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文把关于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民国时期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对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数量等作了调查统计,并对其出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二阶段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贡献、制度、模式、特征、学科、专业及其培养院校进行了研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 篇1:

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状况、特点—基于1149篇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学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人才。文章借助 CiteSpace 软件对《研究生教育研究》创刊以来35年的刊载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研究发现: 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学科建设、学位制度、培养质量等方面; 研究呈现出“国家引导,政策推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团队”“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持续关注研究生培养质量”等特点; 推进研究生多元的招生模式、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推行研究生教育多元考核机制、加强关键新兴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生教育研究关注的趋势。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CiteSpace; 专业学位

一、引言

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指出要积极扩大研究生的招生名额,一大批研究生院随之建立。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领导全国学位授予工作。我国的学位制度经历了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从1995年起,高校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并轨”、学生缴费上学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人才培养矛盾所作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举措。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招生,充分激发了研究生教育的活力。 进入20世纪以来,研究生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 2013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改革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2020年7月,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再次肯定了研究生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生教育建设的重点,对研究生培养和高校建设有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研究生规模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教育研究》是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等机构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端教育类学术期刊,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刊;已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及有关报刊网全 文收录; 2011年入选武汉大学 RCCSE-E 教育学类核心期刊,2012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 来源期刊,2013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从1986年创刊到2021年已走过35个年头,以该刊作为研究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文献载体,对宏观地把握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文献来源与数据处理

(一)文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收录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所 有文献检索和统计。检索方法是在中国知网中选取高级检索,检索条件选定 “文献来源”选取《研究生教育研究》,选择日期为1986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3140篇。 本文选取2010年到2021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研究工具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 CiteSpace 软件5.8.R3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通过对研究关注点的状况、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关键词时区分布图 谱和突现词随时间变化来预测研究趋势。

(三)数据处理

为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把从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3140篇文章,以3年为一个单元,分成5组,进行数据的筛选。 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去掉“简讯”“信息窗”“学报”“培养单位”“资料”“研究生园地”中的会议通知等非学术性文献,最后得到1149篇有效文献。以refworks格式将文献导出,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文献产出情况分析

1. 文献数量分析

文献数量分析刊文量是衡量研究生教育研究状况及趋势的重要指标。依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9年来的刊文数量,研究发现《研究生教育研究》刊文数量表现出五个阶段性的特点。如图1所示,1992—1995年,期刊发文量从85篇发展到101篇;文献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1996-2009年,文献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89篇一直下降到56篇;2010-2015年是期刊发文量快速发展时期,在2015年发表文献数量达到最高峰,达到1209篇。2016-2021年虽呈下降趋势,刊文数量仍在90篇以上。

(二)研究关注点分析

从CiteSpace关键词的检索中得到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在图谱中,关键词的字号越大,说明其出现的频率越高,研究的热度越高。从图谱可以看出,“研究生”字号最大,说明其研究热度最高。“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博士生”以及英国、美国的研究生及博士教育等都是围绕研究生教育展开的热点。

(三)研究力量分布情况

1.作者分析

发文作者的合作网络分析可以显示作者的合作强度。运用CiteSpace软件,时间选择2010-2021年,时间切片选定1年,Notetypes中选择Author,运行完程序得到的研究生教育研究作者分布知识图谱,可以看出高产作者之间连线较多,如图3所示。其中梁传杰、侯万锋的字显示最大,说明两位学者的发文量是最多的。其他作者分布比较分散。

2.机构分析

从发文机构来看,天津大学教育学院位居第一,发文量为14篇;其次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发文数量为12篇;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是華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表文献数量都为10篇;剩余机构发表文献数量为8-10篇。通过研究发现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机构,主要是研究生院、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院(部),发文量比较稳定(见表1)。

四、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特点分析

(一)国家引导,政策推动

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受到国家政策的引导很明显。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研究生教育得到稳步发展。1980年,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关键词的分析中,学位制度呈现为研究的热点,说明《条例》的发布,引导了学者对学位制度的研究。1993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发展应用型学科,提高人才素质,不同层次学校有不同的目标,要办出特色。为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化研究。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推动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激发了学者对我国专业学位制度的研究。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祖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都是在特定时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才所作出的重大举措。

(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团队

研究作者如;侯万锋、梁传杰、万明、王传明等发表文献数量居于前列。乔刚等学者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形成以乔刚、高耀王传毅、陈洪杰、沈文钦为主的研究团队,高产作者之间联系紧密。高产文章机构主要集中在“双一流”大学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显然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的开放程度为研究生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研究人员隶属于研究生院和教育学院。,邮编:(650000).

