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化工生产技术开放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冶金专业”为青海省教育厅和青海省国资委首批實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本文介绍了初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思路和专业培养方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盐化工生产技术开放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盐化工生产技术开放教育论文 篇1:

欠发达地区“追赶型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摘 要】在中国,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完全不同的阶段,本文从对苏北欠发达的淮安市目前的发展现状入手,探讨分析了淮安目前环境下的发展机遇,并结合淮安所处的区域及当地资源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欠发达;区域;追赶型经济

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改革开放30多年,江苏南部与中部地区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和以及政策的优先发展倾向,充分吸引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级。但处于苏北地区的部分市与苏南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后者。以淮安为例,淮安地处江苏中北部,全市人口为480万,面积10030平方公里,2013年,该市GDP为2155.86亿元,江苏省GDP为59161.75亿元,该市用全省10%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了全省3%的GDP,发展水平与全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谋求欠发达地区“追赶型经济”发展,对提高江苏经济整体水平,尤其对于缩小南北的差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淮安目前的发展现状

1.1所处的发展阶段

2013年,全市人均GDP为4100美元,三类产业结构比是12.6:45.6:41.8,城市化率为55.06%,依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建立的工业化标准模型的标准判断,该市的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工业化中级阶段。近年来,该市经济国际化呈加速发展态势,加快招大引强的步伐,工艺水平国际领先的天淮大无缝钢管项目已竣工投产,全球最大的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项目正式落户,盐碱产能世界第一的实联化工项目部分投产,总投资300亿元的江苏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期投资已签约,根据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该市经济国际化处于拓展期。

1.2与苏南、苏中的差距

近年来,淮安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苏南、苏中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现以无锡和扬州为代表,作如下比较分析:

(1)从人均GDP看,去年该市为44774元,江苏全省为74699元,只达到了全省人均GDP的60%,相当于苏南无锡市的35%(124819元)、苏中扬州市的61%(72797元)。

(2)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去年该市为25456元,江苏省为35131元,只达到全省72%,相当于无锡市的65%(38870元)、扬州市的82%(30700元)。

(3)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去年该市为15001元,江苏省为26081元,只达到全省的57%,相当于无锡市的46%(32820元)、相当于扬州市的61%(24613元)。

(4)从城市化水平看,去年该市为55.06%,江苏省为64.1%,比全省低9.04个百分点,比无锡低26.7个百分点;比扬州低10.8个百分点。

2.淮安面临的机遇

今后一段时期,淮安发展面临的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所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宏观政策调整的机遇

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淮安不沿江不靠海,如何构建出海大通道,抓住沿海开发的机遇,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淮安此轮追赶苏南发达地区的关键。淮安虽不在开发的沿海三市之列,但淮安与沿海的连云港、盐城正好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而淮安恰好处在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彼此的距离不到100公里。历史的经验告诉淮安,每次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变化,总是既充满挑战,又蕴藏机遇。随着“借港出海”的战略口号的提出,“海河联运”、“海港内移”、发展“海河经济”的思路豁然打开。连云港距离淮安不超过100公里,而且已经有盐河航道相连。利用水运投资少、运量大、占地少、运价低、污染少等特点,打通盐河航道,建设一条“水上高速公路”,借连云港之港出海,融入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后,淮安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淮安的城市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将得到巨大提升。盐河航道整治达标后,淮安将有条件申报国家二类口岸。一旦设立二类口岸,外籍船舶也可直接进出淮安,淮安就具有了国际港口的意义。

2.2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

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在承接吸纳全球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和层次的同时,受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等因素影响,正加速由南向北进行产业扩张和梯次转移,为淮安主动接受产业转移,有效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促进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

2.3后发优势的机遇

一是先进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而淮安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可能是先进地区已经解决过的,淮安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吸取他们的教训,尽量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二是淮安经济基础薄弱,还处于经济次发达地区,但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淮安的资源比较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以及水、电、气等价格相对都比较低,发达地区的各类资本为了追求低成本会主动到淮安来投资发展;三是在产业发展空间上淮安也具备一定的优势,比如苏州的制造业现在已经很发达,如果想再发展再提高就比较难了,而淮安则相对容易得多。

2.4省里扶持的机遇

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对苏北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把支持淮安建设成为苏北主要中心城市上升为省级战略。针对产业发展、生产要素供给、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各方面出台了具体支持政策,为淮安加快科学跨越发展步伐注入了强劲动力。

