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

2024-04-21

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共8篇)

篇1: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

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得益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社会(主要是学生)也成了高等教育的一方出资人。但学生的权利却没有保障机制,这有失平等、公正的原则。我们应努力构建协调机制,以保障学生作为一方出资人的基本权利。

【论文关键词】投入机制;学生;权利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是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宁波也不例外,从19以来,宁波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来讲,年,宁波的高校只有四所,在校生是16825人,毛入学率为l0.5%,到,宁波的高校达到了l4所,在校生规模80905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32%;从经费投人的数量上看,1999年,全市教育经费(含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下同)总投人为27.9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为18.6亿元,20,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59.9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6.67亿元,教育经费的投入翻了一番。

尽管宁波市政府对教育投人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仅几年时间,一个中等城市的高校就有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再加上高校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的成倍提高,仅靠政府投入的增加是不可能满足宁波高校如此快速的发展的,政府投人的教育经费还是远远不够。因此,宁波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不仅仅得益于政府对教育投人的增加,更得益于宁波在发展高校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新思路,即创新并建立了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拓宽了教育投入的渠道。简而言之,就是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建设和运作采取“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教育经费筹措新模式。其主要运作方式是:学校的基本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由政府、学校和社会(主要是学生)三方来承担。学校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由政府和学校来承担,其中政府的投入约占基本建设总投入的70%,(有的可能还要少),学校自筹约占30%;学校则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或老校区置换的方式来解决,贷款利息由学校负责支付。在日常运作中,政府的投入很少,学校主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的日常运作,学费收人约占学校总收人的90%左右。学校收取学生的学费,一部分用于学校日常开支(包括增添教学设施),一部分则用于支付银行利息和还贷。

采用新机制后,确实为宁波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使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有别于传统政府办高校的新情况,特别是打破了传统高校的权利体系。在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尽管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其实际的运作模式更是胜于义务教育,学校不但由政府来办,而且学生读书还有助学金,学生是带着“工资”在读书。学校的投资主体全是政府,学校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自然也属于政府,学校就像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政府任免学校的党政领导作为政府的全权代表来管理学校,学校主要是对政府负责。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学校主要是代表政府来管理学校和学生。教师是政府的员工,其根本利益完全由政府来保障,自然与政府是一致的。学生只是接受教育,不是投资主体,也不是权利主体,学生权利也无从谈起。但是,在当前宁波采用“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新机制办学后,学校的办学经费不再是政府统包,办学的权利也应该不再是由政府所有,而是应由政府、学校和学生三方来享有和支配,因此,高校的权利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不仅是一个受教育者,也成了学校办学的一个出资人。尤其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讲就更加明显,因为其学费有时比日常教学成本还要高,自然就成了方的利益主体。其次是教师也变成了一种新的.利益团体,教师和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切身利益不再只靠政府,还要靠学生收费,靠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是教师利益的根本保障。从一定程度上讲,学校支付利息实质上是用教师的钱为政府办学出资。在新机制下,学校实行企业化运作,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通过教职工的努力工作,在社会上创建良好的品牌,因此学校不再只是政府的代言人,更多的是要代表教师的利益。

政府、学校(教师)、学生都成了一方的利益主体,应该有相应的机制来保护各方的权利,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各方的权利是不均衡的,作为办学的投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局)代表政府掌握着招生计划的审批、专业设置的审批、部分课程的设置(如“两课”)、学校党政领导的任免、学校建设规模的审批等大权;学校作为教师的代表(有时也代表政府)则有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师资安排、内部分配制度的制定及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权利。另外,从法律保障的角度讲,学校有《教育法》、教师有《教师法》,学校和教师都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各自的权利;与此相对应的是,学生也作为一方的权利主体,从目前的学校管理体制、内部的运行机制及法律保障来看,则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几乎没有任何权利,没有什么措施来保护学生的根本利益,这就有失权利分配的公平,导致义务和权利失衡。 为了科学协调地发展,体现平等、公平的原则,应该要构建协调机制,作为学校办学的出资人,学生理应享受其应有的权利,在目前的情况下,学生应享有下列权利:第一,关系学校重大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品牌也就是学生的品牌,学生的就业、工作及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学校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作为一方出资人,有权知道学校重大发展战略,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办学运作机制、办学的特色等;第二,一定程度的参与决策权。管理就是决策。学校的管理也主要是通过决策来实现其目标,没有决策权,就很难保证自己应有的权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受教育的对象,给予学生重大的决策权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要通过决策来保障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利,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决策参与来表达学生的愿望,实现学生的权利,如让学生参与学校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对教师的考核等;第三,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权利。参与管理是实现权利的直接途径。在学校管理中,尤其是涉及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更应由学生参与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各个学校都在做,也有较好的经验,如建立学生会组织、团委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等,通过这些学生组织来参与学校的管理,当然这些还是主要停留在学生管理层面上,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向学校的教学层面管理延伸,通过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的管理,来保证学生在教学上的利益保障,因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毕竟是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权利,可采用以下一些途径:首先,应建立咨询机制,实现其知情权。可建立校长接待日制度,定期接受学生的咨询;沟通网上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咨询平台;引进质询制度,学校重大问题校长应接受学生代表的质询等;其次,可引进听证制度,给予学生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权,尤其在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如有重大政策出台或与原相关规定有重大变更的,决策前要组织听证,以实现学生决策的参与权;再次,根据目前各学校的通行做法,在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向教学领域延伸,实现学生在学校日常管理中的参与权。

通过以上机制的建立和运作,形成政府、学校、学生三方利益之间的相互约束,相互制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作为一方出资人的根本利益,以尽可能体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当然,政府作为主要投资人,仍然是强势主体,上述机制的运行主要是停留在学校内部,可以形成学生对学校一定程度上的制约,而没有直接形成对政府的制约,如何来有效约束政府的权力,仍需不断地探索。

篇2: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权力;权利;平衡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权具有双重属性:既表现为一种管理权力又表现为一种管理权利。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关系,实质包含两类矛盾关系: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关系和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关系。建构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就是要实现前述两类矛盾关系的平衡: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平衡;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平衡。

