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2022-04-28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收稿日期:2008-10-11作者简介:刘光斌(1978-),男,湖南洞口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伦理学、法兰克福学派。摘要: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公民道德建设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篇1: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

摘要: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在道德生活实践中,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长期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道德回报;道德权利;道德义务

文献标志码:A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成分,任何道德主体都具有道德权利,任何道德行为都具有回报性。但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实际道德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不求权利的道德义务和不要回报的道德奉献才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尽量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

一、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含义

1.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最一般最基本的人类权利,它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权利现象在道德领域的表现。道德权利指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由道德赋予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干涉的享有和要求某种利益的资格或名分,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具有的人格、尊严和应享有的道德自由、权力和利益。他反映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所具有的道德行为的自由度、按照道德所享有的利益、道德主体的主体地位,是主体追求和维护合理利益而享有的具有价值合理性和道义支持的权利[1]。

2.道德回报。道德回报是一定道德关系中的人们,把利益作为对个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节方式,即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在自觉或自发地评价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效果的善恶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体进行的物质、精神的奖励和褒贬[2]。它是道德主体通过一定作用和影响的道德行为而获得相同性质和相同程度的奖惩和褒贬的道德过程。它分为赏善和罚恶两个方面,赏善是给那些实行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褒扬,罚恶是给那些实行不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处罚和精神上的贬损。正如亚当·斯密说:“对我们来说,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感激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应受奖赏;而另一方面,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怨恨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该受惩罚。奖赏是回报、是补偿、是以德报德,惩罚,也是回报、是补偿,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

二、道德回报:道德权利的应有之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的基本权利,它是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它具体包括:(1)道德主体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2)道德主体人格平等权;(3)道德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权。自由、平等、利益是它的基本构成要素,这种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回报。

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履行了一定道德行为后而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满足。它包括:(1)道德主体作为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2)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相当程度的道德回报[4],从根本上看,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之后应获得的道德权利。

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后的基本要求,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通过道德活动而获得的尊重和报答,二者是内在一致的。一方面,维护道德权利是获得道德回报的前提条件,道德主体只有能够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在道德关系中得到起码的尊重,作为一个平权主体能够承担道德责任,才能要求被社会和他人公正评价,才能要求获得道德回报,才能享受道德回报。另一方面,倡导道德回报是对道德权利的尊重与维护,道德回报是对主体道德行为价值的评价和报答,在本质上是对“道德人”的尊重,肯定道德回报的积极意义,完善道德回报机制,又是对道德权利的保障和维护。

2.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道德生活中只承认和强调道德义务,忽略道德权利,或者说道德权利没有取得合理的地位。道德只要求人们履行义务,却不强调履行义务后的道德回报,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造成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不公。

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一对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质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对于道德权利的先在目的性,也就是说,道德义务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以获得某种权利为目的前提[5]。道德义务是道德主体发自内心信念的活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道德行为崇高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道德义务区别与其他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明,道德义务不是作为获得道德权利的手段而存在的,也不是以获得道德权利为目的工具,同时,道德义务的承担,也不能以他人是否对等的承担此种义务为前提条件。但是,道德义务先在目的的特殊性,不能将它理解为道德义务是脱离道德权利而孤立存在的,更不能由此得出道德义务是与道德权利分离的结论。道德权利在道德活动中不应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动机,不能成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条件,但道德主体在履行了道德义务后应该得到相应的道德权利,应该要求得到相应的道德回报,这是道德关系维护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我们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6],履行义务就应当得到公正客观的回报,这应当成为一条客观普遍的道德法则。道德回报体现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一致性。

三、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现实意义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在道德生活中长期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德行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偿,无德者不履行义务反而占有享受他人的奉献;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有德之人,却给了不正当竞争者以投机取巧的机会;善行得不到善报,恶行得不到惩罚,甚至善行恶报,恶行善报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现象极大的伤害了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严重影响了道德建设的进程。面对日益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强调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倡导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在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只强调道德义务、道德责任,道德权利缺乏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要求道德回报。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中毫无个性、自由和权利,失去行动的主动性,在道德行为中是被动的、消极的,没有权利要求社会和他人对道德行为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更不能要求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哪怕受到损失和伤害也只能自己承受。这种状况使道德主体在行为之前顾虑重重,空有满腔正义却无法付诸行动,极大的打击了道德主体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肯定了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有用性,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有权要求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公正评价并得到相应回报。这一行为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对道德主体的生活和活动有积极意义。

