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科技创新金融论文

2022-04-23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金融科技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宏观途径不容忽视。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够缓解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冲击性影响,而且有助于平滑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差异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商业银行科技创新金融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商业银行科技创新金融论文 篇1:

关于大数据驱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转型的探讨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金融市场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变革,改变经营策略,从而使金融市场呈现稳步发展的状态。于商业银行而言,应该把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通过大数据中的先进技术进行金融科技创新转型,从而使其在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商业银行中的领导人员需要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冲击以及机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金融科技创新转型,并对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策略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中先先进技术的作用,从而使金融科技创新转型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大数据  商业银行  金融科技创新转型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諸多的传统互联网企业逐渐探索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信贷、存取款、支付等服务方式,与传统的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诸多先进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先进技术,不仅为金融服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且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但是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在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进行金融科技创新转型,通过转型抓住大数据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

一、大数据在商业银行应用的必要性

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之下,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发挥的作用越发突出,于商业银行而言也不例外。商业银行中存储着诸多的金融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于商业银行业务信息化平台而言,其中存储着诸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为了使这些数据的保存以及应用更加科学,商业银行不得不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创造相应的价值。以往商业银行只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分析,难以使这些数据产生实际价值,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获取数据背后的潜藏价值,才能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大数据在商业银行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一)运营模式存在较高的风险

于商业银行业务运营模式而言,其主要是利用分支机构的作用,通过分支机构开展跨地区以及跨国的经营,这增加了分支机构的权利,但是总行的经营权利逐渐弱化,加之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难以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致使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难以实现各管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致使经营数据的获取存在诸多问题,各个地区获得的经营信息难以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支机构的运营。商业银行运用的运营模式致使总行的经营权力下发,执行力逐渐减弱,加之管理不到位,致使分支机构运营中的风险逐渐增加。

(二)客户服务存在定位差的问题

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设置了诸多的分支网点,为了提供给各网点的客户良好的服务,聘请了专业的金融人才。但是客户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有所不同,致使客户数据获取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难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在传统的客户服务模式中,商业银行难以对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有效把握,获取的客户数据资料不全,致使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针对客户的金融服务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

(三)产品设计方面存在单一化的问题

于商业银行而言,其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其中包括现金消费、存款、信贷等金融产品。于传统的金融产品设计而言,其可以对金融交易数据处理进行充分体现,但是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加之数据较多,难以对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致使金融产品存在单一化的问题。部分商业银行可以对银行卡产品的消费数据进行统计,但是难以对消费者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致使产品设计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四)业务流程方面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在商业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业务流程产生的数据获得相应的信息,这一流程主要是由人工完成,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而且难以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这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一定损失。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当中,人工数据处理效率较低,获取数据的时间较长,准确性较低,因此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例如,在给予客户办理贷款业务时,商业银行需要了解客户的各方面情况,并根据贷款流程进行一步步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获取的成本。

三、大数据驱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转型的策略

(一)利用大数据推进运营模式的科学化管理

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扁平化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集中化管理,使管理层面的执行力不断提高。第一,打破了跨越区域的限制。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并不会受到区域的限制,因此信息的获取打破了时空以及地域等方面的限制。第二,经营权利更加集中。商业银行将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集约化管理,从而将经营权利集中到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面。第三,运营风险的科学化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经营风险,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及时获取有关风险的信息,针对风险的发生路径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降低运营中的风险发生几率。

(二)利用大数据实现客户服务的精准化

对于金融客户而言,商业银行中的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具有网络搜索功能的数字渠道进行检索,通过检索获得金融用户在金融产品、类别以及信息方面的内容,通过有效的检索可以了解到客户的爱好以及兴趣,从而使提供的服务更具针对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金融客户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之上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以及服务方案,可以将符合客户需求的信息推送给客户。第一,掌握客户的需求。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商业银行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其推荐相应的金融产品。第二,实现营销的精准定位。将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不仅可以对客户的兴趣爱好以及购买能力进行预测,而且可以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推荐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以及金融服务,从而确保推荐的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第三,开展个性化的产品服务。通过对客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充分挖掘客户的潜能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沟通服务体系,从而提高了服务的个性化。

(三)利用大数据实现金融产品的科学设计

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金融产品的科学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第一,推进产品营销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大数据技术之下,可以建立针对性的产品服务体系。第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通过整合客户的数据信息,可以了解到客户在金融产品方面的实际需求以及客户对价格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

