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

2024-05-08

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通用6篇)

篇1: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

《泸州地方立法条例》(草案)全文

《泸州地方立法条例》(草案)共八章71条,主要内容包括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的编制、条例草案的起草、内容等。经泸州市人大官方网站公布,截至1月28日,共收集到修改意见19条。根据反馈的意见,经认真研究,市人大采纳了3条修改意见。以下《泸州地方立法条例》(草案)全文》由中国人才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规范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规定,结合泸州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废止和报批地方性法规,对市人民政府规章的备案和审查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发挥人大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发挥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

第四条(原则)

地方立法应当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地方性法规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体现地方特色。

第五条(本市立法权限)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就下列事项,在不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

(一)城乡建设与管理;

(二)环境保护;

(三)历史文化保护等。

法律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法规与规章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

本条例第五条规定事项涉及下列内容的,由地方性法规规定:

(一)拟设定行政许可事项的;

(二)拟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市人民政府规章无权设定的行政处罚的;

(四)有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他重要权益的。

第七条(人代会与常委会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

下列事项,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一)上位法规定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

(二)其他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本市特别重大事项。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地方性法规。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与该地方性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二章 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和地方性法规草案起草

第一节 立法规划与年度立法计划

第八条(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制定和编制主体)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等形式统筹安排全市立法工作,提高立法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改革需要,结合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规划,在每届第一年度制定本届任期内的立法规划;根据立法规划,结合泸州市实际,在每年第一季度制定年度立法计划。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的编制工作,并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要求,督促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的落实。

第九条(立法项目建议)

制定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时,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选题和立法项目建议。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办事工作机构,应当于每年的十月底以前,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下一年度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的立法项目建议。本市其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立法项目建议。

立法项目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包括下列内容:

(一)地方性法规案名称;

(二)立法依据;

(三)立法的必要性和目的;

(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立法对策等内容。

第十条(立法规划、计划草案论证、评估、编制)

编制立法规划草案和年度立法计划草案,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汇集、研究征集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评估。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研究讨论立法规划草案和年度立法计划草案,应当邀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有关部门和专家参加,发表意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应当会同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对立法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可行性,逐件组织开展论证评估:

(一)新制定地方性法规的;

(二)拟通过修改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的。

第十一条(立法规划、计划的通过、公布)

立法规划草案和年度立法计划草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通过后,印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向社会公布。

年度立法计划应当包含立法项目、提案人、起草主体等内容。

第十二条(立法规划、计划的变更程序)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提出调整意见,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

第十三条(立法计划与省上的衔接)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年度立法计划应当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沟通,并在每年第一季度将年度立法计划以书面形式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四条(市政府立法规划、计划与市人大的衔接)

市人民政府年度立法计划应当在通过后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人民政府年度立法计划的地方性法规项目应当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相衔接,并在每年年底前以书面形式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节 地方性法规草案起草

第十五条(起草责任主体)

地方性法规草案由提案人负责组织起草。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的地方性法规案,其地方性法规草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交由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办事工作机构负责起草。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地方性法规案,其地方性法规草案由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负责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第十六条(几类特殊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责任主体)

篇2: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

充分发挥人大及其会立法主导作用,是这次重新制定条例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为此,《条例(草案)》明确以下几点:一是提出了立法规划、计划的编制和法规立项的标准。二是提出了重要立法事项由人大直接起草或组织起草的要求。三是提出了地方性法规案提请审议前,人大相关工作机构提前介入的要求。四是提出了人大会立法后评估工作的要求。《条例(草案)》在规定人大及其会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同时,对发挥政府在立法中的重要作用也作了比较充分的规定。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条例(草案)》在这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一是指据地方立法的一般规律,结合我省立法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不抵触、不重复、有特色、可操作等地方立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二是对法规文本委托第三方起草、专家参与起草、条旨设定和条文说明、搁置审议、重要条款单独表决等作出了规定。三是对分歧意见较大的法规条款,可以组织分歧各方进行辩论作出了规定。四是对立法顾问、立法联系点、立法研究基地、立法协商等作出规定,完善了立法论证、听证和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五是对立法实践中有关制定法规的形式、修订和修正的标准等难以把握的问题进行了规范。