2.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体现了对道德主体道德人格的尊重。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道德主体是生活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利益是人选择行为的出发点,在面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选择时,人们出于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得失做出超功利的选择。这一超功利选择虽不以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为动机和前提,但道德行为后果的施受者,也就是他人和社会,应该给行为者高度评价和一定补偿.德行不期望报酬不应该成为不应得到回报的原因,许多的行为事前无法约定报酬也不应该约定报酬,事后的补给报酬是对奉献者的人格尊重。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依据道德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地位和利益。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使道德主体因为高尚的行为、公正的评价以及适当的回报而产生生命崇高感,产生被尊重、被重视的愉悦感和道德人格实现的满足感。

3.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善良人们的美好心愿,但现实往往是不尽人意的,行善的人总是或多或少地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了社会或他人,行恶的人却总是牺牲了社会或他人而成全了自己,行善者经济拮据、生活穷困,行恶者却日益富足、洋洋得意,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不公正使人们对道德建设失去信心,道德建设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号下流于形式。道德权利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自愿地趋善避恶、扬善抑恶,道德回报则能够激励和强化这一行为,在社会上形成示范作用,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道德建设,提高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参与的普遍性,在全社会形成惩恶扬善的道德氛围,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一种自然规律,在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所以,道德回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保障道德行为的道德回报,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扩大道德权利而不履行道德义务,另一种是将道德回报狭隘地理解为物质回报。只有正确理解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深刻内涵和交互关系,才能在道德生活中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的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心雨.浅析道德权利的本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板,2001,(4).

[2]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2.

[4]康化椿.论道德回报[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5]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

[责任编辑 王薇]

作者:杨喜梅

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篇2:

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分析

(湖南大学, 湖南长沙410082)

收稿日期:2008-10-11

作者简介:刘光斌(1978-),男,湖南洞口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伦理学、法兰克福学派。

摘要: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指出:公民、各种社会因素与制度三者一起构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生态系统,分析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学分析方法的意义。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道德生态;生态分析方法

一、生态学与道德生态理论

生态学是一门描述动植物之间在特定的物理空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平衡,其中任何一种物种遭到破坏都必然对其它物种产生负面影响。道德生态理论就是借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道德系统,把人类生活的人文社会环境尤其是道德环境比作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并认为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类似性。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动植物之间以及它们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个系统整体。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构成一种健康关系,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生态系统需要各构成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系统输出和输入大致平衡,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在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形成了一个整体链条,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脱节,最终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按照自然法则运作,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达到一种“极限”状态,将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链的断裂,最终造成生态系统失衡。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当我们采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时,要注意:

1. 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和生态平衡构成,各个要素协调发展才能构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任何要素遭到破坏都会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中,任由一定生命机体的过度发展必然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失衡。生命系统的外在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也会导致生命生存危机。当生命系统链条和环境系统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后,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危机,无法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2. 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维持。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任何构成要素出现问题都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如,人类不加选择地使用杀虫剂将会产生多重后果,杀虫剂粘在果实上,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杀虫剂渗透到土壤中,久而久之会改变土壤的结构,影响土质和土壤的再生产能力,甚至还可能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而鸟类正是昆虫的天敌,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也会引起鸟类天敌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当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可能马上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协调功能,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平衡状态,并且靠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资源输出和输入的大致平衡来维持。

3. “极限”概念与“公用地悲剧”。在生态系统中,当系统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生态系统失去了维持自身功能的能力,这就是突破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极限”,就会出现整个系统大的破坏。“极限”概念意味着生态系统本身需要维护,而“极限”的出现是破坏长期持续的结果。环境保护者声称:尽管一个人的短期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若干人长时间内以这种方式所造成的破坏的不断累积就会达到“极限”,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破坏。“公用地悲剧”是说如果任由个人自由就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损害。如在一块土地上,任何人都来放羊,每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尽可能地让自己的羊吃好而不去保护这块土地上的资源,最终导致土地遭到破坏,这就出现了公用地悲剧。