近年来,关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诉案日益成为法学界、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旨在从高校管理权行使与学生权利维护的视角,通过探究高校管理权力(利)的内涵及其与学生权利的关系,提出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平衡机制的建构策略。

一、高校管理权的内涵分析

(一)高校管理权的内涵

高校管理权作为一种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权力,其权力主体高校作为政府教育职能的行使者代表公共利益,因而高校行使的此种权力具有公权力属性,体现的是高校作为授权行政组织所代表的公共利益。

高校管理权作为受法律、法规保护的权利,其权利主体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享有民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其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犯。另外,高校作为教育者,还享有法律、法规赋予的一般事业单位不具有的特殊权利如办学自主权、自主管理权、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权,奖励处分权等。这些权利是高校基于其教育者身份而产生的一种为适应教育之必需的权利,虽然其具体表现为一种实体性权力,但同样不可侵犯。因而高校行使的此种权利具有私权利属性,体现的是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所具有的利益。

(二)高校学生管理权的内涵

高校所享有的这种双重性的管理权又具有复合性,即高校学生管理权中有一部分内容如招生权,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权,既属于高校的管理权利又属于高校的管理权力。据此,我们可把高校学生管理权进一步细分为3部分:纯粹权力部分、纯粹权利部分、权力与权利的复合部分。

从高校管理权的复合性出发,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关系,实际上包含了3对基本矛盾关系: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关系,是二者问特殊行政关系的反映;高校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关系,是二者间民事关系的反映;高校权利与高校权力的关系,是二者间复合关系的反映。

建构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实质就是如何正确处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3对矛盾关系,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针对矛盾关系的不同性质,需要采取不同的矛盾解决策略。

二、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关系

(一)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关系

1.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关系的理论审视

从法学理论上讲,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包含以下方面:权利和权力对立统一,相互转化;权力与权利相互依存,共寓于法律之中;权力与权利有着重大区别;权利与权力之间存在矛盾、对立与冲突。

高校管理权表现为权力时,与学生权利的关系同样具有上述内涵。具体表现在:

首先,二者是对立的。高校作为法律、法规的授权主体,与学生构成行政法律关系,二者间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关系。同时,就高校管理权而言,相对于法律、法规授权,表现为权力,相对于民法上的事业单位法人,表现为权利,是权力与权利的统一。

其次,都来源于法。前者源于法律授权,受到法律规范和限制。后者源于法律赋权,由法律规定、确认和保障。

再次,二者具有很大区别:高校权力运用是代行国家教育职能,履行国家教育职责,实质是国家教育权的体现,行使具有国家强制性,目的在于保证国家公民所取得的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学生权利的实现有赖于国家权力的保护,如果国家法律仅仅规定和确认了学生作为权利主体应当享有的权利,但却没有相应公权力保证其切实享有,那么学生作为权利主体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就难以变为实际享有的权利,权利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受教育权也不例外。在现实中,受教育权利要从法定权利变为实际权利,有赖于国家教育权力的保证,高校管理权即属于此种权力。

最后,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对立和冲突。一方面,由于高校管理权力具有国家强制性、公权力天然具有扩张性、高校管理权力界限模糊、权力制约机制无力、权利救济制度缺乏等原因,极易出现权力限制权利甚至否定权利的情形。另一方面,如果司法干涉过度、权力执行力弱、制约机制扩张等,也会造成权利制约权力甚至否定权力的现象。

(二)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关系的现状考察

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教育法治建设成绩突出,学校管理法制化不断加快,学生权利保障取得较大进展。但是,目前高校管理权力行使与大学生权利保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校管理权力欠约束性和大学生权利欠保障性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高校管理权力具有国家强制性,以及作为公权力天然具有扩张性,加之高校管理权力界限模糊,在权力运行中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和合理的运行程序等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现行法律的相对滞后性和模糊性,以及高校出于对自身私权利益的保护,加之制度建设滞后和传统的权力至上观念的影响,以至于在实践中频频出现权力限制权利甚至否定权利的情形,呈现出明显的权力强势倾向。以高校自主管理权的行使为例,高校自主管理权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学校为保证其机构目标的实现而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处置的“自由裁量权”,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制定内部规则。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规定,高等学校校长行使的职权中第一项就是制定具体规章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高校基于学生管理的便利性,通常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过多地设.置了义务性条款,较少去思考和挖掘义务性条款的对应的权利性条款”。因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作为内部管理规范的校规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

实践中,忽视、漠视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学生权利受侵现象频繁出现。《高等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的学生”一章共有七条内容,主要规定了高校学生要遵守的规则、制度、秩序,然而只有一句关于学生权利的话,即“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利益,受法律保护”。可见,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受教育者,属于权利弱势群体。

总体而言,由于高校与学生之间地位不平等,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多采用“命令一服从”的权力运作模式,规章制度设计上偏重管理和规范,制度执行中缺乏正当程序,忽视甚至漠视学生权利。学生时常处于被支配甚至被压制的地位,权利缺乏保障,受侵现象不断。

(三)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关系

1.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关系的理论审视

在传统的法学理论上权利之间有着界限划分。当法律严格界定并保护了一个人的合法权利时,实际上也界定和保护了他人的权利。美国法律经济学家科斯指出,当人们认为某行为是甲给乙造成损害时,因而会决定: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正在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则使甲遭受损害,因而人们决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因此,不论法院如何决定,只要它保护了一种权利,实际必须侵犯另一种权利。这就是权利的相互性。权利相互性,强调的是人们在充分自由活动的空间,两个权利间无法找到一个互不侵犯的明确界限。即使法律做出这样的界定,也只能在字面上保持权利的互不侵犯,但在处理现实问题时,立法和司法必须对此明定,否则无法形成秩序。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属于不同的权利主体,因而这两种权利之间同样具有相互性。

2.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关系的实践考察

现行法律对高校作为民事单位法人所享有的权利具有较为明确的规定。高校管理权力的强势倾向也在客观上促进了高校管理权利由法定权利向实际权利的转化。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高校一方面依据法律授权(指其具有的.行政权力)和法律赋权(指其享有的法人权利),基于其管理者地位,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学生的规章制度,以便尽可能充分享有其权利,维护其利益;另一方面,却忽视了这些规章制度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正当权利。现行法律对学生权利规定较为模糊,内容没有明确细化,这种立法上的不足在现实中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展高校管理权利而压缩学生权利。

