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管理权与学生权利论文

2022-04-26

摘要:实习生无论是相对于高校、实习单位还是国家,都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从社会弱势群体的视角对高校实习生的身份进行重新认识,发现高校实习生属于制度性弱势群体,和谐社会、实质平等和社会责任为其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高校实习生这一弱势群体在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尚处于空白状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专管理权与学生权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专管理权与学生权利论文 篇1:

高职院校自主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自主管理权与大学生的权利内容,概括了实践中高职院校管理权对大学生权利的覆盖和湮没的种种表现,提醒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者关注权利,寻求既能实现院校的有效管理又尊重和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自主管理权 大学生权利 冲突

[作者简介]陈桂香(1970- ),女,黑龙江明水人,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王晓典(1968- ),男,黑龙江青冈人,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金明琴(1965- ),女,黑龙江双城人,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黑龙江 双城 150111)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科学研究项目“高等职业院校自治与学生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55530)

高职院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其自主管理权,包括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受教育者和消费者,《宪法》《教育法》和一些民事法律赋予了其受教育权、财产权、人身权等基本权利。学校自主管理权的行使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学生各项权利的实现;而学生各项权利的行使,也必须在遵守宪法、法律和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在某种程度上讲学校的自主管理权和学生的权利是一对矛盾,学校管理力的扩大则意味着学生权利的缩小,学生权利的彰显则会制约学校的权力。如何既保证高职院校自主管理权的有效行使,又保障学生权利的充分实现,已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要研究这一问题,首先需弄清大学生的权利内容,高职院校实施管理时哪些行为构成对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从而寻求合理路径,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协调与平衡。

一、高职院校的权力与大学生的权利

1.高职院校享有自主管理权。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逐步将权力下放给高校,高职院校同样享有自主管理权。《教育法》第28条和第43条、《高等教育法》第11条和第53条规定了高等学校的自主管理权及学生应服从学校的管理制度。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了学校对学生实施管理和纪律处分的权力,并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实施有效管理。

高职院校的自主管理权是国家行政部门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赋予学校的权力,具有行政权力的性质,这种权力是在学校内部管理上的一种自由裁量权。学校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制订哪些规章制度,怎样制订和执行,都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教育问题,主要由学校内部决定。这种权力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高职院校学生的权利。在接受教育的特定时期,学生的身份和地位比较特殊,既是公民,又是受教育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学生作为公民和消费者,享有《宪法》和民事法律规定的权利;作为受教育者又享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的权利。概括起来,学生的法定权利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受教育权。《宪法》第46条和《教育法》第9条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大学生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可以要求学校和教师中止影响其受教育权的一切行为,并获得补偿和救济权利。

二是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学资源权。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合理使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实验室设备、图书馆书刊资料等有关教学资源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权利,这是受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受教育权的体现。《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三是选择权。即大学生享有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或者接受其他服务的权利。具体包括:(1)专业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或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和学校,包括转专业和转学,当然这种选择权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规定。(2)课程、教师、学习进度和修学方式的选择权。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有权选择选修课程、选择课堂,对个别教学法态度不好、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有要求更换的权利。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可以拒绝参加学校赢利性劳动或过重的体力劳动。(3)就餐、购物、住宿、娱乐的选择权。

四是公正评价权。大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品行进行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成绩档案中,在完成相应的学业后获得相应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五是获取相应知识权。大学生缴纳了一定数额的学费,就有权要求高校提供至少与学费价值相当的知识、设施、服务;有权要求教师认真上课,保证质量,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教育设施、教学资源和教师,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有权拒绝高校增设毕业条件、标准,随意加重学生的负担。

六是知情权。大学生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的发展状况、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本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以及经费投入等基本情况有全面了解的权利。对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业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制度、评价结果都有知晓的权利。

七是参与权。大学生享有与教师、管理者同样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特别是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学校事务,大学生作为利益主体,享有提出意见、参与决策的权利。2005年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保障了学生的参与权。

八是监督权。一是监督学校资源的使用,二是监督学日常机制的运作。大学生享有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學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等进行监督的权利。学生可以就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应予明确答复。

九是救济权。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服务中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教育法》第42条规定学生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高等教育法》第54条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学习努力、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纪律的学龄前生,均有权提出贷款申请,以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这种权利不能因为公立与私立、普通高校与成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十是人身权。公民人身权被视为“天赋的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身份权主要指因为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权利,包括亲属权、亲权、配偶权、荣誉权等。

