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保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论文

2022-05-01

摘要:作者采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剖析了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现状,厘清了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发展内部环境中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提出了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发展战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保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保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收入管理研究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收入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在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加强与完善过程中仍存在问题,需要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优化与完善。高校实施收入管理的成效及问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章首先对高校实施收入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对高校实施收入管理成效以及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高校实施收入管理的完善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而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加强与完善势必要重视起来,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强化高校收入管理工作,全面完善高校收入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上实现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高效准确进行,为高校的稳定顺利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确保收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使其为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卓越贡献。

一、高校实施收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新的发展理念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加快高校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收入是高校发展的经济基础,收入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收入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提升高校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双一流”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加强收入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不断拓宽收入渠道,为高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对高校的发展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具有深远影响。高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其收入管理的不断加强,能够进一步发挥出高校的社会效益;同时,对于促进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收入管理的落实也能提升高校财务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调动相关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为强化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有着积极作用。

二、高校实施收入管理成效及问题

(一)人员综合能力需要加强

高校收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往往决定着高校收入管理质量。而从当前人员现状来看,一方面对于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另一方面,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渠道上仍有不完善之处,难以准确选拔出高校收入管理能力强大的优质人才。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并没有考虑到人员能力对工作成果的影响程度,造成高校收入管理人员在不清楚职业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对于财务管理方向不明确。21世纪单位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专项技术人才上,高素质的专项技术人才对单位健康生存与顺利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在寻求收入管理优化完善的道路上,也存在着收入管理人才缺乏的难题。

(二)单位管理规范需要完善

现代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主要为财务管理部门、会计部门、仓管部门等,这三方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由此为高校的正常运转提供决定性保障。但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针对现代高校收入管理所制定的管理規范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就导致部分工作内容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财务管理不严谨现象。当下的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其一是因为高校作为教育单位其收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收入管理平均水平较为落后,收入管理规范也有待完善。其二是因为高校收入管理工作仍在优化完善阶段没有稳定。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临时职工或者教育相关单位抽调而来。

(三)招商架构需要调节

高校收入管理加强与完善工作中存在着招商架构需要调节的问题。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需要利用招商手段扩大财务规模。而在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往往没有设置多元化招商渠道,导致高校财务绩效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增加了高校收入管理风险,促使高校无法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高校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也会受到制约。当下的高校收入管理工作融合资金较为紧张,其一是因为高校作为教育单位其收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收入管理平均水平较为落后,收入管理规范也有待完善。其二是因为高校与相关合作单位及企业也没有形成资金流动体系。高校收入管理工作融合发展的经费大多是由政府机关单位,或者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行捐助,但对于高校的收入管理发展工作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四)档案需要信息化建设

由于高校中传统收入管理都是基于实体纸张记录,无论是信息的记录工作还是档案的分类存取工作,都需要进行实体操作,操作十分麻烦的同时还容易造成失误,造成档案记录的污损或者丢失。并且由于档案信息的实体性质,如果档案被有需要的部门借阅或者调走,就会出现档案信息的空缺,如果同时出现多方面需求,就会出现排队等候的情况,不但会浪费时间,还耽误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度。多方面原因,导致了高校传统收入管理工作中信息记录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当下的高校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困难,其一是因为高校作为教育单位其收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收入管理平均水平较为落后,收入管理规范也有待完善。其二是因为高校也缺乏合作企业投入信息化工作的专项资金。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资金大多是向上申报,以政府拨款的形式提供。

三、高校实施收入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增强人员综合能力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增强人员综合能力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二是强化风险意识。首先,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都是决定现代高校收入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校应在现有收入管理人员基础上进行内部培训指导,强化专项人员专业知识。并定期外聘财务管理技术、绩效考核技术等相关专业导师开展演讲,为优秀突出人才提供进修晋升机会,加强收入管理人员的财务专业素养。结合多种手段,以孵化出能够在高校收入管理日常工作以及信息化建设事业中,统筹协调好高校内部资源,详实统计人员绩效的收入管理人才。 二是强化收入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高校收入管理人员既要抵制住金钱诱惑,做好高校财务绩效信息保密工作,又要具备预测投资风险能力,以免高校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而限制发展速度。根绝各种投资类型的利润与风险对其进行细致分析,最终找到最适合高校投资的活动。依据以上举措,才能促进高校收入管理工作人员跟上科学技术发展步伐,通过专业知识应对收入管理事业在高校现存的技术难关,最大化展现高校收入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形成对高校安全高效工作的重要保障。