三、建构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

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关系,包含两对矛盾关系,即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关系;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关系。构建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实质就是如何正确处理这两对矛盾关系,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针对不同矛盾关系,需要采取不同矛盾解决策略。 (一)建构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

从理论上说,高校管理权力和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关系决定了高校管理权力和学生权利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加之权力客观上存在易腐性、扩张性以及对权利的侵犯性和高校管理权内涵界定上的模糊性、复杂性,因而在高校管理权力和学生权利之间无法找到一个明确的界限。基于目前高校管理权力呈现强势倾向,而学生属于权利弱势群体,权利受侵现象频繁出现的实际情况,“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以划定高校管理权的合理界限,以保持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协调与平衡的同时,在权利充分实现和权力高效运行之间求得平衡”。

建构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一方面需要对高校管理权力的行使进行合理规范和限制,同时采取措施加强学生权利保障,以便从内部建构权力运行与权利实现的平衡态势;另一方面,通过一方的诉权主张依靠司法介入从外部建构权力运行与权利实现的平衡态势。

1.规范权力运行与保障权利实现――建构内部平衡

(1)建立健全高校权力运行的制度规范

在教育法制化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行政主体处于强势地位,而实体法赋予相对人的权利又高度概括与抽象,加之地方教育法制、法规不能做到因地制宜。这就要求我们在细化实体法的基础上,更应在程序上为相对人提供必要的权益保障制度,设置一套防止教育行政权力恣意或滥用的机制。针对长期以来,在高校管理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程序瑕疵、缺少规范,随意性强,越权行为等,有必要建立健全高校管理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把管理权力的运行纳入程序化、规范化轨道,目的旨在于既要保证其高效又要保证其合理。

就目前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立法层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明确高校管理权力的界限、内涵;制定高校管理权力行使的程序法。司法层面,尝试建立和健全教育司法专门职能机构;完善司法介入机制;管理层面,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管理程序制度;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监督层面,完善教育执法监督制度;建立规章制度审查机制;逐步设立和完善学生权利的维权机构;逐步设立和完善教育仲裁机构。思想层面:树立管理者的法治精神,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权利为本位的管理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高校管理权力的行使,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法律保留原则以及司法审查原则。

(2)建立健全学生权利实现的保障体系

针对目前学生权利受侵现象频繁出现的情况,需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学生权利。除了规范高校管理权力的运行以外,还必须建立健全学生权利的保障体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建立保护学生权利的程序制度;设立学生管理听证制度;明确大学生管理程序如学生处理程序;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体系。

救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学生的救济权利是学生权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权利的实质享有不仅仅是看其实体程序方面的规定如何,还要看其是否有完善的救济途径以保障权利的实现。权利救济体系包括事前救济、事中救济和事后救济。就目前而言,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建立教育仲裁制度;完善学生维权的诉讼制度;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逐步设立和完善学生权利的专门维权机构。

2.一方诉权主张与司法介入纠纷――建构外部平衡

由于高校管理权力和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关系决定了高校管理权力和学生权利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就意味着二者问的冲突解决在一定条件下会求诸于法的力量,通过诉权行使维护己方利益。在目前高校管理权力呈现强势倾向,而学生属于权利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下,利用诉权的一方必然是学生。当所有其它救济途径都无法维护受害者的合法利益时,司法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挺身而出。从理论上讲,高校与学生之问属于外部行政关系,完全适用司法保留原则,因而司法介入高校与学生的纠纷具备理论基础。《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属于行政诉讼法所指的被授权组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国家行政权,可以成为行政诉讼中的适格被告,这是司法介入高校与学生纠纷的法律基础。

事实上,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之间,没有一条明确界限。二者间的限度如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既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价值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应当既体现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同时又根植于中国实际;既解决现实中较急迫的问题,又考虑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趋势。

(二)建构高校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

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具有相互性,无法在二者间找到一个互不侵犯的明确界限。对此,我们可以从权利衡平理论中得到启示。权利衡平是根据权利制约的原理,当不同权利产生冲突时,采取利益衡平方法,使不同权利在合理限度内都能受到法律保护,使不同权利冲突所产生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当高校管理权利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时,可以采取利益衡平方法,使双方权利在合理限度内都能受到法律保护,把双方权利冲突所产生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不能简单地认定一方的权利应该得到优先保护而另一方的权利应该加以禁止。当高校与学生因权利纠纷而诉诸公堂时,要求法院在二者的利益间做出权衡,进行利益取舍。这是一个司法问题,更是一个价值问题。

篇3: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

历史地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导向, 过去侧重于有效地规范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对大学生权利保障机制重视不够。随着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化, 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和谐校园建设的角度看, 树立权利至上的理念, 首先要求大学管理者摈弃传统的思维模式。“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模式是要适应双方权利关系的管理模式。大学生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群体,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不能继续适用以往长期实行的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 而应该建立一套充分尊重受教育者权利, 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权利义务关系相一致的管理模式。”[1]

在权利至上的理念下建设和谐校园, 传统的观念需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审视。例如大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公开与排名。这里面既涉及到对大学生尊严的维护, 又关系到对大学生隐私的界定、保护以及相关的公平问题。其中的公平, 包含着他人的“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知情权”要求相关问题与资料最大限度地透明, 而“隐私权”则追求个人资料与信息的保密。

在权利至上的理念下建设和谐校园, 其要义还在于要保证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权利, 尤其是涉及学生重大利益的决策, 要倾听学生的意见, 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切实的维护。权利至上的理念与现代管理理论中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思想相一致。

二、慎用管理权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

高校享有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权力的必要性, 并不代表具体管理行为的合法性。权力几千年的运作史表明权力是双刃剑, 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又隐含着危害性。如果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权力缺乏制度性的约束, 势必导致权力行使的无度和对权利的侵害。

