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论文

2022-04-16

摘要:银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在新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银行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以低碳经济为目标,对银行金融体系予以创新,优化整体金融环境。本文将对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发展意义进行分析,明确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并探索其发展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论文 篇1: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银行金融分析

摘 要: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银行金融业的关注度增加。经济发展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现代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即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排放。银行金融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需增强保护环境意识,响应时代的要求,并与实际结合采取措施,利于现代银行金融产业可持续發展。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背景,为金融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保护环境;金融机构;未来发展

银行机构应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变革以摆脱当前的困境。因为现代银行金融产业发展迅速,以往的金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状,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全球的温室效应也并不能得到改善。银行企业需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为创新金融发展模式,相关银行机构需要增加对低碳经济的了解,并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摆脱传统模式的约束,使银行金融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有更好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发展下银行金融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银行机构缺乏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银行金融来说有制约作用,这些因素使银行金融产业发展受到阻碍。从银行结构自身的角度分析,即缺乏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这是大多数银行机构都存在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多个,例如低碳经济理论发展的时间较短,使金融机构并不了解其各个环节的运行,在低碳经济的立项、审批与管理方面都缺乏了解。所以金融机构创新模式的道路并不顺利,具有较多阻碍。

(二)银行金融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不同

低碳经济发展以可持续理念为主,经济活动的进行应坚持低碳环保的理念,但是社会成本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银行金融机构并不愿进行低碳发展,因为低碳经济成本高降低自身收益,并且国家并未提出相关有利政策,缺乏国家的支持,风险补偿力度小,且有关的税收减免制度并不完善,缺乏风险担保,使金融机构在发展低碳经济时的成本增加,所得利益减少。

二、低碳经济发展下银行金融的发展对策

(一)银行机构人员增强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低碳经济优点众多,不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能够保护环境,对银行金融业务的开展也有积极影响,推动银行金融可持续,增加生机与活力。为了更好的促进低碳经济的运行,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学习,多多了解低碳经济,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银行金融相结合,相互交流借鉴,将低碳经济理念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借鉴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向发达国家学习。银行金融机构需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多方面增加对低碳经济的了解,进而增加整个银行金融业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度。

(二)增加信贷投入度

由于银行机构并未完全认识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加大低碳经济信贷的方式,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反战,并能够增加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银行金融机构需培养人员低碳意识,在本企业内部宣传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并且需要制定长期合理的金融计划方案,逐步向低碳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促进银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增加对低碳项目的资金投入,并且以有利政策对模式转变进行引导,多个方面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人员在了解低碳经济的同时,在低碳业务方面也要多加研究,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预测其中的风险并提前设计解决方案,在风险出现时及时控制,并合理增及信贷的投放。例如核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增加信贷促进发展进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增加低碳经济发展的风险管理

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风险经营的管理必不可少。良好的风险经营工作能够减少危机的出现,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就目前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取得过高的盈利,也缺乏先进的技术,并不能控制成本,资金利用率低,项目的经济回报率低,进而并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增加了经营风险。银行金融机构在增加对低碳经济投资的同时,也要注重风险的预测管理,当危机出现时及时拿出应对措施,以稳定项目的运行,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增加金融企业的利润。银行金融机构在选择低碳项目进行投资时,要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尽量选择经济强度高的项目,且有较大的企业对其进行担保。银行金融选取分期、贷款投入等方式,尽可能降低风险。建立健全全面的规章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有利于投资程序的发展。

(四)建立专业团队

通过建立专家团队的方式提供人才。商业银行的主要商贷对象为高科技且创新性高的企业。商业银行的技术结构并不完善,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并不能做出准确预测,需要专家团队的帮助。商业银行邀请贷款方面的专家,临时组成团队,精准分析借款企业的组织层、技术等,最后生成书面报告,为银行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提供借鉴。

