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案件管理部门律师接待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2-09-11

自最高人民检察院推行案件集中管理改革以来, 全国大部分检察机关已经新设了专职案件集中管理的综合性业务部门———案件管理办公室, 并逐步开展履行“管理、监督、服务、参谋”职能的各项工作, 其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接待成为案件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 这既是新刑诉法和刑诉规则顺应检察事业改革而从制度层面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检察机关设立案件管理部门履行服务职能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 如何搞好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接待工作, 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 这是给一线案件管理人员提出的课题, 笔者从基层检察机关接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实践出发, 分析当前律师接待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期对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制度的发展和检察工作中实现律师权利保障有所裨益。

一、法律赋予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律师接待职责的必要性

(一) 办理案件与管理案件分离的必要

办案是检察工作的核心, 行使的是检察权, 管理案件是为这个核心服务的, 行使的是管理权, 这是两种不同的职权不能混为一体, 管办分离是司法改革的必然, 也是保障检察权良好运行的必然。基层检察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普遍, 办案人员既要办案还要负责接待律师等事务性工作, 给基层办案带来了很大压力, 管办不分的旧模式严重影响了检察权的运行, 是造成案件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化解矛盾是当务之急, 将业务部门的事务性工作从办案中分离出来, 统一由案件管理部门负责律师接待这一管办分离的新模式应运而生。

(二) 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要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 司法公正这条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务必须要严守。法律对检察人员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有严格规定, 以往的都是办案人直接接待律师, 属于自我监督的形式。很可能出现办案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进行案外交易等损害司法公正的行为。案件管理部门承担律师接待职责, 无形中形成了一道法网, 将办案人与律师隔开, 减少律师与办案人直接接触的机会, 有利于减少和预防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发生, 维护司法公信力。

(三)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必要

律师接待工作的规范化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接待律师, 大多是在办案人的办公室, 没有专门的接待场所, 律师阅卷也是直接接触卷宗, 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办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难以保障。案件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律师约谈室、阅卷室, 并配备监控设备;推行电子化阅卷, 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律师也无法毁损、篡改电子卷, 这样既保证了律师阅卷权的充分行使, 又保证了案卷的安全, 推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

二、当前律师接待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律师主体身份注重形式审查而忽略实质审查

主体身份的确认分为形式上的确认和实质上的确认。在形式上, 刑诉规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对办理业务的辩护人, 应当查验其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授权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对其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应当查验其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实践中, 大部分的案件管理工作人员都会查验“三证”, 符合条件的予以办理相关业务, 不符合条件的大部分是因为忘拿手续, 待补齐手续后即可办理业务。换句话说, 按照法律规定案件管理部门对律师的认定仅依赖于“三证”。这样看似没有问题, 其实漏洞很大, 如何确定律师执业证的真伪、如何证明委托人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如何认定是否有刑诉规则第三十八条禁止担任辩护人的情形等等, 这就涉及实质上的身份确认问题。在实质上, 目前法律并未规定如何确认律师主体身份及授权委托书的合法性, 各地检察院对是否进行阅卷条件的实质审查和如何审查意见不一, 做法不一, 完全是根据各院的情况决定, 即使不审查似乎也不违反法律规定。但是如果不进行实质审查, 对保护律师权益和当事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是有不利影响的, 可能会产生导致形式上符合条件但实质上是伪律师的“诈骗阅卷”, 严重损害了阅卷行为的严肃性和案件办理的保密性。

(二) 阅卷方式多样但可选择性少

刑诉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 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 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刑诉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辩护人复制案卷材料可以采取复印、拍照等方式, 人民检察院只收取必需的工本费用。对于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辩护律师复制必要的案卷材料的费用, 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减收或者免收。”实践中, 律师阅卷, 一般都会要求复制案卷材料, 极少有查阅和摘抄的阅卷方式, 且采取复印方式的最多。这里涉及两个问题, 第一, 律师选择的阅卷方式与检察机关希望其选择的阅卷方式之间的冲突;律师更多的是选择将厚重的卷宗从头至尾或者将其中重要部分复印, 检察机关则希望减轻繁琐的复印卷宗工作, 提供拍照或者拷贝电子卷宗等方式;这是传统的阅卷方式与新兴阅卷方式的冲突, 是纸质化与电子化的冲突;第二, 哪种阅卷方式更便捷、节约、有效。毫无疑问, 采取拍照或者拷贝电子卷宗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一方面, 复印厚重的卷宗, 既花费人力、物力、时间, 还浪费纸张, 不利于环保, 必将被取代;另一方面, 信息化催生的卷宗电子化, 既能满足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模式的阅卷, 也能满足将电子文件打印出来的纸质模式的阅卷, 合二为一, 适应了不同的阅卷需求。但是当前电子化、信息化的建设还跟不上阅卷的需要, 阅卷方式的选择难题急需破解。