长期以来,影响地方立法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问题导向坚持不够。为此,《条例(草案)》强调为用而立的原则,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一是列举提出了法规立项的五条标准和不予立项的十种情形,在法规立项环节把好关口,突出特色。二是明确提出了在解决照抄重复上位法的问题上做减法、在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上做加法的要求。三是具体提出了立法提案机关应当重点说明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问题事项和有哪些方面需要细化补充上位法的内容。

篇3: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

关键词:地方教育立法,立法现状,改进策略

一、国家教育立法与地方教育立法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民族众多, 为了充分调动地方与各部门的积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以下简称《立法法》) 赋予了地方人大与政府部门一定的立法权。经过60多年的发展, 新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两级、多层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应的教育立法也可以划分为中央与地方两级多层次的教育立法。中央层面的教育立法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涉及教育的法律与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行政法规和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教育的部门规章。地方教育立法是相对于中央教育立法而言的, 地方教育立法包括地方人大制定的涉及教育的地方性法规与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规章和本行政区域内的涉及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及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并不是《立法法》意义上的法律, 理论界将其视为广义上的“法”, 而且在实践中也仅仅属于法院审判参考的对象。本文为了讨论的方便, 采广义上的法, 将其纳入地方教育立法的范畴。 (如图所示)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通过教育立法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如法国十分重视中央与地方教育立法的分权,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央与地方教育立法、执法与司法制度, 充分调动了地方积极性, 扩大了教育经费来源, 保证了教育体制的灵活性, 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有联邦教育立法和州教育立法。联邦教育立法主要侧重于教育目标、教育基本原则等, 为全国性的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如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州教育立法主要规定本州的具体教育问题。各州的教育立法是美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调节手段和推动力量。研究表明, 在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都会制定不同的教育法律法规以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教育立法有了很大发展, 初步形成了由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教育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教育法律体系, 有效地保证了教育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中央层次上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 几乎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相较于中央教育立法, 地方教育立法显得过于薄弱。中央教育立法毕竟是涉及全国性的教育目标、教育基本原则等抽象性的内容。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单纯靠中央立法显然难以适应教育之发展。中央教育立法中的内容需要地方立法去贯彻实施。以义务教育为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予以保障。各地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去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如内蒙古自2010年开始实行12年义务教育免费制度。甘肃省自2008年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浙江省于2006年率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生学杂费。地方教育立法相较于中央教育立法, 其规范内容更加具体, 操作性更强, 能够起到有效弥补教育法律体系空白之作用。事实上, 对于特定问题, 条件不够成熟时, 由地方立法加以规定更加合理, 待条件成熟时由中央教育立法加以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及其修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正是由地方对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才促成的。中央教育立法能够带动地方教育立法的展开, 同时, 反过来地方教育立法的探索也能够为中央教育立法提供有益经验, 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然而, 目前我国并没有呈现出这种良性互动关系, 而是呈现出“中央教育立法的滞后阻碍了地方教育立法的发展, 地方教育立法的停滞反过来又制约了中央教育立法的发展”。这一恶性循环关系, 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鉴于此, 我们应加强对地方教育立法的研究。

二、江西省地方教育立法的不足及其影响

(一) 江西省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建设现状

1. 地方教育立法工作逐步受到重视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 教育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法制观念不断加强, 充分认识到加快江西省教育立法是实现本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江西省政府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从改革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入手, 尽快改变我省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状况, 逐步建立一个保障我省教育持续发展的教育法规体系。”《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教育立法, 完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 全面推行教育依法行政, 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 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

2. 地方教育立法的步伐不断加快, 成绩显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江西省制定了多部地方教育立法。先后制定和实施了《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等政府规章和《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教育法规, 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 使我省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截至2012年, 江西省共制定了13部地方教育法规和政府规章, 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注:此表所列法条只限于法规规章层面, 即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教育条例及省政府制定的有关教育的政府规章, 不包括省教育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 与兄弟省份地方教育立法之比较

