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进一步拓展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让文学作品成为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然而在对现当代文学再创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得失。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大大拓展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学作品的深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论文 篇1:

地方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缩减、毕业生学用脱节,呈现日渐式微趋势。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加强文学性因素的渗透,加大作品鉴赏能力的训练,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构建全方位的学业评价机制,实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从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至20世纪末以来的经典性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思潮和现象,介绍20世纪百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培养本专业学生在文学审美方面的鉴赏、评价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目前的教学状况

(一)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使人文基础学科日渐式微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许多地方专科学校进行了大幅度的合并、重组和升格,新建了大批地方性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学校以应用型为基本特征,大都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视带动和服务周边地区的发展,密切结合地方发展规划来制定本校发展远期目标。因此,对本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形成了应用型专业集群。例如2013年由张家口教育学院这所专科学校升格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张家口学院,就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紧紧瞄准张家口市的几大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的地方应用型院校。这样,就使得文学、历史学、哲学等这些基础性人文学科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相对来说,发展势头式微。

(二)课时量压缩,使课程教學难度加大

我国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应用型办学定位、服务就业的办学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思路,使得实践性课程大幅度增加。这样就削减了不少理论性较强课程的课时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自然列在其中。课时量由原来两个学期的126学时,压缩到112学时,进而又压缩到96学时,被削减了三分之一,而且随着学科专业的调整还有继续削减学时的趋势。这无形中就给有限的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三)学用脱节现象,显现专业教学本身的不足

据有关调查显示,一部分毕业生很难将学校所学的文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或者应用得不理想。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事业单位后,对于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会议纪要,甚至于请假、报告、函等应用类文书不会写,或者写得不规范,还需要再度学习;一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毕业生,在教学中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也不是得心应手;一些学生面对人际关系、心理压力、工作适应力等方面的问题处理得也是捉襟见肘。这些不仅凸显了学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脱节,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学校人文教育的薄弱。

鉴于这样的教学现状,为了切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提升本专业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就必须引起高校专业教师的重视了。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到“以生为本”、“以生为主”。在教学与改革过程中多下功夫,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双收获的育人目标。

(一)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育

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强调的多是学科的“知识”,即以文学史为线索,以经典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和文学现象为知识单元,强调学生对文学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埋藏在文学史中作品的审美特征、人文情操却缺乏渗透,从而导致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缺失。

地方应用型院校在专业培养上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具体到对接小学教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应该在学生能全面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轮廓,以文艺创作背景和现当代文学思潮为依托,宏观把握百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建构起宏观的专业知识体系,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在向以下几方面倾斜:一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和评论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二是通过概括归纳现当代文学史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规律,培养学生独立研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掌握从文本出发,进行作品的分析与讲解的基本方法;四是能够准确地梗概作品情节,归纳传达文学作品的思想与情感;五是具有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讲解能力;六是具有基本的写作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

可见,传统的单一知识讲授的课程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作用甚微。因此,应向培养学生能力素养方面转变。

(二)注重文学性内容的增加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更多地注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勾勒,特别是在梳理文学史的发展历程,讲解社会政治史、思想史的演变等方面,下足功夫,占用大部分课时量,这就导致一方面需要教师阅读大量理论著作,深挖难啃;一方面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理论和史料知识,缺乏应用。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更多强调知识能满足就业即可。因此在教学具体过程中,宏观把握文学史发展线索,重心则放在微观的作家作品鉴赏和文学流派现象的分析方面。

所以,有必要对内容做一些调整:补充近年来文艺界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艺运动或思潮;简化文学史事件的介绍,只介绍文学史发展脉络,一些文学史知识可以穿插在作品讲解的过程中;精选百年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特别是对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细讲精讲。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品讲授过程中,要将“文学史”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传递文学史知识的同时,更多关注作品审美内涵和艺术特质的鉴赏,对作品做到多维度、多视角分析。

同时,为了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文学爱好、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教师可以以开设一些知识拓展性和趣味多样性的选修课,如《现当代名篇选讲》、《经典诗歌导读》、《现当代小说导读》等,以使这门课程的结构更加丰富。

