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品德感恩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当今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键词:感恩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感恩,《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我们通常所说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感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感恩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学生思想品德感恩教育论文 篇1: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摘 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许多中学生缺乏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甚至完全丧失感恩之心,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令人担忧。对关爱受之坦然不思回报,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以自己的非常举动威胁父母;对待师长、同学、周围人的帮助不思感恩,唯我独尊。这些都是严重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鉴于以上情况,现就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浅谈一些做法。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师必须做好“感恩”的榜样

感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还要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同时也要求教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必须从周围的环境中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感恩”榜样,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感恩教育要融入日常教学中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作为教育者,要将其有机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权利与义务等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感恩教育的氛围。

1.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我在教“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父母》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我在课堂上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回忆一下父母爱护、养育自己的事例吗?”有的学生说,记得一天晚上我生病,爸爸立即送我上医院,而且照顾我一夜都没睡;有的学生说……有很多学生都发言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接着,我又问到:“既然父母为养育我们付出了他们无私的爱,那么我们又应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呢?今天老师就布置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题目是《我为父母做实事》。”我以为没有多少学生去完成,没有想到我在家访中,有的说,他的孩子第一次给他盛了一碗饭;还有一位母亲告诉我,她的孩子第一次为她打了洗脚水,并且为她洗了脚,有的说……这使我既惊讶又满足,惊讶的是一次特殊的作业有很多人去完成,满足的是我的目的达到了,很多学生通过这次作业懂得了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以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恩自己的老师,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我在教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理解老师》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古今中外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以及事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很多赞美教师的句子从学生口中脱口而出。接着,我对学生说,教师常常被人们称为“春蚕”“红烛”,都反映了老师们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他们不仅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有时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献给了学生,如大家熟悉的英雄教师殷学梅就是最好的例子。台下的学生听到这里似乎产生了共鸣,我话锋一转,可是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给老师起绰号、考试作弊、抄袭别人作业、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这些都是老师应得的回报吗?那我们如何报答自己老师的教诲之恩呢?

3.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的关爱,使他们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在教授《承担社会的责任》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可能受到别人的帮助,社会也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结合“两免一补”“土地补偿”等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教育学生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

4.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能感激大自然的赐予之恩。在教授《哭泣的自然》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人类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造成今天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那么,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我们中学生,我们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回报大自然呢?学生的回答十分踊跃,有的学生说,我们要从节约一度水、一度电做起,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爱护校园的草坪和美丽的鲜花……我接着总结说,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应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激大自然的赐予之恩,我们每个人对大自然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

总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四川省冕宁县泸宁中学)

作者:郑其友

中学生思想品德感恩教育论文 篇2:

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摘要:当今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

感恩,《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我们通常所说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感恩。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也可以说,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一、思想品德课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 感恩教育是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需要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由于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定位的偏误,使当今的学生过多地关注自我,不在意和别人的交流,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本位意识,对父母、老师、他人和社会、自然都缺乏感恩之心。而感恩意识的缺失,各种消极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腐蚀中学生纯洁的心灵,让学生做出许多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事情,甚至使学生走上歧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父母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义务;对社会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学会奉献社会……通过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感恩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的传统美德,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3. 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由于感恩教育的长期缺失,造成师生之间情感对立、师道难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原因很多,但没有一种基本的感激之情,则是产生情绪对立的重要原因。进行感恩教育,能让学生以感恩的心态与老师、同学相处,减少摩擦和冲突,防范各种尖锐矛盾的发生和发展,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二、感恩教育包含的内容

感恩教育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包含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三、思想品德课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肩负的责任更是重大。思想品德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 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值得感恩的世界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是最可信的“榜样”,所以,进行感恩教育,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水平,使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人文”意识,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淡化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式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尊重信任学生。学生会因为受到尊重信任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乐意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接受教师的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才有教育环境基础。

2. 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把握教材中感恩的具体内容

纵观教科书,其包含的感恩教育因素不仅丰富多彩、具体生动,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什么恩,为什么要感恩,领悟感恩的具体内容。如感恩父母,要懂得父母养育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感恩老师,要知道老师交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感恩祖国,要明白祖国繁荣昌盛是个人幸福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感恩自然,要清楚大自然赋予万类生灵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授知识,这一切都是恩情。把握教材中感恩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展开联系,将感恩知识升华为感恩情感并进一步转化为感恩行动。