根据江西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六省 (直辖市) 地方教育立法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江西省教育立法的数量和其他省市相比偏少, 存在明显的差距。地方教育法规体系相对滞后, 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江西省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建设之不足

1. 配套性地方教育法规尚不完善

一般来说, 基础性教育法律适用范围更广, 规定更具原则性和抽象性。因此需要地方立法加以细化, 才能将纸面上的规定落实到具体实践中。目前江西省的配套性教育法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陆续颁布了很多配套性法规, 但仍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具体情况参见表3。

由表3可看出江西省配套性地方教育法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配套性地方教育法规的缺失。一些重要性的教育法律都缺乏配套性的规定,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等。二是配套性教育法规的出台相对滞后。地方教育立法未及时根据上位法的变动而修订。很多地方性教育法规是在中央教育法律出台多年之后才开始着手制定的。三是配套性法规的内容都为抄袭中央教育立法, 缺乏根据本省省情的特色规定。

2. 单行地方性教育法规数量少, 覆盖面有限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国家在条件成熟前不可能作出统一规定, 此时需要由地方通过立法进行探索。地方可以先通过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规, 以保证本地区教育的发展。而从目前所统计之情况看, 我省相比较于其他省份单行地方性教育法规数量偏少。

3. 立法质量有待提高

现有地方教育立法大多是重复中央教育立法的内容, 缺乏可操作性。形式欠缺合理性, 语言表述、名称不规范。习惯使用一些非规范性的语言。有的立法不符合社会实际, 超越社会承受能力, 未正确反映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地方性法规之间, 甚至地方性法规内部存在冲突。

4. 立法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立法过程缺乏民主性, 没有听证程序, 没有法学界与教育界专业人士的参与, 采取闭门立法的方式。一般立法过程需要经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审议讨论、通过、公布等几个步骤。江西省地方教育立法基本属于闭门立法, 在笔者掌握的资料中未曾见到有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形。而且法规通过之后未曾见到有在网上公布, 笔者查阅了江西省政府网站与江西省教育厅网站, 能够看到的法规仅有《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江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共2个地方性教育法规, 3个政府规章。

(四) 江西省教育立法之不足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 导致义务教育长期落后于其他省份

其他省份很早就实行了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而我省基本属于最后实现之省份。而且很多省份都并不限于九年义务教育, 如陕西12年免费义务教育, 内蒙古15年免费义务教育, 江西明显落后。落后的原因很多, 除了经济原因之外, 重要的原因是义务教育立法滞后, 义务教育缺乏法制保障。省内地区间发展不均衡, 偏远农村经费不足, 教师待遇偏低, 导致落后地区失学现象严重。

2. 影响高等教育之发展

我省高等教育明显落后于其他省份, 211高校只有一所, 985高校没有, 而同处中部的其他省份如湖南、湖北、安徽的高校明显要比江西高一个层次。高校总体数量也比周边的浙江、湖南、江苏、安徽、广东等省份少。办学规模上, 不仅学生总量少于临近省份, 而且增长速度也低于临近省份, 在九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97%, 低于临近的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东1—6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3. 不利于教育体制之创新

受制于中央教育立法的局限, 当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 存在条块分割、权力不清、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 应该是地方教育立法先行试验。而江西省的体制过于保守, 教育立法缺乏创新, 遏制了人们的创新能力, 给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制约。

三、江西省教育法规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 总体思路与目标

总体思路是对江西省现有地方性教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 根据江西省教育发展的特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精神指导, 创建一套适合我省省情, 符合地方教育发展规律, 与中央教育立法相衔接的内容科学、结构合理的教育法规体系。总体目标是通过法规体系建设使江西省的教育法规体系化、民主化、科学化。探索出一条适合江西省教育发展的独特之路, 从而实现江西省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 基本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也称不抵触原则, 是指地方立法的内容不得与上位法的内容、基本原则和精神相抵触。《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了国家专属立法权, 对于涉及国家主权的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诉讼和仲裁制度, 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从解释学角度看《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 地方性法规不能有突破性的规定, 但是可以制定实施性的法律细则, 即地方对于第八条内容只能进行执行性立法, 不能进行补充性立法。

