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研究

2022-09-11

关于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 90年代的中期, 我国研究者才逐渐关注课堂有效提问, 近年来逐见成效。而今, 新课标背景下, 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 高效课堂创造, 多是以问题为导向, 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通常是以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导向, 而问题设计则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线, 思维训练是暗线。

然后,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等方式, 帮助学生质疑释疑, 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 逐渐养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现阶段的初中化学课堂也应将课堂提问贯彻到底。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缺失

课堂提问, 要求教师必须先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然后, 联系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 确定具体的课堂问题。这种问题的设置, 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机会, 让学生积极性有所提高, 不再禁锢于“灌输式”教学模式下, 积累更多的学科知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缺失, 是现今课堂的常见现象, “学生只听不说”, 长此以往, 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另外一种极端是, 教师习惯于自己问题设计, 给学生提问题, 却忽略了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导致学生提问的能力缺失。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还可能存在有一部分学生, 具备良好的问题发现能力, 但是他们不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 处于封闭式学习状态等等, 此类问题, 都可能导致课堂教学提问的缺失[1]。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缺失

Beyer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著作创编过程中重点研究了有效性课堂提问方面的问题, 他认为, 为了达到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效果,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发现问题, 必须保证每一个问题都能够调动学生某一特定心理思维活跃度,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心理思维解决问题。这种有效性问题的提出, 可让学生在认知操作体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和实践能力, 并使得学生通过困惑、质疑、探索这一循环过程, 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课堂教学环境中,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缺失, 具体体现可归纳为:问题设计浅显, 停留于表面, 缺乏深度、流于形式, “对不对”, “同意吗”、“是不是”之类的问题是常态;问题脱离学生认知水平, 学生沉默;问题目标指向不明, 学生不能与教学主题相联系;教师提出问题时语言直白, 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之间缺乏联系, 不能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问题思维层次不清, 模拟两可等, 这些低效、无效的提问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 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2]。

三、初中化学课堂实施有效提问的必要性

有效提问可以使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初中化学课堂中, 教师从日常生活、生产中提炼出有关问题, 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某教师在“浓硫酸”知识点讲解时, 便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新闻报道中常说向人泼硫酸会致其毁容呢?浓硫酸的属性是什么?”引发了学生思考, 另学生积极讨论起来。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更深的挖掘教材内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挖掘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行实验。例如, 做CO2的溶于水的实验, 在实际教学中, 可把CO2的溶于水的检验设计成几个问题:什么可以判断气体的溶解?你有方法证明你的实验结果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 不仅提起了学生的兴趣, 更增加了课堂的有趣性。新奇的实验场景,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快乐的学习。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而提出的问题, 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不仅深度的挖掘了教材内容, 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

有效提问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初中化学课堂上, 教师根据班里的学情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提问, 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教师通过提问, 能及时的为自己的教学行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学习的盲点, 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首先, 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

有效性课堂问题的设计, 必须先考虑学生的学情。同时, 在学情考虑的基础上, 为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要求教师在备课期间, 应围绕学生实际学情, 设计课堂上的具体教法和内容, 且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 在确保这些难度适中问题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 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此外, 新课改的推进,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为了课堂教学目标, 在这一背景下, 应基于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基础知识、学习思维发展的基础上, 设计有效性的课堂问题, 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 达到终极教学目标。

其次, 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

提问的时机。提问应设置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教学过程的矛盾处, 对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模糊点进行发问, 这样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提问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在课堂上, 为了保证提问有效性, 教师应坚持使用明了且简洁的语言。如此, 可让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思考问题, 不再出现重复提问的现象, 增强提问效果, 减少一些时间的浪费。

对提问给予候答。即在课堂问题提出以后,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和认知水平差异性, 给学生预留一些思考时间, 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释疑, 总结问题的答案, 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不留下任何疑点。同一问题, 如停留的时间过短导致学生来不及思考, 将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 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课后要及时反思课堂中自己所提的问题, 总结出课堂提问过程中哪些是提问精彩的部分, 哪些低效或无效的提问, 分析自己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从而总结出有效提问的策略, 为今后的课堂提问提供参考。

摘要:在新课标教学中, 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是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效提问, 关乎着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有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问

参考文献

[1] 王小琴.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5.

[2] 孙方晓.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J].当代教育科学, 2014, (16) :54-55.

[3] 冯志伟.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1.

上一篇:杂交水稻大田管理技术要点下一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与传统网络审查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