十一是财产权。大学生享有财产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的权利。大学生对其财产享有独立的所有权,只要不违法,学校无权没收其财产,也不能以学校名义对学生处以财产处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财产应该得到学校的管理和保护。当学校没有尽到保护职责使其财产受到侵害时,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学生有使用学校公有财产的权利,学校有为学生提供其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义务。

十二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指个人对其智力成果的独占排他利用从而取得利益的权利。学生对其付出了劳动、贡献了智慧的论文、著作、作品、科研成果及发明创造享有知识产权,学校和教师应给予充分尊重和保护。

十三是申诉权。“无救济则无权利。”当权利法定后在事实上或社会生活中遭到否定时,必须设立一种保障机制,使之能获得及时的救济。《教育法》第42条规定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2005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规定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前,应当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二、高职院校自主管理权对大学生权利的侵犯与分析

政府下放给高职院校自主管理权是为了保证其教育职能的实现,这种权力实际上是公众权利的让渡,而且主要是被管理的大学生权利的让渡。该权力的存在应以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前提,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高校要自我约束管理权,接受法律的审视和社会的监督,否则极易造成学校权力对学生权利的侵犯。调查表明,高职院校为了实现统一管理,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在行使自主管理权时,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屡屡发生。

1.侵犯学生的名誉权、隐私权。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依法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学生名誉关系到其在学校的地位、人格尊严、老师同学对其信赖程度,公正的评价、良好的名声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学生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高职院校在管理工作中,侵犯学生名誉权的现象较多。批评教育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但一些教师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考虑语调和语气,动辄训斥学生,甚至使用一些挖苦、嘲讽、伤害性或侮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责骂、体罚学生等,这无疑构成对学生人格尊严的践踏,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另外,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鉴定或成绩评定时,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或能力水平给以评价,然后公布出去,也是对学生名誉权的侵犯。

隐私权是指公民个人和死者所享有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和公开、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人格权。高职院校学生有权对个人信息与生活情报进行控制和保密,禁止他人公布其个人信息与私人秘密。高职院校在实施管理时,学校管理权和学生隐私权发生冲突的现象很多,而且不可轻易断言是否存在侵权。如舍务管理人员晚上叫门查寝;安全检查部门对学生的衣物、床铺、箱包的搜查;老师对夜不归寝学生的细细盘问等等。这些行为是否构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还需要将其放在具体背景下全面分析。但学校的下列行为是构侵犯学生隐私权的:一是学校对学生违纪的事实、处分结果张榜公布,这是权力的膨胀与泛化,是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二是学校将学生的分数公布于众。考试成绩属于学生的隐私,学生有权决定是否公开、对谁公开以及在什么场合公开,学校无权采取张榜公布或通报的形式将学生分数公之于众。

2.侵犯学生的自由权。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大门紧闭,将学生局限在围墙之内。学生需要外出办事必须由老师开具出门证,有时间和次数限制。从法律视野看,这种封闭式管理是学校管理权对学生自由权的覆盖和湮没。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晚自习制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到班级自习。有些班级秩序很混乱,不利于学习;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或学习计划想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但为了遵守学校的自习制度,无法自行更换学习场所,否则要受到扣分等处分,这也是对学生自由权的侵犯。

3.侵犯学生的申诉权。《教育法》和《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都对学生的申诉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的申诉。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处分学生时还是先处分后告知,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或者没有,或者形同虚设,学生的申诉权无从享有。

4.侵犯学生的財产权。具体表现为:(1)罚款。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一些违纪行为设有罚款的处罚措施。如班级管理制度中规定学生旷课、迟到、值日不合格、打架、校园内吸烟等违纪行为要受到数额不等的罚款处罚。殊不知,这种处罚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因为罚款是行政处罚,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定的授权组织才能实施,其他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无权进行。(2)没收学生财产。如: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对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的禁止性大功率电器予以没收的行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看的课外书或玩弄的手机、MP3、游戏机等没收的行为,都没有法律依据,属于侵犯学生财产权的行为。(3)强行要求学生购买教材或参考书。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教学的需要,对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进行统一购买和发放,甚至在学生入学时就收取了数额不菲的书费,这种作法无疑是对学生财产权的侵犯。(4)学生宿舍或公寓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松散,保卫工作不到位,致使盗窃案件时有发生,学生宿舍或公寓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一旦被盗,学校很难破案,又不主张向公安机关报案,学生只能自认倒霉。(5)教学服务“缩水”。学生付出了学费,但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教学服务,也属于对学生财产权的侵犯。高职院校的前身大多是中专院校,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仪器、实验实训场所、计算机房、体育设施、图书藏量等教学资源存在很大局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尤其是近几年各院校扩大招生使教学资源更加匮乏,影响了学生各种技能素质的提高,学生的付出没有实现物有所值。

高职院校自主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冲突与碰撞不止于此,当今我国正处在一个“从权力走向权利”的法治时代,怎样才能既履行好管理学生的职责,又能尊重和维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这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应当引起高职院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严肃思考。

[参考文献]

[1]沈瞿和.论高校学生的权利[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蔡国春.试论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3]简敏.依法治校视野下学生维权的困境与出路[J].社会科学家,2005(2).