生态学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运作、健康良好发展及其运动规律。生态学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道德问题。在道德领域,我们面临类似公用地悲剧。在几乎所有涉及公共资源的选择问题上,个人的理性选择是正效用大于负效用,并且正效用为个人所得,负效用为集体均摊,如果不做这种选择,不仅不能维持原有利益,而且会使原有利益遭受损害,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及使利益最大化,每个人必然会做出这种理性的选择,从而导致“公用地悲剧”的发生。我们的家庭、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小的道德生态系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互相依赖,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健康的基础。可是公民的自由如果不加限制地行使,就可能破坏我们的整个道德生态系统。在这方面,自然生态和道德生态具有类似性,公民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整个道德生态造成的损害可能很小,但累积起来就可能达到危险的“极限”。同样在一个恶劣的道德生态中,也会对公民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不良信息,会对公民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危害。罗伯特•贝拉和丹尼尔•贝尔等认为,个体的资本主义精神是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它对家庭和社区生活的渗透,削弱了维系二者稳固运行的传统规则;社群主义者指出,理性的个人主义危及信任、文明与合作等凝聚人类社会的良序运行;女性主义者的研究发现,性暴力同色情之间存在联系,色情气氛越浓,性暴力比率越高,如此等等,引起整个社会道德败坏。因此,我们必须注重道德生态的维护,按照赫兹科的理解:人们不仅只是自觉的个体,而且同样是社会性的动物,他们必然受到道德生态的影响,并因此承担道德责任。从这种理解来看,我们必须具备这种意识。尽管人们正在为采取措施保护各种物种的自然栖息环境而

焦虑,但是,更少有人愿意为保护真正的人类生态所需的道德条件而努力。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发挥它的作用,这个系统反映了动植物、外界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析当前我国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必须把公民道德建设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营造一个适应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生态。

1. 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命系统:公民。公民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环节,如果说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成了一个道德生态的话,那么公民就是这个道德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互相影响,构成了系统整体。从他们所属的阶级构成看,公民的道德生态构成复杂,各个阶层的整体道德表现不一。在我国,公民可以属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等。每个公民都具备所属阶层的基本特征、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每个阶层的人们的道德表现不同,社会对各个阶层的公民的道德期望也有所不同。从他们从事的职业看,公民的道德生态构成复杂,不同的行业存在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但不同行业的道德规范不会对非本行业的人员产生规范要求。

尽管公民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但都是国家的公民,构成了这个国家的整体,对国家具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对每个公民的道德要求是一样的。即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 公民道德建设的环境系统:各种社会因素。环境系统是生命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因素,对生命系统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得到成功实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公民道德能否形成,公民依托的道德生态环境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构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环境系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和家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培养孩子辨别善恶的能力。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把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 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平衡:制度。一个健康良好的道德生态系统,需要这个系统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道德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环境,它并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它可以依赖人为创造的条件。一方面,道德生态系统通过系统生态构成之间的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自身的平衡,通过系统的自我净化来实现道德生态的平衡,公民与社会生活各种环境之间可以达成一定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借助于外界的环境条件,人为地创造道德生态系统的良好运作条件,从而实现道德生态平衡,这就需要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

三、道德生态学分析方法的意义

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道德问题,这为道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伦理学的研究可以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促进自身理论的进步和发展。当然,采用生态学方法分析道德问题时,只是使生态学原有的概念发生了转换,伦理学借用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采用道德生态学分析方法对于公民道德建设而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树立公民社会责任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个人主义倾向明显而传统的整体主义倾向日益式微,公民个人主义的自由思想过度膨胀非常不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生态学的方法告诉我们,如果任由个人自由发展,就会破坏整个社会道德系统,导致“公用地悲剧”。如果任由个人主义发展,人们的行为出发点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那么必然会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态。每个人对道德生态的破坏不是很明显,一旦这种破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整个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的破坏将是深远的。为了不出现“公用地悲剧”,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