(四)利用大数据实现业务流程的低成本化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原始的数据进行分析、开发,从而构建属于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理平台。依托数据处理平台,可以制定科学的业务流程,在确保业务流程科学化的基础之上,使业务流程得以简化。第一,降低了数据获取的成本。现阶段客户会在数据处理平台中填报个人信息,商业银行只需要收集这些信息即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户数据信息的获取成本。第二,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在大数据时代下,将金融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通过金融服务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从而使金融服务与业务流程之间获得相互支持。第三,降低了业务平台的成本。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之下,商业银行可以构建出分布式、跨层级以及跨区域的数据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使业务获得集中管理,而且可以根据各地区的运行情况,科学的配置业务流程,不仅使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而且控制了业务流程的运维成本。

四、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等,从而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销售计划以及服务计划,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使商业银行朝向科学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商业银行需要对金融科技创新转型工作提起重视,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从而使商业银行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思颖,张笑.金融科技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J].价值工程,2019,38(36):142-144.

[2]何金星.關于大数据驱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转型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9(03):37-38.

[3]曾琳,杜琳琳,李红月,张智哲.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趋势[J].全国流通经济,2018(15):68-69.

[4]钱立宾,王飞龙.大数据驱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转型[J].金融科技时代,2018(02):26-29.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同业业务中心金融市场部

作者:闫高丽

商业银行科技创新金融论文 篇2:

金融科技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研究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金融科技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宏观途径不容忽视。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够缓解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冲击性影响,而且有助于平滑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差异性。

一、引言

金融科技创新是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协同发展的产物,金融科技(FinTech)创新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智能终端、物联网、物流技术和环境技术等新技术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已经从新产品、新服务、新流程和新工具等不同途径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集中探讨金融科技创新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微观机制,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金融科技创新对银行绩效的宏观影响效应不容忽视。

二、平滑宏观经济对绩效的影响

银行业是周期性行业,商业银行绩效会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突发性宏观经济变动还会对商业银行经营形成外部冲击。金融科技创新能够帮助商业银行缓解宏观经济波动性和冲击性影响,从而对其经营绩效产生平滑作用。本文主要从业务需求、信贷规模、资产质量、负债业务和国际化业务等方面探讨金融科技创新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缓冲与平滑作用。

(一)对业务需求的影响

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导致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需求的大规模增长。尽管采用传统的规模扩张模式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应对业务量需求的增长,但是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不经济将导致商业银行效率下降、股东回报率下滑。另外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的波动性和银行业强周期性特征,完全依赖规模扩张以满足阶段性业务需求增长会使得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下滑或实体经济不景气阶段造成金融资源浪费,进一步恶化经营绩效。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流程再造、组织变革,在改善效率的基础上提升业务流水量和金融服务质量,并且充分利用电子银行渠道的技术优势才能适应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业务需求量的周期性变化。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流程、新组织结构和信息化系统具有低边际成本和高供给弹性的特征,能够使商业银行从容应对宏观经济起伏造成的需求波动性影响。

宏观经济长期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增长趋势,这会推动社会财富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日益多样化,企业金融需求更趋复杂化。金融创新可以解决需求多样化的问题,但是日趋复杂化的金融需求要求商业银行依托金融科技创新,不断开发高效能、专业化的金融产品,推出可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才能满足。

(二)对信贷规模和资产质量的影响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规模和质量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高度相关。在经济不景气阶段,信贷业务量下降,信贷资产质量恶化,这对商业银行绩效的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性影响。商业银行需要从金融创新和技术投入两方面入手应对这种困境。尽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流程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或者运用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创新工具,从产业和客户层面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和分布,进行前瞻性逆经济周期操作,平滑宏观经济波动对信贷业务的冲击,但是流程创新和工具创新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不能脱离金融科技创新的支持。精细化管理、优质信贷客户识别、结构调整等优化措施必须依赖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对客户企业的经营数据、资产状况、产品种类、信用记录、社会关系等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逆周期操作的实施、RAROC工具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历史数据、风险模型和IT系统的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对于商业银行提升信贷资产管理能力、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不可替代。