(三)注重灵活教学方式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量和学分的减少,使得如何在有限课时内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成了专业课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极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在讲授中有些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会更加形象、直观。同时,一些经典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话剧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作品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以丰富教学内容。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

为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性教学课时的比重和内容的安排,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应高度重视。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加强课堂内实践教学和课堂外实践教学。课堂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本剧的演绎、经典文本的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密切的文本的讲解等能力的训练;课堂外实践教学主要有: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田野调查、社团竞赛等活动。这些都将课内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延伸到了课外的实践活动,课内紧密结合课外,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

(五)构建全方位科学的学业评价机制

作为一名合格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对文学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对文学作品通透的审美分析能力、基本的文学和公文写作能力。在教学考核中,就需要我们改变过去以分数为终的单一的学业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全方位评价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仅要测试学生对文学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活动的体验感受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表达传承能力,还有就是一定的写作能力。所以,单一的期末卷面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依据教学实践,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至少应该由随堂成绩、中阶成绩和期终成绩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阶段的成绩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划分,例如二二六制、二三五制。随堂成绩考查包括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听课笔记情况、随堂作业优劣等方面;中阶成绩可以是论文写作、社会实践等;而期终成绩应尽量兼顾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识记类的客观题要有但不宜多,而考查包括学生的阅读感知、分析欣赏、语言表达和写作等能力的主观题宜多。

总而言之,依托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紧紧围绕办学定位,找準专业发展优势,努力打造课程特色,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基础课程实现成功改革。

参考文献

[1]欧阳钦,曾文军.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4).

[2]韩巧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17).

[3]黄平.文学写作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策略——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57).

[4]彭文忠.基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5]佘爱春.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大学课堂教学——兼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育与教学研究,2009,(07).

课题信息:张家口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对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为192707);张家口学院2019年度教学改革项目:地方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张家口学院为例(课题编号为JG2019042)。

(作者单位:张家口学院文法学院)

作者:陈志刚

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论文 篇2:

试论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

摘 要: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进一步拓展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让文学作品成为了 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然而在对现当代文学再创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得失。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大大拓展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学作品的深度。

关键词: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再创作

作者简介:韩珍(1981.12-),女,汉族,山东滕州人,硕士,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再创作是一种在已经存在的文本的基层上再次尝试、再次发掘的创新艺术。文学文本再被影视剧改变着从高雅艺术转变为影视作品这一通俗艺术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原著所包含的属性,而是一种全新的再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发掘文学作品与当代受众需要之间的契合点,去除文学作品高雅、抽象的外衣,通过再创作将其变为朴实、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以满足受众的审美水平,从而获得观众群体与市场。

1.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文学的传播已经从最初的书写媒介转向更加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形式。在社会语境环境出现重大转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也出现了变化。在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与受众日新月异的变化下文学要持续发展,保持生命力则可以转向与影视合作,以拓展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率。由于同时涉及到了文学与影视两个不同的艺术领域,传播媒介形式与在创作中的主观性使得学界对“再创作”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再创作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通过再创作对文学原著本身与影视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1]。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虽然必须要遵守“忠于原著”的原则,但是也不能拘泥于细节,在文学转变为影视这种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十分需要进行再创作。

现当代文学的创作都带有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历史语境、时代精神与审美价值,因此现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来说有着显著的差异。现当代文学在文学领域地位越高,生命力就越旺盛,要对这类文学进行影视在创作就越困难。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的再创作要始终秉持着群众的态度,最大努力的忠于原著,尽量通过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来传递原著的精神内涵与人文思想。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将 文学作品转变为视听影视语言展现在大屏幕之上,而是要将再创作作为桥梁,融合汇合自身知识体系,立足于当地的历史环境、审美价值以及观众的接受程度对现当代文学进行再创作。

