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文章指出要想提高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就应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水平,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1:

创新与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分析与路径探究

摘要: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是体现高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档案工作应该突破当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瓶颈”,致力于健全物质保障、深化认识、构建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创新服务形式,从而进一步优化档案利用能力,提升档案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最终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的科学发展与价值体现。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价值分析;路径探究

2008年8月20日教育部以第27号令的公文形式发布了新修改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首次提出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是高等学校校长的主要职责。当前,高校档案是高校重要的原生信息和宝贵资源,是制订高校发展计划、开展教育研究、总结教育规律的重要依据。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有效“助推器”。

一、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不足及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档案化、档案管理网络化已经成为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从全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高校已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但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员档案信息化意识欠缺。首先在高校领导层面,一些高校领导缺乏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仅把其当做业务工作的附属品,甚少研究。在高校教育事业中,档案管理部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不及科研部门,乃至行政部门,甚至被认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次,高校教职工层面,不少高校教职工对档案的不了解与不关心,在平时工作中忽视了对各类原始资料的整理、保存,致使应归档材料散失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最后,专职档案工作人员,至目前为止,部分高校档案专职人员仍以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档案,距离使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规范管理电子档案,便捷使用档案管理系统检索、利用档案尚远。

2.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国家虽然颁发了档案信息化建设长期规划,但在全国范围内仍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规划和领导;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仅着眼于某一方面,建设档案部门的目的仅根据自身需要,缺乏系统思想与整体规划。国家虽然对各高校的电子文件及归档信息化标准进行了规范要求,但由于缺乏统一高度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指导方向,这些办法与规划单薄零散,难成系统整体,使得多数高校的归档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样容易造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档案工作难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大多数高校在档案管理和查询方面,特别是全文检索查询举步维艰,档案信息资源也无法共享。

3.软硬件投入明显不足。在软件设施方面更倾向于选择较便宜的档案信息化处理系统,甚至Excel表格处理;在硬件设施方面缺乏适宜、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和防盗、防火、防潮、防有害生物的必要设施。这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当前发展不相适宜,现有工具使用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等问题,明显落后于高校发展的步伐。同时人力方面,高校对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和培养力度相对倾斜,对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相对无法跟上信息化发展步伐,这也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往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4.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如前所述,由于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不深,不少高校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时未能招到合适的既懂档案专业知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普遍失调,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经常更换,造成档案管理相关专业出身的人员及熟悉档案业务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而对于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又未对其进行相关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加之,高校人才培养政策的失衡,致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未能被充分调动,缺乏必要的钻研精神。

二、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价值分析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这一大环境下,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看,创建数字化档案馆的具体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档案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与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不仅可以使高校档案管理实现自动化、实时化,保证高校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档案查询的及时性,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极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二是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自动化、网络化等工具,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完成档案的日常管理、分类、查询检索等繁重细致的工作,节约大量人力资源和底层劳动量,准确、及时、简捷、满足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全方位需求,从而成为适应高校工作发展需要的“助推器”。

三是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使档案馆藏信息及时、便捷地提供给需求者,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拓展工作渠道。这有利于满足需求者的价值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扩大社会效益;能拓展其服务领域,开发利用数字化资源,为社会、学校、师生提供优质、共享服务,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

三、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路径探究

我国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改变高校档案工作“各自为政”的局面,就必须事先构建信息标准化体系,充分考虑网络安全、软硬件设施、系统数据库与信息通讯方式等的标准化,以指导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完整、统一的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首先是深化全员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决于高校决策层、档案部门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认识。高校决策层必须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推进作用,而非仅仅是业务工作的附属品,应该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将其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推进。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档案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为高校培养出一批既懂档案业务知识又懂信息化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适应今后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提升档案服务质量。还要加大档案信息化的宣传力度,使高校教职工深化高校档案信息化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保留档案的原始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有利于档案的检索、利用。

其次是加大经费投入,充分提供创新、优化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物质保障。《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立专项经费,为档案机构配置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所需的设备设施,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一方面,高校应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预算范围,为档案部门购置与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档案管理软件、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软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档案部门批准的档案人员编制,依据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落实人员和岗位,实现人岗匹配;同时,对现有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养,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再次是创新档案服务形式,优化档案利用能力,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化服务质量和科学化水平。通过建立档案管理主页及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开展网上服务。高校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字化校园网,制作档案信息化主页,收集和整理网上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与各部门(学院)网站联网形成横向化互联网络,为各部门(学院)提供档案便捷的信息检索,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深入研究不同学科、专业、层次,了解其需求,主动提供相关档案信息,同时加强宣传,通过出版必要的档案专辑,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介绍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用途,使其对档案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强效的检索工具,强大的编演工作,档案利用者能便捷检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

最后是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档案部门应该通过与各党群行政部门、各学院及社会的紧密联系,归整相关信息,丰富数字化档案内容。同时,在档案主页上添加多元化服务内容,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导航、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开发与利用、档案用户的教育与培训等,从而使档案利用者能便捷检索档案信息,提升其档案的选择能力及信息检索、筛选及识别能力。同时开展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利用各种通讯方式提供在线检索和咨询提升档案利用效率,优化服务质量;还要通过数字化形式分期、分批或分专题介绍开放档案的范围、内容,以及查档的基本知识,变封闭服务为开放服务,实现档案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1,(01):174-176.

