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

2022-09-10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 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 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 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促进化学教学改革。”这是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学不折不扣是一门艺术, 从教农村化学24年, 我现在才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无论是教什么, 要想搞好教学, 其实都有其共性。

一、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很多人不清楚为什么一样的教学, 为什么有的教学质量好, 有的就有差距呢?其实, 道理很简单,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 如果学生不愿意学, 没有听课的欲望, 你在课堂上即便吼破了喉咙又又什么用呢?相反, 如果你能成功地激发他的学习欲望, 你不教, 他还会主动钻, 主动学, ——我觉得, 让学生乐学, 那才是当老师的最高境界。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 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这是当老师的首要完成的任务。

对化学而言, 我觉得第一节课很重要。绪言部分并不一定要按书上的内容去讲, 因为, 这节课的重点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 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 尤其对化学实验与化学变化更感到有意思, 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 体会化学, 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化学以及如何学习也就达到目的了。

但在学习的同时, 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 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 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尤其是差生, 开始感到学习困难, 面对困难没了信心, 没了信心也就没了兴趣。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 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呢?我觉得第一是要注意及时给学生鼓气, 不要有畏难情绪, 第二是要学生知道学习的必要性, 要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既与生活联系紧密, 而且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 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 有时又很集中。对此, 我们可以分散教学, 如教材中第四章第二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 让学生很难记住, 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 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 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 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 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 简化记忆等。总之, 要让学生的学习, 既有效又相对轻松, 避免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提倡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动手;在教学中, 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消除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 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 乐意学, 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深钻教材, 精讲多练, 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既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其中深钻教材是前提。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 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 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 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 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 瞄准学习目标, 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激发思维, 扩大密度, 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 既要配合教材内容, 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既突破重点又突破难点, 带过一般, 课要上得既要学生理解还要他们掌握。理解和掌握其实应该是两个层次。在学生的学习中, 就常常有学生是一听就懂, 一做就错的情况。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 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 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 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 举一反三的目的。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 知识内容庞杂, 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 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 区别异同, 进行归纳对比, 形成网络, 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 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 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 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学习时, 我们把氧气、二氧化碳二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 让学生亲自动手, 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 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二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并进而对初中阶段气体的制备与收集能够自己设计和实验, 进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多年来的教学, 我深深体会到, 关爱学生, 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注重精讲多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就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 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上一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下一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围和程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