作者:宋泓锦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 篇2:

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述评

[摘要]本文把关于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民国时期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对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数量等作了调查统计,并对其出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二阶段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贡献、制度、模式、特征、学科、专业及其培养院校进行了研究。总结近百年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发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相对丰富,而对研究生院校、学科和专业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忽略了对培养单位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期望未来能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范围,加强对研究生的生活及其培养机构的研究。

[关键词]民国;研究生教育;述评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2.032

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始于清末,是移植西方近代大學制度的结果。清末学制系统对类似研究生教育的制度有所设计,民国初年的教育法令对研究生教育制度有所规定,但均未真正实施。1917年底,北京大学率先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开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我国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实际持续了30余年,其间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问题也不断呈现。

一、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现状

(一)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研究

民国时期,关于民国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鲜见以“研究生”为题名或主题的专著和论文,但与之相关的信息却不少,如关于研究生的规章制度、招生考试等新闻、广告不绝于各大报刊。但也有一些是对研究生教育的初浅研究,如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查统计分析;还有一些是在相关著述中论及了研究生教育的问题。

1.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数据的调查统计

学者开始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调查统计是在民国中后期。在1935年,有研究者对教育部核准的设有研究所的大学进行了统计,由于当时大学设立研究所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研究生,所以此调查实际上就是对备案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了统计[1]。1936年,有研究者对该年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如《清华研究生之统计》一文对清华大学研究院32名研究生的籍贯进行了统计分析,另外一文《本学门研究生之统计》则对北京大学国学专业研究生的籍贯和研究范围、研究题目等进行了统计[2]。1940年,边理庭在《我国大学研究院所发展概况》一文中详述了大学研究院、所各个发展阶段的制度及其发展规模,对各年度、各高校的研究生专业、招生考试办法及硕士学位授予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3]。1942年,叶佩华在《我国大学研究院所设施情形之检讨》一文中对各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人数及其专业分布、研究生的生活费、硕士论文审查情况等作了统计分析,并在提高研究生地位、增加研究生生活津贴、举行特种研究生考试等方面还提出了诸多建议[4]。后来,也有学者对1942年度第一学期全国高校法科研究所的学部数(法学研究生的专业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5]。此外,1944年的《科学技术月刊》的科学技术消息栏中,刊出了《中国各大学理工农医研究所及研究生之调查》一文,分别对1942年的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江苏医学院等院校研究生的研究题目进行了调查统计[6]。

2.研究生教育问题的初步探讨

虽然有些著作和文章并非专门论述民国研究生教育,但其内容却涉及了民国研究生教育,并对研究生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如1942年,陈东原在《我国之大学研究院》一文中,对研究生制度沿革、研究生专业现状以及大学研究院的贡献等进行了阐述[7]。1946年,吴恩裕在《论国内大学的研究所》一文中,回顾和比较了战前与战后研究生入学意图、研究能力和毕业论文的得失问题,然后对当时研究所的设立、导师的学识标准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对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及问题进行了揭露并提出建议[8]。1946年,冯泽芳在《如何做农科研究生》一文中对研究生的基本精神、农科研究生应有的准备、农科研究生的治学方法、研究生的终身责任等四方面作了较为详尽地阐述,用以指导农科研究生的读书学习[9]。此外,为了借鉴其他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经验,有学者开始翻译他国的研究成果,如1947年,周先庚翻译介绍了STUART M.STOKE的论文,全称为《心理学系研究生在大学中应有之准备》,此文是一篇调研论文,1946年刊于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其内容分别从心理学科的准备、必修的普通科目、研究生的成绩等方面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生的教育情况[10]。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多,其中大部分成果只是包含或涉及民国研究生教育的内容。据笔者查阅,目前专门研究民国研究生教育的著作仅见1部,论文约有30余篇。本文从将以下3个方面对此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阐述。