(三)对负债业务的影响

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增加,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对传统负债业务影响巨大。经济周期波动导致利率幅度变化增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成本波动也随之增加。这需要商业银行依托金融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强化银行卡业务,提升网络、手机、电话、POS机等支付渠道的便捷性,提供资金代收、费用代付等增值服务,实现商业银行O2O(Online to Offline)一体化服务,提升用户黏性和资金沉淀量。同时,商业银行还必须对客户数据系统分类,进行量化分析,优化客户管理,推进精准营销,提高存款流量的稳定性。除了在吸收存款上开源之外,商业银行还必须在负债业务成本上节流。这要求商业银行进行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依托电子银行渠道提升负债业务效率并降低服务成本;在商业银行内部实施并完善FTP(Funds Transfer Pricing)定价机制,在优化配置存款资源的同时,实现对负债业务发展的前瞻性引导。

(四)对国际化业务的影响

宏观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影响不仅体现于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金融需求波动、汇率波动和国际金融冲击的影响,而且会使商业银行在跨境业务经营和海外分支机构管理上面临新的挑战。

金融科技创新可以高效率地满足商业银行用户国际业务的需求,同时大幅节省商业银行境外业务的开支,从而缓解国际业务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追加技术投入,与全球银行同业金融电讯协会(SWIFT)和银行同业清算支付系统(CHIPS)实现网络对接,建设跨境电子银行体系和远程网络管理平台。这不仅可以减少境外分支机构的开设,还可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对境外分支机构的管理效率,从而大幅节省管理费用。而缓解国际金融冲击对商业银行影响,除了需要提高国际化风险管理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创新衍生工具覆盖外汇资产和境外资产的风险敞口,另外一方面还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国际金融视野下的信息化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三、平滑货币政策对绩效的影响

金融创新可以从信贷规模、息差、流动性、资产质量和资产价格波动等方面平滑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与单纯的金融创新相比,在平滑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作用上,金融科技创新并不能提供新的金融产品或新的金融工具去规避货币政策的影响,但是金融科技创新通过提升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管理能力仍然能够对商业银行绩效产生有效的平滑作用。此外,货币政策对于不同市場占有率或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金融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中小型商业银行缓解这种差异化影响对绩效的冲击性作用。

(一)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应对紧缩型货币政策

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通过对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提升来缓解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绩效的冲击性影响。信息技术从优化资产负债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和提供新的流动性改善手段这三个层面帮助商业银行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应对紧缩性货币政策。面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联动的管理机制,加强风险敞口管理,建立全方位的资产负债匹配体系。信息技术为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提供了快速高效的处理流程和管理工具,使得资产负债管理决策能够应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效率。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信息化平台、网络监控、分布式计算和大数据加强了商业银行市场信号监测、流动性概率分析、流动性趋势预测和需求预测的能力,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商业银行平滑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

此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为商业银行同业拆借提供了高效率的报价和交易平台,有效改善了商业银行间的流动性。例如兴业银行凭借自身信息技术研发优势开发“银银平台”,使其在为中小型商业银行提供同业服务的同时获取了超额利润;其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接近40%,同业业务利润更是占到了全部利润的一半。

(二)缓解货币政策对中小型银行的差异化影响

由于不同的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经营效率、市场势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货币政策对于不同商业银行个体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性。货币政策的这种差异性效应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内的马太效应,使得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增加,有利于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加强自身市场势力增加利润,而不利于商业银行业通过合理有序竞争,提升经营效率来获得可持续的业绩增长。例如,大型商业银行受益于营业网点和品牌优势,更容易获取存款资源,从而其超额准备金率较中小银行较高,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不仅对大型商业银行影响不大,甚至有可能增加其利息收益。而对于存款准备金不足的中小银行而言,只有减持证券资产和降低信贷规模来应对,从而导致收入下降。尽管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推出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和差别化利率政策;但是,这种货币政策的差异化还不能完全弥补和覆盖商业银行之间的规模差异和个体差异,处于弱势地位的商业银行依托金融科技创新提升资产质量,改善经营效率,加强应对货币政策冲击的能力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根据前两节的分析,金融科技创新能够帮助中小型商业银行弥补市场势力方面的劣势,使其有可能在经营效率上超越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新技术应用、信息化、流程再造、电子化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提升经营效率,增加金融业务附加值和中间业务收入;并积极利用金融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投入,通过构建电子银行渠道来弥补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上的不足,从而在市场势力和经营效率上弱化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影响。

四、结语

綜上所述,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够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信贷规模和资产质量、负债业务、国际化业务等方面产生正面影响,从而有效地缓解宏观经济波动对银行绩效的冲击,而且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应对紧缩型货币政策,并帮助中小商业银行缓解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银行的差异化影响。商业银行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中应注重金融科技创新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宏观效应;银行监管部门应该对商业银行开展合理适度的金融科技创新加以鼓励,对金融科技的应用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常态下技术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研究——以湖北省区域商业银行为例”(18G056)

