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2022-10-24

在新的形势下,人才管理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了一个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高职院校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具有高职业素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以符合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广泛的应用前景?这是高职教育目前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问题。并根据实际分析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

1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现状

1.1 课程实践性不够,学生学习脱离实际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涉及的元素多变,是一个非常难以预测的变量。这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相应的变得复杂,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也就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具体的实践,需要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研究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事务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的职业素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但是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课程实践性不够,学生被封闭在教室里,学习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将会难以适应“真枪实弹”的职场,而企业对学生的能力也不甚满意,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将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差距使得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严重与企业的发展脱节,这是比较严峻的社会发展问题,不仅仅企业需要重视,高职院校更加需要重视。高职院校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进行深入改革,设计出更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锻炼出职业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

1.2 教材知识更新慢,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

中国的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动。但是高职院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脚步,造成了学校培养滞后的现象,难以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企业需求的人才,进而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造成这方面情况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起步较晚,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前,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方面基本呈现一片空白的状况。直到正式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去,企业面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严峻形势。直至此时,我国高校才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开发和研究。因此相对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工作较为滞后,导致教材内容也较为滞后。

2 提升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质量的策略

2.1 明确课程定位,加强课程学习的实践性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管理类课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涉及到人才培训、人才招聘、绩效评估、人才测试等实操性的内容;二是研究对象较为复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各种性格不同、能力高低不同、家庭背景教育文化不同的人群,课堂上是不可能实际体会到这些研究的,只有实际的去接触,才可能真正的掌握。

因此,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需要明确课程定位,加强课程学习的实践性。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当是定位为“战略性、效益性”的课程性质,换言之,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为他们提供战略性建议的人才,能够给他们带来直接效益的人才。那么高校就应当根据企业的诉求来明确课程定位,设计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职业能力人才。其次,在加强课程学习实践性方面,学校应当拓展相应的渠道,比如说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每学期或学年派遣学生到企业去实地的学习锻炼;或者邀请企业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讲授一些实际工作的经验;学校也可以增加一些高模仿度的模拟课堂等等。同时,学校加强学生在实践课堂方面的考察、加重学分的比例,也可以有效的促进实践课程的推进和实施。

2.2 因材施教,培养高职业素养人才

针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培养滞后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秉承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

2.2.1 改变教学观念。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现状,培养出高职业素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最主要的措施是从根本出发——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要改变教学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从学校方面入手,学校必须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到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并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实际情况和大趋势来制定教学目标。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需要走在学生前面,多做市场调研,提前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信息,改变传统的依赖课本的教学惯性,毕竟学生还处在“象牙塔”里,对相关专业的社会走向并不能够精确掌握,只有教师先做了解,才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去学习、去实践。

2.2.2 改革教学方法。

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职业能力培养,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教学中,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根据前文的论述,我们已知道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要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首先需要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地结合,不能过度偏重于理论教学,也不能只关注实践教学而忽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来制定适宜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出具有高职业素养的专项人才。

2.2.3 创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较为滞后,跟不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人力资源教学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要解决这一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首先,企业应当与高职学校做好沟通,告诉高校企业的诉求,高校也应当在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中掌握一定的信息,便于对教学内容的设定和更新做决策;其次,课本知识的更新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且需要比较长的周期,频繁更换教材内容是不现实的,这使得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的配合,教师需要主动的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切前沿信息、变化、更新等等,然后再课堂上结合课本内容和最新资讯进行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同时,学校也可多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组织学生进企业进行实习等,这些都是学生接受到新信息的途径。

结束语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达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相协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企业、高职院校多方面的配合,共同推进该项工作。而高职院校,是推进这项工作的主力,高职院校应当着重考虑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改进和创新,以达到培养高职业能力人才的目的。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掌握了人才市场的企业,势必也掌握了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这样的新形势和新市场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说,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块相对滞后,不能跟上社会对相关职业人才的要求,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此,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立足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谈谈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提升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力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雷正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特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1).

[2] 李宏艳.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化建设,2016(04).

上一篇:高职教育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实践与探讨下一篇:通用题库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