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中计算机信息论文

2022-04-23

摘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进一步发展高校迈向教育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不容忽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引起注意,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教育中计算机信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教育中计算机信息论文 篇1:

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中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讨

摘 要: 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对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作用将日益凸显。我国教育相关管理部门与教育机构正极力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以期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就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中实施的教育方法展开讨论,剖析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信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展开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教育 项目教学法 人才培养

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采取的教育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教育现状仍旧呈现“高分定江山”的局势,在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作用下,人才培养呈现模式化趋势。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采取的普遍教育方法具有节约资源、教学高效、知识内容丰富等优势,无论从知识的传承还是能力的培养方面来说都有其值得赞扬的一面。然而,相关学者与教育者对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并未止步不前。

1.项目教学法与计算机信息教育的研究概述

1.1简述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即专题教学法或主题教学法。最初来源于欧美教育思想在国内的传播与渗透,逐渐演变为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一种综合性素质教育方法。项目教学以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概念为重点,以学生独立(合作)完成项目过程为教学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吸收过程。

1.2高校计算机信息学科宜发挥项目教学法的驱动力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二者的互动过程,不仅需要师者自上而下地灌输知识,还要求学者主动积极地吸收知识,且具有举一反三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我国目前高等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且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人才。特别在网络时代急速迈进的当下,计算机信息教育的发展与革新迫在眉睫,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

高校计算机信息学科作为实操性与时代感极强的教育内容的分支,需要学生兼顾其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显然,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时代,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教学中,能够起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作用,促进社会相关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项目教学法值得应用及推广。

2.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

我国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培养专业性、学术性强的人才,更需要为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从高校计算机信息学科的专业教育来看,它对项目教学的研究仅停留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编程”等课程的知识层面,为普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就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来讲,并不具有素质教育意义[2]。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中关于新型教学法的探讨声音不断,项目教学法优势凸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1在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课程应采用项目教学法,针对当前时代背景,设计出面向多维度实践领域的课程,不仅有益于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教学中的实施与推广,而且有益于为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2.2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教育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作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际内容之一,将具体的教学方式融入实情实景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升团队责任感与创新能力。我国目前实际运用的教学方法包含讲授法、实操法与案例教学法等,这几种方法与项目教学法有着实质性差异[4]。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优势,首先,项目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令学生在兴趣导向下主动学习;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部分学生在操作中找到对其专业的研究灵感,有益于学科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最后,它令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2.3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信息课程中的实践与探讨

项目教学法不仅完善了高校计算机信息课程的传承与实操过程,而且巩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益于为其专业的深层次交流营造良好沟通氛围,教育意义深远。近年来,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学科发展突飞猛进,这与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无关联,社会对计算机信息方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现有的计算机信息课程的设置当中,主要任务是传承计算机硬件基础、程序开发等内容,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普及来讲绰绰有余,但对高精尖人才的素质培养是远不够的。而且,当计算机信息专业的学生碰到与其他学科内容交叉的问题时,略显力不从心,需要查询其他专业课程的资料,效率偏低。基于此,高校宜采取项目教学法改善此种境遇。一旦涉及扩学科领域的学习时,就要利用最接近现实专业应用的情景模式展开教学项目,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以计算机信息学科项目为中心,融入多门学科知识。

在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教育中采取项目教学法是可行的,不仅有益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还能促进高校相关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我国专业领域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输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育东.我国项目学习研究——问题与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06):156-157.

[2]李索芳.河北经济管理学校市场营销专业“项目教学法”的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6(06):112-113.

[3]任鸽.项目教学法在高性能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5(10):106-107.

[4]孙广中,陈国良,徐云,等.并行计算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0,8(15):167-168.

[5]赵毅,朱鹏,迟学斌,牛轶,等.浅析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与发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12(06):122-123.

作者:唐宜清

高校教育中计算机信息论文 篇2: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进一步发展高校迈向教育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不容忽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引起注意,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在教育部颁发《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 “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信息网络,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在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目前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信息化建设仍然是任重道远。

1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1.1 信息化意识相对淡薄,对高校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较之企业信息化及政务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事相对滞后的状态,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热情不高,投入较少。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意识淡薄,校际间没有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教学管理及相关信息的传递也相对缓慢,因此压缩了资源共享空间;同时受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以及未能深入理解高校信息化建设对高等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等原因,导致对高等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模糊不清,一些高等院校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运作模式,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2 缺乏统一指导和总体规划,成效不突出

当前,我国中心,但基本均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组织和协调机构。当然为解决部门内部业务需求而形成的独立应用系统的存在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然后从整个学等院校发展上讲并不突出。由于学校内各部门数据资源的类型及管理信息系统各异,导致可共享数据重复录入的状况。各项应用入口及界面的不统一,导致认证方式的各异,也就致使管理维护方面的成本过高。究其原因,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策略尚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制定出明确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1.3 重视硬件设备购置,轻视软件开发和投入