权力慎用的奥秘在于权力必须依法行使。高校规章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基本依据, 是我国教育法制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 是高校权力行使的依据。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教育机构“依照章程自主管理”、“依法接受监督”, 表明了高校自主管理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可是有的高校规章在制定过程中, 片面追求管理效率, 欠缺法治精神, 造成权力滥用。例如考试作弊是大学生中一种较普遍的违纪现象, 有的高校为了显示其惩治考试作弊的决心, 规定考试作弊一经发现, 一律予以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这与上位阶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相冲突的。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16条的规定:大学生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 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 并由学校视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 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显然, 在教育部的规定中区分了考试作弊的情节轻重与纪律处分的宽严, 而所谓“考试作弊一经发现, 一律予以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的做法, 不仅与上位阶规范相违背, 也不符合现代行政法所追求的比例原则。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是指,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与保护相对人的权益, 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不利影响时, 应使尽可能限制这种不利影响, 保持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2]

慎用管理权力还要求高校管理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正当程序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 包括事先告知相对人、向相对人说明行为的根据和理由, 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 以保证行政行为公开、公正、公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这些程序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举报、申诉、辩解程序、学校管理部门调查程序、专门委员会听证并作出处罚建议的程序、校长的裁决及作出行政决定的程序、实施具体处罚的程序等。正当程序一方面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管理的透明度, 限制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恣意, 减少管理权力侵犯大学生合法权利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又保留一定的选择空间, 以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活力。因此, 高校管理权力行使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既是高校学生管理是否符合法治原则的重要体现, 又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

三、畅通权利救济渠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障

建立健全大学生校内申诉制度对于建设和谐校园意义独特。因为申诉制度使得大学生与学校有了理性的对话场所, 双方通过充分、平等的意思表达和说理过程, 可以有效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分歧, 便于大学生对学校行为的理解和认同, 避免学校过多介入无谓的诉讼。因而, 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制度设计, 建立和健全校内以相互尊重和沟通为基础的大学生权利保障机制。同时, 大学生行使申诉权利的过程中, 对高校行政管理权的行使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正当程序的原则提出抗辩, 也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个反思的机会。教育管理者如果发现其所作出的处分决定或教育管理行为确有不合法或欠缺正当性的情形, 可以自行纠正。因此,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一方面, 其能以中间人的身份充分解决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正面冲突, 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另一方面, 学生也会本着高效、方便等心态, 穷尽学校内部的维权途径后再去寻找司法帮助。毫无疑问,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保障, 它能实现法治状态下学校的和谐发展。”[3]

畅通大学生权利救济渠道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对待司法救济。司法救济作为对大学生权利的救济方式, 与行政救济相比, 具有中立性、终极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其对大学生权利保障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 大学生权利的司法救济, 尽管出现得比较晚, 也存在着争议, 但却是法治社会的必然结果。

四、大学生确立责任意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

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 同样和谐校园也是一种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校园, 法律对于校园秩序的建立不可或缺。 考察人类社会的秩序观, 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与人治相关的非理性的等级差别秩序观, 即“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 三者顺则天下治, 三者逆则天下乱, 此天下之常道也。”这样的秩序不仅与法治的价值追求相背离, 而且导致法治进步张力的丧失。二是与法治相连的理性的平等自由秩序观。和谐校园无疑是一种讲究秩序的状态, 这种秩序是一种理性化秩序, 是充满了自由民主气息、青春活力和健康向上精神的状态, 和谐校园正是这种理性自由平等秩序观的真实写照。

法治社会的个体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法律, 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例外, 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 法律是通过责任机制, 明确个体权利的界限, 实现对他人权利的保护, 使个人权利与他人权利和谐共处。大学生确立责任意识表明, 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个体的权利不是绝对的, 个体权利必须加以必要的限制。大学作为培养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的场所, 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但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自由度, 超过了这个自由度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 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在校大学生的整体权利, 大学生某些私权利会在一定范围内受到限制, 对个人的权利施加限制的目的则为了避免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权利发生冲突, 以平等地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

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机制来指引人们的行为, 调处社会关系的, 并且是在权利和义务的互动中运行的, 权利和义务各有其独特性, 而总体上又是互相补充的功能。单纯的权利宣告不足以保障法律价值目标的实现, 就某些价值目标 (如社会秩序) 的实现而言, 义务的设定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中确立责任意识意味着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 “既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又要督促学生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 即使有时权利人与义务人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值得指出的是,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增加的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专章中已明确列举出学生应当履行的6 项义务, 以及违反这些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 其目的也在于督促大学生积极履行义务, 使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自律和它律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余功文, 赵宏声.大学生权利的保护与高校的依法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 2002, (1) :27-29.

[2]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M].台北:三民书局, 1995.62.

篇4: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

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从根本上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因此要以赋予、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核心,构建以权利为本位的党员主体机制,包括党员主体的参与机制、党员主体的授权机制、党员主体的监督机制、党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等,改变事实上存在的党员民主权利与党内领导权力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达到党员民主权利对党内权力的有效控制,使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得以能动发挥。

关键词:民主权利;主体机制;主体地位

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党员的这种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党员能够拥有和行使党内民主权利来实现的。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标志着党员主体地位的体现程度。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从根本上就是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因此要以赋予、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核心,健全与完善党员主体机制,通过制定、实行具体而明确的制度规定和程序规则,并使之具有普遍效力,来改变事实上存在的党员民主权利与党内领导权力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以达到党员民主权利对党内权力的有效控制,使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得以能动、经常的发挥。

一、健全与完善党员主体的参与机制

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自身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基本要求,没有党员主体的参与,党内一切重大问题的决定、一切重要领导人的产生,从根本上讲,都是有悖于党的性质和党规党法的。因此要着力完善党的工作运行机制,在赋予党员知情权的前提下保障党员参与权。只有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广大党员才能更广泛、更积极地参与管理党内事务,并在党员逐渐熟悉管理党内事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维护自身民主权利的能力。

第一,完善党代表常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员主体作用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如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建立健全党代表年会制、党代表联系制、党代表列席会议制、党代表议事制,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等,加强党代表与选区党员群众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党代表成为党员群众的“代言人”。