(二)完善财务管理规范

高校各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收入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收入管理工作加强措施,各项信息资料及时入档,以确保资料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对于收入管理工作,内部宣传也需要重视,高校要积极进行内部宣传,以每个人员认识到其重要性为目的,为顺利开展收入管理工作打好基础。通过完善现代高校收入管理规范,能够为现代高校收入管理提供指引方向,并在其约束下确保高校在新时代下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收入管理规范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为繁琐,所以需对原有管理规范进行细节补充,只有财务管理工作按照完善后的管理规范开展工作,才能保证高校朝着标准化方向前进。除此之外,还应具体规定资金审核时间,并在审核完成后全部交由高校收入管理决算单位负责,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扩展高校招商渠道

当高校内部招商需求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投资需求时,应借助外部招商渠道,促使高校能够继续发展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务管理人员在高校收入管理工作中应根据每一项管理内容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从而确定高校最终效益,为高校后期调节招商、投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而针对招商部分的资金,财务管理人员也应及时对其进行妥善管理,以免影响高校决策效果。基于此,高校收入管理是高校获得长效发展的决定性基础。通过多元化的思维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融合新媒体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宣传高校自身招商优势,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整合线上以及线下活动。利用信息化平台,如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等传递信息给有投资意向的客户,积极向外部的企业以及机构招商引资。

(四)远程物流数据信息监控系统

结合了5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财务绩效系统,能够构建远程绩效数据信息监控系统,由血库对应数据采集系统与财务绩效数据采集系统这两个附属系统所组成。前者的作用是用于物联网系统所对应的远程绩效数据信息监控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运算,将结果指令通过物联网传输至监控数据采集系统覆盖下的远程设备。而后者则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运行智能财务绩效系统,由系统自动进行运行设备的监控以及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完成之后,物联网系统就会自动归纳整理有效的财务绩效设备监控数据资料。智能财务绩效信息化工作中,远程绩效数据信息监控系统需要采集财务绩效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有效数据信息,并且由物联网络终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快速的归类和运算,将结果反馈给收入管理工作者,大大提升智能财务绩效系统的可监控性和可操作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现代高校收入管理工作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些许不足之处,这就需要高校应从财务管理规范、高校招商渠道、人员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强化高校收入管理工作,全面完善高校收入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上实现高校收入管理工作的高效准确进行,为高校的稳定顺利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确保现代高校收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为双一流建设工作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马元昶

高校保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2:

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SWOT分析

摘要:作者采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剖析了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现状,厘清了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发展内部环境中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提出了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高校;保密管理;SWOT;发展战略

1、引言

保密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高校保密工作作为国家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是高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上高校复杂的人员构成,开放式的办学场所等均给高校保密工作带来挑战。对于高校保密工作这样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工作,运用有效的分析工具剖析现状,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建议是亟待高校保密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对促进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作为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海因茨·韦里克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战略管理领域。SWOT分析方法是管理者进行客观分析、科学判断的一种有效工具。其中S是指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W是指内部劣势因素(Weaknesses)、O是指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T是指外部威胁因素(Threats)。在实践方面,SWOT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中国电信、沃尔玛等大型公司的战略分析,而且逐渐被应用于高校领域。例如程昌华等在《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一文中运用该分析方法分析四个基本因素,探讨行业特色高校可以选择的不同路径和发展战略。郭际等在《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省高校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剖析了江苏省高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江苏省高校可采用的总体发展战略。

国内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高校保密工作的特点、保密工作队伍建设、保密项目管理的探讨上,从战略角度分析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发展的较少。因此,创新性的运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2、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内部因素分析