2. 有利于创造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伴随着经济转型,原有的规范约束失去效用,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确立,这导致在道德领域出现了道德败坏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公民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整个生态系统构成一个整体,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了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必须注重各构成要素之间能够协调一致。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公民道德建设,要求我们营造一个适合公民道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公民的道德产生影响,其中某个环节看似影响不大,但持续不断的影响将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危害,生态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要注意“极限”概念。必须抓好公民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公民生活于其中的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作用,创造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3. 有利于提供公民道德建设的合理制度保障。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注重市场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一些人认为物质文明上来了,人们的道德意识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而事实上,道德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提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采用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公民道德建设富有启发。生态学理论指出,整个生态系统借助于各个构成要素的调节作用,系统具有自我净化功能和免疫能力。这种观点同样适合公民道德建设。在一个具备良好道德氛围的社会中,通过道德生态各构成要素的自我调节可以排除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不利影响。但是道德生态系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环境,它并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它可以依赖人为创造的条件。借助于外界的环境条件,人为地创造道德生态系统的良好运作条件,从而实现道德生态平衡。这就需要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责任编辑 余 青

Ecological Analysis on Citizen Moral Strengthening

LIU Guang-bin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

Key words: citizen moral strengthening: moral ecology: ecological analysis

作者:刘光斌

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篇3:

公民道德主体地位的制度构建

【摘要】当前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道德人格的缺失。道德主体制度是公民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是道德主体地位的基本权利表现,是健全公民道德人格的社会基础。道德主体制度建构实现了道德建设的法律制度支撑,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公民道德主体主体权利制度建构

当下中国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基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与社会制度的滞后之间的矛盾使然。以公民道德的不良状况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基本也可以归结到此种原因。传统的熟人社会早已经被打破,但原有的道德支撑体系和道德运行模式基本还没有改变。这不仅极大地制约了道德对于现有社会秩序的维护能力,甚至原有的社会道德水准也不能得以维持。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结构的核心概念是“市场主体”,并为此构建了一系列相应的支撑制度。作为与之呼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也必须做同样的转向,通过“道德主体”支撑制度的建构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结构变革的同步。因为,“与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相对应,中国社会新道德必须以人的主体精神为其基本原则。”①

公民道德主体地位的提出和制度表现

传统道德建设一直以来是以国家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内圣外王的社会价值指向、伦理政治不分的社会运作机制。这直接造就了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缺乏主体意识,妨碍了公民完整道德人格的形成,制约了社会公共道德水准的提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凸显了道德建设的困境,形成了社会发展的道德瓶颈。因此,高度把握和反思主体精神,构建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制度化的方式明确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主体精神成为普遍的道德建设原则,成为解决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困境的基础性工作。

主体地位意味着主体权利的明确,完整的权利体系是公民道德主体地位的制度表现和制度要求。一般情况下,这种主体权利必须包括意志自由权、自主决策权以及相应的利益保障制度。道德主体权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权利,其实质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即从事某种道德相关行为的法律权利,其实也可以称之为法律道德权利。

具体而言,道德主体权利是公民依据法律或制度的规定,根据自己选择的价值准则或善恶意识对道德现象或道德事件进行评价,进而对社会道德意识施加制度性影响的法律权利体系。它是公民社会主体精神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中的体现,也是公民民主权利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自然延伸。

公民道德主体地位的实践意义

道德主体制度建构的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有利于道德人格的培养。在这里,“道德人格”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责任感、权利感以及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等。道德人格与道德规范相比,是更基础、更深层的道德意识。道德主体制度的建构不仅能培养公众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也可以使其获得法律和制度保障的道德建设上的主人翁权利,可以极大地增进公民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和自信心。

道德主体制度的建构还可以解决人们对道德建设参与性过低、道德生活交互性不足的问题。现代社会要求建立的是“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的道德秩序,即现代道德是以每个人都是平等自主的个体为前提的。②因此,必须努力排除传统道德中的专制主义成分,创造条件实现公众的道德互动。只有在这种良好的道德互动中才能确立统一的、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因为,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道德恰恰是产生于人们的交往活动中的,当然也是直接服务于人们的交往活动。特别是在以交换型、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整个社会处于普遍的交往当中,传统心性伦理赖以存在的社会共同体已不复存在,构筑适应当代市场经济的公众道德互动机制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问题。道德主体权利的行使过程恰恰能够满足这一“交互主体性”的要求,通过道德价值讨论、选择和评价完成道德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道德秩序的动态平衡和有序发展。