2. 民主参与原则

地方立法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本地区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应当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会、听证会。这样的法律才会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也会变小。如果民众不能参与, 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就会在民众心中产生强烈的不公正感。“如果不特定的多数人利益将受到立法结果的影响, 我们能够指望他们认同和接受这种结果的唯一方法, 就是鼓励和允许他们充分而有效地参与立法过程。”

3. 渐进式立法原则

渐进式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宝贵经验,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立法过于激进会产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容易滋生问题。通过渐进式的立法原则, 坚持立改废相结合, 能够正确处理好新法与旧法的矛盾与冲突, 使得新法更具适应性与可接受性。

4. 坚持地方特色原则

要充分突出地方特色, 根据江西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能够解决本省教育问题的地方性教育法规。

(三) 几点建议

1. 加快教育立法进程步伐, 建立完善的地方性教育法规体系

重点进行配套性法规的立法, 对于已有中央教育立法而我省没有指定配套性法规的, 优先纳入立法规划。对现有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 符合江西省教育发展规律, 不违背上位法的规范性文件, 通过人大重新审议升格为地方性法规, 对于违背上位法的规范性文件予以废除。改变江西省教育法规多为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现状, 逐步建立起适应江西省教育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地方性教育法规体系。

2. 完善地方教育立法程序

首先必须遵守立法程序, 一般来说地方教育立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包含立法规划的编制, 法律议案的提出、起草、草案的讨论审议、通过到最后公布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是否遵守了相应的程序, 程序的缺乏将导致立法质量的低下。

3. 建立立法质量跟踪问效制度

法规生效一段时间后, 立法部门应当对法规的执行情况、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 了解法规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及时开展立法质量评估活动。人大应当建立立法质量跟踪问效制度, 对现行教育法规进行评估。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评估:一是教育法规设定的权责是否对等, 是否产生歧义;二是教育法规设定的程序完备与否;三是教育法规设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四是对本省教育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 作用多大;五是教育法规是与中央立法或本地区实际相抵触。评估过程中应坚持以下标准:一是科学性标准。地方教育立法应当符合本行政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实践性标准。要发挥地方教育立法的效力, 就必须使地方教育立法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能够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三是程序性标准。民众对程序公正的追求越来越重视, 程序是否合完整不仅是检验地方教育立法是否合法的标准, 很大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地方教育立法质量的高低。

4. 适度先行地方教育立法, 突出地方特色

《立法法》规定地方立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不得进行“越权立法”, 但这并不表明地方性的教育立法就一定要和中央教育立法完全一致, 地方性的教育立法只要不违背上位法的内容及其原则与精神, 完全可以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定。对于纯属地方事务的事项, 国家不可能进行专门立法, 只能由地方自主立法。如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学校的选址等只有由地方性教育法规进行规定。地方性教育法规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上, 它不是中央教育法律法规的简单重复, 而是要解决本区域内的具体教育问题。这样就会出现当中央教育立法没有规定, 但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又必须规定时, 或者是为了解决本地区的突出教育问题而中央立法又不能或不适宜作出规定时, 地方教育立法可以先行规范。如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虽然适用于全国, 但它毕竟是部委规章, 而且是对一些常见性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但是每个地区的情形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么地方人大可以对本区域内的特殊性的安全问题先行立法, 以妥善处理好学校安全问题,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檀慧玲等.法国中央与地方教育立法关系的调整[J], 河北大学学报, 2007. (5) .

[2]刘婷.美国教育立法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1) .

[3]陈瑞昌等.各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免费制度[N].中国教育报, 2008-02-19

[4]陈韶峰.《试论我国的地方教育立法》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3 (7) .

[5]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EB/OL], http://www.jxzb.gov.cn/.

[6]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N].中国教育报, 2011-1-7.

[7]黄泽友, 熊建圩.关于江西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8]王锡锌.行政程序法理念与制度研究[J].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2007.