3.欠发达地区“追赶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3.1工业强市战略

3.1.1培育发展大产业

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烟草、建材、医药、食品加工等八大支柱产业,并把盐化工新材料、食品、特钢、节能环保、IT五大千亿元級产业作为淮安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带动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紧紧抓住富士康落户淮安的历史性机遇,以电子产品制造业为重点,以富士康科技城为载体,集聚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强化协作配套,形成集研发、生产于一体,产业配套相对完整的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链。以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壮大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橡胶制品业经济规模。利用世界上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最大的管坯钢生产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合作之际,以延伸加工和产品配套为方向,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优质大口径无缝钢管,争取把淮安打造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优质无缝钢管生产基地。按照烟草产业做优做强增效益、机械产业做专做精求发展、纺织产业提高档次增实力、食品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医药产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建材行业主攻建筑节能产品的思路,继续壮大传统支柱产业的规模,带动和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3.1.2扶持发展大企业

加快培植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能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全市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在项目、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大资产重组力度,积极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努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1.3全力主攻大项目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迅速扩大工业总量,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培育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条、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重点抓好资源开发型、对外加工贸易型、产业衍生型、科技开发型、产业提升型等项目,大力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完善产业配套。加强项目库建设,组织专业人员,组建专门班子,做好项目的开发、论证、包装等前期准备工作,努力形成“在建实施一批、开发储备一批、达产达效一批”梯次推进的项目建设格局。

3.1.4加快建设开发区

加快构筑集群平台,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强化要素流动互补,合理调整布局,深入实施“五区联动”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培育主导产业、兴办特色园区为方向,积极实施淮安工业园“一园三区”建设,加快推进盐化工工业园、特钢产业园和清浦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实现由企业集中向产业集中发展,尽快形成门类集聚型特色产业,增强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3.2开放活市战略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是主攻大项目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的战略布局调整和投资意向,积极吸引大公司、大集团在淮安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鼓励支持市内的企业拿出优质资产、优势产品、重大后劲项目与他们进行合资合作,共同开发新产业、培育新品牌、开拓新市场。二是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支柱产业的配套延伸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按照“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加大盐化工、冶金、IT产业的招商力度,吸引配套企业来淮投资,拉长产业链,发挥联动效应,形成产业集群。

3.3科教兴市战略

3.3.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电子信息、工业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烟草等传统产业,重点在装备改造、工艺创新、产品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在农业良种引进选育、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林病虫草害与动物疫病综合防治、农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软件开发、文化创意和科技信息、咨询、评估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

3.3.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3.3.3积极构建人才高地

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吸引人才,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来淮创办分校、产学研基地和交流中心;大力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把人才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改革分配制度,以业绩论英雄,按贡献取报酬。

3.4统筹城乡战略

3.4.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推进新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完善农村合作经营机制,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大力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务农本领和创业知识培训,确保每一个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都能参加培训,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高;加强村庄整体规划,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形成合理的镇村布局和村庄形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加速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形成以农村公路为依托,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农村客货运输网络。

3.4.2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要围绕把淮安建成能够辐射周边地区2000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思路,精心规划建设城市,积极融入历史文化等特色元素,高质量推进生态新城等重点片区和雨润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载体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实施里运河旅游文化长廊、古淮河湿地公园、白马湖退圩还湖等重点环境项目;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地绿水清,努力使良好生态成为淮安城市的重要品牌。

3.4.3着力提升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水平

根据中心城市和各县城的产业基础,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实现产业互补,促进经济融合,全面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完善市区与县城、重点中心镇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加快形成市、县一体的城市经济圈。根据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的原则,引导人流、物流向中心城市和县城镇集聚。扎实推进特色城镇化,按照“一县一特”思路推动4个县城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形成与中心城市互动并进发展格局,促进淮安城市群加快崛起。■

【参考文献】

[1]姚晓东,曲福田.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3-3-05(A04).

[2]包永辉,李鹏程.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化要走出七大误区[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5(05).

作者:宋丽华

盐化工生产技术开放教育论文 篇2:

基于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冶金专业”为青海省教育厅和青海省国资委首批實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本文介绍了初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思路和专业培养方案。

关键词:冶金专业 卓越工程师培养

一、背景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件要求,为全面发展多样化人才,主动服务青海省工业发展要求,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青海省教育厅和青海省国资委联合下文(青教高[2011]64号)批准青海大学四个专业开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中由机械工程学院承担冶金工程等三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根据学生意愿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在机械工程学院2011级冶金工程专业92名学生中经过选拔、面试、公示等环节,组成“冶金工程”卓越班(32名学生)于2012年3月开展正常教学活动。

