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监督制度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征地中的各种纠纷案件大家时常关注,而我们在征收征用中出线的那些违宪问题很难重视起来。我国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的提出了“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以及“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能够为我们在土地征收征用中作为对违宪审查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并加以证明,敦促相关部门纠正违宪的法律法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宪法监督制度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宪法监督制度分析论文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优化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推动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优化人大代表结构,积极发展人大协商民主,推动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激发人大制度活力,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关键词]

十八大;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创新

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重大任务。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1]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根本政治制度的活力在创新中不断得到新的展现。

一、优化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提高专职委员比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大的立法任务越来越重,立法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法律草案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审计预算决算监督等事项也日趋专门化,这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门委员会是权力机关的常设工作机关,其职责主要是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起草法律草案或参与,联系、督促政府部门的立法起草工作,开展有关的立法研究。2003年全国人大开始设立专职人大常委会委员,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制度创新后未能坚持下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这是在事隔25年之后,在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再一次将委员专职化问题提上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议程,是坚持、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2]在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又再次强调要“优化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3]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立法工作、法律监督等工作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具有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参与立法能够提出更专业、中肯的意见,有利于保证立法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克服立法部门化、利益部门化的问题,推进人大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比例的增加,对提高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意义重大。

二、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密切联系选民,更好地反映选民诉求,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是人大民主和活力的体现,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良性运行的根本基础。

为了加强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设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机构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使人大能够成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的主要民主渠道。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全国各地都加快了代表联系群众机构建设的工作。各地代表联络服务机构的设立及其制度化、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并将代表置于选民的监督之下,督促代表尽职尽责,成为名副其实的代表。

三、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大人大监督理论与实践创新,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职能。

(一)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但在全国人大之下,并没有设立专司违宪审查的宪法监督机构,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违宪审查的程序,对违宪者应承担何等法律责任和应有哪些制裁措施同样没有具体的规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監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十八届四中全会具体提出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这一举措“既突出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最高的宪法监督权,又指明了推进宪法监督制度化的努力方向”[5]。促进人大对宪法监督规范有效,宪法的权威和尊严才能树立起来,宪法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二)加强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人大预算审查批准更多地是流于形式,预算监督虚化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指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的要求。201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预算法修正案》。新《预算法》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对编制预算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避免了由于编制粗线条导致人大代表雾里看花无从监督的弊端;强化了人大对预算的初步审查制度,要求县级及以下人大审查预算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听取选民和社会各界意见;明确规定了各级人大对预算草案及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重点审查内容。新预算法的实施,强化了代表的监督主体作用,增强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提出了《关于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意见》,并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同时进行了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加强和改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有力举措,是探索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的重要制度创新。”[6]

(三)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充分运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法定监督方式是各级人大监督职能落实的重要手段。但近些年来,在一些引起社会重大关切的事件上,人大罕有发声,少有行动,既不主动调查也不问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要运用这些监督方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为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會制定了《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专题询问工作予以规范,并结合审议职业教育法、水污染防治法两个执法检查报告分别开展专题询问。这是“第一次在全国人大层面,把执法检查同专题询问这两种监督方式结合起来”[7]。人大监督走向刚性化。

(四)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人民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主人,人大作为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权力机关,对国有资产行使监督职能是法理使然。为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这是人大权力人民性的体现,是人大监督职能与时俱进的重要发展,对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遏制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有积极意义。

四、优化人大代表结构,降低官员人大代表比例

人大代表结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大制度的效能,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当前人大代表结构突出的表现是党政干部代表多,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少。据统计,在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中,来自国家机关的代表分别占代表总数的46.32%、48.02%、42.75%。[8]各级人大最重要的职能是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如果领导干部在人大代表中占比过高,就会陷入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局面。而基层人大代表比例低,又限制了基层群众诉求的表达,产生人大代表性不足、民主性不强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学者指出,这一决策“是对人大制度实际运作的一种纠偏,也是理论上向多元主义代表模式的回归。”[9]经过选举,2987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中,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比十一届降低了6.93个百分点。与官员代表比例下降形成对比的是,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共计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比十一届提高了5.18个百分点,其中,农民工代表数量大幅增加。仅广东一省,就选出了三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有农民工代表31位。[10]降低官员代表比例,提高一线基层工人、农民代表的比例,增强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畅通各阶层的民意表达,提高人大决策的科学化,强化人大监督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因此更加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新形势下发展人大协商民主做出了具体部署。积极发展人大协商民主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发展创新。

《意见》对如何切实发展人大协商民主,提出了具体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要加强重大决策的协商。各级人大在重大决策之前根据需要进行充分协商,更好汇聚民智、听取民意,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其次,要深化人大立法协商机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起草协调机制,健全立法论证、听证、评估机制,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健全法律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这一系列对人大协商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五、积极发展人大协商民主