第二,完善普通党员的参与机制,使党员意志得到充分表达和体现。要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权力,就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营造党内畅所欲言的民主讨论氛围。如,建立健全党内重大事项公示听证制度、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的政策讨论制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好经验,比如,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前一段时间内,就把党的中央委员会向全国代表大会做的工作报告草稿下发到基层支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以作进一步的补充修改;有的政党在党章修改中用两年时间在全党各个基层组织进行反复讨论,最终在充分征集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全党对党章修改的一致;有的共产党在党的每项重大决策确定和实施前,首先在广大党员中进行讨论,征集意见,待意见统一后再对决策加以确定和实施。

二、健全与完善党员主体的授权机制

党员是党的权力主体,党内权力为全体党员所共有。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关键是确认并保障党内权力来自于党员的授予委托。而党内民主选举是党员授予委托权力的法理途径。这就需要有刚性的制度和程序来确保党员“授权者”和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受托者”的角色定位,明确党内权力的授受关系,对党员选举授权做出良好的制度安排。

第一,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使党内提名能够聚合党员意志。为确保党员和党代表行使选举权的过程,是党内权力委托代理的过程、是充分体现选举人(权力委托人)意志的过程,就要逐步建立健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候选人提名制度,把领导干部任免决定权真正掌握在党员手中,把党的领导者的产生完全置于平等、公正的党内选举的基础上,把落实党员选举权和体现上级意图真正结合起来。如,可探索“三荐一选”模式,即在选举中由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三种方式进行候选人提名,再经过党员、群众代表民主推荐,公示和征求意见,确定候选人人选,最后差额选举。这就把党代表的初始提名权、最终决定权交给了党员,能极大地焕发党员的民主热情。

第二,建立和完善党内选举形式,充分尊重和体现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在党内普遍建立差额选举制,逐步扩大党内直接选举的范围。实践表明,差额直接选举切实地把“提谁不提谁、选谁不选谁”的权利交还给党员群众,使发挥党员群众在党内事务中的主体作用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在党内选举中得以体现。

第三,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实现以过程民主保证结果民主。选举的神圣性需要严格的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来保障。目前,选举中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公正的候选人形成程序、规范的选举投票程序、合理的选举补救程序等选举程序亟待完善。而候选人提名是党内选举的起点,是党内选举中可能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程序。因此,必须以通过提名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完善党内选举程序。对于投票方式,建议改革选票填写方式,尝试实行秘密划票,实行流动票箱、委托投票和网上投票等,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使党内选举能够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三、健全与完善党员主体的监督机制

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对受党员主体委托而形成的党内权力的规范、控制并使其服从于党员主体的意志,从而实现党员权利对党内权力的制衡。而党员作为党内监督的基本主体和力量源泉,建立健全党员主体的监督机制对完善党内监督,促进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疏通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提供党员监督平台。在充分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开辟有利于党员监督的“直通车”,使党员的意见、批评、检举、控告、质疑、评议等能够有顺畅上达和及时处理的机制,包括改革党内来信来访的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经常性地征集党员意见和建议的机制,建立党的纪检机关联系基层党员的制度,建立健全在党报党刊上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机制,完善民主测评制度、规范舆论监督等,把党员干部行为置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监督之下。

第二,改革完善专门监督机构的职能,强化党员的监督作用。重点在于强化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实现保障党员权利的职责。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承担对同级党委及其常委的监督职能。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党的全委会一样,都是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那么它也应与全委会一样向同级党的代表大会负责,并且应该按照党员代表大会的授权对同级党的全委会实施专门的监督,要改变目前的党内制度设计一直未能使其真正独立的监督力量释放出来的现状。

第三,完善党内权力回收机制,确保党员监督效力。目前, 在一部分干部中滋长着一种盲目的优越感、驾驭权力的随意感和追求权力回报的私欲感, 他们在具体权力的运作中, 往往做出一些有悖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事情。为此,就要尽快完善以弹劾、罢免为主的党内权力回收机制,使广大党员有权把已经授予的权力重新收回,达到对权力行使者形成强有力的制约,防止权力滥用。

四、健全与完善党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

应当说,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建设,在党员权利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目前党员权利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漠视或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因此,要通过制度机制的刚性力量来认真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正确行使和不受侵犯。 

第一,完善党员权利保障的奖惩机制。首先,建立健全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要严厉惩治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尤其是打击报复行为,对于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失职、渎职的行为,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次,建立健全举报保密、奖励和补偿制度。调查中发现,党员权力意识淡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敢于讲真话的同志没有保护好,甚至遭到打击报复,造成党内不是一片赞颂声就是鸦雀无声。所以要对敢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党员,大力进行表彰和奖励,努力在党内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议普遍推行举报有奖制,奖励方式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不公开的,如,一些地方实行的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奖金,就是一个较好的保护举报人的办法。针对举报人经常受到打击报复的情况,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应设立举报补偿基金,对因敢于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遭到打击报复的党员进行补偿。再次,建立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素质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素质决定着党内民主气氛、决定着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使,所以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教育的同时,要加大建立领导干部是否发扬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的考核力度,量化执行党内民主项目的考核指标,并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议可以由纪检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价考核,评估结果应及时在电子党务系统及相关媒体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第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的救济机制。“在现代法治社会,权利能否救济,是权利制度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1]《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党员的请求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救济性权利,在《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从目前情况看,党员权利保障的救济机制问题仍是制约保障党员权利的“瓶颈”。因此应围绕党员的申辩权、越级报告权、请求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相应的申诉控辩机制,引进听证程序,保障党员能够按照正常的制度和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建议设有专门机构来受理有关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控告和申诉,依靠制度和组织的整体力量解决党内侵犯党员权利、压制党内民主的行为,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护。

参考文献

[1]余丽君.完善程序机制保障党员权利[J].学理论,2009,(4).