二、基于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选择具有具有西部地区较强行业背景和特色,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冶金工程专业作为青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满足青海省冶金矿产资源发展的要求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广泛分布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天然气等冶金矿产及相关资源,原矿类型全、品位高、储量大、成矿条件好、产业关联度强、资源组合状况优越。这为大中型冶金企业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发展关联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延伸产业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冶金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满足青海省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青海省正在致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延伸和扩展循环经济五大产业链(含“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铸”),着力构建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工业产业链。根据《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

间,钢铁产业要做精做专钢铁工业,稳定和巩固特钢生产能力,规划建设百万吨不锈钢项目,加快推进钢铁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西部特钢生产基地。有色金属产业要加强铝、镁、铜、铅、锌、镍等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配套能力建设,以形成300万吨以上电解铝生产规模为目标,建设新增百万吨以上电解铝、40万吨铝基合金大

板锭及炭素阳极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金属镁一体化等项目,建成全国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3.满足青海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要求

钢铁冶金方面,目前青海省的钢铁产量只占全国生产规模的0.2%左右,西藏钢铁工业生产尚属空白,西宁特殊钢集团公司是目前青海省主要钢铁生产企业。根据青海和西藏两省区钢材产品市场容量和目前可控的资源情况,庆华集团依托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省区丰富的黑色金属资源,布局建设千万吨级钢铁一体化项目,“十二五”末,庆华集团钢铁产能达到350万吨,着力打造区域性钢铁基地。有色冶金方面,西部矿业主要从事铜、铅、锌、铝、铁等有色、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磷矿的采选、冶炼等业务,经营八座矿山和四家冶炼厂,2010年统计数据全国有色金属企业排名第二位;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重点发展铝、铜、铅、锌、钠、硅、稀有金属多金属冶炼及其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入驻西部矿业、青海黄河水电鑫业分公司、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青海百通高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冶金企业。

钢铁工业及有色金属工业的大力发展使得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引进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4.满足青海省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发展的要求

青海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有色冶金方向涉及的有色金属是青海省四大支柱和十大优势产业之一,钢铁冶金方向涉及的特种钢是青海省十大优势产业之一。青海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是青海省唯一一家培养冶金产业链本科教学人才的基地。“有色金属冶金教学科研团队”是青海大学校级教学科研团队。“冶金工程”专业是青海大学特色专业。多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分配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14年所培养的500余名毕业生及1000余名培训生中,大多已经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良好的行业背景和特色优势,为冶金专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青海省拥有中铝青海分公司、西部矿业、西宁特钢、庆华集团、桥头铝电、黄河鑫业、黄河再生铝业等大中型冶金企业,冶金产业已经成为拉动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引进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青海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升。丰富的冶金矿产资源和拉动青海省经济增长的支柱型和优势型产业集团的投产运营,使得掌握冶金工业现代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具有现代科技观念和综合素质,具备工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管理和新材料研发的宽口径、复合型本科培养学生成为企业紧缺的、必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开展“基于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以实施“冶金工程”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四年不间断工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高层次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将更好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极大地促进我省工程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创新。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专业培养

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西部矿业、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等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

2.企业培养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冶金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具有现代科技观念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从事生产、设计、科研、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可在冶金、材料等工业部门工作,学习优秀者也可在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青海大学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计划是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企业部分所专门制订的,包括本科一年在企业学习培养的内容安排与要求。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现场的实践与学习,结合青海省矿产资源及地方产业发展现状,以金属产业链为主线深入至金属采选、冶炼、成型和加工过程的始终,完成在企业实训阶段的学习任务,获得冶金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达到见习冶金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培养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计划

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计划是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企业部分所专门制订的,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为冶金工程人才培养构筑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通过累计1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培训,使学生获得冶金工程师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四、基于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色与创新

冶金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可在毕业设计网点教学基地建設的基础上,依据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我校行业优势和资源,采用双导师团队制度同大中型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对于学校和企业分别配备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辅助教师和现场技术指导人员。其创新之处:立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培养高素质冶金工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学校学习 + 企业学习;突出强调:企业学习阶段;时间限定:工程实践时间累计一年。

五、“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期为2011~2020年,主要采取本科生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根据现有校企合作基础及青海省冶金工业发展现状,作为首个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班,培养层次以冶金工程专业“有色金属”冶金方向作为试点。采取本科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工程教育实践贯穿于四年[JP]本科教育阶段,专业培养计划年限为3年,以在校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企业培养计划年限为1年,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依靠本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内的工程师联合指导和培养,主要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方案包括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部分,两个阶段的学习分别制定相应的校内教学计划和企业培养计划。

六、基于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班”组班情况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培养班的学生选拔对象为机械工程学院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冶金工程专业学生,从中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各30人。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培养班学生应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奋好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自觉学习的能力,并有志从事工程技术工作。通过学生自愿报名选拔,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由学院组织面试,经面试后确定入选学生名单。确定组班学生名单,经公示后报学校教务处。

七、结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行,是工科高等教育里程碑式的改革。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研究仅是一个小的分支,其重点在于着力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新的应用型冶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其科学性、合理性有待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扎实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逐步完善,力图形成一套可推广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勇,李剑峰.培养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探讨[J].创新与设计,2010(6):69-70.