[4]赵云芬.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平衡[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作者:陈桂香 王晓典 金明琴

中专管理权与学生权利论文 篇2:

对高校实习生法律身份的新认识

摘要:实习生无论是相对于高校、实习单位还是国家,都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从社会弱势群体的视角对高校实习生的身份进行重新认识,发现高校实习生属于制度性弱势群体,和谐社会、实质平等和社会责任为其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高校实习生这一弱势群体在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尚处于空白状态。只有对高校实习生所享有的实习权、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在法律上进行确认和保障,才能全面实现其劳动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高校实习生;弱势群体;劳动权益;法律身份

文献标志码:A

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从高校实习生弱势群体身份的视角来重新考量实习大学生的身份,并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路径进行设计,以期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构建一个全面的法律保护制度。

一、高校实习生“弱势群体”身份的法律认定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研究发端于社会学领域,是社会学上描述社会不平等状态的描述性概念。在社会学领域,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对其进行了各自的界定,包括贫困群体论、竞争弱者论、功能脆弱论、地位不利论、风险承受论、能力不足论、优势缺乏论、权利制约论、综合论等。但是,“‘经济贫困’是构成社会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从法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是从权利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弱势群体的相关问题。因此,“权利贫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特征。“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学解释,即由于社会条件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存在障碍而无法实现其基本权利,需要国家帮助和社会支持以实现其基本权利的群体。”

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是,社会学和法律意义的弱势群体有其绝对性和通常的衡量标准。解读“弱势群体”的概念,主要在于“弱势”与“群体”,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弱势表现为在权利享有、实现、救济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障碍,且自身不具备维护自己权利的条件、手段和力量。社会弱势群体的“群体”不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的组织化特征和聚拢性特征,他们是“社会生活中被边缘化、散落的人群,彼此之间没有组织认同也无联络”,是学者们为了某种需要,将这些散落的人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是一个虚拟的“群体”。

社会弱势群体最主要的两种类型就是自然性弱势群体和制度性弱势群体。自然性社会弱势群体由于自身体能和智能的孱弱,导致在基本权利的行使上存在障碍。制度性社会弱势群体则是由于制度不公正引起的,可以通过权利的合理分配而尽量避免这类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制度性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制度性根源、法律根源和公共政策根源。

(二)对高校实习生弱势群体的法律认定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由于转型期的社会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生活风险增大,而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在转型过程中的不健全以及缺乏相应的制度性支持和扶助资源,使大学生群体承受的各种压力凸现。而高校毕业实习正是大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岗位减少,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社会需求增长不足等因素都会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实习。

大学生在实习方面存在实习难的问题,导致一方面高校实习生将实习期作为其毕业求职的黄金期,在实习期便已经开始就业,但由于其还没有毕业,只得以实习的名义开展各项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实习期属于劳动权益保障的灰色地带,企业要么接收实习生积极性不高,要么利用实习期进行非法用工,任意侵犯实习生的合法权益。而高校在就业实习方面往往只关注毕业生就业前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在就业实习方面则没有形成成熟的交流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实习市场缺位。高校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实习单位,甚至是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其弱势的尴尬境地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高校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无论是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权利的缺失、权利的实现还是权利的救济都面临着困境,其完全符合“权利贫困”的特征,而他们的“权利贫困”又是由于社会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成为一个制度性社会弱势群体。

二、对高校实习生“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理论依据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视域里,个体不仅享有并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且应该做到权利的平等分配,使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利益冲突。法律的利益调整功能是通过权利和义务实现的。因此,对高校实习生这一弱势群体劳动权益保护的实质就是法律通过权利的手段来协调其与强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立法赋予其特殊的权利和特殊的权利实现手段。特殊权利保护需要法理依据。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法理依据主要体现在:

(一)和谐社会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价值追求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法的精神和价值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元素。“走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社会,和谐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价值理念和标准,成为统摄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正义、效率、秩序等法的价值的元价值,成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灵魂。”“从法律的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是权利的配置、保障和救济问题”。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阶层共同组成的有机体,强弱势群体都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份。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化,社会有机体的不同群体之间具有了一种高度的相互依赖性,任何一个群体若脱离了其他群体就无法独立存在。社会强势群体与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攸关,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需要对弱势群体权利进行特别的保护,考虑他们的利益要求,为他们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多的保障。高校实习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其在实习过程中劳动权益如果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那么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样也是社会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对高校实习生群体的利益保护也体现社会和谐这一内在价值的追求。

(二)实质平等的基本理念决定着法律保护的方式

平等包括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两个方面。形式平等的思想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上可能是弱者越弱,强者越强。在形式平等的情形下,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特质就会被淹没在平等、自由的抽象人格之中,其所享受的权利与现实权利的实现有相当大的距离。由于缺乏实现权利所需要的手段,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凸显,并进一步导致强者和弱者之间尖锐的对抗与冲突,加大了现实上的不平等状况。实质平等理论对人的权利的关注实现了由抽象人向现实生活具体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使法律重新重视身份制度,实现实质正义的功能。通过界定强者,制约和控制其滥用身份权利,界定弱者是为了提供倾斜保护,提供更多的扶助。因此,实质平等就要求我们在传统的法律制度之外,建立新的法

律制度,保护弱势群体。高校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弱势地位及其对劳动权益保护的诉求,也要求法律针对其特殊身份,进行倾斜保护,践履实质平等的理念。

(三)社会责任是对其法律保护的合理基础

“社会责任要求每一个共同体成员在维持和推进共同利益方面发挥作用。一旦发生冲突,必须让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每个成员对社会合作关系负有责任。”从身份的视角来看,“身份责任与控制权相对应,拥有优势地位的身份者负有责任,承担责任是控制权的合理性基础,而控制权是履行责任的前提。”因此,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法律保护的合理基础在于强势群体负有的社会责任。在实习过程中,高校实习生以学生身份所对应的高校、以劳动者身份所对应的实习单位、以社会成员的身份所对应的国家均属于强势群体的身份,均对高校实习生负有社会责任。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当建立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实习生的权益。企业也应当负起社会责任,充分保障实习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权益。国家也应该基于社会责任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包括建立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实习生的劳动权益,以促进社会和谐。

三、现行法律制度对高校实习生保护不足的检讨

高校实习生弱势群体的身份的确认,使我们必须对现行法律制度进行检讨,了解目前的教育、劳动、社会保障等相关法律制度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状况。

(一)对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的检讨

1 未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实践中对实习的管理较为混乱。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企业和实习生都有着十分完备的法律进行规范,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与实习相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其中第9条明确了高校对实习生的安全保障责任。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讲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03)2号])中指出,职业学校要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并就实习事宜与实习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实习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等。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接收实习生的企业与学生所在的学校必须正式签订期限在三年(含三年)的实习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细致的规范。由此可见,这些办法、通知的出台和实施虽然建立了一些实习的管理制度,如实习合作协议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明确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有利于保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但是这些《办法》和《通知》仍属于政策层面的倡导,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原则上的指导意见,操作性不强。在已有的这些文件中,适用范围上也不统一,大多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没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所有院校。

实践中,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高校学生的实习管理仍不规范。有大部分高校将实习计划安排在寒暑假期,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行松散管理,学生没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学校也缺乏对学生就业实习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和监督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办法和通知对实习单位均无约束力,实习单位为了避免承担风险责任,往往不愿意签订实习协议。因此,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安全事故几乎不承担责任。签订实习合作协议成为实践中的一个难题。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对实习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作出了规定,“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具体事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办理。”但是一般性的保险根本无法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障问题。可见,未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使实习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无法受到切实的保障。

2 实习属于高校内部管理行为的性质,因此,在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学生不能对高校提起行政诉讼。

公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个近年来争议颇多的问题,关于高校管理权性质,学界分歧较多。一种观点认为高校管理权是民事权利。但我国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公立高校是得到行政授权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高校行使管理权被认定为一种行政管理行为,将高等学校管理权定性为一种公权力。然而,高校在行使管理权时,其职权具有双重性,即依《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授权对在校学生学籍、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公行政管理及依规章为实现管理目的而进行的私行政管理。前者目前司法实践认为是外部行政行为,可提起诉讼,而后者一般认为是内部行政行为,排除了诉讼作为其救济手段。组织学生在毕业前实习属于《教育法》第28条第2款“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授权的职权范围内,而不属于第四款“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和第五款“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的范围。由于实行内部管理行为的性质,因实习期间侵权行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学生不能对学校提起行政诉讼。