法律规定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但对于哪些事项是属于政府必须提交人大审议的重大事项,规定过于笼统、宽泛,在实践中常常出现人大认为是重大事项的,政府认为不是,不报请审议批准;有的政府则是在重大事项已开始实施之后,再提交人大审议,人大只好走程序审议通过,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流于形式。针对人大决定权行使的虚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各级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需要有具体的制度配套,对必须要提交人大审议的重大事项做出清晰的标准和具体规定,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防止决定权的“空转”。要求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让人大提前介入重大决策中,有利于依法加强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强化人大的重大事项决定权。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并落实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激发了人大制度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根本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3][4]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05/c_1112384483.htm.

[2]席文启,李正斌.人大常委会设立专职委员的实践与思考[J].新视野,2013(3).

[5]杜青林.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N].人民日报,2014-11-11.

[6]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积极开展监督工作——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巡视员傅文杰[J].中国人大,2016(4).

[7]卢义杰,申思婕.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将在适当时候提出质询案[N].中国青年报,2016-03-13.

[8]史卫民,郭巍青,刘智.中国选举进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55.

[9]孙莹.论我国人大代表结构比例的调整优化——以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代表模式为分析框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0]2987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公布[N].新京报,2013-02-28.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校副教授

■ 责任编辑:周奕韵

作者:徐振光

宪法监督制度分析论文 篇2:

论我国土地征收征用中的违宪问题

【摘要】征地中的各种纠纷案件大家时常关注,而我们在征收征用中出线的那些违宪问题很难重视起来。我国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的提出了“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以及“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能够为我们在土地征收征用中作为对违宪审查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并加以证明,敦促相关部门纠正违宪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土地征收征用是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来源的主要方式,由于用地补贴的发放而引起社会纠纷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严重的制约我国土地管理方面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我国公民合法权益,让社会能够持续发展,就需要我们必须解决土地征用环节出现的各种矛盾。

【关键词】宪法;征收征用;法律保留;违宪

1、《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与《宪法》第10条第3款相抵触

《土地管理法》中的第2条第4款中明确的提出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法里出现的这个“依法”与我国宪法中第10条第3款中提到的“依照法律”其意思是不一致的,而《土地管理法》中的“依法”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也可以理解为只包括法律。但实际上“依法”一般都被理解为广义意义上的“法”,即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土地管理法》大大扩大了规范征地补偿的法的规范的范围,因而,《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与《宪法》第10条第3款相抵触。违反法律保留原则不仅是法的形式要求,而且是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方面的一个合宪性要求,也就是说,征地补偿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制定法律来加以调整,法规、规章只能在法律的规定之下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实施,并不能够进行实质性的创设相关权利义务与标准。

2、《物权法》第44条与《宪法》第10条第3款和第13条第3款相抵触

《物权法》中第44条有两处违宪。一是关于补偿问题,我们不难看出,《物权法》认为征用时只是在“毁损、灭失的”情况下才应当给予补偿。显然,按照宪法的字面含义,只要征用了就应当给予补偿,至于是否“毁损、灭失”,宪法并没有规定。二是关于征用的前提条件。按照宪法的规定,征用及补偿的前提条件是为了公共利益,既可能是为了“紧急需要”,也可能是为了非紧急需要,而《物权法》却要求必须是“紧急需要”,不是“紧急需要”就不能对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进行征用,缩小了征用的范围。所以,《物权法》第44条与《宪法》第10条第3款和第13条第3款相抵触。

3、《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条与《宪法》第13条第3款相抵触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第6条提出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授权规定,明显的违背了宪法中对授权的明确性原则的要求。也就是说,关于城市国有土地上的房屋的征收、拆迁补偿的规定完全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来规定,而法律本身即《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却针对此一事项并未设定相关权利义务,使得宪法中有关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补偿的“法律保留”原则被通过所谓的授权条款而虚置。

4、《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违宪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违宪问题不同于上述四个方面的违宪,上述四个方面的违宪是个别法律条文的违宪,而该条例的违宪涉及到整个条例的制定权限问题,按照《宪法》第13条的规定,征收与补偿问题只能由“法律”来规定,国务院尽管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條的授权,前面已经论述过该授权条款违宪,所以,国务院制定这个条例也就自然是违宪的,也就是说国务院无权制定这样一个本该由“法律”来规定的内容,制定主体不合格,条例整体上应当是无效的。该条例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没有具体的规定城市房屋之下的土地使用权的问题。而按照我国《物权法》中的规定,如果土地使用权被提前收回,那么是应当得到相应的补偿的,那么,有偿提前收回只能属于征收,因为政府在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只能有征收或征用这两种方式,二者必居其一。如果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收回属于征收,那就推翻了征收只是针对所有权的判断,征收也可以是针对使用权的,是对使用权的收回。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有偿提前收回土地”的定性,即属于征收的情形。