篇5: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

江苏省现有23个监狱,其中2个女子分监。常年关押罪犯7.5万名左右,其中女犯3300余名,占押犯总数的4.2%,少年犯560余名,占押犯总数的0.75%,外国籍罪犯3名,港、澳、台罪犯11名。现有监狱人民警察1.2万余名,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以及发展监狱经济和办社会的任务。

近几年来,全系统认真贯彻执行《监狱法》和国务院1995年4号文件的精神,以“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为指导,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监狱工作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监管安全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罪犯脱逃、狱内发案逐年下降。2000年全省实现了无罪犯脱逃,连续3年无重特大案件的新突破。受到了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取得新进展。“九五”以来,全省有2所监狱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2所监狱通过司法部现代化文明监狱验收;有4所监狱、10个监区被省局命名为省级文明示范监狱和监区。与之相适应,我们把罪犯权利始终作为监狱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依法治监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以《监狱法》为准绳,提高认识、努力工作,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的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罪犯改造的积极性,为稳定改造秩序,提高改造质量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打牢罪犯权利保障的认识基础

罪犯权利不是一个新概念。长期以来,我们把保障罪犯人权作为改造罪犯的一项重要原则,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1994年《监狱法》颁布后罪犯的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人身权利、社会生活权利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保障。在此期间,我们的认识也呈现出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针对少数干警“不打不骂没有专政味道”的传统认识,反复对干警进行“罪犯也是公民”的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从尊重人的观念出发,认识罪犯权利;针对少数干警的“罪犯有权利,我们的权利谁保护”的认识,反复阐明罪犯处在被监管改造的不利地位,其权利是防御性的观点,使大家自觉尊重罪犯权利;针对少数干警“向罪犯灌输权利意识,我们还怎么干工作”的错误想法,以司法部提出的“568”工程为契机,全面提升监狱人民警察总体工作水平,从根本上维护了罪犯权利。在去年和今年刚刚进行的由省厅、省局组织的公开选拔监狱长、副监狱长的考题中,都将《监狱法》第14条规定的监狱人民警察的九种“不得有”的情形作为重点考题,反复强化干警的“保障罪犯权利意识”,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由于思想认识的到位,自《监狱法》颁布以来全省没有发生一起监狱人民警察体罚虐待罪犯致残致死的事件,一般性的打骂体罚也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二、公正执法。营造罪犯权利保障的制度防线

罪犯服刑期间,最关心、最需要的是早日获取自由。近几年来,江苏省监狱系统把以减刑、假释为重点内容的执法工作摆到了生命线的位置。公正执法,文明执

法,确保罪犯权利的实现,也就从根本上维护了监狱安全稳定,保证了改造质量。

一是不断加强建章立制。以《监狱法》和上级的一系列政策精神为依据,对涉及公正执法的各个环节,制定了20余项规章制度,规范执法工作。如针对个别监狱过去实际存在的对原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罪犯管理失之于宽的问题,制订了《关于加强对原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罪犯管理的暂行规定》,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规定也体现了公正执法的精神。如针对在改造中努中探索新的离监探亲、特优会见、与亲属共餐、打亲情电话等犯人关注的权利实现形式,也作出了操作性的制度规定,确保不发生问题。再如近两年个别监狱在劳务加工中实际存在的“超强度、超时间、超体力”现象,从维护罪犯权利的高度出发,调整了劳务加工政策措施;同时,把杜绝“三超”作为考核“三好班子”建设的突出内容,与奖罚挂钩。目前已基本杜绝了“三超”现象。长期以来,对罪犯工伤致残致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由此引起的纠纷、上访不断发生b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是补偿标难偏低,罪犯劳动中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为此,省局参照《劳动法》的规定,制定了《罪犯工伤致残致死经济补偿暂行办法》,提高补偿标准,规范了鉴定、补偿程序。这一规定出台之后,纠纷、上访明显减少。

二是全面实施狱务公开。1999年以来,按照依法治监工作的总体部署,在《监狱法》颁布5周年之际,向全社会、向罪犯实行狱务公开,内容包括罪犯权利与义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程序、劳动保护以及监狱人民警察权利、纪律等10项内容,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为配合这项活动,省局和各单位在办公室、会见室以及生产区、生活区等醒目位置设立了宣传灯箱,同时向新闻界发布了有关内容,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局长(监狱长)接待日。这项工作被誉为“阳光工程”,受到全社会普遍欢迎。

三是认真改进执法监督。以维护罪犯权利为重点的执法监督工作始终是我们执法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他们结合执法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改进执法监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第一,不断增强罪犯的权利意识。各监狱在法制教育中不定期向罪犯进行权利义务教育,使他们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当遇到监狱或干警对其侵权时,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促其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与此同时,省局还组织本系统的法律专家深入监所,广泛开展送法下监活动,回答罪犯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近千件,受到罪犯普遍欢迎。去年底,编写了《特别人生指导400问》,发给犯人,其中的内容不少都与罪犯权利有关,被称“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犯人手册”。第二,不断创新执法监督形式。执法监督是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环节,其实质是保障罪犯权利。他们以维护罪犯权利为着力点,除搞好内部监督外,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执法监督的新形式,收到了较好效果。层层建立执法责任制。省局每年将执法目标、任务、要求、责任,明确落实到各单位,并在责任制中拿出20%的奖金额度与公正执法挂钩,问题严重的实行一票否决。使公正执法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二并落实、一并检查、一并考核奖罚。改变了少部分干警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公正执法软任务,凭感觉的状况。去年6月,省局聘请了16名由省人大、省政协、省妇联和新闻界等部门人士组成的执法监督员,先后2次视察·监狱,对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全系统各监狱也按省局要求聘请当地党政部门、社会团体知名人士270余名作执法监督

员,不定期视察监狱。引进科学的手段,推进执法监督向纵深发展。聘请江苏省医学界的17位知名专家成立专家咨询组,对罪犯伤残鉴定以及医疗中的疑难杂症等由专家出具权威鉴定结论,以作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和伤残补偿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罪犯医疗、伤残鉴定的公正执法问题。这一做法在全国属首创。全面推行了罪犯刑释前谈话制度。谈话由纪委、法制等部门的同志参与。主要通过谈话了解干警执法情况以及对监狱执法的建议和意见,从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罪犯权利。

三、改善条件,加大罪犯权利保障的工作力度

随着监狱经费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监狱生产的发展,还从改善物质条件上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罪犯实际享有的权利的不断扩大与提高。

