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控制论文

2022-04-15

公司内部控制论文 篇1:

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摘 要:以安徽省2013—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迪博内控指数作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来表示公司绩效,利用Eviews 70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描述两者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公司规模、资产周转速度、董事会会议次数也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财务杠杆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最后,针对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设计水平不高、经营效率效果一般等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Key words:Listed companies in Anhui Province; Internal control; Company performance; Empirical research

美国的安然事件、我国的银广夏、三鹿氰胺、假疫苗等事件,给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2015年7月30日,证监会对皖江物流财务舞弊案件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再次引起学者对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关系的关注。截止2017年12月31日,安徽辖区共有102家A股上市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相关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深圳迪博公司风险管理公司只对其中93家A股上市公司测算并公布了内控指数,有8家公司内控指数为0,无效内部控制率达到了86%。2017年年度迪博内部指数前100中仅有3家上市公司来自安徽辖区,此外安徽省上市公司平均内控指数略低于全国平均内控指数,两者相差694,表明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中等偏下。邓英飞(2018)对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设计水平不高、经营效率效果一般[1],进一步说明安徽省上市公司总体内部控制质量不高。对2018年安徽省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分析可知:安徽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在2017年是亏损的,亏损率达到9%,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仅为538%,说明当前安徽省上市公司对总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这可能和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不高有关,这就需要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相关研究比较早,取得的成果比较多,Beneish et a1(2006)的研究表明有效的內部控制有利于公司资本成本的降低,从而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2];Jaya Kumar Shanmugam(2012)对马来西亚中小公司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出现商业失败的可能性更大[3]。Doyle et a1(2013)通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会因为盈余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引起企业价值的降低[4]。但是有些学者认为两者不相关,如Dana R  Hermanson,Daniel M  Ivancevich 和 Susan H Ivancevich(2008)通过对137家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的盈余收益不相关[5]。

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联合颁布了《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此后学者开始重视对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李国盛、杜岩(2015)利用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迪博内控指数与权益净利率、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与托宾 Q 值没有显著相关关系[6];田利军、罗锐章和朱瑞(2015)利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7];汪戴芳(2018)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正相关[8];陈绍彬(2018)通过对通用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的结论[9]。还有一些学者,如叶梓(2011) 、李豫湘(2013)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10-11]。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可知,当前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主流观点是“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但大多集中在对制造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特定行业的研究,对个别省份上市公司的研究比较少。安徽省近年来公司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公司业绩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在中部六省中处于重要地位,此外安徽省靠近发达的沿岸城市,研究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对其他省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从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选取安徽辖区2013—2017年的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在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剔除了ST公司、金融行业、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选择了安徽辖区内74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本文的迪博内控指数来自深圳迪博公司风险管理公司数据库,其他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讯财经网、巨潮财经网,数据处理和实证分析过程中主要利用了Excel 2010和Eviews 70。

(二)变量定义

1.解释变量的选取。本文选取迪博内控指数(IC)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迪博内控指数是深圳迪博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合规、报告、资产安全、经营、战略五目标为基础设计的,在测算过程中对五目标完成情况不断进行打分、赋值,对内部控制缺陷不断进行修正调整,最终形成的综合性指标。该指标不仅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同时也反映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控制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该指标的设计、衡量标准统一,利用该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更科学合理、可比性更高。

2.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公司绩效是指公司在一定生产经营期间利用现有资源所实现的经营效率及效果。西方国家多采用托宾Q值反映公司绩效,托宾Q值适用于强有效资本市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尚未达到这一条件,显然该指标在我国是不适用的。我国学者对公司绩效的描述多用每股收益(EPS)、权益净利率(ROE)、总资产收益率(ROA)。每股收益和权益净利率都只能反映股东所对应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无法反映公司所有资产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故本研究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衡量公司绩效。