2.1 内部优势因素

SWOT分析方法中的S指的是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即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具备的优于其他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各种因素。

(1)高校是人才集聚地,具有人才优势

高校是各类专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地方。因其所肩负的特殊职能,相比于其他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人才优势明显。一方面高校具有历史悠久的管理学专业,经过长期积累的优秀管理理念体现在高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保密管理工作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新形势下,高校保密管理工作人员寻求管理学专业教授、学者的指导和帮助是简而易行的,而且高校保密管理工作也正朝着这样的趋势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在具有管理学的同时,也具有相当优秀的信息安全、计算机、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同时创造了很多的科研成果,这对高校保密管理同样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例如,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形式、高隐蔽性的高科技窃密手段越来越多,这对高校保密工作管理人员是一种挑战,只有掌握新的信息安全知识才能够了解这些手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阻止窃密的发生,因此信息安全专业的存在就有了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帮助高校保密管理人员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最新信息安全知识,提升保密工作业务水平。

(2)高校具有健全的保密管理体系

经过新一轮的保密资格审查认证,高校建立健全了保密管理体系。保密管理责任体系是新的保密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责任是管好保密的重要保障,只有责任明确,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清楚自身的保密职责,履行好自身的保密义务,才能够真正做好保密工作。高校保密管理体系的另一部分即是保密组织体系,经过认证,高校建立了学校保密委员会、涉密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及各系、研究所、项目组三级保密管理组织体系。此外,保密制度、保密监督检查以及保密条件保障体系也相应建立健全。

(3)高校具有优良的保密技术防护体系

在新形势下,新的保密技术防护手段不断涌现,被军工单位广泛使用,高校一直走在这方面工作的前列。正是因为具有信息安全、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的优势,高校在选择安全保密产品方面具有良好的鉴别力,采用的安全保密产品不仅性能良好,同时也比较符合高校的保密工作实际。随着新一轮认证,高校在保密技术防护体系建设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加装先进的安全保密产品,合理的使用这些产品使得高校保密技术防护体系越来越严密,也越来越经得起考验。在技术层面上,这为高校保密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线,是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体现。

2.2 内部劣势因素

SWOT分析方法中的W是指内部劣势因素(Weaknesses),是指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对自身发展不利的因素。事物均具有两面性,具有优势必然也存在着劣势,只有正视劣势因素的存在,努力改变劣势因素,才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1)高校复杂的人员构成给保密工作带来困难

高校保密管理工作中,人员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高校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既有教职工也有学生,既有管理人员也有工勤人员。对于保密工作来讲,既有涉密教职工也有非涉密教职工,既有涉密学生也有非涉密学生,同时还有大量的非涉密工勤人员。此外,高校因为科技合作交流,还有一定的外籍人员,如此复杂的人员构成给保密工作带来困难。

(2)高度信息化的办公条件带来泄密隐患

高校教学、科研、办公等都已经到了高度信息化的程度。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使用确实提高了高校各个方面工作的效率,教学中的PPT演示稿逐步替代了板书,科研中运用联网或大型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办公流程融入各类系统逐渐成熟等等。但是,高度信息化的办公条件也扩展了更多的泄密渠道,只要秘密信息上网,就会瞬间转发出去造成泄密。另外高校信息传递频繁,移动存储介质几乎人手一个,甚至多个,数量非常庞大,高校保密管理人员很难对这些介质进行管控,这大大增加了泄密隐患。

(3)保密意识相对淡薄,与全员涉密的单位相比处于劣势

高校涉密人员相比科研院所较少,在全体人员中所占比例不是很高,导致全员保密意识相对薄弱。一些涉密教职工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同,不是军工单位,自己研究的项目谈不上什么国家秘密,从而使得在研究过程中不按保密管理规定妥善保管涉密文件、资料。加上涉密教职工往往同时承担着涉密和非涉密的科研项目,也同时使用着涉密计算机和上网计算机,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高校涉密人员保密意识薄弱的体现。一旦涉密文件、资料遗失或者涉密电子信息上网都将造成泄密,给国家带来损失。