一是重视罪犯生活设施规范建设。仅去年全系统就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改善罪犯基本生活设施。改建了罪犯食堂,并推行规范化达标工作,不仅做到食物量达标(实际上多数单位都超标),而且吃得热、吃得卫生,罪犯食堂设施、环境也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绝大多数监狱建起了特优会见室。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罪犯实行48小时会见。所有单位都安装了亲情电话,便于罪犯随时和家庭沟通。多数单位还实行了亲情共餐。以上活动,凡收费的项目,都低于物价局核定的价格。即不以赢利为目的。费用有节余的,用于改善罪犯生活,不允许挪作它用。上述举措,不仅是罪犯权利的合理延伸,推进了罪犯的家庭和睦,也稳定了改造秩序。

二是加强对涉及罪犯物质采购的管理。去年全系统推行了罪犯生活物质和药品的招标采购,累计采购总额达到5000余万元。通过招标,节约经费427万元,堵塞了管理漏洞,维护了罪犯合法权益。

篇6:新机制办学与学生权利的保障论文

(一)建立国家对被害人补偿制度。刑事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有些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解决,更多的则是附带民事诉讼所不能解决的。如,犯罪导致的被害人死亡、伤残及其他重大经济损失。这些损失犯罪人是无力赔偿的,由于犯罪人不能赔偿,从而使被害人处于无限期的被害之中。目前,我国尚无有关对被害人实行国家补偿的立法,但从国外的立法看,我国建立国家对被害人补偿制度已势在必行。当然,被害人要获得国家补偿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无法从犯罪人处或其他途径得到补偿;第二,必须是严重暴力犯罪致使被害人受到生命、健康和财产等方面的重大损害;第三,被害人对自己被损害的结果不承担或者承担很少的责任,但如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基本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国家应当根据其生活来源状况,给予适当补偿,而不应考虑其责任大小;第四,必须是及时报案,并且与司法机关积极合作。

(二)建立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遭受的不仅包括物质损失,还包括精神损害、身体损害,仅用赔偿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弥补、平复被害人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和身体损害,如致残后生活不便,学习不能,工作无着;致死后的生前被抚养人的生活、学习等无人负担。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援助制度尤为必要。使受害者从政府、资助机构、社区捐助等途径获得必要的物质、医疗、心理及社会援助。

(三)建立被害人司法援助制度。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处于弱者的地位,其人身、财产、精神等诸方面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建立与被告人法律援助制度相对应的司法援助制度,使那些无力聘请诉讼代理人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能够在精神和物质都深受重创的状态中,获得司法上的救济,是符合我国刑事诉讼价值取向的。在公诉案件中,虽然案件不是被害人提起的,但被害人在诉讼中必须担负起追究犯罪的控诉职能。但又因被害人受到身体的限制、文化的限制、法律知识的限制以及经济的限制不能充分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因此急待需要一个司法援助制度。对被害人实行司法援助既有利于维护诉讼公正与效率,又可以有效地防止被害人在诉讼中受到盘问等引起第二次侵害。也就是说,既有效地保障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被害人的精神伤害。

(四)完善被害人对公安、检察机关的监督制度。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当事人应当享有刑事诉讼法赋予的自诉权、申诉权和对公安、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应当有权及时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为了方便被害人了解案件诉讼进展,公安、检察机关应及时向被害人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包括:公安、检察机关的不立案通知书、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书、撤销案件决定书等。凡涉及被害人利益的处理情况应当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被害人,以便被害人申请复议、申请检察机关对公安部门进行法律监督,向上一级检察机关进行申诉,直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被害人的监督制度应当包括:对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的复议制度;对检察机关不起诉案件和撤销案件的申诉制度;对公安、检察人员在审案过程中的申请回避制度;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违反规定损害被害~益时的控告制度。

(五)应当赋予被害人最后陈述权。法律为了切实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赋予了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相应地,法律也同样应该赋予被害人这一权利。因为经过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阶段的诸多活动之后,被害人对案件也应该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理解,对诉讼结果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应当允许被害人获得这一和被告人平等的诉讼权利,在庭审的最后阶段也有机会表达其对整个诉讼的评论。

(六)应当赋予被害人的上诉权。195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对判决不服可否提起上诉问题的复函》中对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上诉权予以了认可。但是,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上诉权,只是赋予被害人对公诉案件一审判决不服,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权利。是否抗诉还由检察院决定。从而使这条救济途径常留于虚设。而实际上,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同案件处理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为了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应当赋予他们的上诉权。赋予被害人上诉权不仅符合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而且能给予被害人精神上极大的慰籍。如果被害人对判决不服而不能行使上诉权,那就于情于理都是对被害~利的再次伤害,其心理自然难以平衡,为其以后对不合法的冲突解决方法的选择埋下隐患,这不利于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

(七)完善刑事附带民事的受案范围。除现在已经列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外,还要对被害人下列损失列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1、财产被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而遭受的损失;

2、因人格权被犯罪分子侵害所遭受的精神损失;

篇7:职教发展快办学保障机制跟不上

南方日报讯(记者/罗锐 通讯员/罗会江 邱礼荣 张旭雯)昨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记者从中获悉,近年来惠州市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与此同时,依旧存在着办学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等问题。现状职教普教各占半壁江山

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副组长黄赞基介绍,近年来,惠州市政府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对全市职业教育及早谋划,合理布局,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目前惠州形成了职教与普教各占半壁江山,职教与普教各领风骚的局面。目前全市共有职校在校生109164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为52:48。市技师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和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初步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惠州市总投入26.4亿元,建成了具有现代水准的“中职新城”和市技师学院,市体校借助十三届省运会的东风,学校基础设施实现了华丽转身。同时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扶贫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相对接,职业教育近几年都达到了98%以上的就业率。问题部分民办职校恶意抢夺生源