总资产收益率是指公司利用资产的效率,能够综合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状况。

计算公式:总资产收益=净利润(年初总资产+年末总资产)/2

该指标越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表明公司利用现有资产为公司创造的利润更多。

3.控制变量的选取。

公司规模(SIZE)、财务杠杆(LEV)、流动性(IRR)、成长能力(GROWTH)、资产周转速度(TURN)、股权集中度(SHARE)、董事会次数(TIME)、高管薪酬(WAGE)都会对上市公司绩效产生影响[12-14],为了更好的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将上述八种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公司规模(SIZE)用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财务杠杆(LEV)用资产负债率表示,流动性(IRR)用流动比率表示,成长能力(GROWTH)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示,资产周转速度(TURN)用总资产周转率表示,股权集中度(SHARE)用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表示,董事会次数(TIME)用上市公司每年召开董事会会议的次数表示,高管薪酬(WAGE)用前十名高管薪酬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各种变量的具体衡量指标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在对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前,首先对各个变量的从表5 看出:固定效应模型的R2为0677 008,调整后的R2为0584 724,F的统计值为7336 174,对应的P概率值为0000 000,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通过对多元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迪博内控指数与总资产收益率在001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证明假设H是成立的;对迪博内控指数与公司绩效关系式分析可得,迪博内控指数每增加1,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00 06,因而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将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通过表5进一步分析可知:ln总资产、资产周转次数、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在001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增大公司规模、提高公司资产周转速度,合理增加董事会会议次数,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收益率在001上显著负相关,公司应在确定适当的财务杠杆基础上,进行外部借款,否则过高的借款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流动比率、ln前十名高管薪酬、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总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以2013—2017年安徽省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与总资产收益率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公司绩效将会因此显著性的提高;此外,公司也可以通过增大公司规模、提高资产周转速度、增加董事会会议次数、降低财务杠杆水平等提高公司绩效。

为了充分利用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在提高公司绩效方面,针对内部控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上市公司应根据本公司所处行业特征、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明確各方责任;其次健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适当提高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而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控制力度,合理安排董事会会议次数,促使董事会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完善管理人员的考核、奖惩、晋升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积极向上的公司文化,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最后从本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水平出发,以控制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为导向,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各个循环业务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职责分离,避免权利的授予者与任务的执行者为同一人,因而减少以公谋私的行为。

(二)提高五要素的设计水平

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为基础,权衡五要素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完善内部控制,从而提高内部控制整体设计水平。在优化控制环境的同时,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优化沟通环境;风险评估方面,加强风险评估管理意识,合理利用监督制度和沟通渠道,提高风险评估和风险披露的效率;控制活动方面,完善控制流程和控制方法,确保控制目标更好的实现;信息与沟通方面,鼓励员工参与沟通,健全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渠道;监督方面,完善监督制度,在确保董事会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加强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

(三)提高内部控制经营效率效果

上市公司在优化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设计水平的同时,要考虑内部控制建设成本与收益的大小、内部控制建设与经营效率的关系,只有内部控制建设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0,相关的措施方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不利行为的扩散,完善内部控制活动,提高内部控制经营效率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英飞. 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J]. 铜陵学院学报,2018,17(1): 54-58.

[2] Beneish  M  D, Billings  M  B,Hodder  L  D. Intemal Control Weaklnesses and Infornlation Uncertainty [J]. The Accounting Re View, 2006(83): 665-673.

[3] Jaya Kumar Shanmugam,Mohd Hassan Che Haat.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Malaysian Evidence[EB/OL].(2012-06-09)[2016-06-02].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1478933.

[4] Doyle J G, Giunta A, Madjarska M S, et al. Diagnosing transient ionization in dynamic  events[J].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3, 557(1): 906-908.

[5] Dana R Hermanson, Daniel M  Ivancevich,Susan H  Ivancevich. SOX Section 404 Material Weakness related to Revenue Recognition[J].The CPAJournal, 2008(10):40-45.

[6] 李国盛,杜岩. 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内部控制指数实证研究[J]. 公司经济,2015,34(7): 74-78.

[7] 田利军,罗锐章,朱瑞. 公司文化、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基于航空公司问卷调查数据分析[J]. 财会通讯,2015(12): 68-70.

[8] 汪戴芳. 公司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 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2): 89-90.

[9] 陈绍彬.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分析——以我国沪深A股通用制造类公司为例 [J]. 纳税,2018(8): 130-132.

[10] 叶梓.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内部审计视角[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李豫湘,李阳阳. 内部控制水平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 商业会计,2013(15):45-47.

[12] 刘申涵,王习习. 内部控制、員工质量与公司绩效[J]. 中国市场,2018(21): 102-104.

[13] 王依然,刘旭英. 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J]. 山西农经,2018(12): 80.

[14] 夏盼.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会计师,2016(5): 16-18.