3、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外部因素分析

3.1 外部机会因素

SWOT分析方法中的O是指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是指影响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发展的外部的有利的因素。

(1)有利的政策环境

近年,国家在保密工作方面加大力度,无论是《保密法》的颁布,还是推行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工作,都体现了国家对保密工作的重视,良好的政策对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期全国保密技术服务工作座谈会也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强保密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保密技术服务工作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也启动了针对第三轮军工认证的调研工作,要求军工认证工作一定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沿着建立长效机制之路继续前进。在这些政策的大力推进下,高校保密管理工作也在相应的做出调整,向更合理、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2)保密管理工作的创新

随着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保密管理已渐渐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校保密管理人员通过不断探索,寻求新的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在保密教育培训中,保密管理人员通过开发各类学习、考试系统,让涉密人员更有兴趣参与到保密教育中来,让涉密人员通过先进的考试系统来学习保密知识,提高自身的保密意识。再有,通过开发涉密人员和涉密设备管理系统,取代之前的纯纸质或简单办公软件登记管理,在新的系统下掌握涉密人员或设备的全过程周期管理,做到进、出以及中间管理到位,清楚明白,可查可追溯。通过这样先进的管理系统来解决以往保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让管理重点也能轻而易举的管控起来,这对保密管理工作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3)合作单位的保密意识普遍提高

高校的涉密往往是与军工科研院所合作产生的,随着这些合作单位的保密意识普遍提高,高校保密管理工作也朝着越来越有利的方向发展。相比以往,高校涉密人员参与科研院所的项目,因为科研院所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到位,往往比较容易的获得秘密信息,或纸质载体或电子信息,而且在信息上都没有明确的密级标识。高校涉密人员将这些信息带到高校,这就给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常常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盲区。近年,随着保密资格认证的推行,科研院所的保密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高校保密管理和科研院所的保密管理达到了步调一致,秘密信息的传递得到了良好的管控,做到了闭环管理。合作的单位的保密管理越来越规范,这对高校保密管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2 外部威胁因素

SWOT分析方法中的T是指外部机会因素(Threats),是指外部环境中不利于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发展的因素。

(1)高校开放式办学,不利于保密管理工作

高校需开放式办学,向公众开放校园,同时也是向窃密人员开放校园。不同于军工科研院所封闭的科研环境,高校开放的科研场所是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一项挑战。高校校园本质上是公益性质的公共用地,民众要求高校校园开放也是合情合理,现在的高校实际也是对外开放的,这就给敌对势力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他们能够轻而易举的接近高校的涉密科研场所,通过录音、拍照甚至电磁泄漏等各种途径来获取国家秘密信息。更有甚者,窃密者伪装成工勤人员等高校服务人员创造条件直接进入涉密科研场所,随意窃取国家秘密信息。这都给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带来威胁,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利后果。

(2)窃密猖獗,保密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科技合作交流的日益广泛,各式各样的公司、团体或有关组织进入高校领域。敌对势力在高校开展各类窃密活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窃密活动的猖獗,使得高校保密工作中窃密与保密的斗争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同时,高校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使得敌对势力的窃密手段也更加智能,更加高科技。互联网存在在高校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敌对势力在高校内部窃取到秘密信息,就能第一时间快速的传递出去,防不胜防。

4、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发展战略

通过以上对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发展的整体分析,能够识别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根据SWOT分析方法,做出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高校保密管理工作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T1. 高校开放式办学,不利于保密管理工作;

T2. 窃密猖獗,保密形势不容乐观。

ST战略:

S2 S3 T1对涉密场所采取严格的技术防护措施,做到任何动作有记录可追溯,利用健全的管理体系管好人这个重点;

S1 S3 T2利用人才优势,学习先进技术,从源头根本了解窃密手段,加上有针对性的技术防护手段切断窃密途径,保护国家秘密。 WT战略:

W2 T2宣传各类窃密手段,让涉密人员了解信息化办公条件存在的泄密隐患,从物理隔离层面方式泄密发生;

W3 T1 T2正是自身不足,提倡全员保密管理,提高保密意识。保护好秘密,做到进不来带不走。

参考文献:

[1] Weihrich.H.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Long Range Planning,1982,(2):54-66.