[2]杨扶宁.浅谈档案管理科学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0,(33):250,246.

[3]湛海珍.略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78.

[4]叶昌莲.高校学生档案育人功能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9):45.

作者:姜鲲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2: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 要: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文章指出要想提高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就应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水平,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行。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档案;信息化

0 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档案管理是高校发展进步的关键,同时也是记录高校发展进程的重要媒介,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高校的发展十分有利。大数据环境的出现,也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也能及时对复杂的档案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收集。

1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简述

大数据环境是在科学技术同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促进过程下产生的,大数据的出现方便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加工以及运输。高校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大数据的特点,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1]。

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运用信息化技术对高校档案进行高效规范的整合收集和应用存储的过程称之为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高校档案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针对性地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还能加强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使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发挥高效的服务水平。大数据环境的出现,也为高校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运用到大数据技术手段。

除此之外,高校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也为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带来挑战。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以纸质版为准则,利用档案盒、文件袋以及纸质档案等三方面的综合利用来实现档案信息的管理,这也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带来挑战[2]。在对纸质档案进行管理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破损丢失的情况,这也影响了纸质档案的可读性。

针对大数据环境背景,要想做好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就应对原先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高校不仅要重视对纸质档案的保护管理工作,还应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节约纸质资源,还能避免纸质档案出现损坏丢失的情况,高校在确保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2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出现的问题

2.1 较为落后的信息技术水平

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处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高校要想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要对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充分了解,还要具备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可就目前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信息技术水平都较为匮乏,无法适应大数据环境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要求。仅有部分高校具备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但却无法将档案信息化管理同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协调整合。

2.2 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

高校要想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还需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然而,就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往往是从其他的工作岗位调配人员加入到档案管理工作,这就导致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缺少相应的管理基础知识,自身的实践经验也不足,也就无法满足大数据环境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要求。

2.3 陈旧的档案管理观念

高校档案管理的模式和管理成效直接受到档案管理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不具备准确的档案管理观念,这也阻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3]。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仍旧采用以往的纸质档案管理,不够重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这样不仅无法真正有效落实许多工作,同时也不利于高校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的高校却过于重视信息化的网络技术,却不重视纸质档案的价值,高校针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往往会忽视纸质档案的历史参考价值,这样的观念也不利于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2.4 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

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也让大数据环境下的各类信息数据得以发展运用,尽管当前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鼓励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数据库。然而,却并未完善统一的高校档案管理数据库,这就导致虽然大部分的高校都已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却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支持,使得不同区域之前的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共享传播,无法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

2.5 信息的供求关系不对等

档案信息能否得到发展应用是高校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前提,处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时,过于重视对档案信息存储汇总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却忽略了开发应用以及信息的查询工作。大数据环境能够为人们带来信息数据的同时,其过于海量的数据也会误导人们对准确信息的获取,这就导致高校在获取档案管理信息的过程中,供求关系的不对等,致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获得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撑[4]。

3 大数据环境下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健全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健全完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有利于高校推动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对于当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区域间存在的信息无法传播共享的问题,有关部门应根据各大高校的不同发展需求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完善建立统一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和管理数据库,对当前各大高校当前之间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共享和储存,还能够对当前已有的档案区域化管理方式做出相应的改进,确保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除此之外,高校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还应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確保硬件设备的完善,对原有的纸质档案管理进行转变改进,同扫描仪和计算机这类的硬件设备有关。利用硬件设备能够对档案信息进行规范的数据资料存储,实现电子档案的转变。

3.2 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数据环境的出现,为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当前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缺少专业的工作团队,这也阻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对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路径进行调整优化。此外,高校还应加大招聘力度,选拔社会上具备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对档案管理工作部门的人员结构进行配置优化,改进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3.3 高校重视档案信息化的安全管理

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时,还应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体系,做好文件的归档以及文件的保密工作,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可靠[5]。除此之外,高校的档案中通常会涉及到个人方面的隐私,如学习方面的获奖经历,要想对这类隐私信息进行保密处理,高校档案管理还需加大数字化的安全管理,保证档案管理使用设备的质量。定期对档案管理所使用的设备进行维修检查,对档案管理文档进行加密,做好系统应用的权限设置,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的信息安全。

3.4 突破陈旧档案管理观念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互联网知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优势同档案工作相互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应对当前发展的新形势,借助网站或数据中心等方式开展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服务。利用互联网的远程服务对师生进行远程业务指示,扩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网络思维,突破陈旧的档案管理观念,使之形成新的档案管理观念。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在大数据环境下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就应针对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安全,引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优化当前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使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咪咪.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分析[J].兰台内外,2021(5):7-9.