篇4: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

我受主任会议委托,现就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作如下说明:

一、修改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

立法是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将国家意志制度化、法律化,创制法律规则的重要政治活动。通过立法规范立法活动,是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自2001年施行以来,对于规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动,完善地方立法程序,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社会各方对提高立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一些规定需要修改完善,我省十多年地方立法实践积累的经验需要总结提升;随着我省设区的市立法工作逐步推开,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工作也需相应规范。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规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动,完善立法程序,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根据新修改的立法法对我省地方立法条例作出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条例修改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更好地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两富”浙江、“两美”浙江和法治浙江建设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在条例的修改工作中,注意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三个决定的相关精神以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改革举措,体现到条例修改中,做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二是贯彻实施立法法。根据立法法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我省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废止的相关规定。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地方立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作出修改。四是体现地方特色。总结我省条例施行以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我省地方立法实践中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成功经验,通过修改条例予以固化。五是处理好与其他地方性法规的关系,包括处理好与《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的关系。

二、修改的过程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成立条例修改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4月,起草小组在学习研究新修改的立法法基础上,着手条例的修改准备工作,收集各方面意见,梳理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之后,着手起草《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的决定(草案)》,并将决定草案发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和11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9月1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宁波召开条例修改专题座谈会,听取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台州等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及宁波市政府法制办负责人的意见。在认真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对决定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9月2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座谈会,就决定草案进一步听取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等各方面的意见。9月10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决定草案进行了逐条讨论。9月14日上午,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

三、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为此,建议在总则立法目的中增加“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一句,并在第二章增加一条规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省的地方性法规设定的部分规定。”(决定草案第一条、第五条)

(二)关于条例适用范围。条例第二条对适用范围作了规定。我省11个设区的市都已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了提升全省立法整体水平,建议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将该条修改为:“省和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政府规章,以及其他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决定草案第二条)

(三)关于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此,建议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和我省实际,补充完善以下内容:一是规定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发挥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强化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库、年度立法计划的统筹功能和督促落实程序。三是改进法规草案起草机制,明确规定法规一般由提案人组织起草小组进行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规草案可以由省人大有关专委或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省人大有关专委、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当提前参与有关方面的法规草案起草工作。四是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增加规定:编制立法调研项目库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起草法规草案可以邀请代表参与,常委会审议法规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代表意见、邀请代表列席会议,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立法调研应当按照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立法工作机制的要求,邀请有关代表全程参与调研,必要时组织有关代表赴代表联络站听取群众意见。(决定草案第四条、第八条至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

(四)关于完善立法程序。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对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建议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和我省实际,补充完善以下内容:一是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开展立法协商,完善条例有关立法公开征求意见、立法论证、立法听证等制度规定。二是健全审议和表决机制,改进法规审议各个环节工作机制,增加规定单独表决和“打包”表决制度。三是增加法规通过前评估、法规清理、制定配套规定、立法后评估等制度。四是完善法规公布机制,规定除传统的人大常委会公报和《浙江日报》外,法规公布后应当在浙江人大网上刊载,以方便法规的查询使用。(决定草案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至第三十五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五)关于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批准。条例第五章对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的批准作了规定。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议将第五章章名修改为“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和批准”,将附则中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一条有关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立法程序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定合并修改为第六十一条,将其中的“较大的市”修改为“设区的市”,同时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草案征求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对报批地方性法规的审查标准等规定作了修改完善。(决定草案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五条)

(六)关于政府规章备案审查。条例第七章对政府规章的备案和审查作了规定。考虑到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已专门制定《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有关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可以按照此规定执行,为此,建议删去第七章,并增加衔接性规定:“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备案审查,依照《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执行。”(决定草案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考虑到立法条例是由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这次修改内容比较重大,修改条文比较多,因此,建议在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作进一步的调研、论证和修改,再提请下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形成提交人代会的法规案,由常委会提请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篇5:贵州省地方立法条例全文

《贵州省地方立法条例》自1 月颁布施行以来,对规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治省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立法法进行了修改,立法体制和立法工作机制有了新的变化。同时,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有许多新期盼。