(三) 律师反馈意见的渠道窄

律师意见 (这里的律师意见是指律师对案件管理工作的意见, 有别于法律规定的提出与犯罪嫌疑人有关的律师意见) 是改进案件管理工作特别是律师接待工作的重要民意来源, 保障律师的合法权利也包括积极听取律师意见。律师真正提意见或者意见被采纳的却很少, 原因为何?一方面是律师想提意见的可能不多, 这是对检察机关工作的一种默认满意;另一方面与律师的沟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律师即使有意见想反馈, 甚至有很多好的意见, 但由于与检察机关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不知向谁提, 也就不愿提出意见, 这种情况需要检察机关搭建平台, 主动问计与律师。

三、改善律师接待工作的建议

(一) 建立与公安、司法机关的信息查询、电子卷宗共享机制

案件管理部门应当对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进行实质性的身份审查, 即验证律师证的真伪、确认委托人与嫌疑人的身份关系等。建议与公安、司法联网, 借助公安系统的人口信息网和司法系统的律师信息网, 通过输入身份证号或者律师证号, 查询相关实质性信息, 对来检察机关办理查询和阅卷等业务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信息予以准确核实。联网查询, 把分散的信息资源整合集中, 还可以把这种共享延续到审判阶段, 形成公、检、法、司的信息化配合。信息化的另一方面, 是推动卷宗电子化, 改变传统的复印的阅卷方式, 当前, 公安系统的卷宗电子化比较成熟, 可以协调将公安系统的侦查电子卷宗直接导入检察机关的统一业务应用系统, 实现共享, 这样在节省检察机关扫描卷宗环节的同时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推进执法规范化、提高办案质量上。

(二) 建立律师接待首问责任制

律师接待, 是一个延续的长期的过程, 除了按照法律规定在相关时间内办理相关业务的, 律师接待还应注重后续的信息、意见反馈等。建立首问责任制, 从律师第一次介入起, 接待该律师的案件管理工作人员全程负责, 移交材料、提醒业务部门答复、安排阅卷等, 做到谁验证谁接待、谁接待谁负责。首问责任制, 方便律师对口办理业务, 及在办理业务过程中, 遇到问题及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向指定的接待人员反应, 既是责任到点, 也是工作到面。

(三) 发挥两大系统的优势形成全新律师接待工作格局

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和案件信息公开系统 (简称“两大系统”) 是案件管理工作的载体, 是推动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律师信息、申请、业务办理等均能在两大系统中完成。别是最近上线运行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 有专门的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辩护与代理网上预约等板块, 形成网格化的业务办理模式, 既能一目了然的对相关申请予以转办, 也对时限有严格要求, 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两大系统已经十分成熟, 检察机关还要加大对两大系统的宣传, 未来形成联网审核主体身份、网上申请办理业务、电子卷宗网上查阅、案件信息可异地查询的新的律师接待工作格局。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依法治国描绘了新的蓝图, 提出了新的改革任务, 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有重要作用。律师接待工作是改革后案件管理部门对外服务的重要抓手, 当前仍存在不少问题, 加强公检法司信息共享和首问责任制的设立, 将推动律师接待工作向信息化、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律师接待,信息共享,首问责任

参考文献

[1] 徐光岩.案管部门应如何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中履行职能[J].中国检察官, 2014 (19) .

[2] 臧雪青, 朱小华.新刑事诉讼规则下案管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J].法制与经济, 2014 (12) .

上一篇:北宋汝瓷设计文化与当代汝瓷的发展研究下一篇:谈大学生自我定位和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