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2022-04-26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土资源,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外生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篇1:

浅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面临的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形势困难、反腐败任务艰巨、价值观差异增加、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本文浅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

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面临的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形势困难、反腐败任务艰巨、价值观差异增加、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所以,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不仅能够快速增长,而且能够和谐发展的路子。

我们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个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的社会,它不是一个空想的“乌托邦”。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一种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和快速发展的机制。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和伟大的历史过程。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篇大文章。

从现实的针对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的发展理论做出贡献。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而这一切美好社会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有效的调整。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牢固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法律的制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理性精神。理性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而法律应当成为理性的最权威的载体。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法制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尤其重要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法律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因为社会主义民主不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中,应当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選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把握这一理论应着重抓住哪些要点呢?

一是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明确的总体要求,这就是“民主法治、公正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强调民主法治,就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病重和保障人权。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善于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力戒独断专行、以权谋私、背离群众是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真正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强调公平正义,就是要树立浩然正气,端正党风党纪,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鼓励公而忘私,见义勇为,真正做到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有错必纠,惩戒有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保障和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在教育、劳动、就业、分配、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权利。

强调诚信友爱,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首先教育,提倡重承诺、践誓言、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与人为善,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社会风气。

强调充满活力,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建立和完善各个领域全面协调的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勇于创新、善于创造、锐意进取、竞相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宿舍智力的源泉充分涌流,使社会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

强调安定有序,就是要清除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得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严厉打击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切实治理扰乱社会秩序的违规行为。要 全社会加强法制教育,形成遵纪守法清廉的正气,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正风,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妥善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努力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全面发展的局面。

二是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当属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断,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之所以能达成广泛的共识,就在于它所提示的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所体现的内在要求。“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实现”所表述的都是运动过程,都是内在要求,都有明确目标。

三是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理论延伸,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时提出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显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没有和谐就没有全面小康。这一思想在决定中得到进一步阐述,强调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要求坚持以为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冯贺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篇2: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摘 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土资源,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外生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关键词] 和谐 和谐社会理论 思想渊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更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相关文件中对此时有论及,专家学者也多有探讨,这些论述和研究,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有着极大的帮助。笔者在学习相关论述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提出一些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土资源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们曾提出过非常丰富的“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内容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其价值取向是“天人合一”与“天下大同”。这些思想,无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建的本土资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从字源的角度上看,“和”的原始意义是指音声相和,后推衍出和谐、成熟、圆融之义。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思想家们把“和”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研究,揭示了“和”的本质,指出了“和”与“同”的区别。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2]这些都是“和”理念的经典表述。《中庸》将“和”上升为天下之达道,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周易》则说“太和”是乾道(天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3]这说明“和”是传统哲学和传统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在儒家文化中,“和”的主要精神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换言之,“和”的本质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协和一体,在于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的统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发展了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认为“和”是阴阳二气之间经对立、冲撞、激荡而达至动态平衡的状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道家的太极图用阴阳这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属性之间的动态平衡,极为形象地表现了“和”的理念。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和”或“和谐”理念,包含均衡、协调、统一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先秦以降,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了“和”的理念与“和谐”精神,使和谐思想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反映在社会政治生活层面,就由抽象的哲学范畴变成了和谐社会的理想。在中国古代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曾设计过和谐社会的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一书中所描述的两种社会生活状态,即较低层次的“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和较高层次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的状态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小康社会就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美好社会生活状态。而大同社会则是比小康社会高一级的理想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财富公有,贤人当政,讲求信用,互相关爱,人人劳动,各尽其力,各得其所,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善治、德治、完美、和谐的理想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在古代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成为人类文明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外生资源

社会和谐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在西方文化中也有浓厚的思想根基。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到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和谐观”,从柏拉图提出“公正即和谐”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从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的“新和谐”实验到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提出的“和谐与自由”的社会等,反映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1、柏拉图与和谐的国家观。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对话体名著《理想国》中,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美、崇高的和谐理想之国的图景。柏拉图说:“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體公民的最大幸福。”[5]P133他认为,这个国家应由德高望重的哲学家依靠智慧和道德力量治国,国家的公民分为三等: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军人)、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手工业者、商人、农夫等),三个阶层的公民共享国家资源,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协调一致而无矛盾,这样就达到了正义,就达到了高度和谐。

2、亚当·斯密与自由主义和谐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开启了自由主义之先声,它随后成为19世纪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潮。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认为,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必须遵循自然秩序,而遵循自然秩序就必须实行经济自由原则。因此,和谐是自然秩序和自由市场的有机统一。在自由市场领域,国家应当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在每一个人都是平等、自由和公平的制度下,人们自主经营,谋求各自的利益,使劳动和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得到有效配置,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他认为任何干预都是违反自然的,在自由市场领域,“一只看不见的手”会把一切调理得顺顺当当。