1.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与贡献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梳理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或贡献。如胡颂华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起源》一文,对研究生教育的起源进行了梳理,并对民国各校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招生办法和培养方式等实践作了一些介绍[11]。张善明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立法的历史回顾》一文的前半部分,阐述了清末民国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立法工作及其特点[12]。吴芬在《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研究(1902—1949)》一文中,从研究生的入学招生制度、培养方式、学位制度3个方面进行了史实分析和原因探讨[13]。游玉华在《近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轨迹》一文中总结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第一,发展模式经历了从概念酝酿到实践探索,再到法制化;第二,学位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地位从边缘走向核心的过程;第三,招生方式从自荐并接受审核走向公开考试,培养模式从科研型走向课程型[14]。孙杨的《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1902—1935)》从教会大学和本土大学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我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当代启示[15]。岳爱武、熊小燕在《教会大学对中国近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贡献》一文中,论述了教会大学在引进近代西方学位制度、改进大学学科结构、提高大学学术水平等方面,为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的实践性示范作用[16]。岳爱武通过对史料的深度挖掘,在《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教会大学考辨》这篇文章中,对我国教会大学最早实施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学校和时间进行了考证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震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14年;第二,东吴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15年或 1916 年;第三,圣约翰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19 年[17]。葛苏放、邱新法在《中国近代研究生报考资格的历史考察及其述评》一文中阐述了对研究生报考资格的审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雏形到成型,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18]。刘腾在《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思考》一文中梳理了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当时研究生教育的特点[19]。张准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述评》一文中对北京政府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影响进行了归纳[20]。涂上飙所著的《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一书系统地阐述了民国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阶段和贡献等[21]。郑刚、余文都在《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返观》一文中对战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应变举措、发展概况、历史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22]。李东在《对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审视》一文中阐述了清朝末年、民国前期和民国后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概况[23]。可以说,这些研究成果对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贡献作了较为全面的考证与阐述。

2.民国研究生教育的制度与特征研究

关于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研究,岳爱武在《近代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一文中,总结了近代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历史演变的一些特征[24]。吴芬在《近代中国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一文中,从政府法规、法令和各院校的实际状况两个层面对我国近代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吴芬认为,因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需求和留学生的影响,我国近代研究生的培养方式经历了从德日式个人培养方式到美国式集体培养方式的转变过程[25]。陈元在《清末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发展研究》一文中,将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清末的萌芽期、民国前期的成型期和民国后期的完善期。陈元认为这三个阶段与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是同步的[26]。朱文镇、岳爱武在《中国近代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变迁——基于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视角》一文中,阐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仿效日本模式到效法德国模式、再到移植美国模式的发展过程,其有着清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发展逻辑[27]。后来岳爱武等研究者又基于学制演变的视角,梳理了近代研究生培养制度变迁的历史,并分析其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28]。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民国研究生教育相关制度和培养模式进行的梳理和探讨。

关于民国研究生教育特点的研究,孙傲、郑永安在《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一文中,剖析了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状况,并揭示了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几个特点。第一,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由虚到实,逐步走向成熟;第二,民国研究生教育是在政府主导下创建和发展的;第三,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较深的德、 美研究生教育的烙印[29]。陈元在《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特征及其成因与启示》一文中,阐释了民国期间研究生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私立大学不逊于公立大学,不同学科发展不均衡等特点,并分析了民国研究生教育与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紧密联系[30]。郑刚在《抗战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变迁及其特点》一文中,对战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政策举措、发展概况、发展特色进行了探析[31]。杨越在《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实践探析》一文中,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并阐述其重要影响[32]。

3.民国时期分院校、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研究

民国时期分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瞿海东、陆敏珍在《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概述》一文中,介绍了浙江大学在西迁的过程中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33]。涂上飙在《论民国时期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一文中,阐述了民国时期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具有成熟性、时代性等特征[34]。肖雄在《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一文中,从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重建及北京、清华、南开3所研究院的自身传统与其独立性出发,阐述了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继承性、多样性、融合性等特点[35]。刘金生在《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变迁与发展研究》一文中,梳理了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变迁,考察了其在研究生的招录、培养、管理、毕业及学位授予等4个方面的实施特点和影响[36]。覃红霞在《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以厦门大学为例》一文中,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筹设的定位、学费、课程、特点等方面的特色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进行了比较分析[37]。田正平、王恒在《民国时期的研究生交换研究——以清华大学和德国大学的研究生交换为中心》一文中,介绍了中外研究生交换的先期实践以及清华大学与德国大学交换研究生的经过和影响[38]。傅宏星在《吴宓与民国时期清华外文系的研究生培养》一文中介绍了清华研究院外文研究所的办学历程,以及吴宓教授研究生课程的要旨、清华外文系研究生培养的特色等[39]。