3 实习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所拥有的基本权利中,没有包括劳动权利。

根据《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宪法虽然未直接确认高校实习生,但高校实习生作为我国公民,显然是宪法意义上劳动者,应当享有相应的劳动权利。然而,宪法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宏观宣告,该基本权利需要在各具体部门法具体设置并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而我国《教育法》第42条仅对学生享有的申诉权、诉讼权等程序性权利作出规定,第53条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但合法权益包括哪些内容并没有明确。因此,从《教育法》来看,没有对实习生在实习教学活动中的劳动权利作出任何的规定。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其中第9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对高校的安全保障责任作了一定的规定,但是在现代劳动环境中,劳动者面临的劳动风险巨大,有很多劳动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的。实习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与普通劳动者一样同样要面临着这些劳动风险,如果仅仅因为高校进行安全教育、采取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免除其安全保障责任,无疑又使实习大学生失去了一条维权的途径。

(二)对现行劳动法律制度的检讨

1 现行法律没有将大学生实习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根据我国《劳动法》第2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于

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劳动法》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1994年9月5日)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说明,《劳动合同法》第2条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可见,我国的劳动法要求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而在校生在实习期间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无论是学生还是接收实习生的单位都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意图。实习行为很难用劳动法来约束和评价。而没有法律上认可的劳动者身份,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工资与工作时间等方面的侵权行为,无法获得工会的帮助和维权,实习生也不能享受劳动基准制度的保护。

2 从劳动法理上来看,实习大学生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现阶段的劳动法只调整因就业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国际统计学会在1954年和1957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8届和第9届国际统计学会上,不仅确定了国际通用的就业标准,还规定了劳动就业范围,即一般只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使用的劳动力,武装部队中的人员和在校学习的学生不包括在劳动就业人员的范围之内。我国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来确认劳动者的资格:(1)年龄;(2)健康;(3)智力;(4)自由;(5)就业愿望。实习本质上仍然属于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实习生所有的档案、户籍关系都在学校,其组织管理归于学校,其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很难获得劳动者的身份。另外,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并不会签订劳动合同,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并不属于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

(三)对现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检讨

高校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和一般劳动者面临的劳动风险是一样的,这也就导致他们在实习期间屡屡发生工伤事故。目前国家在实习生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的法规缺位,不仅给受侵害的学生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造成困难,也给实习单位和学校带来了不少麻烦。原劳动部1996年8月12日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条规定:“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向有关学校和企业收取保险费用。”但国务院2003年4月27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将此项规定完全否定,而且没有另外作出规定。

关于实习学生工伤认定问题,各地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办法中有不同规定。有的明确对实习生的工伤事故作出了相关规定,例如:《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第46条规定:“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学校学生在实习单位由于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参照本条例规定的标准,一次性发给相关费用,由实习单位和学校按照双方约定承担;没有约定的,南双方平均分担。”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第26条规定:“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在实习单位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可以由实习单位和学校按照双方约定,参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偿。”江西省《童工、实习学生受伤可享受相应待遇指导意见》指出,童工、实习学生在用工单位因工作受到伤害,应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符合工伤或视同工伤条件的,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应待遇。有的明确规定实习学生不适用工伤保险,例如云南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规定:“本实施办法不适用于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实习学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指出,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实习生不适用本办法。其他省份均未就此问题作出相规定。可见,我国工伤保险关系与劳动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若不具有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资格,就不能参加享受工伤保险。法律上目前对高校实习生这一弱势群体基本上是拒之于工伤保险之外的。

法律的空白给实践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对高校实习生来说,在实习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只能通过民事赔偿诉讼途径得到救济,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就工伤赔偿和一般的人身损害赔偿规定的标准不同,同一个工伤事故,因依据的赔偿标准不同,赔偿数额相差很大。另外,根据侵权法的过错责任原则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请求损害赔偿的受害学生应当对实习单位和高校的过错举证,但处于弱势方的受害学生进行举证实践中还是有相当困难的。因此。也只能承受不利的法律后果,产生不公平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因为实习生没有工伤保险,发生工伤事故,企业通常要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而不能通过工伤保险分担风险。虽然实习生的劳动保护是教育关系与劳动关系的交叉与结合,实习生发生工伤事故往往为实习单位与高校共同过错所致,但实践中实习单位与高校的赔偿责任划分并不明晰,使得企业也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最终不利于学校广泛开展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检讨,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目前无论是在教育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还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方面,都没有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做出规定。高校实习生“权利贫困”的特征非常突出。因此,明确高校实习生“弱势群体”的身份,构建一个完善的权利救济路径,成为解决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必由之路。