现当代文学作品从文字到影视作品,从书写形式到形象形式,两者之间的特质与特征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艺术体裁的区别直接决定了传播方式的不同。文学作品通过文字进行传播,语言简洁凝练,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可以反复阅读,多次阅读。而影视作品是影像文化形式,注重视觉与听觉的享受,影视作品画面转瞬即逝,无法翻回重复欣赏。文字传播的媒介是符号,影视传播的媒介是画面与声音;文字可以通过多种表现手法来进行描述,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影视作品的再创作则更多地取决于 再创作者对原著的把握。

2.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再创作的得失

2.1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再创作的进步

现当代文学从文字走向影视影像艺术的过程中,是编剧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读文本。影视作品创作是一门基于现代技术为基础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摄影、绘画、服装、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不仅仅是视觉艺术,同时还是听觉艺术、空间艺术;不仅仅是表现艺术,同时还是再现艺术。融合了视听、时空等元素,形成了影视作品的特性,渲染着不同形式的,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文字给予了影视作品不同的叙述方式和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使得电视剧、电影、专题片等不同影视作品形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学的叙述方式、情节设置以及思想启示等方面对影视艺术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文学的不同体裁也会对影视作品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2]。例如,影视作品中融入诗歌元素,创作出了极具抒情性的诗歌电影,如《黄土地》;又例如,影视作品中借鉴了小说的元素,使用了小说的叙事手法与结构,如海岩《玉观音》,使用了倒叙与插叙结合的方式来叙述。1997年许鞍华导演执导的《半生缘》是一部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再创作的优秀影视作品,得到了观众的极大认可。主角吴倩莲的衣着谈吐完美再现了原著中的蔓桢,从此以后似乎无人能超越这一角色的塑造;梅艳芳在娱乐圈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她在扮演蔓璐这一内心疯狂角色的时候十分深刻。影片不论在场景的设置,还是服装的设计方面都紧贴文学作品创作背景现代的老上海,真实、形象地再现了一段伤感唯美的爱情故事。2007年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色戒》上映让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真正深入感受到了张爱玲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文字魅力的同时,仍然可以通过其他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受众接受并喜爱,从《色戒》这部影片中就使得观众深入接触并感受到张爱玲文学作品的气质与风格。总的来说,文字到影像的成功转变代表着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而并非直接对抗的。影视与文学之间的渊源颇深,文学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源泉,而影视作品又可以被看做是文学创作的延续。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的再创作正是为大众提供了另一种艺术形式的挖掘。

2.2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再创作的缺失

影视作品所具备的特征直接决定了其属性,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会大大拓展传播的广度,使得文学作品以更加通俗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但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学作品的深度,降低了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减少了文学作品对人生的启示。虽然在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的再创作过程中可以在实现美学价值的基层上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很多情况下却不能妥善的平衡。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对其中的精髓进行取舍。首先,要兼顾到观众对生活的态度与启示,虽然有的文学作品存在较高的文学价值,但是却过度悲观,对生活持消极态度,会导致观众过度悲伤,对生活、对现实失去希望,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状态[3]。因此,在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再创作的过程中需要适当摒弃文学作品中固有的过于悲伤的调性,让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虽然这在影视作品改编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是有必要的,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将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人性深度进行了弱化,甚至在影视作品的情节中试图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理想化处理[4]。例如,在张爱玲的作品《半生缘》中,其中的角色祝鸿才是一个让人深恶痛绝的人,正是这个贫穷的时候仍然挥霍金钱,在机缘巧合发财后猖狂至极毁了曼璐曼桢两人的一生,从此改变了两个想要靠自己稳定生活的女性的命运。读者对其十分厌恶。而电视剧在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却尽可能的要展现祝鸿才完整的人性,在电视剧的结尾处出现了祝鸿才忏悔的情节。但是原著之中却是祝鸿才消磨了顾曼桢的一生,还认为自己受骗,认为顾曼桢并不灵性活泼,丝毫没有忏悔之心,对自己犯的错误视若无睹。而电视剧的再创作却展现了祝鸿才人性的一面,缓解了作品中的悲情,降低了人性的深度。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影视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再创作赋予了文学作品再一次生命,但是在两种媒介与艺术形式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的是。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中,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作,在视觉文化传媒发展过程中坚守固有的文化品格,对于影视作品与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明清.浅析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娱乐化现象[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3 (4) :52.