(五)建立银行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银行信息平台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资源。平台能够增强银行各部门的交流,加快信息流通。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企业财务与生产连接起来,加快资金流动。创新型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即商业银行。通过信息交流平台,金融机构能够随时审查申请借款的企业的经营状况,为是否为其提供贷款提供了数据依据。减少银行金融企业的成本,直观的了解相关企业的信息,进而有利于银行开展相关业务,在符合市场状况与自身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对创新性企业进行贷款,该平台能够提供基本信息,以增加企业收益。

三、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银行金融也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足,缺乏经验与风险管理等原因,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并不顺利,受到技术、制度等多方面的限制。为了促进银行金融低碳经济中的发展,需要对限制银行金融机构转型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即将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管理,进而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迎接低碳时代的全面到来。

参考文献:

[1]冯富帅,李红霞.低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研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

[2]王育宝,陆扬,王玮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耦合研究新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3]史丹.绿色发展与全球工业化的新阶段:中国的进展与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

作者:徐兰芹

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论文 篇2:

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研究

摘 要:银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在新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银行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以低碳经济为目标,对银行金融体系予以创新,优化整体金融环境。本文将对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发展意义进行分析,明确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并探索其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银行金融;发展策略

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威胁人类生存生活环境。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低碳经济”理念,对于未来经济建设活动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有利于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在此背景下,银行金融业需要转变传统思维理念,认识到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促进经营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能够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做到与时俱进,增强银行的整体竞争活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然而,在当前工作中仍旧面临巨大的挑战,导致银行金融发展风险增大。因此,需要结合银行内外部环境构建切实可行的金融发展模式,落实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发展意义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促进银行金融的快速发展,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对能耗的控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清洁能源结构的建设。不同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如图1所示,已经成为限制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应该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加快银行金融的改革,从而应对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危机和挑战。碳交易的实现,为资金融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使能源消费更加合理。此外,践行低碳经济理念也是促进银行应力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碳金融业务,激活了整个碳排放交易市场,很多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给银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出现。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的问题

首先,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程度较低。部分银行对于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社会价值了解不足,未能与金融业务实现密切衔接,会对银行的改革发展形成限制。尤其是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不足,导致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低碳经济模式的运营存在形式化问题。其次,银行金融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银行在金融业务中始终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在低碳经济模式下需要较大的成本支出,导致其自身利益受到损失。风险补偿机制缺失,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大。最后,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当前低碳经济发展仍旧处于初期阶段,在银行金融业务当中未能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情绪,同时监管措施不足,市场及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增大。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发展的策略

(一)强化思想认知

在开展银行金融业务时,应该促进工作人员思想认知的提升,明确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在各项工作当中以先进理念作为指导,消除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低碳经济理念,促进银行金融业务的高效化开展,认识到给银行带来的长远效益。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仍旧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应该注重先进理念的引入和融合应用,从其基本概念、表现形式和价值等方面入手,强化工作人员的理解与认知。明确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局限于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银行的长期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托优化金融业务流程,为未来市场拓展创造条件。

(二)优化信贷模式

在强化思想认知的基础上,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为银行创造实际性效益。根据银行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金融业务发展规划,以低碳经济理念作为理论指导,实现与实践工作的密切融合。银行应该积极拓展低碳项目,加大对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增进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深入分析政策优惠政策,在政策支持下提高发展活力,增强各部门在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参与热情。其中,绿色信贷业务是当前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主要信贷形式,能够加快清洁能源和减排项目等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应该明确低碳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绿色信贷业务中不断优化细节,逐步增大信贷投放力度。绿色信贷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三)加强风险管控