[2]周春娜.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1(1):136-137.

[3]徐微微.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10):61-62,70.

[4]王丽勇.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2-53.

[5]张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兰台内外,2019(14):8-9.

(编辑 傅金睿)

Study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archives under Big Data environment

Hou Xiao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 Zhengzhou 451464, China)

Key words:Big Data; university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作者簡介:侯潇(1980— ),男,河南郑州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财务档案,档案信息化。

作者:侯潇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3: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设研究

摘 要: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是高校发展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档案管理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对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于建设高水平高校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当前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具体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我国高校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重要性;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档案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对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对于提高高校发展的质量等,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加强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仅是我国高校当前档案管理的要求,同時也能够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高校的全面发展。因此,对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发展,提高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水平。

一、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我国高校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促进我国档案管理模式的提升,方便人们对档案的查找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当前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笔者将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利用

首先,加强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提高我国高校对档案资源的利用。在高校发展中通常会保存有大量的档案资源,对高校各项职能的发挥以及开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高校效能化发展的好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档案整理效果的影响。而在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不论在信息化手段,还是在资源的应用上,都具有相应的外部条件。其次,在对高校档案资源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会将档案中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资源进行归纳整合,对管理者决策的制定,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也能够最大化地,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有利于促进档案业务发展

加强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也能够促进高校档案业务的发展,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对档案业务的建设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发展好高校当前的任务,同时还需要加强高校档案业务的开展。在高校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的档案资源首先需要形成相应的文件或者文书的形式,随后这些资源会被移交给相关的档案管理机构,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有序的整理。同时还需要注重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以及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在整理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的问题,需要对档案进行修复整理。

3.有利于确保档案工作的良性运行

在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模式进行探讨,也有利于确保档案工作的良性运行。高校档案整理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将相关档案进行搜集,通过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以方便日后进行相应的查找,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的良性发展。比如,在平常的档案整理过程中,我们会对档案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编排,为档案的多元化检索提供了依据。从我国当前高校档案的管理现状能够看出,有效的档案整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的良性运行发展。

二、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在我国高校的发展,人们对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发展,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人们在信息化方法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笔者对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后,将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从我国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其文化水平都相对较低。在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比如,人员素质偏低,给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高校新招收的档案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学历较低的现象,这些人员对档案管理的热度不够。其次,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方法的影响,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时间较长。更重要的是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档案的损毁乃至于丢失的现象。

2.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从我国高校当前档案管理的情况来看,在信息化模式的应用上,还存在着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虽然在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们已经能够加强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来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模式的发展,但是在发展水平上,仍然有待提升。随着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很多新方法以及新技术逐渐应用到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极大地影响到了档案管理的效率。比如,在一些盖有公章的档案中,除了要进行纸质版的文书档案整理工作,还需要形成相应的电子档进行保存,但是我国目前对电子档使用的较少,而纸质版使用的则较多,信息化程度仍然欠缺。

3.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信息化手段应用较少

高校对档案管理仍然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同时在信息化手段上也应用较少。一些高校甚至都没有使用信息化设备以及手段,来对高校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在我国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整理不规范现象,比如,收发不及时、档案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等。同时在立卷归档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使得以后对档案的调阅难度较大,这些问题都对我国高校档案的整理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不利于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建设与发展。

三、提升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上面的研究能够看出,在高校的档案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的模式,加强档案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方便人们对档案的查找。虽然在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们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的方法,对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因此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提升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我国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人们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全面发展。从上文的分析中能够得知,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影响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提升档案整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技能,加强对档案整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严把进口关,不断招收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过硬的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比如,高校可以引进更多的信息化设备,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信息化的渗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促进高校档案的整理工作,加强对档案的管理,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朝着信息化以及电子化方向发展。必要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高校需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3.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

在高校档案的信息化模式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在高校日常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整理不规范现象,使得后期对档案的查询难度较大,甚至会出现因为不规范,而导致档案损毁的现象。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档案整理规范的管理,不断促进立卷归档科学化。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做好防火、防盗以及防潮等方面的保护。同时也需要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档案进行管理。但是在信息化模式方面,仍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规范。

四、总结

在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的方法,来加强高校信息化模式的发展,既是我国教育事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我国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提高高校发展的途径。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促进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 玲.地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

[2]乔 园.高校招标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2016

[3]杨志光.高校招标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赵静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我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