3、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蓝本。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与自由主义思潮对立的派别,其和谐社会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傅立叶、欧文、魏特林、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实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圣西门经过一番研究,勾勒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实业制度。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计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协作生产,统一管理;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社会进步;权力平等,自由发展;承认分配差别,保障社会福利;消灭城乡、工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平等,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融洽,等等。

三、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西方众多思想家的和谐思想,明確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正是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手段、途径以及对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设想。

1、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资本主义文明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个片面畸形发展的社会,诸如两极分化、异化、社会不平等、人的畸形发展等弊端,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只有铲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不和谐现象,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2、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和谐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未来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人的异化和畸形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6]P649。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趋于、不断接近全面的过程,它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方式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消灭私有制,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以人为目的,丰富人的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P294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无疑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高级和谐的社会。而社会主义则是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和睦协调的新型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以及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此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毛泽东和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们的思想体系中有我们今天所称作的“和谐社会”的内容,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做过论述。如毛泽东的十大关系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论等,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论、依法治国论等,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论语·子路》。

[2]《论语·学而》。

[3]《周易·乾·彖辞》。

[4]《老子·第四十二章》。

[5]柏拉图:理想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张荣辉

作者:邹 韩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篇3: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摘要: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以来,“和谐社会”已成为人民口中经常谈论的词汇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前提的社会。社会的主要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也就是社会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就是实现人的和谐。把握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的形成过程,才能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过程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理论产生的背景

“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有进一步的新的认识,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新的见解。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阶级不再是只有过去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而是产生了许多新的阶级,如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者、外资企业者等等。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我国的经济上了一大步阶梯,经济的全球化也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在城乡、地区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一项非常艰巨、并迫切解决的问题。

和谐社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首先就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利益的关系,必须要充分兼顾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群体的利益,大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的果实。

从国际上看,虽然如今的国际形势仍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需要和平的支持,和平也离不开发展所带来的进步。江泽民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①

世界的格局正处于多极化的状态,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在不断的蔓延到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影响着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国际产业的升级和转移也加快了脚步,各国之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和各国和平相处、合作发展,掌握好在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权,我国的社会发展还会继续向前迈进一大步。虽然国际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国际经济秩序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全球经济化趋势在向全世界推动发展的同时,也给各个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战和风险,这样又在传统安全因素上,增加了非传统安全因素,两种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领土、边界等问题时常在各个国家发生,威胁着各国人民的安稳生活。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理论的形成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是对古今中外和谐社会思想理论的借鉴和发展,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创新。正因为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对和谐社会有着极大的向往,所以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为和谐社会描绘出了各种各样的蓝图。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谐思想一直存在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而这些古老的和谐思想正是现今和谐思想的奠基。我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大同”、“小康”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来自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就关于有“大同”、“小康”观点的记载。它记载了孔子虽然没能见到这样的理想社会,但对这两种理想社会非常之向往,这是和谐社会思想在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表现之一。

2、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勾画了一幅完美的“理想国”。在这个理想国度中,国家规模大小适中,站在城中最高的地方就能把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都认识,人民生活幸福。柏拉图所描述的理想国家,表现出了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乌托邦主义”的起源。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上不断的进行探索,创立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社会蓝图,并指明了走向美好的理想社会的正确路径。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点主要有下面几点:

1、人的自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人的自由发展,将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

2、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③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社会生产力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那么国家的发展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要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得提高,这样社会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3、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是真正实行共产主义的关键所在。所以,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中国四代领导集体的和谐观

1、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的萌发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基于当时中国国情,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探索。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在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文章提出了倒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对于我国的社会的一些重大关系的正确处理方法作出了深刻的讨论。在毛泽东《关于正确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书中提到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且毛泽东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的学说,要我们在解决人民的内部的时候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在解决全国城乡各阶级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矛盾的时候要学会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法。毛泽东的种种理论,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2、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框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及历史作出了正确的评价,并汲取历史经验,坚决改正以前的阶级斗争的错误方针,把发展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邓小平提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消灭剥削,缩短人民之间的贫富距离,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结起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④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3、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的发展情况,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江泽民曾指出,要协调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两者和谐发展,关注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并以此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成熟

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和谐思想的基础上,胡锦涛对前面三位领导人的思想作出了继承和发展,并且逐渐成熟起来。胡锦涛说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⑤他指出了和谐社会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中国也在追求这样的一个社会。和谐社会更加成为了国民们的奋斗目标。(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2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86页

④《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版,第1364页

⑤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作者:刘欣

上一篇: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