四、保护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路径选择

2007年7月13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就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与网民交流时表示:“中职学生到企业实习,应该享有受教育权、获得实习报酬的权利、身心安全受到保障的权利。”笔者认为,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也是以这三大权利为中心的。受教育权在实习环节表现为实习权,获得实习报酬的权利是实习生的劳动权的反映,身心安全受到保障的权利是实习生的社会保障权的表现。这三大权利正是反映了对高校实习生这一弱势群体在实习过程中的完整的权利保护需求,因此,完善对高校实习权劳动权益的保障,应当从教育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角度对这三大权利加以确认和保障。

(一)对高校实习生实习权确认和保障

相关部门应当在现有的关于实习的相关办法和通知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完善,在《教育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专门规范学生实习管理的单行法规,对我国的实习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一方面规定高校应该为学生实习提供帮助,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实习渠道,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加教学实习的内容,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并加强对实习的设计与指导,对学生实践的考核,

促进实习的落实,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学生的实习教育权。另一方面,对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当建立实习合作协议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以使高校实习生可以根据合同的约定来救济自己的权利。除了通过签订实习合作协议来救济权利之外,高校实习生还可以通过学生申诉制度来救济自己的权利。目前我国的《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均规定学生有申诉的权利,2003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学校要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但是这些规定都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或程序性的规定。完善学生申诉制度,对学生的申诉权利做出具体的解释和规定,也是保障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重要措施。

(二)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和确认和保障

现行法律虽然没有赋予高校实习生劳动者资格,但高校实习生在实习过程的劳动和一般的劳动者的劳动只有形式上的区别,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它们都是凝结在劳动成果上无并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价值,因此,高校实习生享有的劳动权应当受到劳动法律的确认。建议在劳动法中将实习生作为准劳动者,对其劳动权加以特别的保护。高校实习生的劳动权具体表现为工时、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特殊劳动保护等劳动基准制度应当同等适用高校实习生,至于工资制度是否适用,则要根据实习的类别和实习合作协议加以确定。如果是顶岗实习或是带薪实习,则应当按工资制度享受工资报酬权。如果是其他实习形式,虽可以不适用工资制度,但对其实习期间补助可以通过实习协议加以确定。因此,高校实习生至少可以享受劳动保护权、休息权和一定的工资报酬权。当实习劳动者的这些劳动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参照劳动纠纷的救济程序来处理。

(三)对高校实习生社会保障权的确认和保障

高校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职业风险。高校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虽然不能获得劳动者资格,但其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实习过程发生工伤事故时,也是一种重大的社会风险,有权享受工伤待遇。而且,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险关系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基于规的劳动关系而产生”,它与劳动关系之间的区别将更加明显,劳动关系与劳动过程相联系,而社会保险关系重在社会保障,“不一定都与劳动过程有关,没有建立或者形成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仍有可能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社会保障已经作为一项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利得到了认可。但“不同主体之间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社会保障权实际上是沦为社会弱势群体所现实性地享有的一项权利”。基于此,为了更好的维护高校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可在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基准上专设实习生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确认高校实习生社会保障权,同时也分散高校和实习单位组织学生实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设立实习生保险基金。由高校和实习单位各承担一定的比例缴费义务,在实习生发生工伤事故时,可以获得及时的救助。

作者:陈红梅

中专管理权与学生权利论文 篇3:

根除学生欺凌的“组合拳”该怎么打

近日,为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教育部与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这是我国首次针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明确提出综合治理方案,体现了国家对治理该问题的坚定决心。

学生欺凌行为怎么界定?对学生欺凌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惩戒措施?怎样建立学生欺凌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怎样才能根除学生欺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几位权威教育专家。

访谈嘉宾:

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陶西平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张志勇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

王敬波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

储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学生欺凌现象为何时有发生?

记者:近些年,学生欺凌现象屡发多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欺凌现象为何时有发生?