据介绍,惠州在贯彻实施《职教法》及配套法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目前办学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市属公办职业院校教师工资尚未全部纳入财政统发。随着市直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高级教师不断补充和老教职工退休,以及国家和本市逐步提高津、补贴标准,这些因素造成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特别是在惠州普教实现教师“两相当一持平”的情况下,职教和普教不同的工资保障模式在职教师资队伍中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市直职校普遍靠规模养人、以规模筹钱运转,反过来又增加了基础设施、设备维护等费用,影响了各个职校重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部分民办职校恶意抢夺生源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据介绍,目前惠州对民办学校的运作和资金监管还存在疏漏,尤其是难以监管举办者办学行为以外的经营项目,以及虚报学生名册,冒领国家补贴等行为。近年来,还出现了举办者恶意借贷、抽逃资金、携款潜逃的现象。目前惠州还没有制定民办职校和民办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篇8:农村学生体育权利的侵犯与保障

1 体育权利的涵义

毋庸置疑, 参与体育运动、接受体育教育是现代人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人权的具体体现, 体育权利不仅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应有的权利, 同时也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定权利[2] 。学生体育权利就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 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 学生在各种有关体育的活动中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获得利益的一种自由和资格[3] 。

2 法律法规对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

我国学生体育权利的相关法律法规是贯穿于相关法律法规之中, 是学生享有体育权利的法律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5条规定:“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 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教育部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对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情况进行自查, 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要求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 开满体育课, 上足体锻课, 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 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3 学生享有体育权利的实现条件

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通常需要专门的场地、专门的器材、专业人员的指导和配合、甚至是有关职能部门的组织与协调等各项条件, 而这些条件仅凭权利人的个人力量是无法达到的[2] 。这就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物质作为学生享有体育权利的基础。

4 农村学生体育权利受侵犯状况

新华网2007年5月30日的一则新闻:“‘这两个篮球架, 笔者20年前来这里工作的时候就在, 到现在还是这样, 中途修过一次, 凑合着用吧。’指着土操场上破旧不堪的篮球架, 甘肃省榆中县三角城乡周前小学校长侯民权向记者感叹。除了篮球架和一个单杠, 再加上两个篮球、两个足球、五副羽毛球拍、五副乒乓球拍、80根跳绳, 这就是拥有221名学生的周前小学全部的体育设施”[5] 。

中国体育报2008年5月28日的一则新闻:“我是一名体育老师, 去年到一所小学支教, 那个小学没有一个体育专业老师。我本以为能带体育课, 可是却让我带了语文和一个班的体育课。由于对体育课的不重视, 体育课根本没有专业教师上, 都是带其他科的教师兼。当地有的学校即使有专业体育老师, 也是一个人带十几个班, 有时几个班一同上体育, 好几百人一个老师怎么能顾得过来?在我支教的小学校里, 学校一样体育器材都没有。高年级的学生在上足球课的时候, 竟然用废纸团成一个球在地上你争我抢地玩得热火朝天, 我看了十分心酸。此外, 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 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 经常被挪作他用, 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 或是用来开会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

以上两则消息几乎是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一个缩影。由于思想观念、资金、器材设备、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农村学生的体育权利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并且没有得到相应的体育服务保障。只有权利, 而没有相应的权利保障, 没有实现权利的服务体系, 这种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只能是空中楼阁, 还需要政府、社团、中介、学校等各层面的体育服务意识的提高作为农村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

5 农村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

从上面两则消息可以看出, 对农村学生体育权利的侵犯主要表现在体育财产享有权、接受体育教育权、成绩评价的公平性、“人人平等、人人受益”、人身权等权利。为了让农村学生的体育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 改变思想观念

教育部门、学校及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权利的认识和理解, 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努力提高师资业务水平,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维权意识。要积极学习有关学生体育权利的法律法规,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真正做到依法治体, 维护学生的体育权利[6] 。

5.2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体育设备

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力量形成合力, 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资金投入, 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所需场地器材尽可能多的满足。让全社会了解农村学校体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农村学校教育以及体育教育与城市全面的协调发展才有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5.3 合理配备体育教师, 开展和完善好体育课

在大部分农村地区, 学校借口没有合格的体育教师而不开设体育课, 完全剥夺农村的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学校应该在改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 合理配置专业体育教师, 开设好、发展好体育课, 让农村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快乐, 让农村学生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体育课。

5.4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条例中包含的学生体育权利, 有些是显性的, 十分明确的。大多是隐性的, 需要引申、推导。有些是重复的, 有些是指出特殊主体的[7] 。加强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理论研究, 制定适合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规章制度, 使制定的规章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 更明确, 保障农村学生享有的体育权利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5.5 加大对侵犯农村学生体育权利的监督力度

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改善有显著效果的相关责任单位、主体, 要给予鼓励和支持, 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照顾, 激励相关单位、主体积极工作。而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责任单位、主体, 要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 严惩不贷, 触犯刑法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5.6 把农村学校体育列为相关单位的评估条件

坚持把农村学校体育列为学校、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等单位的成绩评价条件, 克服一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懒散、不作为的行为。树立模范榜样, 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5.7 畅通学生体育权利受侵犯的申诉渠道

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申诉机制, 建立健全相应的措施, 使学生体育权利受到侵害时, 有途径、有地方维护自已的合法权利,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 结论

体育权利是是学生在学校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学校不开设体育课等严重侵犯学生体育权利的行为, 与开展素质教育的方针是相违背的, 其实质是摒弃科学和极大地侵害学生的权利。只有权利得到相应的保障, 农村学校体育与学生的体育权利才能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岩, 杨乃彤.全日制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体育权利及其保障[J].教学与管理, 2007 (9) :54-55.

[2]王岩芳, 高晓春.论体育权利的内涵及实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4) :9-12.

[3]郭婷婷, 王喜红.简论素质教育中中学生体育权利的侵犯与保障[J].体育世界.学术, 2008 (4) :72-74.

[4]王洁.浅议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J].江苏教育研究, 2009 (2) :43-46.

[5]赵仁伟, 聂建江, 钱荣.农村学校体育状况调查 (上) [EB/OL].新华网, 2007-05-30.

[6]闫永霞.浅论学生体育权利[J].体育世界.学术, 2008 (2) :11-12.

上一篇:c语言期末试卷及答案下一篇:7岁儿童睡前故事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