[2]蒋霄.试谈昆曲艺术对苏州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周瘦鹃创作作為考察中心[J].文教资料, 2016 (3) :5-6.

[3]李太斌.文学作品向影视产业转化的可行性及价值探析——以巴金小说《家》的电影改编为例[J].四川戏剧, 2015 (9) :105-107.

[4]张相宽.从鲁迅和莫言的创作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 2017 (1) :247-252.

作者:韩珍

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论文 篇3:

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意识及其研究困境

]十余年前,樊骏先生就说过,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已经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见1995年第2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我们有着几千人的研究队伍,有与古代文学学科比肩的众多博士学位授权点;叙述百年文学历史的著作也有着几百种之多。这是喜是忧,并不重要。我们有着十分强烈的学科建设意识,不间断地对自己学科有着危机感的反思,这倒使得学科有了生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观念与方法的问题,作为学术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每过七八年就会提出来讨论,虽然是老话题,但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学科建设密切联系的是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具体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在长期研究成果的积累中,已经凝练了一些共识性的学科方向:如思潮、社团流派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教学研究,以及新文学与出版、报刊、制度等文化研究等等。并且由这些方向不断推出一批批新的研究成果,极其广泛的学术交流,中国现当代文学整体研究也正由此获得深入发展。同样,学科在不断进步和提升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从这些方面反映的。今天,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其学科的建设,思考贴近自身特点的新观念新方法,关注当下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正是在他们既联系又矛盾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反省的问题。

首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其学科的两个概念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意识问题,并且交织在文学史和文学研究的进程中。某种程度上说,“历史意识”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生命的本体,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困境中生存的核心命题。文学史自身的“历史意识”就是文学史构成,如胡适、陈独秀闹起的五四文学革命,有新旧文学历史的反思;后期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倡导,有五四文学历史传统的极端化反拨;40年代的“民族形式讨论”和大众化的强调,又是一次延续五四文学本体问题的思考。甚至,80年代中期文化寻根思潮的出现,不只是寻中国文化历史的根,更重要的是现代文学历史的深层次文化的探源。文学史如此,文学史研究的学科更是这样。五四文学初期“国粹”之争,30年代文学“现代”的正名;40年代文学“民族化”的讨论;五六十年代文学的“国家观念”和阶级意识;80年代文学从“朦胧”到“寻根”的转型,90年代文学开始“现代性”热和“新儒学”讨论相共生;21世纪初“新国学热”中的现当代文学又一次重提……我们无论是清理文学历史还是反省文学史的研究,都有难以取舍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观念的思考。而思考集中表现了历史意识影响下的对现实的焦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其学科中,“历史”既是一个时间历史进程概念,又是一个实在的文化载体。这一学科无法摆脱的民族历史中求生存的宿命,“民族”话题形成了学科建设的历史基点,文学史演变中的一种情结,一种母题。这正是我们学科寻求自己的理论观念和方法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历史意识”的确立最重要,不仅仅是时间延续和传统的回归,而是具有的学术视野和文学精神原型的探寻。后者可以探索的路径,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历史性与当代性之间,在文学史研究和学科建设之间,寻求彼此间的关系,尤其是发现他们的联系和罅漏在整体中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所发现的问题是否具有文学史的张力。王富仁等提出的“新国学”问题,程光炜等对“十七年文学”红色经典、对“新时期文学”伤痕和反思小说的再思考,是有着文学历史意识指导下的学科观念和方法的重构。当历史的轮回和话语的重叠之中,不必大惊小怪,重要的是梳理反复回旋的历史脉络和辨析复杂网络的理路及其由来。