张志勇:近年来,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都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的一种强势者对弱势者的攻击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既有急剧的时代变革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的新挑战,更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失当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防范学生欺凌,必须系统施策、综合治理。

储朝晖:学生欺凌现象在中国校园里存在时间长,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却事关一代代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与身心健康,又与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多项调查表明,中国当下的学生欺凌是社会法治不健全等在校园中的体现,暴力之所以发生,缘于一些人未能形成人人平等的观念,未能学会遇到矛盾冲突通过协商解决的处事方式,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责任与权利边界。

几年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以及各省政府都先后发文要求对学生欺凌进行治理。然而由于对学生欺凌的概念没有获得各方共识的清晰界定,缺乏完整、系统、准确的调查,对学生欺凌的真实状况认识不完整等问题,对学生欺凌治理的效果与民众期望之间存在差距。面对这样的现实,《方案》在总结前些年学生欺凌治理的工作经验基础上作出了整体设计,将会促使学生欺凌的综合治理迈上新台阶。

陶西平:近年来,学校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明显加强,但是,依然存在短板。防治学生欺凌教育就是短板之一。一方面,没有对问题的严重性有足够的认识,由于欺凌现象多半发生在校园内较为隐蔽的场所和校外,被欺凌学生又往往敢怒不敢言,因此,学校常常没有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对学生欺凌的界定没有明确标准,常常难以厘清与过度玩笑、打闹的界限,认为这是学生之间常发生的冲突,难以避免,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再有,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权难以把握,因为正常的合规的惩戒甚至批评告诫也可能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往往需要教师担责,因此,教师容易谨小慎微、放任自流,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造成孩子个性张扬中充满偏狭、自私与冷酷。而这些家长对孩子不良习惯的滋生又往往偏袒多于纠正,对学校的严格要求又常常配合少于抵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孩子的欺凌行为。

学生欺凌与嬉戏打闹怎样区分?

记者:学生欺凌有哪些危害?

钟秉林:中小学生欺凌是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抵御伤害的能力相对较弱,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对受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家庭的幸福乃至社会稳定。

陶西平:首先,学生欺凌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欺凌不但对受欺凌者造成伤害,而且对欺凌者和其他学生同样造成伤害。受欺凌的学生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欺凌者通过欺负别人使内心得到满足,形成自我优越感的恶性膨胀,养成以欺侮别人为乐的恶习。而其他学生会因目睹欺凌过程而惶恐,因无能为力而不安。

其次,学生欺凌折射出校园安全形势不容忽视。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需要良好文明的环境、和谐友爱的氛围。学生欺凌的频发,不仅严重扰乱了学校秩序,污染了校园风气,更直接威胁着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再其次,学生欺凌是滋生校园违法犯罪的土壤。如果校园内发生的恃强凌弱现象及问题得不到及时制止和解决,少数欺凌者胆子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凶残,会由侮辱、欺负受欺凌同学开始,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最后,学生欺凌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隐患。学生欺凌现象的发展,会使部分欺凌者心理扭曲,进入社会后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者,成为社会安定的破坏者。因此,如不及时正本清源,后患无穷。

记者:既然学生欺凌的危害这么大,那么实际工作中,怎样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限?

钟秉林:中小学生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经常会在学校打闹嬉戏,这种打闹嬉戏是学生生活中正常的交流和交往。在界定学生欺凌时要有合理的界限,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担心发生欺凌而限制学生间正常的嬉闹。

王敬波:一直以来,关于何为“学生欺凌”存在不少争议,一些问题也困扰着防治学生欺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处理。《方案》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从该内涵界定来看,一是明确发生场地包括校内外,学生欺凌事件往往具有延续性和反复性,仅限定校内欺凌治理将不利于对问题的严格管控,只有校内外齐抓才能遏制不良之风的扩散。二是主体限定为学生之间,《方案》针对的对象是中小学生,社会人员的欺凌应通过国家法律来解决。三是欺凌的手段包括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其中对网络欺凌的认定值得思考。实践中,如何认定是否发生网络欺凌,发生网络欺凌后如何确定实施者,以及网络欺凌的后果评估都存在较大困难,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四是结果要件为造成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這也是区分学生间嬉戏打闹、欺凌和暴力的关键。

怎样强化教育惩戒的作用?

记者:《方案》提出,要强化教育惩戒作用。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怎样用好惩戒权?

钟秉林:惩戒是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于处理学生欺凌问题而言,学校和教师应该具有必要的处分和惩戒权。学校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可以给予实施欺凌学生相应的纪律处分,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的关键是完善制度建设,让教师认可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去对待,并给予教师必要的管理权力,而不是单纯地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此项工作给学校和老师增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

张志勇:对学生欺凌的防范,特别是对加害者的处理,不能简单地“一罚了之”,必须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坚持以教育为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机构教育人、挽救人的积极作用,对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批评教育;对于反复发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纪律处分。坚持以惩罚为辅的原则,就是要秉承“宽容而不纵容”的思想,对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可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对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要区别不同情况,坚决进行依法处置,决不姑息迁就。

王敬波:我国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存在“重教轻罚”的现象。以往有不少学生欺凌事件被冠以“孩子间的玩笑”之名,结果不了了之,这也助长了学生欺凌风气的横行。因此,建立合理适当的惩戒机制,是治理学生欺凌问题的重要手段。《方案》提出,在监督实施欺凌学生接受专门教育的同时,要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的惩戒,具体根据情节的轻微、比较恶劣、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等不同情形设置不同的惩戒措施。同时,如何避免矫枉过正甚至是侵害被惩戒学生的受教育权,还需要在具体落实中进一步明确。

怎样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

记者:在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中,怎样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使家庭、学校、政府部门形成强大合力?

