加一段固态胶加以密封,保证了一滴水也不会外渗或沿外壁流出来。形状极其漂亮,可以说美观又实用。在浮力探究中大展伸手。同学们都看过后对他的制作大加赞赏,积极性被极大的开发了出来,学习热情高了,知识好像也一下子就变得容易多了,探究过后在浮力应用做题时也是你追我赶相互出题做题,自我总结归纳各知识点,知识树,让学习也变得有趣了,有了这份动力做支持,他们对浮力学习觉得好多了。

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例如,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我是这样创新设计的:

在课本演示实验装置上,我加装了一根装有医用酒精的密封口的试管。上课时,有同学就惊奇的喊:怎么和书上的不同啊?我便卖关子道:这就是老师的发明创造了初中物理论文,这样会让这个实验更精彩,更挑战大家的智慧。果然,在整堂课的实验过程中,大家都没有漫不经心,都是积极的动眼动脑动口。不仅很顺利的完成了《课标》要求的六个问题,还探究完成了如下问题:①烧杯中的液体没有沸腾,而试管中的沸腾了,为什么?此时,这两种液体中的温度相同吗?它们还会升高吗?②试管中的液体少了很多,怎么解释?若把试管取出放入冷水中,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③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吗?为什么?如移去酒精灯,让水沸腾,有什么方法? 创新实验教学,能引起学生更浓厚的认知兴趣和更强烈的求知欲。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而且,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现象十分普遍。事实证明:那些长期坚持实验教学,落实学生分组实验的班级,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规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物理分组实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更好理解有关抽象的物理概念,并形成合作交流意识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如分组实验课“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有几组学生将线路连好后闭合开关时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他们急得直叫唤。这时我没有动手帮助学生,而是耐心地启发学生认真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然后要求学生冷静思考,仔细检查,排除故障。这几组学生通过反复实践,终于使小灯泡亮起来,完成了实验。而且这几组同学还创造性的掌握了用局部短路的方法排除电路故障(该知识点当时还未学习),他们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更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重创新的教师,应培养学生做实验的意识。如:用注射器来做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用橡皮筋来做振幅与响度或频率与音调的探究;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来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用空气清新剂和激光笔来演示光的直线传播等等。

篇8: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1.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到实践中积累素材,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学生才会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才会有文可作。而在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在作文中总会写下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写下他们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些感悟、思考、看法,最初在脑海中处于杂乱、琐碎、混沌的状态,要把这些良莠不齐的素材写成作文,就要进行筛选和整理,在整理成文的过程中反复思考,使某一思想逐渐明确、清晰起来。多次反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就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升华。平凡纷繁的生活,日出日落、春华秋实等自然现象,会引起学生的一些感悟;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会触发学生的喜怒哀乐,产生一些想法。但这些想法不一定正确,老师不但要求学生敢写、常写,而且要求善写、会写。启发学生在积累作文素材的观察中,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让学生懂得全面观察,做到“点、面”结合,善于比较、鉴别,做到抓住特征,深入本质。学生在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这对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质是行之有效的。另外,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思想也可得到有效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善于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敢于“大胆创作”

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动力。”而创新思想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作文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模仿,而是推陈出新、别开生面的创造。以往学生作文内容单调,题型单一,久而久之,逆反心理加重,表面文章增多,抄袭之风盛行,创新思维索然。面对素质教育,作文教学应当反思。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思想独特是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最重要的思维品质,如设置束缚,必然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帮助学生改正偷懒的恶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事物,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倍加爱护,不能让它瞬息即逝,并且大力鼓励、扶植,从思想观念方面肯定这些学生,让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大胆往前走,对于创新性的思想进行必要的记录,并加工成文,或是经常进行日记、作文等练习,强化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充分利用作文学习资源,强化作文学习,提高应写作能力

现代社会应用文已经发展成为更具广泛使用范围的一种文体,特别是基础性、常识性的应用文写作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写作应用文不仅是对写作“基本功”的检验,而且是对专业知识、综合知识全面运用的检验。应用文写作能力是现代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其以后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实际的生活体验才是作文的源泉,可是一些学生不注意观察积累,缺乏生活体验,无法下笔行文。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全过程中。而在现在的高中学习中,学生的作文学习资源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适时地安排教学,以此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积极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乐于动手,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创造各种机会,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有意地提供或者创设某种情境,使学生喜闻乐见、身临其境,尽可能地专门组织学生进行某项活动,通过现场情景的启发诱导,然后要求学生写出反映该项活动的作文。例如:组织学生观察景物描写、动物描写、旅游等,启发学生观察景物、动物,写游记,也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启发学生写参观访问记,组织学生就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启发学生写观察笔记,等等。可以利用各种竞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参赛的契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辅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对于作文学习尤为重要。在情境中学生积极动手写作,认真观察,详实记录,生动描述,以此发展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 2002, (4) .

[2]韦志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十大关系[J].语文建设, 2004, (9) :5.

篇9: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25-01

伴随着高中课程新课改新的教学思路呼之欲出,使得高中数学教学中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为了使得新课改能高效实施,当前探讨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新的有效教学变成教师们主要研究的课题。那么,怎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做到有效教学呢?本文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一、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

1、钻研教材,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应根据现有的教学内容,确立一个开放的全面的教学目标,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做到培优补差;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又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在目标任务分层上,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思维训练、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

2、扎实备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备课不是把《教参》上的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我们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把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数学学习内容,并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3、分析学情,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在于学生.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针对全体学生,突出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有效提高和进步.为此,教学设计中可采用“低起点、多层次、勤交流、常总结”的方法.(1)低起点.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课堂上尽量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地学习.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关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2)多层次.降低起点,降低难度,但不能降低要求.对于较难的数学问题,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对于较浅的典型问题要注意引申推广.(3)勤交流.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倡导学生合作交流.(4)常总结.良好的总结能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想方法的体验.

4、加强研究,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和逻辑思维的过程,以及与学生交往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采用直观化教学手段

高中数学学习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过程,时间一长,学生难免产生乏味、枯燥的情绪,教学效果就会下降,这个时候如果引进直观化的教学手段,将原来单调、古板的数学教学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自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高中数学有显著的抽象化、概括化和符号化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其转化为直观、具体、形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例如,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手段具有传统授课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有直观的演示过程,形象的带给学生切身感受,以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单一的学习过程中突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里观看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也可以将教学过程艺术化。现在推行的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都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素质,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艺术手段。比如在课堂之初引入一段小故事来讲述数学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或是通过提出一些与学生关系紧密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这些手段都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将枯燥的数学课变的趣味化,提高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多实践

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和归纳知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例题的选编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题又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例题能承上启下,引入新概念,又能加深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举反例还能证明假命题,揭示错误根源。所以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作用,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总之,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预设才能促进课堂动态问题的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重现活力,才能真正的高效。

上一篇:涉外合同审查下一篇: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