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其学科建设对其观念和方法情有独钟。文学观念和方法一方面在文学史的演变发展中构成历史本身,另一方面在现当代文学本体世界建构中形成理论命题。文学观念和方法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其学科发展相共生。这一现象具体说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较长时间中国现代文学,唯物史观指导的社会学方法论;一是80年代中期文学理论“方法年”后,在現代意识和多元文化下的文化学主体存在论。正是理论方法的调整和变更,文学观念也不断更新,推动了文学史的进程,如人的文学、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以及新时期后的“新写实”、“先锋文学”、“实验文学”等等各种文学命名。而这种理论观念与文学史交织的进程,20世纪的前大半段是文学与社会形态相等同,后半叶主要指最后20 年里又多有文学的无主题变奏。这样,在理论方法和文学之间建构的文学史,也就形成了一种20世纪中国文学的特殊思维方式,即习惯性的文学归类比文学自身更看重,并且以社会革命的统一模式确定文学的观念和方法。文学的话语趋同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至于后20年间社会的多元和文学的边缘化,使得许多人不能够很快适应过来。另外,现代大学教育文学史课程和编写教材的需要,以及专业学科队伍的建设,巩固和完善了现代大学教育的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主流地位也随之确定。在文学史和学科建设中,努力找寻“自己内容的内部自己运动的形式的意识”(黑格尔语)更多成为研究者的热点和思维惯性。或者说思想观念的方法论的东西越来越重视,相反,文学鲜活的生态往往被怠慢。一批相当可观的来自大学和专业机构的研究队伍,在理性地审视文学,他们急于将文学进行学术化的加工处理。对多样的作家创作和丰富的文坛现象热衷价值判断性的表态。刚刚感觉到文学园地的原生形态,就被理论命名,进入文学史分类而观念化、方法化。如果说现代文学受社会动荡的影响,那么当代文学,甚至“后新时期文学”就是一种凝固的思想观念,乃至哲学思想的认知,在几代人身上抹不去的精神情结。长期以来,当代文学极少能够出现大家公认的文学大师,与现代文学经典比肩的文学名著。恰恰是文学史不断重写中观念和方法的倾斜,学科意识过分强烈而致。我们现当代文学研究人员主要是专业工作者,而不是兼而有之的作家、创作者。反之,当今强势和主流的现代大学教育,明显地成为文学批评制造中心,控制着文学史研究的话语权。这又出现了一个典型的现象:当代有影响的作家纷纷进入高校兼职,或接受学校各种各样的聘书。作家与高校的学者专家们同声一调,这样的现象是喜是忧呢?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建立学科新的观念和方法,难道不应该反省其问题的根源吗?我们可否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心,转变到以研究对象的还原为基点,强化历史情境的现场和“当下”文学现象的体验和理解。我们的作家可否在生活的本身多一些发现和开掘,感受大时代,捕捉生活细节,表现真实自我的文学作品。

再者,近些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其学科面临文学边界的扩大和文化研究的开拓,文学本体认知有较大的深入和改变。同时,学术空间的拥挤和学者的浮泛,以及整体社会普遍的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其学科内在系统呈现了一种“读图”、“复制”和学术时尚、普及的异化现象。现当代文学学科体系变成了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的套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方面是热闹非凡,成果的数量迅速攀升,另一方面学术深度影响和实用价值范围甚小。研究者学术圈内自我言说,难觅知音;在学术圈外的体制也并不看好纯理论的空谈。张爱玲、徐志摩、沈从文,以及现代女作家等,一直成为出版社出书的热门和研究者首选的课题。可是,这些作家的研究真正有创新性和学术突破的并不多有。大量吸人“眼球”的作家“情爱”史,或重在主观发挥的作品随意判断,究竟有多少文学本体世界实质性的发现呢?个案的作家作品的文本研究,加强了主体的体验和审美感受,却过度性的阐释和理解成为这些年研究的普遍性问题。相当多的博士论文仅仅技术化的翻新,貌似区别于过往作家论,实际上从材料到结论均未有新见。但是,近年一大批试图走学术和大众阅读相结合路子的“文化快餐”(实际上是两方面都不认可),却在“高校”被视为学术成果。还有文学的传播与期刊、翻译、出版、教育等较多的亚文学研究选题,呈现出文学史研究新的转变。这也确实发掘了一些过去文学史不太注意的重要问题。但是,当下更多的同类研究超出了文学和文学问题的范畴。如传统课题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的研究,一是流于思想文化的人与事纠缠,将文学社团流派的作家群体意识特殊性削弱;一是西方话语套用,将思潮理论形态和文学史原生态生硬结合。我们的文学创作普遍的理性化(人为跟踪主流意识形态),而文学史研究却较多感觉化(轻视学理或史料,重讲理论、方法)。我觉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尚未完全构成一个较为和谐的协调发展的完整文学自足系统:即文学创作机制和作家队伍自身完善的自由格局;文学的观念、方法和研究者思维方式的不断调整。我们学科建设与文学研究之间构成悖论,学术空间的拓展和研究本身的问题发现并不形成正比例。其原因正是,文学自身系统在当下更多时候还是分离和各自为战的。我们热点的作家作品研究和文学史的文化研究,往往由外至内,由跟踪、近利驱动而至。我们需要对现行学术体制的科研成果量化和大批博士论文生产化的倾向,与我们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文学史研究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与当代文学自身的问题一起反思。