作者:周志刚 严圣阳

商业银行科技创新金融论文 篇3:

浅谈金融科技创新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趋势

摘要:新金融引发了巨大变革,但本质上未有革新。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使得金融服务效率得到较大的改善,也使得传统银行的服务半径得到延伸。同时,金融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对于有效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高效生产力、能够扎实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攻关、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战略改革,推动金融科技应用,是商业银行当下适应新金融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新金融;金融与科技;战略改革

1发展科技金融战略改革的必然性

第一,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当下科技新则金融昌,科技与金融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强大而创新的科技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后盾,如果说新金融发展着力点在科技创新上,那新金融发展的初心就应该是支持科技创新,金融可以借助科技的发展更好地拓展自身的广度和深度,科技依托金融实现自身的商业模式,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商业银行应善于利用金融科技新理念、新技术为实体经济赋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客户触达能力,提升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二,在新金融的大背景下,各类新兴产业,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实现资本资源的高度开放,相关“用户体验导向”、“数据驱动”等新型金融科技重组工作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是商业银行为发展科技金融的战略性创新改革,为适应新金融、新形势、新挑战以适应科技进步的一种必然需要。第三,思维模式的转变为金融科技化注入新的基因。伴随着科技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渗透,传统金融机构也正不断向曾经的传统服务中注入科技化的“基因”,同时时刻转变全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打破常规的发展局限、不停尝试全新的科技服务、更新以往的“定式依赖”。未来的“金融科技”将超越金融与科技的范畴,高度融合为新兴产业、以此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金融服务需求”[1]。

2商业银行实行金融科技战略的实质性表现

2.1新时代召唤商业银行贯彻国家政策的核心

2015年,于政府工作报告内首次指出了有关“互联网+”的定义,自此国内商业银行便遵循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期望能够紧抓金融科技战略,进而推动整个商业银行业的创新性发展过程,并加大在此项策略实质性表现上的关注度。详细说来,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内就曾提出过:“推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意识需真实转化为国内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准确趋势。”商业银行需要从主观态度上紧抓此项政策所创造的机会,全面开创并扩大公司本身的金融科技创新历程,利用更加多样化的创新方式改善与健全金融服务途径。

2.2新时代召唤商业银行建设金融生态的匠心

商业银行一定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区域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性技术,使得创新型金融服务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升级与进步。力争对其现有的交易制度和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实现金融业态上的进一步创新,以和目前社会上在银行服务上的高效需求相符[2],另外开拓其产品的交易途径,从本质出发转变金融科技发展所含有的属性。此外还能给客户供应相应智慧金融服务,建設金融和科技的深入融合之路,C端和B端互相促进,内外相结合方能实现智慧生态。

2.3新时代召唤孕育新金融科技实践下的决心

对金融业来说,其属于数据密集型与依赖型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实际上其所运用和很多科技成就很早就存在,而商业银行基本上是首个开始对建造科技信息化进行实践与创新的企业。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与互联网等多种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更新换代,为当前的金融科技新时期培育了更加高效、质量更佳且价值更高的新金融模式,亦开创了商业银行的全新模式,为其提供了更加新鲜的活力。商业银行还可利用科技的方式全面智能优化产品整个运营过程、途径与风险控制等,以此增加金融服务与交易处理在自动化、边界化上的普及程度,重新塑造业务流程,设置全新的客户体验。切实提升其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其在经济社会上的正外部性。

2.4新时代召唤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

以新时期为基础,以新使命来说,商业银行在坚守本心的同时,还需追溯本源,运用金融科技就传统的金融服务系统实施智能化改良,重新打造银行、信息与信誉中介的主导位置,使众多实体经济可以享受到合乎心意、安全且效率极高的全新体验。其一是为所有客户提供服务,金融科技的实际价值便为普惠与高效,其可把服务目标从原本的客户群体变更至全量客户,利用多种方法把服务范畴扩展到以往难以接触到的客户,增加在金融服务上的普惠与高效程度。其二在于推广全渠道,由线上至线下、由其本身闭环至开放等方面进行合作,客户和银行的多个触点与连接点均要转化为运营途径中的末销。