由于缺乏先进的发展经验,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银行金融业务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只有在做好风险管控的基础上,才能保障低碳项目的顺利实施,防止银行由于较高风险而面临发展困境,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部分低碳项目的盈利性较低,也会受到成本控制和技术手段等限制,其吸引力逐渐下降,这也是引发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为此,应该对各类风险进行快速识别与评估,明确风险等级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后果,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促进项目利润的提升。注重对项目的筛选,确保具有较高的经济强度,对其担保情况进行评估。此外,为了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应该采取银团贷款和分期资金投入等措施。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各方主体行为作出有效约束和规范,从而保障投资程序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风险补偿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通過低碳经济风险保障基金的设置,以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实施价值评估。银行也可以通过投保的方式控制风险,由专业人员管理贷款风险,降低对银行发展的威胁。

(四)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保障银行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应该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低碳意识,构建专业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针对银行金融结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在掌握丰富金融专业知识的同时,针对我国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了解不同低碳项目中的投资风险,通过科学计量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注重对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促进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快低碳项目的落实。为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构建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及时发现金融工作中的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整改。

(五)创新支持手段

低碳经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当前支持手段进行创新,适应客户的基本需求。大型商业银行应该明确自身在大型低碳项目建设中的责任,通过贷款支持来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在后期发展中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防止造成资金短缺的情况。在强辐射低碳核心企业发展中,为了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应该提供贸易融资和产业融资支持。在新技术企业发展中,银行可以为其提供担保,以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包括了质押未来货权和质押知识产权等。

(六)提升監管力度

低碳经济模式下,银行金融发展的风险在所难免,应该加强对实践工作的全面监管,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对当前金融操作规范和准则加以细化,实现对金融业务的科学指导,注重国外先进经验的引入及融合,构建完善的低碳交易体系。在确立监管制度时,应该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要求,保障制度的可行性。低碳客户信息监测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应该增进与相关客户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低碳项目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来提供相应的指导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低碳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具特色性的服务。对于监管环节的强化,可以消除银行金融发展中的不规范行为,有助于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四、结语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银行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途径,有助于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由于认知程度不足、发展理念冲突和法律风险等问题的存在,也使得银行金融业务改革发展受到限制。为此,应该通过强化思想认知、优化信贷模式、加强风险管控、培养专业人才、创新支持手段和提升监管力度等措施,逐步构建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金融业务拓展体系,从而增强银行的整体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启明.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J].甘肃金融,2018(04):21-23.

[2]刘莉.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考[J].管理观察,2017(28):134-135.

[3]张国清.低碳经济条件下的银行金融发展走向初探[J].时代金融,2017(26):115+119.

[4]潘霞冰.低碳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思考[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11(02):23-26.

[5].论商业银行支持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J].中国商论,2017(04):29-30.

[6]黄金丝.低碳经济条件下的银行金融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01):34.

作者:李城宇

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论文 篇3:

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探究

摘 要:如今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新世纪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当前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业务特点为基础,对其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衍生品的出现让金融产品的种类得到了丰富,同时也成为了金融创新过程中最直接产物。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市场的发展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这对于金融市场的秩序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品发展并不是十分完善,尤其是在风险管理上,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口浪尖处。

一、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问题

1、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管控

纵观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仍然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管控,这样的局面导致了金融产品的动作风险明显增加。由于在利率风险管理上没有相关的机构,所以导致利率风险管理一直存在缺失,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当前我国的利率主体存在错位的情况,所以利率风险极容易形成。

2、金融市场监管落实不到位

在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金融监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对于整个金融市场而言,金融监管能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关键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在落实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意味着金融衍生品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整个市场想要实现健康发展也相对困难。首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无法主动的对风险进行规避;其次,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各自为政,在监管过程中只注重自身利益,缺少配合,造成市场监管乱象频出,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在对市场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做好相关的引导控制工作,这导致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机制比较匮乏,因此金融市场很难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3、专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想要对金融市场实现专业的风险管理,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标准的人才队伍,而当前商业银行的专业管理人才在综合素质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想要满足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段距离。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专业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二是在风险管理上缺乏实践经验,三是没有足够的实力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风险,这些不仅仅是专业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不足的表现,更是导致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时效性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主要风险分类