3.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体验感恩的情感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教师授课时,可以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结合起来,以情激情、以景激情、以理激情、以美冶情,做到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最终使感恩的情感成为道德认识的动力而转向指导感恩行为。例如,我在讲授“孝敬父母”这一课时,一边通过多媒体播放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一边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并让学生谈谈感想,使学生在深情的歌声中领悟父母对子女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然后让学生讲述一件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令人感动的事。有了前面的情境做铺垫,很多学生在讲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时都情不自禁地哭了。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书中人物或事件所处的情境,表达出感恩内容所蕴涵的感情色彩,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这就要求把教师的感情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还应注意与其他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

4. 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在体验生活中知恩图报,实践感恩行动

假若感恩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上,而没有付诸行动,那么感恩教育最终是失败的,因而在培养感恩意识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实践感恩行动。

首先,以相关部门、媒体组织的感恩活动及诸如父亲节、教师节等感恩节日为契机,开展感恩行动,让学生体验感恩的真实情感。如开展唱感恩歌曲比赛,制作感恩手抄报、小卡片,母亲节和父亲节帮父母分担家务,或给父母写一封信,教师节说一声“老师节日快乐”等。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探究”“活动”“感悟”“反思”“体验”等系列活动,指导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在这种“感悟”“反思”“体验”的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从而自我提升人格境界,树立感恩意识,养成感恩习惯。再次,教育学生从小事中践行感恩行动。进行感恩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包括精神上的回报。教育学生感恩从小事做起,接受他人的帮助说声“谢谢”,培养责任感从认真完成作业,完成值日工作开始,保护环境,从不乱扔垃圾做起……逐渐养成感恩的习惯,使感恩从内在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行动,从外界的强求转化为内心的自觉的行动。

总之,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在进行感恩教育中做有心之人。

(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

作者:钟彬

中学生思想品德感恩教育论文 篇3:

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重感恩教育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的美德。在民间至今还流传有很多与感恩相关的言辞与故事。无论是俗语还是故事,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对感恩进行诠释。本文主要就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 感恩教育 感恩情境

所谓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利用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逐渐产生感恩的心态与习惯,让感恩能够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意识与行为习惯,作为学生个人品质中恒久的组成部分,让学生能够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抱有感激之心。

一 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的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期的教育和引导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与责任感,进而让学生能够将感恩行为付诸实践。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很有必要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感恩是整个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的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基础,是一种良好的品德,知恩图报是值得我们进行继承与发扬的。其次,感恩教育的开展,将有助于学校实现其德育教育目标,让学校的德育教育实效能得到提高。再次,在当前有部分的中学生已经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人认为我”的思维定势,而在西藏地区曾发生过的打砸抢事件,也在学生心中埋下了阴影,面对这样的情况更有必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们看到这个社会光明的一面。最后,通过感恩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思想品德,能够改善学生的和谐文化素质,最终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二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

1.对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进行挖掘,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表现出“恩”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其中包含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例如在《珍爱生命》中,就是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珍惜生命。而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就是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和社会的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一个人来到世间,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就是给大自然的一种回报;父母养育我们,希望我们能够长大成人,平安一生,而珍爱生命就是对父母的回报;祖国与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天然土壤,珍爱生命就是对祖国与社会的回报。

2.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感恩情境的设计和利用

感恩情境的来源相当广泛,主要来自于各种人际互动情境以及社会生活情境,这些都能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主要包括:说明情境,如富有生活哲理与感恩情节的各种寓言故事、童话以及伟人故事等;体验情境,可以更好地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但却更加隐蔽,能让学生获得某种感恩的直接体验。通过对感恩教育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对感恩的重要意义有切身的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先进的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源,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如在教学《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时,在课前让学生去搜集关于老师的名言名句或事迹。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老师被称为“春蚕”“红烛”,是因为教师所具有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接着通过各种图片与事迹营造情境,让学生能够理解到教师们的良苦用心,并能从内心对教师的教诲之恩进行感激,用行动去感恩。

3.多利用班会、多媒体、课外活动等平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可以定期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中对“感恩教育”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渗透。同时在思想政治课可以坚持组织学生每一周都讲一个感恩的故事,每一个月都为学生放一部关于感恩的电影。同时还要为学生推荐感恩的诗篇。通过为学生塑造出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使学生能在学校中时刻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与辩论会,道理只有越辩越明,通过这两种活动让学生对感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家校沟通,一起做好感恩教育,对学生在感恩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 结束语

人是群体性的,而要能够在群体中更好的生存,就需要学会感恩,对生活、父母、师长、祖国、社会进行感恩,才能够更好地去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并快乐地生活下去。而只有牢记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才能够更好地对中华民族的美德进行弘扬。

参考文献

[1]张洁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2(20)

[2]梁亚民.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J].读与写杂志,2011(3)

〔责任编辑:高照〕

作者:强珍

上一篇:色彩教学下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张艺谋与冯小刚电影艺术论文