民国时期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孙伟、王国平在《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东吴大学法学研究生教育》一文中,对东吴大学法科研究生教育的概况、启动的历史条件及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作了阐述[40]。周谷平、赵师红在《民国时期的农学研究生教育初探(1935—1949年)》一文中梳理了农科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和实施概况,探讨了其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农学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41]。王传以中山大学为例,介绍了文科研究所史学研究生的招考、课程、学位论文等情况,并阐述了研究生培养的意义[42]。他还在《民国时期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演变》一文中对全国高校早期文史研究人才的培养、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建立、教育体制转型下史学研究生的培养等情况进行了总结[43]。邓绍根在《艰难的起步: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践》一文中,分别介绍了燕京大学、延安中国新闻研究室及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的新闻专业研究生教育情况[44]。陈元在《民国时期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特征及其成因》一文中,对南开大学经济专业研究生教育在招考、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分析其成因[45];他的《民国大学农科研究所的发展及其研究生教育特征》[46]和《民国大学工科研究所的发展及其研究生教育特征》[47]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农科和工科在教育规模、各专业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具体特点。刘金生在《抗战时期高校理科研究生教育论析》一文中,阐述了战时高校理科研究生教育的背景、实施特点和影响[48]。

二、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由上述内容可见,民国时期不仅有关于研究生的数量统计分析,也有对研究生教育问题的简单思考。当时研究生教育是在大学研究院所中开展的。因此,大学研究院所是研究生的培养单位。研究者们习惯上将有关大学研究院所的问题看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因此当时以“大学研究院所”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反而有多篇,其中有些涉及了研究生教育的具体问题,揭露其不足,还有一些则是探讨其发展。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均是在1934年《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和1935年《学位授予法》颁布之后。也就是说,在研究生教育制度规范和完善之后,才有相关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彻底否定了旧制度、全盘学习苏联,同时还受到“文革”的影响,在建国后的近30年里,没有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成果。而在此期间,介绍苏联、德国、美国甚至日本研究生教育的成果的为数不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恢复及学位制度的颁布,有关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也开始进入学者们的视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既有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考证、制度、历史、贡献和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對分院校、学科、专业的深入研究。这种现象似乎与近年来的“民国热”不谋而合。这也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开始大胆正视和思考民国教育问题,为当下的教育问题寻找相关的历史经验。

纵观这近百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已有研究范围不够全面。从1917年到1949年,我国先后有30余所高校开展了研究生教育,而现有研究只涉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东吴大学等8所大学。另外,当时已有八大学科,涵盖近百个专业,但包括医科在内的很多专业都未见研究。第二,已有研究虽然对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贡献进行了审视或述评,但往往把其贡献归于教育制度的完善或社会制度的改革,而忽略了对研究生培养单位自身价值的研究。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除了受教育制度影响之外,研究生的教育经费、师资、课程、教学和学位等皆依赖于培养单位的有效管理。第三,已有研究往往认为当时的社会变迁单向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方方面面。而事实上,虽然当时研究生教育深受社会动荡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单向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爱国情怀等因素也引领或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生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应该是相互作用的。第四,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历史和特征等宏观方面,而忽略了对研究生教育活动主体——研究生微观生活的研究。未能了解民国期间研究生的内心世界,再现他们的生活原貌。

三、研究启示

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期望未来关于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能够在如下几方面有所加强:第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范围。对于研究的院校、学科和专业都应该更加全面。既要关注公立大学,也要关注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既要关注热门学科专业,也要关注冷门学科专业。应该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第二,要加强对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研究。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均是在大学研究院所中开展的。因此,大学研究院所既是培养研究生的机构,又是大学内部的科研机构,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基层组织。从组织系统层面上剖析研究生教育的经费、师资、课程、教学和学位等管理模式,正视研究生教育的内外条件,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其与学校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要加强对民国期间研究生的生活领域研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我们应在物质生活、教学生活、学术生活、情感生活、健康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还原他们在时局变迁中的生活实况,探究他们在社会动荡和生活困厄之中坚守学术救国和学术道德的精神,以及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和健康身体养成的方法,总结其生活特点与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

[1]佚名.全国各大学设有研究所者统计[J].教育季刊,1935(4):48-49.