[责任编辑:范 君,李 丽]

作者:刘婉 程克群

公司内部控制论文 篇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公司绩效与高管薪酬相关性研究

摘要:本文以我国主板市场计算机服务业4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提取2011年年报数据,选择内部控制质量和净资产收益率为解释变量,高管层薪酬作为被解释变量,借助于Excel2007和Eviews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与高管薪酬显著相关,并且与内部控制质量等因素联合对高管薪酬有显著影响,但是内部控制质量单个因素对高管薪酬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公司绩效 内部控制质量 高管薪酬

随着安然公司等一系列会计丑闻的曝光,美国国会于 2002 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 SOX 法案),一时间将风险控制推到风口浪尖,同时也将人们对于内部控制和高管激励制度的关注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有关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针对内控质量、公司绩效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研究也在不断增加。

一、研究现状

建立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相关因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从高管持股比例到公司业绩,从公司股权结构到经济制度,从行业竞争程度到社会文化等等,可以看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都是高管薪酬政策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多数只讨论公司的外部特征(如所在的行业、地区)和会计收益(如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率等)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但由于公司产权、所处地域等各种主客观原因,研究结论不一,且很少讨论相关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也没有对高管薪酬政策提出具体的评价规范。

内部控制质量不同对公司的业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张川、耿毅和潘飞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与业绩后果的实证研究》中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越严格、公司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频率越频繁、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越好,那么公司业绩将会越好,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有效实施有助于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业绩。Altamuro和Beatty(2006)、Whisenant et al.(2003)研究检验了内部控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发现当报告说内部控制有严重缺陷时,股票价格导致负面的市场反应。

目前关于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考察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比如 Irving(2006)的研究发现,披露公司重大的内部控制的缺陷会导致公司股票未预期收益率和未预期交易量的波动,这表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会为投资者配置资源提供增量信息;二是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如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缺陷会导致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失真,进而导致企业的盈余质量较低(Ashbaugh-Skaife et al.,2007;Doyle et al.,2007a,2007b)。

二、理论基础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管理层的薪酬与公司业绩高度相关已成为共识,鉴于此,很多学者选取衡量公司业绩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影响管理层薪酬的一个解释变量。巴菲特在1977年致股东的信中说:“除了特殊情况(比如负债与权益比例特别高的公司或是重要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录的价值不真实的公司)以外,我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更加合适的管理层取得的经济业绩衡量指标”。即使税后利润和每股收益增长,但如果股东权益增长幅度比税后利润增长幅度更大,净资产收益率也会下降。这正是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业绩衡量指标更合理的重要体现。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公司将通过传递信号将其与那些较次企业区别开来,市场也会做出积极的反应,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将会上涨,而那些不披露的企业(较次企业)则被认为是有不好的消息其股价将会下降。由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本身会向外界传递一定的信息,外界就可以据此推断出披露信息企业的质量。上市公司以获取利润作为其经营目标,内部控制作为保证公司有效运营的一种措施,与公司的目标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

日益膨胀的高管薪酬尤其是那些与企业经营业绩明显失调的超高薪酬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业绩,而理性的经理人会要求公司业绩与其薪酬相关联,因此内部控制质量高低、公司业绩与高管层薪酬之间应存在一定相关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未披露年报和对回归分析有重大影响的异常数据的公司,提取出了49家公司2011年的财务报表上相关的可比数据,从高管薪酬总额、内部控制质量、净资产收益率、所有者类型、赫芬达尔指数、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这几个指标来进行分析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巨潮资讯,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由年报直接获得,高管薪酬总额、赫芬达尔指数和公司规模相关数据则根据报表数据由Excel计算得出,最终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及运用EViews6.0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假设

鉴于高管层与股东之间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掌握公司控制权的理性经理人会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公司整体利益,比如,经理人可能通过过度投资来获取私利。而且,由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会计信息质量较低,较低的会计信息不仅误导经理人的管理决策(Feng et al.,2009),也使外部投资者很难有效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增加代理成本。如果企业践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也必将受到约束,公司的投资效率将会提高,经营活动效率和运营效率将有可能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

假设2: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

(三)变量与模型

本文模型中的管理层是上市公司的除董事外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其他人员,选择报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薪酬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反映公司绩效的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内部控制质量(ICQ)较高时形成的可观测的财务绩效变量,只有当内部控制质量高低对代理成本具有抑制作用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才能有效形成可观测的财务绩效。鉴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师对内控的鉴证能够释放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使得投资者得以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行动和自身的投资风险做出判断(杨有红、陈凌云,2009)。我国自2006年发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指引也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鉴证报告,因此,本文选择内部控制质量作为解释变量,并分别从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及是否同时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鉴证报告反映内部控制质量。

由于管理层的薪酬会受到其他一些变量影响,所以本文设置了如下控制变量:企业业绩、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股权制衡度(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等。

具体变量及其定义如表1所示。

我们建立模型如下:

Wage=β1+β2×ROE+β3×ICQ+β4×ICQ×ROE+β5×SOE+β6×HHI+β7×Lev+β8×Size+u

其中,β1为常数项,β2,β3...β8为自变量系数,u为残差项。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我们得到2011年度样本中的49家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情况的描述性统计数据资料(见表2)。

从表2可以发现,我国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中民营企业约占了行业总数的60.78%,且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审计鉴证报告的披露比例要高于国营企业。

(二)多元回归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见表3)。

将解释变量和常数的参数估计值代入估计的回归模型中,即可得到:

R2=0.311788;Adjusted R-squared=0.194288;F=2.653520;df=41

1.查自由度为k-1=7和n-k=41的临界值Fα(7,41)=2.242894,由于F=2.653520>Fα(7,41)=2.242894,即小概率事件发生。说明回归模型有显著意义,即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联合起来对Wage有显著影响。

2.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41时临界值为t0.025(41)=2.020,因为ROE的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大于2.020,这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斜率系数显著不为零,表明净资产收益率对高管薪酬总额有显著影响,假设2成立。

3.对应的,其他变量的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均小于2.020,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所有者类型、赫芬达尔指数、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对高管薪酬总额未产生显著的影响,假设1不成立。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2011年我国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情况,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和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杠杆、公司规模、公司产权、赫芬达尔指数等因素联合起来对高管薪酬总额有显著的作用,但是内控质量单个因素对高管薪酬无显著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有其行业特殊性,其民营企业占整个行业总数超过60%,且内控信息披露情况要优于国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自利行为具有约束力,因此不论是国营还是非国营企业都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处于非强制披露内控信息的背景设定中,能否自愿地披露自我评估报告和聘请审计师出具相应的鉴证报告,成为了度量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好坏的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法。但是因为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比较形式化,所以这种度量方法略显单薄。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不单单是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也应围绕审计师内部控制鉴证程序等内容进一步加强研究、规范与监管,提高核实评价意见的公信力,为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上市企业应增加信息透明度,减少了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借此增加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降低管理者道德风险。

3.鉴于高管薪酬与净资产收益率的正相关关系,理性投资人应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挂钩,对于能给公司带来更多效益的高管层给予更多薪酬激励。

(注:本项目系湖北省会计学会2011-2012年度会计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HJ2011016)

参考文献:

1.卢锐,柳建华,许宁.内部控制、产权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J].会计研究,2011,(10).

2.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09,(6).

3.万洪.德尔菲法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J].网络财富,2008,(6).

4.Irving,Jams H.II..2006.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Internal Control Legislation: Evidence from Material Weakness Disclosures.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5.Ashbaugh-Skaife H.,D.W.Collins,W. R.KinneyJr.The Discovery and 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udi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 44:116-192.

6.Doyle,J.,W.Ge.S.McVay.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a,82: 1 141-1 170.

作者:李文新 杨凌暄

公司内部控制论文 篇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探讨,找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监管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发展势头迅猛,针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探讨是极其关键和必要的,上市公司内部信息披露已经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了政府机构和市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重点。完整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中有着重大意义,内控信息披露可以促进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还可以提高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制全面建立的意识,同时又为外部信息需求者和投资者提供投资活动的参考信息及一些附加的信息,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该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否可靠,本文正在这一背景下做出相关探讨。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求不统一

1.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执行不规范

在近几年,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很多关于内部控制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陆续出台,但至今为止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执行规范。证监会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标准出台了相关规定。深、沪交易所也分别颁布了《内部控制指引》,但是深、沪交易所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每年都有所不同,这说明了深、沪两所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在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方面标准性和系统性仍显不足。虽然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了相应规定,但是目前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来看,其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没有统一的披露执行标准,不但使信息使用者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时产生了分析与认识的阻碍,而且加大了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难度。

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与内容不统一

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十分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与内容的问题,但至今仍未有统一制度来规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标准。近几年一些学者抽样调查A股上市公司,调查发现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存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不统一和内容缺乏统一要求的问题,调查也明确表明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的不统一,会导致公司披露的信息混乱,甚至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决定。上司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采用各种各样的披露格式,没有统一的内部信息披露格式的规定会降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可比性,也会给投资者、监管机构、研究者等一些相关的报告使用人带来不便。

(二)内部控制法律建设相对滞后

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法律规范中目前还未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明确的规定,都只是简单地涉及内部控制,并没有对内部控制作出具体介绍。除此之外,我国政府部门所制定的针对于不同组织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标准多样,没有形成统一的内部控制建设概念,导致政府部门彼此间衔接不足,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整体法规建设框架尚未具体形成。

