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婉约派词作中的模糊语言现象

2023-01-02

语言概念的模糊性是指词语所指的范围边界或外延是不确定的。模糊语言在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无所不在, 模糊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 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能很好的提高言语表达效果。

1 模糊语言的成因及起源

模糊语言是如何产生的呢?国内学者对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客观性;第二种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来源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模糊语言的产生不是单因单果的, 而是一个综合成因产生的必然结果。

其一, 从语言这一符号系统本身来看。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无限性, 符号一般是以“意义”而不是以“指示物”来规定其内容的。例如, 我们在《新华字典》里看到“车”的定义为:“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 这里, 凡是陆地上出现的有轮子的用于交通的工具都叫“车”而不考虑车到底是何种类型, 作何种用途, 到底是轿车、卡车还是火车呢?一经抽象, “车”之间的区别就完全模糊了。

其二, 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也是语言模糊性产生的重要根源。客观客体之间只存在模糊边缘而没有明确界限, 我们说的“morning”一般是指凌晨至上午十点这个时间段, 但几乎所有上午后两节上课的英文教师 (一般从十点到十二点) 仍然会用“good morning”来作为对学生的问候语, 可见, “m o r n i n g”的界限在实际应用中也是十分模糊的。

其三, 语言模糊性的产生还源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却总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要表达这种思维的结果, 就必然需要借助模糊语言。“甲同学的成绩比乙同学要好些。”这里的“好些”就明显带有模糊性。

除了上述三点根源之外, 笔者认为, 语言的模糊性还源于地位的不同、语境变化以及对词语理解的差异。人们不同的世界观、社会特征、风俗习惯, 甚至年龄、性别、个人爱好都会引起词义的模糊性。比如提到“unemployment”, 穷人会想到“no job, no income, even no bread”, 但资本家就会考虑是不是雇佣“new employees”的问题。所以, 对语言的模糊的理解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根源已久的。

2 宋代婉约派词作中的模糊语言现象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而语言的发展也在很久远的年代就已经呈现出五光十色的特点。众所周知,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许多语言发展的佳期, 唐宋两代, 各以诗词独领风骚。而词相较于诗, 更能突显语言灵活、自如的特点。

2.1 方位的模糊

婉约派词作的精巧之处大多在于其给人的朦胧之感, 不确定之美。而在一些方位用词的选择上, 有些是作者道不明的, 有些是作者不愿道明的, 使用模糊语言来表达, 渲染了不点不破之美。如: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这里的“长江头”和“长江尾”很显然是一种模糊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决非“长江源头”和“长江入海口”之意。不难发现, 作者用“头”“尾”呼应, 旨在传达千里相思之苦, 但最后一句“共饮长江水”最终释怀, 大有千里共婵娟的温情。而“灯火阑珊处”的表达则更为模糊, 此方位若被明确表达成距作者几米之遥, 恐怕也就不会有灯火阑珊的意境美了。

2.2 时间的模糊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

“半夜”使我们看不到具体的时间, 作者也是故意通过“半夜”的使用, 来衬托秋风肃杀, 秋闺的寂寞和闺中人的惆怅, 很好的表达了靖康之变后作者的丧夫亡国之痛。第二句中南唐后主李煜所提到的“见时”和“别时”同样模糊, 暗含丧位之悲, 同时对江山的依恋叹惋也跃然纸上。

2.3 人物指示模糊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试问卷帘人, 却到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

在这里, “伊”和“卷帘人”究竟姓甚名谁, 我们不得而知, 但正是这种模糊, 给读者对词人寥寥几语勾勒出的画中人形象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2.4 数量词的模糊

数字本来是一个精确的概念, 但语言却有神奇的力量, 将数字变成了传达模糊意义的最常见工具。像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 都存在模糊概念, 如“七上八下”、“一本万利”、“千呼万唤”等。在婉约派词作中这种利用数字表达的模糊意义, 从而使其成为非常有用的模糊修辞手段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如:

“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苏轼《蝶恋花》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2.5 叠词或词语反复所表达的模糊性

“千娇面, 盈盈伫立, 无言有泪, 断肠争忍回顾?”—柳永《采莲令》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可以说, 这是一类很特殊的模糊语言的使用, 它的意图是依赖使用叠词或反复使用同一个词来营造一种特殊的语境, 同时依赖其所创造的音律上的美感来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这些重重叠叠的模糊词语把词人的空虚、寂寞和满腹愁怨写的非常凄美动人。

2.6 颜色的模糊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一般概念上, 云无“碧”色, 舟无“兰”色, 藕无“红”色, 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均可视为模糊用法, 无法用精确的要求去规范它们, 相反, 这些词的使用正是作者的苦心所在。我们说, 诗词讲求意境, 意境讲求背景, 背景重在颜色, 作者为我们勾勒出的不正是表情达意所必须的恰如其分的颜色背景吗?

3 结语

不难看出, 婉约派词作中的模糊语言在达意的同时, 也把情传得恰到好处, 入木三分。模糊理论虽然与精确存有矛盾之处, 但主客观世界中也确实存在着许多本来模糊或不必精确表述的事物, 人们也确实存在着模糊传达自己情感的愿望, 模糊语言相较于精确语言有时能更加鲜明准确的表现事物。

摘要:本文在分析模糊语言的产生及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古代语言的精粹—婉约派宋词作品中存在的典型模糊语言现象, 探讨了模糊语言在增强语言表现力上不可替代的功能。

关键词:模糊性,模糊语言,婉约派

参考文献

[1] Joanna Channell.Vague Language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林庚, 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3]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1999.

上一篇:以双心教育为主线全面提升MBA学生思想素质下一篇:浅谈油画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