[2]佚名.清华研究生之统计——本学门研究生之统计[J].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1936(12):167-168.

[3]边理庭.我国大学研究院所发展概况[J].教育杂志,1940(8):22-26.

[4]叶佩华.我国大学研究院所设施情形之检讨[J].高等教育季刊,1942(4):72-75.

[5]佚名.全国大学及独立学院法科研究所之学部数[J].高等教育季刊,1943(1):33-46.

[6]佚名.中国各大学理工农医研究所及研究生之调查[J].科学技术月刊,1944(3):76-77.

[7]陈东原.我国之大学研究院[J].学生之友,1942(1):23-26.

[8]吴恩裕.论国内大学的研究所[J].读书通讯,1946(112):8-11.

[9]冯泽芳.如何做农科研究生[J].中央周刊,1946(15):148-150.

[10]周先庚.心理学系研究生在大学中应有之准备[J].教育通讯,1947(11):24-26.

[11]胡颂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起源[J].教育评论,1986(6):59-61.

[12]张善明.我国研究生教育立法的历史回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5):45-48.

[13]吴芬.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研究(1902—1949)[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2:1.

[14]游玉华.近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轨迹[J].大学教育科学,2005(2):75-78.

[15]孙杨.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1902—1935)[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6]岳爱武,熊小燕.教会大学对中国近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贡献[J].现代教育科学,2010(3):30-34.

[17]岳爱武.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教会大学考辨[J].高教探索2010(4):87-91.

[18]葛苏放,邱新法.中国近代研究生报考资格的历史考察及其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0):10-12.

[19]刘腾.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20]张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述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150-151.

[21]涂上飙.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

[22]郑刚,余文都.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返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27-33.

[23]李东.对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7-9.

[24]岳爱武.近代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J].高教探索,2009(4):101-105.

[25]吳芬.近代中国研究生的培养方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513-518.

[26]陈元.清末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发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14(4):34-37.

[27]朱文镇,岳爱武.中国近代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变迁——基于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视角[J].阅江学刊,2014(4):52-60.

[28]岳爱武等.中国近代研究生培养制度变迁的历史省察——基于学制演变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5(9):155-159.

[29]孙傲,郑永安.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J].高教探索,2009(2):111-114.

[30]陈元.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特征及其成因与启示[J].江苏高教,2013(5):98-100.

[31]郑刚.抗战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变迁及其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74-82.

[32]杨越.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实践探析[J].兰台世界,2017(12):115-117.

[33]瞿海东,陆敏珍.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概述[J].浙江档案,2003(5):38-39.

[34]涂上飙.论民国时期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J].武汉大学学报,2008(4):597-601.

[35]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780-783.

[36]刘金生.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变迁与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I.

[37]覃红霞等.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以厦门大学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49-156.

[38]田正平,王恒.民国时期的研究生交换研究——以清华大学和德国大学的研究生交换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6(8):234-242.

[39]傅宏星.吴宓与民国时期清华外文系的研究生培养[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7-112.

[40]孙伟,王国平.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东吴大学法学研究生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13-117.

[41]周谷平,赵师红.民国时期的农学研究生教育初探(1935~1949年)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26-31.

[42]王传.民国时期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述评——以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20-125.

[43]王传.民国时期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演变[J].史学月刊,2015(11):32-41.

[44]邓绍根.艰难的起步: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2):149-155.

[45]陈元.民国时期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特征及其成因[J].重庆高教研究,2014(6):44-48.

[46]陈元.民国大学农科研究所的发展及其研究生教育特征[J].教育评论,2015(2):161-164.

[47]陈元.民国大学工科研究所的发展及其研究生教育特征[J].教育评论,2015(5):154-157.