最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其学科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学科建设中最有活力最具理论视野的思潮社团流派研究方向,可以发现文学史原生态的思潮社团流派,恰恰由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呈现渐趋衰微之势。文学社团流派到了50年代建国后只剩下中国作家协会以及不入主流的民间诗歌群体、剧团。文学思潮相当长的时间是现实主义一体化,而其他任何一种思潮的命名都会引起作家和文学史的非议。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入新世纪文学整体考察中的又一悖论现象,也是我们文学史研究常常出现断裂危机的典型案例。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研究和其专业方向的区别,在于真正文学思潮社团流派演变是无序的形态,而研究方向是有具体规约性目标的。如40年代之后文学思潮社团流派渐弱,与文学和文学史自身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不可能在历史的进化观,甚至历史纯本体论的话语中简单化解释文学史的复杂生态。这些年,文学与社会体制、思想观念,与文化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考察,使得研究视角有一定的突破。可是,文学思潮、文学社团流派的本体与现代文化的复合体考察尚有极大的空间。加强了文学群体人与事聚散的细致梳理,还不是文学社团流派研究的主要目的。重要的是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在文人集团和小宗派之间,如何表现文学群体意识,作家整体文学追求的特殊性。20世纪后半期的文学群体方式改變,来自群体构成的作家队伍、意识、美学取向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而不是简单地以外部社会政治的原因定论。可否注意现代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的多文化因素渗透,扩大文学边界,但旨在文学群体方式形成中特殊价值意义的探讨;而当代思潮社团流派的文学本体认知,要在消减、变异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特征的过程中考察,找寻现当代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还有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西方话语与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的形成发展及其研究视角的确定,他们之间创造性关系表现在什么方面?文学思潮的命名是舶来品,现代中国文学思潮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如何协调的?另外,文学社团流派本是出现“思潮”的基本元素,而现代中国意识形态的组织一体化,文学思潮又应该如何辨析“思与潮”的关系?等等问题。作家创作自由,或集体无意识的文学思想、相似相近的创作风格聚合形成了社团流派。这中间是相当复杂的精神和物质联姻现象。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在当代中国的弱化,原因有文学自由和作家主体精神受到“中国化现代性”的影响,也有精神主体的作家转向了物化形态,即文学在体制内求生存,往往文学与非文学并重,或更多倾斜于后者。我们研究过去不是给文学“超负荷”就是完全跳出文学之外,都表现出现代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研究与体制内学科建设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文学思潮、文学社团流派现代中国前后历史的悖论现象,回到现当代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的本身形态,不拘于固定的价值尺度,也不跟风套用时尚理论,甚至历史情景的还原也不是为我所用。尊重历史研究和文学史学科的特性,爬梳史料,甄别原始文献,是一切阐释和判断的前提。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杨洪承

上一篇:素质教育下初中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职业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