高校的网络的利用率低,软件方面投资少,导致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学及管理方面的资源不能及时整合。一旦硬件环境建设好后,又花时间和财力去想办法进行软件的开发。软件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等软件跟上了,硬件又需要更新换代,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目前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清,盲目的追求数量上的成果,以此作为衡量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指标,忽视了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设施轻信息资源建设的严峻问题。

1.4 教师队伍中信息化人才缺乏,素养亟待提高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急需一批优秀的信息系统设计及维护人才,各种管理软件的集成和开发人才。而当前大多数高校中只有一些日常网络维护的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很少。除此之外,高校现有师资队伍尚不能完全适应高校的信息化对师资队伍信息素养的相关要求。究其原因,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接受新思想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次,为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信息化能力、综合素质都亟待提高。

2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相关对策

信息设施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信息资源的应用是目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建设,保障则是政策措施、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2.1 增强建设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意识,提高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它已成为每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所在。高度重视并增强信息化意识是高校的决策者及主要领导当前必须做到的,那么抢抓时间把这一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及未来发展计划,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具体讲,高校要调整现有的管理体制,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前提,组织并稳定一批信息和技术队伍是关键,同时更要制定出有利于信息建设的政策,并加强该项工作支持力度。

各部门根据各自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及计划,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所有信息中心人员需共同参与。信息资源必须统一管理,论证做到利用充分化、效益最大化、投资最小化。信息中心作为综合管理部门,除具体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外,还必须具有管理与协调职能。

2.2 统筹安排,制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规划和实施细则

各高校需要在教育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指导下对高校教育信息化有一个系统实施规划及实施标准。遵循“自上而下、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规划和实施细则。另外,需要在严格的市场调研、技术论证以及利用效益评估后确定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投资,做到够用为度、应用为先,确保能够积极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投资经费效益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一种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率的良性运行机制。

2.3 提高高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受高校教育对象多样性及复杂性,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因素不仅由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所决定,还涉及到教学过程的所有组成因素影响。

把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并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要始终关注高校教师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讲解方式,及学生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在这种师生交互中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所受到的影响,以及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心理方面的一些变化,校园文化的熏陶等对学生的人格内化以及科学素养所产生的作用,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所不能替代的。

2.4 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应不断提高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运在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水平及意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高校应根据教职人员岗位职能不同,来安排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其次,还要加强对在校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技能训练。据相关对高校在校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情况,因势利导,创造优越的条件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做学问做研究,使他们能够在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

3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高校进一步发展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改革过程。所以,正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客观实际的分析,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及时认真及的纠正思想偏差调整方式方法,才能使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11-16.

[2]雄伟,王振旗.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5):15-17.

[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ceiea.com/html/201109/20110913154542p7fz.shtml

[4]杨帆.浅析高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4):16-17.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

作者:刘保利

高校教育中计算机信息论文 篇3:

“互联网+”视域下的地方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摘 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術逐渐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色,在“互联网+”背景下将高校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新的课题。阐述了“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地方民办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民办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改革的方向。

[关 键 词] 互联网;地方高校;教育;改革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是信息化教学的具体体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进行改革创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地方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来说,新形势下观念的转变、改革创新思维的培养、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学校优质的互联网基础建设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一、“互联网+”教育概述

20世纪以来,互联网因其信息的传播速度快、适应性广、时效性强等特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影响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许多行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不得不从“互联网+”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传统理念是否需要改革,包括教育。国内知名数据分析公司易观智库的总裁刘怡认为,“互联网教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互联网教育1.0时代的核心是内容,伴随着内容的创生、管理、运营和分发,积累了互联网教育的早期几亿用户。2.0时代的主要驱动力是用户。由于“知识焦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用户学习意愿也越来越强烈,除学生在义务制教育阶段的刚性学习需求,用户还有高等教育、职业成长、认知成长、价值信息、知识干货等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教育3.0时代是人和AI互动的时代,AI技术发展迅速,教育行业将走向何方尚难预测。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加强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育教学和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覆盖;积极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在线开放课程,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将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鼓励学校或地方通过与具备资质的企业合作、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推动在线开放资源平台建设和移动教育应用软件研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普遍开放共享,鼓励师生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加快推动教育服务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线上教学、线上上课、线上线下互补延伸学习,是当前地方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新业态。

