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金融生态环境视角下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行为及效率研究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上市公司作为国内优质企业代表,其在融资渠道、资源获取等方面都具有天然优势,但从近年来的创新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专利授权数的全国占比有明显下降趋势。理论上,企业创新产出源于创新投入,而创新投入又受到外部融资的影响,与金融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站在金融生态环境视角,探讨如何有效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出及创新效率,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支持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及金融发展等相关理论与实证方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投资的特征属性,按照“融资支持-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创新链条,分别建立了政府资金支出、商业银行信贷与机构投资者投资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分析模型,并引入金融生态环境变量,考察不同金融生态环境条件下,政府、商业银行,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的差异化影响,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与创新生态系统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双重影响”,以期从外部环境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提升以及科技金融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并着重回答伴随金融生态环境提升,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出反而出现“不升反降”的内在原因。概言之,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按照企业“融资支持-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创新链条,引入金融生态环境理论,理论分析得出金融生态环境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和运行机理。与以往部分研究“将金融体系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一部分或子系统”的做法相比,本文更加强调金融生态环境是通过影响和改变各资金配置主体行为,从而影响上市公司外部融资,进而改变企业投资决策及创新效率。该做法能够有效地将创新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所对应的不同理论有效结合起来,同时,更能兼顾各资金配置主体间与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借鉴与再组合特征,整个理论分析过程与实际情况更为贴合,也更容易被理解。(2)本文基于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年-2015年我国215座城市级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逐一评价,评价城市数量占比约为61.6%,覆盖当年全市场上市公司总数的87.63%,具有较好的样本代表性。本文基于评价结果,统计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与各资金配置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总体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但各地区、各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性较大;其中,商业银行信贷从体量上看是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重要途径,但伴随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升,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融资增速最快(32.92%),而政府资金支出则相对平缓(8.49%)。此外,不同金融生态地区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出的差异性显著,即生态环境中等地区的创新产出增速要优于优质地区,而环境优质地区的创新产出速度又要优于生态环境恶劣地区。(3)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本文第四章、第五章和第七章分别从政府、机构投资者、银行等资金配置主体角度,系统性地考察不同融资渠道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围绕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属性及民营企业属性开展了异质性研究,同时,也检验了金融生态与创新生态二者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出产生的“双重影响”。与以往单因素实证研究方法相比,本文实证模型设计更加考虑了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与周围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此检验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各资金配置主体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影响或作用机制的差异性,更加强调上市公司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环境的传导与互动。本文分别定量分析了2008年至2015年约2,000家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相关情况,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资金或机构投资者投资持股;但伴随金融生态环境水平的增高,政府资金与机构投资者的“挤出效应”更为显著,上市公司更加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性投资,这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也同样适用,但不同资金配置主体其作用的显著性有所不同。此外,金融生态环境与创新生态系统的改善,均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出,但相比之下,金融生态环境影响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依然是主要动力。(4)本文以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为切入点,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为永久性补充流动性资金”与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行为和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联系起来,实证检验出部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的真实意图以及该种做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不足的问题根源进行解读。与以往相关文献多集中在探讨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动因、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相比,本文更加关注变更行为对企业非效率创新投资的影响。本文利用Wind、同花顺、国泰安等数据库,在相互校验、补充的基础上,对2012年至2016年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1,46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将资金用途改为补充流动性的目的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其变更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主观性特征;特别是对于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变更后的购买行为将严重影响公司创新投入。这也从企业层面印证了在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下,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为何会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本文的研究工作,就如何避免企业短视行为,更好地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作用,不断深化上市公司自主创新投资,提供了一定理论与实证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科创类上市公司相关监管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金融生态环境;科技金融

学科专业:投资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中产生的创新点和特色

第2章 理论基础及运行机理分析

2.1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2.2 投资决策相关理论

2.3 金融发展相关理论

2.4 金融生态环境理论

2.5 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的理论框架及运行逻辑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其初步统计分析

3.1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引入

3.3 全国215 座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3.4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的初步统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对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4.1 政府资助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概述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基于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属性分类的再讨论

4.6 关于内生性问题的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5.1 机构投资者支持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概述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数据来源于研究设计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基于机构投资者分类的再讨论

5.6 稳健性检验:基于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属性分类的再讨论

5.7 关于内生性问题的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非效率行为研究

6.1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的初步分析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数据来源、模型设计和描述性统计

6.4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及其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金融与创新生态对创新投资行为的双重影响研究

7.1 可检验假设的提出

7.2 数据来源及研究设计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 基于效率评价方法的再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及未来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及改进思路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附录 :全国215 座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现代性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