5、《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违宪

对于纳入土地储备范围的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和已办理农用地转用都存在问题,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中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可能是使用权没有到期的土地,这种收回实际上是征收,那么,这种方式获得的土地只能用于公共利益而不能用于商业利益,或者通过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和已办理农用地转用方式获得的土地面积占整个土地储备中的比例与今后用于公共利益方面的土地的比例相比,至少是不低于这个比例,也许不一定是当初征收的那块地,但可以是储备中的土地之中的另一块地。作为部委规章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规定了因储备而征收的制度显然也是违背宪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该办法属于几个部委联合发布的规章。

结论:

土地征收征用中的违宪问题属于我国众多违宪现象的一方面,通过对征收征用法律法规的分析,可以感受到违宪情况的客观存在。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建立违宪审查机制,由此对法律草案、法规备案起草的合理性进行研究,违宪现象并不是多么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真正建立违宪审查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莫于川.财产法治视野中的我国土地征收征用问题——兼谈如何看待当下的行政管理革新举措[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9.

[2]杨丽娟.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

[3]张燕琴.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征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67.

[4]侯旭.论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D].北京交通大学,2013.

[5]王小鲁.寻根土地溢价 改革土地制度[J].中国房地产业.2014.3

作者:成曙松

宪法监督制度分析论文 篇3:

浅析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摘 要]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这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进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中明确提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机制。”深入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大力健全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维护宪法的权威性,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依法治国;核心;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是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这是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在我们全力以赴向这个梦想大踏步前进时,时隔17年之久的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的唯一出路和历史选择,也是依法治国历史跨越。为实现这一目标,依宪治国就是依法治国的根本途径。

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课题中应有之意

依法治国,就是全体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来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各项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明确的说就是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不受侵犯,而宪法,恰恰就是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保证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正当行使为宪法的根本目的。宪法里也明确的规定公民权利优于国家权利的行使,这充分体现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这部分的力度。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保证公民各项基本权利不受侵犯,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同时要求我们具体的把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保护完好,不受侵犯。

二、依法治国的依据和基础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反映与具体体现,是主权在民原则最根本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依法治国的依据和基础。依宪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的体系,一种治国制度体系和治国原则体系的综合。在整个巨大而又详细的体系中,宪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和份额。宪法在法治中占据核心地位,如果没有宪法,就不会有法治,如果没有法治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讲,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就是依法治国的依据和基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里也明确提出,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显然,各项法律规定,又是从宪法的基础上扩展与延伸出来的,这是保证一个国家具有统一宪法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保障人权的需要,只有依照宪法治理国家,才会为法制国家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才会为保障人民权利提供优越的条件,才会为我国各项法制工作的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坚持依宪治国让依法治国有了具体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在依宪治国的基础上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各项措施才会“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齐。”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会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快步伐。

三、实现依宪治国的措施

1.重视宪法的解释工作。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应当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在依宪治国的各项措施中,重视宪法的解释工作尤为重要,既要对抽象意义上的宪法进行解释,又要对具体的宪法进行解释;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宪法的结构,功能,原则,又要从宪法的具体条文入手,对宪法的每一个具体内容加以明确和分析其基本含义。这有利于宪法规范的实施,有利于依宪治国不出歧义,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

2.完善宪法,适应社会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宪法属于法规范的一种,其基本功能是规范、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维持有序、正常、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所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应当与社会客观形势相适应,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个世界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同样,社会的客观形势也是处在经久不息的变化之中,只有将宪法与社会客观形势相适应,宪法才会具有更广泛的法律效力。这就要求宪法的制定者或者修宪者对社会客观实际形势的认识和判断要有准确的定位,使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3.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党法关系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结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而要完成这个重大的任务最基本的就是要提升法治的尊严,理顺党法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的一次大会上强调,“党自身必须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建立责任追究和通报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全体司法人员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保护机制,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不可动摇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前提下,加强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

4.深入进行宪法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树立集中宪法意识。深入进行宪法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的精神,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是我国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更是一项长期任务,积极推动全社会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树立集中宪法意识,努力增强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和运用宪法的自觉意识,树立对宪法的信仰和敬畏。根据我国国情科学的、民主的对公民进行宪法教育,大力宣传宪法至上、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执政理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民守法,拓宽监督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如果宪法不能成为全民意识或者全党意识,抑或这种宪法意识不能深入民心党心,依宪治国就很难实现,依法治国更不用说,法治国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深入进行宪法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树立集中的宪法意识是我国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许崇德主编.宪法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艾华.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的思考.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4).

作者:李玲玲

上一篇:实证研究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四导强化训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