当前,我国创造出了把传统行业中的银行延伸至互联网平台与很多别的企业合作门户网站之中,使客户能够及时感受到在服务建设一个很强的现代化金融系统时急需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性肩负起更为重要的社会职责,其需应用到全新的产品与技术以增加在交易上的经济性与公开透明性,培养信息对称、全民守信的信誉型社会,另外还可应用更为智能与创新形式的工具、手法,增强金融系统在面临多个风险和挑战时的能力与弹性。

3商业银行打造全新的金融科技战略渠道

3.1加快建立“移动支付”和“虚拟银行”的步伐

将来,商业银行和传统银行之间必定会存在巨大区别,故此,进一步深化建立“虚拟的银行”,使移动支付技术呈现出多样化,使其能够深入优化用户体验,能够积极为用户建立并提供全方位无漏洞的金融业务和引动金融服务系统。因此,商业银行必定要确保所搜集用户信息和行为上的完整性,利用全部途径和产品内容,编写与研讨更加深刻的用户体验报告,奠定了银行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建造所需数据流的一定基础[3]。另外,健全电子支付链条、打造新型银行移动支付方式为商业银行在全新发展路上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商业银行要尽可能把将来的全部支付业务转移到线上,加大在场景化移动支付方式发展趋势上的关注度,并和金融科技当下正流行的方式相结合,重视在面部、虹膜识别与加密式算法上的运用,在加强移动支付安全性和快捷性上打下基础。

3.2进一步加大创建“数字化银行”的力度

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规划中需要更加多地运用低成本且高效率的“数字化区块链”的自动模式,以此来优化当前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体系内较长的前后台业务办理流程、较多的业务操作步骤等多类现实问题,同时运用区块链数字类型科技指导以及构建银行业务动作的新方式,进一步深入推进建设“数字化银行”银行数字化建设。商业银行可以使用该方法来提升银行内部每个层级之间的互相联系,提高银行业务同顾客两者间的数字化联系与互动,这种运作流程均可以有助于银行进行业务的优化调节、调节货币价格以及安需进行产品优化配置等。

3.3深入健全“智慧化银行”的服务系统体系

以人工智能科技为根基的智慧化银行服务系统会在将来发展为新时代商业银行全方位发展的关键点,行业银行要求加大业内资源的整合力度,全方位、深入地对数字化、智能化建造领域进行探索,考虑到在业务流程条件下所产生的多维度设计重新构造,创新更能适合用户业务所需并可达成功能实时转变的“智慧化银行”。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普及智能设施,加强金融技术对于智慧化银行构建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提升金融科技背景下的人机交流与互动方式,优化金融科学技术条件下的人机交互方式,给银行积累出大批的用户。

3.4加大“信息化银行”的投资建设力度

伴随金融科技观念的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利用多种信息化路径获取数据的方式亦在逐步扩大。受到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商业银行必须加速融合银行业务操作过程中所用到的多种数据资源,供给更体质的服务,加速银行金融服务领域从数据讯息化到个性化的发展态势。

同时,搜集并整合银行内外部的多种数据,建设银行大数据处理中心。在内部信息技术体系的基础之上,将银行内部不同业务部门所包含的用户关系讯息进行合并,把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交易的全部用户信息整理之后展开各项数据研究后,抛弃掉原有的数据边界,归整与应用大批量的社会相关数据。商业银行必须加速构建互联网以及媒体等一系列数据间的共享机制,大力提升社交网络以及微信互动等各种新媒体的功能,归整当下顾客间进行交流的方式,提升同顾客间互动和交流,运用全方位的数据来剖析填补银行在原有数据库上的过于程序化以及过于简单化的缺陷。

3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在科技金融的引领下,金融业必然形成新的经营业态,商业银行需要金融技术为其转变金融生态格局,也需要建设新型金融生态环境。因此,商业银行还需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实现其内部金融系统的科学组合,始终坚持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创造人工智能化的全新型金融局面。

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推动者,我们要把握时代机遇,勇担时代使命,秉承时代精神,共筑金融科技生态圈,在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历史性作用,为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百姓民生做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慈慶琪,郑焕卓.金融科技浪潮下,银行业如何转型[J].当代金融研究,2018(2):11-12

[2] 金玉芳.基于商业银行的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8(4):22

[3] 翟迪.互联网+时代网络科技发展对银行业务的推动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8(2):23-25

作者:任晨晨

上一篇:证券投资环境改善毕业论文下一篇: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