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滞后

建立规范的制度和有效地实施该制度是发挥该制度作用的第一步,确切实施相应制度是第二步。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者发现我国内部控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相应披露制度建设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内部控制的实务操作、规范制度等方面也存在着如信息披露制度薄弱、相关概念不统一等问题。 在我国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形态,不同的组织机构也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产生影响。由于实际责任主体、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范围的差异,不同行业的公司治理模式对其内部控制会带来一定影响。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制度,然后用法律法规来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健康发展。

(三)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关注

1. 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力度不够

注册会计师被称为证券市场的“经济警察”,注册会计师监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保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需要注册会计师持有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进行审计,这样确保了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目前我国注册师行业的整体水平还未达到国际水平,有的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出现失职、弄虚作假的行为。我国目前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发表相应的审核看法及意见,在其他方面没有做更多要求,这使得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督远远达不到需求,同时疏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导致了很多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呈现出很多不足之处。

2.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分析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的会计事务所的主营业务是对企业相关报告进行审计鉴证,而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鉴证实力不足,会影响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现今持有注册会计师证的人员大部分是处于中年以上,这类注册会计师在年龄上存在弱势。并且目前大部分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为公司构建内部控制的走向,而这些注册会计师通常提供通用的行业模版给企业,而没有对企业对症下药。因此,会计事务所对企业提供的内部控制模板已经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现脱节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我国的有关规定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注意与非财务信息有关的主要内部弊端,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涉及该点。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时存在着不完善和不规范的地方,充分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分析能力不强这一问题。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上市公司角度的管理与措施

1. 不断加强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

从目前我国的状况来看,政府部门一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的主推力,然而很多企业的高层,如管理层甚至是董事会都没有对企业内部控制有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些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其公司的不可缺少性和重要性,没有加强自己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的认识。近几年来,政府部门在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因此企业应当加强管理层内部控制的意识,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的培训,提高管理层的内部控制专业知识。让管理层了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方法及程序,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最终可以提高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也能够让管理层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从而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2. 有效结合内部审计部门

公司应该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共同领导下,建立一个内部控制领导部门来实施相应的权力。同时这个部门可以与审计部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推动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

3.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保证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从而提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一个合理的约束体系和权利分配可以确保公司处于内部控制良好的状态,也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运营状态。要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可以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上下功夫。首先需要理顺董事会、股东大会、管理层和监事会之间的义务与责任,保证企业运营机制的健全和平稳。其次,公司的股权结构需要完善,公司可以引入投资者来稀释大股东比例,来提高中小股东的话语权,增加公司的透明度。控制大股东任意作为,这样可以促进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最后,公司需要保证监事会和董事会间的权利制衡关系,发挥出监事会对董事会执行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降低董事会控制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风险,保证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角度的管理与措施

1. 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近十几年,我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2008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内控配套指引的出台,随后沪、深交易所又相继颁布了《上交所内控指引》、《深交所内控指引》这两部文件。还需要继续建设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违规处罚细则,规范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内容,避免公司在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时出现内容不统一的现象,同时,相应的违规处罚规则可以减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保证了监管部门有法可依,并考虑是否可以将内部控制制度上升为国家法律,提高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法律约束力,使其成为上市公司的基本行为规范。

2. 加强政府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的外部监督主体是政府部门,其中政府部门主要包括沪、深两所交易所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全面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同时应该对未按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不但要加大处罚力度,而且要监督其整改。

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应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上市公司违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处罚,明确其处罚主体、处罚标准等。这些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约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合规有序。

(三)注册会计师角度的管理与措施

1.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和执业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当中需要保持独立,严禁注册会计师与客户联合对外披露审计报告,这样可以为相关投资者或利益需求者提供决策的有效依据。注册会计师以客观、公平、公正的角度如实评价企业的财务表报,对内发表相关审计意见,对外提供相关审计鉴证报告。保持相对独立利于我国合理配置资本市场,要保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就得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

注冊会计师还应该不断地自我升华,学习新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国家及事务所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活动及培训,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力,从而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2. 加强注册会计师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有意识地加大我国国内的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培养一批优秀合格的人才来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设。会计师事务所自身也应该针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保证人才队伍的质量。拥有高质量的才人队伍可以解决上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存在的问题,同时促进我国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2014(06).

[2]朱会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5).

[3]赵晓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财经界,2013(10).

[4]刘刚,孙安其,张新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制度研究[J].会计之友,2013(13).

(作者单位:上海杉达学院商学院)

作者:朱荧

上一篇:房屋建筑管理论文下一篇:工程合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