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分析

2022-09-11

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使得高校教育愈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且指出学生学习期间不但需对其专业素养予以强化, 还应明确职业方法方向。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职教育应全方位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工作者需具有清醒的头脑, 以教育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为主, 培育现代化人才。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 效果不佳, 教学方法备受限制, 弱化了学生职业化发展热忱, 且对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强化产生了阻碍。故而, 高职计算机教改中需明确职业核心人才培养需求, 对教育体系予以创新, 以为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予以支撑。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 时代发展所提要求

教育体系信息化发展的持续推进, 使得信息技术变为了高职教育中的一大重点。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 计算机不容或缺, 特别是处于社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 高职院校需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为基础, 对教育现状加以分析, 促使职业化人才培养策略有效整合。现今社会对职业化程序开发人员所提需求众多, 故高职计算机专业经由职业化人才培育, 能在强化其专业技能期间, 提升其职业素养, 明确其发展方向, 以对教育体系加以创新, 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

(二) 教学方向的变化

高职计算机教改实施后, 教学内容势必具有较大变化, 因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改变。就原先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来看, 需教师借助计算机操作流程的讲解对学生学习予以引导, 并将学生实践期间的问题予以处理。然而, 此教学方式已难以契合高职学生学习需求, 对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故而, 高职计算机教学时, 需借助职业核心教育方法的健全, 创新教学模式, 以契合信息化教育需求, 在教学方向改变期间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给高职计算机教学予以支撑。

二、高职计算机教育现状分析

(一) 学生匮乏较强的实践能力

当前,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较为显著, 这是因教学时教师依旧习惯应用以往的教学模式, 加之“大班授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某些高职教师仅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味把专业知识讲授当做主导, 挤占了较多教学时间, 未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自主思考、学习与实践。并且, 教师往往匮乏充裕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导致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时一知半解, 弱化了其学习热情, 难以对其职业核心能力予以培养。

(二) 教学方法匮乏合理性

就高职学生来讲, 学习能力、基础水平均具有较大区别。然而, 目前的高职教学中, 教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讲解时未对学生个体差异予以高度关注, 对所有学生均适用同一教学方式, 使得教学效果两极分化, 基础水平高的学生往往会因学习内容简洁而失去学习热情, 基础水平不高的学生因难以契合教学进度而放弃学习, 对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产生了阻碍。

(三) 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就高职计算机课程来讲, 课程内容会与较多专业相关联, 故于各专业中的教学内容会有较大区别。然而, 实际教学期间, 各专业教师未明确意识到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相一致对学生能力提升具有的作用, 依旧各行其是, 仅注重自身教学工作的开展, 使得学生无法获取较好发展。另外, 部分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师未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故使得教学内容匮乏创新性。

三、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策略

(一) 构建适宜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要确保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获取较好效果, 就应在注重学生计算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促进其综合能力得以发展。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师需有效借助先进的教学资源, 给学生构建适宜的学习平台, 让学生逐步生成较好的创新意识, 提高职业意识, 并具备较好的社会中责任感, 以契合学生职业核心素质培养所提要求。同时, 需创设适宜的校企合作平台, 并对如下几点予以高度关注:首先, 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追踪服务, 充分明确企业需求, 经由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获知计算机行业对人才所提要求, 以改善院校教育质量;其次, 校企合作建设期间, 需经由对计算机教学方式的创新搭建校企平台, 依照学生学习特征对软件予以开发, 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最后, 对校企合作工作设计期间, 高职院校需结合教育现状与企业计算机工作内容, 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予以设计。

(二) 打造专业化教育队伍

高职院校需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 经由双师型人才的培育以契合当代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所提要求。就双师型教师来讲, 不但需享有较好的师德修养、教学水平, 还应享有较好的职业态度与实践操作水平。仅有如此方可对学生专业能力予以提升。故而,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教改中, 必须对双师型教师队伍予以建设, 具体如下:

首先, 对计算机课程教师实践能力予以考评。高职院校可指定时间促使计算机专业教师“走出去”学习, 让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当代计算机操作技术, 增强其专业性。

其次, 高职院校对教师自我能力的强化予以激励, 组织相应技能培训, 让计算机教师于课程教学时把技能有效转换成教学内容。同时, 需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与教师一同进行科研活动, 教育人员应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实施指导策略的建设, 让师生均能由此提升专业素养。

最后, 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时, 应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思想道德素养内容予以分析, 以让其职业素质得以发展, 给高职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予以支撑。

(三) 创设完善的计算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高职计算机教改需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为基础, 依据计算机岗位需求对素质教育课堂体系予以健全, 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给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予以支撑。同时, 进行计算机职业素质课程教学时, 需依据高职学生学习特征创设综合性职业教育体系。首先, 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平台。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创新,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改中需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推行“体验式”就业指导计划, 以对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强化期间对其职业素养予以培育。其次, 丰富计算机课程的可选择性。高职计算机专业需有效引进学分制、大众化、网络化等课程教育方式, 经由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构建, 促使学生依照自身喜好进行学习, 从而对高职学生计算机专业职能予以提升, 为其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对计算机课程培训方式予以创新

首先,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予以改革。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中, 教师需给学生构建崭新的教学环境, 经由CDIO培养模式的建设, 对计算机课程予以创新, 让学生在学习中对计算机研究内容自主思考、设计, 推动其自主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其次, 推行以学生主体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具体如下:对计算机课程组织、实施时, 以学生为主体, 确立教学目标, 对课程内容实施跨学科设计, 且依照计算机岗位需求对教学方式予以整合, 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对其综合素养予以提升;在课程内容中融入人文社科、艺术教育, 健全学生人格;变革以往将教师当做主体的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选取时借助代表性计算机内容的应用组织活动, 吸引学生参与, 让学生在活动期间掌握各项计算机技能, 提升其专业素养。最后, 基于素质教育进行考评。高职教师为契合学生职业化发展所提要求, 需创设多元化人才考核模式, 并对评价体系予以创新, 如在多次考试中以最佳成绩为评价指标, 以变革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 或给学生构建考试等同于练习的情景, 促使其端正态度、提升心理素养, 以给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予以支撑。

四、结束语

概括而言, 此次研究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对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进行了相应探究, 望以此给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予以参考。

摘要:新时代下, 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 国际产业格局已发生较大变化, 全球各国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 特别是将职业教育视为国家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 需“健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作”, 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 对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计算机,教改

参考文献

[1] 阳敏辉.基于教改背景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电脑迷, 2017 (10) :120.

[2] 谢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改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08) :161.

[3] 孙娟.高职教改中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探究——以《计算机组装维护》为例[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7 (04) :217-218.

[4] 胡昌龙.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改探索[J].中国新通信, 2015, 17 (23) :113.

上一篇:刍议城市污水处理自动化技术下一篇: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