钟秉林: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中要形成合力,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形成综合治理机制。中小学生欺凌问题主要发生在学校和上下学的路上,但问题的根源不一定在学校。影响因素涉及生理、心理和道德等多个方面,这些影响可能来自父母、教师、同学,也可能来自社会其他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解决冲突的方式对孩子有直接影响,在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中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不通过暴力打斗和恶言相向的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很多在学校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都与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争吵打闹、得不到关爱有直接关联。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专题教育、组织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矛盾处理、防治欺凌和加强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学校还应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如将对实施欺凌学生的处罚规定纳入校规校纪、强化技术防范、成立专门委员会处理欺凌事件等,加强管理、有效防治。

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把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关注,可以通过组织专项督导或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学校开展学生欺凌问题的专项调查,了解学校在此项工作中的成效,对学校与此项工作相关的制度流程和组织机构等进行检查。

公安机关可以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对于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做好相关侦查和逮捕等工作。检察院和法院根据案情进行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审判等工作。对依法应承担行政、刑事责任的,可以依法利用拘留所、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等场所开展必要的教育矫治,也可以根据法律进行判刑处理等。

张志勇:防范学生欺凌,必须在健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要健全工作机制。各地、各学校要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师、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加强对防范学生欺凌的领导;各地要完善培训机制,将学生欺凌专题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学校要加强学生欺凌防范专题教育,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学期中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各地、各学校要通过委托专业第三方等方式定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

二是健全考核机制。要健全育人为本的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将本区域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评内容,纳入文明校园创建标准,纳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年度考评,纳入校长学期和学年考评,纳入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班主任及相关岗位教职工学期和学年考评。

三是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等方式进行综治领导责任追究。学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除学生欺凌需创建怎样的育人环境?

记者:根除学生欺凌,不仅需要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的工作机制,更需要建立起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陶西平:学校必须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深入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加强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培养校长、教师、学生积极预防和自觉反对学生欺凌的意识。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及时排查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隐患,强化学校及周边日常安全管理,加强欺凌事件易发现场监管,完善学生寻求帮助的维权渠道。

家庭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爱不等于教育,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护。家庭应当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了解孩子的不良傾向,关注孩子不正常的动向,与学校及时沟通,相互配合、防微杜渐。

社会是防治学生欺凌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加强对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推广防治学生欺凌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的知识和方法。文化战线应当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考虑文艺创作对青少年的影响,特别应当重视暴力、色情等影视、游戏作品对学生欺凌现象滋生所起的负面作用。根治日益泛滥的学生欺凌,更需借助法治的力量。除了加强法治教育外,还应完善相关立法,处理好保护未成年人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之间的关系。

张志勇:要有效治理和防范学生欺凌现象,必须系统施策、久久为功。

一是要重建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教育要把促进和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首先,学校要全面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努力建设一个安全、阳光、健康的校园教育环境。其次,学校教育要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针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加强心理辅导,构建一种自由、平等的学校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建立对学校和集体的认同感。再其次,针对学生欺凌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学校对学生欺凌的防范要立足于抓早抓小。

二是要重建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好的榜样,预防学生欺凌,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培训,构建更为积极、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理、移情能力和责任意识,引导孩子学会和掌握诚信、友善、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防止孩子形成任性、自私、自我中心的个性品质;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

三是要重建社会教育环境。暴力文化的宣扬和传播对学生欺凌的影响非常严重,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文化环境治理,是防范学生欺凌的重要任务。

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两个重大问题,彻底走出“重升学”“轻育人”、一切围绕升学考试转的局面。学校教育只有真正回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轨道,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欺凌行为产生的土壤,为防范学生欺凌行为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三个基本理念:一是每个孩子的生命都需要呵护,人的生命不容践踏;二是每个孩子的人格都是高贵的,人格不容侮辱;三是每个孩子的健康都是第一位的,人的健康不容剥夺。

上一篇:概算造价管理公路工程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