1、流动风险

金融衍生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就是流动风险。银行员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银行总部派发的工作任务推销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银行规避风险,而一旦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推销任务,银行将会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流动风险是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风险,它很可能蕴藏在商业银行运营的各个环节,而流动风险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在金融产品的流动过程中对于流动风险必须进行有效的把控。

2、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指的是在金融衍生品进行交易或结算的过程中出现的交易损失,由于操作风险与外部事件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操作风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人为性,一般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规避的。为了使操作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采取参数分布的方法来计算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对金融操作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内部控制体系,因为内部控制体系是预防金融衍生品操作风险发生的有效体系,在内部控制下金融衍生品的操作,风险概率不断有所降低,而且在风险发生时,内部控制体系还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控制。

3、信用风险

当交易对手因各种因素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商定任务时,将会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而这种经济损失存在的可能性就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所使用的多种金融衍生工具与远期的金融衍生工具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信用风险模式具备双向性的特征。双向模式使信用风险被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交割时风险与交割后风险。对于金融衍生品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应展开积极的防护措施,努力避免信用风险的产生,降低信用风险对金融衍生品的影响。

4、市场风险

市场是变化不定的,例如汇率、利率等市场因素会实时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容易对交易造成影响。而因市场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发生交易损失的可能性被定义为市场风险。市场因素虽然具有多变性及不确定性,但市场风险确实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进行规避及控制。很多时候,市场风险的产生是因为在进行基础资产预测时,预测结果与实际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金融衍生品交易出现意外。在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中,市场风险是最普遍、出现频率最高的风险,在实际交易中最常出现的市场风险类型有两种,分别为因衍生品本身的特质而造成的风险与因市场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损失。

5、法律风险

法律对市场交易有着严格的要求,法律法规是维持市场秩序的纲领,也是不容人跨越的底线。而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时,因部分经济条约违反法律法规,或部分条约不符合法律要求,导致相关条约不具备法律效应,从而对经济造成损失。受法律风险影响更大的是商业银行,而部分法律法规本身尚不完善,这也容易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造成法律风险。

三、加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

1、有效规避法律风险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管理手段,风险管理应做到避免法律风险的产生,使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更加健全,从根本上杜绝潜在的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控时,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严格要求金融衍生品交易条约的合法性。另外,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也会最大程度降低其法律风险。在金融衍生品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方面,国外有很多先进经验可以供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商业银行应组建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该部门在工作中必须从法律出发,为金融衍生品交易保驾护航,从而维系商业银行的良性生态环境。

2、加强金融市场监督

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市场风险的频繁出现主要是因为缺乏金融市场监督。因此,商业银行应将监督金融市场作为其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实时把控金融市场的变化,全面掌握金融信息。对于金融衍生品而言,为加强其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其研发、推广与运营的监督。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监督,能够为金融衍生品提供良性的市场环境,帮助金融衍生品进行进一步的研发与推广。

3、风险管理部门独立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迟迟无法发挥最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商业银行中,进行风险管理的部门较为混杂,风险管理工作缺乏专业而独立的部门进行操作,从而导致风险管理工作难以发挥效用。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专业而独立运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从而更好地解决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问题。

4、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

对于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员工进行,因此,强化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加强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其中人员范围包含较广,既包括管理人员也包括普通员工。通过风险管理意识的普及,为风险控制工作提供最佳的内部环境。

总结:在社会发展逐渐多元化的今天,创新是各行业发展的主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进行更加规范科学的管理,能够有效推动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对于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而言,建立更周全的管理系统,进行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建设专业人才队伍,进行完善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消灭金融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实现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恩远.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J]. 现代商业,2019(18):104-105.

[2]杨涵秋.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的几点探讨[J]. 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93-194.

[3]陆登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 金融电子化,2018(03):42-43.

作者:张梦

上一篇:高校立德树人公共艺术论文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