[2] 余如.信息化条件下高校保密教育新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张爱邦.SWOT分析法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

[4] 饶敏,潘琳.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团队建设研究.

[5] 张继民,赵梦.新形势下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山东档案.2006,(5):48-49.

作者:钱晓辉 任盈盈等

高校保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3:

新时期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化

财务信息化是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会计电算化,并利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和查询,最终实现财务管理数字化和一体化。传统的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是按照财务的具体要求编制固定的程序模式,其实质是人工会计的计算机版,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实时为高校财务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正确、有效的数据,提高财务信息使用效率,实现财务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程度不够,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建设了财务管理系统,可是高校管理层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有部分高校认为财务信息化仅仅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起着辅助作用,并且占用了高校财务信息的重要资源,导致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财务管理者喜欢依靠过去积累的经验进行财务管理,担心信息化系统出现故障带来职业风险,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标准不统一,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新会计制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细化,在满足信息化的同时也给高校财务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信息标准并不统一,同一个信息在不同部门间使用时,必须先进行转换,可能出现部分数据失真,导致基础信息难以在不同部门间共享。财务系统功能仍然只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缺乏和其他部门的功能交互,使得各部门业务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三)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财务信息化是建立在财务数据基础上的财务信息数据化,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复合型人才缺乏的情况。高校的一般财务人员的专业功底比较扎实,可以对传统财务业务进行专业处理,但是解决财务信息系统的程序化问题就比较困难。同时普通网络工程师又缺乏财务专业知识。以上两种人员沟通交流时容易产生对信息理解的偏差,导致财务工作出现停滞的现象。由于高校在引进人才时缺乏激励机制,难以招到专业复合型人才,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也极少,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受到很大的限制。

(四)系统存在安全风险,保密工作未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系统都是通过服务器进行集中数据处理,客户端只需进行服务请求,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弊端是这种模式将客户端暴露在最前端,攻击者可通过攻击任何一台客户端,直接连入服务器,访问完整数据库,窃取或篡改财务数据。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和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矛盾,高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信息共享时,面临信息公开的风险,财务数据从传统的封闭环境逐渐置于开放的环境,如何避免财务信息出现泄露、丢失,或被恶意攻击,是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关键问题。

二、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转变陈旧观念,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

领导高度重视是财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高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切实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强各部门的财务信息交流沟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统筹管理学校内部的全部资源,深入制定、完善高校信息运用制度,落实学校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深化改造。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时,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信息发展观,加快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确保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身份认证一体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独立的财务系统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财务系统还应与其他业务部门管理系统的信息匹配与融合,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应立足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统一数据字典和信息编码规则,实现高校基础信息标准化,确保数出一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是高校财务信息标准化的有效途径,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不同业务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统一化的身份认证管理,提高管理部门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三)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打造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业复合型性人才的培养,因为财务信息化工作不仅要求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一定的网络知识。如果已有人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那么就应对其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专业素质,使其具备信息技术条件下财务管理的能力。同时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操作,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高校在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尽可能建设出一支符合时代需求、社会发展要求的财务信息化管理队伍。

(四)加强系统安全性监控,保障运行安全

加强系统安全性监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维护人员应对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关注,及时升级和系统修复,加装防火墙和安装病毒防御系统等手段来维护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采用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每日备份与月末备份等方式按时进行备份与归档,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已备份的数据进行可用性和完整性的检查,确保备份数据可用;再次,对财务人员的权限进行严格设置和规范,并为其设置用户账号、密码和权限,还应经常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培训。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发展,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转变高校陈旧的财务管理理念,有助于加快财务管理创新进程,有助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强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果,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宇蕊.新型政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路径[J].求索,2010,(8).

[2] 蒋国其.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的安全防范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20).

[3] 梁勇.论西部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冷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2,(4).

作者:邓凯

上一篇:残疾人事业与农场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跨文化理念与企业文化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