省人大常委会去年4月成立起草小组,开始开展起草工作。修正案草案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决定提请本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据介绍,此次修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做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的改革措施,在修正案草案中予以落实;二是结合我省地方立法工作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三是认真总结我省地方立法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对条例进行相应修改,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8日下午,出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审议了《贵州省地方立法条例修正案(草案)》,大家对条例修正案草案一致赞同。

篇6:吉林地方立法条例草案-吉林人大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地方立法活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地方立法应当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四条 地方立法应当体现人民意志,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立法公开,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地方立法活动。

第五条 地方立法应当从本省实际出发,体现地方特色,适应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地方立法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

第六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第七条 规定下列事项的地方性法规,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一)对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的法定职责和议事程序作出的具体规定;

(二)涉及本省全局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特别重大事项;

(三)法律规定由省人民代表大会规定的事项。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地方性法规。

第二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

第八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省人民代表 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九条 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十条 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规案,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依照本条例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前款规定审议法规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可以邀请有关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第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十五日前将法规草案发给代表。

第十二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根据代表团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十三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第十四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会议。

第十五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必要时,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开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就法规案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主席团常务主席也可以就法规案中的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召集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第十六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 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省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七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十八条 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九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并于通过后及时在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十日内在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网站和《吉林日报》上刊载。

第三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 第二十条 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省人民政府、省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如果主任会议认为法规案有重大 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二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二十二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七日前将法规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规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规案时,应当安排充足的审议时间,保证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

第二十三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一般应当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也可以经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后交付下次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

比较重要或者有重大分歧意见未能达成一致的法规案,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 决。

调整事项较为单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规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

第二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规案,先由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听取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再由分组会议进行审议。

实行两次审议的法规案,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时,先由全体会议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再由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实行三次审议的法规案,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时,一般先由全体会议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再由分组会议进一步审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三次审议时,先由全体会议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再由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后,法规案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继续审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时,先由全体会议听取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再由分组会议进一步审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三次审议时,先由全体会议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再由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第二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根据需要,主任会议可以决定召开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对法规草案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十六条 常务委员会分组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根据小组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二十七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的报告。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二十八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统一审议,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对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重要审议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

法制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二十九条 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应当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根据需要,可以要求有关机关、组织派有关负责人说明情况。

第三十条 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规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 不一致时,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

第三十一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法制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法规案有关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的,应当召开论证会,听取有关专家、部门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方面的意见。论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法规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将法规案发送三分之一以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和扩权强县试点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并将意见整理汇总,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规案前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负责;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规案后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负责。

第三十二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后,将法规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主任会议决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十五日。各机关、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整理并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征求意见的情况应当通过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网站向社会通报。

第三十三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收集整理分组审议的意见,并根据需要,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三十四条 拟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的法规案,在法制委员会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前,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可以对法规草案中主要制度规范的可行性、法规出台时机、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评估。评估情况由法制委员会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三十五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对该议案的审议即行终止。第三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三次审议后,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由主任会议提出,经分组会议、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法制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审议和修改。第三十七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因各方面对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问题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搁置审议满两年的,或者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审议的,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该法规案终止审议。

第三十八条 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法规草案表决稿交付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前,主任会议根据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情况,可以决定将个别意见分歧较大的重要条款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单独表决。

单独表决的条款经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后,主任会议根据单独表决的情况,可以决定将法规草案表决稿交付表决,也可以决定暂不付表决,交法制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审议。

第三十九条 对多部法规中涉及同类事项的个别条款进行修改,一并提出法规案的,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合并表决,也可以分别表决。

第四十条 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并于通过后及时在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十日内在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网站和《吉林日报》上刊 载。

第四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程序 第四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审查发现同省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常务委员会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第四十二条 拟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后,将法规草案修改稿及其合法性说明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并附立法依据对照表等参阅资料。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研究论证后,一个月内向制定机关反馈意见。