二、地方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

(一)教师结合时代的与时俱进精神不足

“互联网+”教育具有共享、开放、包容的特性,教师结合互联网资源丰富、思想开放的特点,给予学生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地方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实际的教学环境却不是如此,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费不足,当前环境下,全国各地在新形势下都注重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地方民办高校在改革中,由于经费的限制,只有将经费主要放在专业课、精品课的支持中,而忽视了体育、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的改革,造成课程改革的不平衡。第二,教师观念没有与时俱进,青年教书与老教师在“互联网+”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性上观念差异较大。当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守旧观念较重,认为体育课程无非是运动锻炼,没有改革的必要,“互联网+”与体育课程的教学联系并不紧密,而年轻教师则与时代发展较为贴近,能够利用“互联网+”教育与学生拉近距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出最适宜的教学方案,所以地方民办高校教师在“互联网+”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差距较大。第三,部分教书的计算机水平较差,无法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互联网+”体育课程改革包括在线课堂的理念。所谓在线课堂,就是将各门课程的讲解视频通过录制或者直播教学的形式,利用公开的网络,让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复习和巩固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对于教师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较高,尤其是体育教师,在线课堂利用到了智慧终端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所以地方民办高校教师要想结合“互联网+”教育形式将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学习。

(二)地方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任务较重,课程改革精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陆续扩大,在校人数也突破新高,所以,各门课程教师的授课压力也随之增大,特别是体育教师,大部分地方民办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师人数不足,一个年级的体育教学任务集中在几个教师的身上,甚至有的体育教师要承担数个年级的体育教学任务,这无疑增大了地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压力。同时,由于地方民办高校的地域缺陷、待遇福利水平不高、对于高学历人才吸引力不足,导致民办地方高校不能及时招聘到适应学校发展速度的高层次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地方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完成速度。

三、“互联网+”视域下地方民办高校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一)将体育课程理论知识与互联网资讯有机结合

在如今的地方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形式中,体育教学分为两个内容:第一是体育理论的讲解,第二是课堂外体育训练的教学。相比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体育理论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达到学习目的。因此,地方民办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适当采用“互联网+”体育理论教学的形式,引入案例,通过“理论+实际”的教学形式,对体育理论进行生动讲解,青年学生对于互联网的接受度也较高,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的接受程度,又能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建设,提高课堂体育理论教学的效率,加速高校“互联网+”课程改革的进度。

(二)在课外体育实践环节中运用互联网动画形式进行教学

“动画演示”技术是互联网媒体中一项较为代表性的技术,因其演示效果好、动画趣味性强的优势,可以在当前体育课程教育中当作示范模板,在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课程教学之前,先利用互联网媒体对将要进行的体育动作进行模拟讲解,对体育动作的注意事项、易造成伤害的步骤进行慢放,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动作的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避免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实践时,因动作和力量的失误伤害到自己或是他人,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同时,互联网教学的趣味性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三)对于复杂性体育技术教学可实现事前在线模拟

当前,高校的体育课程教育充分结合了现代全球化的发展形势,引入了一些复杂系数较高、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教学,如跳水、高低杠和三级跳等。这些项目在学生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所接触的较少,学生对这些项目的技术要领、注意事项没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教师在活动前的讲解授课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当前的地方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中引入互联网音频、视频教育,将奥运会、世博会上一些动作标准、技术熟练的运动员的动作通过光盘的形式,在理论课程中给学生播放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对重点的步骤可以随时暂停、放大、慢放,教师可在这部分内容上更为细致、生动地为学生讲解要领,让学生在细节上对体育动作的把握更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增高,以便教师在后续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四)提高教师的计算机使用水平,提升学校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信息化

在地方民辦高校的教学体制中,学生是教育的接受方,而实施教学任务的主体是教师与学校,因此,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当前教育体制下教师与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引入“互联网+”与体育教育有效融合后,不仅使教师更新了教学手段,提高了体育教师对当前“互联网+”教育的认知程度,提高了自己的新媒体计算机使用水平,从深层次来说,更是提高了整个学校的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水平。学校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所以在学校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中要提高教师多媒体文案制作水平、多媒体视频音频制作水平、动画视频剪切编辑水平,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只有教师和学校率先掌握互联网技术,才能在教学中活学活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示范,成为“互联网+”视域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五)多渠道、多方式选择优秀人才参与“互联网+”体育教育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师德师风、言行举止、精神风貌和人文素养都对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因此,在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更新的时代发展潮流下,在“互联网+”体育教育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在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队伍选拔中,也应该同时重视体育教师的学识水平、体育能力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专长,对于新进教师的培养,应将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纳入其工作计划和相关培训中,提高后备人才的储备,为今后的“互联网+”体育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互联网+”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总之,在智慧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通过融合“互联网+”对传统课堂实行改革教育,是当前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创新。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视角下地方民办高校遇到的问题与改革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把信息化教育落到实处,促进传统体育学习形态到新型体育教育形式变革,实现信息化体育教育水平的提升。所以,将互联网技术与体育教育有机结合,既改革创新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方式,又对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性的促进作用,让体育事业可以得到更优秀的后备力量,更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李继锋,金承哲.“互联网+”移动终端学习平台与高校体育课程整合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12):71-74.

[2]李晓婵,曲美儒,王治国.浅析“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4):35,154.

[3]陈天霞,张惠芹,胡学龙.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体育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233-235.

[4]章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体育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6):147-150.

作者:刍议 林伟光

上一篇: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论文下一篇:教师教育机智培养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