[48]刘金生.抗战时期高校理科研究生教育論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6(4):42-49.

(责任编辑:付英华)

作者:陈元 田宇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 篇3:

教学质量管理视角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

摘 要:本文旨在从教学质量角度出发,对当前教学资源管理机制改善提供思路,推动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顺利开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层次。

关键词:教学质量 管理 教育

随着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和规模结构的调整改革,新时代下,对部队官兵的各项能力素質提出了高要求。研究生作为部队人才体系中的具有较高学历的科研工作者,其培养质量引人注视,教育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断得到重视。

一、教学质量管理的内涵

质量管理要求项目实现它所提出的各种需求,在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中表现为招生计划的确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期考核、实践教学、预答辩等。诸多举措都是为了完成培养高素质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任务而制定。以中期考核为例,通过邀请专家对学员们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指导评价,为学员们拨开迷雾、指点迷津,这对于下一步更好的完成论文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质量管理在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足

1.当前研究生招生政策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当前,院校录取的在职研究生,其原先大多处于后勤岗位、闲暇时间较多,能够拿出较多时间准备复习备考、其自身的发展潜力后劲不足,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又更进一步的脱离了原部队,对原部队的各方面已经不了解,毕业回去后很难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岗位,甚至出现了一些学员在院校学习期间就提出申请转业的现象;另一方面,能力素质过硬、发展前景大的优秀指挥干部与技术人才,大都身处重要岗位,工作强度大任务艰巨、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准备考研,出现了单位不舍得这些优秀干部离开这么久而去攻读研究生、而这些优秀干部本人想求学深造却考不上的局面。

2.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新型作战指挥人才不相符。长期以来,军队院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不是很重视,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没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还没有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培养道路。在对毕业学位论文的评价中,还存在参照学术学位论文标准的现象,这不仅违背了最初的培养目标,也失去了其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特殊性。

3.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效益低。目前,我军研究生教育对全军军官的任职岗位科学权威与精确的需求测算还比较缺乏,研究生学历与具体岗位的任职资格和干部的任职条件缺乏必要的联系,目前只是把研究生教育作为提高干部学历水平和能力知识的一种教育,与任职培训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建设与培养规模发展的不科学和研究生教育的低效益。

三、健全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约束机制

1.精确把握教学管理的目标。一方面,牢牢抓住部队对的真实需求。目前,全军干部队伍中拥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还比较低,远远不能适应满足新时代下部队对新型人才的紧迫需求要。因此我们要立足于部队建设需求,注重培养拥有实践应用能力和指挥与专业技术能力的新型人才,要为军队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高科技武器装备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把握培养新型作战指挥专业人才的方法指南。以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实践学习、锻炼为引领,注重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性,满足新时代下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2.抓好落实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一是调整优化招生考试知识内容,完成由知识测试向能力测试的过度,让有真才实干的优秀基层管理干部与技术人才能够有机会在院校得到更好的培养,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权利。二是加大新的学位授权点的申请工作,重点优先发展部队特色学科、重点学科以及其他部队急需的特色专业学位类型。

3.健全教学管理标准与制度。一是以培养学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办学目标,努力构建科学隔离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建设一批军队重点课目,建立一套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内容体系。二是不断丰富发展优秀在职干部考学制度。鼓励与支持优秀的指挥干部和技术人才入学深造,改革目前干部的任用制度,对去学习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部队干部的位置予以保留,让其免除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不用担心毕业后回到单位岗位没了。三是改革优化毕业分配政策。了解部队真实需求,根据研究生所学的专业和具备的能力特长安排相应岗位,弥补部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短缺;鼓励进行适当的流动锻炼,积极推荐具备高素质的研究生渐渐向新型作战力量领域和技术密集型部队工作,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举措,旨在建立教学质量约束机制,完善教学资源管理机制,更好地让教学管理工作在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扮演好角色,努力为部队培养一批新型作战指挥人才,为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勇波,杨春雷,张立杰. 对加强和改进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8):9-13.

作者简介:肖鹏程(1996—)男。籍贯:安徽省蚌埠市。职务:学生。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军事财政。

作者:肖鹏程

上一篇:存储器电路设计论文下一篇:新课程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