第四十三条 报请批准地方性法规,报请机关应当提交报请批准的书面报告,并附地方性法规文本及其说明以及立法依据对照表等参阅资料。

第四十四条 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第四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分组审议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时,报请机关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根据小组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第四十六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先由法制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的报告,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法制委员会审议时,可以邀请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四十七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七日前将有关材料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四十八条 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一般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

第四十九条 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五十条 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规抵触的,不予批准。

第五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报经批准后,由报请批准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五十二条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废止地方性法规,应当报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第五章 地方性法规解释

第五十三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解释权属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方性法规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含义的;

(二)地方性法规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规依据的。

第五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地方性法规解释的要求。

第五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研究拟订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第五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表决稿。

第五十七条 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地方性法规解释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章 其他规定

第五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建立立法项目库,作为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储备。立法项目库中的立法项目,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来源包括:

(一)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涉及立法的议案和建议;

(二)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提出的立法建议;

(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提出的立法建议;

(四)执法检查、立法后评估以及法规清理中提出的立法建议。

立法项目库中的立法项目条件成熟时,可以纳入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

第五十九条

常务委员会通过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等形式,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广泛征集意见,科学论证评估,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确定立法项目,提高立法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编制立法规划和拟定立法计划。第六十条 拟列入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应当开展立法项目评估。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根据立法项目评估情况,提出立法计划草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列入立法计划:

(一)不属于地方立法权限的;

(二)立法时机不成熟的;

(三)拟设定的主要内容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

(四)有其他重大原因可能影响立法项目完成的。第六十一条 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经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通过后,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加强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和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的沟通协调,督促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的落实。

列入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应当按时提请审议。未按时提请审议的,提请单位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说明情况。

在立法计划外增加立法项目的,应当开展立法项目评估,评估情况报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作为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参考。

第六十三条 设区的市、自治州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确定前,应当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 构意见。

第六十四条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提前参与有关方面的法规草案起草工作。

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规草案,可以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

专业性较强的法规草案,可以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起草工作,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起草。

第六十五条 起草地方性法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设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的,应当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意见。

对起草中存在重大分歧意见的问题,组织起草单位应当进行协调处理。必要时,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进行评估。

第六十六条 提出法规案,应当同时提出法规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附立法依据对照表以及其他参阅资料。修改法规的,还应当提交修改前后的对照文本。

法规草案说明应当包括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内容,以及起草过程中对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处理情况。

第六十七条 法规草案有关内容与其他地方性法规相关 规定不一致的,提案人应当予以说明并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应当同时提出修改或者废止其他地方性法规的议案。

法制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草案时,认为需要修改或者废止其他地方性法规相关规定的,应当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十八条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议案必须签署。省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的,由大会秘书长签署;常务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请的,由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签署;省人民政府提请的,由省长签署;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提请的,由主任委员签署;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联名提请的,由参与联名人共同签署。

第六十九条 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对专门事项作出配套的具体规定的,有关国家机关应当在法规施行之日起一年内作出规定。地方性法规对配套的具体规定制定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有关国家机关未能在期限内作出配套的具体规定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说明情况。

配套的具体规定制定后,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报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

第七十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本省的地 方性法规的部分规定。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授权决定的,由省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七十一条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组织对有关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中有关规定进行立法后评估。评估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经立法后评估,认为需要修改或者废止法规的,由有提案权的主体提出修改或者废止该法规的议案。

第七十二条 地方性法规实施满两年的,法规实施机关应当将法规实施情况书面报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

第七十三条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范围,组织对地方性法规进行清理。

常务委员会组织开展地方性法规清理的,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汇总各方面意见后,提出修改或者废止的清理意见,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研究处理。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清理的建议。

第七十四条 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废止程序,适用本条例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的有关规定。

地方性法规被修改的,应当公布新的法规文本。地方性法规被废止的,除由其他地方性法规规定废止该法规的以外,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七十五条 地方性法规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七十六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可以对地方性法规具体问题的询问进行研究,提出意见,经主任会议同意后予以答复,并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七章 附 则

第七十七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程序,依照《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工作程序的规定》执行。

上一篇: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评比活动方案下一篇:抓住机遇-尹力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