道德主体制度的建构可以实现我国道德维护方式上的转变。传统理想主义道德观强调道德自律和个人修养的道德提升方式,体现在道德建设上就是过于重视道德规范的简单灌输,而漠视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建设。这种情况往往演化成道德建设实践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单纯的道德说教苍白无力;另一方面,随着近些年来政府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各种道德规范又显得专制有余。其实,自律是道德的最终存在方式和理想价值,失去自律,一切所谓的道德规范和原则都将成为虚设。但是,这并不否认道德他律的必要性。对于道德而言,“自律”是结果和目的,“他律”才是手段和进路。因此,构建一个常态的、良性的社会道德体系,必须通过公民道德主体权利的制度建构使公民成为社会道德的实践者、社会道德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为公民道德自律构建良性的制度抑或他律环境,进而实现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新型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机制。

道德主体制度建构

公民道德主体权利的制度建构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一、作为一种完整的权利体系,道德主体权利必须包括道德意志自由权、道德评价权及其相应影响力的保障制度。只有这样,道德主体权利才能真正成为道德主体地位的保障,彰显公民社会的主体精神,实现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不完整的权利不仅不能推动道德主体意识的形成,还会使社会公众更加远离和排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公民道德主体权利的内容必须详实确切。传统道德建设注重的是公众的义务,很少会考虑到其权利。即使是涉及到权利,也往往是一些没有实质性内容或影响的权利。合理的道德制度的建设必须以明确的、有切实影响力的权利内容唤起公众的道德建设的主体意识,使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化为评价事物的标准直至自我价值追求,从而实现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变。三、公民道德主体权利的实现并非意味着国家道德建设责任的放弃,而仅仅是治理方式的转变。伦理道德问题本身的重大普遍意义决定其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学者和公众的思考之中,更不应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是必然进入国家政治的抉择。国家在宏观上进行道德引导,公民作为道德主体在微观上行使具体的道德主体权利。对于公民道德制度建设,要转变现有思维方式,实现宏观引导与微观开放相结合,通过公民道德主体权利的确立,明确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调动公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民的道德主体权利的制度设计。一、构建道德意志自由权制度。道德意志自由权是保障道德主体拥有自主价值观念的制度。成为道德主体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自主的道德价值认识能力。真实的道德价值认识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生于人性的自觉和对理想的追求。传统道德建设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强加,很难让人产生自觉自愿的主体精神和责任感。作为社会主体和道德主体,公民有能力、有愿望对道德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不仅有利于政府了解社会生活的实际道德动向,更有利于社会公众在道德讨论中辨别是非,发现真理,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情况下培养形成较为一致的道德共识,从而强化道德调控,增强社会凝聚力。二、构建道德评价权制度。道德评价权是作为道德主体的公民将个人道德意志转化为社会道德意志的制度保障,是道德主体地位的核心权利基礎。传统状态下的道德评价多是以分散的社会舆论形式出现的,很难让公民产生权利感、责任感等主体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熟人社会里也很难引起实际的社会制约效果,其调控作用具有低效性与或然性的特点。因此,在现代社会,舆论监督只有和社会力量或国家权力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涂尔干指出:“群体通过强制作用把自己的权威施加在成员身上,并根据自己的模式来塑造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强迫他们,防止他们变成一盘散沙。”③制度化这种道德评价能促使公民个人的道德价值选择显性化、权利化和社会化,在道德主体广泛的、制度化的交互基础上实现现代意义的道德秩序的重构。

结语

公民社会的基本运作形式就是社会成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选择的过程。在此方面,我国政府应该逐渐退出微观管理领域,注重宏观调控。通过公民个人道德主体权利的实现来构成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和进化机制,应该是未来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公民道德主体权利的行使过程,有利于培养公民道德文明素质和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面临的道德瓶颈,也是转变现有的道德建设模式、实现道德建设法制化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0SJD720014)

注释

①李兰芬,张晓东:“道德转型论”,《江海学刊》,1997年第2期,第99页。

②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作者:燕善敏

上一篇:教师成为研究者途径研究论文下一篇:局域网数据存储技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