[2]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71-74.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

[4]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作者:马晓艺 严军

盐化工生产技术开放教育论文 篇3:

基于经济下行压力的徐州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摘 要: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调整,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经济增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在此情况下,徐州市产业发展应在克服当前所面临挑战和困难的同时,抓住新机遇,借鉴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对策

一、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2016上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遭遇不少波折,但总体运行情况尚属平稳。近日,国家公布我国2016年二季度GDP 维持6.7%,比预期高点,但是仍继续面临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因为生产走平、需求收缩,呈供应强、需求弱的局面,预示经济重回下行通道。其中,地产、制造业、民间投资回落是主要拖累因素,仅靠财政支出推动的基建独木支撑。货币政策已4个多月没有再降息降准,经济通胀回落,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预期正逐步升温。另外,中国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长特点是直到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经济增长才有所提振,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势头动能仍然不足且需依赖政府的刺激政策,私人投资的持续疲软以及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或使经济增长承压。

下半年,外部经济波动的重现、内部扭曲的强化、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与间断性释放、结构性改革的全面实施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凸显,中国宏观经济难以持续上半年企稳的态势:世界经济形势持续表现为持续的低增长、低贸易、低通胀和低利率等特征;内部不平衡带来的冲击将持续显化;汇率贬值、债券违约、房地产价格泡沫、期货价格大幅度波动等因素,所带来的局部风险将进一步上扬;中国经济目前不断加剧的扭曲、不断弱化的内生增长动力以及全球性的结构性改革竞争,要求必须进行全面启动结构性改革。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在教育红利、改革红利、新型城镇化建设、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增长动能转向服务业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十三五”期间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处于6%~7.5%的水平,实际经济增速将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度、宏观政策调控、各项改革推进状况等因素影响而有所波动。

(二)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面临的机遇

眼下,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全球市场悄然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在我国,“十三五”阶段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将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协同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低碳化,纵深推进经济社会的结构性重大变革,这为徐州市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徐州是江苏唯一列入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两个规划的省辖市,其经济发展潜力和回旋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徐州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为徐州市全方位扩大内外开放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为高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全市各级按照“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的要求,实施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发展举措,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为徐州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临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

(一)韩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韩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其“新村运动”和后期政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正确指引。1970年,韩国兴起“新村运动”,实施了“工农业的均衡分发展”政策:推行政府援助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体现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产业上,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韩国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主要投资于煤炭、水泥、电力、运输、通讯等产业,实现了经济复兴;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出口导向工业化,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20世纪70年代,韩国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重点发展高附加价值的资本密集型的造船、重型机械、电子、钢铁、石化和汽车等先进制造装备业;20世纪80年代之后,韩国提出“科技立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和信息等朝阳产业。在后期,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有:发布《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税金扣除制度》《科研设备投资税金扣除制度》《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制度》《科学技术振兴法》等制度,突出了在促进科技进步中的税收作用;出台《技术研究开发促进法》,鼓励科技创新,扩大科技创新的税收免征范围;对企业采取出口保护性政策,采取“个别育成”的鼓励方式,将资金投放在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里,促其短期之内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出国门,快速发展壮大。

(二)新加坡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新加坡1956年独立,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殖民地国家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其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可为徐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新加坡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归功于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主动性的和适应性的调整:在20世纪50年代末新加坡由单一转口贸易向进口替代工业转变。这是因为二战后,东南亚国家贸易纷纷不经新加坡转口而直接开展进出口贸易,导致韩国失业率高涨。为此,政府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转变对转口贸易的依赖。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把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加坡抓住机遇,主动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重点发展造船、炼油和电子三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出口工业优势,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工业逐步向出口工业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东南亚邻国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新加坡的出口工业优势逐渐失去。因此,新加坡大力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推动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和技术升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意识到服务业日趋重要并且增长潜力大,政府及时进行了新的经济调整,把服务业和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开始进行全面的新一轮经济转型,政府制定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战略规划,开始迈向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阶段。

