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高校特困生思想工作

2023-02-17

高校特困生问题目前已成为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些高校在助学解困工作中偏重经济资助, 忽视了思想教育。为确保高校特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各高校也建立一套资助体系, 包括国家今年推出新资助政策, 为保证贫困学生生活和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解困工作中出现了重经济资助, 轻思想教育的情况, 使得助学解困工作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工作者了解和掌握特困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不够, 学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认识不足。

1 特困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基本分析

1.1 学习成绩较好, 学习动机不纯

特困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较好, 主要是由于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生活困窘, 他们对物质生活的丰裕充满了向往。因此, 特困生多数学习刻苦, 成绩优异, 但他们的学习目的不纯, 使他们的思想道德发展境界相对比较狭隘, 给德育工作带来了阻碍。

1.2 自卑心理较强

特困生在校期间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自尊心和好强心理。在正常的同学交流中, 他们的自卑心理较强, 特困生在校园生活中呈现出孤独脆弱、谨小慎微、缺乏信心的思想特征, 这种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1.3 自我封闭严重, 人际交往较差

学生都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友爱, 这是维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特困生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 怕被别的同学瞧不起。在自卑心理作用下, 自己脱离了集体, 远离了同学和朋友, 人为的将自己孤立和封闭起来, 不愿或很少和同学交流, 这种心理和思想使德育教育更加复杂和困难。

1.4 对学校和社会不满

由于一部分特困生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面对社会贫富不均现象, 尤其是对自身家庭贫寒的原因不能正确的认识, 认为这是社会制度的不健全, 特困生对社会的分配不公和经济不平等感到愤慨和不满, 容易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2 思想教育与经济资助同等重要

对特困大学生的资助应采取思想教育为主, 经济资助为辅二者紧密结合的方式。思想教育主要是帮助高校特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是一条主线, 要贯彻思想教育的全过程, 要把解决特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不能把资助工作在观念上简单化。特困生的困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因为每一个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背景后面都可能包含着某些不为人知或不愿人知的原因, 而这些原因可能对其价值观念和成长历程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 我们在解决贫困生的困难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注意把经济上的资助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素质的全面提高结合起来, 帮助特困生不仅在经济上脱贫, 而且在精神上解困, 使其健康成长。

3 加强特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3.1 强化经济资助方面的帮助, 相对弱化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许多高校在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普遍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但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却不多。如与贷款有关的诚信教育, 与助学有关的责任心教育、吃苦耐劳的教育, 如与奖学金有关的诚实教育等等。

3.2 进一步加强引导, 鼓励特困生奋发成才

首先, 要引导特困生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困包括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现实越来越让人们懂得, 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 缺乏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 并且是人生最宝贵、永不枯竭的财富。因此, 在人的一生中精神贫乏比物质贫乏更可悲、更可怕。贫困大学生现在虽然贫困, 但却已经站到了获取精神财富的起点, 要百倍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利用现有条件去改变自己未来命运, 努力消除自卑, 增强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社会生存能力。其次, 要加强对特困生的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教育。经历让人成熟, 挑战让人自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

3.3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往

部分特困生一方面由于自卑心理, 导致自我封闭, 人际交往能力很差, 但他们内心极需要平等、友爱的氛围, 而并不是施舍式的同情。另一方面, 大学生往往都远离家乡住在学校, 跟他们朝夕相处的是他们的同学, 因此来自同学往往比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帮助与关怀更能让他们感动和接受。所以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建立良好的友爱氛围对特困生而言尤为重要。首先, 要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倾向。通过讨论和换位思考让那些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避免在生活中用一些无意识的语言或行动刺伤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 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互相关心, 在班级形成良好的舆论倾向。其次, 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学生干部在做特困生工作的时候, 要根据特困生的心理特征, 适当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要淡化管理意识, 强化服务意识, 以使特困生能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第三, 加强沟通、保证信息畅通。目前高校以公寓化为主, 同寝室学生间朝夕相处。因此,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同寝室的同学应含蓄和更多地关注他们。特别是他们因经济方面而产生的情绪问题, 管理者要及时发现, 及时疏导, 主动与他们进行深层面上的思想交流, 把握好他们的情绪发展。同时, 要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掌握好特困生的思想动态、情绪波动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防患于未然。

3.4 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

特困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思想工作作为一个切入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 而学校的勤工助学机构是特困生工作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点, 为特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有利于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困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时, 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勤工助学工作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要积极呼吁社会力量关注特困生, 为学生在校外争取勤工俭学的机会, 将勤工助学工作的领域拓展到全社会。

总之, 特困生已经成为学校和社会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并且由于其特殊性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这就要求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积极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 贴近特困生的生活, 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思想上引导他们, 发现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探索新方法, 开创新局面, 加强特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采用合理的工作机制, 不仅给予他们以经济上的支持, 更要给予他们以应有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特困生这一群体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造就, 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摘要:高校特困生问题已经是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从特困生思想和心理问题入手, 在经济资助和思想教育上对特困生进行帮助, 进一步加强引导, 鼓励特困生奋发成才。

关键词:高校特困生,经济资助,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 俞祖植.新形势下高校特困生的现状浅析和对策[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3 (10) .

[2] 付炳宽.论道德管理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转换[J].天中学刊, 2004 (4) .

[3] 王涛.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 2002 (3) :22~24.

[4] 谷忠新.当前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对策[J].吉林教育科学, 2001 (12) :86~87.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建设研究文献综述下一篇:“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工科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划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