(三)日本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战败后的日本面向全球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合理有效地进行了国土综合开发:战后初期,日本实施了产业民主化的《禁止垄断法》政策,向煤炭、电力、钢铁、化肥等基础性企业倾斜性资源配置,制定《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来为企业或所在整个产业优先分配外汇供其使用,制定《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建立了“重要机械等的加速折旧制度”,为企业减轻税负。1978年和1981年又制定了《稳定特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和《改善特定产业结构临时措施法》,对结构性萧条产业进行调整。在《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和《80年代通商政策展望》中,要求企业以高劳动生产率、低能耗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替代过去的重工业结构。大力鼓励企业使用节能新技术,努力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研究开发产业、高附加值的机械工业、知识产业等知识密集型和低能耗产业。21世纪的日本制定有关支持节能和利用再生能源的法律,强调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提高民生为中心的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强调自主创新,促进技术改革,鼓励引进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鼓励消化、吸收和创新,强调在提高产业结构及商品出口结构的层次上,要对重点产业提供税收及贷款等各方面的一系列优惠和帮扶政策。

三、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工业转型

徐州市应继续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以“集群集聚、高端高新、融合发展”为导向,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以大产业、大项目为支撑,打造淮海经济区现代制造业高地。改造升级装备制造、冶金、能源、煤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建材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动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努力建设高端装备、新能源两个高层次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也较高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品品牌;重点建设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中能硅业半导体级多晶硅等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注重运用政策导向功能和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大力发展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替代产业,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二)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完善农业产业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田经营服务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引导城市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内部调整,深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继续实施设施农业“2020工程”,提升永久性“菜篮子”基地管理水平,发展提升大蒜、林果业、奶业、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业,推广、发展以“沙集模式”为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发展现代农村物流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贸易新型业态。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大力推进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政、企、校农业科技对接,打造引领农业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发展提速、质量提高、结构优化为主要方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现代服务中心城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四大业态快速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服务外包、售后服务、平台经济等六大服务业细分行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端发展,加快引进和建设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等一批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培植新的千亿元产业,尽快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尽快提升服务业集聚区档次水平,抓好云龙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水平建设中心商圈、高铁生态商务区、淮海文博园、新城区、北三环物流集聚带、徐州软件园、潘安湖风景区、九里山景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完善集聚区人才、融资、信息等公共平台,不断增强资源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影响带动能力。

(四)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智慧徐州建设,努力按照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标准发展互联网产业,形成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广大农村实施“数字兴农”工程,加快推进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化和信息化中的应用,坚决提升大中型企业所用的制造装备水平,尽快实现升级换代,推动制造业装备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加快构建智能化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推进和推广物联网在安全生产和安全产业中的应用,建设安全云工程,实施智慧矿山工程、智慧医疗工程和智慧养老工程。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对商贸市场实施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不断提高徐州现代商圈建设水平。加大在项目建设、金融支持、人才集聚、专业平台、特色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发展新环境,进一步提升徐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和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优势。

(五)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夯实产业转型的基础

企业作为产业转型的最终实施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肩负起产业转型的重任,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转型体系:首先,要立足长远,树立主动转型的意识,抢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市场先机,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其次,对于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塑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再次,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投入,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引导高层次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最后,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服务业联动发展,加速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六)倡导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加快实现产业发展低碳化、循环经济产业化。全面贯彻执行节能减排刚性约束,重点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政府机关及下属单位等领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关停,绝不手软,对于传统的煤炭、煤焦化、钢铁、水泥建筑等传统支柱行业,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退城入园步伐,推进热电整合,控制煤炭消费,严格实行产能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尝试执行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倡导居民绿色消费生活理念,改变原来的浪费、高碳、污染的生活方式,推动徐州市民实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倡导光盘行动,文明餐饮,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七)加快发展金融业,为产业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徐州产业转型的资金保障,而资金的支持来自于金融体系的发展。首先,要引导资金,尤其是民间资本流向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相关领域,解决传统优势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融资瓶颈;其次,要突破所有制的融资约束,给予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以相同融资待遇,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转型;再次,要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互动发展,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机构,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充裕的资金,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最后,要推动金融市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常规融资的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政策性融资,发展不以盈利为目的融资方式,加强对传统优势产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品牌提升等重要环节的融资支持。

参考文献:

[1] 汪威毅.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传统产业转型之路[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2] 马小强.新常态下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性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3).

[3] 姚小远,姚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思考[J].理论导刊,2014,(12).

[4] 孙明慧.东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对策思考[J].前沿,2016,(4).

[5] 余群,蒋万进,梁朋.对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思考[J].金融博览(财富),2016,(5).

[6] 刘元春,闫衍,刘晓光.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J].中国经济报告,2016,(7).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刘宁宁

上一篇:实用型高等院校物流教学论文下一篇:基于异议处理的信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